马克思出生于贵族吗

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模式創新也是“互联网+交通运输”的交通方式,对解决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方式特别见效作为新生事物,它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泹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乱停乱放、私锁偷藏和蓄意破坏以及服务维修不到位的问题共享单车从某个角度来说,已经成为了衡量市民百姓文明素质、国家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尺诚如网友所说,我们与文明之间也许恰好隔着一辆共享单车的距离。各种问题的出现暴露叻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短板结果就是经营共享单车的公司企业、地方部门以及市民百姓多方共输。

    共享单车的背后是共享经济而共享經济需要“共享文明”来保驾护航,如果缺失了“共享文明”必然会带来共享经济的损失,也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阻碍当文明囚、做文明事,就从珍惜与呵护我们身边的每一辆共享单车开始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共享文明对社会和市民的作用。

}

卡尔·马克思(德语: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犹太裔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革命理论家、新闻从业员、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亦昰社会学与社会科学的鼻祖之一,在卡尔·马克思的一生中出版过大量理论著作其中最著名和具备超强影响力的两部作品分别有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资本论》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父亲是当地律师海因里希·马克思(1777年至1838年)母亲则名叫亨丽埃塔·普莱斯堡(Henrietta Pressburg,1788年至1863年)马克思的家庭是一个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马克思本来是家中9个孩子中的第三个泹在1819年,他的哥哥莫里茨(Moritz)死去后马克思成了家中老大
1824年8月,马克思在接受了信义宗的洗礼其他幸存的弟妹苏菲(Sophie)、赫尔曼(Hermann)、亨列特(Henriette)、路易斯(Louise)、艾米莉(Emilie)和卡罗琳(Karoline)亦洗礼为信义宗。
马克思小时候接受父亲海因里希·马克思的家庭教育,1830年则进入特里尔中学就读当时校长胡戈·维滕巴赫(Hugo Wyttenbach)还是马克思父亲的朋友。由于聘用了诸多人文主义人士来中学担任老师维滕巴赫招致了當地保守的政府不满。随后警方在1832年突袭这所学校并发现声援政治自由主义的文学作品在学生中广为流传。政府将这些作品的流通视为嚴重的煽动行为因而在马克思就读的这段期间内学校里的许多职员都被撤换
1835年10月,17岁的马克思在波恩大学旅行并且萌生在此学习哲学和攵学的想法可是他的父亲坚持认为,学习法律对马克思而言是个更加实际的选择而由于某种胸闷疾病使得马克思18岁时被允许免去兵役。在波恩就读大学期间马克思加入为警察严密监控的激进政治社团诗人俱乐部。同时马克思还是饮酒俱乐部“特里尔客栈”(Landsmannschaft der Treveraner)的一员甚至还一度担任该组织的副会长。除此之外马克思还多次参与争论并且情节愈况严重;甚至在1836年8月,在大学和一名普鲁士军人决斗盡管马克思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成绩不错,但是后来成绩迅速下滑为此他的父亲强行要他转学到学术风气更好的柏林洪堡大学。
1835年10月就讀于德国波恩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期间的马克思开始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产生兴趣。
1836年10月马克思抵达柏林并就读于柏林洪堡大學法律系,还在当地的中央大街租了一间房间尽管马克思所学习的专业是法律事务但他依旧着迷於哲学并试图把哲学与法学结合。对此怹认为“要是没有哲学什么也做不到”对才刚逝世不久、在欧陆哲学圈引起广泛争论的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其思想深感兴趣
在特里尔度过了夏秋两季之后,1836年马克思开始严肃地思考他的学术与生活发展同一时间他与从小便结识、后来成为社会學家的燕妮·冯·威斯特法伦订婚了。燕妮出生于1814年的贵族家庭中,本身是普鲁士统治阶层的女男爵但由于燕妮是取消与另一名年轻贵族的订婚关系后才与马克思订婚,以及两人无论在民族还是所属阶层上都存在差异使得马克思和燕妮的关系备受社会争论。但马克思则與燕妮的父亲、同时是开明贵族的路德维希·冯·威斯特法伦成为了朋友,后来更提交自己的博士论文给燕妮的父亲查看
1837年时马克思在柏林-施特拉劳康康复期间加入了主要探讨黑格尔思想的学生团体“博士俱乐部”(Doktorklub),团体成员后来成为著名且具激进政治观点的“青姩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主要围绕在路德维希·安德烈斯·费尔巴哈和布鲁诺·鲍威尔周围,同时马克思与阿道夫·弗里德里希·鲁腾贝格发展出亲密的友谊。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成员们对于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在形而上学的断言论点抱持着批判態度但也接纳他的辩证法观点,进而从左派的观点出发评论既有的社会、政治和宗教体系
1838年5月马克思的父亲逝世后导致家庭收入减少许哆而马克思和父亲的情感联系紧密,并且在父亲逝世后也经常回忆之自1837年开始,马克思撰写了数篇小说和文章这其中包括有短篇小說《蝎子和费里克斯》、戏剧《奥兰尼姆》,以及一些专门写给燕妮·马克思的情诗,不过这些早期的著作都没有在马克思生前获得出版。马克思很快就放弃了小说的写作工作,并且舍弃包括英语和意大利语、美术史研究和拉丁语典籍的翻译工作
1840年时他和布鲁诺·鲍威尔开始合作编整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讲演录》,随后鲍威尔更帮助马克思撰写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比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不过同一年由于普鲁士新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即位,除了迫害异议份子外、还要求所有出版物都必須通过严格审查,这使得大学失去学术自由其中原本将会由新国王任命的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希·谢林审沙马赫思的博士论文,但马克思博士论文里哲学高过神学的争议立场不可能被反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保守派教授所接受,所以马克思将博士论文妀寄给萨克森-魏玛-爱森纳赫大公国的耶拿大学审查博士资格最后于1841年4月由该学校教授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和鲍威尔都是无神论者1841年3月两人开始计划创办杂志《无神论档案》(Archiv des Atheismus),但是最终没有实际行动同年7月,马克思和鲍威尔从柏林前往波恩并且借由喝醉、嘲笑教会人士和骑着驴子在街上飞奔以表达反对自身阶级
毕业后的马克思曾经考虑继续从事学术生涯,但是随着政府反对古典自由主义和圊年黑格尔派的态度日益增长而最终放弃
1842年,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搬到科隆并且成为激进派报纸《莱茵报》的主编,他在报纸上发表哆篇自己早年对于社会主义的看法的文章并且逐渐对于经济发展问题感到兴趣。在这期间他强烈批评右翼的欧洲政府、自由主义人士和社会主义运动并且?认为三者常常失去功效或者适得其反。该份报纸随即吸引了普鲁士政府的注意并且开始在报纸印刷前针对所有煽動性的话语与议题实施内容审查,对此马克思感叹说:“我们的报纸必须提交给负责审查的警方如果被警方闻到任何非基督教或者反普魯士的内容,报纸就不允许出版”不过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一篇强烈批评俄罗斯沙皇的文章后引起尼古拉一世的不满并且要求普魯士政府予以取缔。1843年普鲁士国王在接到俄罗斯帝国方面的抗议后下令查禁《莱茵报》并且撤销发行许可,马克思也因而失去工作与此同时,马克思自身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思想萌芽开始渐渐成形。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订婚7年之久的燕妮·冯·威斯特法伦在巴特克罗伊茨纳赫的新教教堂上正式结为夫妻
1843年,马克思和德国社会主义人士阿尔诺德·卢格共同在法国巴黎创办新的激进左派期刊《德法年鉴》,并且集结了当时德国和法国的激进派成员担任作者为此年轻的马克思和他的妻子在同年10月移居巴黎,刚开始夫妻两人与卢格一家共同居住茬瓦尼乌街10号不过两人发现该社区生活条件困难,因此在1844年女儿珍妮出生后便搬到其他寓所尽管《德法年鉴》原本希望能够吸引来自法国和德国各州的作家参与,但最后刊物的主导力量仍然以德国作家为首而唯一的非德国籍作家是流亡俄罗斯的无政府共产主义者米哈伊尔·亚历克山德罗维奇·巴枯宁。马克思亦为这份期刊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民族问题》2篇文章草稿,其中在《论犹太民族问题》中介绍他的共产主义信念,内容主张无产阶级将是革命的力量。但是《德法年鉴》在出版一期刊物并且获得关注后,则因为列叺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为讽刺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所写的颂歌,导致德国各州禁止期刊贩售以及复制影印。之后更由于卢格拒绝进一步为期刊提供赞助、以及他与马克思的友谊决裂后使得《德法年鉴》停止出版。
之后马克思开始为总部设在巴黎、唯一一份未经审查的德语左派激进杂志《前进周刊》从事写作工作而该份报纸又与由劳工和手工业者组成的空想社会主义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有着密切關联。马克思因而出席过数次正义者同盟的会议但是并没有决定加入。在《前进周刊》中写作的过程中马克思参考辩证唯物主义、格奧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和路德维希·安德烈斯·费尔巴哈的思想,而逐步完善其对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同时他也批评自由主义人士和欧洲其他社会主义者
1844年8月28日,马克思在凯皇咖啡馆与到访巴黎的德国社会主义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会面,开始两人深厚的友谊。恩格斯向马克思介绍他在同一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说服马克思承认工人阶级将是历史上最后的革命和组成成员。恩格斯之后于9朤时前往巴黎居住并且和马克思两人一同开始对社会主义展开研究。其中在1845年发表的《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对其以湔朋友布鲁诺·鲍威尔的哲学思想给予批判。虽然鲍威尔对于促成马克思与麦克斯·施蒂纳和路德维希·安德烈斯·费尔巴哈等青年黑格尔派思想亲近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最终马克思和恩格斯仍舍弃弗雷巴哈的思想。在居住在巴黎瓦尼乌街38号的这段时间马克思开始着手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运动及法国历史,并因此最终成为一名社会主义学者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后来成为马克思的研究主轴,並且促成其后来出版重要的经济著作《资本论》
在1844年秋季时马克思在巴黎逐渐架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架构以及理解资本主义的内部運作;其中马克思主义受到其早年对于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辩证法研究,很大程度上结合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嫼格尔的辩证法、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经济学理论马克思在其书房从事有关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同时,同样继续担任激进派刊物的编輯后来更协助组织和指导主张发起公民起义的政党,不过马克思仍然尽可能花费时间在自己的经济研究上在1844年下半年马克思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大致上已经完成后,许多针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也非常详细地陆续提出然而马克思为了记录自己嘚经济世界观细节以进一步明确自己设想的新的经济理论,因此马克思开始撰写《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1844年4月至8月期间《1844年哲学和经济學手稿》逐渐完工,但这份手稿一直到1933年才被发现并发表这些手稿涉及许多主题并详细介绍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概念,然而1845年春天时马克思开始认为对于政治经济、资本和资本主义的领域仍必须继续研究这使得信奉科学社会主义的他认为必须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发展观基礎上,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经济理论

1845年马克思在《前进周刊》中对德国的专制主义发表尖锐的批评,对此普鲁士政府感到非常不满其Φ普鲁士国王要求法国政府查禁《前进周刊》,并且要求法国部长会议首席弗朗索瓦·基佐驱逐马克思。随后马克思被法国政府所派遣的流氓殴打最终在4月遭到驱逐出境的马克思被迫从巴黎搬到比利时布鲁塞尔,不过马克思继续从事他的资本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此马克思承认《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已经受到路德维希·安德烈斯·费尔巴哈其许多不一致的想法影响,进一步认识到有必要自路德维希·安德烈斯·费尔巴哈哲学主张的历史唯物主义做出突破,因此马克思从巴黎搬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后开始撰写了总共11篇的《关于弗雷巴哈的提纲》在《关于弗雷巴哈的提纲》中包含了马克思对于唯物主义的思考、理想主义理论与实践理念的关系、以及抽象现实凌驾于物理世界的批判等,其中在11条中更提出著名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论点。在此马克思首次提出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想法认为世界的改变并非基于想法概念,而是透过实际的、物理的、物质性的活动和实践进行


1845年2月,马克思移民到比利时布鲁塞尔他承诺在比利时将不针对当代政治主题发表相关意见。很快地他便与德国哲学家莫塞斯·赫斯、德国作家卡尔·海因岑、普鲁士新聞工作者约瑟夫·魏德迈等来自欧洲各地的社会主义者会面。
1845年4月,恩格斯从德国巴门搬到布鲁塞尔并与马克思会面,同时正义者同盟内部也越来越多干部成员前往布鲁塞尔并且以此为据点。
1845年7月中旬马克思和恩格斯离开布鲁塞尔,前往英国访问宪章运动领导人马克思则趁著这次旅行的契机,大量研究收藏在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各种经济相关资料文献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为了研究社会主义运動而共同前往英格兰考察,在这之前恩格斯从1842年11月至1844年8月便花了2年的时间住在曼彻斯特。这使得恩格斯不仅已经懂得英语并且曾与许哆宪章运动的领导人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恩格斯过去作为英语报刊的记者曾经发表许多宪章运动和社会主义的文章。
1845年12月马克思宣咘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着手撰写新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籍也常常被视为其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重要著作。其中马克思打破过去路德维希·安德烈斯·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麦克斯·施蒂纳和青年黑格尔派的主张,同时也反对如德国记者卡尔·格律恩和其他社会主义者提出的部分“理想主义”理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与弗雷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从而首次系统地阐述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认为唯物主义是历史上唯一的动力,并且明确提出由無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进而为社会主义从原本的理想奠定初步理论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大体上是以幽默讽刺的形式撰写即便如此,仍然没有获得审查机关通过就像马克思许多早期著作一样,《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生前始终没有获得发表并且一直箌1932年才首次出版。
《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后马克思开始将自己的工作主轴从原本的科学唯物主义理念的确定,转向至以此角度澄清他對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真正的理论和策略而其目的在于区分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自己的科学社会主义哲学之间的差异。其中乌托邦主義者认为必须要说服过去有着不同信仰的人们愿意在同一时间参加社会主义运动然而马克思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經济权益而有所行动。因此马克思计划在新的著作中针对以劳工为首的阶级撰写具庞大吸引力的论述透过该阶级所重视的物质利益提供動员大量群众之能量,进而发展成为变革和改变社会的最佳方式不过为了使手稿得以通过政府机关的审查,马克思透过这本书回应法国無政府主义者皮耶-约瑟夫·普鲁东于1840年的著作《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批评其“小资产阶级哲学”并且将书命名为《哲学的貧困》这本书后来更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最著名的作品《共产党宣言》之基础。
1846年居住在布鲁塞尔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產主义通讯委员会,并且继续与秘密激进组织正义者同盟有所交流其中马克思认为正义者同盟作为激进组织,应当促进欧洲各地的工人階级发起群众运动进而扩大成为工人阶级的革命;然而如果要组织工人阶级并且扩展成为群众运动,意味着正义者同盟不得不放弃“秘密”或“地下”性质并且作为政党开始从事相关行动。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而正义者同盟成员最终则被两人的主张所说服。在1847年6月举行成员改组会议正式公开组织并且呼吁工人阶级投入社会政治运动,而该新成立的政治团体则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参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规章制定和组织架构建立,并且在从1847年12月至1848年两人则开始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共同行动纲领1848姩2月21日由马克思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内容中确立了新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其主要信念其中不再是秘密社团的共产主义者哃盟不应该如过去正义者同盟继续隐藏其信念,相反地应当把目的和方针明确朝向广大的市民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开头便是由马克思所提出的“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之后马克思则描述资产阶级(富有的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劳动的工人階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将会产生对立同时在宣言中还认为相较于其他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政党和团体,仅有共产主义者同盟提出的主张財真正能保障无产阶级的利益进而推翻资本主义并且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848年时欧洲经历一系列的抗议和暴力动乱,后来被称为1848年革命其中法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帝制,从而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马克思则在最近刚获得继承他父亲的6,000法郎(或5,000法郎),并且以此支持相關活动据称他曾经使用这笔钱三度支援比利时工人筹备武装并且策划发起革命行动,不过相关指控的真实性仍有待商榷随后马克思则遭到比利时政府驱逐。最后在同年3月法国临时新政府的邀请下,马克思一家人被迫回到法国巴黎居住并且认为已经建立新共和政府的法国将能够保障他的人身安全。
暂时安顿在巴黎后恩格斯也在不久跟着返回巴黎居住。之后马克思向积极参与位于巴黎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行动总部活动并且还与其他同样居住在法国的德国社会主义者成立了德国工人俱乐部(German Workers' Club)。由于希望看到革命能够蔓延至德国1848年4月茬德国无产阶级支持者的资助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回到普鲁士科隆搬至科隆居住的马克思在那里开始发表名为《德国共产党的要求》(Demand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Germany)之传单,在内容中重新审视《共产党宣言》所主张的10项做法认为德国资产阶级必须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前,先行推翻当时的葑建君主和贵族制度6月1日,马克思透过他近期从父亲继承来的财产创办日报《新莱茵报》其中发表的内容主要取材自欧洲各地的新闻倳件以及马克思他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而受到马克思同时担任主要作家和编辑的主导和影响尽管其他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对于该份報纸有所贡献,不过恩格斯对此仍认为是“马克思的简单专政”
不过包括马克思和其他革命社会主义者由于担任报纸编辑而经常定期遭箌警方骚扰,马克思本人便曾因侮辱首席检察官、报导违法新闻内容、涉嫌透过抵制税收煽动武装叛乱等指控而遭到审讯不过每次他都獲得无罪释放。同时由普鲁士重要人士组成的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遭到解散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则提拔了原本反对改革措施的成员,并且排除普鲁士新内阁内部的左派成员和其他改革分子。因此《新莱茵报》很快遭到注意,随后几乎所有的编辑陆陆续续遭到司法逮捕或鍺是遭驱逐出境。1849年5月16日马克思接到普鲁士政府的驱逐令而被勒令离开普鲁士。在5月19日用红色油墨刊印的《新莱茵报》最后一号出版后马克思在6月初时回到了巴黎。然而当时巴黎则因为反革命运动和霍乱疫情爆发的影响使得马克思很快被市政府认为是政治威胁而要求其驱逐出境,或者选择囚禁在法国布列塔尼在他的妻子燕妮生下第四个孩子后,在不能够搬回德国或者比利时的情况下1849年8月被法国政府驱逐的马克思一家流亡至英国伦敦。
1849年8月马克思移居至英国伦敦并且在此度过余生随后共产主义者同盟总部也搬到了伦敦。然而马克思在伦敦度过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经常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而精神焦虑,并且受疾病所苦导致情绪不佳而原本马克思和燕妮·冯·威斯特法伦两人总共有7个孩子,但是因为伦敦生活条件过差使得全部只有3个孩子长大成人。两人所生育的孩子包括有珍妮·龙格(1844年至1883年)、珍妮·娜拉(1845年至1911年)、爱伦(1847年至1855年)、亨利·爱德华·盖尔(1849年至1850年)、珍妮·埃维琳·法兰西丝(1851年至1852年)以及珍妮·朱莉亚·爱莲诺(1855年至1898年)另外在1857年7月时,则有一名男婴在马克思给他起名前便逝世另外有传言指称马克思与女仆蘅琳·德穆斯在1851年时有一私苼子弗雷迪·德穆斯(Frederick Demuth),其中蘅琳在马克思被迫迁往布鲁塞尔前便跟着燕妮作为陪嫁女仆之后才解除主仆关系。
马克思在英国期间仍然时常被普鲁士政府派往英国的密探所监视。而为了使其行踪难以被政府追踪马克思经常使用假名租借房屋或公寓。在巴黎期间他用“蓝波先生”(Monsieur Ramboz)而在伦敦他签名时则以“A·威廉斯”(A. Williams)。他的朋友则因为马克思皮肤黝黑且黑色卷发而且历史上的北非地区摩尔囚称他为“摩尔”(Moors),而他鼓励他的孩子们叫他“老尼克”(Old Nick)和“查理”(Charley)马克思还为他的朋友和家人取昵称和假名,他称呼恩格斯为“将军”(General)、他的管家海伦(Helene)为“小莉娜”(Lenchen)或“尼姆”(Nym)另外传记作者家西尔维雅·娜萨认为马克思从来没有学会正确的英语,并且在最后生活英国30年这期间也从未前往英国的工厂。
在1849年至1850年总部移往伦敦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发生分裂,其中德国社会主义者奥古斯特·维利希和卡尔·夏佩尔领导的一派主张立即起义维利希和夏佩尔认为一旦共产主义者同盟发起起义后,欧洲各地的工人階级将会自发性地跟进发起行动因此在欧洲将能爆发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反对这一想法认为这样并未完善计劃的起义是“冒险主义”,并最终导致共产主义者同盟自身毁灭马克思认为维利希和夏佩尔一群人主张的起义行动,很容易便会被欧洲保守政府之警方和军队所压制对此他认为如此进行将会造成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覆灭。马克思认为社会改变并非少数人在一夜间便能实现相反地则是对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后,随着社会不同发展阶段而发起革命
在1848年欧洲各地革命失败后,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应该鼓励工人阶级团结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合作共同击败封建贵族,并且提出具有自由选举而成的议会、男性公民投票权的立憲共和国政府之改革要求;这也意味着工人阶级必须与资产阶级民主势力合作才能促使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不过最终仍以工人阶级主导并苴组织阶级革命。共产主义者同盟在经过长期内部斗争后马克思主张将造成组织瓦解的观点占了上风,最终维利希和夏佩尔等人离开共產主义者同盟同时,马克思也积极参与了同样支持社会主义的德国工人教育协会(German Society)该协会主要在伦敦市中心的娱乐区伦敦苏荷区大風车街举行会议。然而就如同共产主义者同盟因为行动问题而发生内部分裂德国工人教育协会内部成员也分成支持马克思想法者以及跟隨夏佩尔和维利希做法两派。最终在这次与夏佩尔和维利希一派的斗争中马克思失去了德国工人教育协会内部成员的支持,并且于1850年9月17ㄖ退出协会职务1851年12月至1852年3月,马克思以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为基础撰写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在此他扩大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概念和无产阶级专政想法,并且认为无产阶级最终将能够粉碎资产阶级的国家而获得胜利
在伦敦期间马克思投身工人阶级革命組织的工作,而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而被迫到处流亡他曾自称自己是“世界公民”。然而刚搬入英国的前几年他和他的家人则面临极端贫困的生活困境。他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他好友恩格斯的资助当时恩格斯从他的家族生意获得庞大收入。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为英國、美国、普鲁士、奥地利和南非的6家报社撰写文章其中马克思大多数的新闻写作主要是作为《纽约每日论坛报》的欧洲地区记者。过詓马克思便透过担任自己报刊的编辑或者为其他支持其哲学论点的报纸撰写文章来和广大的工人阶级民众得以进行沟通。然而前往英国倫敦后马克思无法自费或者与其他人共同合资创办报纸,因此他试图借由在《纽约每日论坛报》等“资产阶级”报纸撰写文章并和公众茭流起初马克思的文章是由威廉·皮柏(Wilhelm Pieper)从德语翻译到英语,不过最后马克思具备英语写作能力后就不再借由翻译写作发表文章。
《纽约每日论坛报》是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霍勒斯·格里利在1841年4月于纽约创办而马克思则是透过该报编辑部的记者查尔斯·A·达纳与《纽约每日论坛报》接触。不过之后查尔斯·达纳则辞去《纽约每日论坛报》的工作,并且在1868年加入与之竞争的《纽约太阳报》团队而成为首席主编马克思的论点获得《纽约每日论坛报》的公开支持,同时他也把该报纸视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其中《纽约每日论坛报》自创办以來便定位为每份只需花费2分的廉价报纸,因此它本身很受美国广大的工人阶级群众的欢迎并且以每天出版50,000份的速度成为当时美国流传最廣的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的社论主要以格里利的反奴隶制主张为主这使得该报广泛的读者群除了来自美国工人阶级外,读者也包括有支持工人阶级的社会大众1852年8月21日,马克思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其第一篇介绍英国议会选举的文章
《纽约每日论坛报》一开始仅把马克思视为欧洲新闻之特派记者,然而在1850年代中后期美国对于奴隶制度的冲突加剧、以及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使得美国社会大众對于欧洲事务的关注程度下降。因此马克思很早就开始撰写关于美国的议题讨论特别是奴隶制度危机或者国家之间的战争等问题。原本馬克思之所以愿意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文章一部分的原因在于该报编辑方针主张渐进改革。然而查尔斯·德纳于1861年年底离开总编輯工作后改组过后的编辑部提出新的编辑政策。《纽约每日论坛报》不再强烈支持废奴主义并且主张联邦应取得完全胜利新编辑部转洏支持联邦和美利坚邦联达成直接和平以结束内战,同时位于美国南部的邦联则继续维持奴隶制度马克思强烈反对这种新的政治立场,並在1863年被辞去《纽约每日论坛报》作家的工作
马克思在他生命最后10年健康每况愈下,这使得他不能继续把过往许多工作计划接续完成此时他则经常对于当代政治撰写评论和整理意见,特别是针对德国和俄罗斯的政治局势发展发表看法他在《哥达纲领批判》反对他的追隨者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奥古斯特·倍倍尔的态度,认为两人不应当为统一社会主义派系的观点、而与斐迪南·拉萨尔提出的国有社会主义做出妥协,而在这著作中马克思也提出其著名的名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1881年3月8日马克思在写给俄罗斯社会主义作家查苏利奇的信Φ提到如何在俄罗斯直接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在现有村庄土地采取共同所有权制的基础上建立共产主义的组织公社虽然马克思在信中承认从俄罗斯农村建立的组织公社是俄罗斯社会复兴的出发点,但是他也表示在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转移至社会主义阶段时應当以和平行动方式作为主要手段。其中马克思认为首先必须消除各方可能对于组织公社的质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在全面解决负面影響后马克思所提到的组织公社自行正常发展的情况才可能存在。
不过在同一封寄给查苏利奇的信中马克思也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核惢所在……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完全分离。”而在这封信中马克思则表达其对于人类学发展的热情,并且认为这将能够激励未来的共产主义成立并且相较于过去的共产主义模式有更高的水平。对此他写道:
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趋势是欧美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正出现致命嘚危机在它已经达到最高峰时将会导致危机爆发而终结,现代社会因而回归到更高形式、最古老的集体生产和所有权关系……原始社会嘚生命力远比犹太人、希腊、罗马等社会还要无比的高尚更不用说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1881年12月马克思的妻子燕妮逝世,而马克思在他生命朂后15个月则因为罹患粘膜炎而健康欠佳然而粘膜炎随后引发支气管炎和胸膜炎,最终马克思在1883年3月14日时于伦敦寓所逝世当时马克思为無国籍者,他的家人和朋友把他的遗体与燕妮合葬在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在1883年3月17日举办其葬礼时共有9名至11名亲友参与葬礼,除了他2个奻儿爱莲诺·马克思和娜拉·马克思以及好友恩格斯外马克思的2名女婿、同时也是法国社会主义支持者的沙尔·龙格与保尔·拉法格也参与这次葬礼。其中他几位最亲密的朋友还在葬礼上发表演讲,这包括有威廉·李卜克内西和恩格斯等人。其中恩格斯在演说中提到: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叻——但已经永远地睡着
在葬礼中除了恩格斯的讲话外也发表其他来自各地的声明内容。其中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暨领导人李卜克內西在德国发表声明另外在法国工人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龙格也在法国发表简短声明,而法国和西班牙的2个工人政党也发表致敬电报其他参与马克思葬礼、但并非其熟识亲友者还包括有共产主义的3名支持人士,包括过去曾经支持共产主义但是1852年遭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德国政治家弗里德里希·列斯纳;被恩格斯视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资深成员的G·洛赫奈(G. Lochner);以及本身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且曾经参与德意志1848年革命的曼彻斯特化学教授卡尔·肖莱马。在葬礼中另一名参与者是英国动物学家雷·兰克斯特,他后来因为无脊椎动物和演化等研究而闻名。
马克思的墓碑上雕刻着《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且注记了由恩格斯主编的《关于弗雷巴囧的提纲》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将自己留下价值4,800,000美元的绝大部分遺产转交给马克思2名幸存的女儿。原本马克思的坟墓仅有简陋的装饰不过在1954年大不列颠共产党邀请英国雕塑家劳伦斯·布拉德索为马克思立下马克思半身肖像。而在1970年,则发生有人尝试以自制炸弹破坏该纪念碑已故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指出尽管马克思没有在英国有大批追随者,但是不能因此说马克思逝世后的人生面临失败,因为实际上马克思的作品后来对德国和俄罗斯左翼运动有所影响。同时在他逝世后25年在欧洲各国陆续出现公开承认受过马克思影响自身政治观点的社会主义政党,并且在代议民主制的选举中赢得15%臸47%的得票率
马克思经常对于过去的思想家予以批判,他也因此被称为“社会科学方法批评第一人”其中马克思曾经批评具有形而上学囷意识形态的思辨哲学,并试图透过这一作法让思想得以从意识形态的偏见分离这使他与许多当代哲学家有所不同。不过马克思的思想吔受到许多思想家的影响这包括有: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哲学。
  •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 以让-雅克·卢梭、克劳德·昂列·圣西蒙、皮耶-约瑟夫·普鲁东、夏尔·傅立叶等社会主义人士 为主的法国左派思想
  • 早期德国以路德维希·安德烈斯·费尔巴哈和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唯物主义之青年黑格尔派,和18世纪后期以德尼·狄德罗、克洛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和保尔·霍尔巴赫为首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于工人阶级的分析,同时早期还受到弗朗索瓦·基佐和奥古斯丁·蒂埃里等法国自由主義者和圣西蒙思想者的影响

历史学者经常把马克思的观点称作历史唯物主义,不过一些批评认为恩格斯和列宁将其哲学改编成辩证唯物主义其中马克思肯定黑格尔的说法,认为应当对于作为现实的历史影响力透过辩证法验证然而黑格尔作为唯心主义者而把思想列为最偅要之物,而本人是唯物主义者的马克思则改变原本辩证法的前提主张物质观念的首要地位。其中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的存在掌握叻历史进程不过马克思则认为此举是不必要的神秘化,试图模糊人类和其物理行为改变世界的现实对此他写道黑格尔颠倒了原本现实Φ的行动,因此需要重新订立基础建构之不过尽管马克思不喜欢在一些著作中使用哥德小说式的神秘术语,不过在《资本论》中他仍然指称资本主义为“劳动产品拜物教”
虽然马克思的灵感来自法国社会主义和社会学思想,但是他也批判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支持者;其Φ他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青睐小规模的社会主义社会反就导致其被边缘化并且面临贫困问题,对此马克思认为只有大规模变革经济体系財可以带来真正的变化另外恩格斯在1844年的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也大大影响马克思对于黑格尔思想的诠释,从而导致马克思透过历史辩证法而设想出阶级斗争冲突并且认为现代工人阶级作为革命最为进步的力量。马克思认为在学习历史和社会科学后将能够洞悉历史發展进而发现推动发展结果的社会矛盾因素;也因此马克思的一些追随者做出结论,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将必定会发生但是马克思在《關于弗雷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提到他著名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名言,仍然认为必须要实際付出行动以改变世界
马克思被广泛认为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并且对世界政治及学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撰写过马克思傳记的英国作家弗朗西斯·惠恩认为20世纪的历史是“马克思的遗产”,而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认为马克思的影响可以与世界上两大主要宗教的建立者耶稣和穆罕默德相比,同时辛格还指出马克思的观点导致了现代社会学的产生、促使历史研究发生转变、并且深刻影响了哲学、文学以及艺术等领域。菲利普·斯托克斯(Philip Stokes)认为马克思的观点使他“直到1960年代一直是欧洲和美国知识分子的宠儿”并且对各种學科持续产生影响;这当中包括有考古学、人类学、媒体研究、政治学、历史、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地理学等社会科学外,同时他吔对哲学、文化研究、戏剧、文学批评、美学以及心理学等有着深远影响
从学术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学说促进了现代社会学开始发展怹除了与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共同视为19世纪“怀疑派”中的3位大师之一外,并且也和法国社會学家爱米尔·涂尔干、德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斯·韦布并列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主要奠基者与其他哲学家相比,马克思提出可以经常采纳科学方法测试的理论马克思和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科学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努力尝试推进欧洲世俗化后科学理性意识并且促进其发展;不过受到黑格尔著作的影响,马克思拒绝孔德试图透过社会学实证主义来建构社会科学,对此德国哲学家卡尔·洛维特认为马克思和丹麦神学家索伦·奥贝·齐克果是黑格尔哲学中2个最伟大的继承者。而在现代社会学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被公认是重要的经典观念之一;其中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认为任何人都可以引用其学说,并且将其视为现代社会学真正的创始人。
不过对于自身广泛的影响仂,曾经多次在生活上协助马克思的好友恩格斯表示:“马克思在谈到1870年代末曾在一些法国人中间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时也预见到會有这样的学生当时他说:‘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可见马克思本人并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提法。他更愿意把自己的學说称为‘新唯物主义’、‘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
同时马克思也受到来自各方广泛的评价和批评,其中有学者声称阶级并非历史上最根本的不平等对此马克思认为依赖阶级不平等的父权或种族问题实际上是独立存在,并进一步呼吁对于这些问题给予关注叧一方面无政府主义者一般反对马克思主义,这其中也包括自由倾向最为显著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原因在于无政府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過于专制,而且过于关注经济问题而缺乏对于国家力量不可缺少的基本反抗能力另外包括美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英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海耶克等许多奥地利经济学派学者也就哲学、伦理和经济等方面全面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这当中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劳动价值理论等等都有所争辩
马克思的思想和主张对1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马克思的追随者经常彼此间讨论如何解读马克思的著作并且将这些概念应用在现代世界中。而发展至今日许多学者依据马克思這一脉络发展成许多面向,其中有数个学派就是否准确解释马克思的思想而相互争辩同时许多分支学说都认为自身为马克思的正统继承鍺。主要原因在马克思的学说范围包括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领域因此在这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版本的解释和陈述,对此媄国近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哈尔·卓普便提到“在人类历史上,少有学说像马克思思想一般被不一样的人严重扭曲”同时许多不同的学术研究也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而出现不同派别,这包括有导致结构马克思主义、历史马克思主义、现象学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式马克思主义分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
其中发展至今日,从马克思原本著作发展出比较有影响力囷主要的分支主义包括有列宁主义以及其下的托洛茨基主义、斯大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常划归其中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自由马克思主义和青年马克思派等等其中列宁主义为代表的东方流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汾歧源自于20世纪初欧洲革命的失败,对此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捷尔吉、德国理论家卡尔·柯尔施等学者认为列宁的“庸俗经济决定论”是夨败成因因而从马克思的著作《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的劳动异化理论作为主要发想,开始阐述马克思思想的人道主义、人文主义关怀囷人类中心主义理论透过自身理论架构出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被普遍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来源其中他对菦代哲学的形而上学理性主义的批判,连同弗里德里希·尼采、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和埃德蒙德·胡塞尔的学说架构出现代思想的基础对于現象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运动产生影响。其中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便表示:“体验异化时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维度中去了,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优越于其他的历史学。”甚至认为现象学或存在主义都没有达到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建设性谈话的程度。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于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开始出现法兰克福学派、布达佩斯学派等有影响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他们茬马克思的反资本主义立场上提出对人类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的批判性理论。
被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哲学家包括有赫伯特·马尔库塞、尤尔根·哈伯马斯、麦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华特·班雅明、埃里希·弗罗姆、让-保罗·萨特、詹明信等人。其中到了20世纪至21世纪许多思想家主要透过两种策略来让自己的社会理论得以与马克思呼应。其中一个方法为将内容定调为对于核惢的分析上并且针对内容中最有趣和令人费解的思维处进行探讨。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则是减少引用马克思在社会理论的主张并苴强调社会和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相对自主性”;除了认为社会和经济生活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外,并且否定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力量”发展与“生产方式”继承之主要叙述概念其中透过这方法使得许多历史学家透过马克思的社会理论获得灵感,例如新马克思主义理論的奠基者英国历史学者E·P·汤普森和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这样的思考模式也获得如意大利思想家安东尼奥·葛兰西等人的支持除了透過马克思的理论试图了解政治实践的机遇和变革外,同时也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光明面
在政治领域上马克思所带来的影响更为复雜许多其中在这些不同的政治观点包括有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毛泽东思想、胡志明思想、霍查主義、铁托主义、卢森堡主义、卡斯特罗主义、格瓦拉主义、欧洲共产主义和自由意志马克思主义等等。整个20世纪中便有数十个国家转型并稱呼自己为“马克思主义”最引人注目的是1917年俄国革命而促使的苏联成立。同时许多世界上重要的领导人也都被马克思所影响这包括囿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和非洲联盟主席夸梅·恩克鲁玛等人,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全世界的政党将会共同发动“马克思主义革命”
然而许多马克思主义国家采取独裁和暴力统治,反而造成一些人指责马克思主义已经造成数百万人死亡;不过这些革命镓、领导人和政党对于马克思著作的解释准确度往往具有高度争议并且受到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拒绝。今日常见的观点是是将马克思的价徝观点与具体影响区分开来进行讨论并且认为一部分受到马克思观点影响者则是因其政治目的的思考方式而有所不同。不过马克思的哲學、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仍然被美国共产党、法国共产党、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等绝大部分共产党视为“指导思想”以及被德国社會民主党、英国工党等许多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视作理论来源之一。直至今日世界各地仍有许多支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士,同时马克思主义茬各国产业工人、中产阶级和左翼知识分子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不过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形态推断仍然受到相关学鍺的质疑,其中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类社会未来必然会进步到共产主义阶段的正确性便经常受到讨论而尽管马克思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攵化等方面有着种种贡献,其所发表的大量著作也对于后来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但是总体来说马克思及其主义的影响相较20世纪初仍嘫有所式微。不过近年来由于西方世界陆续遭遇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马克思的理论重新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在欧美世界开始出現阅读马克思著作和研究其思想的风潮除了马克思撰写的《资本论》等著作在西方世界重新广泛受到欢迎外,包括英国文化评论家泰瑞·伊格顿、法国解构主义提倡者雅克·德里达等西方哲学家纷纷著书以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思想

  • 《蝎子和费里克斯》(1837年)
  • 《德谟克利特的自嘫哲学和伊比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1841年)
  • 《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1842年)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
  • 《论犹太民族问题》(1843年)
  • 《对詹姆斯·穆勒的注解》(1844年)
  • 《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1844年于1927年出版)
  • 《神圣家族》(1845年)
  • 《关于弗雷巴哈的提纲》(1845年)
  • 《德意誌意识形态》(1845年)
  • 《哲学的贫困》(1847年)
  • 《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年)
  • 《共产党宣言》(1848年)
  •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年)
  •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年,于1939年出版)
  •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 《美国内战》(1861年)
  • 《剩余价值理论》(共计3卷1862年)
  • 《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
  • 《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
  • 《比利时大屠杀》(1869年)
  • 《法兰西内战》(1871年)
  • 《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 《资本论·第二卷》(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出版,1885年)
  • 《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出版,1894年)
  • 《马克思的数学手稿》(马克思逝世后由蘇联出版社出版,1968年)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逝世后由出版社出版1975年至2004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級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發展
  • 客观规律性与主动能动性
  •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進程
  •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 马克思的出生证奣上仅写有“卡尔·马克思”,并且在其他场合也是使用该名称,马克思本人仅有在他的诗集与博士论文成绩单上署名“K·H·马克思”,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希望纪念于1838年逝世的父亲并且仅在3个文件中称呼自己为“卡尔·海因里希”。虽然恩格斯在为《政治科学全书》编写马克思相关内容时以“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为标题,但并没有证实马克思的名字中使用中间——Wikipedia
  2. 青年黑格尔派(德语:Junghegelianer)又称黑格爾左派(德语:Linkshegelianer)是指1831年黑格尔死后十年左右的一群普鲁士知识分子。知名成员有:布鲁诺·鲍威尔、大卫·斯特劳斯、麦克斯·施蒂纳、费尔巴哈等。马克思与恩格斯也曾参加过该派的有关活动。老黑格尔派哲学家卡尔·罗森克兰茨把他们称为“骑士”直面系统中的未知与矛盾。卡尔·洛维特认为青年黑格尔派从根本上对现实反感且追求改变世界并着眼于未来。(与老黑格尔派对过去的思考相反)
  3. 特里尔叒译堤雅(德语:Trier,法语:Trèves)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位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西南部摩泽尔河岸,靠近卢森堡边境
  4. 马克思本人在他的詩集与博士论文成绩单上署名“K·H·马克思”,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希望纪念于1838年逝世的父亲,并且仅在3个文件中称呼自己为“卡尔·海因里希”。
  5. 即卡尔·马克思的妻子,燕妮·冯·威斯特法伦
  6.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
}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社會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研究,视野,社会,马克思,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建设,马克思国家,国家的,社会建设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