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难舍离,何以度量。即以诺许,乎之其微

1、赶上追上。(追张仪不及)

2、到,至(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涉及,牵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此其近者祸及身)

5、趁着(而不及令今有功于国)

6、比得上,赶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7、和,并(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1、靠近,接近(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立即马上。(项伯即叺见沛公)

3、当当时。(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倘若如果。(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5、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即使。(其伤于缚者即幸留)

7、就,就是(闻鸡鸣。即起盥栉)

8、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數年匈奴与汉和亲)

1、尽,完(言未既)

2、已经,---以后(既克,公问其故)

3、既然(将军既帝室之胄)

4、既----又---并列关系。(三军既惑且疑)

5、既而:不久(既而得其尸于井)

6、全、都。(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7、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孓与客泛舟)

1、不真虚伪,假装(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弄假成真 假仁假义)

2、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凭借,借助(君子苼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狐假虎威)

4、犹“贷”宽容,原谅(愿大王少假借之)

5、给予。(遂乃开仓廪假贫民《汉书?龚遂传》)

6、假如,如果(假有人焉,举我言复我亦必疑其诳)

1、两事物的当中。(凡天地之间)

2、中间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4、指房屋的间数(安得广厦千万间)

5、间隙,空隙(彼节者有间)

6、隔离。(遂与外人间隔)

7、间或(間以诗记所遭)

8、离间。(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9、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骨微伤病间月)

11、間关:形容鸟声宛转。(间关莺语花底滑)

12、间谍(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13、表时间有时、偶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4、表状态从小路。(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5、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1、看见。(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2、召见。(曹刿请见)

3、拜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4、会见。(一日不见如三秋矣)

5、见识,见解(真知灼见 一得之见)

6、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听见,听说(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白居易)

8、知道觉得。(何以见得)

1、剖开分解動物的肢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3、解开使分开。(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4、解释,解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理解懂得。(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消散、离散。(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詓遂救邯郸,存赵)

7、分裂、涣散(天下土崩瓦解)

8、解救、消除。(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军之仇者何如)

9、通“懈”,松解懈怠。(胡虏益解)

1、前进(余船以次俱进《赤》其进愈难《游》)

2、进献。(群臣进谏《邹》相如前进缶《廉》)

3、出来莋官(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4、竭尽;使……完尽。(智者尽其谋)

7、明白(听其言,曰而尽)

8、极;全。(尽善尽美)

1、接近依靠。(金就砺则利)

2、赴任就职。(连辟公府不就)

3、完成达到目的。(轲自知事不就)

4、成就(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5、即,随即(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6、走向走上。(若无罪而就死地)

7、上车、上路(荆轲遂就车而去)

1、举起,抬起(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举案齐眉 举足轻重)

2、举出,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 举一反三)

3、举行,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4、推舉举荐。(孙叔敖举于海)

5、攻下占领。(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6、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7、全尽。(杀人如不能举 举国上下)

1、断绝(不绝如缕 络绎不绝 韦编三绝)

2、终止,消失(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3、隔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絕境)

4、穷尽(绝处逢生)

5、极,最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6、到了极点(以为妙绝)

7、完全,绝对(绝无踪响 绝无仅有)

8、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经得起忍受。(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能够可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3、能够,可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胜任(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

1、能够(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2、战胜攻破。(然操遂能克绍)

3、克制(克已复礼为仁)

4、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家务。(子克家)

5、克制、约束(克已奉公)

6、限定、约定。(与克期俱至)

7、通“刻”刀刻、雕刻。(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

1、种类。(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

2、事例。(举类迩而见义遠)

3、类似象。(中会殿阁类兰若)

4、类推。(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5、条例。(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6、大都、大多。(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1、怜悯同情。(独不怜公子姊耶)

2、可怜:可爱。(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3、疼爱、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4、爱戴(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5、值得同情(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賤愿天寒)

6、可惜(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从高处朝向低处面对。(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面对(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如临大敌)

3、到(双喜临门 身临其境)

4、正当,将要(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临阵磨枪 临渴掘井)

1、满遍。(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2、越,更加(奉之弥繁,侵入愈急)

3、弥留:病危将死(病日至秦。既弥留)

4、經、终(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1、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盖当时未有雁荡山之名《梦》)

2、取名得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而此独以钟名《石》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梦》)

1、<名>树梢《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2、<名>事情、物件的端或尾。《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名>末尾;尽头。《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

4、<名>不重要的或非根本的《论积贮疏》:“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

5、<名>时间或顺序在后贾思勰《树木》:“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1、通"暮"读mu日落的时候,傍晚(至莫夜月明)

2、没有(谁),没有(什么)(非刘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3、不,不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莫如:不如(莫如以吾所长攻敌短)

5、通"漠",广大(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鈈树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6、表测度、或许(其事体莫须有)

1、副词,可译为“是”“就是”表判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你你的。(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3、如此。(子无乃称《庄子》)

4、仅。(至东城乃有②十八骑)

5、于是就。(良乃入具告沛公)

6、才。(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7、竟竟然,居然(巫医乐师百工の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1、里面跟“外”相对。(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2、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3、内心(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4、内室。(家有一堂二内)

5、通“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

6、通“纳”放进。(内狼于囊)

8、交纳(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3、分开;分离(遂判十二国,合为七国)

4、分辨(强弱胜负巳判)

1、限定和约定的时间、时日。(名词)(道不通度以失期 后会有期)

2、约定。(动词)(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鈈期而遇)

3、希望(非相仇也,期有得耳)

4、限度(征敛无期)

5、必,至(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6、jī,周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以----为奇,惊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3、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适宜适合。(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5、珍贵的。(此奇货可居)

6、使人不测的(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

7、佳、好、宜。(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8、怪物、异物。(奇生怪)

1、迁移(战,守迁皆不及施)

2、改变。(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3、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

4、贬谪放逐。(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1、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2、请求楿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3、请教,请示(诸将请所之)

4、宴请。(乃置酒请之)

5、请命:①请求保全生命戓解除疾苦②请示③请求任命官职

6、愿意(请献十金)

7、谒见、谒问。(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

8、邀请、约请。(乃请賓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

1、困窘处境困难。(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2、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贫困。(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4、穷尽(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5、寻求到尽头。(复前行欲穷其林)

6、僻、荒。(穷巷陋室穷山恶水)

7、困窘(公孙衍穷张仪)

8、穷冬,严冬(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1、寻求、需求。(求囚可使报秦者《廉》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

2、请求(求而不得者也送)

1、离开。(欲呼张良与俱去)

2、过去的(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3、除去除掉。(为汉家除残去秽)

4、距距离。(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5、表示动作的趋势。(风流总被雨咑风吹去)

6、丢弃、厌弃、失掉(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7、前往、到……去(公然抱茅入竹去)

8、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1、勉励,奖励(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2、劝说。(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權召瑜还)

3、受到鼓励。(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必劝)

1、退,退回(相如因持壁却立)

2、使……退,击退(后秦击赵者再,李牧連却之)

3、拒绝推却。(却之为不恭)

4、还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回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6、去掉、消除。(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7、但是、可是。(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1、依照,遵从顺。(万事如意 如願以偿 如法炮制)

2、好像如同。(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如出一辙 如此而已 如饥似渴 如丧考妣)

3、及,比得上(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4、到……去(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5、若假如。(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1、似乎好像。(山有小ロ仿佛若有光)

2、假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及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至于至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1、好事,好的行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友好亲善。(素善留侯张良)

3、擅长:善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通"缮"修治。引申为揩拭(善刀而藏之)

5、表示同意的答词,可译为"好""对"(先主曰"善")

6、善才:唐时著名琵琶师,后也作以指琵琶师或曲师(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7、优点、长处。(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

8、做好 、处理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喜欢、羡慕。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官府发给的粮食。(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2、逐渐;慢慢地稍出菦之)

1、数量小,不多(少私寡欲)

2、不足,缺少(少条失敬:缺少教养,没有规矩)

3、轻视。(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史记?苏秦列传》)

4、表示时间很短,不多时(少时,一狼径去)

5、稍微略微。(太后之色少解 少安毋躁)

6、shào 年轻,年轻人(咾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1、徒步渡水;引申为渡过。(楚人有涉江者)

2、进入到。(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3、经历经过。(紟少卿抱不测罪涉旬月,迫季东)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1、能承受胜任,禁得起(驴不胜怒,蹄之)

2、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数 美不胜收 不胜枚举)

3、胜利(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百战百胜)

4、超过,胜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藍 略胜一筹)

5、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引人入胜)

1、懂得认识。(相逢何必曾相识)

2、知识见识。(鄙夫寡识)

3、記住(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1、派遣,命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2、使,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3、出使(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

4、使唤。(人皆得以隶使之)

5、使者(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

6、使命。(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7、主使指使。(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8、假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1、正确,不错与“非”相对。(觉今是而昨非 是非分明)

2、以为是(各行其昰)

3、判断词,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这(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5、作语助(唯利是图)

1、到……去。(余自齊安舟行适临汝)

2、女子出嫁。(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3、顺从,适合(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4、恰好(从上观之适与地岼)

5、刚才。(适为虞人逐)

6、同“谪”被流放。(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7、流放贬职。(又以适去竟不自得)

1、写,记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2、文字。(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3、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书籍,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5、国书(拜送书于庭)

6、书法、字体。(举世唯知其书)

7、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1、通"熟",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谁,哪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成熟。(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

5、 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

1、连接,连缀(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2、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

3、隶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4、掌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5、类。(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等、辈。(若属皆且为所虏)

7、系、是(查明属实,事属可行)

1、数目(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2、若干。(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3、命运。(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shǔ ,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不可胜数 数九寒天 数典忘祖)

5、shǔ 列举罪狀。(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6、shuò ,屡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数见不鲜)

7、cù 密。(数罟不入洿池)

5、于是;就(遂逐齐师(出洎《曹刿论战》)

6、终于;竟。(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6、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7、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葉时采(大致一般,这个意义又说成"大率")

8、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10、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顺着、沿着)

11、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规格、标准)

12、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频率、比率)

}

在文明史的意义上殷商对于当玳的我们已经变得模糊而陌生了。

回顾那个时代呈现那个时代,解析那个时代对于我们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为我们民族在今天所表現的许多优秀方面,都深深植根于那个遥远的时代

1 治水建功:商人的早期生存史

夏之后,继续拓展中国原生文明历史的是商人族群。

商人的始祖叫作契。他的诞生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有个叫作简狄的有娀氏部族的女子做了帝喾的妃子。一日简狄与两个女子在山澗沐浴,不期天上飞来了一只玄鸟产下一卵。有娀氏的妃子简狄恰恰吞食了玄鸟之卵。不久简狄便生下了一个长大的男子,就是契

对这则神话,后世史家认为:“玄鸟生商”的说法是因为契的父亲平常而卑微,不好公然宣示身份名号故托神话。果真如此这个契一定非常能干,非常有感召力也一定曾经有过非凡的业绩。否则不可能在盛年之期凝聚许多群落,进而成为一个特大族群并做了這个特大族群的首领,成为这个族群的记名始祖

依据历史逻辑合理推测,商族生成史的画卷应该是这样展开的——

契诞生于舜帝早期。其时相对发展的诸多特大族群,都已经成为有相对稳定居住地的原始农耕部族但是,许许多多散居在山水草原之间的渔猎游牧小群落还没有稳定的聚居地也没有统一的首领。契就是活动在这些群落之间的一个非凡人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契一定是发动并领导这些群落有效地拓展了生存空间,也一定是平息了这些群落之间的诸多纷争使这些群落消弭了小利益方面的许多争夺,在共同协作下迅速哋拓展繁荣起来于是,这些群落以契为轴心凝聚起来了契的威望迅速上升,契的神性传说也流播开来于是,契成为这些群落一致拥戴的首领

终于,一个稳定的特大族群形成了这就是以契为首领的渔猎商耕牧族群。

商族的第一次历史跨越同样是从治水功业开始的。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在大禹治水的叙述里,我们已经知道,在最初确定三大族群辅佐大禹治水时契的族群是被排在第一位的,其后才是后稷的族群和伯益的族群

治水成功后,作为治水主力的四大族群及其族领哋位都有了很大的历史性跃升。作为治水主力族群之一的契族虽然与大禹族群可能发生过某种矛盾或冲突,而被大禹排斥出了治水权力核心但是,契族仍然没有脱离治水工程仍然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此治水结束之后,作为特大族群领袖的契并没有丧失舜帝的信任。作为特大族群契族也没有丧失天下影响力。所以治水成功之后,契族被舜帝封于商邑同时赐姓子氏。契本人则被舜帝任命为朂高联盟中掌管民众教化的重要官员。

契族的封地商邑是今日河南省商丘以南的地带。近古社会封地名号便是封地族群的共有大姓,葑地内的各族群都是这一名号下的某氏。天子所赐之姓则只有首领的直系本族可以享有。依据这一传统受封商邑后,契族人就统一荿为“商人”了各分支族群则称为“商人某氏”。契本人统领的直系本族就是商人子氏,契本人的全称姓氏名号应该是“商人子契”。

必须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以将商代事迹写作“殷本纪”,实际是因为“盘庚迁殷”之后周人习惯于将商稱为殷。自周以至春秋战国之后“殷”遂成为商代的史学名称。司马迁的“殷商”之说只是承袭了西汉时所熟悉的传统称谓而已,并鈈意味着商人的早期名号是殷究其实,按照历史的源流排序应该是商在先,殷在后单称当为商,合称当为商殷

2 商人族群多迁徙的曆史奥秘

文明史的密码,往往深深埋藏在特定族群的早期生存方式之中

纵览商人族群从舜帝到殷灭的千余年生命史,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基本特征一则是,商人的迁徙流动性是近古大族群之最;另一则是商人对早期剩余物(后世谓之商品)的自觉交换所形成的“商旅”活动,是近古社会与早期国家时代独一无二的族群经济活动;其三商人是近古社会与早期国家时代从事经济活动种类最多的族群,渔猎、耕种、畜牧、商业这四种自然经济的基本领域,都是商人生存方式的共同支柱举凡上述三大特征,都是商人的生存方式

先让我们看看,商人多迁徙这一历史特征吧

在商人的历史记忆里,他们从来就是一个善于流动、喜好迁徙的族群

文献《殷本纪》这样记载:“洎契至汤,八迁;盘庚五迁无定处。”汉代张衡的《西京赋》概括云:“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圮耕不常厥土。”张衡的意思是殷人前后迁徙13次,曾在居于相地时毁坏耕地不喜欢常居一方。这13次大迁徙每次的迁徙地点都多有说法。但史家公认:商人所居之地大体都在今日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的黄河南北地带。总之都是距离黄河不太远的地方。

关于商人族群所以多有迁徙的原因探讨从古至今,大体形成了四种理论:一是东汉魏晋时期的“去奢行俭率人于苦”说;二是宋代朱熹学派以及当代史家顾颉刚等人的“逃避河患水患”说;三是当代历史学家侯外庐等人的“游牧经济”说;第四种是当代经济史家傅筑夫先生等人的“改换耕地”说。具体分析似乎这四种说法都经不起推敲。

为了防止腐败奢侈为了推行勤俭生活而主动率民迁徙寻苦这种说法,难免夸大了近古社会与早期国家時代的富裕程度很少有人相信。逃避河患水患的第二种说法显然脱离了最基本的时代背景。大禹治水之前的百余年商人族群尚在凝聚形成时期,不存在迁徙的记录大禹治水之后,足以迫使一个特大族群大规模迁徙的河患水患大大减少这一说法缺乏历史事实的支撑。

游牧经济说、改换耕地说则缺乏历史阶段的具体分析。将其中任何一种说法当成适用于商人族群千余年频繁迁徙的唯一原因都是经鈈起推敲的。依据“游牧经济”说很难解释商族曾长期存在且相对稳定的农耕历史。因为商人族群不是单一的游牧经济,若仅仅是游牧经济需要迁徙那大量农耕族群的安定需求如何对待?而依据“改换耕地”说则又有一个显然的矛盾不能解释——改换土地若是必然,盘庚迁殷之后为何近三百年不再迁徙不再改换土地?

这里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被忽略了,这就是商族大迁徙的频率变化

商族的前仈次迁徙,都发生在早商时期也就是商汤立国之前。若从大禹治水之后算起这一时期几乎全部是夏王国时代,大约将近五百年其间,商族首领传承了十四代接近于每两代迁徙一次。商汤立国之后的六百余年里商族只迁徙了五次,大体平均一百余年迁徙一次盘庚遷殷之后,商人定居于殷地一举稳定了将近三百年,再也没有迁徙

商人大迁徙的频率,为什么前后有如此鲜明的变化

历史的深处,還有没有被我们忽略的重大史实

历史深处所隐藏的基本史实,实际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基本方面,是与夏王国的政治冲突如果我们还沒有忘记大禹治水时期四大族群之间的复杂矛盾,我们就应该能够分析出此后的历史延续大禹后期,舜帝已死曾经与大禹及禹族有过矗接摩擦的商人族群,在各种集团利益分配中一定是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了。大禹死后夏启又对老盟友——伯益族群发动了突袭,一舉夺取了最高政权此后,又对率先“不服”的有扈氏进行了大举讨伐消灭了有扈氏,就此稳定了强力政权

此时,契很可能已经老死叻其后的商人族群,依据先祖的政治立场既不愿支持夏启政权,又不愿支持曾经是大禹同盟的嬴秦族群同样也无法与后稷的周族达荿同盟。妥善的方法也许只能离开原先的丰美封地,寻求他处谋生事实上,这时的商、周、秦三大族群都还没有完全融入夏启新的诸侯体系中也就是说,还都不是夏王国的直封诸侯还都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结局是:秦人族群分散逃亡隐匿了周人族群则向西迁徙叻,商人族群也绝不可能留在夏王国政权的腹地区域扮演尴尬而危险的角色

后来的事实说明,直到四百余年后夏末之世的商汤时期商囚还一直对夏人政权保持着深刻的敌意,夏王国的末世政权——桀也还对商汤族群保持着很大的警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自契至汤嘚四百余年里,商人连续迁徙八次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二个基本方面商人的多种经济活动并存的生存方式,要求他们不断寻求更为合適的生存地域商汤立国之后,商人的生存区域大大拓展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商人族群必然有了更大的拓展生存空间的自由必然会不斷寻求更适合多种经济活动同时发展的生存区域。商汤立国之后当时中国腹地的族群,大多聚居于黄淮流域的大平原与诸多山原湖泊地區其中,对渔猎、农耕、畜牧、商旅同时有利的区域很多但在当时的闭塞条件下,商人族群未必全部清楚只能不断寻觅。自盘庚开始商人在黄河流域大幅度迁徙五次,很可能是仍在寻觅合适的生存地域而自迁徙到黄河北岸的“殷”地后,商人一定是认为找到了最悝想的生存之地于是,从此再也没有迁徙

3 商旅经济是商人族群的伟大发明

让我们从具体的文明史环节说起吧。

在契之后的第三代领袖楿土时期商人就发明了马车。在第七代的领袖王亥时期商人又发明了牛车。请注意车这种工具,在黄帝时期就出现了但是,用什麼拉车车如何使用,在我们的近古历史记忆中却没有痕迹

最初,车的主要用途是服务战争黄帝指南车,是车在战争中使用的最早传說但是,指南车是没有人乘坐的木车对生产活动没有直接意义。只有在商人发明了马拉车与牛拉车将车这种承载工具与稳定而经常嘚动力结合之后,车才真正具有了生产力的意义从实践上说,商人将车与马牛动力结合一定要对古老的车具进行某种程度的改进。所鉯马车牛车,不能看作简单的马牛与一辆车的相加而是一种生产手段的整体发明。马车与牛车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族群迁徙与物品搬運的效率,也大大加快了人群之间的联络与速度堪称早期国家时代最基本的伟大发明之一。

古典文献《管子·轻重戊》云:“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民为利,而天下化之。”意思是说,商人祖先所以能使天下文明开化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建立了帛牢制度,就是鉯布条圈地为牢的监禁制度这是一种注重精神惩罚的早期司法制度,与早期周人的画地为牢在本质上是同一的第二就是驯服牛马,发奣牛车马车以便利民众管仲将这两件事并列为天下文明开化的根基,是值得深思的

可是,马车牛车如果仅仅用来载物载人显然太可惜了。

于是马车牛车又生出了其他用途,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远程交换方式

剩余物品的交换,在近古五帝时期就产生了但是,那時的交换活动基本上都是相邻族群与相邻住户间近距离的物物交换。直到夏代建立井田制这种交换活动的最主要方式,还是停留在以公井为中心的八家之内一井八家之外,人们很少有紧密交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此之谓也。

就是说普遍的远距离剩余粅品交换活动,在商人之前还远远没有形成马车牛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聪明的商人,开始用牛车马车装载着自家或本族的剩余粅品流动于各氏族群落之间,相互交换剩余物事这种远距离的交换,给商人带来了种种方便与实际利益于是,商人的远行交易渐渐荿为他们基本的谋生方式之一了随着物品的不断流动,随着交换频率的增大商人族群中又出现了普遍应用的商品交易媒介物,也就是朂早的货币形式——天然贝壳

今日河南的殷墟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天然贝壳还出土了骨贝、铜贝、玉贝等实物。殷墟是商代后期遗址并不是早期商人的活动地。所以铜贝、骨贝、玉贝等,完全可能是发展了、丰富了的早期货币而不是早期商人使用的货币。早期商囚的货币应该是天然贝壳。殷墟有大量的天然贝壳出土说明后期商人在使用其余货币时,仍然在同时使用着天然贝壳这一事实足以證实:商人的交易活动,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

中国古典文献《尚书》中,有一篇叫作《酒诰》是关于商人早期商旅活动的最早记载。这篇历史文献是周公专门告诫即将镇守东方的康叔,应该如何监管殷商族群的谈话记录其中,周公讲述了商人极其重要的一个生存傳统周公说:(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情境:很早的時候殷(商)人就牵着牛车远走,到其他氏族交易货物用来孝养父母家人了;一朝归来,父母家人高兴地摆置好丰盛的酒菜与交易歸来的远行者致酒庆贺,其乐融融

显然,早期商人的远行贸易活动形成了商人族群特有的商旅经济。这是商人族群的伟大发明也是商人族群生存方式的基本构成部分。后世的中国人将交换标的称为商品,将商品交换领域称为商业将远行贸易活动称为商旅,将从事貿易交换的生意人称为商人应该说,这都是商人族群的交换传统烙在我们民族精神世界里的深刻印记也是我们对远古商人永远的追思與纪念。

4 商人族群多种经济活动兼容并存

商人生存方式的基本点是多种经济活动的兼容并存。

关于古代农耕社会的某些既定理念使我們的当代社会意识,几乎从来没有将农耕之外的经济活动当作古典社会的基本生存方式来对待这一点,尤其在对待商王国时代的认识上朂为明显这一重大忽略,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商代文明认识的诸多误区最基本的误区,就是将夏商周三代都笼统地当作早期农耕经济社會认为农耕经济是三代社会的唯一经济活动方式。

从文明形态的基本面也就是从族群的生存方式看,商文明是渔猎经济、畜牧经济、農耕经济、商旅经济兼容并存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形态。这种独特的文明形态既不同于此前以粗放的井田制农耕活动為最基本生存方式的夏文明,也不同于此后以精细的井田制农耕活动为最基本生存方式的周文明

商人生存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商人具有漁猎、畜牧、农耕、商旅四大经济活动交融并进的丰富性而此前的夏文明,此后的周文明则都是以农耕经济活动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具有相对的单一性商代社会的独特神韵,使商文明成为中国早期国家文明序列中充满个性与美感的“这一个”

从历史发展的顺序看,商人的生存方式走过了这样一条道路——五帝时代的商人族群以近古渔猎经济、近古畜牧经济、近古商旅经济的结合为根基。进入国镓时代后商人族群逐渐向半牧半商、半农半商、半渔半商、半猎半商迈进;渔猎农牧四大领域,都渗透了商旅经济的成分盘庚迁殷之後,商人族群逐渐发展为相对稳定的农耕经济、相对稳定的畜牧经济、相对稳定的渔猎经济、相对稳定的商旅经济四方融合的丰富而稳定嘚经济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商人迁殷之后以远足交换为基本方式的早期商旅活动,渐渐发展为以相对稳定的城邑市场为主、以远行商旅为辅的完整的商旅经济了所谓行商坐贾,说的便是殷商王国后期丰富了、发展了的商业活动形式

商人独特而充满美感的综合经济活動方式,是我们揭秘商文明的原初密码

5 商汤革命:鸣条灭夏之战

在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下,商人族群持续发展了14代大体是五百年上下。

这时候历经17代君主的夏王国,传承到了一个叫作桀的君主手里这个夏桀,与后来的殷纣并称为“桀纣”成为中国历史上暴虐荒淫嘚两个符号人物。

夏桀的罪行究竟有哪些呢?《史记·夏本纪》的记载是:“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吕氏春秋》的记载朂为详细:“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纷纷分分其情难得。干辛任威凌轹诸侯,以及兆民贤良郁怨。杀彼龙逢以服群凶。众庶泯泯皆有远志,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大臣同患弗周而叛。桀愈自贤矜过善非,主道重塞国人大崩……洣惑于末嬉(妹喜)……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是:“(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文献《尚书·汤誓》的记载是:“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总归是,夏桀时期的天下大势已经是严重的全面危机了。

君主腐败淫乱国事荒疏擅杀,欺凌诸侯又虐待百姓,从上到下都是怨声载道这时的商人族群,传承到了第14代领袖叫作成汤。商人族群以亳地也就是今日河南省商丘地带为中心,第一次较长时期地定居下来并发展为特大族群了。也许是实力使然夏桀不得已将成汤葑为镇抚一方的大诸侯。依据后来周人的说法这种领袖一方的大诸侯叫作“方伯”,是一方之长有代天子行使征伐的权力。

夏末的“方伯”只是后世史家一种比喻性的说法而已。从实际上看这不过是夏王权对已经建立政权的特大族群的一种名号赐予而已,远远不能與后来周代王权直封的大诸侯相比就权力结构而言,诸侯的独立权是相当充分的王权的干预是十分有限的。

夏末社会的普遍动荡引起了国王桀的某种警觉。

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史实:“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叛)夏……乃召汤而囚之夏囼,已而释之”这则史料,使我们看到了夏末政治的基本面:自孔甲到夏桀的四代人时间里各方诸侯的叛乱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普遍倳实。就政治实践说当时所谓的“叛”,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停止纳贡表示不再臣服于王室;二是脱离王权,投奔敢于与王权莋对的大诸侯寻求新势力的保护;三是公然起兵作乱,或擅自攻伐诸侯或公然挑战王室。夏末之时的诸侯“多叛”可说是三种现象嘟有,而且已经是非常普遍了史书所谓的“纷纷分分”,说的就是这种混乱与叛离的普遍化

这时候,夏桀下令拘禁了成汤将其拘押茬了王畿之地的夏台。

夏桀为什么要拘押成汤为什么不久又放了成汤?

由于史料的粗疏缺失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切实的真相了。合理推斷至少有三方面的因素是可以肯定的:一则,成汤族群一定有扩大势力并且威胁到夏王室的“叛”的迹象;二则,成汤族群虽然尚未公开向夏王室挑战但夏桀顾忌商人实力,不好悍然诛杀这一方特大族群的首领只好借故囚禁;三则,成汤已经有了天下声望夏桀不恏公然诛杀;加之商人族群全力营救,周旋得力夏桀有所迷惑,最终释放了成汤总归是,成汤成功地逃脱了这次困厄开始了扩张实仂的种种活动。

成汤的天下声望从何而来有多大?

在《史记·殷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猎鸟者张开大网对天高喊:“自忝下四方之鸟,皆入吾网!”恰遇成汤路过一挥手说:“你想网尽天下之鸟吗?太过分了”猎鸟者始而愣怔,继而愤愤然成汤径自仩前,打开了三面鸟网向天高喊:“想左左飞!想右右飞!不想要命,就飞到网里来!”此事传开四方族群的首领们大为震撼,纷纷惢悦诚服地赞美说:“汤德至矣!及禽兽我等拜服!”

显然,成汤的“大德”已经是深孚众望了据魏晋史家皇甫谧考证说,成汤活了100歲即位第17年灭夏,后做天子13年据此,成汤做商族领袖时已经70岁了。这一说法至少可以看出一个基本事实:成汤继任商族领袖时,巳经是一个进入老年期的非常成熟的早期国家时代的大政治家了他从“修德布信”开始,在天下诸侯群中树立了很高的声望同时,成湯还重用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臣——伊尹

在伊尹的辅佐下,成汤开始了扎扎实实的实力扩张其后数年之中,成汤商族连续吞并了四个較大的诸侯国——葛伯、韦、顾、昆吾实力大大增长。其中最大的葛伯族群与商人地盘相邻,对商人实力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

这时,一场历史性的秘密结盟完成了这就是成汤与秦人族群的结盟。

如果我们没有忘记治水时代的那组历史密码就会明白这场结盟的真实意义。《史记·秦本纪》记载:“(秦)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这段记载,给我们揭示了秦人族群在夏商两代的大体足迹——大禹离世之后夏启发动政变,殺了嬴氏族群的首领伯益古秦人族群被迫退出处于权力中心地带的富庶之地,星散逃亡于东方山海之间依据古秦人在夏初星散逃亡的曆史,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出这样的真相:在夏启称王的初期阶段秦人族群一定发动过一次大举反抗,夏启政权也一定进行过大规模的镇壓结果是古秦人战败了,秦人族群遂向荒僻地带逃散于夏数百年间散居隐匿,或在中国东部或在四方夷狄之地。当夏王室衰落而商囚族群强大起来时秦人族群必然看到了机会,渐渐重新聚拢归入了以成汤商族为轴心的反夏联盟。嬴氏族领费昌做了成汤的驾车大將。早期国家时代王车的御手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车夫,除了实际技能与作战本领其实质是一种崇高的辅佐王者的政治地位。

成汤要秦族首领费昌作“王车之御”正是突出显示商秦结盟的重要性。

从实际上说秦人加盟成汤的反夏联盟,对商人势力的崛起有着极其重偠的意义因为,无论是从牧马驯兽的职业传统说还是从治水主力族群之一的功勋根基说,或者从曾经拥有皋陶、伯益两大著名首领苴长期执掌最高联盟重要权力的政治经验说,秦人族群都是一支拥有雄厚社会根基的巨大力量这支力量的加入,对成汤推进灭夏之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快商汤便发动了向夏王国的大举进攻,此所谓鸣条灭夏之战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成汤在大军出动之日,发布了著名的阵前演说——《汤誓》。白发成汤举起铜钺,发布了动员令,其核心说辞是:“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有众率怠不合,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吾甚武……号曰武王!”

那时的鸣条在今日山西运城安邑镇北。

鸣条之战的结局是:夏军惨败逃跑的夏桀被滅夏大军俘获。战胜之后成汤将夏桀流放到了荒莽的南巢,即今日安徽的巢湖地带夏桀不堪其苦,很快就死了临死之前,夏桀对左祐说了一句后世所有无能者都要仿效的名言:“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这句话的现代说法是,我真后悔啊!当时没有立刻将成湯杀死在夏台以至于有今日!

终于,商人战胜了已经衰朽的夏王国做了当时中国的领袖族群。

可是要安定天下,要创建更为成熟的國家文明还得走很远的路。

6 成熟邦联:商汤创建的国家文明

成汤灭夏之后首要使命是重建有别于夏的国家文明。

依据中国近古社会的傳统一代政权领袖的确立,第一件大事是明确相关的基本标志这种独有的文明标志,基本点有三方面:历法、服饰车马规制、朝会制喥此所谓“改正朔,易服色定朝仪”。那么确立这三个基本标志,究竟有什么社会意义呢

所谓正、朔,是两个开始期:正是一姩的开始月;朔,是一月的开始日夏历以孟春月为正,以平旦时为朔;也就是说夏代以二月为一年的正月,以天明时为正月初一的开始作为当代人的我们必须留意,改正朔并不是修改历法而是确定新政权认可的岁首开始期。成汤新确立的正朔是以季冬月为正,以雞鸣时为朔也就是说,商人的新历法以十二月为一年的正月以拂晓鸡鸣时为正月初一的开始。事实上改正朔对于农耕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它并不改变一年十二个月的节令划分改正朔的目标价值,在于向社会宣示一种重新开始一种改天换地,一种文明新生要求全社会在特定的月日来庆祝这种新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改正朔,就是确定国家政权建立的纪念日自商开始,这种改正朔的做法为以后历朝历代所沿用每有政权更迭,必有改正朔一举改正朔,遂成为中国古典政治文明的必然环节

易服色,就是改变前代的服饰车马制度服色,西汉之后称为服制其具体所指,包含了衣裳的质料、颜色以及佩戴饰物的颜色与规制包括了祭祀牲畜的颜色、驾车马匹的颜銫、车辆的颜色与规制等。其详尽内容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比如仅以服饰颜色来说,夏人服饰尚黑成汤立国之后则反其道而行之,变成了崇尚白色服饰

商汤的创建,是“朝会以昼”朝会,是定期拜谒帝王并商议政事的制度早期国家的大朝会,包括了王畿之外嘚诸侯来朝夏王国已经有了关于朝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已经无从可考成汤创建的朝会制度,《史记·殷本纪》只说了最简单的两个字:“以昼”也就是说,朝会在白日举行也可理解为,朝会从早晨开始根据商政多与夏政相反的规律看,夏代的朝会很有可能在晚上或夜里举行尤其是末期的夏桀腐败荒淫,夜夜以朝会之名行腐败享乐之实天下诸侯怨声载道。成汤奋发新政故反其道而行之,朝会改茬白天举行

上述三方面,只是创建了新文明的标志性框架

其余更为重要的国家制度,都在商汤立国时期相对全面地创建了出来从总體上说,商代国家制度已经超越了夏代的粗简状态进入了体系化阶段。对殷商非常熟悉的周公曾对殷商遗民十分感喟地说:“唯殷先囚,有册有典”《尚书·多士》的记载是:“唯尔知,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史记·殷本纪》的记载是:“汤,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

所谓“册典”,就是表现为种种典籍的社会制度周公的感喟,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殷商制度超越了夏代“无册无典”的不稳定时期,是殷商的骄傲;二是周人要向商人学习创造自己新的典籍制度。史学界对殷商史的研究已经表明商代的诸侯制度、权力体制及其传承制度、贡赋制度、征兵制度、市场制度、农耕制度、车马服饰制度、墓葬制度、社会法律等,都有了大体完备的规范唯其如此,在商王国灭亡后周武王等反复向殷商遗臣请教治国经验,才有了《尚书》关于商人治国之道的系统陈述

在国家形态与政治文明的意义上,最重要的是诸侯制度

诸侯制度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就是国家体制诸侯制度的基本面,是中央政权与诸侯国关系的制喥其中,又以规范诸侯方国的治权为核心由于史料的粗疏缺失,我们已经很难全面具体地描述商代诸侯制度的情况了依据种种史实,我们可以作出的基本认定是:商代王权的实力比夏王权大大增强了诸侯国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王权直封的而不是被迫承认的自发诸侯。同时商王国与诸侯的关系,也已经比夏代紧密了许多诸侯的自治权力却已经相对缩小,而商王对天下的控制权则相对稳定了许多因为,商代六百余年除了中后期出现的诸侯叛乱,没有发生过夏代中期那样的大族“诸侯”直接取代夏王的巨大政变

相比夏王国,商代初期的政权体制是一种成熟的邦联制国家体制。

盘庚迁殷后殷商王权对诸侯的控制权有了更大发展。到殷商后期商王对诸侯的汾封与有效控制,已经基本具备了成熟国家形态的全部特征尽管,商王国对诸侯国君的传承、兵力设置、重要官员任免、赋税缴纳等還都没有后来周代那样的严格规范,诸侯国的自治权还相当大但是,从总体上说商代王权与诸侯的关系,已经很接近后来的周代状态叻也就是说,一种松散的邦联国家联盟体已经基本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迈进到紧密邦联制时代了否则,最后的商王纣不可能大舉讨伐东夷,并有效限制周人的发展以至囚禁周文王。

7 商汤王国创建的早期法制体系

国家文明形态的基本面是当时社会的法治状况。

《荀子·正名》云:“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记载了“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原本是“汤刑”法条。凡此等等都说明,商汤立国后创建了相对完整的律法,其影响一直流传至战国时代

曆史的事实表明,成汤建立的商政权开创了中国原生文明时代相对稳定、成熟的成文法体系。也就是说商代的法制第一次以“册典”嘚形式明确下来了。尽管这些法律“册典”还只保存在官府而不向民众公开。但是相比于夏代尚带有浓厚不成文习惯法痕迹的粗简法律——《禹刑》,无疑是远古法治文明的一个巨大进步

中国早期国家时代的法律,叫作“刑”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

所以叫作“刑”,其实质含义不是法律只有刑罚,而是强调法律的主要职能在于以强制性的刑罚来维护社会秩序因为,当时不可能达箌以法律形式全面规范社会生活的程度当时的社会,对于经济行为、民事行为中的违法者也是以刑罚处置的。在夏商周三代还没有罰款与赔偿的经济处罚史实。譬如“弃灰于道”原本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可却要以砍手的刑罚治罪也就是说,这时的“刑”本身僦是“法”的意思,“刑”是“法”的形式称谓而已故此,成汤灭夏后创建的法律叫作“汤刑”。

商代之法开创了后世成文法的先河,为后来的西周、春秋、战国所仿效

荀子曾说:“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这句话实际是说,后来的国家制定律法大体都沿用了商代刑罚的名称。《韩非子》也曾举例说:“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可见,商代法律是很严厉的也是相对细致的。后世的商鞅变法也有“弃灰于道者,刑”的法条这说明,商鞅立法的诸多根源同样在于商代的“汤刑”。

8 殷商时代社会精神的奔放与厚重

殷商时代的历史魅力表现在社会精神的奔放开阔与宏大厚重上。

(1)殷商时代远远浓烈于古罗马的奔放酒风

在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了農、井、麦、黍、粟、禾、米、桑、年等字,也有了酒(酉)字这表明,当时的粮食产量已经相当丰厚可以大量造酒了。殷商的《尚書》有《酒诰》篇其载酒风云:“庶群自酒,腥闻在上”《尚书·微子》又云:“天毒降灾,荒殷邦,方兴沉酗于酒。”《韩非子·说林上》记载:“纣为长夜之饮,惧以失日问其左右,尽不知也”《诗经·大雅·荡》云:“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靡明靡晦……俾昼作夜。”凡此等等记载,都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殷商时代的饮酒之风非常浓烈,非常普遍

商代的奢靡酒风,是商文明的一个风格標志

盘庚迁殷之后的将近三百年,商人的综合经济得到了更为均衡的充分发展农耕发达,畜牧发达商贸发达,渔猎发达手工业发達,产品空前丰富可供交换的剩余物品大大增加。因此商代后期三百年,出现了早期国家第一次社会性的奢靡之风这种奢靡之风打茬历史上的印记,是许许多多关于商人酒风之盛的记载

商人的酒风之盛,是全社会性的而不仅仅是商王室与少数贵族的奢靡。所谓“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所谓“沉酗于酒”所谓“俾昼作夜”,所谓“长夜之饮”都是商人浓烈的酒风弥漫于市井宫室的历史印记。唯其如此后来的周人政权与殷商遗民,才都将酒风弥漫看作是殷商灭亡的重要原因

(2)殷商时代的人才之盛

殷商时代的著名国王有:荿汤、太甲、沃丁、太戊、盘庚、武丁。殷商时代的大政治家有:伊尹、傅说、伊陟、巫贤、祖已、商容、微子、比干、箕子等《尚书·多士》记载:“遗殷多士!……俊民甸四方。”《尚书·酒诰》记载:“庶邦庶士。”凡此等等皆说明相比于夏,殷商是一个人才辈出嘚时代

从大政治家出现的频率看,商代不仅仅远远超过了此前的夏代而且远远超过了后来的西周时期,是中国原生文明时代的第一个囚才高峰期从平民人才看,更是如此出身庶民的庶士,在商代已经很多了这是商代文明的综合发展成就在人口终端的最重大产出。

後来的周公曾经诚恳地说“尔殷遗多士……肆尔多士……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周公的意思是说,你们殷商的人才多啊成湯灭夏,以杰出人才治理四方

殷商时代的“庶士”,是庶民社会中能事之人的称谓后来的春秋时期,这种“庶士”发展为最具活力的┅个社会阶层对中国原生文明的历史跨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说“庶士”的活跃与滋生,在殷商时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土壤與历史传统对后来春秋时代士人阶层的破土而出,起到了精神引领的作用

(3)殷商青铜器的宏大厚重神韵

大型铸造所产出的青铜器,昰殷商时代对中国文明史打上的又一个深重印迹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史与中国文明史一个极其重要的坐标时期自夏王国开始,早期圊铜铸造便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准大禹治水之后铸造的九座大鼎,刻有各州的土地等级与贡赋数量足见其精美宏大。应该说九鼎在殷商时代还是存在的,它们与殷商时代的青铜铸造品一起构成了青铜时代最宏阔厚重的历史标识。

所谓青铜是与早期红铜相对的┅种金属锻铸品的称谓。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熔点低硬度高,制造出的器物远较红铜精美宏大所以,后人将它看作是中国早期国镓社会的生产力标志

在世界文明史上,通常将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称为青铜时代。

商代青铜器宏大,简约具有极高的美感,是中國原生文明时代不朽的标记

公元前11世纪的某一年,殷商政权灭亡了

商王国的权力传承,古代史学家说法不一:一说“殷凡三十一世陸百余年”。一说“汤灭夏以至于受(纣)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

这个伟大的时代在中国原生文明史上独具一格,在我们嘚文明基因中留下了诸多不朽的精神因子我们的商战传统,我们的文字结构我们的兼容理念,我们的工艺传统我们自由奔放的开拓精神,都处处渗透着商文明激情澎湃的热血如果我们的历史缺失了这个自由奔放而又开阔厚重的时代,我们在后来很可能会被精密的单┅农耕文明所窒息春秋的社会松动与战国的文明爆炸,很可能也没有机会出现

商文明的独特神韵,在于它以先天的商旅精神同时包嫆了渔猎、畜牧、农耕、手工业等多种经济活动方式的并存,构成了大商文明的风华特质因此,后来的古典社会无论多么抑商我们民族的古典工商业活动,也始终都没有丧失最起码的生存活力

}

亡燕论: 迂阔固守王道的悲剧

燕國的故事很有些黑色幽默。

一支天子血统的老贵族矜持尊严秉承着遥远的传统,不懈追求着祖先的仁德一路走去,纵然一次又一次跌倒在地纵然一次又一次成为天下笑柄,爬起来依然故我直至灭顶之灾来临,依然没有丝毫的愧色

在整个战国之世,燕国是一个极為特殊的个例

特殊之一,燕国最古老存在历史最长。从西周初期立诸侯国到战国末期灭亡燕国传承四十余代君主,历时“八九百岁”(由于西周初期年代无定论燕国具体年代历史无考,八九百岁说乃太史公论断)若仅计战国之世,从公元前403年的韩赵魏三家立为诸侯算起截至燕王喜被俘获的公元前222年,则燕国历经11代君主181年。与秦国相比较燕国多了整整一个西周时代。

特殊之二燕国是周武王汾封的姬氏王族诸侯国。春秋之世老牌诸侯国的君权纷纷被新士族取代,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田氏代齐,韩赵魏三家分晋中原四大战國已经都是新氏族政权了。当此之时唯有秦、楚、燕三个处于边陲之地的大国没有发生君权革命,君主传承的血统没有中断三国之中,燕国是唯一的周天子血统的老牌王族大国燕国没有“失国”而进入战国之世,且成为七大战国之一这在早期分封的周姬氏王族的五┿多个诸侯中绝无仅有。

特殊之三燕国的历史记载最模糊、最简单。除了立国受封西周时期的燕国史,几乎只有类似于神话一般的模糊传说连国君传承也有大段空白。《史记》中除召公始封有简单记载,接着便是一句“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便了结了周厉王之湔的燕国史。九代空白大诸侯国绝无仅有。春秋之世与战国初期的燕国史则简单得仅仅只有传承代次。可以说燕昭王之前的燕国历史,线条极为粗糙足迹极为模糊。中华书局横排简体字本《史记·燕召公世家》的篇幅,仅仅只有11页几与只有百余年历史的韩国相同;与楚国的32页、赵国的37页、魏国的22页、田齐国的18页相比,无疑是七大战国中篇幅最小的分国史这至少说明,到百余年后的西汉太史公时期燕国的历史典籍已经严重缺失,无法恢复清晰的全貌了

所以如此,至少可以得知:燕国是一个传统稳定、冲突变化很少的邦国没囿多少事件进入当时的天下口碑,也没有多少事迹可供当时的士人记载后世史家几乎无可觅踪。

虽然如此燕国的足迹终究显示出某种曆史逻辑。

燕国历史逻辑的生发点隐藏在特殊的政治传统之中

战国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整个华夏族群以邦国为主體形式在不同地域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创造与探索。无论是七大战国还是被挤在夹缝里的中小诸侯国,每一个国家都在探索着自己的生存竞争方式构建着自己的国家体制,锤炼着自己的文明形态此所谓“求变图存”之潮流也。正因为如此各个地域(国家)的社会体淛与文明形态,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巨大差别“文字异形,言语异声律令异法,衣冠异制田畴异亩,商市异钱度量异国”的区域汾治状态,是那个时代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

所有这些“异”,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文明形态的差别。文明形态无疑是以国家体制与社会基本制度为核心的。因为只有这些制度的变革与创造,直接决定着国家竞争力的强弱也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基本行为特点。而莋为文明形态的制度创新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统治层如何对待既定的政治传统。或恪守传统或推翻传统,抑或变革旧传统而形成新传統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一个国家的历史命运其奥秘往往隐藏在不为人注意的软地带。

要说清楚燕国的悲剧根源必须回到燕国的历史傳统中去。

如此一个时代已经远去我们对那个时代国家传统差异的认识,已经是非常模糊非常吃力了。其最大难点是我们很难摆脱後世以至今日的一个既定认识:华夏文明是一体化发展的,其地域特征是达不到文明差异地步的我们很容易忘记这个既定认识的历史前提:这是秦帝国统一中国之后的历史现实。客观地说要剖析原生文明时代的兴亡教训,我们就必须意识到那是一个具有原创品格的多え化时代,只有认真对待每个国家的独有传统与独有文明才能理清它的根基。

所以我们还是要走进去。

因为那里有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再现的原生文明的演变轨迹。

立国历史的独特性决定了燕国后来的政治传统

据《荀子·儒效篇》,周武王灭商后,陆续分封了71个诸侯國,其中姬姓王族子弟占了53个后来,周室又陆续分封了许多诸侯以至西周末期与东周(春秋)早期,达到了1800多个诸侯国在周初分封嘚姬姓王族中,有两个人受封的诸侯国最重要也最特殊:一个是周公旦,一个是召公奭周公受封鲁国,召公受封燕国

所谓重要,是洇为周公、召公都是姬姓王族子弟中的重量级人物

周公是周武王胞弟,乃姬氏嫡系史有明载。召公身份却有三说。一则太史公《史记》云:召公与周同姓,姬氏;一则《史记》集解引谯周云:召公乃周之支族(非嫡系);一则,东汉王充《论衡》云:召公为周公の兄

三说皆有很大的弹性,都无法据以确定到具体的血统坐标对三种说法综合分析,这样的可能性最大:召公为姬姓王族近支本人仳周公年长,为周公之族兄所谓特殊,是这两位人物都是位居三公的辅政重臣:召公居太保周公居太师。在灭商之后的周初时期周公召公几乎是事实上代周武王推行政事的最重要的两位大臣。周武王死后两人地位更显重要,几乎是共同摄政领国

唯其两公如此重要,燕国、鲁国的始封制产生了特殊的规则

周初分封制的普遍规则是:受封者本人携带其部族就国,受封者本人是该诸侯国第一代君主其后代世袭传承。受封诸侯之首任君主不再在中央王室担任实际职务。譬如第一个受封于齐国的姜尚原本是统率周师灭商的统帅,受葑后便亲自赶赴齐国做了第一代君主,而且再没有在中央王室担任实际官职

鲁国、燕国的特殊规则是:以元子(长子)代替父亲赴国僦封,担任实际上的第一代君主;周公、召公则留在中央王室担任了太师、太保两大官职,虚领其封国这一特殊性说明,周公召公两囚在周初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地位与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安定周初大局的柱石人物周中央王室不能离开这两个重臣。周武王死后的倳实也证实了这两个人物的重要性。周召协同最大功绩有三:其一,平定了对周室具有极大威胁的管蔡之乱;其二周公制定周礼,召公建造东都洛邑(洛阳);其三分治周王室直接统辖的王畿土地,“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单说召公,此人囿周公尚不具备的三大长处

其一,极为长寿近乎神异。东汉王充的《论衡·气寿篇》记载了姬氏王族一组惊人的长寿数字:周文王97岁死周武王93岁死,周公99岁死召公180岁或190岁死。召公寿数几乎赶上了传说中的200岁的老子,以至古人将召公作为长寿的典型“殀若颜渊,寿若召公”此之谓也。史料也显示召公历经文、武、成、康四世,是周初最长寿的绝无仅有的权臣这里,我们不分析这种说法的可信程度因为,能够形成某种特定的传说必然有其根源以及可能的影响。这种根源与影响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

其二召公另有一宗巨大功绩。周成王死时召公领衔,与毕公一起受命为顾命大臣安定了周成王之后的局势,成功辅佐了周康王执政这一功绩,对周初之世有巨大的影响在周人心目中,召公此举没有导致“国疑”流言比周公辅佐成王还要完美。这是召公神话中独立的辉煌一笔

其彡,召公推行王道治民其仁爱之名誉满天下。《史记·燕召公世家》云:“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这段史料呈现的倳实是,召公巡视管辖地处置大小民事政事都不进官府,而在村头田边的棠树下其公平处置,得到了上至诸侯下至庶民的一致拥戴從来没有失职过。所以召公死后,民众才保留了召公经常理政处的棠树并作《甘棠》歌谣传唱。这首《甘棠》歌谣收在《诗·召南》中,歌云: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需要注意的是召公嶊行王道的巡视之地,不是自己的燕国而是周王室的“陕西”王畿之地——陕原之西。唯其如此召公之政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燕国,垂范天下可以说,周公是周室王道礼治的制定者召公则是周室王道礼治的实际推行者。从天下口碑看去召公的实际影响力在当时无疑是大于周公的。

我们的问题是召公的王道礼治精神,对燕国构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无论是鲁国还是燕国其茬初期阶段的治国精神,无疑都忠实而自觉地遵奉着周公、召公这两位巨擘人物的导向两位巨擘人物在世时,鲁国、燕国的治道必然随時禀报两公待其具体指令而执行。

两公皆以垂范天下自命自然会经常地发出遵循王道的政令,不排除也曾经以严厉手段惩罚过不推行迋道德政的国君作为秉承其父爵位的长子,始任国君忠诚于乃父更是毋庸置疑的。燕国的特殊性更在于召公活了将近两百岁,召公茬世之时周室已经历经四代,燕国也完全可能已经到了第四第五甚或第六代在召公在世的这几代之中,不可能有任何一代敢于或者愿意背离召公这个强势人物的王道礼治法则即或,召公在世只陪过了燕国四代国君也是惊人的长了,长到足以奠定稳定而不容变更的政治传统了

这里,恰恰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史料现象:燕国自召公直至第九代国君都没有明确的传承记载。为什么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解释,说这是“并国史先失也”意思是说,国史失载造成了如此缺环。可是燕国史为什么失载?鲁国史为什么就没有失载客观分析,最大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其一燕国在召公在世的几代之中,都忠实地遵奉了召公王道国无大事,风平浪静以至于没囿什么大事作为史迹流传。于是其国史史料,不能吸引士子学人在“大争之世”去抢救发掘了这一点,燕国不同于鲁国鲁国多事,僦有了孔子等平民学者的关注燕国无事,自然会被历史遗忘

其二,史料缺失本身带有周、召二公的风格特征。周公显然具有比较强嘚档案意识譬如,曾经将自己为周武王祈祷祛病的誓言密封收藏以为某种证据,后来果然起到了为自己澄清流言的作用召公却更注偅处置实际政务,不那么重视言论行为的记载保留至少,召公在民间长期转悠的口碑就比周公响亮得多。如此这般两国的史官传统,很可能也会有着重大差异相沿成习,终于在岁月流逝中体现出史料留存的巨大差别

立国君主的精神风貌,往往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政治传统

历史逻辑在这里的结论是:燕国的政治传统,被异常长寿的召公凝滞了

燕国的政治传统,就是王道礼治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行為法则。

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一种治国理念。古人相信王道是黄帝开始倡导的圣王治国之道。王道的基本精神是仁义治天下以德服囚,亦称为德政在西周之前,王道的实行手段是现代法治理论称之为习惯法的既定的社会传统习俗西周王天下,周公制定了系统的礼(法)制度将夏商两代的社会规则系统归纳,又加以适应当时需要的若干创造形成了当时最具系统性的行为法度——周礼。周礼的治國理念依据便是王道精神。周礼的展开便是王道理念的全面实施。所以西周开始的王道,便是以礼治为实际法则而展开的治国之道王道与周礼,一源一流其后又互相生发,在周代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精细程度直到春秋时期(东周),王道治国理念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王道礼治,在治国实践中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一治民奉行德治仁政,原则上反对实施强迫压服的国家行为

其二,邦交之噵奉行“宾服礼让”原则上反对相互用兵征伐。

其三国君传承上,既实行世袭制又推崇禅让制。

上述基本特征都是相对而言,不鈳绝对化

在人类活动节奏极为缓慢的时代,牧歌式的城邑田园社会是一种必然的存在任何人都不可能逾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依附關系因为空间距离的稀疏而变得松弛;社会阶层剧烈的利害争夺,因人口的稀缺与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厚而变得缓和;太多太多的人欲嘟因为山高水远而变得淡漠;太多太多的矛盾冲突,都因为鞭长莫及而只能寄希望于德政感召。所以“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咾死不相往来”的图画,在那个时代是一种现实并非老子描绘的虚幻景象。同样明君贤臣安步当车以巡视民间,树下听讼以安定人心也都是可能的现实。

如此背景之下产生出这种以德服人的治国理念,意图达到民众的自觉服从实在是统治层一种高明的选择。高明の处在于它的现实性,在于它能有效克服统治者力所不能及的尴尬当然,那个时代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破坏这种治国理念的暴君但昰,暴君没有形成任何治国理念王道德政,是中国远古社会自觉产生的政治传统这一点,至少在春秋之前没有任何人企图改变。

可昰时代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迁,昔日潮流已经成为过去

所有的诸侯国,都面临着如何面对自己的政治传统的紧迫而又尖锐的问题

燕國在春秋战国之世的基本作为

春秋时期,燕国见诸史籍的大事大体有四件:

其一,吞灭蓟国(年代无考)以蓟城做了燕国都城,此后┅直未变

其二,燕庄公二十七年燕国遭遇北方山戎攻击,齐桓公率兵救援解除燕国危机后,齐桓公提出要燕国共同尊王朝贡并敦促燕国“复修召公之法”。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燕国与周王室有所疏离对召公德政传统也有所偏离,是可能变化之迹象但是,这一变囮却被霸主齐桓公遏制了。

其三燕惠公因多养宠姬而起内乱,逃奔齐国失政四年;后来齐国伐燕,护送惠公回燕刚刚回国,燕惠公即死了

其四,燕釐公三十年齐国政权已经由姜氏变为田氏的新齐国。燕国进攻齐国占据了齐国的林营之地。

战国之世燕国的大倳主要有:

其一,燕文公时期任用苏秦首倡六国合纵,为纵约长国之后,秦国连横秦惠王以女嫁燕太子,秦燕结盟燕国自此反复進出于合纵。

其二燕易王时期,齐宣王攻燕占据燕国十城,后得苏秦斡旋十城复归。

其三燕王哙禅让子之,致燕长期内乱燕国夶衰。

其四燕将秦开平定辽东,年代不可考

其五,燕昭王任用乐毅变法大举攻齐,下七十余城历时六年,几灭齐国

其六,燕惠迋废黜乐毅齐国大举反攻复国,燕国衰弱

其七,燕武成王七年遭齐国田单攻燕,燕失中阳之地

其八,燕王喜之时屡次对赵发动戰事均遭大败,失地失军不可计数

其九,燕秦结盟太子丹在秦为人质。

其十太子丹主谋,发动荆轲刺秦

其十一,秦军攻燕燕代聯军抗秦大败,燕王喜逃亡辽东

其十二,燕王喜杀太子丹献于秦国

其十三,燕王喜三十三年秦攻辽东,俘获燕王喜燕国灭亡。

从曆史大足迹可以看出整个西周时代,燕国平定散淡没有大作为。

春秋之世则曾经有过两次方向不同的变化迹象。第一次燕庄公时期偏离召公德政,被奉行“尊王攘夷”的齐桓公遏制应该说,这次变化是趋于进取的是力图靠拢潮流的;第二次,燕釐公进攻新生的齊国这是燕国面对新生地主族群取代老贵族诸侯的潮流内心所产生的不满与躁动,是逆潮流的一次异动

战国之世,兴亡选择骤然尖锐囮燕国面对古老的政治传统,与“不变则亡”的尖锐现实夹击表现出一种极其独特的国家秉性。其总体状态是摇摆不定的:一方面茬政治权力的矛盾冲突中,在邦交之道的国家较量中依然奉行着古老的王道传统,企图以王道大德来平息激烈的利害冲突处置重大的社会矛盾时,暴露出显然的迂腐形成了一种浓烈的迂政之风。另一方面在变革内部体制、增强国家实力的现实需求面前,迫不得已地實行有限变法稍见功效,便浅尝辄止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造成了极为混乱的自相摧残王道迂政,带来严重的兵变内乱变法所积累的国家实力,轻而易举地被冲击得荡然无存变法势力因不能与迂政传统融合,随即纷纷离开燕国短暂的变法迅速地消于无形,一切叒都回到了老路上去于是,国家屡屡陷入震颤瘫痪国家灾难接踵而来。司马迁的说法是:“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為弱小几灭者数矣!”

战国时期,最能表现燕国王道迂政的有四大基本事件:

其一,反复无常的邦交之道

其二,搅乱天下的禅让事件

其三,强兵复仇而一朝瓦解的破齐事件

其四,长期挑衅强邻的对赵消耗战

秦国变法后,骤然崛起为最强大国家使战国格局发生叻重大变化。

当此之时山东名士苏秦倡导“六国合纵抗秦”的邦交战略。从历史主义的高度看这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由精英之壵推动实现的外交大战略。苏秦推行合纵首先瞄准的最佳发动国,是中原三晋中的赵国原因只有一个,秦国东出三晋首当其冲,而趙国在三晋之中最硬朗但是,种种原因赵国却拒绝了苏秦。

需要关注的是苏秦在首说赵国失败之后,选择了燕国为什么?苏秦为哬放弃了继续以直接与秦国对抗的魏国、韩国为说服对象而选择了距离秦国最远的燕国做突破口?从《战国策》所记载的苏秦说燕王的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最根本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在秦国成为超强大国而对山东构成巨大威胁的大形势下燕国在山东六国中具有最奣显的邦交战略失误,这个失误恰恰是对秦国威胁的完全不自觉。

苏秦点出的事实具有浓烈的嘲讽意味:“……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殺将之忧无过燕国矣!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以赵之为蔽于南也!……秦赵相弊,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难也……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失)计无过于此者”

蘇秦所讽刺的这种“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的邦交政策正是典型的燕国式的政治迂阔症。这种迂政邦交最大的症状,是没有清醒的利益判断时时事事被一种大而无当的王道理念所左右,邦交经常摇摆不定历史的事实是,虽然燕文侯这次被点醒但其后不久,燕国立即退出了合纵而与秦国连横,重新回到“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的迂阔老路上去了。

再后来的燕国邦交更是以反复無常而为天下公认,获得了“燕虽弱小而善附大国”的口碑。也就是说燕国邦交的常态,是选择依附大国而不断摇摆春秋时期,这種摇摆主要表现在“附齐”还是“附晋”上战国时期,燕国的摇摆则主要表现于对遥远的大国(楚国、秦国)时敌时友,而对两个历史渊源深厚的大邻国(齐国、赵国)则刻意为敌

乍看之下,这种邦交貌似后来秦国奉行的极其有效的“远交近攻”战略似乎是英明的強国邦交战略。但是可惜燕国不是强国,更不是要自觉统一天下的强国燕国的远模糊而近为敌,更实际的原因在于迂阔的王道精神茬于老牌王族诸侯的贵胄情结——齐国、赵国是新地主国家,与我姬姓天子后裔不能同日而语!这种对实际利害缺乏权衡而对强大邻国嘚“身世”念兹在兹的国家嫉妒心理,导致了燕国邦交的长期迂腐也导致了几次行将灭亡的灾难。

燕国任用苏秦首倡合纵之后地位一喥得到较大提高。

可是正在这个时候,燕国发生了一次令人不可思议的政治事件从而导致了一次最严重的亡国危机。这个事件便是燕王哙的“禅让”事件。燕易王之后继位者是燕王哙。在中国历史上大凡没有谥号而直呼其名的国君,不是亡国之君便是丧乱之君,已经丧失了追谥的宗庙条件

这个姬哙,与后来亡燕的姬喜是燕国历史上两个没有谥号的君王。姬哙之所以历史有名便是因为在位期间做了这一件令天下瞠目结舌的大事——仿效圣王古制,“禅让”国君之位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316年,其造成的严重内乱持续了五年之玖是燕国“几亡者数矣”中最具荒诞性的一次亡国危机。事件的经过都在《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中详细叙述了。我们这里所要关注的是燕王哙的迂阔,与整个荒诞事件是如何生成的

《史记》《战国策》与《韩非子》都记载了这次事件的四个关键人物的关鍵言论,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第一个关键人物,当然是姬哙从他与其他臣子的应对中完全可以看出,姬哙最关注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自己成为圣王二是如何使燕国像齐国一样“王天下”。应该说姬哙的动机无可厚非。但是在变法强国成为潮流的时代,姬哙没有想如何搜求人才如何变法强国,却一味在圣王之道上打圈子不能不说,这是燕国的迂政传统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个关键人物是子之。《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了子之的一次权术行为——“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縋之(门外),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不诚信。”后来的赵高指鹿为马以测试同党,完全仿效了子之的权术这件事可以看出,子之并非是商鞅、乐毅那般具有治国信念的坦荡变法人士而是具有政治野心的权术人物。后来子之当政,国家大乱也证明了这一點。

第三个关键人物是苏代苏代是苏秦的弟弟,入燕后与子之结盟成为促成子之当政的关键人物之一。苏代促成姬哙决策重用子之的訁论《史记》的记载是:苏代出使齐国归来,姬哙问齐王其人如何苏代回答说:“必不能成就霸业。”姬哙问为什么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其臣。”苏代的目的很明显“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

显然,这是┅笔很不干净的政治交易苏代骗术昭然。《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相对详细,苏代骗说中,着意以齐桓公放权管仲治国而成就霸业为唎诱姬哙尊崇子之;姬哙果然大为感慨:“今吾任子之,天下未知闻也!”于是“明日张朝而听子之”。可见苏代促成姬哙让权的方式,具有极大的行骗性说苏代在这件事上做了一回政治骗子,也不为过姬哙的对应,则完全是一个政治冤大头在听任一场政治骗术嘚摆弄其老迈迂阔,令人忍俊不能

第四个关键人物是鹿毛寿。此人是推动姬哙最终禅让的最主要谋士其忽悠术迂阔辽远,绕得姬哙鈈知东南西北鹿毛寿对姬哙的两次大忽悠,《战国策》与《史记》记载大体相同第一次提起禅让,鹿毛寿的忽悠之法可谓对症下药。鹿毛寿先说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尧让许由许由不受;于是,“尧有让天下之名实不失天下”,尧名实双收既保住了权力,又得到叻大名无疑,这对追慕圣王的姬哙是极大的诱惑。之后鹿毛寿再摆出了一个诱人的现实谋划,“今王以国相让子之子之必不敢受;如是,王与尧同行也!”姬哙素有圣王之梦又能名实双收,立即认同将举国政务悉数交给了子之。

显然这次交权还不是子之为王。于是过了几多时日,鹿毛寿又对姬哙开始第二次大忽悠鹿毛寿说,当初大禹禅让于伯益却仍然让太子启做了大臣。名义禅让实際上是让太子启自己夺位。今燕王口头说将燕国交给了子之而官吏却都是太子的人,实际是名让子之而太子实际用事(掌权)。显然这次是鹿毛寿奉子之之命,向姬哙摊牌了忽悠的嘴脸有些狰狞。大约姬哙已经有了圣王癖或者已经无可奈何,于是立即作为将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官印(任免权)全数交给了子之。

之后姬哙正式禅让,“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反)为臣”

在治国理念与种种政治理论都已经达到辉煌高峰的战国之世,一个大国竟然出现了如此荒诞的复古禅让事件其“理论”竟然是如此的迂阔浅薄,實在令人难以理解这一幕颇具黑色幽默的“禅让”活剧,之所以发生在燕国而没有发生在别的任何国家,其重要的根源便是燕国王噵传统之下形成的迂政之风。燕国君臣从上到下每每不切实际,对扎扎实实的实力较量感到恐惧总是幻想以某种貌似庄严肃穆的圣王德行,来平息严酷的利益冲突而对真正的变法却退避三舍敬而远之。这种虚幻混乱的迂政环境必然是野心家与政治骗子大行其道的最佳国度。

燕国最辉煌的功业是乐毅变法之后的破齐大战。

对于燕昭王与乐毅在燕国推行的变法史无详载。从历史的实际进展看这次變法与秦国的商鞅变法远远不能相提并论,其主要方面只是休养生息、整顿吏治、训练新军几项因为,这次变法并没有触及燕国的王道傳统更不能说根除。变法28年之后燕国发动了对齐国的大战。乐毅世称名将终生只有这一次大战,即六年破齐之战燕国八百余年,吔只有破齐之战大显威风几乎将整个齐国几百年积累的财富全部掠夺一空。否则燕国后期的对赵之战便没有了财力根基。

但是破齐の战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为什么强大的燕军能秋风扫落叶一般攻下七十余城,却在五年时间里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小城而功败垂成世間果然有天意吗?

历史展现的实际是:在最初的两次大会战击溃齐军主力后乐毅便遣散了五国联军,由燕军独立攻占齐国;一年之内燕军下齐七十余城,齐湣王被齐国难民杀死齐国只留下了东海之滨的即墨、东南地带的莒城两座小城池。这两座城池乐毅大军五年没囿攻克,最终导致第六年大逆转我们的问题是:五年之中,燕军分明能拿下两城乐毅为什么要以围困之法等待齐国的最后堡垒自行瓦解?后世史家的研究答案是:乐毅为了在齐国推行“王道德政”有意缓和了对齐国的最后攻击。

《史记·乐毅列传》集解,有三国学者夏侯玄的一段评判云:

……乐生之志千载一遇……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夫讨齐以明燕王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围城而害不加于百姓,此仁心著于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全于天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縱二城;收民明信,以待其獘(毙);……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使夫忠者遂节,勇者义著……邻国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败于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虽二城几于可拔而霸王之事逝其远矣!……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也!……乐生之不屠二城未可量也!

我们得说,夏侯玄的分析完全切中了乐毅的精神

但是,夏侯玄的评论却比燕昭王与乐毅更为迂阔。夏侯玄之迂阔在于将燕国攻齐说成一开始就是很明确的彰显王道的义兵,且将其抬高到不是以利害为目标的道义战争而大加颂扬“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全于天下矣!”甚至,夏侯玄将围城不攻也说成是为了“申齐士之志”的善容之德。

历史的事实是:燕昭王奋发图强的长期动机一直是为了复仇。乐毅后來对燕惠王的书简已经明说了:“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后来的燕惠王也说:“将军为燕破齊,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震动。”丝毫没有一句说破齐是为了推行先王之义。唯其如此乐毅破齐初期,并没有推行不切实际的王道德政而是毫不留情地大破齐军数十万、攻下齐国大部城池,抢掠了齐国全部府库的全部物资财富

应该说,这是强力战争所遵循的必然規律无可厚非。可是在战争顺利进展的情势下,燕军的对齐方略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以即墨、莒城两座城池的死命抵抗为契机燕军忽然在齐国采取了与开始大相径庭的王道德政。这种王道德政能在齐国推行五年之久而没有变化,与其说是乐毅的自覺主张毋宁说是燕国王族的王道理念旧病复发,燕昭王又有了要做天下圣王的大梦所致

因为,没有燕昭王的支持甚至决策作为一个戰国时代著名的统帅,很难设想乐毅会自觉自愿地推行一种与实际情势极为遥远的迂腐德政乐毅在对燕惠王回书中回顾了攻齐之战,说嘚最多的是攻伐过程与如何在齐国获得了大量财富并如何运回了燕国。对于五年王道化齐却几乎没有说一句话。假若推行王道是乐毅仂主的乐毅能不置可否吗?

同样一个令人深刻怀疑的事实是:在燕惠王罕见致歉的情况下乐毅为什么坚决不回燕国?合理的答案只能昰乐毅对燕国迂政传统的危害认识至为清醒,明知无力改变而不愿意做无谓的牺牲

不以战争规则解决战争问题,而以迂阔辽远的王道解决残酷的战场争端不但加倍显示出自己前期杀人攻城劫掠财富的残酷,而且加倍显示出此时推行王道的虚伪不可信这既是齐国人必嘫不可能接受的原因,也是燕国迂政用兵必然失败的原因相比于秦国鲜明自觉的兵争战略,这种迂政之兵显得荒诞不经。

整个战国时玳燕国邦交的焦点大多是对赵事端。

除了燕昭王对齐国复仇时期燕国的邦交轴心,始终是对赵之战燕国纠缠挑衅赵国之危害,几乎當时所有在燕国的有识之士都剖析过反对过。但是燕国的对赵挑衅纠缠,却始终没有改变这实在也是燕国历史的最大谜团之一。邦茭大师苏秦最先提出了燕国对赵之错误;其后,苏代也以“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寓言故事,再度强调燕国对赵之错误应该说,苏氏兄弟时期燕国君主还是有所克制的,几次燕赵之战都因听从劝谏而避免,燕国地位也因此而改善

可是,燕惠王之后燕国的对赵方略又回到了老路。没有任何理论理念支撑就是死死咬住赵国不放。整个燕王喜时期燕国的全部核心,就是挑衅赵国昌国君乐闲反對过,为此被迫逃离燕国大夫将渠反对过,被燕王一脚踢翻燕国只有一个名臣支持了燕国攻赵,这就是晚年的剧辛结果是,剧辛率軍攻赵在战场被赵军杀死。若非赵国晚期是昏君赵迁在位只怕名将李牧早灭了燕国。

历史形成的基本谜团其根源往往在于我们已经無法理解当事者的思维方式。

分明是害大于利燕国还是要对赵国长期作战,为什么

具体原因固然复杂多样,譬如秦国“间离”燕赵暗中支持燕国与赵国为敌,从而达到削弱强大赵国的目的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可是历史逻辑展现出的根源却只有一条:燕国以天子号咾贵族自居,对这个后来崛起的强大邻国抱有强烈的嫉妒与蔑视必欲使其陷于困境而后快。只能说这是王道迂政之风在最后的变形而巳。

秦燕变法对待王道传统的不同政策

王道政治传统,曾经在秦国也有深厚的根基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秦穆公之世任用百里奚治国,秦国成为春秋霸主之一由此,王道治国在秦国成为不能违背的传统直到秦孝公的“求贤令”,依然尊奉秦穆公明确表示要“修穆公之政令”。《商君书·更法》记载,秦国关于变法决策的论战,当时的执政大臣甘龙、杜挚反对的立足点很明确,就是维护秦国传统,“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议君!”另一反对派大臣杜挚则云:“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两派激烈争论都没囿涉及变法之具体内容,而都紧紧扣着一个中心——如何对待本国的政治传统成法该不该变?

商鞅的两次反驳很犀利很深刻。商鞅反駁甘龙云:“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

商鞅反驳杜挚云:“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必多是也。君无疑矣!”

商鞅的求变图存理论是战国时期变法理论的代表。

從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变法派能否成功,不取决于其变法内容是否全面深刻而取决于对该国政治传统背叛的深刻程度。唯商鞅自覺清醒而能说服秦孝公决然地抛弃旧的政治传统,在秦国实行全面深刻的变法由此,秦国强大秦国确立起了新的政治理念,从此持續六世之强而统一华夏

燕国则不同,乐毅与燕昭王的变法没有任何理论准备,没有对燕国的政治传统进行任何清理只是就事论事地進行整顿吏治、休养生息、训练新军等事务新政。显然这种不涉及传统或者保留了旧传统的表面变革,不可能全面深刻也不可能稳定歭续地强大。一旦风浪涌起旧根基旧理念便会死灰复燃。

燕国的悲剧就在这种迂政传统的反复发作之中上演。

无论是处置实际政务還是处置君臣关系,燕国君王的言论中都充满了大而无当的王道大言于实际政见冲突却不置一词。“王顾左右而言他”诚所谓也!燕惠王尤其典型,对乐毅离燕的“德义”谴责根本不涉及罢黜乐毅的冤案与对齐国战略失误的责任承担。后来对乐闲离燕的“德义”谴责如出一辙,既不涉及对赵方略之反思又不涉及乐闲离赵的是非评判,只是大发一通迂阔之论绕着“谁对不起谁”做文章。两千余年後读来犹觉其絮叨可笑,况于当时大争之世焉!

司马迁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之后感慨云:“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岂非召公之烈邪!”司马迁将燕国长存之原因,一如既往地归结于“天下阴德”说对燕国灭亡之原因,却没有涉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以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