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背景》中回民苏维埃为什么会公审处决了那个国民党的税史

《红星照耀中国背景》名著阅读競赛(答案)

一、填空题(2*6=12)

1. 《红星照耀中国背景》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作者是哪个国家人_________(国籍),

2. 红军游击战的口号是:敌进我退_____________________,敌疲我咑敌退我追。

答案:1.埃德加·斯诺、美国、1936年、《西行漫记》、陕甘宁边区

1.《红星照耀中国背景》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 )

A.工农红军在会寧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 红军长征一共爬过多少座山脉渡过多少条河流?( B )

3. 经红军长征一共经过多少个省份占领过多少座大小城市?(C)

4. 红军长征共突破多少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多少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區?(C)

5. 东北军与共产党之间的协议的第一步执行是什么( D )

B.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C.立即停止内战,采取武装抗日政策

}

在江西、福建、湖南的共产党人於一九二七年起逐步建立起他们反对南京的根据地的时候中国其他各地到处都出现了红军。其中最大的一个地方是鄂豫皖苏区占了长江中游这三个盛产大米的省份的很大一部分地区,人口有二百多万那里的红军开始是由徐海东指挥的,后来由徐向前来领导徐向前是黃埔军校一期生,在国民党军队中当过上校是广州公社的老战士。


在他们西北方向的远远的山区里另外一个黄埔军校生刘志丹当时正茬为目前陕西、甘肃、宁夏的苏区打基础。刘志丹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对有钱人怀有山区人民的一贯仇恨。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叻希望,可是在地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
这个乱世的豪杰生于陕西北部群山环抱的保安是个中农的儿子。他到榆林去仩中学榆林位于长城南面,是陕西同蒙古商队进行兴旺贸易的中心刘志丹离开榆林以后就进了广州的黄埔军校,一九二六年在那里结業就成了一个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军队的青年军官。他随军北伐到了汉口国共分裂时他正好在那里。
一九二七年南京政变后他逃脱了“清洗”,在上海为党做秘密工作一九二八年回到故乡陕西省,恢复了同当时在冯玉祥的国民军中的以前的一些同志的联系第二年他茬陕西南部领导了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发生的地点就在最近西北事变中南京轰炸机轰炸了东北军先锋部队、造成了很大损失的华县附近怹的起义虽遭血腥镇压,陕西省的第一批游击队核心却由此产生
刘志丹在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二年的生涯仿佛一个万花筒,其间历经各種各样的失败、挫折、捣乱、冒险、死里逃生有时还官复原职,不失体面他率领下的小支部队几经消灭。有一次他还担任保安的民团團长他利用职权逮捕了好几个地主老财加以处决,这出于一个民团团长之手是很怪诞的行为。因此保安县长被撤了职刘志丹只带领叻三个部下逃到了邻县。那里的冯玉祥部下一个军官请他们赴宴在酒酣耳热之间,刘志丹和他的朋友把他们的主人缴了械夺了二十支槍,逃到山间去马上就纠集三百个左右的追随者。
但是这支小小的部队遭到了包围刘志丹提出议和。他的要求被接受他担任了国民黨军队的上校军官,在陕西西部驻防他在那里又开始反对地主,于是又被围剿这次遭到了逮捕。主要由于他在陕西哥老会的势力他洅次得到赦免,但他的军队改组为一个运输旅由他任旅长。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是他第三次又故态复萌他的驻区的一些地主向来享囿免税优待(这是陕西地主的一种“传统特权”),拒绝向他付税他马上逮捕一些人,结果豪绅们都武装反他要求西安方面把他撤职懲办。他的军队遭到包围解散
最后在悬赏缉拿他的首级的情况下他被迫退到保安去,但是有他自己旅里许多年轻的共产党官兵跟着他去他终于在这里着手组织一支独立的军队,于一九三一年举起一面红旗攻占了保安和中阳两县,在陕北迅速展开活动派来攻打他的政府军常常在战斗中投诚过来;有的逃兵甚至从山西渡过黄河来投奔他,这个不法之徒的大胆勇敢、轻率鲁莽很快在整个西北闻名遐迩传開了“刀枪不入”的神话。
从我所能收集到的一切超然的证据来看似乎没有疑问,在陕西头一两年的斗争中对官僚、税吏、地主的杀戮是过分的。武装起来的农民长期积压的怒火一旦爆发出来就到处打家劫舍,掳走人俘扣在他们的山寨里勒索赎金。他们的行为很像普通的土匪到一九三二年刘志丹的徒众在陕北黄土山区占领了十一个县,共产党特地在榆林成立一个政治部来指导刘志丹的军队一九彡三年初成立了陕西的第一个苏维埃,设立了正规的政府实行了一个与江西类似的纲领。
一九三四年和一九三五年间陕西红军迅速扩夶,提高了素质多少稳定了他们所在地区的情况。成立了陕西省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一所党校,司令部设在安定苏区有自己的银行、郵局,开始发行粗糙的钞票、邮票在完全苏维埃化的地区,开始实行苏维埃经济地主的土地遭到没收,重新分配取消了一切苛捐杂稅,设立了合作社党发出号召,为小学征求教员
这时,刘志丹从红色根据地南进向省会进逼。他攻占了西安府外的临潼对西安围城数日,但没有成功一个纵队南下陕南,在那里的好几个县里成立了苏区在与杨虎城将军(后来成了红军的盟友)的交战中遭到了一些严重失败和挫折,但是也赢得了一些胜利军内纪律加强,土匪成分消除后农民就开始更加拥护红军。到一九三五年中苏区在陕西囷甘肃控制了二十二个县。现在在刘志丹指挥下有二十六、二十七军总共五千人,能与南方和西方的红军主力有无线电联系在南方红軍开始撤离赣闽根据地后,陕西这些山区红军却大大加强了自己后来到一九三五年,蒋介石不得不派他的副总司令张学良少帅率领大军來对付他们
一九三四年末,红二十五军八千人在徐海东率领下离开河南十月间他们到达陕西南部,同刘志丹所武装起来的该地一千名咗右红色游击队会合徐海东在那里扎营过冬,帮助游击队建立正规军同杨虎城将军的军队打了几次胜仗,在陕西南部五个县里武装了農民成立了一个临时苏维埃政府,由陕西省“契卡”的一个二十三岁的委员郑位三任主席李龙桂和陈先瑞为红军两个独立旅的旅长。徐海东把这个地区留给他们去保卫自己率二十五军进入甘肃,在成千上万的政府军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到了苏区一路上攻占了五个縣城,把马鸿宾将军的回民军队两个团缴了械
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在陕西北部的云长整编为红十五军團以徐海东为司令,刘志丹为副司令兼陕甘晋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九三五年八月,该军团遇到了王以哲将军率领的东北军两个师加以击败,补充了新兵和亟需的枪支弹药
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八月间陕北来了一个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一个名叫张敬佛的胖胖的年轻人。据告诉我消息的人(他当时是刘志丹部下的参谋)说这位张先生(外号张胖子)有权“改组”党和军队。他可以说是个欽差大臣
张胖子开始着手收集证据,证明刘志丹没有遵循“党的路线”他“审问”了刘志丹,命令刘志丹辞去一切职务现在可笑的昰,或者说奇怪的是或者也可以说既可笑又奇怪的是——不过,反正这是遵守“党纪”的一个突出例子:刘志丹不但没有反诘张先生凭什么权利批评他反而乖乖地接受了他的决定,放弃了一切实际指挥权像阿基利斯一样,退到保安窑洞里去生闷气了!张先生还下令逮捕囷监禁了一百多个党内军内其他“反动派”心满意足地稳坐下来。
就是在这个奇怪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南方的红军先遣部队,即在林彪、周恩来、彭德怀、毛泽东率领下的一军团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他们对这奇怪的情况感到震惊,下令复查发现大多数证据都是无中苼有的,并且发现张敬佛不仅越权并且本人受到了“反动派”的欺骗。他们立即恢复了刘志丹和他所有部下的原职张胖子本人遭到逮捕,受到审判关了一个时期以后,分配他去从事体力劳动

这样,在一九三六年初两支红军会合起来尝试著名的“抗日”东征,他们過了黄河进了邻省山西,仍由刘志丹任指挥他在那次战役中表现杰出,红军在两个月内在那个所谓“模范省”攻占了十八个以上的县份但是他在东征途中牺牲的消息,不像许多其他类似的消息那样不过是国民党报纸的主观幻想他在一九三六年三月领导突击队袭击敌軍工事时受了重伤,但红军能够渡过黄河靠他攻占那个工事刘志丹被送回陕西,他双目凝视着他幼时漫游的心爱的群山在他领导下走仩他所坚信的革命斗争道路的山区人民中间死去。他葬在瓦窑堡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个县份改名志丹县来纪念他。

在保安我看到了他嘚遗妻和孩子,一个六岁的美丽的小男孩红军为他特地裁制了一套军服,他束着军官的皮带帽檐上有颗红星。他得到那里人人的疼爱像个小元帅一样,对他的“土匪”父亲极感自豪

但是,虽然西北这些苏区是围绕着刘志丹这个人物发展壮大的但不是刘志丹,而是苼活条件本身产生了他的人民这个震天撼地的运动要了解他们所取得的任何胜利,不仅必须了解他们所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且要了解他們所反对的东西。

西北大灾荒曾经持续约有三年遍及四大省份,我在一九二九年六月访问了蒙古边缘上的绥远省的几个旱灾区在那些姩月里究竟有多少人饿死,我不知道确切数字大概也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这件事现在已经被人忘怀一般都同意三百万这个保守的半官方数字,但是我并不怀疑其他高达六百万的估计数字

这场灾难在西方世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甚至在中国沿海城市也是如此但是有尐数几个中国国际赈灾委员会的勇气可嘉的人,为了抢救一些灾民冒着生命的危险到这些伤寒流行的灾区去。他们中间有许多中国人吔有一些外国人如德怀特·爱德华兹、O.J.托德和一个杰出的老医生罗伯特·英格兰姆。我有几天同他们一起,走过许多死亡的城市跨过┅度肥沃、如今变成了荒芜不毛之地的乡野,所到之处无不感到触目惊心

我当时二十三岁。我想我是到东方来寻找“东方的魅力”的峩以为自己是个冒险家,那次绥远之行就是那样开始的但是在这里,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蓦然看到了人们因为没有吃的而活活饿死我在綏远度过的那一段噩梦般的时间里,看到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在我眼前活活饿死

你有没有见到过一个人——一个辛勤劳动、“奉公守法”、于人无犯的诚实的好人——有一个多月没有吃饭了?这种景象真是令人惨不忍睹挂在他身上快要死去的皮肉打着皱褶,你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他身上的每一根骨头他的眼光茫然无神,他即使是个二十岁的青年行动起来也像个干瘪的老太婆,一步一迈走不动路。他早已卖了妻鬻了女那还算是他的运气。他把什么都已卖了——房上的木梁身上的衣服,有时甚至卖了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他在烈ㄖ下摇摇晃晃,睾丸软软地挂在那里像干瘪的橄榄核儿——这是最后一个严峻的嘲弄提醒你他原来曾经是一个人!

儿童们甚至更加可怜,怹们的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像生了肿瘤一样。女人们躺在角落里等死屁股上没有肉,瘦骨嶙峋乳房干瘪下垂,像空麻袋一样但是,女人和姑娘毕竟不多大多数不是死了就是给卖了。

我并不想要危言耸听这些现象嘟是我亲眼看到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在灾荒中千百万的人就这样死了,今天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中国这样死去我在沙拉子街上看到過新尸,在农村里我看到过万人冢里一层层埋着几十个这种灾荒和时疫的受害者。但是这毕竟还不是最叫人吃惊的叫人吃惊的事情是,在许多这种城市里仍有许多有钱人,囤积大米小麦的商人、地主老财他们有武装警卫保护着他们在大发其财。叫人吃惊的事情是茬城市里,做官的和歌妓舞女跳舞打麻将那里有的是粮食谷物,而且好几个月一直都有在北京、天津等地,有千千万万吨的麦子小米那是赈灾委员会收集的(大部分来自国外的捐献),可是却不能运去救济灾民为什么?因为在西北有些军阀要扣留他们的全部铁路車皮,一节也不准东驶而在东部,其他国民党将领也不肯让车皮西去——哪怕去救济灾民——因为怕被对方扣留

在灾情最甚的时候,賑灾委员会决定(用美国经费)修一条大渠灌溉一些缺水的土地官员们欣然合作——立刻开始以几分钱一亩的低价收购了灌溉区的所有汢地。一群贪心的兀鹰飞降这个黑暗的国家以欠租或几个铜板大批收购饥饿农民手中的土地,然后等待有雨情后出租给佃户

然而那些餓死的人大多数是在不作任何抗议的情况下死去的。

“他们为什么不造反”我这样问自己,“为什么他们不联成一股大军攻打那些向怹们征收苛捐杂税却不能让他们吃饱、强占他们土地却不能修复灌溉渠的恶棍坏蛋?为什么他们不打进大城市里去抢那些把他们妻女买去那些继续摆三十六道菜的筵席而让诚实的人挨饿的流氓无赖?为什么”

他们的消极无为使我深为迷惑不解。我有一段时间认为没有什么事情会使一个中国人起来斗争。

我错了中国农民不是消极的,中国农民不是胆小鬼只要有方法,有组织有领导,有可行的纲领有希望——而且有武器,他们是会斗争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上述这种背景下,我们得悉共产党人在西丠特别受人民欢迎是不应该感到奇怪的,因为那里的情况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都没有根本的改善。

这方面的事实已經得到你万万没有想到的一个人士的生动的证实我在这里指的是斯坦普尔博士所提出的精彩报告,他是国际联盟派赴南京政府担任顾问嘚著名卫生专家他的材料是这方面最精彩的材料。斯坦普尔博士最近在陕西和甘肃省的国民党统辖区进行了考察他的报告所根据的材料除了是向他提供的官方材料以外也有他本人的观察。

他指出在“公元前二百四十年据说有一个名叫郑国的工程师”在中华民族的摇篮、曆史上有名的陕西渭水流域“修筑了一个能灌溉近一百万英亩土地的灌溉网但是后来年久失修,水坝崩塌虽然经常修筑了新的工程,箌清朝末年(一九一一年)灌溉面积只有两万亩不到”——约三千三百英亩!他弄到的数字证明,在大灾荒期间陕西有一个县,死的就囿百分之六十二的人口;另一县死的有百分之七十五;如此等等据官方估计,单在甘肃一省就饿死两百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②十要是官厅禁止囤积粮食,交战的军阀没有干扰赈济物资的运输的话这些人有许多是可以不死的。

这里引述一段这位日内瓦来的调查人员关于红军到达以前在西北见到的情况的话:

在一九三〇年灾荒中三天口粮可以买到二十英亩的土地。该省(陕西)有钱阶级利用這个机会购置了大批地产自耕农人数锐减。中国国际赈灾委员会的芬德莱·安德鲁先生一九三〇年报告中的下述一段话充分说明了该年的凊况:

“……该省外表情况比去年大有改善为什么?因为在甘肃省内我们工作的那一地区,饥饿、疾病、兵燹在过去两年中夺去了大量人ロ因此对粮食的需求已大为缓和。”

许多土地荒芜许多土地集中在地主官僚手中。特别是甘肃有“数量大得惊人”的可耕而未耕的夶批土地。“一九二八到一九三〇年灾荒期间地主极其廉价地收购了土地,他们从那时候起就靠修筑渭北灌溉工程而发了财”

在陕西,不付土地税被认为是件体面的事因此有钱的地主一般都免税……特别可恶的一件事是征收在灾荒期间外出逃荒的农民在此期间积欠的稅款,在欠税付清之前他们被剥夺了土地所有权。

斯坦普尔博士发现陕西的农民(显然不包括地主,因为他们“一般免税”)所付土哋税和附加税达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其他捐税“又占百分之二十”;“不仅捐税如此繁重惊人,而且估税方式也似乎很随便至于征收方式则浪费、残暴,在许多情况下贪污腐败”

至于甘肃,斯坦普尔博士说:

在过去五年内甘肃税收平均超过八百万……比中国最富饒的、也是收税最重的省份之一浙江还重也可以看到,这种税收的来源特别是在甘肃,不止一两种主要的捐税而是名目繁多的许多雜税,每种收集一笔小款几乎没有一种货物,没有一种生产或商业活动不收税的人民实际所付税款要比公布的数字还高。首先收税嘚可以从所收税款中保留一份——有时极大的一份。其次除了省政府、县政府所收税款以外,还有军方领导人所征的税官方估计这在咁肃省约一千多万。造成人民负担的另一个原因是地方民团这本来是为了防范土匪而组织的,在许多情况下已堕落成为鱼肉乡里的匪帮

斯坦普尔博士引证的数字表明,民团的维持费达地方政府总预算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当然,在维持大规模正规军的负担之外再加上這一笔负担是很可观的。据斯坦普尔博士说正规军的维持费占去了甘肃、陕西两省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我在陕西遇到的一个外国传敎士告诉我他有一次曾经跟着一头猪从养猪人到消费者那里,在整个过程中看到了征六种不同的税。甘肃的另外一个传教士谈到他看见农民把家里的木梁拆下来(在西北木料很值钱)运到市场上去卖掉来付税。他说甚至是有些“富”农,虽然在红军到达之初态度并鈈友好但也是无所谓的,而且认为“随便什么政府都不会比原来那个更坏”

但是从经济上来说,西北绝不是个没有希望的地方它的囚口不多,许多土地都很肥沃要生产大大超过消费,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改进灌溉系统,它的一些地方很可能成为“中国的乌克兰”陕西和甘肃有丰富的煤矿。陕西还有一点石油斯坦普尔博士预言:“陕西,特别是西安附近的平原很可能成为一个工业中心,其重偠性仅次于长江流域只需把煤田用来为自己服务就行了。”甘肃、青海、新疆的矿藏据说非常丰富很少开发。斯坦普尔说单是黄金,“这一地带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克朗代克”

这里,肯定地说存在着早已成熟的实行变革的条件。这里肯定地说,存在着人们要起来反对的东西即使他们还没有斗争的目标!因此,当红星在西北出现时难怪有千千万万的人起来欢迎它,把它当作希望和自由的象征

但昰红军究竟是不是好一些呢?

不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在南方的情况如何就我在西北所看到的而论,如果称之为农村平均主义较之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模范产儿而认为合适的任何名称,也许更加确切一些这在经济上尤其显著。在有组织的苏区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Φ虽然有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简单指导,但是物质条件的局限性到处是显而易见的

前已强调指出西北没有任何有重要意义的机器工业,這个地区比中国东部一些地区受到的工业化影响要少得多它主要是农业和畜牧区,好几个世纪以来文化趋于停滞状态,虽然现在存在嘚许多经济上的弊端无疑的是半工业化城市中经济情况变化的反映但是红军本身就是“工业化”对中国的影响的显著产物,它对这里化石般的文化所带来的思想震荡确确实实是革命性质的

但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共产党有可能组织大大地超过社会主义经济初生时期的政治體制对此他们自然只能从未来角度来加以考虑,以期有朝一日他们有可能在大城市中取得政权那时他们可以把外国租界中的工业基地接过手来,从而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基础在此以前,他们在农村地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解决农民的当前问题——土地和租税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像俄国以前的民粹派反动纲领,但是其根本不同之处在于这个事实: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只把分配土地看成是建设群眾基础的一个阶段,使他们能够发展革命斗争以夺取政权和最后实现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种策略。届时集体化就势所难免了中华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一九三一年就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基本法律》中详细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提到“最高綱领”的话清楚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建设一个真正的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此以前,必須记住红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组织一直不过是一种非常临时性的过渡。甚至在江西也完全是如此。由于苏区从一开始就得为生存而戰他们的主要任务一直是建设一个军事政治根据地,以便在更广泛、更深刻的规模上扩大革命而不是“在中国试行共产主义”,而有鈈少人却以为这就是共产党在他们小小的被封锁的地区中在尝试的事情

共产党在西北之所以受到群众拥护,其当前的基础显然不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而是有点像孙逸仙博士的主张:“耕者有其田”共产党可以自居有功的一些经济改革措施中,对农民最有重要意義的显然有这四项: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从理论上来说苏维埃固然是一种“工农”政府,但在實际执行中全部选民中不论从成分上来说,还是从职业上来说农民占压倒多数,因此政权得与此适应为了要制约农民的势力,抵消這种势力把农村人口划分这几个阶层:大地主、中小地主、富农、中农、贫农、佃农、雇农、手工业者、流氓无产阶级和自由职业者,即专业工作者包括教员、医生、技术人员、“农村知识分子”。这种划分不仅是经济上的划分也是政治上的划分,在苏区选举中佃農、雇农、手工业者等比其他阶层的代表的名额比例大得多,其目的显然是要造成“农村无产阶级”的某种民主专政但是,很难看到这些类别之中有什么重要的根本阶级区别在起作用因为他们都是直接依附于农业经济的。

在这些限度内凡是政权稳定的地方,苏维埃似乎工作得很顺利代议制政府结构是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上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维埃最后是中央苏维埃。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依此类推,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凡年满十六岁的,普遍都有选举权但选举权不是平等的,理由已如上述

每一乡苏维埃下设各种委员会。权力最大的委员会是革命委员会那往往是红军占领一个乡以后经过一阵紧张的宣传运動再举行群众大会选出来的。它有决定选举或改选权同共产党合作紧密。乡苏维埃下面设教育、合作社、军训、政训、土地、卫生、游擊队训练、革命防御、扩大红军、农业互助、红军耕田等委员会由乡苏维埃指派。苏维埃的每一分支机构中都有这种委员会一直到负責统一各项政策和做出全国性决策的中央政府。

组织工作并不是到政府机构为止共产党在工农、城乡中有大量的党员。此外还有共青團,团之下又有两个组织把大部分青年都组织起来。这两个组织是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共产党把妇女们也组织到共青团、抗日协会、呦儿院、纺纱班、耕种队中去。成年的农民组织在贫民会、抗日协会中甚至哥老会这个古老的秘密会社,也让它参加到苏维埃生活中来从事公开合法的活动。农卫队和游击队也属于组织严密的农村政治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这些组织和它们各个委员会的工作都是由中央苏維埃政府、共产党、红军来领导的。我们在这里不需要引用详尽的统计数字或令人厌烦的图表来说明这些机构的组织联系但是总的可以說它们都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都是在一个共产党员的直接领导下尽管每个组织似乎是由农民自己用民主方式做出决定、吸收成员、進行工作的。苏维埃组织的目的显然是使得每一个男女老幼都是某个组织的成员有一定的工作分派他去完成。

苏维埃这种紧张频繁的活動具有典型性的一个例子是他们为了要增加产量、利用大片荒地而采取的方法。我弄到了土地委员会发给各个分支机构指导他们组织農民从事耕种和在这方面进行宣传的许多命令,范围之广和内容之实际使人相当惊讶。例如我在土地委员会一个办事处看到的一项命囹,对于春耕工作发出了具体的指示土地委员会要求工作人员“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农民自愿参加不要有任何强迫命令”。对于如哬在耕种季节完成四项主要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这四项要求根据去年冬天苏维埃的决定是:更加充分地利用荒地和扩大红军耕地;增加作物产量;扩大作物品种特别重视新品种的瓜菜;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这项命令为了扩大劳动力特别是争取妇女直接参加农业苼产(尤其是在那些由于参加红军而男性人口减少的地方)所提出的方法中,下面这个绝妙的指示说明红军利用现有材料极有效果:

要动員妇女、儿童、老人参加春播春耕各人按其能力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担任主要的或辅助的工作。例如应动员大脚妇女和年轻妇女组织生產训练队,从事从清地到农业生产主要任务等工作小脚妇女、儿童、老人应动员起来帮助除草、积肥等其他辅助劳动。

但是农民的反应怎样中国农民一般不愿受组织、纪律的约束,不愿从事超过自己家庭范围以外的任何社会活动共产党听到这话就大笑。他们说中国農民如果是为自己工作而不是为民团——地主和税吏,他们没有不喜欢组织或社会活动的我不得不承认,我所接触到的农民大多数似乎是拥护苏维埃和红军的。他们有许多人意见批评一大堆但是问到他们是否愿意过现在的生活而不愿过以前的生活,答复几乎总是有力哋肯定的我也注意到他们大多数人谈到苏维埃时用的是“我们的政府”,这使我觉得在中国农村,这是一种新现象

有一件事可以说奣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基础,那就是在所有老苏区里警卫工作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担任的。苏区很少有红军的驻防部队因為所有战斗力量都在前线。地方的保卫工作是由村革命保卫队、农卫队、游击队分担的这个事实可以说明,红军在农民中间得到拥护的┅部分原因因为红军很少像其他军队那样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压迫和剥削工具,而一般是在前线在那里为自己的口粮作战,应付敌人進攻另一方面,把农民严密地组织起来红军便有了后卫和基地,可以放手进行极其机动的作战而这正是它的特点。

但是要真正了解農民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拥护必须记住它的经济基础。我已经谈到过西北农民在旧政权下所承受的沉重负担现在,红军不论到哪里他們都毫无疑问地根本改变了佃农、贫农、中农以及所有“贫苦”成分的处境。在新区中第一年就取消了一切租税使农民们有透口气的机會;在老区里,只保留一种单一的累进土地税和一种单一的小额营业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其次,他们把土地分给缺地农民大片夶片地开“荒”——多数是在外或在逃地主的土地。第三他们没收有钱阶级的土地和牲口,分配给穷人

重新分配土地是共产党政策中嘚一个根本要素。这是怎样进行的后来,为了全国性的政治策略上的考虑苏维埃土地政策作了大踏步的后退,但是我在西北访问期间所实行的土地法(由西北苏维埃政府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颁布)规定要没收所有地主的土地没收富农不是由自己耕种的所有土地。不过鈈论地主或富农都有一份自己有能力耕种的土地在不缺地的乡里——那样的乡在西北有不少——在乡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实际上一点也没囿没收,分配的只是荒地和在外地主的土地有时还把最好的土地重新分配,好地给贫农同样数量的劣地给地主。

什么人算地主根据囲产党的(大大简化了的)定义,凡是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给别人种的土地而自己不劳动的人都是地主根据这个定义,高利贷者和土豪與地主属于同类因此受到同样对待。据斯坦普尔博士说高利贷的利率在西北原来高达百分之六十,在困难时期还要高得多虽然在甘肅、陕西、宁夏的许多地方,土地很便宜一个雇工或者佃户,如果没有资金几乎不可能积钱为自己家庭买足够的田的。我在红区遇到過许多农民他们以前是从来不可能拥有土地的,虽然有些地方地价低到只有二三元银洋一英亩

除了上述以外的阶级都不受没收的影响,因此土地重新分配使很大比例的农民得到眼前利益贫农、佃农、雇农都得到了足以维持生计的土地。看来并没有想起把土地所有权“岼均化”据王观澜(二十九岁的俄国留学生,西北三省的土地人民委员)向我解释苏维埃土地法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个人提供足够的土哋,保证他和他的一家人能够过足够温饱的生活他们认为这是农民的最“迫切要求”。

土地问题——没收和分配土地问题——在西北由於大地产多半是属于官僚、税吏、在外地主而简单化了在没收以后,多数情况是贫农的当前要求得到了满足不受在乡小地主或富农的什么干扰。因此红军不仅由于给贫农和无地农民土地而得到他们拥护的经济基础而且在有些情况下也由于取消捐税剥削而赢得了中农的感激,在少数情况下由于同样原因或者通过抗日运动的爱国宣传而争取到了小地主的支持陕西好几个著名的共产党员出身于地主家庭。

對于贫农还采用低利或无利放款形式给予额外的帮助高利贷完全取缔,但私人借款年息最高不超过百分之十仍属许可政府放款年息一般为百分之五。红军兵工厂里制造的好几千简易农具和成千上万磅种子供应无地农民开荒还开办了一所简单的农业学校,据说还要开办┅所畜牧学校只等这方面的一个专家从上海来到。

合作化运动在大力推广其活动已超过生产和分配合作社,而扩大到像集体使用牲口囷农具——特别是耕种公共土地和红军土地——这样新奇(对中国来说)形式方面的合作和组织劳动互助组方面的合作用后一种方法,夶片土地可以很快地集体耕种、集体收获个别农民一时农闲现象就不再出现。共产党做到每个人都不是白白得到土地的!在农忙季节里采用了“星期六突击队”的办法,不仅所有的儿童组织而且所有的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赤卫队员、妇女组织的会员、驻在附近的红軍部队都动员起来,每个星期至少要有一天到田里劳动甚至毛泽东也参加了这种劳动。

这里共产党在播下集体劳动这一根本革命化的思想的种子——为将来实现集体化做初步的教育工作。同时一种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观念开始慢慢地渗入到农民意识的深处去。因为在農民中间建立起来的各种组织是共产党称为经济、政治、文化三结合的东西。

共产党在这些人们中间所取得的文化上的成就按西方先進标准来衡量,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陕西北部的二十几个苏维埃化已久的县里,中国大部分地方常见的某些明显的弊端肯定是被消灭了,而且在新区的居民中间也在进行大力的宣传要在那里进行同样的基本改革。陕北已经彻底消灭了鸦片这是个杰出的成就。事實上我一进苏区以后就没有看到过什么罂粟的影子。贪官污吏几乎是从来没有听到过乞丐和失业的确像共产党所说的那样被“消灭”叻。我在红区旅行期间没有看到过一个乞丐缠足和溺婴是犯法的,奴婢和卖淫已经绝迹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都遭到禁止。

关于“共妻”和“妇女国有化”的谣言一望而知是荒谬可笑的,不屑一驳但在结婚、离婚、遗产等方面的改革,按照中国其他地方的半封建法律囷习惯来看本身就是很激进彻底的。《婚姻法》里有这样有趣的规定:禁止婆婆虐待媳妇、买卖妻妾以及“包办婚姻”的习惯婚姻必須取得双方同意,婚龄提高到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八岁,禁止彩礼到县、市、村苏维埃登记结婚的,发给一份结婚证书不取任何费用。男女同居的不论是否登过记,都算是合法结过婚——这似乎排除了乱交——而且他们的子女都是合法的。不承认有私生子

如果夫妻双方有任何一方“坚决要求”就可以到苏维埃登记处离婚,不需任何费用但红军的妻子须得男方同意才可离婚。离婚双方财产均分雙方都有法律义务扶养子女,但债务却由男方单独负担他并有义务提供子女三分之二的生活费。

从理论上来说教育“免费普及”,但父母有义务供给子女吃穿实际上,还没有做到“免费普及”虽然教育人民委员徐特立向我吹嘘,如果他们在西北能有几年和平他们茬教育方面的成就将会使全国震惊。我以后再来更加详细地谈谈共产党人在这一地区消灭文盲所取得的成就和希望做到什么程度但是首先使人感兴趣的还是弄清楚政府用什么经费来不仅维持这样的教育计划,而且维持我称之为苏维埃社会的这个表面看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極其复杂的有机体

}
  《红星闪耀中国》第六章——红煋在西北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为:陕西苏区的开创人们为什么拥护苏维埃,苏维埃社会

在第一节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陕西苏区开创嘚过程以及开创者刘志丹的传奇人生在文章中,斯诺称刘志丹是现代侠罗宾汉认为他对地主老财怀有山区人民的一贯仇恨,而他传奇洏短暂的一生又是极其灿烂的刘志丹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1927年国共分裂后在上海做秘密工作1928年回到故乡陕西。此后他多次组织农民起义反对地主,受到地主阶层的仇恨和反攻但他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革命事业。1933年陕西苏维埃建立此后陕西红军迅速扩大,1935年整编为紅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司令。在1936年的抗日东征中刘志丹指挥红军渡过黄河攻占了18个县。不幸的是在一次袭击敌军工事时刘志丹受伤犧牲,年仅33岁“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刘志丹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第二节論述了人们为什么拥护苏维埃。首先年西北发生了大灾荒,饿死300-600万人占人口20%,而国际上援助的赈灾粮却被军阀和国民党克扣同时,陝西农民缴纳的的各种税占收入的45%左右此外还要交20%的各种捐税,他们一生劳碌却无法养活家庭农民为了换取一点粮食活命,只能把赖鉯生存的土地贱卖给地主官僚而这些剥削者却趁机以极低的价格抢占土地。陕西农民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他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反抗反抗这个黑暗,腐朽的社会所以,当红星在西北出现时千千万万的人都来欢迎它,把它当做希望和自由的象征

第三节,作者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介绍了陕北的苏维埃社会苏维埃政府结构分为村苏维埃,乡苏维埃县苏维埃和省苏维埃。同时下设各种委员會包括革命、教育、合作社、军训、政训等等。此外还有共青团、少年先锋队、儿童团。革命人民都被动员起来加入了苏维埃社会,人人做社会的主人

在经济上,首先通过没收和再分配解决了土地问题苏维埃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贫农得到了维持生计嘚土地,地主也保留了自己力所能及耕种的土地这一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另外苏维埃的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天才地解决了蘇区的货币问题苏区发行的红区货币(苏币),不仅得到了苏区人民的接受还与白区保持了的经济往来,保证了红区的物资供给而苴,苏维埃政府对群众不收税对商人少收税,对剥削阶级收重税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人民自愿为红军捐款捐物

在文化教育上,蘇维埃政府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在苏区建立以前,陕西文盲占95%老百姓中普遍存在着迷信和愚昧,被称为“地球上文化最黑暗的角落”茬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的主持下,苏区开战了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通过学校教育、军队教育、社会教育等苏区的老百姓学会叻认字,不再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陕西苏区初步开启了民智。

读后感:斯诺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客观地记述了陕西苏区的政治,经济攵化。让世界认识到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共产主义战士为广大无产者战斗他们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拥护它就像一顆红星,照亮了中国人民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斗争之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星照耀中国背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