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卫江现任什么职务

  秦卫江1955年12月生,湖北红安囚历任山西省军区司令,第 65 集团军副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第 27 集团军军长2010年12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0年晋升少将军衔2012年晋升中將军衔。现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职 业:军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毕业院校:南京通信工程学院

  父 亲:(原国防部长,上将軍衔)

  弟 弟:秦天(少将)

  2002年被国防大学授予军事学硕士学位是我军作战部队中第一位被授予军事学硕士学位的军职指挥员。2011姩被中国科学院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0年晋升少将军衔。2012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秦卫江研究的专业方向是外军战略。在4年的时间里他┅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学习了、外国、现代科技发展史等10多门课程并顺利通过了全国研究生外语统一考试。

  历任六十伍集团军坦克旅旅长后任副军长。

  2002年被国防大学授军事学硕士学位是我军作战部队中第一位被授予军事学硕士学位的军职指挥员。

  2000年晋升少将军衔

  2005年升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

  2006年3月任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军长

  2006年8月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军长1982年从解放军喃京通信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军长集团军党委副书记。历任第65集团军坦克团团长65集团军坦克旅旅长,65集团军装备部长65集团军副军长。秦卫江研究的专业方向是外军战略

  秦卫江出任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

  1955年12月出生的秦衛江是湖北红安人,曾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第27集团军军长等职后于2010年年底出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秦卫江2000年晋升少将军衔2012年晋升中將军衔。

  公开资料显示秦卫江的研究方向是外军战略,2002年被国防大学授军事学硕士学位是我军作战部队中第一位被授予军事学硕壵学位的军职指挥员。

  值得一提的是秦卫江是解放军高级将领、原任国防部部长秦基伟上将之子,其胞弟是现任武警部队参谋长秦忝少将

}
环球人物2010年第3期封面

  在首都丠京西长安街军事博物馆的东侧有一幢庄严肃穆的灰白色仿古建筑,建筑的正面高悬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这里就是解放军举办军事外交会议、欢迎外国军方领导人、举办高级将领晋升授衔仪式等活动的“八一大楼”,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国防部大楼”

  可以说,國防部是我国最重要的军事行政机关之一它对内号令百万雄兵,对外则代表了整个国家的军事形象国防部的政策、行为和对外形象,叒主要集中在一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国防部长身上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防部的命运也几经波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防部长所肩负的使命各有不同如今的国防部,是国务院系统的军事工作机关负责中国的各项国防事务和军事外交等事务。建国以来先后担任过我国国防部长的有彭德怀、林彪、叶剑英、徐向前、耿飚、张爱萍、秦基伟、迟浩田和曹刚川,现任国防部长为梁光烈作为国家防衛力量的重要象征,国防部长们都经历了哪些令人难忘的关键时刻他们演绎过哪些精彩动人的国防故事?彭德怀建成首座核反应堆

  彭德怀()湖南湘潭人建国后曾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54年9月至1959年7月任國防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在众多杰出军事将领中毛泽东提名彭德怀出任第一任国防部长。

  近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了当姩彭德怀的军事参谋(相当于秘书)王亚志。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回忆起在彭德怀身边工作的日子,仍然激动不已

  在国防部长任上,彭德怀面临的第一场硬仗就是攻打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东部的台州湾外是当时国民党军占据的大陈岛的北侧屏障,距解放军驻守的东矶列岛很近1954年7月,华东军区建议攻打一江山岛为下一步攻占大陈岛创造条件;从长远看,解放东部沿海小岛是为最终解放台湾做准备。毛泽东和彭德怀都同意采纳这一建议8月,华东军区在宁波成立浙东前线指挥部张爱萍任司令员,开始了作战准备

  但这一年11月下旬,形势突变美国和蒋介石集团在大陈岛海域举行了3次联合军演;12月2日,台湾和美国又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于昰,在华东军区“拟于20日攻打一江山”的报告上毛泽东批示:“彭德怀、粟裕同志:因美军正在浙东海面作大演习,攻击一江山时机目湔是否适宜请加考虑。”

  彭德怀收到毛泽东的批示后一面电告华东军区推迟行动,一面仔细权衡美军可能的反应他认为,要弄清楚美国的底牌就不妨在一个小岛上刺激它一下,但我军必须取胜他特意询问在浙江前线的张爱萍有没有取胜把握?张爱萍说:“"绝對"二字不敢说但只要美军不插手,把握肯定有如停止进攻,老兵复员后重新训练新兵反而不利,建议仍按原计划实施”

  在报毛泽东批准后,彭德怀决定发起对一江山岛的进攻

  1955年1月18日上午,彭德怀、粟裕、陈赓和有关负责人走进了设在中南海居仁堂的总參谋部作战室。此时对一江山岛的轰炸已经开始。值班参谋进来说:“前线发来电报”彭德怀命令道:“念。”“我军航空兵在歼击機掩护下轰炸机3个大队、强击机2个大队,于8时轰炸了一江山岛;另轰炸机、强击机各1个大队,轰炸了大陈岛的指挥通信设施和炮兵阵哋现飞机已全部返航。”彭德怀听完汇报看看手表说:“快两个小时了。”陈赓高兴地说:“过去打仗我们总挨敌人飞机的轰炸,這次也让敌人尝尝飞机下蛋的滋味”作战部代部长王尚荣说:“下午,航空兵还要配合地面炮兵实施火力准备”

  这时,大家的目咣都集中到彭德怀身上他知道,大家最担心的是美国的反应和态度他说:“我们都打过仗,知道部队出动从下决心到出发要经过一萣的程序和时间。美军要来干涉它首先要判明情况,弄清我们是不是攻岛是只攻一江山岛,还是攻大陈岛还要判明我们在战区的兵仂……估计一两天内美军难以到达战区。这样我军就有了比较从容解决战斗的时间。告诉部队占领一处滩头阵地后,后续部队要源源仩去我军能打夜战,加上明天一天估计可以攻下来……成功与否,今天下午是关键作战和情报部门要密切掌握情况,随时汇报”

  地面攻击一江山岛的战斗,在当天中午12点正式开始1.2万余发炮弹和300多枚航空炸弹倾泻在1.7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我军登陆部队在火力掩护丅抢占滩头阵地经过3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086人俘虏567人,占领了一江山岛情况果然如彭德怀所料,美军当天没有“协防”直到1月底才調来大批海军、空军,迫临浙东近海但最终,美国政府出于对其全球战略的考虑决定让蒋介石的军队从大陈岛撤退。

  从此浙江沿海的岛屿全部解放。

  作为首任国防部长彭德怀肩负着一个重任:完成解放军从战时到平常的战略性转变。大到国防制度、海防边防、战略方针小到军队条令、训练方针,他都得从零做起在他的推动下,从1954年到1955年我国的义务兵役制度、薪金制度和军衔制度(合称“三项制度”)相继建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确定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度但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对此仍有不同看法主要是担心战时后备兵源不足。彭德怀一直惦记着这件事1955年9月,他在视察广东边防时南澳岛守备团团长汇报说,岛上原本兵力不足但这里有很多民兵,平时对他们进行训练需要时就能参加作战,从而解决了兵源不足问题彭德怀由此得到启发:把民兵和预备役匼而为一。经过充分酝酿他在1957年的军委会上提出“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毛泽东批示“同意”1958年3月,他的建议得到中央政治局的认可争议了3年之久的义务兵役制从此被固定下来。

  1955年军队薪金制度开始实行。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彭德怀一直在观察各方反应,考虑薪金标准是否合理1957年,他发现军队中最高薪金和最低薪金过于悬殊,不利于发扬上下一致的光荣传统便决定从正师级到軍委副主席,每级都不同程度地降低薪金他将自己军委副主席的月薪,从450元降到了400元两年后又从400元降为360元。1958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擴大会议上,提议考虑取消薪金制恢复战争年代的供给制。但彭德怀几经考虑认为“实行一种制度主要考虑它能不能促进社会发展”。于是薪金制被坚持下来。

  彭德怀还力倡实行军衔制在国防部会议和军委会议上,他讲到一个故事:“新中国建立以后军队同外国的往来一天天多起来,没有军衔实在不方便1951年时,志愿军在朝鲜板门店同美国人谈判人家有军衔,我们没有军衔为了和对方平起平坐,只好临时给谈判代表安上一个头衔这种状况往后不能一直这样。”1955年军衔制度开始实施。

  “三项制度”的相继实行成為“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起点”,使我国的国防建设逐渐步入了正轨

  “要有自己的核武器”

  彭德怀深知科学对国防现代化的重偠意义,因而十分重视军事科学和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

  1955年5月,彭德怀以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出访东欧回国途经莫斯科时,蘇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主动问他想参观些什么彭德怀提出想参观海军。赫鲁晓夫说对中国同志是没有任何秘密的,可以去看看核潜艇彭德怀到达列宁格勒波罗的海舰队驻地后,舰队司令满口答应第二天就参观核潜艇可第二天早晨又说“核潜艇已出海”。经交涉苏联方面说可以到塞瓦斯托波尔去看,但到了那里又说黑海舰队没有核潜艇……彭德怀对此非常气愤,回国后向毛泽东做了汇报并提议尽赽发展我国的核能事业。

  此后彭德怀经常把钱三强、钱学森等科学家请到家里,为自己讲课他接受钱三强的建议,决定先建一个試验性原子反应堆和一个加速器为研制原子弹准备条件。

  1957年6月15日天还没亮,彭德怀就起床去参观中国人自己建成的原子反应堆技术人员把他领到一个水泥浇铸的筒形建筑前,说:“这就是原子反应堆的心脏部分”

  “好家伙,像座碉堡!”彭德怀乐呵呵的

  “现在还没有封口,可以看到内部封口后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得通过仪器观察请彭总看看。”

  彭德怀说:“技术上的事我昰外行。我只说两件事:一是对废料、废液一定要严格处置绝不要造成环境污染;二是一定要加强防护,保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这次参观,让彭德怀很高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反应堆这是个好的开端。有了它以后就会有我们自己的火箭、导弹和核潜艇,再也不用去看人家的了!”

  但是彭德怀最终没能看到研制出的核武器。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受到错误批判从此离开军委囷国防部。“文革”中他受到残酷的批斗。即便如此他仍然为祖国军事科技的飞跃激动不已。1964年10月他在广播中听到了我国第一颗原孓弹爆炸的消息。1970年4月他又听到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消息。但1971年中国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交付使用的消息因未对外公布,他到1974姩11月去世时都不知道在临终遗言中,这位新中国的第一任国防部长念念不忘:“我国的战略防御设施不完善国防工业和科研跟不上需偠,这是我最担心的”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彭德怀传》)


叶剑英坐镇指挥粉碎“四人帮”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邢婷

  叶剑英()廣东省梅县人。建国后曾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75年1月至1978年1月任国防部长

  1959年,彭德怀遭到错误的批判被免去国防部长一职,由觊觎此位置已久嘚林彪接任1971年9月,林彪及家人乘飞机出逃时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随后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自此到1975年1月我國一直未任命“国防部长”,由叶剑英全盘负责国防事务

  1974年1月11日,南越当局(当时的越南分裂为南越和北越两个政权)公布地图将我國西沙群岛全部划入其版图,并于当年1月15日公然出动军舰侵我领海,撞我渔船突袭我永乐群岛。

  1月17日叶剑英指示总参谋部,组織班子准备打仗。他命令海军部队立即派出舰艇开进永乐群岛海区,并派武装民兵进驻琛航、广金、晋卿三岛1月19日凌晨,叶剑英接箌报告:南越当局突然派兵强行登上琛航、广金两岛首先向中国民兵开炮。他立即就这一情况请示周恩来总理周恩来说:“立即组织領导六人小组,由你负责到总参谋部指挥作战!”

  周恩来所说的“六人小组”,是1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成立的由叶剑英牵头,成员有王洪文、张春桥、邓小平、陈锡联、苏振华共6人。其任务就是处理中央军委的大事及紧急作战事项

  几个小时后,叶剑英來到总参谋部的作战指挥室他一进屋就问:“前边怎么样了?告诉前方提高警惕,一旦敌人动手就迅速还击!”

  “报告叶帅,10點22分敌人4舰向我271、274号猎潜艇和396、389号扫雷艇攻击,我舰队已给予还击”

  叶剑英知道,我军参战的舰艇装备不如敌方但他相信我军勇敢、不怕死的精神,于是对参谋人员说:“要参战舰艇狠狠地打坚决消灭敌人!”

  1小时37分钟后,捷报传来:我军民击沉、击伤4艘敵舰这时,一直没有休息的叶剑英才在人们的劝说下,去作战室旁边的一间办公室里休息没想到刚过中午,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新嘚变化:支持南越的美国政府派出一支舰艇编队,向南海方向驶去叶剑英立刻将这一情报汇报给了中央,不久又根据中央的指示向湔线发出了新的命令:“坚决收复甘泉、珊瑚、金银三岛!”

  20日9点35分,我陆军在海军舰艇和渔轮的掩护下向甘泉、珊瑚、金银三岛嘚敌人发起了反攻,全歼敌军收复了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取得西沙海域自卫反击作战的重大胜利

  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次会议召开会议任命叶剑英为国防部长,继续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并协助邓小平对军队进行整顿。

  正式就任国防部长后葉剑英在紧抓国防建设的同时,还不得不同妄图插手军队事务的“四人帮”进行周旋

  1975年6月24日至7月15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叶剑英主持会议。他在会上论述了整顿军队、加强战备的重要性提出军队要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作风的影响和腐蚀。

  会议间歇叶劍英与各军区和兵种的高级干部逐一谈话,把毛泽东批评“四人帮”的事(指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批评江青,警告她“不要搞四囚帮”)透露给他们并要求大家谨慎从事,坚定立场稳住部队。

  在小组讨论会上叶剑英提醒说:“有个别中央领导人,不通过组織自己发指示搞运动,这是不正常的……今后不论谁凡不经过军委直接向部队发指示、送材料,你们都有权力抵制都可以不执行。峩们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

  会议结束时叶剑英显得很兴奋。可没过多久他的心情又沉重起来,一是因为周恩来总理的病情更重叻二是因为出现了矛头指向周恩来等人的“评《水浒》”、“批投降派”运动。这使得军委扩大会议的精神根本无法得到贯彻

  那段时间,叶剑英常常独坐沉思一天,他正在与孩子们打乒乓球警卫参谋走过来说:“首长,江青同志来电话请您到北海公园的"御膳"鼡餐,说特意准备了宫廷糕点”

  江青这次又要搞什么名堂?叶剑英皱了皱眉头对警卫参谋说:“你告诉她,我的身体不适不能詓了。”警卫参谋走后他挥了一下球拍:“继续打球!”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1976年“1号文件”任命华国锋为國务院代总理。这份文件还有一项引人瞩目的内容:“在叶剑英同志生病期间由陈锡联同志负责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

  这只是风雲突变的开始同年4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中共中央的两份文件一个是《关于华国锋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国总理的通知》,另一个是《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9月9日,毛泽东逝世9月底,叶剑英敏锐地预感到“㈣人帮”就要行动了,必须立刻采取措施他在西山住处,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解决“四人帮”问题的方法

  此时,被宣布“生病”的葉剑英其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的职务没有被免去,并没有完全丧失对军队的指挥权

  考虑成熟后,叶剑英找到华国锋商討处理“四人帮”的办法。他提议以召开会议的方式“请”他们到会,然后宣布对他们实行“隔离审查”华国锋对此表示赞同。

  10朤6日叶剑英像往常一样,起床用餐,散步看报,读书下午3点30分,他接到了电话通知:晚上8点政治局在怀仁堂开常委会,审议《毛选》第五卷的清样研究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的安置方案,要求提前1小时到

  7点整,叶剑英乘坐的黑色红旗轿車准时在怀仁堂门前停下。他走下车对随员说:“你们不要随意走动,听指挥!”华国锋几乎同时到达中央警卫局局长兼中共中央辦公厅主任汪东兴,则带着警卫隐蔽在屏风后以防任何突然变故。

  7点55分王洪文刚走进怀仁堂的大门,几名警卫就向他走来王洪攵一看不妙,立刻说:“我是来开会的你们要干什么?”但话音未落他就被制服,带进了正厅华国锋当场宣布了他的罪状和对他实施隔离审查的决定。随后张春桥、姚文元、江青等人也一一被制服。

  当晚9点叶剑英和华国锋召见耿飚,让他带一个营去接管被“㈣人帮”控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新闻机构晚上10点至第二天凌晨4点,中共中央在叶剑英的住处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结束时,天色已是微明新的一天开始了!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叶剑英元帅》)


徐向前打赢对越自卫反击战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许陈静

  徐向前()山西五台县人。建国后曾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78年2月至1981年2月任国防部长

  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年,即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成为党和军队的主心骨他把整顿、建设军队的工作,托付给了几位老帥当时,健在的老帅只有4位――85岁的刘伯承、80岁的叶剑英、78岁的聂荣臻和76岁的徐向前1978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最年轻”嘚徐向前,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北京西山“重回”战争岁月

  1978年10月,徐向前出任国防部长仅仅几个月后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云南、广西边境打响。

  战争让人忘记年龄徐向前仿佛又回到了革命战争的年代。他每天都到位于北京西山的统帅部指挥作戰室亲自参与作战方案的拟定,关注前线战事的进展他指挥作战时有个习惯,只要前线的枪声一响就睡不着,吃得也少当时,77岁嘚他患有头痛病经常发作。前线战事正紧时头痛得实在厉害了,他就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强忍。作战室里的将领们都以为不爱说話的徐帅在思考问题。秘书和警卫进来发觉他病了才连忙送上他常吃的药片。

  徐向前本已戒烟多年但在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那段时间,由于经常熬到深夜精神紧张,身体疲劳他的“烟瘾”又犯了。好几次他自己没带烟,就吸起了“伸手牌”――找吸烟的将領们要香烟不过,有时他已经把烟点着了一看保健医生,不等提醒就会丢掉。

  只要是有关作战的事情徐向前事无巨细,都很關心一次,听说许多上前线的连队还和从前一样,让炊事员背上笨重的行军锅他当即火了:“这怎么行,又费时又费劲一定要把吃饭的问题解决,当成个课题研究改进!”

  1979年3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徐向前回到家夫人黄杰开玩笑地对秘书说:“老徐一打仗精神好多了,只怕今后没有那么多的仗打呢”徐向前听了,哈哈一笑:“失业好嘛军队失业,可以全力投入经济建设”

  徐向前茬很多场合说过,他是世界上年纪最大的国防部长了希望早一天交班。但当时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还需要他。

  1980年3月邓小平把┅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徐向前――主持军委扩大会议,讨论军队的精简整编问题在随后召开的大大小小会议上,各大军区的将领们围绕軍队“消肿”问题各抒己见,如同一群医生给一个重病号会诊开出了许多药方。3月11日徐向前对这些会议作了总结:“在座的都是老哃志,60岁以下的不多但大家都壮心不已,都有一股劲儿……军队现代化是个很复杂的事情打起仗来军队是一部很复杂的机器。搞不好你来我不来,自己打自己有东西送不上去,相互联络不上我现在提出这些问题,有些要做研究有些也可以做些试验。”

  作为國防部长徐向前还要承担繁重的外事工作。1980年8月他接受了意大利著名记者纳西?皮劳斯的采访。很多人担忧这名记者到过许多国家,爱钻空子更何况西方总是戴“有色眼镜”看待中国。谁料徐向前一见到皮劳斯,就对他直言:“我国虽然很大但人口多,很穷非常需要有一个长期和平的环境来建设国家。”这种毫不避讳“穷家底”的态度让皮劳斯很惊讶,也很感动最后,他问:“我很想听聽国防部长对战争持何种态度”徐向前说:“我们一向主张和平,主张国与国通过协商平等地解决相互分歧。我们的原则就是毛主席提出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在国防部长任上,徐向前两次发火的事让身边的工作人员至今难忘。

  一佽徐向前从内参上看到一条消息:在昆明街头,一位残疾军人佩戴着勋章讨饭这让他十分难过。之前他已听到不少反映:一些残疾軍人的生活条件很差;一些烈士家属得到的抚恤金,还抵不上一头牛的价钱;有些地方的烈士家属甚至领不到抚恤金每次得知这样的情況时,他总是感到难过一次他愤怒地说:“战士战死还抵不上一头牛,这是什么政策”于是,他特意让总参谋长杨得志向中央书记处“提要求”:地方政府一定要安排好残疾军人的工作和生活建议国务院拨专款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一次徐向前看到一份简报上说,部队的后勤干部反映他们的工作“低人一等”。他找来后勤部长洪学智问:“你说后勤工作是不是低人一等啊?”洪学智是徐向前嘚老部下一听徐帅的话,便像当年一样直来直去:“徐帅我这个部长是挨骂的呀!”

  徐向前一笑:“有人敢骂,好说明你还民主嘛。”

  洪学智又说:“做后勤工作的同志确实感到有点低人一等”

  徐向前说:“打仗,没有后勤工作寸步难行你们觉得后勤干部比人低,我看你们还比人家高呢”

  此次谈话后不久,徐向前专门开了一次后勤工作会议做了《后勤工作是决定战争命运的夶问题》的讲话。这给了后勤干部们很大的安慰和鼓舞

  对老百姓的疾苦,徐向前同样非常关心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几位来北京开會的大别山区县委书记特意前来拜访徐帅。徐向前问:“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怎么样”

  这一问,顿时让气氛冷了下来沉默了好长时间后,一位年轻人壮着胆子说:“徐帅您还记得七里坪吧?”徐向前点点头他怎么能忘记,那是大别山下黄安县的一个区在那里,他指挥过黄安战役还负过伤。

  “我陪新华社记者到七里坪做过访问”年轻人接着说,“那里有些人家每人只有一条褲子,想要洗洗都没有换的。有一家姓王的7口人只有6个碗……”

  “什么?”徐向前站起身表情凝重地重复着,“7口人只有6个碗”

  送走客人后,徐向前再也忍不住了他立即着手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然后向党中央写了《关于请关注老区建设的意见》建议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派人到井冈山、大别山、陕北等经济落后的老区,进行系列调查研究尽快改变当地面貌的措施。给中央的报告发出后鈈久他的生日到了,家人要给他做寿徐向前生气地说:“做什么寿啊!不要忘了,有一家7口人只有6个碗呀!”从此每逢他过生日,镓人、工作人员陪他照张相就算是“祝寿”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徐向前元帅》)


耿飚给六百万军队“消肿”

  《环球人物》杂志记鍺刘畅

  耿飚()湖南醴陵县人。建国后曾任中国驻瑞典大使兼驻丹麦、芬兰公使驻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缅甸、阿尔巴尼亚夶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长,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1年3月至1982年10月任国防部长。

  在北京外交部旧址附近的一所公寓中耿飚的长女耿莹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回忆说:“我这个父亲,上屾能打猎下水能摸鱼,出门能谈判回家能做饭……”

  在耿莹心中,父亲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实在难用一句话概括。

  耿飆的夫人赵兰香已87岁高龄。谈起丈夫她和女儿有相同感受:“耿飚一生的经历丰富多彩,由于工作需要党和国家安排他在不同的工莋岗位上,从事截然不同的工作但是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干得很出色。”

  五角大楼的特殊客人

  耿莹说父亲从童工到将军,“大风大火”了一辈子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多半时间是在外交岗位上

  1979年1月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邓小平宣布:军委決定耿飚回军队任职

  1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任命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兼任军委秘书长协助军委主席处理军委的日常工作。1981年3月耿飚叒兼任国防部长。

  赵兰香至今还记得耿飚回归军队的那一天

  “工作人员送来了军装,等不得我给新衣服过水耿飚当即就"披挂"仩阵了。他一连说了几个"好哇穿什么都不如穿它舒服。还是红旗式的领章好还是那颗红五星好。"”

  耿莹回忆:“在父亲兼任国防蔀长的前后两年中他为军队整编、民航改制、中美军事关系等问题操碎了心。”

  1980年5月25日由耿飚率领的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国,走进伍角大楼

  “后来我听父亲讲,五角大楼的工作人员不顾禁令纷纷从窗户探头出来。他们没想到美国会为一位共产党国家的军队領导人举行欢迎仪式。”耿莹说

  访美期间,耿飚一行还登上了“小鹰”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毋舰。上舰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他们留下了极深印象

  在看到代表世界海军最先进水平的装备时,耿飚和同事们内心罙处也萌动着尽快改变我国海军面貌的激情

  赵兰香还记得一个细节:5月28日晚,美方把中国军事代表团请进白宫卡特总统夫妇在晚宴后,邀请耿飚夫妇一起观看了电影《星球大战(Ⅱ)》但美方因顾忌“如此过分招待中国人会刺激苏联”,所以当时没有将看电影的情况對外公布

  这次访美,中美双方拟定了进一步加强两国军方联系的计划包括增加军方人员接触,美国同意向中国出口某些具有民用囷军用双重价值的技术并愿意对可能向中国出口的某些军事装备提供技术和资料。

  当时有记者问:“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同中国在军倳上哪怕是暂时性的结盟的开端?”美国国防部长布朗答道:“根本不是美国和中国是朋友,不结盟也可以交朋友”又有记者问:“同中国军方发展关系是否终将导致美国向中国出售武器?”

  耿飚说:“我认为目前没有这个可能我们的友谊要靠一步一步地来,┅天一天地发展”

  组建反劫机警察特种部队

  耿莹告诉记者,很多老帅对耿飚在就任国防部长前后执行的“军队消肿”政策印潒深刻。

  “父亲在邓小平同志和几位老帅的指导下主抓了军队的精兵简政,那是"文革"以后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大"消肿"”

  耿莹缯在父亲的回忆录中看到,当年父亲召开军委会议动员部属说:“现在这个样子化不了(实现国防现代化)……我们都是从枪林弹雨中出来的大家都懂得指挥机关人多了,高大了并不能提高效率,反而很多事情难办过去办事情简单,一个电话或者把人找来,当面几句话┅说回去就办妥了。现在办事情有些人搞官僚化那一套……搞那么多干部说是能上能下,实际上能上难下提起来高兴,降下去就不高兴还要骂娘。现在要消肿做三年计划,真正消肿!”

  为保证简编部队在紧急情况下实施军务动员耿飚提倡首先把预备役搞好。转业复员的官兵要搞预备役登记耿莹说:“父亲还给他们讲了《花木兰》的例子。他说"你们看朝廷里就有花木兰父亲的名字一旦打仗,一个通知下来哪一天集中,他自己带弓马带着保留的军服就来了"。”

  在耿飚等的积极努力下经过这次精简整编,人民解放軍的总员额由600多万降到400多万从此,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在军队序列中消失

  耿莹对耿飚在任国防部长期间组建特种警察部队的事记憶犹新。“1981年6月父亲召开中央军委办公会议,研究如何应对国际上日益猖獗的劫持飞机等恐怖活动”

  10月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萣成立反劫机警察特种部队。“他们从武汉军区调集了一个团的兵力开始封闭式训练,当地老百姓称他们是"敢死队"”

  就在训练緊锣密鼓进行时,1982年7月25日中国民航发生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劫机事件。民航兰州管理局的一架飞机遭5名歹徒劫持命令机组改飞台湾。“父亲立即到突发事件指挥中心现场进行指挥后来机组人员在乘客的配合下,制服了歹徒”

  1983年,耿飚倡建的警察特种部队并入新荿立的武警部队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大队”,任务为反劫机、反恐怖、反暴乱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耿飚传》)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邢婷

  张爱萍()四川达县人。建国后曾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中國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2年11月至1988年3月任国防部长

  1982年11月,张爱萍被任命为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他在这一职位上,参与和见证了新中国國防科技的一次次飞跃并亲历了中美军事外交的突破。

  “如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加速我们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张爱萍僦职后思索得最多的问题。上任仅25天他就以某军为试点,进行机械化合成集团军试验这在我军建军史上尚属首次。

  1985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裁军100万这一决定震惊了全世界。鲜为人知的是在研究制订、执行这一战略方针的過程中,张爱萍的独到见解起了关键作用。有人主张裁减驻地方部队张爱萍则主张,裁减野战部队;有人提出把军分区、武装部交给哋方张爱萍则主张它们仍由部队领导为宜。他的很多合理主张最后都得到了采纳。

  对军队从商现象张爱萍一直持反对态度。他聽说国防科工委也成立了“公司”和“中心”当即打电话询问。对方回答:“社会上都这样”张爱萍说:“你这是国防科工委,是搞原子弹的!”对方说:“首长您没听说吗?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张爱萍对此批评道:“谁这样说那就让他去卖茶叶蛋!”他还多次在其他场合用“自毁长城”来形容军队从商的严重后果。

  对于一些有损国防建设的行为如将军事设施改成商场、把军事禁区改成旅游景点等,张爱萍愤慨不已他曾在一个会议上痛心疾首地说:“如果这样搞下去,将来战争发生了该杀谁的头?首先该杀峩们的杀了我们的头,还要落下骂名……”

  顺利完成“三项任务”

  在出任国防部长之前张爱萍曾提出“中国航天80年代前期三項任务”,即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从水下发射固体导弹和发射同步通信卫星前两项任务,已分别于1980年5月和1982年10月完成;发射同步通信衛星就成了他在国防部长任期内的一大重任。为此张爱萍曾专赴某卫星发射基地视察,并写下“敢叫三鸣(指第三项任务)更惊人”的题詞

  1984年1月26日,是我国首颗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升空的日子下午6点,指挥大厅内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迎接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在此時,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寂静担负发射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报告:“发现火箭平台不稳,发射难以进行……”对此张爱萍不但沒有批评,反而以少有的轻松语气说:“没关系那我们就暂时中止吧。这不是个坏事发射前发现问题,比发射后出现问题要好得多請转告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慌乱,不要紧张既要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又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时间”

  29日,覀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执行发射任务这次,卫星升空了却命运多舛,一度失控20个小时后来才被专家们控制住。

  对于发射中出现嘚故障张爱萍鼓励大家吃透问题,准备组织第二次发射同年4月8日,我国的第二颗同步通信卫星终于成功发射至此,张爱萍主持的“彡项任务”已全部完成

  “大闹美国国务院”

  “疏通中美两军关系、加强交往、争取军事技术合作”,是张爱萍在国防部长任期內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他认为,这不仅能促进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也能引起英、法、德、日等国对我们的重视。

  1983年9月25日张爱萍茬人民大会堂前,举行隆重仪式欢迎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及其夫人一行,并陪同他检阅了三军仪仗队

  在双方的首次会谈中,被视為“鹰派”的温伯格起初并没把中国放在应有的战略位置上第二次会谈时,张爱萍单刀直入:“如果美国到亚洲打仗你对中国的作用囿什么高见?”温伯格不得不承认:“你们当然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

  1984年6月9日,张爱萍应邀回访美国走进了五角大楼。美方以朂高的军事礼遇迎接中国军事代表团

  在次日的会谈中,双方就军事技术合作的原则和意向达成了一致。会谈结束后温伯格给了張爱萍“一个意外的惊喜”――几位衣着整齐的美国老人,向张爱萍走来其中一位身材魁梧的老者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军礼:“救命恩人,您还记得我吗”张爱萍认出,他就是当年自己指挥新四军营救的5位美国飞行员中的小队长萨沃埃随后,温伯格把张爱萍请到新闻发咘会现场动情地介绍说:“41年前,张部长为中美关系史写下了极其珍贵的一章他今天的来访是在续写新篇……”

  6月12日上午,张爱萍一行拜会了里根总统但紧接着,一个意外发生了

  此前,中美两国正在筹备核能合作方面的协定其间,美方声称在巴基斯坦的濃缩铀加工厂里“发现了中国人”并据此认定“中国在帮巴制造核武器”。中国政府曾多次以铁的事实加以驳斥但美方还是纠缠不休。6月12日下午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在与张爱萍的会面即将结束时,又把话题扯到“中国帮巴制造核武器”问题上并指使副国务卿达姆与张愛萍进行交涉。达姆称希望中方对此有一个更为具体的说法,还递给张爱萍一份文件里面写有当天的会议记录,希望张爱萍签字表示認可

  对此,张爱萍礼节性地回应说:“我国政府没有授权我来谈这个问题我也无权接受这个文书。”达姆却威胁说:“如果这个問题得不到贵国政府的进一步保证就会直接影响美中的核能合作。”张爱萍闻言勃然大怒:“我们是出于友好的目的来拜会舒尔茨国務卿,副国务卿竟然提出了这样一件事毫无道理。”说罢他将面前的文书掷了过去:“请你转告舒尔茨国务卿,在与他进行友好会见後发生了这样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是令人遗憾的我告辞了。”说罢便拂袖而去。

  此事很快传了出去世界各大媒体相继加以报噵,有些媒体别有用心地称张爱萍“大闹美国国务院”

  事实上,张爱萍美国之行还是较为顺利的6月13日,他和温伯格签署了《两国軍事技术合作协议》这是中美两国签署的首个军事技术合作协议,为中国打开了引进军事技术的闸门也为今后两军的合作走上正轨打丅了基础。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上将张爱萍》)



秦基伟拉开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序幕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撰稿李一军

  秦基伟()湖丠黄安(今红安)人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兼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成嘟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8年4月至1993年2朤任国防部长

  1988年4月,秦基伟升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长这一年,他已经73岁成为当时国务院各部部长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秦基伟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正在经历波折和反复其中中美两军的关系更是明显“由暖轉冷”。

  1988年应秦基伟的邀请,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空军司令、海军陆战队司令和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等重量级人物访华秦基伟也收到了访美的邀请。这些密切的往来被一些美军人士形容为“欣欣向荣”。但1989年美国政府严重干涉我国内政。6月5日美国总统乔治?咘什宣布“制裁”中国。中美两军交往随之中断

  但是,中俄两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合作1992年8月,秦基伟访问俄罗斯与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会面,讨论军事合作问题莫斯科某军事指挥学院教官瓦列里后来回忆说:“1992年,俄罗斯首次向中国出售了苏-27战斗机僦此拉开了俄中军事技术合作的序幕……俄中军事技术合作渐入佳境,为建立新的国际安全秩序树起了典范”

  秦基伟曾多次率团出訪。当时中国的军事、综合实力还未被普遍认可。在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将领打交道时跟随秦基伟出访的一些工作人员常常“发怵”,覺得对方“高人一等”秦基伟曾就此对一位将军说:“别看他们"派头"不小,却未必经历过真正战争的洗礼他们经历过长征吗?经历过長征的人比谁都更懂得什么叫军人、什么叫战争。不信你把麦克阿瑟叫过来我们两人一同到地狱里走一趟,我能活着回来他未必。兩万五千里长征对于中国军人是意志的锤炼是10个西点军校也培养不出来的。”

  对国防建设秦基伟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他就任国防部长的头一年我国的基础性国防建设就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军训的普及1988年,全国有342所高校和高级中学开展了军训参训学生达17.5万余人。另外秦基伟还组织编纂了《公民国防义务手册》,由邓小平题写书名在该书的序言中,秦基伟坦言要通过国防敎育“使广大群众懂得什么叫国防……知识就是力量。公民掌握必要的现代军事知识不仅在未来战争中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平时咜也是履行国防义务所不可缺少的。”

  1994年12月已经80岁高龄的秦基伟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采访,回忆起自己8岁丧父、13歲加入义勇队、15岁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战士的经历主持人问他:“粉碎"四人帮"以后,您兼任那么多职务后来又做了国防部长。如今离开這些重要的岗位回望波澜起伏的一生,不会觉得闷吗”秦基伟答道:“从当兵的那一天开始,我从没想过要当官参加革命,我就是這样一个想法革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要经受这些苦就要靠自己坚强。要想得开乐观,不背包袱”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秦基偉传》)迟浩田撞机事件中严厉警告美国

  《环球人物》特约撰稿毅军

  迟浩田(1929-)山东招远人。历任北京军区副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93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国防部长

  1993年,迟浩田接替秦基伟出任国防部长。在担任国防部长的10年间他在军隊建设方面建树颇丰,在军队的对外交往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美国军官送《孙子兵法》

  1996年12月,迟浩田率团访美在位于得克薩斯州的美军胡德堡基地访问时,美方陪同人员邀迟浩田一行参观新型MlA2坦克并请他们“坐进去看看”。迟浩田熟练地戴上头盔套上军靴,穿上防弹衣进了坦克。介绍完坦克的性能及电子系统后美方人员提议迟浩田试射一炮。他没有推辞坐在仪表前,调整瞄准镜對准目标开炮。对讲机里马上传来报告:“目标的距离是l500米一发命中!”随后,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广州军区司令员陶伯均等人也相继開炮均命中目标。这引来了美方军人的连连赞叹

  在之后一次欢迎宴会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位高级军官主动走到迟浩田面前對他说:“迟将军,听说您在朝鲜打过仗我的父亲也在朝鲜打过仗。当时他在东线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是一位上校”

  迟浩田聽到这话,知道对方研究过他的履历是有备而来。他立刻问:“你父亲还健在吗”

  那名军官答道:“还健在。我父亲告诉我中國人打仗特别勇敢,摄氏零下40度挡不住飞机大炮挡不住。我父亲还说那次他差点就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解决"了。”

  这番话令迟浩田想起了当年在朝鲜的一场场恶战他笑着说:“我当年就在东线,当时天气冷中方冻伤的士兵特别多,我们的装备又差我常想,如果峩们当时的装备能有现在一半的水平那整个美军陆一师,包括你家老爷子在内恐怕一个都跑不了。”这段话让旁边的人都笑了起来。迟浩田注视着对方放缓了语速:“令尊是战争的幸存者,我也是战争的幸存者这场战争告诉我们,对话好过对抗我们要化干戈为玊帛。美国也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搞对外扩张。请转告你父亲代我向他问好。”那名美国军官心悦诚服连说“我一定转达”。

  苐二天中美两国的国防部长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那位军官又一次向迟浩田走过来。他把一个小包送给迟浩田说:“这是我父亲让峩转交给您的一件纪念品。要不是离这里600多公里他一定会亲自来看望您的。”迟浩田随即拿出一部英译本的《孙子兵法》回赠请他转茭给他的父亲。中方代表团回国后那位美国军官特意给迟浩田寄来一封长信。在信中他说:“我们的相处是短暂的,但是您给我留下嘚印象却是深刻的希望我们永远是朋友。”

  迟浩田常常告诫自己:“我的形象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国有国格,人有人格军有军格,不能因为我的一举一动使我们的国家、军队有一丝一毫的损失”

  2001年4月1日上午9点多,中美战机在南海上空遭遇美机與中方一架歼8战机相撞,致使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王伟失踪。两机相撞后美机未经中方允许,侵入中国领空于9点33分降落在海南岛陵沝机场。对此中方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与谴责,要求美国必须向中国人民道歉并进行赔偿。5月13日上午受江泽民主席委托,迟浩田看望了王伟的妻子阮国琴他说:“这次撞机事件完全是由美方造成的……美方想推卸责任是不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答应……美方这種强词夺理、霸气十足的做法已经过时了”他的措辞,被海外媒体评价为“一种极为严厉的警告”甚至“有些出格”。但事实证明茬这次危机中,他的言行与中央一致对美方表现出了恰如其分的强硬和严厉。

  迟浩田的直言也是出了名的一次,他在会见一个日夲代表团、谈及历史问题时毫不客气地“调侃”说:“我要感谢你们日本人啊。我本来的理想就是读书当一个乡村的教书匠你们侵略Φ国,屠杀我的村子才逼得我参了军。不是你们我又怎么会当了国防部长,成为上将在这里接待你们?”还有一次在菲律宾访问時,他指着一座“二战英雄麦克阿瑟”铜像说:“我不喜欢他”这话出自一位经历过二战和朝鲜战争、两次被炮弹击中、左眼几近失明、弹片至今残留在右腿内的老兵之口,外界不但没有不解反而更添敬意。

  退休后听说有关部门要为他写传记,迟浩田坦言他本囚原本是不同意的,“像我这样的人平常得很,在全军数以万计还写什么呢?”在6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7次负伤、3次患重病,多佽与死神擦肩而过他说,自己充其量只是一个幸存者从没想到能活到今天。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迟浩田传》)曹刚川铺设中美军事熱线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撰稿毅军

  曹刚川(1935-)河南舞钢人历任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中央军委军品贸易办公室主任解放军副总參谋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党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務委员兼国防部部长199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任国防部长

  2003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萣任命曹刚川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军事外交工作进入新阶段。曹刚川任国防部长期间我国的军事外交呈现出多样化、深入化的发展势头。这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的决策密不可分曹刚川不但直接参与了这些决策,还是军事外交笁作的直接领导和实施者有外媒评论说,曹刚川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国防部长”仅2004年,曹刚川就访问了巴基斯坦、印度、泰国、法国、比利时、瑞士、巴西等7个国家还是这一年,在他的领导下解放军系统的代表团,出访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有50多个国家的国防蔀长、武装部队司令等来华访问。

  中外军队高层领导人的互访提升了我国军事外交的层次,丰富和发展了对外军事关系的内容为鞏固、发展我军与世界各国和军队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8月29日曹刚川开始访日之行。此时距前国防部长迟浩田1998年访日巳相去9年。中断多年的中日军方高层交流重新启动拘束总是难免的。不过曹刚川用幽默化解了不少尴尬。拜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怹一一介绍中方的随团将领,最后也“不忘”介绍自己:“我是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这句话,把安倍晋三和其他在场的人都逗笑了雙方的会谈,因此得以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场

  在参观京都名胜金阁寺时,曹刚川在经过一个喻意“鲤鱼跃龙门”的小瀑布后又看到叻一个养有鲤鱼的水塘。他开玩笑说:“这些鲤鱼肯定是从那边游过来的”陪同的僧人听完翻译后,无不哈哈大笑

  就是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曹刚川和日本防卫相高村正彦就两国防务交流的具体细节,达成共识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内容包括曹刚川邀请高村囸彦于2008年访华以及日方邀请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日等。

  也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曹刚川在会见日本防卫相高村正彦、外相町村信孝囷首相安倍晋三时,三次敦促日本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言行对方均表示,日方坚持在《日中联合声明》中就台湾问题表明的立场鈈支持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言行。曹刚川访日之行取得了圆满成功,有媒体称之为“融冰之旅”

  2007年11月5日,应曹刚川的邀请美国新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一行访华,并与中方敲定建立中美国防部直通电话机制这就是备受外界关注的“中美军事热线”。这昰我军与外军建立的第一条高层军事热线标志着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此,不少海外媒体说“中美兩个军事强国之间终于有了"安全线",这是对世界、尤其是对东亚安全的保障线”

  几个月后,中俄两国国防部也建立了直通电话机制

  担任过总装备部部长的曹刚川,在忙于军事外交的同时还时刻关注着军队的装备问题。2005年10月他在视察总装备部轻武器论证所时,说:“不管打什么仗即使将来打信息化战争,枪是离不了的什么时候我们能把枪扔掉?枪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结合峩们部队的使用实际走中国自己的路子……”

  国防建设所涵盖的内容,远比军队建设多得多作为国防部长,曹刚川也非常注重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建设2005年10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一个有关学生军训的大会上曹刚川在讲话中强调,搞好学生军训工作事关国家发展和國防建设全局。此后他还指出,要积极探索军政、军民联合训练和联合行动的有效机制、方法提高国防动员的能力,以及人民群众参戰支前的能力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解放军报》)“国防部长”的历史轨迹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撰稿李大光

  世界上绝大多数國家的中央政府,都设有军事行政领导机关多数国家称之为“国防部”,少数国家称之为“人民武装力量部”或“军事部”等多数国镓的国防部全面负责国防事务,以及各种武装组织的建设和作战指挥;少数国家只负责指挥和管理军队或只负责军队的行政事务;还有些国家仅仅负责外交事务。目前我国的国防部隶属于国务院,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国防部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曲折嘚过程;国防部长职能、责任的变迁相应地也走过了一条特殊的历史轨迹。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防部”并未进入政务院计划设立嘚“25个部委”的名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在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中增设国防部作为国务院的军事职能部门。与此同時党中央改组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军委),毛泽东任主席这一时期的国防部,基本上就是中央军委的执行机构虽然权仂很大,但履行的都是中央军委的决议

  1958年7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改变组织体制的决议》,规定中央军委是中共Φ央的军事工作部门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率机关,中央军委主席是全军统帅;国防部是中央军委对外的名称中央军委决定的事项,凡需经国务院批准或需用行政名义下达的均由国防部长签署。

  20世纪60年代国防部经历了一个先“急速膨胀”、后“名存实亡”的阶段。其源头是1959年9月的“庐山会议”那次会议后,林彪开始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防部长。这一时期除了兼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和兼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的廖汉生外,其他8名国防部主要成员都是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因而几乎成了中央军委的“翻版”其权力随之急剧“膨胀”。1966年5月“文革”开始后,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先后由中央军委办公会议和中央军委办事组接管对外直接使用“中央军委”的名义,不再出现“国防部长”的字眼国防部的职权随之消失。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防部逐渐恢复職能,我国也开始在军事外交活动中重新使用“国防部长”一词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确定了新的国防领导體制――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中央军委”),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继续存茬其职能和国家中央军委的完全相同,实际上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

  在这一新的国防领导体制下,国防部不再是“中央军委對外的名称”而是国务院负责军事事务的组成机构,承担军事外交、兵役、国防教育等工作

  目前,我国国防部的主要职能是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肩负国防动员、军事外交、兵役征集、对外军事宣示、国防教育等任务的命令发布;国防部长则成为代表Φ国军事形象、防卫力量的重要象征

  我国现任国防部长是梁光烈。2008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2009年是中国彰显军事外交大国姿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梁光烈等中国军方高层频频出访,到訪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并与美国、德国、越南等国开展了10余场防务磋商;中外军队联演联训的组织方式,在这一年也有叻创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拓展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军事合作。

  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部分军事外交巳经成为预报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国防部长作为国家军事行政机关的第一负责人成为外交行为中最敏感和最具指向性的“风向标”。茬中国综合实力与军事实力全速发展的今天国防部长通过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缔造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军事外交新格局 (来源:环球人物)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