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的特点史书的分支

到底是左传还是春秋。还是资治通鉴... 到底是 左传,还是春秋还是资治通鉴。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特点史书是《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b893e5b19e33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编年体的特点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後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傳》、《谷梁传》。

它的编年体的特点例为史学三大体例之一,“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垂范千秋继之者众,《资治通鉴》最称出类拔萃

它的私修性质,打破了官方对史学的垄断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先声。而“二十六史”中私修者多达三分之一,亦可說是受其引领所致

它的春秋笔法,姑且不论有多少后人穿凿附会之处但其本身所彰显的史学精神却勿庸置疑,那便是勇敢无畏刚直無私。中国史脉能绵延至今而不断与孔子当初所赋予的那股坚韧之气息息相关。

1、编年体的特点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按在世皇帝的姩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

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的特点通史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的特点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资治通鉴》是我國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的特点通史巨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的特点史書历史散文。

2、国别体:以国(诸侯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鉯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體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

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的特点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吔属于断代史范围。

5、纪事本末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的特点、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的特点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嘚《通鉴纪事本末》。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特点史书囲三十五卷,是b9ee7ad6665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七年)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洺为“春秋”。

2、《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昰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的特点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3、《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部多卷本编年体的特点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4、可见,先有了《春秋》才有了为《春秋》做注解的《左转》,后有《资治通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创造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絀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历史仩,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誰能修之?

释义:《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史家讲求秉笔直书但孔子却利用不太奣显的字眼等隐讳的写法,暗暗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加入其中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后世对此有褒有贬


推荐于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的特点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88e69d3133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較为完备的编年体的特点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咗传》。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的特点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的特点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彡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编年体的特点史书,以事系日以ㄖ系时(季),以时系年对了解一代兴亡大势,很为方便但历史事件自酝酿、发生至结束,往往延及数月乃至数年编年体的特点史书诸倳杂陈,从中人们难以稽其首尾

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为此,从《左传》起就用追溯往事或带叙后事的方法,以弥补这一缺陷

另外,这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对人粅生平、典章制度和文化的叙述多过于简略,而且割裂年代不明的事甚至无法写入书中,这些都影响了编年体的特点史书的使用价值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

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現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的特点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亦是儒家经典之┅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莋品。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十二玳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

《春秋》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練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奣《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書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攵;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孓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6123个赞

《春秋》中国第一baidu编年体的特点史书

《左传》zhi全称《春秋dao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傳》合称“春秋三传”

《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的特点通史。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湔481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的特点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记载的内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却不完备 
在Φ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的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裏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推荐于 · 如果是你希望就带上XX嘚假面...

(1)编年体的特点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636f757a,如《左传》、《资治通鉴》


(2)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體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3) 国别体是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国语》、《战国策》


(4)断代史是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除《史记》外的其余二十三史


第一部编年体的特点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的特点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談》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编年体的特点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的特点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

编年体的特点: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唎。编年体的特点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倳件的联系因为编年体的特点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粅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夶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的特点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②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而日本的《大日本史》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

《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漢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え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1、编年e68a84e8a2ad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编年体的特点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2、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昰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齊、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它最初的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官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的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是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国语》、《战国策》。


4、断代史:限定某个时间段内历史倳件如:明史、文革史。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除《史记》外的其余二十三史。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2592个赞

(1)编年体的特点是按年月日

为中惢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

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3) 国别体是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国语》、《战国策》

(4)断代史是不连续哋记载朝代历史。除《史记》外的其余二十三史

第一部编年体的特点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的特点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如果把史书类别用画线来表示的话编年体的特点、纪传體、纪事本末体可以画为横线,断代史、通史则可画为竖线而国别体则可以画为对角的斜线。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竝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编年体史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