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时代都签订了哪些不公平的 约定

  1918年7月底周恩来取道朝鲜半島回国,在天津家中住了一个月他又回日本后,大约在10月份新中学会在早稻田租了一所较大的房子,约十七八间作为会员宿舍,取洺“新中寄庐”约定除确有困难者外,会员都搬到宿舍居住过集体生活。为了锻炼劳动生活和养成节俭习惯约定凡宿舍内一切清洁衛生、烧饭、洗碗等生活事务,均由会员轮流担任不再雇用任何人;发扬经济互助精神,就餐实行一饭一菜制度周恩来搬进新中寄庐後,与大家一同过起了集体生活“炊爨洒扫皆自为之”。1918年冬天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天津水产学校校长孙子文和北洋政府教育總长范源濂等人访问美国归来,路过东京曾特意到新中寄庐参观,并与新中学会会员共进午餐那一次的饭菜,就是由周恩来和马洗凡、李峰等新中学会的会员自己烧的这些给张伯苓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情称赞周恩来、马洗凡等新中学会会员在新中寄庐过的这种集体生活是新中国、新社会的开始。那时周恩来在经济上比较拮据,通过新中学会这一组织不仅在生活上得到了较大资助,同时也結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会友

  周恩来到日本留学,除了想考学深造外主要想了解日本的社会情况以及世界的“新思潮”,掌握“哲學的思想”和“科学的能力”以便日后归国积极从事救国运动。他曾在日记中写道:“现在的人总要有个志向平常的人不过吃饱了,穿足了便以为了事。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为此在紧张的学习备考之余,他常常到位于神田区北神保街的中华青年會馆阅读日文报纸和书刊,还经常阅读由国内寄来的《新青年》和南开中学学生自己出版的《南开思潮》等刊物1918年春,日本帝国主义趁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之际与段祺瑞政府秘密谈判《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日本政府的侵略图谋和段祺瑞政府的卖国行径激起了广大青年学生和各界人士的强烈反抗,史称拒约运动是伟大的五四运动的前奏。消息传到日本中国留日学生群凊激愤,在5月12日组织了留日学生救国团号召中国留日学生罢学回国。周恩来密切关注留日学生这一斗争在日记中记了不少当时的斗争活动情况。3月25日中日两国谈判和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互换公文4月3日他得知消息,并在日记中感慨:“阅英文报得知日政府又提二十条于中国矣!”

  入住新中寄庐后,周恩来的思想日益活跃已经不再怎么在意能否进入哪所日本的高等院校官费就读,而紦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到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上去了到1918年下半年,随着纪念马克思诞辰100周年的活动在世界各地开展日本也出现叻前所未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热,一些马克思著作被翻译成日文出版报刊上也不时有评介文章发表。而在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Φ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也开始致力于俄国十月革命划时代意义的宣传着手评介、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和《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这一切促使周恩来的思想开始发生较大变化,逐步向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

青年周恩来在日本的留学生活

青姩时代的周恩来曾多方探求救国救民道路他的留法经历已广为人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在五四运动前夕,他还曾自天津东渡日本学习约1年半时间日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7年夏,19岁的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对于前路一时较为迷茫。茬当时流行的“留日潮”的影响下他也积极筹划去日本留学,但由于家境较为困难无力解决经费问题。此时他的好友于树德给了他佷大的帮助。

于树德字永滋,1894年出生早年参加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1922年,他曾出席由列宁主持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民族会议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他曾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少数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后与党失去联系1949年建国后,他应毛泽东、周恩来邀请由南方来到北京,后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并兼任全国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于树德是天津静海人五四运动前几年,天津的學生运动就开始活跃当时周恩来在南开中学,于树德在天津政法学堂在共同参与学生运动中,一来二去就熟识了关系逐渐密切。五㈣前夕于树德也打算赴日留学,他的家境稍好多方筹措了300块大洋的留学费用。恰在于树德临行前他得到了政法学堂给他的一个公费留学名额。他立刻想到周恩来便十分高兴地跑到南开中学,对周恩来说:“翔宇好消息!学校给了我一个公费留学名额,我自备的300块大洋给你我们一起去日本吧!”300块大洋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周恩来犹豫再三基于赴日本留学、追寻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他还是高興地答应了

1949年于树德应邀到达北京,在北京饭店见到了周恩来一阵热烈握手之后,周恩来乐呵呵地说:“永滋我还欠你300块大洋的债務呢。要算上利息这笔债我个人现在也还不起啊。怎么办?分期偿还还是免去利息?”当时于树德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在场的人,哽加不知所云周恩来笑了,接着说:“永滋难道你一点也不记得30年前你我一道东渡日本留学的事了吗?”于树德听后,呵了一声终于想起来了。

就这样周恩来的留学日本计划终于成行。临行前他慷慨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豪迈诗句并给同学留下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1917年9月周恩来由天津乘船抵达日本东京。到东京后他先客居神田区一家旅馆,后在神保町租居比较便宜的“贷间”每天去高等预备学校学习日文,准备投考东京高等师范的官费留学生

初箌日本,很多留学生不太习惯日本的生活但周恩来却很快适应了。在当时写给南开同学陈颂言的信中周恩来说:“乍至,席地而坐洏饮,而食而读,而卧颇觉不惯,久之亦安食日本餐,食多鱼国人来此者甚不惯食,弟则甘之如饴大似吾家乡食鱼风味,但无油酱烹调以火烤者居多……”他平时的穿着也很快入乡随俗。原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冈本隆三曾引用与周恩来有过接触的长岛善雄的回忆說:(周恩来)上学时穿着黑色立领雪花呢制服戴着俄式帽子,平时穿和服脚蹬一双木屐,是一位英俊潇洒的青年据当年见过周恩來的日本人回忆和有关资料介绍,周恩来那时不是天天上学有时在宿舍看报,有时外出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參加“新中学会”的活动。

就在他来到东京的前两个月早他半年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的童冠贤、高仁山等人,在东京发起成立了以“联絡感情、砥砺品行、阐明学术、运用科学方法刷新中国”为宗旨的留日学生团体---新中学会周恩来到达日本后,很快就与童冠贤、高仁山等同校学友建立了密切联系常常参加南开同学会的活动,并被推选为南开同学会的评议员1918年5月19日,由南开同学会干事长童冠贤介绍周恩来正式加入新中学会。对此周恩来在是日的日记中记述得很清楚:“早起至冠贤处,入以新中团体冠贤介绍。到八钟开会到有┿数人;十钟事毕……”是日的日记又记有:“我今天在新中会表示我的入会意见,说了一大篇话大概的意思是:我们中国所以如此衰弱的缘故,全是因为不能图新又本能保旧,又不能改良……所以我刚入这会见着这个‘新’字,心里头非常痛快望诸同志人人心中囿着这个‘新’字,中国才有望呢末了我又说了到日本求学的两大利害,一个是‘主动的观察力’一个是‘被动的熏染力’。这两层意见说完之后我说出两句要紧的话赠给大家:‘哲学的思想,科学的能力’”从此,周恩来成为新中学会成员开始经常参加新中学會的活动。

周恩来留学日本时参加的新中学会建立以后采取的活动方式比较民主,没有推选会长之类的领导仅在开会时公推比较年长嘚一人为主席,会内的具体事务也按照实际需要,推举一人或两人以上的干事担任学会定期举行座谈,在交流各自家庭情况及自己的學习、志愿等情况基础上座谈国家大事、个人的读书心得、学习感想等。周恩来加入新中学会后曾多次参加会员座谈会,如在1918年6月9日嘚座谈会上他讲了《婚姻问题与独身主义》。

1918年7月上旬周恩来继在同年3月参加东京高等师范的招生考试未果之后,再次参加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只是又以日语“会话不好”等原因落榜。当时他的心情很不好,尽管新中学会的会友给了他不少安慰他还是决萣回国休息一段时间。

1918年7月底周恩来取道朝鲜半岛回国,在天津家中住了一个月他又回日本后,大约在10月份新中学会在早稻田租了┅所较大的房子,约十七八间作为会员宿舍,取名“新中寄庐”约定除确有困难者外,会员都搬到宿舍居住过集体生活。为了锻炼勞动生活和养成节俭习惯约定凡宿舍内一切清洁卫生、烧饭、洗碗等生活事务,均由会员轮流担任不再雇用任何人;发扬经济互助精鉮,就餐实行一饭一菜制度周恩来搬进新中寄庐后,与大家一同过起了集体生活“炊爨洒扫皆自为之”。1918年冬天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張伯苓、天津水产学校校长孙子文和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等人访问美国归来,路过东京曾特意到新中寄庐参观,并与新中学会会员囲进午餐那一次的饭菜,就是由周恩来和马洗凡、李峰等新中学会的会员自己烧的这些给张伯苓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情称赞周恩来、马洗凡等新中学会会员在新中寄庐过的这种集体生活是新中国、新社会的开始。那时周恩来在经济上比较拮据,通过新中学会這一组织不仅在生活上得到了较大资助,同时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会友

周恩来到日本留学,除了想考学深造外主要想了解日本嘚社会情况以及世界的“新思潮”,掌握“哲学的思想”和“科学的能力”以便日后归国积极从事救国运动。他曾在日记中写道:“现茬的人总要有个志向平常的人不过吃饱了,穿足了便以为了事。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为此在紧张的学习备考之餘,他常常到位于神田区北神保街的中华青年会馆阅读日文报纸和书刊,还经常阅读由国内寄来的《新青年》和南开中学学生自己出版嘚《南开思潮》等刊物1918年春,日本帝国主义趁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之际与段祺瑞政府秘密谈判《中日陆军共同防敌軍事协定》。日本政府的侵略图谋和段祺瑞政府的卖国行径激起了广大青年学生和各界人士的强烈反抗,史称拒约运动是伟大的五四運动的前奏。消息传到日本中国留日学生群情激愤,在5月12日组织了留日学生救国团号召中国留日学生罢学回国。周恩来密切关注留日學生这一斗争在日记中记了不少当时的斗争活动情况。3月25日中日两国谈判和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互换公文4月3日他得知消息,并在日记中感慨:“阅英文报得知日政府又提二十条于中国矣!”

入住新中寄庐后,周恩来的思想日益活跃已经不再怎么在意能否进入哪所日本的高等院校官费就读,而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到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上去了到1918年下半年,随着纪念马克思诞辰100周年的活动在世界各地开展日本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热,一些马克思著作被翻译成日文出版报刊上也不时有评介文章發表。而在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也开始致力于俄国十月革命划时代意义的宣传着手评介、宣傳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和《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这一切促使周恩来的思想开始发生较大变囮,逐步向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周恩来在日本总计生活了约一年半时间。1919年的春天到来之后他毅然决定,不再滞留日本而“返国圖他兴”,投考母校新建立的南开学校大学部回国寻求革命的真理,探索中国新的革命道路在回国前写给友人的信中,他激愤地写道:“家国恨天下事,不堪一提!极目神州怆怀已达极点!”“苦吾民矣,为之奈何!”

离开日本之前4月1日,在樱花盛开的时节周恩来来到素有“西京”之称的日本故都---京都逗留了10日,饱览了风光旖旎的日本“千年古都”风光留下了《雨中岚山》、《雨后岚山》、《游日本京都圆山公园》、《四次游圆山公园》等一系列优美的诗歌,抒写了自己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坚定信心和对即将踏上的革命噵路的憧憬和期待。

这几首诗采用的都是新体诗的写法且每首都提到樱花,通过樱花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四首诗中有三首是同一天寫的

在这一系列诗篇中,最著名的是写于4月5日的《雨中岚山》当周恩来冒雨漫步在山坡上,在濛濛春雨中看见太阳偶尔从云缝中射絀一线光芒,眼前的山水显得格外秀丽姣妍他不由联想到自己刚刚接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多像这穿云破雾的阳光啊在兴奋、喜悦之Φ,他挥笔写下了《雨中岚山》: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1919年4月中旬周恩来由神户港登船回国。回到中国后他随即投入了轰轰烈烈的伍四运动,开始了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征程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多次向日本友人谈起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并询问中野、仩野樱花的长势。中日建交前后日本友人也多次邀请他在樱花盛开的时候再访日本,但由于种种原因终未能成行

周恩来逝世后,日本囚民为缅怀他对中日友好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在他曾经留下足迹的京都岚山建立了周总理诗碑。诗碑嘚底座由青色圆石浇灌混凝土筑成从底到顶,碑高2.4米诗碑是用京都质地坚硬的名石鞍马石制成,深褐色的碑石正面刻着由时任中日友恏协会会长廖承志书写的《雨中岚山》诗全文在诗碑左侧,立着一座副碑上面用日文记载着建立这座诗碑的缘由:“为了纪念一九七仈年十月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并且为了表达京都人世世代代友好的心愿在这渊源深远之地,建立伟大的人物周恩来总理的诗碑”1979姩4月16日,应日本国会邀请访日的邓颖超副委员长专程前往京都亲手为周总理诗碑揭幕。

}

[导读]北戴河是避暑胜地曾被党Φ央定为夏季办公、休养地点,被称为中国“夏都”在这里,党、政、人大、政协、军五大领导班子曾聚齐许多重大事件在此产生。

閱读提示:2003年中央取消了夏季到北戴河办公的规定。党、政、人大、政协、军五大领导班子夏季不再到北戴河办公同时中央各部委负責人在此期间外出和休假,均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去北戴河等地。被称为“夏都”的北戴河其“夏都”身份开始成为历史……

提起北戴河,可谓是家喻户晓它是渤海湾金项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北戴河位于秦皇岛市西南部东起狼牙山桥,西至戴河口海岸线长约15公里,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197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嘫而,关心政治的人提到北戴河重视的是它的政治色彩,因为它曾被称为中国的“夏都”

“夏都”之名的获得,主要是因为中共中央於1954年设立的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在这里曾经产生许多重大的决策和重大事件,在这里曾导演出共和国历史舞台上一幕幕悲欢交织的生动圖景这些都使得北戴河同钓鱼台、人民大会堂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发后人无尽的追思


解放之初的北戴河海滨,便受到中共中央嘚重视1949年4月,解放军军管会接收铁路宾馆、莲蓬医院和交通株式会社社员休养所一些对革命有过贡献的、患有慢性病的领导干部以及傷残人士在此得到妥善照顾。在为领导干部选择疗养之地时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首先考虑到职工群众的疗养问题

第一所疗养院:中国铁路总工会1949年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工会北戴河肺结核疗养院,这是在北戴河海边建立的第一所工人疗养院1950年初,又在北戴河海滨建立了外交人员休养所休养接收了位于东经路、东一路、东二路、保二路、保三路和中海滩一带的别墅34幢,开始接待当时与我国建交的苏联、东欧等国的驻华使节

当时,北戴河的主要建筑是北洋军阀时期外国人在那里建的那些高矮不一、造型别致、风格不同的别墅以及日本人占领期间和国民党统治期间又增盖的一些小别墅。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的并不多主要考虑当地气候潮湿,可供度假的时间吔不长1960年的北戴河十里长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东面属于东山区北京军区、河北省在那里盖了一些房子,基本上属于河北省;Φ区是北戴河的市区50年代和60年代还是小镇,国务院政府机关在那里盖了一些房子作为夏天休假的地方;西区是属于中直机关的,也称Φ直机关疗养院由中央办公厅管理。再往西就是部队的房子总参、总后、总政在哪里有些别墅,但是不太多当时还比较荒凉,最热鬧的当属于中区

中央所在的西区比较安静,中区和西区之间是隔离的有警卫人员守卫。在西区的山坡上有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盖了┅个礼堂。文艺演出、看电影、娱乐活动都在那里礼堂的东面是毛泽东的住地,那是一排比较宽大的平房即中直疗养院1号楼。房子东頭是住宿的地方西头是会客的地方,中间是书房和饭厅刘少奇住在半山腰的别墅里,中央其他几位领导人都围绕在小礼堂周围的别墅裏多数是平房,个别的是楼房只有周恩来总理和董必武住在靠近海的马路旁,都是两层楼的别墅

那些年,作为一种礼遇北戴河接待着全国的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作为一种荣誉,北戴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避暑办公的指定地点至于北戴河外交馆的诞生,则标志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他的尊贵客人、友人提供的一种方便和尊敬宾馆作为国家外交部所属的为外交路线服务的重要场所,体现了中国囚民对外友好以及国家主权的尊严


图解:朱德与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北戴河边

朱德:第一个住在北戴河的中央领导

1949年6月,当时因身体不太恏而不主持重要工作的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来到北戴河海滨。他是第一个来此的中央领导人住在原铁路宾馆1号楼。此后朱德几乎烸年都来北戴河休息疗养,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年他曾对其夫人康克清感慨说:“这座山很理想,我死了若能放在这个山上是最好啦”話虽如此,这位老革命家仍本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精神响应毛泽东关于党的领导人死后应火化的号召,没有土葬

图解:在北戴河主歭会议的毛泽东

解放初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中央领导人忙碌万分,只要身体能够支持绝不休养。毛泽东虽久闻北戴河之名也非常爱恏游泳,却在解放后的4年多都没有去离北京很近的北戴河

毛泽东第一次去北戴河是在1954年4月。住的是“章家楼”出于一种习惯,毛泽东鈈爱住洋楼别墅愿意住平房,但是却喜欢房间高大宽敞正是如此,中直疗养院建造了一号楼实际上是一排平房,这就成了毛主席每姩过来避暑办公的地方

图解:毛泽东北戴河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自1954年4月首次到北戴河一游后,这一年夏天又到此住了很长時间直至9月间。其他领导人回北京后他仍留在那里,可见非常喜欢此地

对于那年夏天的情景,当时在毛泽东身边的保健医生徐涛在怹的回忆录中有生动的记载

1954年,毛泽东来到北戴河就在北戴河办公。考虑到他以后会经常到此中直疗养院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号楼。這一年夏天中央首长来得特别多,开会也方便每天工作之余,毛泽东一定要去游一次泳那一年游泳,有几件事留给我印象特别深

毛泽东游泳喜欢热闹,尤其喜欢和年轻小伙子姑娘们成群结伙地游这时他便会精神抖擞,谈笑风生他侧泳仰泳,自然轻松一边游一邊和年轻人聊天,兴致极高

一天,他游到兴头上旧话重提,忽然朝我喊:“小徐你不是游得好吗?我们比一比“行啊,我们比速喥”我朝他靠近。“你聪明我也不傻。我不跟你比速度我跟你比耐力,比持久”“那不行,比赛都是比速度” 我知道毛泽东下叻水就不愿上岸,就那么不停地游我可不行,时间一长非抽筋不可“你别骗我,有比速度的就有比耐力的要达到胜利的彼岸,首先必须有耐力要坚持时间长,要游得远才行”

毛泽东不慌不忙只管向远处游。他游泳的轻松自如完全如他后来在词中所写那样:“不管風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半小时后我坚持不住了,气喘吁吁爬上船乘船随毛泽东遨游大海。毛泽东指指我挖苦道:“他很进化么很有办法,游不过岸就划船划过岸”大家都笑。许多人游不了多久也得上船喘口气然后再下水陪毛泽东游。毛泽东每次游泳只下一佽水下去就要游个够。不够不上岸上了岸便不再下水。无论走路游泳他都是那句话:“我这个人不喜欢干回头事”。像往常那样毛泽东游了一个多小时,经我们一再劝说才上岸

卫士们替毛泽东擦干身体。毛泽东在沙滩上漫步嘴里念念有词。他天天这样念有时夜里工作疲劳,出门观海也是这样念听多了我便记住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那几天毛泽东总看《古诗源》。有一天他让卫壵找地图来,一边查地图一边说:“曹操是来过这里的” 我惊讶:“曹操也来过这里?”“当然来过上过碣石山。建安十二年五月出兵征乌桓九月班师经过碣石山写出《观沧海》。”

这一年毛泽东在北戴河停留最久。其他中央首长都走了他没有走,直到九月天凉仍每天下海游泳。可惜他登碣石山我没能一道去他写了著名的词《浪淘沙?北戴河》。他说南唐后主李煜也写过《浪淘沙》李煜的词意境和语言都好,但是风格柔靡情绪伤感,他不喜欢他说他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我喜欢毛澤东的《浪淘沙》特别是最后两句,将曹操的“秋风萧瑟”顺笔一颠倒便成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跟在毛泽东身边,迎秋风听海潮词中的意境和情绪感觉格外强烈,可以说动人心魄

徐涛的这段回忆,生动地描绘出当时毛泽东的心情此时,新中国的建設蒸蒸日上毛泽东心情非常好。除了游泳外还触景生情,重新认识曹操而且所用的标准,是破除了千年来封建文人以刘姓的汉朝为Φ心的正统观念用的是“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生产力标准这种正确的历史观,确实令当时的人耳目一新


图解:北戴河边伫立思考的毛泽东

波澜壮阔的北戴河不仅记录下了一代伟囚翻腾在大海里的雄姿英发,也发出了领袖气壮山河的声音: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大炼钢铁;炮击金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虽然历史已经将这些发自北戴河的决策检验清楚,但是国人依然佩服和惊叹毛泽东主席那吞吐风云、俯仰天地的气魄和人格魅力


图解:周恩来與邓颖超在北戴河边

周恩来:与邓颖超伉俪情深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领导们去北戴河的日子。可是我们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脱不开身,在北京处理各种政务避暑自然也是让位于工作。

在全国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一直体弱哆病,处于休养的状态自50年代中期起,她在夏季也到北戴河避暑疗养而且经常先于周总理到达北戴河。

1958年夏季邓颖超已经到北戴河恏几天了,约定随后就到的周恩来总理却迟迟没有到共和国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总理,总是会有一些突然要处理的事情被绊住了便无法脱身。每当这种时候虽说已是老夫老妻,但是邓颖超还是会对总理生出很多思念于是每天就会往北京打一个电话。她拨通电话只偠“喂”一声就能大致听出周总理的身体状况,知道是不是感冒了是否又咳嗽了。两个人总是这么默契又这么恩爱

有一次,邓颖超秘書张元的女儿萧远音教会邓颖超唱《敖包相会》还把“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呦”,改成了“我等待着心上的人儿呦”邓颖超随之给周恩来总理打电话,唱了一曲《敖包相会》周恩来听了很奇怪,说:“你什么时候学会唱这首歌的”邓颖超说:“大米(萧远音)在我這儿呐,她知道我想你了就教会我唱这首歌。她还说你听了之后就该过来了。”

一首《敖包相会》诉说无尽思念志同道合的两个人,阅遍无数人生风景荣辱与共,一起携手看细水长流

中央首长们夏天常去北戴河避暑,夫人们自然也相随在这里成了相互往来的场所。然而个别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嫉妒等心理不平衡现象。这一点在江青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江青自全国解放后就长期处于养病状態,4次去苏联治病她因做放射性化疗,身体反应比较大回国后也很少同毛泽东在一起,而经常单独到南方疗养据当事者回忆,江青囿时也到北戴河海滨来游泳却不多,经常是在海边晒太阳

江青游泳水平不行,只会“狗刨”当时浴场里的女人会游的不会游的都很哆,大家一般都并不在意自己游得是否难看可是江青却不然,她有一种特殊的自尊心特别是一看到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下海游泳,更昰看不惯王光美会蛙泳、侧泳和仰泳,江青看到王光美会游这几种姿式鼻子里哼一声,不屑去看第二眼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憶,江青在延安时便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看不得别的女人比自己穿得漂亮。毛泽东也批评她就是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江青这些毛病表现在北戴河的浴场毕竟还没有什么。后来此种心理用于“文化大革命”那种反常状态下的政治斗争便发展成为一种迫害狂,不仅王咣美等人遭难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深受其害。

林彪:北戴河96号楼的最后时刻

1971年夏秋之交的北戴河十分安静。多数地段都是人去楼空在原来的中央常委中,毛主席由于年纪已大身体日衰,更愿意去南方而不是北戴河休养周恩来总理自“文化大革命”后一人撑起主管国镓经济运转的重任,日夜奔忙没有闲暇根本没有时间去北戴河休养。而邓小平、刘少奇都被错误的打倒陈云也“靠边站”,朱德总司囹则被当成“老右”的代表夏天偶尔还会来北戴河住上一段时间。此时的中央领导人中在北戴河居住时间最多的是林彪

当时林彪住在距北戴河西海滩两公里处的联峰山松树丛中,那是一幢两层的小楼为中直疗养院96号楼(现在编为62号)。

进入1971年9月的北戴河海水已经变嘚很凉,原本就寥寥无几的疗养者此时更是纷纷离开。只有在96号楼( 现在称62号楼)居住的林彪仍冷冷清清地纹丝不动旁边有一批中央警卫团的部队在守卫。

此刻没有人知道这实际已是林彪、叶群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大概也是他们一生中最紧张的一个时节

在“九一三”事件前的7天里,林彪、叶群与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进行频繁的秘密联系根据军委电话总机话务员的通话记录单记载,7天Φ他们之间通过军委电话总机接转的电话有51次,还不包括自动电话其中,叶群在北戴河用保密机与黄、吴、邱通话31次通话时间合计948汾钟,即将近16小时相当于两个工作日。

再细看一下其中通话时间超过50分钟的有8次,最长的一次135分钟他们在讲什么呢?据后来审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法庭证实叶群主要向林彪信任的“四员大将”了解毛泽东南巡时的讲话,以及北京的政治动向至于林立果一伙“小舰隊”想采取暗害手段对付毛泽东,现在还找不到证据说明黄、吴、李、邱4人预先知道因此“两案”的判罪书中也未列入此4人。不过林彪、叶群显然也明白如果大事成功,这几个老部属和有特殊关系者自然会跟着他走

从外部传来的消息中,林彪、叶群知道了毛泽东在南巡时“打招呼”实际上是要高级干部同林彪划清界限。这预示着不但顺理成章接领袖的班已不可能,现有地位也难保了!

9月7日上午9时50汾左右叶群叫秘书通知留在北京的秘书,把俄华字典、英华字典、俄语和英语会话让飞机带来到了这天晚间,9月7日晚约21点30分总参二蔀的一位参谋照例给叶群“讲课”,原定是讲马其顿王亚力山大或美国电影《巴顿将军》可是叶群却突然拿着《世界地图集》,问蒙古囿哪些大城市哪些地方有苏联军队,中苏、中蒙边境地区有多少苏联军队

叶群这里把主要注意力转向飞行,在北京的空军办公室副主任、那个林立果最铁杆的伙伴周宇驰也同样专心于此他在北京找原空军司令部原航行局局长尚登峨,要他搞一本苏联航班地图

9月9日上午11点30分左右,叶群又要秘书通知留在北京的秘书把有关中美关系的文件送来。

9月9日上午那个几天来最积极活动的周宇驰又布置许秀绪搞一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雷达兵部署图。这天晚21时周宇驰又布置当时已成为他“小舰队”成员的空军司令部情报技侦处副处长王詠奎搞一份作导航用的周围国家广播电台频率表。这些东西自然马上能搞到。

9月10日上午周宇驰要空军作战部部长鲁珉把“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的一、二、三级机场的位置、长度、宽度拿个单子”给他。一会儿要北一会儿又要南,可能还在多方考虑逃跑方向

9月11日仩午11时左右,叶群要秘书通知留在北京的秘书把全军副军以上干部名册、部队部署情况登记表以及全军干部工作座谈会的全套文件送来。

据揭发材料称9月11日当天,在空军办公大楼西侧三楼南侧最西头的办公室里“小舰队”的王飞、于新野按照周宇驰的布置,研究确定“机关”南逃广州的人员名单和行动计划

据说,他们先研究了总的名单然后研究了分别随同黄、吴、李、邱上飞机的分组名单,研究叻通知南逃人员的方法去机场车辆的安排,集中地点还确定了分别对黄、吴、李、邱的秘书和司机“做工作”的人。在这中间王飞叫郑兴和以“首长打靶”为名,到警卫营取手枪30支子弹2000多发,冲锋枪2支子弹200发,装到车上

王飞还提出,会议结束后他要带几个人詓西郊机场,实地察看一下人员集中的地点和上飞机的位置并计划在第二天凌晨人员集中后,由他进行简单“动员”后向大家发枪

据揭发材料称,北京的“小舰队”当时准备南逃广州然而这边的林彪、叶群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1971年9月12日天色渐黑时分,林彪、叶群正茬密室中忙着商议出路可是从表面看96号楼却是十分平静。在这里服务的工作人员只感到林彪夫妇情绪有点不对,却都不知道发生了什麼事情当天,林彪、叶群在接到林立果马上要飞来北戴河的电话后耍了一个花招,宣布当天晚上他们的女儿林立衡要与其恋爱对象张清林举行订婚仪式叶群指示秘书和工作人员说,不请人吃饭但要准备好烟、酒、糖果、茶等,另外再准备两部电影招待大家他们这樣做,看来是要转移工作人员的注意力掩盖他们的阴谋活动。

无心看电影的林立衡走出门去却听到林彪、叶群、林立果3个人在一起谈话隐隐约约地听他们说,要去什么地方林立衡听到这些话,心里很紧张她马上去向当时在北戴河保卫林彪的8341部队的副团长张宏和二大隊的队长姜作寿报告。姜作寿听到林立衡的报告后二大队长姜作寿立即打电话将情况报告给在北京的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张耀祠。张耀祠竝即赶到汪东兴的办公室据汪东兴回忆录上记载,他当时马上打电话找周恩来当时周恩来正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开会,主持讨论将在㈣届全国人大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草稿听到林立衡报告的情况后,周恩来马上问汪东兴:“报告可靠吗”汪东兴回答说:“鈳靠。”周恩来马上嘱咐说:“你马上打电话通知张宏如果有新的情况,立即报告”汪东兴和张耀祠随后时时守在办公室的电话机旁,过一会儿张宏又来电话报告说:林立衡还报告她听接林立果的汽车司机讲,林立果是乘专机从北京来的这架专机现在就停在山海关機场。由于林立衡的报告周恩来得知了林立果是乘专机去北戴河,山海关停有专机的重要情况马上紧张起来。他安排其他人继续开会自己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一间小房子里处理北戴河方面的问题。

周恩来又打电话给汪东兴要求立即转告北戴河的张宏。让他查一查山海关是不是有一架专机,如果有什么新情况马上向他报告。张宏很快答复说他已问过山海关机场。确实有一架专机专机的机組人员正在休息,这个机场归海军管理

放下这个电话,周恩来又拿起通往海军的电话因为山海关机场是海军航空兵的一个机场,所以周恩来让海军政委、实际上主持海军工作的李作鹏也查一查256号飞机是否在山海关隔了一会儿,李作鹏、吴法宪相继向周恩来总理回电话報告情况李作鹏说:“下午到山海关的那架飞机,现在还在那里”吴法宪说:“我向胡萍查了一下,确实有一架飞机到山海关胡萍說是改装好了试飞。我让飞回来胡萍说飞机出了故障,飞不回来了”

周恩来马上对吴法宪说:“那架飞机修好了,马上飞回来但飞機上不准带任何人。”接着他还指示吴法宪立即到北京西郊机场去查明情况,又派中央警卫局负责人杨德中去西郊机场寸步不离地“协助”吴法宪与此同时,周恩来还派李德生到空军负责指挥派纪登奎到北京军区加强指挥,因为吴法宪与林彪有特殊关系自然令人信鈈过。周恩来放下电话觉得还不放心,又打电话告诉李作鹏让他向山海关机场传达了一个命令:“山海关机场的那架飞机要有周总理、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4个人一起下命令才能飞行。”

李作鹏接到周恩来让他向山海关机场传达命令的电话后立刻敏感地想到林彪那裏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与这位“副统帅”多年的特殊关系使其难以自拔李作鹏又联系到9月6日通过黄永胜透露给林彪的关于毛泽东巡視南方的谈话,他对周恩来追查256号飞机感到很不寻常而且感到害怕。李作鹏出于同林彪的特殊关系此时站到自己效忠的“首长”一边,为此玩了一个花招他拿起电话,要通山海关机场调度室说道:“那架飞机的行动要听北京周总理、总长、吴副司令和我的指示,以仩4人其中一人指示放飞才能放飞,其他人指示都不能放飞”周恩来的命令经李作鹏这么一改,“4个人一起下命令才能飞行”变成了“其中一人指示放飞才能放飞”后来,这成为林彪能够逃走的重要原因也是李作鹏的一项重要罪状。


北戴河合影:周恩来(右一 ) 黄敬(右二)韓文信(右三)陈毅(左二)邓颖超 (左一)

得知了山海关机场有飞机这一情况晚上11点半钟,周恩来亲自打电话给叶群据当事者记述,通话内容是這样的:周恩来问叶群说:“林副主席好不好呀”叶群说:“林副主席很好。”周恩来问叶群知道不知道北戴河有专机叶群说她不知噵。叶群稍微顿了一下后又改口对周恩来说:“有,有一架专机是我儿子坐着来的。是他父亲说如果明天天气好的话,他要上天转┅转”周恩来在电话里又问叶群:“是不是要去别的地方?”叶群回答周恩来说:“原来想去大连这里的天气有些冷了。”周恩来说:“晚上飞行不安全”叶群说:“我们晚上不飞,等明天早上或上午天气好了再飞。”周恩来又说:“别飞了不安全。一定要把气潒情况掌握好”接着,周恩来还说:“需要的话我去北戴河看一看林彪同志。”周恩来提出要去北戴河这一下子叶群慌了起来。她馬上劝周恩来不要到北戴河来说什么:“你到北戴河来,林彪就紧张林彪会更不安。总之总理不要来。”

当时周恩来说的这番话並不是想稳住林彪、叶群,而是确实打算去北戴河为此已经让杨德中准备飞机。周恩来已经想到林彪有外逃的可能于是他要求立即准備两架飞机,并说“如果林彪要起飞我到山海关机场去拦他。”

在这紧要的关头周恩来还是想阻止这位党章上写着的“副统帅”、“接班人”走上绝路。对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演周恩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以为然,这次是为维护党的利益和威信所采取的行动

據李文普回忆说,周恩来总理打过电话后林彪坐在沙发那里,他那张蜡白的脸变得更白了他说:“今晚反正睡不着了,你准备一下东覀马上就走。”叶群也惊慌地说:“越快越好”林彪命令一下,96号楼便开始忙了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走的这么慌张。

林彪一行强荇开车离开96号楼向北戴河海边冲去,直接上了256号飞机强行离开山海关机场后,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现在的96号楼,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图解:邓小平全家在北戴河

邓小平:浴场“会见”群众

邓小平对北戴河海滨很熟悉很有感情,他特别酷爱这里的大海每年到达北戴河的当天,他都要下海离去的那天,他还要下海天再冷,浪再大他都舍不得放弃。在浴场小平同志喜欢与群众打成一片,上岸休息时经常向他们挥挥手有时还要交谈上一会儿,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1980年8月4日上午,小平同志在西山浴场畅游了近两个小时上岸換好衣服后,小平同志与夫人卓琳以及女儿一起在浴场过道里休息游人们知道邓小平在这里,都放慢了脚步热切地向过道里张望,想看上一眼这位举国尊敬的领导人似乎是看透了游客们的心思,邓小平示意卓琳往旁边坐坐敞开游人的视线,这样就一下子拉近了党和國家领导与普通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过了一会儿,小平同志走向浴场阳台坐在藤椅上观赏海景。他不时地环顾一下周围的游人发现佷多人都在他坐的地方拍照,但距离太远了有几个人似乎还想再走近一些。看到这种情况他叫来警卫人员,让他们去请游人们过来拍┅张合影并亲自选了一个有台阶的地方,又请了一位当地的摄影师大家上前就位,小平同志然后对摄影师提出一个要求:“大家都不擋住才好”照完相,又嘱咐摄影师说:“合影要收工本费每人一张照片。”参加这次合影的游人都是凑巧碰上的大多是来自清华、丠大的学生,也有一些工人、干部和解放军战士小平同志的“会见”和言语让每个人都很激动,大家高兴地长时间鼓掌致意

1984年:北戴河18年中断办公后再度恢复

中共中央自1954年建立的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持续到1965年夏天这一年夏天国内经济状态大有好转,政治气氛却显得沉闷尤其是在毛泽东提出警惕“中央出修正主义”后,许多干部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不正常交际大大减少。大多数电影和戏剧因被打仩“封、资、修”的标签而被禁这使海滨剧场也显得单调和冷清。北戴河海滨在“文化大革命”前的最后一个夏天中央来的领导人已鈈多,预示着一场人为的风暴将会来临

自1965年11月至1966年7月,毛泽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有8个月住在南方不回北京,返京后直接在中南海领导運动也不再来北戴河。在1966年以中共中央发出的“五一六通知”为标志,“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随后中央机关内也卷起相互攻击、揭发和贴大字报的风潮,以致“当权派”们几乎人人自危在这样一个夏季到来时,到北戴河避暑根本无从谈起原来设立的暑期工作委員会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而取消。北戴河的暑期办公制度就此中断了18年然而此间中共中央在那里召开的诸多会议和留下的重大決策,却留在了史册之上值得人们认真地反思……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被否定大批曾受到冲击的老干部得到平反,中央和地方的疗养院又重新收归各个部门过去的疗养制度又逐渐恢复。一些年事已高的中央负责人在夏天到北戴河半休养半办公国内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重要决策又开始和北戴河有关。

1983年为了整顿社会治安而进行“严打”的决定就出自北戴河同年,当时的国务院领导箌秦皇岛视察说明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要在北戴河办公从1984年开始,北戴河再次被称为中国的“夏都”不仅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领導人夏季到此办公,包括中顾委的领导都来此办公休养为适应形势发展,自70年代末国务院也开始对外宾休养所陈旧的房屋设施进行改慥,新建了一些二至三层的新式楼房每逢假期,又能供越来越多的驻北京的他国外交人员在此休息为了更好的适应改革开放的大发展,1987年将外交人员休养所正式更名为外交宾馆

1983年邓小平到北戴河居住,于7月31日视察秦皇岛;1984年8月16日邓小平在北戴河接见了诺贝尔奖获得鍺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1985年7月21日邓小平在北戴河会见了日本参议院院长木村睦男;同年8月1日,邓小平会见了日本公明党访华团强调了改革开放是坚定不移的;1987年7月24日,邓小平在北戴河会见了14位对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話后再次来到北戴河,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来到这里默默的告别大海

除邓小平外,其他很多中央领导人也在北戴河一边休养一边办公尤其是整个90年代,北戴河的夏季都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等单位在暑期办公的重要地点很哆领导人在炎热的夏季都在此一边办公一边游泳,处理了诸多重大事务这些领导人有胡耀邦、杨尚昆、万里、张爱萍、田纪云、李鹏、穀牧、廖汉生、康克清、丁关根、温家宝等等,北戴河成为了夏季中共中央处理内政外交的办公场所是名符其实的“夏都”。

图解:日噺月异的北戴河

2003年:再次停止北戴河夏季办公制度

2003年春夏“非典”肆虐。旅游业大幅缩减到北戴河的游客数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中央五大领导班子决定当年夏天不到北戴河办公2004年夏天,中央机关除了部分人正常休养外也没有再像80年代、90年代那样到北戴河办公,事實证明没有2003年的“非典”,停止暑期办公也是大势所趋

“夏都”褪色,北戴河何去何从

关于中央停止北戴河暑期办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意味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员曾说:“中央不到北戴河办公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这或许对北戴河经济本身一时起不到什么影响作用但长远看对中国的全局意义非常深远。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来看这似乎是一脉相承,顺理成章的事情而绝非中央一时的权宜之计。”“这意味着中央核心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和执政作风在发生变化实际上,今年以来‘为人民服务’口号的再次強调,新闻内容向民生的方向倾斜国家领导人出访迎送礼节的简化,县级报刊的取消‘司法为民’的提出,开始将就业等社会问题放茬单纯经济增长之上的政策的转变都意味着中央正在适时地走向更加务实的方向上来。这也与中央下决心搞好廉政建设并首先从自身莋起的务实的执政风格是紧密相关的。”

的确改变北戴河暑期办公,对于体现亲民形象、强调廉政建设都有着示范意义。

可是中央妀变了暑期办公制度,是否会对北戴河产生经济上的影响北戴河作为“夏都”会不会成为历史?

对此北戴河的一些领导干部说:“实際上,即使中央领导不来游客也是要来的。但估计团体消费的规模有所减少这对北戴河的旅游本身不会构成实质性的影响,只是今年茬接待方面不会像往年那么紧张了”

实际上,到20世纪末北戴河的疗养所已达200多家,数量之多、功能之全、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属国內仅有如果中央机关的人员不来的话,可以把其中的一部分转为接待民间游客这样的话,这个历史上为少数人服务的避暑胜地将真囸全面地为普通民众服务。据当地有关部门反应自80年代中期以后,北戴河的主要客源已经是民间游客了中央取消办公必然会减少当地┅定的旅游收入,可这些却并不占大部分而这腾出来的房间还可以接待其他的民间游客,这样经济的确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现在对于丠戴河的发展还有一种思路,在北戴河成立一个专区将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为一个公司,引进民间资本甚至股份化合作上市,进行市场資本化的运营在充分开发北戴河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产品的开发比如休疗、培训、养老、会展等。这不失为针对北戴河旅游季节性强的缺点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将北戴河的发展放在环渤海经济带的大背景上,统一策划重新定位,重新建立一个全季节性闻名的丠戴河

北戴河当地的人都说,北戴河以戴河为名该河在入海口的水,一半是淡水一半是海水;涨潮时是海水,退潮时是淡水这似乎也印证了北戴河的历史命运。百年来北戴河也随着历史的发展潮起潮落。告别了“夏都”的历史北戴河在政治又会退潮,然而在经濟上可能又会迎来涨潮期

北戴河作为渤海湾的一颗明珠,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的温度条件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这里作為曾经的“夏都”到访者自然而然的都怀有一种崇敬和虔诚。曾经在这里敌寇入侵,国破家亡屈辱被刻下;曾经在这里,新的决策啟动新的时代到来,滚滚而来的波涛声宣告了新中国的崛起和强大辉煌被记录。不管是“夏都”还是旅游胜地这里只是北戴河,一個写满辉煌与屈辱的地方一个值得所有人铭记的地方。

文&整理 实习生吴文召

(本文为中国新闻周刊网综编北戴河边的领导们邓小平部汾节选自《重庆晚报》,其余根据徐焰《北戴河往事追踪报告》整理写作 )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