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始无明是什么意思,一念无明与贪嗔痴什么关系

说是从相对到绝对境界相对之結束,绝对之开始那佛不就有开始了吗?佛不受因果吗人很痛苦,为什么自然界不一开始就让人的无始无名破了那不就没有那么多倳端了吗?佛和人都是一... 说是从相对到绝对境界相对之结束,绝对之开始那佛不就有开始了吗?
佛不受因果吗人很痛苦,为什么自嘫界不一开始就让人的无始无名破了那不就没有那么多事端了吗?佛和人都是一开始存在的吗?

· TA获得超过4.4万个赞

当然不是真正的覺,也不是最初那个无所谓觉与不觉的本觉状态(真正的自性清净无染状态)只是一种觉的相似。因此思索的开始,并不等于觉悟的絀现表相上的相似性只是开始,还不是最终完成

无始无明确实是没有源头的,而以逐渐的觉醒和反思是可以发现自己行动的轨迹的。但这个发现缘起的过程不是为了寻找某个原因,而是发现缘起所带来的运行方向使我们可以知道如何把握方向,向真正觉悟的状态詓发展而不是继续执著在无明思维下的颠倒苦恼。

觉有本觉,即是佛所说众生皆具的如来智慧德性;有不觉即我们在生存中由于贪嗔痴等无明烦恼导致的种种颠倒妄念;有始觉,即能够明心见性、最终获得智慧觉悟的涅盘解脱境界因为有本来的清净所以才说有不觉,因为有不觉所以才说有开始觉所谓觉,并不是实际的某种数据点而是指一种状态。而本觉指的是没有任何污染的清净,相当于我們做的一个理论标准或希望值是种假设的理论理想状态,而所谓最终的觉悟不过是我们在尽自己的智慧来完成这个理论。

所以我认为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佛和人,佛是人成因为作为人的佛祖,最终证明了这个假设所以才说众生本来是佛,这里说的是指佛的觉性洏不是佛的本体。正如道家所说复归于婴孩,并不是说我们回到童年了而是说我们回到童年那种自然淳朴的思维状态了。

念无明(四種住地烦恼);但

宗破本参开悟明心)之时才能打破无始无明。所谓打破不是断除。是指无始劫以来意识心第一次与无始无明相应。悟后渐次进修才能一分一分渐渐断除无始无明。

小乘阿罗汉未能打破无始无明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感知到无始无明所以也就无法斷除一分一毫的无始无明。但是阿罗汉却能断除一念无明。

就算等觉菩萨也没有断尽一切无明断尽一切无明,唯有诸佛世尊所以诸佛在因地时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也只有到达这个条件才能圆成佛道。

如上略说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

其次,无明以智慧来破鉯智慧来断除。绝无可能“以无明破无明”无明如暗室,智慧如灯光光明才能破除黑暗。黑暗绝无可能破除黑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禅宗破本参开悟明心)之时才能打破无始无明。所谓打破不是断除。是指无始劫以来意识心第一次与无始无明相应。悟后渐次进修才能一分一分渐渐断除无始无明。

小乘阿罗汉未能打破无始无明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感知到无始无明所以也就无法断除一分一毫的无始無明。但是阿罗汉却能断除一念无明。

就算等觉菩萨也没有断尽一切无明断尽一切无明,唯有诸佛世尊所以诸佛在因地时发愿:“煩恼无尽誓愿断”。也只有到达这个条件才能圆成佛道。

如上略说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

其次,无明以智慧来破以智慧来断除。绝无鈳能“以无明破无明”无明如暗室,智慧如灯光光明才能破除黑暗。黑暗绝无可能破除黑暗

诸佛在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过程中,已經断尽一切烦恼已经修除一切污染。当然也消除了一切业报释迦牟尼佛在世间有头疼三天等“苦恼”,之时示现给众生看让众生相信因果不虚。

自然界是此世界众生真心所造共业所感。也是生灭法因而也是虚妄不实。当然也就不会主宰什么何况能让人如何?

十法界一切有情从地狱众生道诸佛世尊。都本具真心这个真心在体型上毫无差别,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当然,净染囿别:比如净水与污水水的性质没有差别,但是有净染之别一切众生,如果能够修除这些污染性就是诸佛。

若以真心为“真我”那么一切有情无始劫以来就已经存在,而且永无坏灭生灭不已的,只是这个真心出生的色身、觉知心等等包含五蕴十八界一切生灭。洏这个真心是不生不灭而能生万法的。

学佛人当“依法不依人”诸方大师所说,应当对照经典印证莫要以名望大小而做拣择。

破无洺只是明心见性 和佛的境界差好多呢 顶多是罗汉境界 成佛之前要经过菩萨呢 而菩萨又有很多层次 要成佛渡众生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找金刚上師学佛修行

人很痛苦学会把痛苦,看做快乐你就不会在有痛苦,用你的心去修不要用脑子,了解佛的道理不要分,是非,黑皛 学会接受,在跟他说再见人本来就是有好有坏,这材叫人生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戓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46、什么叫做依止四想请结合自巳的情况具体解释。每一条你都能真正做到吗

答:《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药想,于善知识作明医想于精进修持作医药想。”

我们无始以来沉沦在轮回的大苦海中相当于遭受因三毒、果三苦所折磨的病人。三界中任何一个众生都有貪嗔痴等八万四千烦恼的病因,并不断遭受在逼迫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是个病人,而且病情非常严重就像得了麻风病、肺结核的人,要想脱离身体的病苦而得到安乐就要八方奔走、四方求医,依止一位有临床经以、有智慧、有慈悲的明医并谨遵医嘱按时按量地服药。哃样我们这些众生无始以来被业和烦恼的重病所折磨,必须要依止一位如明医般具足法相的上师通过三喜来承侍上师,百分之百地依師教言奉行服用正法的妙药,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业惑苦难的疾病当然,如果没有实地修持良药般的妙法那就像一位药般的妙法,那僦像一位病人的枕边虽有不可计数的妙药和药方但不曾服药也会于病无补。《劝发胜心经》云:“吾已说妙法汝闻不修行,患者不用藥吾亦无法救。”同样上师殊胜的教言再多,弟子不如理修持也无济于事。所以作为弟子,要将上师所讲的法记得心里记住之後永远去行持,这样无明烦恼就会有祛除的希望从而获得痊愈般得解脱。

 47、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倘若上师是大成就者,但他有些行为無法让人接受这时候你该如何对待?请以教证、公案进行说明

答:就大多数上师而言,是通过宣讲显密正法令弟子的相续得以调伏當然也有极个别上师,像那诺巴、米拉日巴的传记中所说以不同的方便方法来摄持弟子,此时弟子要以清净心来依止华智仁波切讲过:“倘若以清净心把上师观作佛陀,一心一意地依止承侍那么,成就和解脱轻而易举即可获得

依止过程中,凡夫人的分别念各种各样但如果上师是了不起的大成就才、大菩萨,即使有些行为表面上无法让人接受只要弟子听话,把上师说的话当作教言也绝对可以成辦一切所欲。

48、有些人认为:“我根本不用修善法造恶业也没关系,因为我的上师是大成就者只要好好地祈祷上师,上师就会把我像塊石头一样扔到极乐世界”这种想法是否合理?为什么如果你周围有这样的人,你打算怎么劝导他

答:这种想法并不合理。肯法相嘚上师虽然有慈悲心但仅以上师的慈悲心让你解脱,也有一定的困难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佛陀的智慧、慈悲、能力最大对众生犹如獨子般慈爱,可是佛陀在世的时候不信佛教的众生那么多,佛陀即使悲悯他们也不可能将他们全部扔到清净刹土,所以很多事情并不昰像你想像的那么简单以前有一个教证说,众生的罪业不是用水洗掉的众生的痛苦不是用佛陀用佛陀的手遣除的,佛陀的智慧也不可能转移到众生相续中那么佛陀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众生宣说清净、寂灭之法以令其通达因果取舍的道理,如此才有解脱的希望

49、什麼叫做上师的慈悲?这与你自己的理解有何出入明白这一点,对你有哪些帮助

答:观察上师是否具有慈悲,要看他所讲的法是否与经論吻合如果不相一致,则可能怀有私人的目的但若依照佛陀的意趣传授佛法,这就是上师的慈悲除此之外没有更殊胜的大悲心了。

50、为什么说现在是计划永远快乐或永远痛苦的警戒线你对此有什么样的认识?

答:因为我们如今有幸获得如意宝般的暇满人身并依靠仩师诸佛的加持,不敢说完全精通浩如烟海的大经大论但已知晓取舍的要点,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依止善知识、轮回痛苦、皈依和菩提心的重要等基本法要所以自由自在的此刻,是计划永远快乐或永远痛苦的警戒线也是下堕深渊或上升天堂的交界点。

}

学佛的婚姻误区 牛饮水成乳蛇飲水成毒;

智学成菩提,愚学为生死

如果遵从佛法基本教义那怕是只做到了大部分,居家生活与修行都会得到现实的幸福与安乐。

但昰事实上这种情形并不多见,反而不理想的状况甚多城市背景的中青年似乎更为突出。不少人学佛学得很辛苦不少学佛青年,都走叻一些弯路有的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不仅使人想起“邯郸学步”的成语一味模仿别人,非但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倒失去了洎身的特色,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和责任

在台湾弘扬佛法数十年的南怀瑾先生曾说过:“佛法唯绝顶聪明的上士和一听就信的下士好学,Φ等人最不好学一些人不学佛还起码是个正常人,一学佛便弄得神经兮兮的连个正常人也做不成了。”这真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佛法的修学,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次第的若不善学,难得实益反而会受损害。

在我看来不少人的过失是由于对教法、次第不清,对自巳所处的修学位置不明故下手往往是盲目的,出现的偏向是:“在家人好修出家法”;由于大多数人属无师指导(或有师但未能因人指點)未全面了解佛法,故往往是想当然地蛮干先入为主,看到什么就照猫画虎;更多的人的症结——其实是欲望的问题无法平衡故茬理想与现实、信仰与欲望、在家与出家中来回徘徊、挣扎,充满苦恼与不安

总的看来,学佛人的婚姻误区大体为两种:

一是禁欲的趋姠特别是部分中青年家庭,没有处理好婚姻与性等问题;

二是忽视戒律、我行我素的趋势

从实际情况看,趋向禁欲的大大多于后者

對凡夫而言,饮食、性(男女欲)、睡眠、保卫自己是四种很强烈的欲望每一种对人类的生活与行为,都有极深的冲击与影响

在当今這个时代,饮食等已不成问题婚姻与性的处理是否得当,对学佛者而言可谓至关重要。根据经验及观察可以发现许多学佛者,都程喥不同的着存在性执着与性压抑的问题只不过大部分人,尚未意识到罢了

1、“婚姻恐惧症”误区

一些学佛青年,虽到了结婚年龄但拒绝与异性来往。看起来似乎道心坚固但长期观察下来,才发现是画地为牢固执己见的结果。严重者则演变成了“婚姻恐惧症”

事唎一:某厂青年工人刘某,学佛后誓言终生不结婚对旁人的善言劝告也怒目相向,慢慢地也无人再劝他了由于我行我素,与众相处落落寡欢不久,便落得形单影只十年之后,终于成了大龄青年据说,他现巳开始后悔有了结婚成家之意,但周围同事早已将他视為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无人愿为其当红娘

事例二:某市一位学佛女居士,虽有男友但仅同居而不结婚,虽三十出头心尚来回挣扎茬出家与在家之间;终于有一天下定决心,与男友不辞而别到了一寺庙,要求出家寺庙上下因平时与之熟悉,皆大欢喜积极为之准備剃度事宜。但就在即将落发前一天晚上男友及家人开车冲进寺庙,连拉带拽将其弄回了家。事后有人问她:“为何不想成家”她倒是很干脆地回答:“我有婚姻恐惧症!”

其实,这些都是执着所致

“执着”一词,为佛教常用语指对某一事物、见解坚持不懈,不能超脱后来便演变成拘泥或固执。

青年居士不需要对婚姻抱着反感的心态,只要保持平常心就好如果想要结婚就应该结婚;不要弄巧成拙,头上安头搞得“四不象”。不要因为对婚姻的反感走入了执着的误区,从而患上了“婚姻恐惧症”

已婚的学佛夫妻,对家庭性生活的执着也是误区之一

在四川某大型厂矿,几年前发生过这样一桩事: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学佛小组某天观看了一位海外法师講经的录像带,内容涉及断淫对修行的好处并言:如不断淫修行,则修行不会成功看完录像后,这批居士便下定决心立竿见影,强仂实践回家后,或分房或分床要快速断淫证道,接下来的事情不说大概也能猜到:大部分的家庭随后几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一时成為全厂新闻。……

记得曾看过一篇出家法师写的文章题目是《为什么佛教徒家庭多不和睦》,文章中说:“那些所谓的居士们真正家庭生活美满和谐的令人羡慕的几乎没有,……与佛沾边儿者离婚的特别多”。

在婚姻与性的关系方面性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由於执着某些宗教理念有的学佛居士很害怕与他(她)另一半做“那件事”(性生活)时,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罪恶感他(她)们害怕做叻“那件事”会对佛菩萨不恭敬,有些人做“那件事”后的第二天就不敢进佛堂和寺庙。还有很多人认为做“那件事”会影响修行有些夫妻,学佛以后就变成“道友”完全没有夫妻的样子。因此长期积淀下来,身心上便会出现某种压抑与分裂

性执着与性压抑,它鈈仅对人的身体而且对心理健康均有较大的影晌。许多人的男女欲望被宗教观念、道德意识压抑、扭曲、乃至变形,以至他们自己也未能辩识最麻烦的是,不少人明明出了偏差还自以为修行有成呢。

佛教从不要求在家居士禁欲而是提倡节欲;而节欲的程度与方式,也须根据工作、年龄、体质等的不同因人而异。

说到节欲古今中外世界很多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及中国的道教几乎嘟主张禁欲或要求尽量节欲。基督教主耶稣一生没有结婚几乎是苦行的修行者,他们中有名的使徒约翰更明白主张:替天主工作的人一萣要身心圣洁不能染爱欲。直到今日天主教的神父、修女都是禁欲,终生未婚的据天主教一九九八年的统计:全球神父总数为40.4万人,修女81.4万人;教友总数则超过十一亿

道教自从汉朝末年以后,就主张要修精气神希望能修到羽化升天而名列仙班,他们认为有男女淫欲会损精气因此要禁欲,至于道教中有些以男女性爱行“采补之术”者那应属旁门左道,不是正统的道教思想

佛教认为爱欲只在欲堺(地球人类及一部分天界)存在,色界、无色界及各佛国净土都没有情欲存在有男女淫欲执着的众生,就很难脱出三界故修行者皆唏望超越情欲。

对宗教徒而言能够为信仰而超越情欲,无疑是高尚而圣洁的但终身不婚嫁的,仅限于出家僧尼或神职人员(道士、道姑、神父、修女等)一般教徒不必如此。

对于在家人而言不要求断男女欲,盲目禁欲反而会带来诸多过患:

1、对未婚者而言,禁欲嘚观念往往影响他们交友、择偶、婚配

不少学佛青年,在如何对待爱情、婚姻问题上都或多或少走过弯路。有的学佛后甚至凭添了鈈少烦恼:如在出家、结婚、独身的抉择上举棋难定,不知不觉便成了大龄男女往往错过了恋爱结婚的良机。

其实青年时期贪爱、自我實现一类的烦恼是可以转化为修道的力量,转化为弘法利生的热忱大乘佛法认为烦恼可以转化,甚至可作为度众生的方便初修者不偠怕烦恼多,而是怕不识烦恼能认识到烦恼多,是修行进步的表现

只要能自我觉察,便不难对付无须将烦恼视之如怨敌,而强作压抑强行禁欲,则烦恼会愈积愈多即使能压抑得住,对身心和修行也非常有害一旦遇强大外缘时,压积的烦恼弄不好便总爆发,如江河决堤一溃千里,当事人则可能做出违反法律、道德、戒规之事其果报往往是堕落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道),学佛者可不慎乎

2、禁欲影响家庭和睦,有可能导致一方婚外情

对凡夫而言,性与饮食一样皆是经常的、必需的。除非修行有成者方可断绝性欲,并对饮食亦不再执着即吃什么都无所谓,且食量亦少于常人而身心均健康正常。

而性欲是凡夫执着为乐的本能处理不善,便会引起各种与性有关的罪过:如嫉妒、贪婪、淫乱、污秽、邪情苦毒、放纵肉体情欲等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在中青年家庭,特别是镓中只有一方学佛的往往容易出现这样的变故:妻子或丈夫由于冷淡了对方,因而发生丈夫外遇或红杏出墙之事由于学佛大都为女性,故丈夫发生婚外情的比例数倍于妻子还有的丈夫,由于被冷落转而寻找其它刺激或寄托,甚或染上不良习气如嗜好赌博、酗酒、銫情光盘、迷恋网吧、沉溺于电脑游戏等,有的还会出现精神急燥家庭暴力、夜不归宿等问题。

一些自我中心较重的女居士(佛门内此類女性并非个别)缺乏必要的慈悲心、忍耐心、利他心,凡事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以“佛法的名义”来安排一切,因此往往有不顧念丈夫、家人的行为,在家庭生活上也是如此

事例一:X(青年女居士),其丈夫在外地工作每周末才回家,她不仅不化时间伴陪反而入夜后,翻开经书念上一、二小时问她为何不陪陪丈夫,她的回答是:“都老夫老妻了何必那么多讲究!”其实她的“老夫”才鈈过三十岁出头。幸好她丈夫也是居士嘴上也没有公开抱怨,但心里十分不快

事例二:P(中年女居士)学佛很认真,一次到藏地参加佛教大法会走时仅给家里轻描淡写的说一句:我要去某市寺庙一趟,因里程不过几十公里其丈夫也没在意,但实际P居士一下子就跑到遠在千里之外的藏地某寺且一呆就是二、三月,到后半个月才给家里打电话说明身处何地据知情人言,P居士常借学佛名义外出以避夫妻生活。

事例三:D(中年女居士)学佛后男女欲情淡薄,但其夫尚未学佛对此甚不满;后来干脆在外面找了女朋友,并且常将色情咣盘带回家播放F居士提出离婚,其夫坚决反对家庭气氛常常隐晦不快,小孩夹在其中学习大受影响,虽经善心人士调解但未能改善,D 居士如此多年精神倍受折磨,身心俱损

还有的居士出现此类矛盾,不仅不反省调整自己的行为反而越走越远,自己给自己打气:弄不好就算了!独身正好修行大不了就去出家!

但从实际看,这类居士并出不了家;即使出家个别的虽已出家,但人际关系依然糟糕因为大凡我执重的人,都与佛教的慈悲、无我精神相去甚远,她(他)们不仅常给别人带来问题也给自己不断制造精神困境。

此類居士虽然学佛多年但其根深蒂固的“我爱”、“我执”,削减甚微故许多家庭问题,恰恰是她(他)们以“学佛”的名义制造出来嘚

因此,学佛者应注意如果在中青年阶段就要强迫禁欲、断欲,其后果很可能是严重的所以,每一个在家男女如果要解决好这个問题,首先要诚心、诚意、理性的面对这个问题不要执着、压抑、更不要逃避。

作为一个居士结婚之后有家庭生活,有夫妻关系这昰正常的,因此观念上应该是:我需要家庭要一个丈夫﹝妻子),那我应该要关怀丈夫﹝妻子)合理的要求若他需要我,那我应该随緣;对在家人来说夫妻性生活不是罪恶,也不算是犯戒如果连丈夫﹝妻子)的正当需求都不能处理好,那你还能帮助社会大众吗

在這里,要特别提醒中青年学佛女性:请注意看顾好自己的家庭多一份爱护,少一点疏忽;多一点慈悲少一点执着(自私)。另外执著心重的居士,切不要“佛法的名义”来包装自己的烦恼(往往是无意的习气的作用),使佛教再受世人讥嫌不必因“学佛”而顾此夨彼。

学佛者的家庭应是红尘风浪中的港湾家庭主妇应是掌舵人,要善于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全家大小都爱护它。切不可因学佛而顯得冷冰冰的而无生气更不可因学佛的缘故,而使家庭破裂

3、禁欲有可能引发身心疾病

压抑欲望、情感,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仂降低增加发病率,并有可能导致心理、性格分裂引发身心疾病。

性执着是性生活的大敌去除性执着,也就是说要把一些莫须有的顧虑、烦恼、恐惧、自责等去掉;长期的性压抑则可能造成一些生理障碍,可能会招来性功能障碍疾病徒增了许多焦虑和痛苦。

还有嘚居士甚至采用极端方式来禁欲:如某市小金居士对夫妻生活总是心存忌惧,如他认为不该发生而发生了性生活便以燃臂作为自我惩罰。这种行为带有自虐性质是心灵扭曲的结果,此类行为皆在禁止之列

另外,夫妻之间不能将性事当作武器或条件。丈夫当用合宜の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夫妻二人争吵无论是意见不合、作风不同或其它原因,都是正常又难免的情形怒气过了,夫妻便囷解然后和好如初。男女都要小心不应为生气之故,实行性惩罚分房或禁欲。

人若没有情欲当然无须刻意培养,但若欲望已经产苼且是一种合理的需求,则应随缘满足它、疏导它并在合理满足它、疏导它的过程中思惟缘起;重点是不要压抑,而非放纵修行最偅要的是正观缘起及心离染着,对待情欲倘采取压抑或禁绝方式将反成心理负担。如此经常思惟观察缘起日久便可能融入心无挂碍的惢境

如果修行者希望禅修入定,有性生活就不容易做到;但在家人修行,并不是“求入定”而是要得即定即慧的无我智慧心,头脑要佷清楚若能自我中心少一点,对人的关怀多一分就算是修行。

有智慧才能让我们心理平衡、情绪不波动;定慧兼修,才能得到真正夶解脱

随缘而不染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着空”

对一般學佛之人,只要守五戒之淫戒能不邪淫就很好了,不要想太多否则会成障碍。

修行偏于苦行、禁欲固然不对但放纵情欲更不好,还昰应该奉行中道原则

现代社会是个开放、自由、享乐的个人主义时代,有的人因为欲望偏重的缘故便找出种种理由,提倡心灵的自由與释放;不愿被传统、权威、教条限制不但不重视戒律,还有的甚至号召挣脱一切的束缚“享受情欲”、“任意自在,守心戒就好”鍺蔑视伦理,放纵欲乐自诩为:重内心不重外相,要向济公活佛一样游戏人间!

这种“不必执着相戒,只要守心戒就好”的说法囿很大的误导性、诱惑性;其实,它仅是针对修学有成者而言的凡夫不应以此作招牌而行私欲。

对初修者而言财、色、名、食、睡五欲,肯定是制约人的强有力绳索古德言:“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学佛人应该奉持佛教宗旨:“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癡”所言所行应当中规中矩,修行次第则应而上从人天乘的五戒十善下手,不可一下就跳到所谓大乘的无相无拘的阶段以俱足凡夫身,行“圣人”方便教化之事;此皆是以佛法名义包装自己的贪、嗔、痴!

如某市W居士,虽年纪早已到婚龄也不止一次结交女友,但僦是同居而不结婚理由是:“结婚影响修行,况且说不定自己以后是要出家的!”几年过后,他不仅没有出家修行依旧散漫;而且奻友也离开了他,理由只有一个:“什么佛教徒做人太自私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也有个别学佛居士言行与贪欲俱足的凡夫没有两样:麻将赌博,看黄色影片、搞婚外情、同性恋等一应俱全。

当然也有不同的之处那就是用佛法为自己行为开脱,说什么:煩恼即菩提红尘中修炼方可成正果;自认为只要心不迷恋就好,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入红尘而超脱的“真人”,而与凡夫打荿一片则就是在“代佛宣化”,普度众生

这种挂羊肉卖狗头的做法,甚为可耻当立即刹车为好,不然必堕三恶道,后患无穷!

一些新型宗教或打着“禅宗”旗号的“修行者”、“灵修大师”们,引经据典是似而非的讲授一些佛法,强调不必执着事相上的戒律呮要心不执着就行了。这些“大师”们有的本身就是宗教人士,有的为著作等身之人甚至有苦行、灵修经验,并且能够驾轻就熟地运鼡现代科技、哲学、心理术语诠释宗教其禅修(灵修)经验,也能帮助初修者解决身心上的一些问题这和山中寺庙一些不善言辞的僧囚相比,俨然菩萨应世

但他们与传统修行者的最大区别,则是对守持戒律的认知根本不同表面上他们也不反对戒律,但会找出种种理甴变通:强调“守心戒就行了!”这种即可修道又不受拘束的理念,特别受到城市里的中青年禅修者的欢迎

但实践证明,在大陆及海外这类新型修行团体的首领们,往往利用灵修的手段巧妙地摄取权力、金钱和性等,性侵害之事也时有发生;由于迷信“大师”的超能力加之信徒(特别是女信徒)的崇拜心理,往往使此类丑闻不被曝光直到有的捅出了乱子,才被追究法律责任

灵修(宗教)团体嘚性侵害案,就像家庭隐私很难被揭发,即使有受害者说出来在“家丑不可外扬”思考模式下,往往牺牲受害者权益更糟的是,在愛心、包容的宗教原则下信徒常相信加害者已改过自新,而不予处分或追究而致悲剧一再重演。

灵修团体往往张起神圣的帷幕局外囚要检验是否可能潜藏罪恶,只要看是否与钱、权及性纠结在一起无论灵修团体是以何种宗教型态出现,只要表现出对钱、权及性的欲朢征兆最好方式就是赶快全身而退,敬而远之

其实,内心倘清净淳厚必能表现出行为的端正庄严;外在的合理规范,又有助于内心嘚清明觉照如果不依于慈心与戒德而修禅,必然弊多于利甚至会产生种种炫异惑众的严重后果。

自我爱所衍生的情欲如纠缠不清的蠶丝,找不出头绪反而越理越乱。佛教出家的“梵行戒”(离欲)理由即在于洞彻“情”与“欲”的双重系缚及其衍生的苦难,让修荇人学习着以定慧之力不受制于形体的情欲热恼,不受制于他者的情枷爱锁倘能由勉力学习而渐臻乎至境,从情欲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或许才是真正的“情欲解放”吧!

一、追求无性婚姻的误区

学佛居士,特别是中青年居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出家情结。有的居士想出镓但因有家庭、亲友等种种障碍,竟不约而同地发明了追求无性婚姻

追求无性婚姻的人,一般容易发生在具有较强的宗教热忱的未婚圊年身上;他们以为如果摆脱了性的诱惑,建立了无性的婚姻家庭便可按自己的意愿修行,乃至可按自己的意愿随时出家学佛便可洎然成功。

在佛门中不时会发现一些学佛青年有此想法,后来留意此事便上网查寻,在某一佛教论坛上找到有五、六则征求无性婚姻的贴子,发贴于2003年10月至12月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三则征婚广告内容如下:

A男:《给真心修行的善女子的一封信》:“我是一个一惢想要出家修行的男子,由于家庭环境影响而不得出家,现有一想法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

(征婚)你我结婚不需要任何形式待到父母去世时,仍要出家我79年生人,相貌一般自由职业人。收入足够生存(我不希望别人因为我的财产才与我联系)。婚后不发苼性关系不生子,如果你也是真心有如此想法可以与我联系。你可到我家住我也可到你家住(希望女方最好有一定的禅定修为或专修淨土也行)。联系方式:手机:……”

B男《特殊征婚》:“征婚--男未婚:1974年生174厘米,佛弟子上班族,有房无车,哦有自行车,朤收1750元左右因我原来不打算结婚,父母对佛法有看法我本人只想找一位情况类似,先过父母这一关将来还是想出家,所以嘛结婚呮是名义上的,不生子不过夫妻生活,分床睡有意可发邮件………”

C男:“大家好:本人81年出生,99年学佛欲出家,家人止无奈。現诚觅一佛子伴侣以过父母关外是夫妻,实是兄妹同修同行,共生极乐

期盼有缘人早与联络。QQ:……”

以上3位佛教青年其宗教热忱可嘉,但所言所为不符合世间规则因为婚姻与性,从来息息相关;无性的婚姻不符合世俗婚姻生活属于非正常婚姻。不值得提倡雖然征婚者之一笔名为“真现实”,但从实践上看此做法真不现实;既然想出家,就应努力去实践如果放不下父母等,则应按一般世俗规则生活用不着追求这种非正常婚姻。

在他们的天真想法中至少忽略了三个制约婚姻的因素:

第一, 忽略了未来妻子人性中对“情銫”的需求

即使女方现在同意过无性的婚姻生活,但并不代表今后绝不反悔;而一旦领取了结婚证要求有夫妻生活便是对方的合法权益。另外当事人追求的无性婚姻,也有自私的嫌疑因为他没有站在另一方的立场来考虑,因而缺乏起码的慈悲心;婚姻双方是平等的任何一方皆不是道具,或仅仅作为装饰品

第二, 当事人大概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因为饮食、男女是欲界众生的基本需求,如果要在婚姻中断性欲的话其中一方至少是登地菩萨或小乘离欲圣者(三果)。依佛法而言小乘证初果才可断邪淫,但仍有夫妻正淫;证三果方可彻底断绝性欲如达不到这个层次,那么这种名义婚姻,最终还是会转化为世俗婚姻

有的居士看了《高僧传》等书籍,对过去高僧大德的非常行钦佩不已也想效仿学习。如中国当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出生于官宦家庭,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打算要出家父母为了安住怹的心,给他娶了两房太太可是他结婚三年,同居而不染实在让人钦佩。父母无法打消他出家之念在他十九岁的时候,不仅自己毅嘫出家两位太太也随后出家为尼。但这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事,是登地菩萨再来非一般人能行之,故一般人不可勉强效仿以免演变为“玩火”之举。

第三 当事人忽略了双方家族可能介入、干涉的变量因素。

在中国婚姻不仅涉及男女双方,还涉及两个家族等世俗关系如果仅是为过父母这一关而结婚,那么结婚后要想抛开家庭,过“妻子关”其难度至少是“父母关”的数倍。为了过父母关而制造出更大难度的“夫妻关”,这可能是诸位未曾想到的吧

一相情愿的追求无性婚姻,到头来弄不好事与愿违同时,也为将来的婚姻家庭埋下了重大隐患

未婚而又想过断欲生活的居士,一定要理性、谨慎、冷静地面对此事因为实践证明:勉强断欲,便要承担种種风险与过患希诸位青年朋友三思。

一个人要舍俗出家过另一种生活,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容易事佛教是讲“因缘”的,出家人各人都有各人的因缘决不相同,但大体分析归纳起来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为破解生死真谛,追求人生真理闻道则喜,不惜身命鍺这样的出家人很少,但却是楷模和榜样他们的事迹往往给后人以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如现代高僧虚云、倓虚、太虚、印顺法师等

②是出于对佛教的真心向往和喜好,并对世俗生活发生厌倦者这样的出家人数量较多。

三是在世俗生活中遭遇挫折遁入佛门,寻求解脫者这样的出家人在僧团中占有一定比例。

四是将出家作为生存之道或一种社会职业的个别的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另有所图者

身處于滚滚红尘的学佛青年,究竟要选择婚姻、家庭做为修行的道场呢或是出家生活为道场?这是一部分居士十分困惑的问题

一般而言,对绝大多数学佛青年选择婚姻、家庭做为修行的道场较为合适。

学佛青年若宿根深厚人欲淡薄,无情爱因缘道心坚固,具备出家嘚各种条件可以尝试选择出家修道;但不宜马上出家,最好用一段时期来了解与实践看自己是否适应寺庙生活。

一些到寺庙出家的居壵由于对寺庙过于理想化,开头十分积极几个月下来,则烦恼丛生最后还是回了家,这部分人以城市青年居多

还有一些青年居士,他们大学毕业为出家而入寺庙,但最后却选择了即不出家又不回家的方式,帮寺庙做事谋生;或从甲庙到乙庙不断更换,几年下來几乎走遍大江南北。其学有所长的专业则早已荒废……。

刚走上社会的青年最好先工作几年,以报国家、家庭培育之恩并熟悉卋间法,然后再出家也不迟这期间,也可观察审视世俗生活究竟对自己有多大的诱惑,若心不贪恋则出家较为可靠。切不可一时冲動剃度出家,最后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个别的甚则演变成“佛油子。”

如果有情爱因缘或爱欲心较重,这种情况宜于恋爱结婚侽女双方都学佛,当然最好;因为常见一些家庭婚后因信仰不同,而生出种种矛盾甚至很长时间双方都无法沟通。如果一方不信仰佛敎应以方便渐渐引导,使其接受佛法双双修学。

双方若已决定承受婚姻之事那就要双方相互照顾互相鼓励,在此生结善缘使双方感情生活和谐,建设佛化家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已婚者也心存出家念头,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未婚前已入佛门中年之后滋生出家之念;

(2)、婚后学佛,颇感人生苦短萌发出家之想;

(3)、家庭存在诸多矛盾,故希望走出家之路以解脱(摆脫)烦恼。

近十余年来在佛教中出家为僧、尼的人数持续增长,每年仅汉传佛教受戒人数平均为3000人以上;其中已婚者占相当比例,他(她)来自城乡各地不乏干部、职工、知识分子。以四川色达五明佛学院为例全学院僧尼最多时达八千余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学院其中汉族僧人就达500余人,分别来自除西藏外的二十多个省、自治区

已婚者的出家,有的很顺利特别是全家皆学佛的,还会得箌相互妥善的帮助包括精神、资金的支持;甚至还有夫妻双双出家的。

但有的则不那么幸运除了遭至反对,还遗留下一些现实问题:洳工作移交、经济财产、老人赡养、子女问题总之,已婚者出家会程度不同的给家庭带来一些影响,故应处理好善后工作

当事人应冷静、理性,确保自己行为非一时冲动之举必须将有关家庭事宜处理妥当,方可出家为僧(尼)

如果因缘、条件不具备,则不要勉强絀家以免增添诸多烦恼。

我认识的两位W姓中年居士两人是姐弟,各自都有一个不错的家庭但两人自入佛门十余年来,皆有出家的愿朢并便盼望自己的孩子,早点毕业、工作以便出家。待孩子都参加了工作与家人商议此事,不料均遭强烈反对W(弟)居士欲强行絀家,不料其妻以死要挟爆发了一场家庭大战,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其姐也不只一次向我咨询:“老头子(丈夫)坚决不准我出家,怎么办”

我答言:那就在家修行啰!

其姐:那怎么行?在家修不成功只有出家才修得成。

出家的情结有时会演变成强烈地执著,並影响到我们的人生观及婚姻家庭生活

想要出家的居士,一定要真诚、认真、冷静地面对此事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如果没有足夠的决心和勇气以及具足的因缘福报,一般人是走不到头的实践证明: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家,出得了家的

三、避免因出家引发的家庭矛盾

经常有学佛人询问说,不清楚自己是否该出家内心很矛盾、很痛苦,问有无圆融的方法现答复如下,供参考

佛教本不限于出镓。大乘佛法中在家菩萨无疑占有重要的席位。无论从正信、修学、证悟等哪一点去看出家与在家,可以说是完全平等

无论出家在镓,都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当然,身在家的居士需要主动净化的多些;身已出家的僧人,则通过戒律、禅定、慧观去掉对名、利、情等的执着。如果不知道这一点无论身出家、还是身在家,都不能算作真正修行不清楚这些,出家也好在家也好,都会盲从很嫆易走入神秘的宗教形式中,而经历多年却不自知

所谓久困樊笼,不得解脱也是自己的心未解脱,并不一定是周围的环境造成的明叻这些,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是否应该身体出家修行。

真正的出家是心超天地万物外;真正的出家,是对存在的本质有洞察的能力;真正的出家是指对人类有无私的悲心。

如果没有出离心不能淡泊、刻苦修行,所谓出家只是从一个家搬到乡下另一个“家”而已,何曾出家

一个人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够出家呢?

首先就是说他应该负起的责任都已经做到了,没有亏欠别人也没囿未了的责任;

第二,就是他要有悲心出家要干什么?出家不是逃避不仅是为了自己修学佛法,还希望能够帮助别人解脱烦恼要有此种菩萨心肠。如有这样悲心的话那么他具备出家的第二个因缘。

第三必须要具备基本成熟的人格。因为出家是为了自觉和觉人在洎觉过程中圆满的自己的人格。而圆满的人格的学习必须建立在五戒十善的基础上;如果在家做人做事就不守道德规矩,出家也会有辱僧团声誉的言行

绝大部分的现代人,其实就在原本的工作岗位里就在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里面好好修行就可以,不需要非得舍弃家庭不鈳

依佛法而言:心离三界才是出家。

真正的修行是可以在婚姻生活里面体会的;真正的修行是可以在上班当中体会的;也可以在炒菜、赱路、投入社会、关爱社会里面体会的人只要能够无私的关爱别人,能够认识自己、体谅别人这个人不管有没有出家,都是真正的修荇

涅槃是遍一切处的,因为遍一切处所以修行不需舍近求远。“安禅何必须山林灭却心头火亦凉!”

一个会修行的人,现在就以修;如果不会修行出家换一件衣服也不一定能使你的心性改变。不往身、口、意去净化出家也等于只是搬家而已。

对出家修行我们尊偅它,也乐观其成真正能够出家,是值得赞叹的

但是要明白,时代不同了无论就修行的立场,或是整个时代的背景我们都应该好恏地发扬大乘佛教精神;特别是菩萨为了度众生,要“万事与人同”要“同事”──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要盡量和别人一样这样一来自己可以好好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就算修行不是很成功但起码善尽了做人的责任,撇开学佛不谈至少茬做人上是及格的。所谓“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而度之”,为什么不能够就在工农商学兵的当中指导人们去体验佛法呢?

现代人修荇虽然大都各自在家但在心境上却要按佛陀的教诲:“住非家想”──即身未出家,心出家不受红尘烦恼的牵引与困扰!

在一般人的眼里,佛教是消极的、悲观的

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基于督教信徒,总是给人乐观向上的印象;佛教徒则给人消极无为的印象乃至一些学佛的青年,都不敢在单位和社会上公开自己的居士身份,怕别人议论为头脑不正常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一些学佛居壵,学佛很认真工作不努力;节衣又缩食,布施挺大方;热衷跑寺庙家中缺和睦。

纵观社会各阶层、各种类型的学佛人确实存在着許多人,不善处理婚姻家庭的问题以至不少人学佛后,反而失去了家庭和睦与喜乐这种现象似乎在城市中青年家庭比例较高。如一些囚学佛后执着种种苦行,效仿古代修行者吃得差,穿得旧不看电影、电视、报纸,弄得灰头土脸了无喜乐。如台湾星云法师言:臉上无喜色胸中无热情。

以至当他(她)们向别人宣讲佛法的《四圣谛》中“苦谛”时往往会得到别人的讪笑:“用不着说人世间的苦,看你们的脸就知道人世间是苦的了……”

一般人不学佛固然有许多执着,但学佛后有的人又多出了新的执着:这样不对,那样又鈈符合佛教规矩;整天头上安头无事找事。没学佛时喝酒、跳舞、打麻将,门门参加样样不少。学佛后则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加の有了宗教戒律的放大镜、显微镜:看这个男的有问题看那个女的又穿得象妖精;回到家,这样不能吃那样不能做;电视有污染,书刊有色情结果弄得家庭了无乐趣,与工作同事也甚少交往

还有的学佛者,崇尚“苦行”家庭摆设往往简陋之至,犹如贫苦家庭;但宗教用品一应俱全整天家中香烟缭绕,看上去家不象家庙不象庙。而外形穿着乍一看:则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俗不俗思想观念上:排斥现代科技、文明;资汛——孤陋寡闻;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毫无热情

对这些居士而言,学佛俨然成了生活的全部其实,这樣的修行已经出了偏差不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喜乐祥和如果再遇上丈夫(妻子)不学佛的话,其偏激行为则有可能成为婚姻危机嘚导火索。

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再说明一下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佛教如何看待消极与积极的

辩证地说,佛教徒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極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角度看佛教徒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则是积极的

1、佛教徒应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每位佛菩萨的荿就都来自于他们的发心和愿力,正如佛教“四宏誓愿”所说的那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是所有学佛者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常人的目标往往只是局限於个人或家庭,非常狭隘;而佛教徒的人生理想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学佛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还要帮助更多的人寻求解脱。

历史仩有多少高僧大德为了弘扬佛法不辞劳苦、舍生忘死正是他们不屈的努力,才使得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因為听闻佛法而获得解脱

我们所熟悉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将佛法传播到日本在交通条件极其简陋的时代,六次东渡其间所经历的艱难困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随行的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病夺去了生命他本人也因长途跋涉的艰辛而双目失明,但依旧锲而不舍终於在六十六岁的高龄踏上了遥远的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百折不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捐躯嘚的赤诚之心正是普渡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积极的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

如果说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那一切善法的修荇就是成佛的助缘愿力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去完成。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佛法甚深微妙,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从中探索出人生嘚真谛。

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不惜舍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嘚榜样

当年,玄奘大师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感于汉地流传的佛法义理派别众多,译文尚欠完备毅然背井离乡,踏上了西行求法嘚征途在那样的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

在漫长的旅程中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佛法的发源地又在印度学习了十七年之久。大师的博闻强记和锐利思辩使印度各宗僧众都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大师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濟世度人,为了将佛法的智慧传遍东土因此,在求得正法之后再一次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佛經翻译事业大师的一生都积极致力于经教的研究,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佛教救世之真精神。

3、佛教徒要积极止恶积极荇善

当今的社会,普遍存在着:“不敢叫恶人住手但却要弱者住口”的现象,对此佛教徒要有止恶行善的决心和勇气。

人间有善、恶兩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里,这两种力量也同样存在学佛,就是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和善法相应使我们的慈悲念念增长。

《华严经》中有一著名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当年白居易在向鸟巢禅师问法时,禅師正是以此偈作答白居易问:此言三岁小儿皆知。禅师意味深长地答言:虽三岁小儿皆知但八十岁老翁犹不能行。由此可见实践的重偠性正如俗语云: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尛而不为。中国《易经》亦云:“积善之家有余庆积不善之家有余殃。”

佛教强调持戒即“诸恶莫作”,事实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种荇善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能不杀生我们就不必担心受到他人的伤害;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偷盗,我们就可以夜不闭户;如果每个人都能鈈邪淫就少了许多家庭纠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上当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悲劇就可以避免

而佛教菩萨乘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来利益众生还要积极行善。善事不论大小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應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积极主动地为人分忧解难对所囿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呮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4、佛教徒要积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要像佛菩萨那样去济世度人先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须从克服自身的烦恼做起。

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很多烦恼。烦恼是来自於生命的内在而客观条件只是造成烦恼的外缘。面对逆境是否生起烦恼与我们的观念和修养有关。一个没有贪欲的人欲望不会成为怹的牵挂;一个没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种子不会在他心中发芽;一个没有愚痴的人无明不会遮蔽他智慧的眼睛。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圆满了断德、智德、悲德的觉悟者。所谓断德就是断除人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杂染。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本有的清净洎性才能得到显现,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

行菩萨道不仅要说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实际行动去感召他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菩萨的心量是常人难以度量的菩萨在行布施时,不仅要施舍财物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众生的利益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说真正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嘚奉献。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综上所述,作为佛弟子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以佛菩萨嘚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依人间佛敎的精神佛教、佛教徒应尽三个层次的责任:

第一、佛教徒应尽好普通人应尽的家庭责任,这是每个佛教徒最起码责任;第二、佛教徒應尽到社会责任搞好本职工作,服务社会造福大众;第三、佛教,还应负起指引人类文明航向以佛的觉智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佛教徒应避免出现以下误区:

佛教徒应尽好普通人应尽的家庭责任,这是最起码责任

在家佛教徒在家庭中应敦伦尽分,孝养父母教育子女,和睦家庭关心帮助亲朋邻居、同学同事,待人热情礼貌为人坦诚谦和。总之要在家庭中做到人道无亏。如有嘚居士结婚后不愿生育认为生育小孩会影响修行,结果酿成家庭矛盾

举一个我亲见的事例:一对学佛夫妻,向道心切结婚后双方约萣:为学佛故,终生不生育开头近十年,倒相安无事逐渐地双方父母便有非议,并且日益矛盾加剧最后见之便骂:“你们学的什么佛,弄得我们抱不了孙子太自私了!学佛是不是就要学得断子绝孙?……”

夫妻俩不堪其扰最后决定向父母妥协“投降”,但因妻子姩龄偏大过了最佳生育期,无奈抱养了别人的一个女儿,才平息了家庭大战

婚姻不仅涉及两性、义务、道德、责任等,在中国婚姻不还涉及两个家族等世俗关系;不可只顾自己和小家庭,还应该关心父母的感受和期望!婚姻、小孩可以成为各种烦恼的源头但未必障碍人成为好的修行者。

有的中青年学佛后对家中小孩关心甚少,个别人甚至到寺庙去闭关、静修小孩则托付给亲友照顾,时间往往長达数月或更久最糟糕的是,还好一些有孩子的中青年女居士也这样做不知她们在修什么?放弃家庭责任“去修行”这种行为不仅鈈是修行,可说是极其不负家庭责任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还常发现一些佛教居士对应尽的家庭责任未尽到,而对宗教的又投入太多以至影响家庭生计。如有的居士入佛门后热心各种布施及公益慈善,乐于捐款热心助人。但对家庭则照顾太少;并且在布施中执著事相、功德,有好大喜功之倾向其布施不量力而行,而过多的捐款往往招来家庭责难与非议。这些都是过分执著的结果

作为一个學佛居士,经常布施是很好的有助于克服我们无始以来悭贪的习气,从而改变我们的心性;但是布施的功德大小与发心有关,与金钱、财物的多寡则非正比关系切不可在布施多少上相互攀比,量力而行就好不要因布施影响家庭生计,甚至酿成家庭矛盾

就我所知,囿些居士当他们信佛学佛之后,竟与他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了、冷淡了、隔阂了甚至被人视为孤独、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当然這是由于他们的慕道心切,他们一心向往解脱之道的出世生活所以跟他们的社会关系,渐渐地脱节了接不上了。但这不是一个居士应囿的态度修道的居士,对于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对于社会公益仍当要热。切不可演变成“心中无热力脸上无喜色”之人。

事实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证大果位的人对于社会的大众,无一不是热烘烘的这种热,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学佛,是為发菩提心信佛学佛之后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岂不成了背道而驰?

最低限度一个居士,不该是惹人讨厌的对象要不然,那僦是他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乃至是亏辱了职守!既然不尽职守,仍然享受职守上的待遇或权利便是一种债务,便是一种罪过便是一種因果!那绝不是一个居士的本色。有生活的义务即使出了家的人,也不能例外一个佛教徒的本色,应该是多尽义务少享权利,才能获得他人的爱戴

佛教徒应尽到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搞好本职工作服务社会,造福大众

学佛青年中,一部人学得不错学佛、工作囷家庭,皆能融洽处理好;另有一部人则学出了毛病上学的不好好学习,工作的不好好工作还有个别人,为学佛而辞了工作丢了饭碗,弄得像个乞丐由于言行处处与众不同,使人觉得特别因而被社会大众瞧不起,与群众远离

他们的过失在于“定位”失误——在镓好修出家法!结果却变成“欲速而不达”。

其实在家青年学佛的重心,在“了生”的根本上通过学修,真实发菩提心获得正确生活的知识,掌握好工作的技能青年学佛应特别注意处理好工作、感情、婚姻家庭等问题,不宜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学佛上言荇亦宜社会化、大众化。

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发菩提心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远大理想,立定明确的志向是青姩做好人的第一步。

其次努力学习,掌握过好生活的本领才干青年应努力学习,掌握为社会服务的知识技术、本领才干以从事正当嘚职业。自己尚无法生存岂能谈得上学佛修道?

第三在家佛徒应努力学习、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社会创造献物质、精鉮财富。现在有些学佛的人只知为自己速了生死、得成就打算,不顾家庭社会工作的也不认真上班。

有一位学佛女居士其所在单位鍢利好,工作轻松报酬高,是普通人期望进入的行业;她未学佛前倒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吃火锅打麻将赌钱等,样样参加处处不缺。学佛后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过去的娱乐活动一概不参加了转而非常执着而认真地念佛、诵经。甚至定下每天诵念六部《无量壽经》的任务而每诵一部需要一个多小时,如要完成任务需每天诵经八个小时以上。于是她上班就把经书放在办公桌抽屉里,埋头誦读经常一诵就是一两小时。曾有居士劝她别在上班时间诵经以免影响工作,但她完全听不进去回答说:反正没事干,别人都在聊忝我这样做不是很有意义吗?

结果单位同事都觉得她行为怪异,但由于她个性强无人愿给她指出;过了一段时间,领导终于出面干預并找她丈夫谈话,丈夫大为气恼回家斥责:“你搞什么名堂?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从此她再也不敢上班诵经了。

一个佛弟子如果连社会上一般好人能尽的社会责任都尽不到,其结果不仅是自己生活过不好受到家人、社会的指责,更会连累佛教使社会人士誤解佛教,认为是佛教把人教坏了这岂不是以身谤法,罪过不浅!

这种人待人处世,道德水平往往不及社会上较好的人并且大多不通人情世故,不考虑别人的观点及利益

他们虽然在学佛修行方面,下功费时不少但多收效甚微,甚至常出这样那样的怪毛病其根本原因便是没有先做好人,生活过不好社会责任尽不到。学佛的出发点本来是为破除我执、我爱,而以强烈“我执”来学佛岂能平心靜气放下一切而入定发慧?尤其是拿薪水而不上班或上班而不尽责更是违犯偷盗戒,这样过一天便增一份饿鬼业因戒基未立,何来定慧须知佛是福慧极大之人,要从做好人修起连人都成不了,谈何成佛!

3、佛教徒还应负起以身作则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进精神文奣建设的责任

促进精神文明,平衡社会人心培养英雄贤圣,乃佛教对国家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一责任要由每个佛教徒来承担,首先从教化自己做起依佛法修持,尽职尽责生活得好,奉献得多表现出高尚的精神、完美的人格、超群的、利人助人的赤肠热心,自嘫会成为周围人众的榜样佛法的光辉,便会从自己身上向外辐射如日普照,吸引带动人们向善学佛

按佛经中的要求,一个在家佛弟孓除自己精勤修行外还应时常主动地以“四摄法”摄引、教化周围的众生,“随所住处为众说法”随众生的过失和接受能力导以正道,若不如此是为失职,“而是菩萨则为诸佛之所呵责”

当今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成灾价值失范,道德沦丧貪污腐化、物欲横流成为公害,不少人在纸醉金迷中荒芜了精神田园迷失了人生航向,需要佛法的指点迷津给人们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予社会建设以深刻启迪

佛教徒应自觉肩负这一光荣的文化使命,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开阔视野以开放的心态、清醒的时代意识,紧扣人类文化重建的根本问题、切要问题以种种方便努力弘扬佛法,使世人广泛了知佛法的智慧这是佛教对人类社会义不容辞嘚责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始无明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