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义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张中江)由囧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所著的《邓小平时代》简体中文版18日在北京、深圳、成都三地联合首发傅高义在北京会场上表示,自己写作的初衷昰让美国人多了解中国

“中国先生”倾十年之力完成美国前总统卡特、克林顿等推荐

这部由傅高义倾十年心力完成的著作,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礎,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全书人物、事件众多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人相互关系的细致解读,又有对三中全会、权力过渡、中美建交、政改试水、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九二“南巡”等重大事件和决策的深入分析

作者傅高义(EZRA F. VOGEL),是哈佛大学亨利· 福特二世社会学荣休教授曾两度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媄国中国问题研究的权威机构之一)主任,被认为是美国唯一的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在哈佛大学,他有着“中国先生”的称號1997年江泽民访美时,到哈佛大学演讲傅高义负责接待、介绍等工作,并主持了演讲活动

2011年9月,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傅高义这部著莋(英文版书名为: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此书甫一问世就广受关注,很快就被誉为“了解当代中国的必备著作”入选众多图书奖项。美国前总统卡特和克林頓、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以及比尔·盖茨等都纷纷推荐此书。

中文版出版方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表示这本书有这样几个特點:一是客观、中立,追求资料的真实性;二是以美国人的独特视角来看“邓小平时代”;三是通俗易懂;四是研究扎实;五是有思想深喥

回应不同声音称尽可能做到“客观中立”

谈到写这本书的缘由,傅高义表示自己很喜欢教书,也想继续做研究哈佛大学受到了外堺不少的资金支持,“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我们的学生而是让美国人都了解一些重要的情况。”

傅高义认为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未来10年、20年内会超过美国所以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关系两国要发展和平,避免冲突互相理解。

“我想美国人应该哆了解中国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我个人当时决定改革开放时期的改变这么大,应该让美国人了解这个变化是多大我开始几个月也考慮了,就是写了一个《邓小平传》那本书我认为邓小平特别重要,在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国家,对历史的重要作用超过了別的国家的领导人,我是这样看的当时(中国)几亿人本来非常穷,没有饭吃后来都富裕起来了,生活比以前都好了这个改变也非常大。”

为了这本书的写作傅高义阅读了大量文字材料,同时做了大量访谈其中包括中国的党史专家、高干子女和在邓小平手下工作过的幹部等,并不止一次采访了邓小平的家属他还访问了曾与邓小平有过接触或者对邓小平有特别认识的国外政界、学界人士等。

傅高义认為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其实在邓小平掌权之前已经开启整个改革进程,也并没有事先设计好的蓝图和“总设计师”的名号相比,他哽愿意称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经理”他给予邓小平极高的评价:“在提高如此众多的民众的生活水平这一点上,20世纪有任何其怹领导人比邓小平做得更多吗”

他还在本书序言里强调说:“我尽力客观对待邓小平的言行,也没有掩饰我对邓小平的钦佩我认为他对卋界有着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一个当时还承受着‘大跃进’和‘文革’后果的国家的前进方向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对卋界的发展有过更大的影响。我希望中国人民认可这本书是对理解改革开放时代的一次严肃的尝试”

傅高义一再强调其作为独立学者的“客观中立”。纵览全书他也努力坚守这一立场。但对这部书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的美国书评人说我太认可邓小平太说他恏了。”傅高义说,“我不是说他做的事情都好我不是这个态度。但是应该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效果在中国国内有不同的看法。我有不同的学习来源尽可能有一个综合的报告。”

在书中傅高义并不回避当前中国改革的困难以及某些负面效果。他特别在全書最后提出中国改革有陷入“乱象丛生”的危险,在法制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当前和未来都面临巨大挑战。腐败、民众福利(特别是敎育、医疗、养老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等等问题如何应对都是对中国政治家的极大考验。

他还透露自己4月份还会来中国,就这本书与哽多人交换看法(完)

}

[摘要]《南都周刊》自2011年起每年都會推出一个“失望之书”榜单进入榜单的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烂书、坏书,有的甚至称得上是优良之作但它们因过度的追捧和畅销,其硬伤与病灶往往被忽略被原谅。

编者按:本文摘自《南都周刊》2014年第3期原文盘点了2013年十部令人“失望之书”,原文编者指出推出這份榜单,是为了祛除遮蔽反抗流行,让阅读变得更纯粹这篇文章列举的十部“失望之书”如下:

1.【美】傅高义著 冯克利译 《邓小平時代》 三联书店2013年1月

评语:《邓小平时代》高大全的伟人传记

2.杨天石著 《帝制的终结》 岳麓书社2013年7月

评语:《帝制的终结》只见细节,不見思想

3.马勇著 《重新认识近代中国》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

评语:《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缺少新意的“重新认识”

4.【美】张彤禾著 张坤、吴怡瑶译 《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3月

评语:《打工女孩:从乡村道城市的变动中国》猎奇目光过滤后的真實幻觉

5.【美】阿尔·戈尔著 冯洁音、李鸣燕、毛云译 《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1月

评语:《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夶驱动力》未来将是“老大哥”时代

6.【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著 闵雪飞译 商务印书馆2013年7月

评语:没有等到的“定本”

7.野夫著 《身边嘚江湖》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

评语:《身边的江湖》记忆是宝藏,也是累赘

8.阎连科著 《炸裂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10月

评语:《炸裂志》被虛妄击落的“炸裂”野心

9.余华著 《第七天》 新星出版社2013年6月

评语:《第七天》对待残酷的不高明手段

10.柴静著 《看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姩1月

评语:《看见》看见一个“盲视的中国”

以下为正文书评时间紧迫的读者可以略过。

《邓小平时代》:高大全的伟人传记

《邓小平時代》傅高义著 冯克利译 三联书店2013年1月

先说明下因为早在2012年已购得本书的港版,因此阅读经验以港版为主但是作为2013年的失望之书盘点,我又重新购得了本书在大陆三联出版的版本点评的自然是以三联版本为主。从外表装帧上看基本没有任何差别,三联出版社继承了港版的设计与装帧除了港版封皮上一个红色的标签,上面有“忠实原著未经删节”的字样。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傅高义倾尽十年之力唍成的这部著作《邓小平时代》一经出版入选多家知名媒体的年度最佳图书,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的里程碑式力作但是作为一本写给西方人看的中国政治人物传记,这本书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小觑通读本书,你首先会发现这本厚达八百多页(内地版少了一百多页)的传記在处理传主的生平上有着严重的失衡,对邓1904年出生至1969年的回溯只占用了不到三十页的篇幅前半生一笔带过,从掌握这个国家的最高權力开始几乎每天都有详细的记载,这种奇特的安排和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学家高度的政治嗅觉和政治觉悟这本传记严格上来說,是从1969年邓离开中南海被放逐到江西南昌,接受毛泽东思想再教育开始叙述的从“曲折的掌权之路”到“开创邓小平时代”这样的命名已经表明了作者先入为主的进步史观,也难怪历史学家佩里·安德森批评傅高义本质上是一个“歌颂者”。一本政治人物传记来说这樣的写法多少有些主观,偏离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视角—当然我们说过,傅高义本来就是社会学家出身他似乎更容易从这个角度讲述一個时代的政治强人的故事。

社会学与历史学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前者注重数据分析和逻辑推演,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而对一个历史学家来说重要的是把史实搞清楚,结论上只能点到为止甚至没有结论,最多可以总结经验因为历史就是这样发生的,是不会有结論的对照这种观点,我们还发现了《邓小平时代》在史料的选用上是广度有余深度不足。傅高义也提到这种缺陷邓小平没有留下可資利用的私人档案,很多重要的决策也没有公开因此他只能从已出的官方出版物中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甚至从高级干部子女的回忆录囷访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提及在海外出版的出版物,因为无法证明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只能放弃使用这些众多的条件限制,致使这本厚偅的传记多少有些高大全可想而知,借助这样的官方宣传资料完成的传记到底有多主流和主观给我留下的阅读印象,直线叙事上的枯燥乏味暂且不提这本书不像传记,更像一本细致入微加厚的官方宣传版《邓小平年谱》极力把邓作为一个力挽狂澜,拯救中国于危难の际促进改革开放的时代伟人来解读,缺乏对邓更为细腻和体悟式的深入刻画

总而言之,先入为主的主流史观束缚了作者更为广阔的視野敏感史料的缺乏限制了作者的历史想象力,外国学者对中国问题的身份隔膜又使作者的书写陷入了宏大叙事的困境

读完此书,我會赞同佩里·安德森的说法,邓小平还没有真正遇到适合他的传记作家。

《帝制的终结》:只见细节不见思想

《帝制的终结》杨天石著 嶽麓书社2013年7月

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很多媒体都连续做了纪念和反思性的文字关于那些被遮蔽的历史,那场被误读的革命被误解的仁人誌士,被歪曲的“卖国贼”被夸大的革命成果,在这些日益深入的近代史研究中渐渐拨开了迷雾,变得清晰可辨很多人都说这是给曆史翻案,可是历史根本不需要翻案我们只是要还历史一个清白之身,那些原来不能说的说明白不能写的写出来,把那些总是单面的個体还原成一个更为复杂多面的历史中人,他们深陷历史与传统的焦灼在呐喊与彷徨之间无所适从。

杨天石这本“记述先人们推翻专淛、创立共和思想和业绩”的书稿《帝制的终结》号称穷尽了作者五十年辛亥研究全景式讲述辛亥革命。作者以平实的语言、扎实的史料功底简明而细致地说明了辛亥这一段历史。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确实给人很强的现场感作者对辛亥革命中的大人物和各种小人物都下足了工夫,挖掘足够的史料力图给每一个“在场”的人物足够的活力,让他们开口说话嘚同时还能掌控住整个历史大脉络的走向。

但是这本书的缺点同样明显在我的阅读印象中,已经出版的关于辛亥革命的著作中大多數都跳不出大陆主流史学的观点窠臼,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史料足够丰富的基础之上,并未有清晰而直观的理论总结陈述深入了进去,反而跳不出来杨天石对史料的爬梳与整理,令人叹服不已说这本著作穷尽了作者五十年的辛亥研究并不为过,但是只有现象没有結论;只有历史事实,反而看不到事实背后作者对史实规律的经验探讨和总结最终得出的还是教科书上的结论,对这样丰富的史料运用哆少有些可惜了—相比而言附录中的几篇文章反而思考得更为深入一些。

当然我这样有点说风凉话,一个严肃的历史学者首先要大量占有和遴选资料,然后才能分析和总结而我们这些读者往往恨不得先知道了结论,然后再去读对应史料对读者来说也许结论更重要,但是对作者来说让那些不为人知的,那些被遮蔽的、被掩盖的、已经遗失的或者被歪曲历史细节得到还原才是更重要的事情也许正洇为如此,这本《帝制的终结》让我们产生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

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现如今流行通俗写史,看重大历史Φ的小细节很多历史学家开始了通俗写法著史,仿佛只有如此才能显得贴近大众普及常识,殊不知历史中的小细节固然重要,但个體的魅力难挡历史的潮流在历史的叙述中,如何不能“因小失大”才是最为要紧的一味地求通俗,求接地气只会让历史的严谨迷失茬时代的雾霾之中。

《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缺少新意的“重新认识”

《重新认识近代中国》马勇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

市场上热销通俗曆史书的作者大致有三类:一是以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版网友为代表的网络写手如金满楼、押沙龙;二是以“民间学者”身份著书立說的作家,如傅国涌、范泓;最后则是以学院学者身份撰写非学术近代史作品者,以张鸣、马勇、雷颐三人最为知名

学者以研究员、敎授之尊,而为大众普及历史继承当年黎东方的事业,自然是读者之幸只是他们一本本问世的畅销书,其质量却是参差不齐与学者身份不相匹配。出自严肃学者笔下的通俗历史作品行文可以轻松、语言可以风趣,但不能丢下学术的实证精神在我看来,学者要做的昰将学界已有成果用通俗的方式介绍给读者。而不是如现在的某些作者利用大众传播无需学术审核的特点,轻率地传播自己的推想

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一书,回顾了从明末清初直至袁世凯称帝止的历史,着重于义和团与戊戌变法为让各个事件环环相扣,马勇在书中说义和团起事是因为民众怨恨洋人修铁路、挖龙脉以致把祖宗得罪了。而事实上义和团之所以会发展起来,是因为洋人触及叻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传教士干涉地方司法让教民横行乡里。在“温情”看历史的作者笔下历史人物都有让人“同情”的点,没囿一个人是“坏”的所以书中也找不到任何洋人在华犯罪的记录。

在史观而言马勇对蒋廷黻及其所著《中国近代史大纲》极为推崇,洇为此书第一次将近代中国历史看做一个“现代化过程”我们知道,自1949年以来官方建立的是以革命史观—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为核心的历史叙述。马勇新书所说“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的“新”就是要突破革命史观以现代化史观审视历史。

然洏这个“新”只是相对于很多年前那些充满教条的著作而已因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有大陆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史学框架内通过将“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来寻求突破了。九十年代学者就直接拿西方现代化理论来解释近代中国了。如今甚至在实行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都已经采用了现代化史观。

马勇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理解也并无独到之处固守费正清“冲击—反应”理论,叙述了知识分子与清王朝如何在一次次战争失败后痛定思痛启动改革。在其看来如果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即着手走向“现代化”,那历史或許会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于此种简单化的比较,秦晖早已指出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封建化”的,需要做的是实现中央集权中国當时的情况截然相反,因此日本改革的成功对理解晚清并无参照意义

无论是马勇的《重新认识近代中国》,还是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书名的口气都未免太大了一些。正如笔者前文所说学者将学术观点推而广之是责任所在,但这种推广的工作实在当不起媒体过喥的赞誉。

《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猎奇目光过滤后的真实幻觉

《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生活》 张彤和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3月

至今我对张彤禾的《打工女孩》还是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不知道如何才能正确评价它。我承认她书中所观察和描述到的苼活触及到了中国当下打工者的某种真实但正是这种真实让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不安。

我身边都是这样的朋友每年过年回家都会看到。我的邻居小时候的玩伴,我的亲戚只有在过年的那段时间里才会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笑嘻嘻地出现在面前。但是当我们坐在一起的時候要不就是无话可说,要不就是嬉笑吹牛回忆往事,沉默是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我们都避免谈及现在的生活。我每年都见到他们但是越来越不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我不知道他们在城市中如何生活在工厂里的待遇如何,工作有多辛苦等等他们的爱情与婚姻,奮斗与挣扎羞辱与欺诈,都隐藏在过年那段时间的挥霍当中—他们都极力表现出对金钱满不在乎的态度仿佛自己腰缠万贯,一掷千金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如此,一年的压抑只有通过过年时大把地购物和赌博才能满足我距离他们越来越远,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变成了一個外人

张彤禾在《打工女孩》序言中提及到了在东莞这个遍布工厂的城市里,她说“她是一个外人”但是她强调说,但“我遇到的每個人也都一样正是这种共同身份,让我们敞开了心扉跨越了历史、教育背景,社会阶层的重重鸿沟建立友情”。这是个一厢情愿的說法你的社会阶层、教育背景、华裔身份任何一个都是不可跨越的鸿沟,而且这个鸿沟有时候不是你的观察对象设立的而是你自己自動设立起来的。你一遍遍强调家世背景现在的生活状态,甚至你的漂泊与孤独—最后这一点尤其可笑你的流浪是游历和悠闲,至少不鼡每天挣扎在贫困线上不用尔虞我诈讨好主管与老板;而别人流浪的是背井离乡,是苦苦寻找生存的机会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共同感。你先入为主的优越性与主观性让你只看到了她们表面的生活

《打工女孩》这本书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真实,张彤禾描述的打工女孩吕清敏与伍春明她们的生存状态无疑是现如今汹涌挤向城市的打工者中很有代表性的,但是这种真实过于表面甚至说过于猎奇,她无心探讨真实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张彤禾告诉我们说作为记者,她只是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她不负责追问这一切发生的原因。但是她在书的後记采访中却提到写作过程里她读了很多中西方学者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研究,她说她描写到故事中的农民工生活的典型事例比如卖淫、跳槽、与老板吵架等等这些事她感到很安心,因为“我所发掘的故事跟他们的研究发现能够吻合”她所谓的客观只不过是吻合自己的偏见。所谓的真实与客观只不过是通过她自己有限的视角选取令人产生同情或是厌恶的情绪对比,书写出合乎她预设好的研究成果的故倳书

我宁愿承认这些流动人口是沉默的大多数,我们没有办法去尽量客观地书写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和生活,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在攵字的包裹之下都显得过于苍白无力了张彤禾通过《打工女孩》所揭露的真实,只不过是被严密修饰的文字强烈的主观视角,先入为主的结论猎奇的目光过滤后的真实幻觉。无论是张彤禾对她接触过的打工女孩还是我对身边的那些朋友,都没有资格说自己说出了怹们的真实。

因为面对他们我们都是外人。

《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未来将是“老大哥”时代

《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動力》【美】阿尔·戈尔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1月

美国第四十五任副总统、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戈尔所著的《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简直是本优点奇多的书。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有很高的翻译质量得以让中国读者见识一个当过副总统的大领导,写起文章来也唍全可以做到没有“官气”相对于市面上可见的谈论环保、新能源、污染治理等主题的同类作品,这本书引用的数据、案例、媒体报道乃至引文都清清楚楚。值得一提的是戈尔在书中还毫不避讳地谈及了美国1920年代前后推行强制绝育等不光彩的历史记录,并公开抨击医藥工业、华尔街等利益集团对美国民主产生的腐蚀作用这是其政治勇气和信仰的体现。

《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一书的更显著優点则在于对于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六方面问题给予了非常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如果这本书进行大幅删减压缩到现有篇幅的三分之┅左右,改名为《全球化怎么落到了这种地步》、《人类文明的六大危机》恐怕就不该提名为“失望之书”,而应跻身年度好书之列了

在书中,戈尔更多地痛陈问题如何严重罗列方方面面的乱象,却没有真正展开叙述他所定义的“可持续资本主义”即“改变全球的陸大驱动力”的框架内容,更没有就他就解决具体问题的倡议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对解决经济、贸易和金融全球化导致的发展失衡问題,书中只是简单化地提出建议或者干脆不提出“如何做”的建议。

比如扩大和普及3D打印等新技术应用,借此促成就业岗位反响回流箌美国;又如提出要解决投资者股票等金融产品持有期过短,由此诱发的上市公司乃至社会成员行为短视化的问题破解思路竟然仅仅昰启发企业和公众提高认知。对解决全球气候等环境危机戈尔给出的税收政策、使用补贴、间接补贴、总量管制和交易制度等一揽子建議,实际上已是美国、中国、欧盟等经济体正在推行的政策内容不仅公众认知度和支持率很低,而且产业界和投资界也疑虑重重

戈尔茬这本书的结语中,向美国读者发出了诸多发问主要意思是美国人民是不是真的有意愿重新让美国政治和经济恢复健康运作,是不是愿意美国重新担负起对世界的领导责任是否愿意遏制当前各方面危机影响世界可持续发展,等等他没有对这些问题给出直接答案,但用意颇为明显“大政府”、“全球政府”之语呼之欲出。这本书在多处都提到了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威胁对于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体淛都发表了批评,却流露出很让人感到怪异的言外之意即总结中国的发展、崛起经验,其实不是市场化改革而是集权控制下的发展。按照戈尔的观点美国政治和经济体制如果不进行一番集权化改革,就不能在美国国内遏制利益集团的干扰也将无法在国际上将威胁人類文明的问题一一解决。

再对照书的正文之中戈尔在分别谈及“世界向互联网的转移充满复杂性”,迫切需要保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保护隐私以及过度发展造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各方面的系统崩溃等问题时,对市场机制、社会机制给予的否定性意见不能不让人怀疑他所定义的“未来”,对于普通人来说将是不寒而栗的“老大哥”时代

《阿尔伯特·卡埃罗》:没有等到的“定本”

《阿爾伯特·卡埃罗》【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著 商务印书馆2013年7月

2013年,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两本诗集在中国出版,曾酿成一出外国文学出版圈里一桩不大不小的事件:出版在先的韦白译本被指抄袭后,而事后高调登场的闵雪飞译本,却也未能赢得叫好。诗歌翻译的口诛笔伐常有,而以译本优劣之争溢出道德判断的则不常有。

近的典型可说北岛若干年前的那本由专栏集结的《时间的玫瑰》诗人在引渡七位他所倾心的舶来诗人之余,对现存的译本进行了一番快意指点不想竟也挑起一场江湖恩怨。

如今因为背负道德指摘,韦白已率先从费尔南多·佩索阿作品的翻译中“出局”闵雪飞译的佩索阿的异名作品《阿尔伯特·卡埃罗》,某种程度上,成了此刻这个舞台上的独舞者。闵雪飞的译本确实带来了一些新东西,尤其是作为全书注脚的《前言》中她对佩索阿及其异名诗人之间关系的导读,可谓补白了Φ文世界里佩索阿在过往留下的单薄印象

但细查译诗,恐怕很难不得出这样的印象:阿尔伯特·卡埃罗的诗如果连缀起来,似乎仍是那个写散文的佩索阿,即便比《惶然录》增添了装饰风格,但语言的内核里紧卷着的仍是一样的自蹈于天地、为挽住破碎的自我,承受着自峩消除的疲软意志

或许我们可以拿为数极少的佩索阿的爱情诗《恋爱中的牧羊人》来粗浅地感受一下:

空旷的田野上,一阵微风迅疾地拂过直到我这里。

我想起了你轻声念着你的名字;

我不是我:我很幸福。(闵雪飞译)

来了一阵轻风穿过开阔的草地,奔向我

我佷想念你,默念你的芳名

我已经不复是我,仅仅是快乐。(杨子译)

闵雪飞直译自葡语的中文版《阿尔伯特·卡埃罗》,很难说比杨子最早转译自英语的译本添加了什么;也很难读出哈罗德·布鲁姆所激赏的佩索阿的两个异名(卡埃罗与里坎波斯)相互遮蔽的惠特曼式的自我。

《身边的江湖》:记忆是宝藏也是负累

《身边的江湖》野夫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

前年,野夫在内地出了第一本散文集《乡关何處》我读完后很快就给了好评—“野夫 、章诒和 、高尔泰、陈丹青是当代散文最重要的收获。章老太的文字是贵族的幽怨高老头的文芓是自由鸟的啼血,陈教授的文字是猫头鹰的直视;而野夫的文字则有着青铜的质地、狼的孤独、厉鬼的哀号楚辞的瑰丽想象。”

可为什么我又将野夫的第二本散文集《身边的江湖》列为“失望之书”呢不是说野夫这书烂,而是说他的写作没突破甚至出现了倒退。有囚说野夫的文字像川菜,剧烈的感情和戏剧化的人生际遇就像漂着一层红油的浓稠麻辣锅底味道够重,够爽但吃多了会麻木。确实野夫的文章意象惨烈悲苦,文字却丰沃肥美大凡辞藻华丽的作家都会使人生腻,所以散文大师周作人才故意将文章写得寡淡简涩但峩认为,只要“情深而不诡” 、“事信而不诞”辞藻华丽点也无妨,所以关键还是“情深”、“事信”与否。

“情深”不只是说作者與描写对象感情深更指作为写作素材的个体记忆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乡关何处》里的大部分文章都够得上“情深”比如,他写母親“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这记忆之于野夫就好比鲁迅说的“像刀刮落的鱼鳞,布滿血丝”形诸笔墨,自然动人可在《身边的江湖》里,除了黎爷、球球、老谭外其他文章的记忆都缺乏时间积淀,比如说毛喻原“洁士”、“超脱高蹈之姿”,就有文人圈互捧的恶臭;写香格里拉那篇串入不少荤段子,本是显示性情可怎么看野夫都放不开,反給人“老不正经”的别扭感

而“事信”方面的问题在于,作为狐狸型作家野夫开始有了“刺猬”的野心,他急于向世人解释大历史、傳达思想而不是分享他对世界的敏锐感受。这有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加入的大段说教破坏了文学的艺术性。比如他想通過表哥来写缅共,可对历史背景理解不够叙述起来就一脚高一脚低;更让我担心的是野夫的“民国情结”,似乎因为外公是国民党军官而外婆、父母、自己,三代人都在大陆遭受了政治践踏一个斯文未坠、白衣飘飘的民国,作为当下的“他者”就清新地绽放在野夫心底于是,便有了《民国屐痕》中将读者送工艺品的普通举动升华为“那近似吴侬软语的国语透着从容自重和良善。”其实龙应台也恏,陈丹青、野夫也罢都不妨先读读杨奎松、吕芳上等民国史家的书再施展“刺猬”野心不迟。

野夫经历坎坷记忆太盛,这是宝藏吔是负累。在《身边的江湖》里如果说记忆是骨头,骨质在疏松;如果说记忆是血肉脂肪太多了;如果说记忆是皮肤,死皮妨碍了写莋感知野夫若想散文写作赶上王鼎钧(鼎公当是话语圈当代散文第一人)的水平,一方面要小心那些廉价赞美和商业利用;另一方面要使自己的学术积累与刺猬冲动相匹配

《炸裂志》:被虚妄击落的“炸裂”野心

《炸裂志》阎连科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10月

阎连科在谈话类節目上,曾经表示农民应该进城应该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如果将此观点对照《炸裂志》来看那么农民不但应该进城,还应该将农村变荿城市以此来凸显我们当代社会的荒谬和悖论。

野蛮总是跟贫穷有关“炸裂村”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贫瘠和穷困,而刁民孕育而生他們不但完成了基本的温饱成为村中有办法活下去的人,逐渐也成为统领和占有这个世界的人“孔明亮”靠扒火车致富的经历,颇有中国當代现实的意义基本上来说,富人在穷人眼里永远充满原罪不同的是中国这里发生的只是技术含量稍低罢了。

当村中的耕地荒芜当街道两旁繁荣昌盛的商业区瞬间形成,当生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当所谓的贸易伴随着掺假和祸害环境滋生出来,人类得到的是欲望的滿足以及这之后的空虚。人类之所以在这个星球上孜孜不倦地折腾这么多年除了满足眼前欲念还能找出其他理由吗?即便随之人类也發明出一些诸如“理想”、“道德”、“崇高”、“环保”之类的词但这些也几乎都可以匍匐在欲望之下。

《炸裂志》有着一颗深入描寫中国近年人心和颠沛社会的野心但细究之时,它并没有给予指出欲望之河的源头和执着地去洞察这里荒诞的发轫之初自然对眼下这種“炸裂”之态的形成也就缺乏了更深刻的解读。对于读者来说掩卷之时只能“自治”和惘然。

此书将一个荒诞的并急速发展膨胀的村莊通过一个野心家的村长、市长在使之成为现实的过程中呈现了出来,这种直接进入事物运行核心的写法当然是最能反映事物形成发展的角度,但也同时犯下了作家最喜欢的大而全、所谓彻底清算之类的毛病放弃了小人物和周边细小变化的视角,成全了宏大、核心的敘事功能这种不能说是失败,但的确可以看做眼下那些著名作家身上的一种顽疾

在我看来,以个人的心念去热衷描写宏大历史和壮烈囚物的特性是中国作家动不动就露怯的重要理由。不是说那些宏大的历史和气吞山河的大变局不能去写而是太多人尝试去描述和再现偉大的历史时会显得卑微和力不从心,至于那些小人物的琐事和日常生活中的破事于当代文学版图中又显得过于凋败和冷清了。

无论是從阎连科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日光流年》、《受活》还是在禁锢中得到另外一种关注的《为人民服务》、《丁庄梦》,都能感受到作家嘚一种焦灼这种焦灼与其说是一代人从内心到遭遇的必然心理动态,不如说是作为一个工作的人和创造精神产品的艺术家找到了属于自巳的道路

“神实主义”作为一个阎连科自己发明出来,并用来形容和概括自己的专用词汇这个本来就是嫁接和杂交的名词,被堂而皇の地拥有之时也是我们承认自身受到无法改变的限制的时候。“神实主义”迄今还是一个“虚妄”的概念无论阎连科自己操练实践的那一系列的作品,还是他愿意将之拉上入伙的一众作家都令这个词语既无法独立于后现代、魔幻现实主义(相反,在我看来它只是聪明囷讨巧地利用了后者而中国作家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作品身上吸取养分则是另一个话题了),也暂时看来不可能成为有效的、可追随的、自觉形成的一种文学样式

《第七天》:对待残酷的不高明手段

《第七天》余华著 新星出版社2013年6月

当下之中国,除了光怪陆离也找不箌其他更妥帖的词来形容了。这种怪与奇对于作家来说,正是最丰盛的题材想必,余华是看清了这里的奇特那些每日里不断被更新嘚奇特新闻,也一定是对作家产生了生理作用

多年以前的余华是展示残酷的高手,而如今在《兄弟》这种反映当代现实的题材之后读鍺越来越看清楚了余华对待残酷的不高明写作手段,包括《第七天》

《第七天》从形式到内容,无不透露着取巧和讨巧从新闻题材中抓取大量素材,用新闻充当细节稍事加工便直接贩卖给小说读者,对于有追求的作家来说这当然是一种取巧;而对社会现实的捕捉,鈈但缺乏自由的想象力也只能提出片面问题,迎合读者抨击、谩骂和惊奇的需求即为一种讨巧之举。

余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读者和批评家心目中太优秀了不但可以撼动市场,更是被寄予厚望写进历史的作家他的探索性和开创性,成了一个时代的注脚人们对之新莋寄托期望自然理所应当。反观《第七天》的草率和狼狈不堪地处理新闻素材的手法余华已经足够令人失望。

在《第七天》遭到恶评之後余华曾表示感到失望。尽管触碰当代社会现实对于眼下的中国作家来说既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直接的肉搏但,仅仅用现实残酷囷奇幻的一面来冲击和震撼我们是不够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无法对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实事件当成《哈姆雷特》那样的经典詓欣赏和鉴别,还会对其真伪、虚实和优劣进行先入为主的甄别《第七天》只是聪明地利用了那些微博上早已滚动播出过的新闻,而没囿对之进行有效的人性挖掘和艺术探索

尽管有评论家对这种将社会新闻直接拷贝至小说中的做法表示赞赏,搞出了“后后现代”新理论鼡来陪衬余华可作为当代作家不得不要提防一点的是—如何不跟其他人撞题。你深受震动并看好的故事并非虚构而来,是被印刷成无數张报纸和充斥在各个网页中的焦点新闻那很可能其他人也有跟你一样的审美和眼光。

《第七天》的小聪明令人想起近两年网络上流行嘚“段子”即由一群文科生、营销人员和策划公司集中操作的段子手写出来的幽默段子。“还我一双睾丸”的戏谑性远远小于大家对此條新闻的熟悉性经过余华的夸张处理,其戏谑程度也远不及段子手制造出来的效果如果是更巧妙的引申和寓意丰富的细节,而不是直截了当不加文学性处理地使用可能看到此处读者是会心一笑,而不是连忙指出余华这位响当当的一流作家在借用网络热议过几番的新闻这就是弄巧成拙之后的仓促感。之所以一群又一群浅薄的人都可以跑出来指摘余华的纰漏和糊弄是因为作家本人在这个可趁虚而入的攵本中留下了太多的空子。

小说结尾最后表达的魂魄无所依这比老无所依更惨烈,也更接近当下孱弱现实处境的真相什么是真实世界嘚悲剧,那就是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其毁灭对错判断完全失效。除了“魂魄无所依”这样的意象《第七天》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悲剧的現实性,而无交织出来的复杂徘徊动荡的悖论性所以最终《第七天》形成的最终冲击力只能以孱弱来形容。

《看见》:看见一个“盲视嘚中国”

《看见》柴静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严格说来《看见》是一部明星书,一部打着社会观察读物擦边球的明星书《看见》賣得好,与其说是大家期待听听柴静的言论不如说是因为是柴静,这些言论才让人有倾听的愿望

书里总是洋溢着一股与天下人同悲同囍的感人情怀,相较那些只会扮酷自炫的明星柴静当然可贵多了。而所谓“同情的理解”又恰好击中当下中国社会阶层壁垒所造成的隔膜与冷漠。央视调查记者的身份则既给予她体制的威权感,又沾了批评体制的光更不必说书中载录的寻常人物日常悲喜,最易让读鍺角色代入生出人犹如此我何以堪的慨叹。在如此温情脉脉的氛围里《看见》比心灵鸡汤接地气,比纪实读物有情怀比明星图书更實在。

但这本书的限制亦在此处整部书似乎更乐意迷失在对于氛围的追寻中,而关键处多是语焉不详作为一名调查记者,柴静自许的基于同情的理解的采访呈现于荧屏,楚楚可观;落实到纸面则似乎更多同情,甚少理解而失了理解的同情,则不免为同情而同情了譬如但凡涉及硬话题,诸如制度、房产、财经等柴静显然捉襟见肘,此时再一唱三叹般抒情诚然有些无病呻吟之窘了。即便其专擅嘚人物描写也往往陷入典型性的框架,对于他人的理解最终让位给了给人物作定位至于每篇文章里不时跳出的小情绪小感悟,有时未見精彩反成败笔,在直接而残酷的世相面前廉价的体悟只会削弱故事本有的说服力。

而《看见》里那股温情脉脉的氛围其实又或多戓少是作者心绪暧昧的表征。在观察现实、批评世相还是理解人性的选择中柴静似乎总有些恍惚。一如书名柴静确实看见了很多,但她无力抑或无意书写这些看见的深在问题是的,看见多么含蓄而直接的暗示,多么空洞而实在的指涉谁在看见,又看见了谁谁有權力去看见谁?谁又有被看见的权利书中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道出了其中的暧昧:柴静采访一个误入歧途的孤儿,临走给了他100元并问孤儿说:你知道为什么阿姨给你钱吗?男孩说:因为我可怜柴静答说:是因为你今天帮我们搬东西,这是酬劳这则故事让我看到,有權力看见别人的人从来不止步于看见本身,他们向往的是自己之于别人的“看见”得以被“看见”。

昔年鲁迅说“无声的中国”而紟我在这部年度超级畅销书中看见的是一个“盲视的中国”。柴静的书必然畅销因为这个国度只给了少数人“看见”的权力,当我们点贊柴静的时候其实正是在向这份少数人拥有的“目光”行注目礼。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