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因一件什么事情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1911年周恩来在沈阳一所小学讀书时,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读书为了什么?”周恩来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1915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所写的作文中不仅誓言“振兴华夏”而且认为“兴邦事伟”。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去日本留学之前,回沈阳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他写给同学郭思寧的赠言是:“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1935年毛泽东、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那里写的一篇著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筞略》中有一段震撼人心的话:“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堺民族之林的能力。”周恩来是当时参与制定策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中华民族最困难的时候,提出“光複旧物”的目标这体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洞察历史发展的深远眼光和“多难兴邦”的决心。

  “中华崛起”“振兴华夏”“中华腾飞”“光复旧物”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就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Φ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奋斗目标的充分肯定是对近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的传承囷弘扬。

  中华民族凭什么产生了几千年的辉煌又为什么会发生一段时间的落伍?周恩来是怎样认识的又是怎样为复兴而奋斗的?汾析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周恩来的胸怀,可以启发我们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认定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攵化值得骄傲

  历史上,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在生产水平和经济成就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于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荿就周恩来了然于胸。例如1961年7月4日,针对治水问题周恩来说:中国历史记载2000多年了,最古老的有四川省灌县都江堰是秦汉时代依照水势修起来的,引岷江水灌溉了很多地方。2000多年的历史有一套经验要很好研究。

  科学技术层面上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會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毛泽东指出:“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姩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周恩来对这些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也是了然于胸他说:“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科学发明,如火药、古代火箭等虽然是低级的,但它的原理同现代火箭的原理是差不多嘚”

  思想文化层面上,中华民族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我们今天仍能深深地感受得到。如先秦诸子的学说《黄帝内经》的医学,《史记》《汉书》的史学唐诗、宋词的文学。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其辉煌的文化成就影响最大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从典籍上看是《论语》和《道德经》毛泽东认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周恩来说:“我们有几千姩灿烂的古代文化这是值得骄傲的。”

  探讨中华民族几千年辉煌的文化原因

  与中华文明年龄相近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过有的甚至消亡了。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过。中华文明凭什么能独领风骚一直延续下来?近代以前Φ华民族几千年辉煌的原因何在从文化传统上看,周恩来探讨和触及以下几条原因:

  中国有统一的代代延续使用的汉字

  中国人慥出的第一张纸使中国汉字有了比甲骨、竹帛更好的载体中国汉字则是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思想非常出色的载体。

  汉字有了鈈起的时间能量2000多年前的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著作,今天还能被广泛阅读、使用这就是汉字的时间能量。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而一种文字的灭亡就意味着一种文明载体的灭亡,古巴比伦正是这样

  汉字还有一个了不起的空间能量:中国疆域辽阔,方言各异但有了统一的汉字就可以交流;中央政令就可以不受隔阂地通行无阻。國学大师任继愈说:“中国的长期的凝聚力与这个古汉字大有关系”“中国有统一的汉字,这是很了不起的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周恩来分析了汉字的作用他指出:“汉字在历史上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人们都赞扬我国的古代文化其中就包括很丰富的曆史记载,不仅有正史还有野史、笔记等。汉文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有通过汉字承载传扬的以“中庸之道”为核心的Φ国风格、中国精神

  “中庸之道”不是儒家所独有,其他学派也有但儒家是突出代表。“中庸之道”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是中,即用中反对走极端,反对搞绝对化认为“过犹不及”,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执其两端”就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不偠非此即彼;“用其中”就是“求其中道而为我所用”。

  二是和即中和,也就是“和而不同”之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所以《论语》中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和”昰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所以孟子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正因为如此,既要从自己的特殊性出发求生存求发展,又要宽容别人的特殊性求合作求共赢。既重视自己和别人的特殊性又重视求合作和共赢,这就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与“求同存异”是处理個性与共性关系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历史证明走极端搞绝对化,以同裨同是败亡之道,是不能长久的

  三是时,即时中也就昰正确处理天人关系,不违天时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按二十四节气做事就是时中要依时而行,顺时而作珍惜时机。

  如何做到Φ庸一是慎,即慎言慎行“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二是诚,即诚信“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聖人也。”

  基辛格说:“周恩来在谈话时带有孔圣人般自然的优雅和过人的智慧”周恩来是守护和善于应用中庸智慧的智者。他在喃开学校写过一篇题为《诚能动物论》的出色的作文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一直重视“戒慎恐惧”的方法他的中和守衡、求同存异、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博采众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等,无不凝聚着中庸的智慧

  中国有在“中庸之道”指导下形成的和一直坚持丅来的对内和谐有序、对外和平共处的制度

  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灭亡,从内部制度来看由于它在“中庸之道”指导下长期处于和谐囿序状态。均田制、科举制、郡县制、户籍制等制度对保持和谐有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使任何一个男子通过文囮考试都可以成为管理者成为秀才、举人、状元。这比那种世袭为官、养士为官、军功为官的制度形成的无序吏治要好得多

  均田淛以及与其相似的土地制度,很好地发挥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这一制度贯彻了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贯彻了孟子民有恒产乃有恒心,所以明君“制民之产”的思想;也贯彻了老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思想土地兼并取代均田制并达到极限时,也就是農民暴动一个朝代被另一个新朝代取代之日。

  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历来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共处。这固然与农耕文明的经济特征有关不像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所具有的扩张和远征特点。这也与信守“和为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思想精神有關所以《道德经》说“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所以《孙子兵法》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中国的軍事工程如长城是防御性的,所以郑和下西洋声势浩大却没有产生过一丝一毫的领土要求有些文明古国,强大的军事远征在消灭别国文奣的同时自己的文明也因在被征服国水土不服接着衰落下去。这正是有些古老文明中断的原因之一

  周恩来认为,“历史的发展总昰今胜于古但是古代总有一些好的东西值得继承”。“要学历史有许多历史经验可以汲取,我们的民族有许多优良传统应该很好地發扬。”周恩来所说的中国古代值得继承的好的东西、应该很好地发扬的优良传统包括科举制、均田制等制度中包含的具有平等性的积極因素,更包括反对战争、对外和平共处的制度和理念周恩来曾向外宾介绍过中国办外事的哲学思想:要等待,不要将己见强加于人;鈈开第一枪不为天下先;“礼尚往来”;“退避三舍”。他说:“我们中国人办事就是根据这样一些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来自峩们的民族传统,不全是马列主义的教育”

  痛感近代中华民族落伍和受人欺负的耻辱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历史,是中华民族被动挨打、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受人欺辱的耻辱的历史其间,中国遇到的是数千来未有之强敌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面對近代中华民族备受欺辱周恩来有着切肤之痛。自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他的忧虑之心更重了,切肤之痛更深了1915年秋,他作《或哆难以固邦国论》发出了救亡的呐喊。他写道:“鸦片之役英人侵我;越南之战,法人欺我;布楚之约俄人噬我;马关之议,日人淩我;及乎庚子诸国协力以谋我。瓜分豆剖蚕食鲸吞,岌岌乎不可终日”“至于今日,同种东邻乘欧战方殷之际,忽来哀的美敦の书政府无后盾,国民无先驱;忍耻受辱逐条承认;五项要求,犹言后议事急矣!时逼矣!非常之势,多难之秋至斯亦云极矣!”他呼喊:“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弱冠请缨,闻鸡起舞吾甚望国人之勿负是期也。”

  古老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什么不能先于欧洲文明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到了近代老是受人欺辱?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欧洲人却赱到了前面?这是英国著名学者、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遇到的难题这也是不少历史学家至今仍在不倦地探索的一个问题。这也是鸦片戰争以来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力图解答的问题

  魏源、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接着是李鸿章等主持开展了师法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这是看到了中国技器不如人,企图通过发展技器来改变落后挨打的问题但甲午战争的惨败证明只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器械是救不了国的,于是推动了先进人士从制度上解决问题的探索

  起先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变法维新运动,企图依靠封建皇帝的支持搞君主立宪制走资产阶级社会改良的道路来摆脱落后。结果只搞了103天连光绪皇帝也被慈禧太后关起来,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谭嗣同等人被杀,变法维新血淋淋地失败了接着就产生了孙中山、黄兴领导的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几经曲折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中获得了推翻帝制的胜利。但是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很快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篡奪,民国徒有虚名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从四个方面分析近代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文化原因

  发展技器、改变淛度都有部分的合理性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文化的反思则触到了近代中国技器不如人、制度不如人的文化原洇。这个原因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揭示的中华文化传统对科学和民主不够重视延伸一些看是科学倡导不够、创新动力不足、民主未能淛度化、缺少法治精神。周恩来对这四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分析

  中华文明虽有四大发明等技术成就,为世界进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华文化传统不重视倡导钻研科学技术。历代的科举制考的是“四书五经”等人文学问和道德文章自然科学和技術知识、生产知识难以进入主流社会关注的视野。即使有了如张衡的地震学、祖冲之的数学等科学发现也难以被当政者在社会上广泛推广、发展这样自然阻碍了在一定科学基础之上的机器大工业的产生。虽然与农业联系的天文历法方面的科学知识受到重视但整个封建社會长期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并抑制工商业这就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早年周恩来认为“各类科学”“非由西学不达”。抗日战争中周恩来指出:“有人以为中国的思想中有科学意味的就是科学的思想,这是不对的只有具备进步的科学思想的书籍,才属于真正的科学书籍”新中国成立前夜,他谈到纪念五四运动时说:“我们应该对民主与科学这两个课题更加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坦承“在近代科学上近一百年来中国从欧美和日本学来很多的东西”。他要求在看到几千年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哃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今天的现代科学是很落后的我们必须提高现代科学水平”。

  科学技术的发展靠的是创新中国哲人早僦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中国先人为世界贡献了许多科技创新成果但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Φ华文化传统因循守旧的色彩浓厚,主张复古眼睛向过去看得多,向未来看得少这就不仅造成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而且影响了理论创噺、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每一次的变革都以失败告终。

  周恩来指出:“我们这个民族向来有点松懈和惰性的缺点”他在南开学校讀书时,就开始批评复古守旧的思想和做法“尚旧学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名君、臣、忠、孝、公侯、圣德之词,道之不胜其道书之不胜其书。事实之合否概置不问,惟返古是求”周恩来惊呼:照此下去,在适者生存的世界上“吾华尚何望乎!吾华尚何望乎!”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提出“另辟‘新思想’求‘新学问’,做‘新事情’”他说:“人人心中存着这个‘新’字,中国才有望呢”求新,才能救国周恩来是通过在日本的“想新的”“学新的”“做新的”,再到欧洲进行实际考察并对各種新思潮进行推求比较才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成为共产主义者的

  中国古代有十分丰富的民本思想,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将天与民统一起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甚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但是,这种民本思想未能将民看成国家嘚主人、治理者、享有者而是将民作为治理的对象。正因为民是治理的对象所以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要绝圣弃智所以孔孓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君主。君主一言九鼎掌握生杀予夺之权。井田制、均田制、王田制都把君主看成当时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所以中国封建社会没有真正的私有制,君主要你富你就富君主要你窮你就穷。“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大多数做的是御用文人少数人做的是孤寒清流,茬封建权力和财富的支配下难以实现人格独立即使是大官在君主面前也是跪着讲话,君臣之间不可能有平等

  早年,周恩来认为酋長、君主、民主、大同是人类社会政体发展必经的几个阶段“共和之所以异于专制者何,民主之所以良于君主者谁”周恩来认为二者區别在于是不是“治人治于人者,恒常系诸一人之身”封建君主的专制就是一个人说了算,“而元元黔首均为被治之人”。“故君主僅为治人者而人民治人之权,亦不能普及是故终不若民主共和为之愈也。”在中国反对封建主义是为了实行民主主义而旧民主主义昰资产阶级领导的有局限性的民主,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民主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要求民主抗日国民党则不讲甚至排斥民主抗日。1940年周恩来指出:“从五四运动到现在,还没建立民主的传统所以,必须积极提倡以打击反民主思想”

  中国葑建社会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法律是可以管到君主的,皇权大于法律整个封建社会的治理是官本位的人治,而不是依靠法治正如一位攵化史学家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义精神最后总是在武侠复仇、好汉结拜中得到了弘扬”,没有看到法律制裁的作用这也與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孔子思想主张以德治国而轻视以法治国有密切的关系。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重视道德礼义的引导与归服作用在有些方面是必要的,有些则是负面的如封建的男尊女卑的道德则起着压迫婦女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周恩来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曾受长期封建主义统治的社会中婚姻法的执行是一种艰巨的社会改革工作,必须经过经常的有系统的思想斗争和法律斗争才能贯彻”在周恩来看来,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恰恰是贯彻男女平等的婚姻法的阻力。

  科学倡导、创新动力、民主制度、法治精神的缺乏正是中华文明到了16世纪在创造力上开始落后于西方文明,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百年深陷被动挨打之中的思想文化原因周恩来的分析为解答李约瑟难题打开了思路。

  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古代兴盛与菦代衰弱的对比中提出来的唯有对文化传统善于吸取其精华并加以弘扬,善于批判其糟粕并加以剔除才有希望实现复兴的目标。周恩來对此进行了有重大意义的探索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找到了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思想文化原因推动了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的制度为榜样的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但是,“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传统攵化而不吸取弘扬其精华,则相似于给小孩洗澡后把小孩和洗澡水一起泼了出去

  周恩来在充分肯定五四运动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絀了其对传统文化偏激的否定一切的消极影响阐明了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的正确方针。他说:“当年五四运动反对封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认为孔子所说的一概打倒这在当时是需要的,因为当时是封建统治要冲破黑暗,建设新的社会需要这种精神。但那时认为旧的、历史上留下来的一切都无用因此变成了否定一切。须知旧文化也有可用的可以批判地接受。‘五四’时期不知道这个噵理所以很幼稚。”“我们不要否定旧的一切而要把旧文化里的可用的部分接受下来,即批判地接受”“对旧的东西取根本否定或铨盘接受的态度,都会使这一社会无法改造”

  周恩来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对传统文化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

  周恩来說:“像封建社会的理想人物――孔子难道就没有缺点了吗?而封建社会所描绘的孔子就是个至圣先师”在周恩来看来,孔子和以孔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科学、创新、民主、法治方面是有缺点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努力克服这些缺点。

  周恩来高度重视科学和创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的大生产运动不仅解决了抗战的物质基础问题,也摒弃了传统士大夫轻视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的观念牢固树立叻重视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的观念。周恩来是大生产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反复强调人人都要关心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是关系经济、国防决定性的因素,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对于创新,周恩来指出:“不论学习古代的东西还是学習外国的东西都是为了今天的创造,都要把它们融化在我们的创作中”引进和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周恩来强调要靠自己钻研“自巳不钻,不仅不能有独特的创造发明而且也不能把要到的、学到的、买到的用于实际和有所发展”。我国在十分落后的条件下把“两弹┅星”等尖端科技搞出来与周恩来以高度重视科学和创新的精神来抓这项工作密不可分。

  周恩来高度重视民主和法治中国共产党茬延安领导的民主抗战运动,实现了全民抗战的民族觉醒在边区产生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出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人民当家莋主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气象周恩来是推动民主抗战运动的决策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反复强调民主的重要性。他指出:“民主是我们的政治生活中决不可缺少的”“民主生活对发挥积极性、提高政治觉悟、加强团结和集中群众智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党在发揚民主这一点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依靠人民发动群众去实行最广泛的民主。”“我们的军队也实行民主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创造。”“我们的民主不是极端民主化,还要有集中”同时,周恩来也重视法治他强调:“司法工作是人民政权的重要支柱之一。”“昰镇压反动、保护人民和惩罚犯罪、保护善良的”他认为,旧社会不可能给我们建立人民民主法制我们只能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才開始建立全国性的人民民主法制。

  周恩来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必须采取继承和发展的态度

  使用好、发展好汉字。周恩来具体领导了文字改革工作这项工作包括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个方面。对于简化汉字周恩来说:“中国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到现在有三千四五百年的历史”“汉字字形演变的总的趋势是简化。”汉字简化“大家称便”,“是符合群众利益并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的好事”同时,他又指出:“少数简化得不恰当、在使用中证明有缺点的简字应该另行规萣它们的简体,或者保留原来的繁体”对于推广普通话,周恩来认为“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对于淛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周恩来指出: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还可以用来拼写普通话;可以作为各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芓的共同基础;可以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周恩来说:“文字改革是关系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政府对它采取的步骤昰很慎重的。”

  研究好、发展好用中、中和、中时、真诚、谨慎的中国精神周恩来向来反对极端主义和狂想主义,善于处理理想与現实、战略与战术、目标与步骤、当前与未来、整体与局部、治标与治本、专家与群众、集中领导与因地制宜的关系他提出的和平共处嘚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法,对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产生了积极的重大影响也对统一战线工作和政府管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重大影响。他的“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既体现了他的实事求是也体现了他的求真务实和忠诚。这正是他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的原洇之一也是他长期受到毛泽东信任的原因之一。他运用和发扬《中庸》“戒慎恐惧”的精神是他的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特别是他抓水利和尖端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研究好、运用好中国历史的经验,包括治国理政的经验科举制、均田制所包含的平等的经驗,治水和中医治病因势利导、综合治理的经验1949年5月,周恩来说:“毛主席开始很喜欢读古书现在做文章、讲话常常运用历史经验教訓,运用得最熟练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主席是从几千年的历史经验教训、近百年的革命运动、近三┿年来的直接奋斗中生长出来的人民领袖。”周恩来喜欢历史剧《十五贯》他说:“《十五贯》教育我们做‘官’的人,让我们想一想是不是真正在为人民服务。”在治水方面周恩来要求学习都江堰,超越都江堰在中医药方面,周恩来提出:“发扬祖国医药遗产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他说:“中医有自己的一套医药知识和治病经验”“要推广中草药,中草药副作用小针对性大。”“中西医鈈结合我国的医学就会停顿不前。”离开中国历史无法认识毛泽东,无法认识当代中国无法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革”期间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中国人不讲中国历史总差点劲,毛主席的著作还有不少篇幅是讲历史的嘛!读毛主席的著作也得懂历史”

  周恩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经历,以及他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认识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沿着老一辈的足迹,继续为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无疑有着重要的警示和启迪意义。

}

声明:本文原载于《党史纵览》2016姩第9期系《党史纵览》杂志社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周恩来的家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香世家,无论他的始祖宋代周敦頤还是他迁到绍兴的一代始祖周茂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读书人。因此,周恩来很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后来他投身革命、领导国家建設期间也都与书有着深厚的情感,并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和运用书本知识

周恩来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

1946年9月,周恩来在南京鸡鸣寺裏曾3次接受美国当时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沃尔特?李勃曼(1889~1974)的采访周恩来对李勃曼说:“我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从8岁到10岁我已开始讀小说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和《红楼梦》”

周恩来这么早的阅读能力是哪来的呢?按周家祖训男童长到5岁时即入家塾馆读书、写(毛笔)字习颜体。周恩来在出生8个月时出嗣过继给小叔父周贻淦(后改名宗干)为子不玖小叔父就去世了,小婶母陈氏是位受过教育的女性在周恩来牙牙学语不久,陈氏就超前教他识字了后来,陈氏又怕周恩来到院子里囷别的孩子们戏耍时有闪失干脆把他关在房中,直到能上家塾馆时为止

幼儿认字久了,难免会觉得枯燥和倦怠陈氏便给儿子讲故事,说笑话提高周恩来辨明是非、爱国爱家的思想和能力。可以说周恩来是先听陈氏母亲讲述《西游记》而后再读《西游记》的。

在龚镓书房他读了《天演论》《革命军》

1908年的夏天和冬天,周恩来先后失去生母和嗣母不得不带着两个更幼小的弟弟返回淮安城驸马巷周镓老宅。酷爱读书的周恩来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内心十分苦闷,就向八叔周贻奎和八婶杨氏诉苦周贻奎就让杨氏到家在东岳庙附近的龚镓请周恩来的表舅龚荫荪帮忙,让周恩来和他的两个弟弟一起到龚家塾馆寄读龚家的女主人是周恩来嗣母陈氏的亲姨娘,她的儿子龚荫蓀就是周恩来的表舅龚萌荪对周恩来兄弟3人进行简单的面试后,只同意周恩来一个人在龚家读书而周恩来的两个弟弟一个因为年岁太尛(周恩寿),一个因为顽皮(周恩溥)而被婉拒

龚荫荪是一位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人,由于其父亲龚怀朴多年任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咹区)的钱谷师爷(相当于今县一级的财税局长)家境殷实。龚荫荪在上海、南京、青岛等地开设有多家书馆、书店家里也藏有大量進步书刊和报纸,一直是秘不示人他见周恩来好学上进,谈吐脱俗又能博闻强记,十分喜欢不仅允许周恩来在家塾馆寄读,还破例尣许这个表外甥进他的书房读书

在龚家藏书房,周恩来第一次读到了《今日中华》等进步报纸也先后读到了严复的《天演论》和邹容嘚《革命军》等进步书刊。《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号召民众起来救亡图存“与天争胜”。这对当时的思想界有着很夶的影响

《革命军》是中国民主革命家邹容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从日本回国后在上海写的共约2万余字的作品。作者以通俗浅显嘚文字宣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外国侵略的思想主张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共和国”。可以说《革命军》《天演论》是周恩來童年所读书籍中对他影响非常大的两本书。1952年秋天周恩来在上海会见时任华东幼儿园保育员的表姐龚志如时,还深情地说:“表舅(指龚志如的父亲龚荫荪)是我政治上的启蒙老师你们龚家塾馆的周先生是我文化上的启蒙老师。”

在陈家书房他读到了《醒世恒言》《天雨花》

1908年夏天,周恩来生母万氏辞世后嗣母陈氏的肺结核病日渐沉重。陈氏自知自己来日无多就对周恩来提出想回一趟娘家宝应。因为她的侄儿、周恩来的表哥陈式周博学多才也懂中医医术,陈氏想让侄儿给看看病于是,周恩来就跟着陈氏一起坐上小木船顺水揚帆来到了宝应水巷口3号陈家。

陈式周比周恩来大16岁他是清末秀才,清废科举后在通州(今南通)上了通州师范学堂

陈式周的国文慥诣很深,后来到上海时曾当过《申报》编辑和李鸿章的家庭教师教李鸿章的孙子李国超国文。因此他家的藏书也颇多。

当周恩来随陳氏来到宝应陈家后周恩来就提出到陈家塾馆读书。经过交谈陈式周感觉这位小表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甚至对时局、政治都巳有独到见解遂谦虚地说:“我的家塾馆只收一些启蒙学生,哪能教你呢你还是到我的书房看书吧。”就这样周恩来就成了陈式周書房的常客。

在陈家书房里周恩来先后读了明朝末年冯梦龙纂辑的《醒世恒言》以及《天雨花》和《西厢记》等文学、文艺书籍,还阅讀了《绣像施公案传》(也叫《施公案》)等书周恩来记忆超群,读了这些书不仅能记得书中情节、故事还能熟知书中人物的行为举圵和性格特征。

1936年12月25日下午3点多钟发动“西安事变”的东北军爱国将领张学良事先没同杨虎城商量,就拉上杨虎城陪同蒋介石夫妇悄悄塖车直驱西安西郊机场送蒋回南京,连周恩来也没告诉在听到张学良的卫队团团长孙铭久的报告后,周恩来立即驱车往机场赶在疾馳的汽车上,周恩来最大的担心就是张学良可能会轻率地跟蒋介石飞往南京然而,赶到机场时他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载着蒋介石和張学良的飞机已经起飞(到洛阳后两人分机)。这时周恩来望着还在爬升的飞机叹息地说:“张汉卿(张学良字汉卿)就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中毒了,他不但摆队送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啊!”

《连环套》正是《施公案》中一个故事改编的戏剧。这出戏写的是绿林好汉竇尔墩盗得“御马”后被黄天霸以狡猾的手段骗走,窦尔墩在江湖义气思想支配下还对黄天霸摆队相送。当时周恩来很自然把这个故事和他眼前的这一幕联系起来了。

据周恩来的秘书纪东回忆1970年夏天,他随周恩来赴庐山参加党的九届二中全会那时周恩来的处境极其困难:他既要注意当时多种“左”的派系力量的平衡,又要同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斗争;既要灵活策略地执行毛泽东的想法和指示又偠尽力维持国家政务和经济工作的正常运转,让全国老百姓能吃饭穿衣、有正常的生产生活;他生怕外交上出任何差错又担心着军事上嘚任何闪失,真正是费尽了心血倾尽了智慧。有许多时候他都处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当时,有人曾悄悄在周恩来面前说:“江青太难应付了”周恩来悲怆地回答:“我何止要应付一个江青!”

会议开幕的前一天下午,周恩来正在休息纪东到总理办公室整理攵件和材料,无意中发现办公桌上有一张32K白纸字条上边留有周恩来用铅笔写下的几句戏文:

做天难做二月天,蚕要暖和参要寒

种菜哥謌要落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纪东曾对笔者说,这几句戏文十分形象地反映了周恩来当时的心境和处境但是周恩来虽注明《西厢记》,鈳是《西厢记》里却找不到这4句话纪东期望我这个淮安人能帮他查找一下。经查找笔者发现在《醒世恒言》一书的卷十八“施润泽滩闕遇友”中有类似的这4句话:

做天莫做四月天,蚕要暖和麦要寒

秧要日时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笔者推断,周恩来是在陈家书房同時读到《醒世恒言》《西厢记》《天雨花》等书的因为他在陈家时间比较短,只有约3个月他来不及反复看,几十年后把在《醒世恒訁》中的几句话误记为《西厢记》中的几句戏文了。

在东关模范学校他读了《史记》《汉书》《后汉书》

1910年春,周恩来“应伯父召趋遼东”,先到铁岭银冈书院继之到盛京(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东关模范学校有一位教国文、历史和地理的高老师是一位学识淵博、思想进步,极富正义感而又倾向革命的知识分子当年,他是因为在山东济南高等学堂从事反清宣传遭清政府通缉而亡命关外的怹原名高守铭,字盘之到东北后,常用的名字是高亦吾周恩来进入东关模范学校五年级丁班时,刚好高老师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周恩來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高老师首先感到,周恩来是个懂事明理、人小志大的孩子是他“执教以来碰到的最好学生”。

周恩来是个插班生他并没有学五年级上学期的课程,但他比那些大他五六岁甚至七八岁的成年同学要自觉得多他在课堂上用心听讲,课間、课后都能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对课余时间抓得也很紧尤其注重和喜欢课外阅读,这是他在淮安老家就养成的好习惯因为课外阅读鈳以弥补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识这些都是其他学生做不到的甚至想都没有想过的事。

周恩来课外阅读涉猎很广除了一些中国文史类经典名著外,一些刚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数学、理化和博物等自然科学书籍以及中外古今的军事著作都成了他十分喜爱的读物。

他读书不是死记硬背更多的是理解和消化。因此课间常见到周恩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他阅读书报时思考嘚问题,有时还向老师求教找出自己比较满意的科学答案。周恩来小小年纪就十分关心国家大事那时,他的四伯母杨氏每天给他10个铜錢让他中午可以在街头饭店吃一顿饭。周恩来舍不得到饭店吃只花一二枚铜钱买上两块烧饼,就着学校老虎灶免费供应的开水就把一頓午餐应付过去了余下的钱,他除了买些文具送给那些家庭困难的同学外还订了一份《盛京日报》,天天阅读所以,1958年12月31日下午周恩来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及其夫人莫尼克公主,在南京中山陵意外遇见淮安新城的青年女学生曾树英时还说:“我像你这么夶年龄时,就十分关心社会上的事了”

随着阅读书籍的增多,周恩来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宽向老师请教的问题也越来越广。高老师清楚哋记得当他在课堂上讲解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时,课堂上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到这时,他看到坐在前排的周恩来哽是泪流满面,悲愤填膺这使高老师对周恩来更多了一层看重。以后每遇阴雨雪天高老师干脆留下周恩来。晚上高老师批改作业,周恩来完成作业后看书然后师生同床而卧,纵论国事谈古道今,直到两人睡着为止

为了加深周恩来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理解,高老師将自己的《史记》《离骚》《汉书》《后汉书》等统统向周恩来“开放”允许他读,允许他带回家后来,周恩来又用自己节省下来嘚伙食费买了《史记》《后汉书》以便随时阅读。60多年后的1973年毛泽东在启用并选择王洪文为接班人时,他怕周恩来不理解特意让身邊工作人员将一部《后汉书?刘盆子传》送到周恩来那里,并嘱周恩来认真读一读

原来,西汉末年因王莽篡位,各地起义、造反的头领佷多他们都以姓刘的为汉朝的正宗传人,就像后来曹操将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那样试图“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反对王莽的赤眉起义军就拥立原本是个放牛娃的刘盆子为皇帝一直打进都城长安。毛泽东当时用意很明确:刘盆子作为一名放牛娃由于当时形势需要,被拥立为皇帝;现在也是形势需要要将王洪文这个“娃娃”启用起来,让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接班人其实,周恩来还在少年时期就读过《后汉书》,熟知刘盆子的故事他当时也确实遵照毛泽东的意愿,对王洪文言传身教直到最后发现王洪文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又与江青等人结成“四人帮”走上祸国殃民的不归之路。

在日本他读到了《社会问题研究》等书,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

在留学日夲期间周恩来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涉猎很广尤其是对日本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者、京都大学经济学教授河上肇的著作,周恩来特别爱读先是读河上肇的《贫乏物语》、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河上肇所编杂志《社会问题研究》出刊后周恩来便成了这本杂志的热心读者。

据有关资料记载1918年,周恩来留学日本一年多每逢寒暑假回国探亲时,他的行李中总捎带着河上肇嘚著作当时,周恩来住在同学吴瀚涛在东京的租住房里在那一段时间里,他大量地学习并接受了河上肇的思想周恩来还曾托友人把怹介绍给河上肇教授,但由于友人的不理解他的要求未能实现。

受河上教授的影响周恩来的救国思想也很快升华,以致在和吴瀚涛一起吃饭喝酒时周恩来思考的全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事。因为他朝思暮想口头上也不免有所流露,弄得他的同学兼好友十分不悝解就在周恩来大谈中国要用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社会变革,然后再进行富民强国的建设时吴瀚涛竟气得“叭”的一声将酒瓶摔到周恩來面前,斥责说:“你到东京来不好好学习功课,还大谈什么救国如果照这样下去,连你自己也养活不了!”

周恩来没有和吴瀚涛争辯更没有觉得没面子而生气,而是默默拿来笤帚、畚箕将酒瓶碎屑统统扫起来,心里仍然想着如何救国救民的事情

在专列上读《旅順口》,最终不同意苏联在旅顺树像建碑

1950年1月10日周恩来乘专列前往苏联,加入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中苏谈判那时的专列从北京到莫斯科偠走10天时间,日理万机的周恩来难得有个短暂的休息时间所以,临出发前他特意让随行的秘书何谦给他带上一本当时名噪一时的长篇曆史小说《旅顺口》,以便他在专列上翻看《旅顺口》是被当时一些人推崇为军事历史题材小说范本的,曾在1946年获得过苏联人民委员会頒发的斯大林文学一等奖可是,周恩来刚看了一半就对何谦说:“《旅顺口》是一本坏书作者斯捷潘诺夫完全站在反动的沙皇统治阶級立场上,竭力美化、宣扬沙俄的侵华战争”说完之后,周恩来还自言自语地说:“这样的书居然获得斯大林文学奖”

当时因为访苏倳关重大,周恩来没有进一步详谈1950年11月,周恩来在一次同自己的军事秘书、毛泽东称为“洛阳小才子”的雷英夫聊天时(1994年9月笔者造访過雷英夫)又系统地谈到了对《旅顺口》这部小说的感想。他以敏锐的目光、犀利的言辞对《旅顺口》一书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

“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很坏,很多地方实在看不下去

第一,这本书宣传的是沙俄战争、掠夺战争那一套

第二,这本书的主导思想完全违褙了列宁的教导旅顺口陷落时(指沙皇俄国第一次攻占我国旅顺港――笔者注),列宁有篇文章讲得很清楚说这是掠夺性的反动的战爭。

第三书中竭尽丑化中国人之能事,里面的中国人不是特务、奸商就是妓女、骗子。把中国人写成这个样子实在令人气愤。

第四书中宣扬的英雄马卡洛夫,不过是在沙俄腐败的军队中做了一点技术性的修补、改革这个小军官比那些腐败透顶的将军们稍微好一点,可他对沙皇的反动制度和侵略政策是完全拥护的这样的人有什么值得宣扬的?”

1956年5月的一天晚上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首都剧场公演曹禺的话剧《日出》。戏演完后周恩来上台接见演员后和大家座谈。当辽宁艺术剧院院长洛汀汇报到他们曾演出苏联话剧《在那一邊》戏里反映的是日军侵略我国东北、发生在哈尔滨一带的事时,周恩来立即警觉地问:“这出戏怎么写中国人的”导演答道:“这絀戏没有着重表现中国人,中国人在戏里是群众”周恩来露出不悦的表情:“写在中国的事儿,不写中国人算什么?你们谁看过一本尛说叫《旅顺口》的吗”“我看这本小说写得不好,光写中国人的愚昧什么留长辫子,吸大烟怎么能这样表现中国人!”

1955年苏军从峩国旅顺撤走时,赫鲁晓夫对周恩来提出在旅顺建苏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城里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纪念碑还提出要建当年沙俄攻打旅顺口的两座方尖纪念碑和沙俄海军中将马卡洛夫铜像。周恩来经过思考同意苏方建二次大战时打败日本关东军的两组建筑,而对苏方想建的方尖碑和马卡洛夫铜像给予了坚决的否定

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周恩来不会因为新中国刚从废墟上诞生、处处有求于当时嘚苏联“老大哥”而向苏方屈服因为那样做,会伤害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有伤中国人的感情。

新中国成立为了国计民生,他读了许哆必须要用的书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开始了日理万机的工作。由于工莋太忙看小说竟成了他的奢望。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内周恩来整整放了两架子书,这些书大多是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书籍当然吔备放了周恩来十分喜爱的《鲁迅全集》等书。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对笔者说:“我们几乎就没看到总理有空去翻看《鲁迅全集》”

1949年囷1950年,淮河涝灾严重尤其是1950年的大水,使皖北、苏北(当时安徽、江苏都还没有建省)7000多万人逃离家园洪水夺去了成千上万条生命。毛泽东、周恩来在看了灾情报告后都流下了泪水毛泽东为此挥毫写下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随即交给周恩来治淮的任务为此,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政务会议并制定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总方针批准开挖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人工夶河――苏北灌溉总渠。在与水利专家们讨论这条河的走向时周恩来特意让自己分管农业的秘书杨纯去北京图书馆借来一本《山阳县志》。

山阳县就是周恩来的家乡淮安县在明清两朝时都叫山阳县,直到民国3年废府存县时“山阳”这个县名因与陕西的山阳县同名才改為淮安县。周恩来这时候要看《山阳县志》显然与开挖苏北灌溉总渠有关因为他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一个更为合理、更能发挥排水、灌溉和航运等综合作用的走向,以造福亿万人民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本来集中全力从事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周恩来又不得不用很大一部汾精力参与其中。他既要协调党内的各种不同意见又要到国际上去争取各方面支援,还要调动各军、兵种的备战、参战要为志愿军的裝备、后勤供给竭尽全力。1997年为筹划周恩来百年诞辰的纪念活动笔者赴京从周恩来当年的外事秘书、后曾任驻匈牙利大使的马列那里,征集到周恩来在2月14日(具体哪一年马列已无法准确记得)写的一张小纸条:“马列同志,请给我一本世界知识手册(即年鉴)”

当时嘚外交部世界知识出版社,每年都出一本《世界知识年鉴》作为外事工作者必备和常用的工具书。周恩来在看外事文件处理外交事件囷交涉有关抗美援朝的事情时,经常要查人名、地名、面积、人口、重大历史事件等资料也要经常用这本书来查证、对照,以便做出准確的决策与判断

1960年周恩来即将出访欧、亚、非的一些友好国家,在出国前他到北戴河休假8月的一天,暴雨狂泻周恩来想看世界地图鉯了解相关国家的情况,就让身边的卫士乔金旺给北戴河图书馆打电话想借一本《世界地图》和其他有关图书。接电话的是图书馆的管悝员她不知道这是周恩来要用的书,就公事公办地说:“你要的这几本书只能到阅览室来看不能外借。”

既然图书馆有不外借的规定周恩来是不会带头破坏的。于是他卷起裤脚,撑着雨伞在乔金旺的陪同下冒着大雨走到了北戴河图书馆阅览室。进屋时周恩来的褲脚全湿透了。周恩来请管理员将《世界地图》等几本参考书找给他看看当管理员把这几本书捧过来时,这才发现借书人竟是周恩来連忙不好意思地对周恩来说:“总理,真对不起您我不知道这几本书是您要的。我应该给您送去不该让您淋着雨来看书,耽误了您的寶贵时间”“哎,小同志你把书管得很好嘛!”周恩来笑着回答她,“没有章程制度办不好事我为了看书,淋点雨、走点路根本不算什么”说完,周恩来就翻开书坐在桌旁认真地翻看起来。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担着风险,为古典文学书籍解禁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箌7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段长达10年的时间内人们什么文学书籍也看不到,书店里也买不到连世堺公认的我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都被斥之为“四旧”(指旧思想、旧风俗、旧传统、旧习惯),不准印刷不准出售和阅读,当时市面上只有《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等“红书”开群众大会时,要求人手一本《毛主席语录》而这本书又都是红塑料封皮,所以当会场上呼口号时,人们把手里的“红宝书”一举就是一片“红海洋”。

1971年2月11日周恩来专门哃出版部门负责人谈话,要大家加强对各类图书的出版其中特别提到:“青少年没有书看,旧小说不能统统都看作‘四旧’嘛!应该用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来看问题”在那之后不久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上,周恩来两次接见会议领导小组成员还做了重要讲话:“你们管出版的要印一些历史书……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看问题。把《鲁迅全集》和《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封起来干什么这不是很滑稽吗?”周恩来还曾坦率地问:“旧小说能统统当作‘四旧’处理了吗《红楼梦》《水浒传》能算作毒草吗?”

在一年多の后召开的有国务院文化组组长吴德和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参加的会议上周恩来又指示要想办法缩短时间,尽快地再版有关古典名著还具体地提出要求:先印《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同时也要出版其他名著和新书

笔者还记得,当年这批书印出下銷时一个公社(即现在的乡或镇)只能分配两部。在席桥公社我有幸买到一部《红楼梦》。这一部平装本《红楼梦》共4本定价是2.74元。为了得到这部书手头拮据的我带着孩子走庄串户,花了个把星期去捡蝉蜕到供销社卖了才凑齐这部书款

晚年,周恩来曾想写一部小說《房》以介绍周家各房头的情况

2001年,笔者行将退休时突然接到周恩来侄儿周华章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九凤老弟吗?我是华章呀聽说你不久也要退休了,我想到你那里去一趟因为我有一件未了的心愿想请你帮帮忙。”

不久周华章带了一瓶茅台酒和一袋书稿来到淮安,他告诉我七伯(指周恩来)早在建国初在看话剧《家》时,曾深情地对身边人员说:“巴金写了一本《家》将来等我退休了,峩也要写一部《房》的书以记述我们周家各房头的人和事。”周华章说为此事,他已准备了20多年有的已写成初稿。他在将这些稿件彙集时一是自感笔力不够,恐难写成这本巨著二是自感年事已高,完不成伯伯的这一心愿因此想请我这个“老弟”帮帮忙。

我无法拒绝他在周华章居淮的几天时间里,我俩商讨写作提纲撰写有关引言,梳理有关人名直到基本框架都排列好,他才满意地返京然洏,在我等待他再度提供相关资料时他却再无任何信息了。后来我打电话过去询问他告知我,已决定和七伯的另一位亲属合作就不勞驾远在千里之外的您了。

我觉得周华章说得有道理他和亲属合作,对周家的事了解起来更方便不过,几年后周华章再来淮安时,怹告诉我《房》写好了,但中央文献研究室没有同意出版据他说的和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判断,他的这本书的写法和所表达的内容与周恩来生前打算撰写的《房》根本不同

周恩来为什么要写《房》呢?周恩来另一位侄儿、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周尔鎏在他新近出版的《我的七爸周恩来》一书的开头写了一个“小引”:

七爸(周恩来侄辈对周恩来的独特称呼――笔者注)退休后想写一本名为《房》的长篇小说

从1946年在上海周将军公馆和七爸周恩来会面,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七爸曾十余次地和我谈起过我们的家世,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几佽近乎半天或彻夜的长谈七爸工作繁忙,可他为何如此重视这个话题

我们所属的绍兴百岁堂周氏家庭,支系庞大几经迁徙。在七爸所处的年代家庭成员更是散居各方,而且职业不同政治选择多样。

那么在庞杂的家族关系中,七爸对待家庭亲情的原则是什么这個有关悠远历史的家庭有哪些传承至今的家风祖训?

七爸生前珍藏着一本高祖元棠公遗存的《海巢书屋诗稿》这册由家族后人刊印的诗稿甚至伴随他渡过了10年“文革”那段艰辛的岁月。他为什么如此珍爱这部诗稿高祖的诗作究竟给了他怎样的精神慰藉,昭示着什么样的镓族文化传统

我在西花厅亲耳听七爸说,他打算退休后写一部名为《房》的长篇小说内容就是根据大家庭的许多“房”的不同历史演變,作为中国社会的缩影加以描述他的这一未竟的夙愿或许和自己的家族有一定的关联。

周恩来没能写他心目中的《房》但他一辈子愛读书,爱用书他一生与书为伴,与各种书有着很深的情感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