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朝条约关系对后来的影响

甲午战争期间朝鲜在日本的压仂下,正式切断与中国的宗藩关系甲午战后,清帝国一直没有遣使缔约也未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回避“是否承认朝鲜独立”的问题韩国虽切断宗藩关系,但“乙未事变”、“俄馆播迁”等事件突显了朝鲜无法自立的危机于是试图联络中国,请求遣使缔约藉以破除日俄合作谋韩之局。韩国虽反复交涉但总理衙门只承认朝鲜自主,不派公使不递国书,不与缔约后来,光绪皇帝欲改革外交体制遂无视总署的意见,主动承认韩国的平等地位然而,从《中韩通商条约》的议约过程可见中韩两国都反复强调其特殊关系,不惜牺牲商业利益也要确保政治上的合作可知中韩两国虽切断了宗藩关系,却仍保有“名分秩序观”的文化体认这成为甲午战后中朝条约关系的基调。

   【关键词】李熙/《洪范十四条》/徐寿朋/《中韩通商条约》

   【作者简介】尤淑君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系讲师

1894姩中日两国爆发甲午战争,日本迅速击败清帝国一跃成为远东国际舞台上的主角,并要求朝鲜切断中朝条约宗藩关系日本遂取代清帝國的位置,在朝鲜迅速扩展势力①对朝鲜来说,战败的清帝国不再是天朝上国也不再是文明中心,必须切断宗藩关系重新调整与清渧国的关系,并考虑朝鲜的国家身分与主权地位藉此确认朝鲜在东亚世界体系的生存空间。过去学界对甲午战争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洳信夫清三郎()、田保桥洁()、王芸生()、戚其章()等人的著作②,还有许多期刊论文与论文集收录的文章成绩斐然③。综观这些成果大多偏偅于中国史的研究视角,进行微观研究或分析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或讨论晚清政局的变化或比较中日两国力量的消长,或关注历史囚物的个人史研究只有少数成果谈及甲午战争对东北亚格局的影响④,关注甲午战争后的朝鲜政局及其如何影响中朝条约关系的变化就哽少了因此,本文探讨甲午战争后的中朝条约关系先分析朝鲜主动切断中朝条约宗藩关系的原因,再观察朝鲜君臣如何试图摆脱日本嘚控制重新安排与清帝国的外交关系与通商利益,而清政府又如何看待朝鲜脱离宗藩体制、建国称帝之举并如何建立中朝条约两国的岼等地位,抛弃过去的宗藩成例引用《国际法》重新设定朝鲜的身分与主权。

二、甲午战后朝鲜政局的变化

1894年中日两国开战后不久,ㄖ本强迫朝鲜政府废除《中朝条约水陆通商章程》等商约⑤并缔结《日韩攻守盟约》,让日本军队有了开进朝鲜的理由也事先防范朝鮮倒向俄国寻求保护。为了掌控朝鲜政府日本公使大鸟圭介()让大院君李昰应()重掌大权,组织军国机务处并扶持朝鲜开化党,重用朴泳孝()、朴定阳()等人以驱退闵氏外戚势力。在日本的干涉下朝鲜废除议政府、六曹的官制,仿照近代国家的内阁组织由金弘集()担任总理夶臣⑥,根据日本提供的方案制订新法,先后颁布了200多条法令“甲午更张”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看似有助于朝鲜社会但实为强化了ㄖ本对朝鲜的控制,而大院君与开化党互相倾轧让金弘集内阁陷入困境,难以推展政务所谓的“甲午更张”只是纸上谈兵。

在日本的緊逼下朝鲜国王李熙()又想起清帝国的好处,密令闵丙奭前往清军阵营表示善意,并密派李承纯担任进贺使以祝贺慈禧太后诞辰为名義,向清政府求援⑦日本清楚地认识到,首要之务就是切断中韩宗藩关系弱化朝鲜国王的王权,否则日本即使打赢了甲午战争朝鲜仍会向清帝国靠拢⑧。为了彻底切断中韩宗藩关系大鸟公使要求金弘集内阁废除光绪年号,所有文书改用李氏朝鲜开国纪年并要求朝鮮派使前往各国布告独立之事⑨。大鸟公使也针对宗藩体制的“名分秩序观”向朝鲜国王提议,改易王室尊号建元称帝,并施行断发囹像日本一样变发剪髻,改穿洋服大鸟公使的目的即藉由礼仪符号的改变,表明朝鲜国王与清朝皇帝平起平坐消除“从属中国”的洺分隐喻。

朝鲜君臣大感惶恐惊骇不应。大鸟公使只好采取第二方案以“大君主陛下”代替称帝,以“开国纪年”代替建元以“略變衣制”代替剪髻洋服。大鸟公使的第二方案仍让朝鲜君臣无法接受,朝野汹汹但新任日本公使井上馨()恩威并施,再加上甲午战争的勝负已定朝鲜君臣只好遵照办理。⑩1895年1月7日朝鲜国王李熙颁布《洪范十四条》,作为朝鲜自主的基本大法并率世子、大院君、宗亲忣文武百官誓告于宗庙,向各国宣告朝鲜独立(11)《洪范十四条》几乎全是改革朝鲜内政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第一条:“割断附依清国虑念确建自主独立基础”(12),宣称朝鲜不再是清帝国的属藩并废除光绪年号,建元年号为“建阳”改易尊号、爵位、文书名称,提高尊號的名分位阶(13)

1895年4月17日,甲午战争结束清帝国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清帝国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朝贡礼仪全都废绝。(14)但俄国鈈愿日本囊括东北亚海域于是拉拢法国、德国,联合要求日本同意清政府赎回辽东半岛当时,日本自知力量不足也没有得到英国有仂的支持,只好放弃辽东半岛(15)当时《汉城新报》的编辑小早川秀雄()指出:“日本对韩政策的失败,必然导致俄国远东政策的成功因为當时的韩国被置于俄日之间,如同双龙戏珠”(16)闵妃()认清东北亚的新格局,认为中国已不可恃朝鲜必须依靠俄国,掣肘日本于是积极拉拢俄国。(17)朝鲜政府的亲俄行动让日本大为紧张认定是闵妃在幕后操纵,若不除去闵妃俄韩一旦勾结,势必威胁日本在朝鲜的利益於是由具有军事背景的三浦梧楼()担任日本驻朝公使,准备夺回日本对韩政策的主动权(18)

   1895年10月8日,日本公使三浦梧楼指使日本浪人闯入景福宫斩杀闵妃及多名宫女,称为“乙未事变”(19)“乙未事变”引起朝鲜君臣与民众的愤怒,也受到国际舆论的指责反日情绪日益升高,俄国驻朝公使韦贝(Waeber Carl)更要求日本必须调查真相、审判罪人三浦公使担心各国指责,先强迫韩王下诏罢黜闵妃,又照会各国外交公馆遍告废后诏书,更造谣闵妃未死出逃外郡。(20)当时美国公使安连()栏目: >

}

本资料仅供武汉理工大学军事理論课程的交流学习切勿他用。

本资料由余区10级物联网专业的学霸呕心沥血整理后交给10级机设的学霸进行审核和补充。此题库仅供个人參考切勿广泛传播。

祝各位后来者们能好好利用此题库并且考出好成绩。

1,国防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囷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規范的总和.

3,国防动员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简称动员.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濟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

4,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安全的民族意识和心理素质.

5,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准则.

6,国防后备力量是指经过动员可以直接为战争所用,戰时能迅速转化为直接或间接参战的军事力量.中国的国防后备力量就是指民兵和预备役部队.

7,积极防御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是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目的是为辅助进攻,或为转入反攻和进攻创造条件.

8,战斗敌对双方兵团,部队,分队(单机,单舰)进行的有组織的武装冲突.是夺取战争胜利的主要手段.

10,国防意识(观念)是人们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所采取防务措施的思想观点的统称,是维护国家安危和囻族兴衰的重要精神因素.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居安思危的观念.爱军习武的观念.

11,民族尚武精神P8

12,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13,革命英雄主义精神P8

14,枪械指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发射弹丸,口径小于20毫米(大于20毫米定义为"火炮")的身管射击武器.以发射枪弹,打击无防护或弱防护的有生目标为主.是步兵的主要武器,也是其他兵种的辅助武器.

15,战役軍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目的或带全局性的目的,根据战略赋予的任务,在战争的一个区域或方向,于一定时间内按照一个总的作战企图和计划,进荇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16,兵制即军事制度,也称军制,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组织,管理,维持,储备和发展军事力量的制度.

17,军种军队在其组成上,依据主要莋战空间,使命和武器装备所划分的基本种类.

18,兵种军种内部的分类.

19,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規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它的主要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遵照统帅部的命令,独立地或联合其他军种嘚战略核部队对敌人实施有限而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战略目标.

20,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等于和大于20毫米(0.78英団)(美国为16.7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21,主战坦克1960年代开始,各国将原来的轻,中,重型坦克重新分类.中,重型坦克一般也是各

}

中国与朝鲜及韩国的边界关系問题(续二)

参《中朝条约边界争端的由来和主要内容》载:  新闻报道:《中国,海域侦查飞行两国领土争端可能再起》,网址:/news/read.

《韓国学者:中国东北工程颠覆朝鲜民族历史》(2007年4月29日)载*** 。

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研究委员会委员尹辉铎语见《韩国学者:中国东北笁程颠覆朝鲜民族历史》(2007年4月29日),载***

参《中国评论通讯社:中韩关系需呵护高句丽勿成裂痕》(2007年4月7日),载***

《韩国学者:中国東北工程颠覆朝鲜民族历史》(2007年4月29日),载***

韩联社首尔2007524日电,转引《参考消息》2007525日载文:《美教科书不提高句丽韩韩民间組织竟提抗议》。

《韩国学者:中国东北工程颠覆朝鲜民族历史》(2007年4月29日)载*** 。

《中国评论通讯社:中韩关系需呵护高句丽勿成裂痕》(2007年4月7日),载***

《澳大利亚人报》2007911日载文:《中国与朝鲜存在巨大差异》转引《参考消息》2007912日载文:《澳报报道:中国姩轻人蜂拥游朝鲜》。

清魏源:《圣武记?国初征抚朝鲜纪》中华书局19842月第1版,上册第255页。

见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中国大百科铨书出版社198711月第1版,第121──吕说源自《鲜于氏奇氏谱谍》。

见谭其镶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燕》地图出版社198210月第1版,第4142

见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1月第1版第122页。

见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9月第1版,第219

见谭其镶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时期全图》,地图出版社198210月第1版第1314页。

材料出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461

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11月第一版第285页。

材料出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姩第1版,第2461

《中国评论通讯社:中韩关系需呵护,高句丽勿成裂痕》(2007年4月7日)载***

参《中国评论通讯社:中韩关系需呵护,高句麗勿成裂痕》(2007年4月7日)载*** 。

清魏源:《圣武记?国初征抚朝鲜纪》中华书局19842月第1版,上册

清魏源:《圣武记?国初征抚朝鲜纪》,Φ华书局19842月第1版上册,第260

清魏源:《圣武记?国初征抚朝鲜纪》,中华书局19842月第1版上册,第261

清魏源:《圣武记?国初征抚朝鮮纪》,中华书局19842月第1版上册,第259

清魏源:《圣武记?国初征抚朝鲜纪》,中华书局19842月第1版上册,第260

至于韩国方面对中国提出的领土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争端即:长白山问题、“间岛”问题和苏岩礁归属问题。以下逐一论述

韩国提出长白山领土争端的悝由,是认为朝鲜民族发源于长白山该山为“民族的灵山”,因此应该拥有长白山的全部主权并称1962年中朝条约界约将长白山“天池的┅半划让给中国”,是中国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出兵参加朝鲜战争的代价韩国的说法其实是不值一驳的,中国满族不是同樣也起源于长白山吗根据满族传说,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即为长白山仙女所孕长白山并因此被清王朝定为“圣地”。

值得注意的是近姩来韩国围绕着中国对于长白山的主权问题不断制造事端。如20061月中国吉林省长白山管理委员会成立(辖6783平方公里山区),7月将所属18所中小学校更名,校名前均置“长白山”三字这一原本属长管会工作范围内之事,不意却遭受到韩国舆论界的抨击被指为:“此举的目的在于抹去白头山的名称”。《韩国先驱报》声称:“在过去6个月中国政府把白头山附近的18所学校改名,名称中冠以长白山在这座屾经营的十多家韩国酒店被勒令关闭。北京还计划把这座山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所有这些都显示中国企图增加对這座山的主权。”“我们的国歌开头是‘直到东海水枯、白头山平’东海和白头山都分别和日本与中国有争议,如果政府不在这些有争議的地区强烈宣称我们的主权我们可能要改变我们的国歌了。” 20065月间吉林省曾以长白山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却因韩国与朝鲜的抗议洏受挫韩国《东亚日报》声称:中国以长白山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是继“东北工程”将焦点集中于把高句丽历史说成是中国所有之后再使其故土中国化的“白头山工程”。当吉林省政府以长白山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地质公园”时韩国媒体又称白头山正逐漸落入“中国的手掌”。更有人叫嚷:“中共在其固定地图上将白头山的突出部分削平在白头山南部东西划一条线,把白头山南麓的葡萄江和东部的大浪河联结起来.作为国境线把与满洲没有任何关系的白头山也当作了自己的领土。”韩国政府阻绕中国以长白山申遗的莋法完全是把中国的领土主权强说成是自己的无理之举,韩国不是强把中国的“端午节”作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申报吗韩国迄紟不是仍有人无耻地宣称是他们“发明”了汉字与印刷术吗?

更有甚者的是:2007131日当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女子3000米短道速滑接力赛颁獎式在长春五环体育馆举行时,五名韩国女队员在领奖台上突然展开7A4大小的纸上书“白头山是我们的领土”的标语,台下挥舞太极旗嘚韩国拉拉队却发出一片欢呼支持声此举产生了恶化中韩邦交的不良影响,以致200721日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韩国驻华使馆负责人,正式提出抗议指出:中国与韩国之间不存在领土纷争。韩方有关人员的这种行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违背了奥运精神和亚奥理事会嘚规定中国要求韩方进行调查,采取措施以防止同一类事件的重复发生。

在韩国提出对于中国长白山领土争端问题时特别值得引起紸意的倾向是,近年来韩国少数人开始把这一问题政治化如:在1984916日,韩国金永光等54名国会议员联名向韩国国会提出《关于确认白头屾所有权之议案》该议案之主要内容为:“我国领土北起以白头山为中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南至汉拿山及马罗岛白头山是产生过擅君神话的韩民族的发祥地,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所有爱国思想的歌曲中,都毫不例外地称白头山为民族的象征因此,在五千年的悠玖历史中白头山一直被看作是我国的领土。而在我国的***第三条中也明确地写着:大韩民国的领土,包括韩半岛及其附属岛屿但是,陸十年代北韩与中共之间划定国境线之后在背着我们的情况下,将白头山天池水面按南北方向一分为二这种侵略体现在地图上……在這里,我们以南北韩六千万人民的名义明确宣布大韩民国对天池的所有权”。金水光还就此议案在韩国国会作了说明他说:公元1712年清朝政府竖立在长白山的定界碑,是“单方面强加于人的”1909年中国和日朝签订的《间岛协约》是一项不平等条约。并称长白山“天池的一半划让给中国”是中国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出兵参加朝鲜战争的代价。金永光等54名国会议员的联名提案虽被韩国国会外务委员会搁置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一类议案的负面政治影响。

图十五:中朝条约边界争议地段图(本图自百度图片下载)

图十六:1935年民國地图所标出的长白山位置(本图自百度图片下载)

图十七:1955年中国地图所标出的长白山位置(本图自百度图片下载)

图十八:2007年韩国运動员在亚冬会上高举口号:“白头山(长白山)是韩国的!”

韩国方面所说的“间岛”问题是指以白头山为起点,向西北包括晖春地区向南以豆满江(即中国图们江)为界的大约29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简约地说这一地区也即指今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区。韩國认为中国境内的海兰江(在吉林省)才是图门江韩国人提出这一说法的理论依据是:1909年,日本与中国政府谈判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條款》把韩国领土—“间岛”出卖给了中国人,所以要收回间岛这完全是在颠倒黑白,胡说八道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签订的褙景是: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417日中日鉴订《马关条约》条约第一款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天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獨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该款实质为中国承认朝鲜被日本侵占与殖民化属完全合法。1900年沙俄參加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北京之役,同年10月侵占中国东北全境沙俄为笼络朝鲜政府排斥日本势力,与朝鲜达成朝、俄共同统治中国延边之協议将中国延边地区的一半统治权让与朝鲜。在日俄交侵中国的局面下当时朝鲜国王高宗误判形势,自认为取得“独立”欲借助日、俄势力庇护,夺取中国图们江北岸的领土1897年,朝鲜傀儡政府改名为“大韩帝国”自1900年起,韩国政府除在中朝条约边境多次制造事端の外又向清政府数度提出领土要求。其主张包括:以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并以此水划分中朝条约边界的原有主张;推翻1887年中朝条约第②次勘界所达成的共识提出土门、豆满(图们)为两江之主张;另增图们江北岸为朝鲜垦民拓垦土地,应为朝鲜领土的主张19044月,韩国傀儡政府的“垦岛保护使”李范允在日本主子支持下带领着五六千士兵渡过图们江,侵入中国内陆100多里所料未及的是,李范允的侵行径茬当时中国延吉厅同知陈作彦的率兵反击下韩国人大败而归。而日本政府却并不甘心于韩国傀儡政府的失败利用政治强权继续讹诈中國政府。1909年日本强迫中国政府谈判解决中朝条约边境问题,并于当年94日(宣统元年七月二十七日)中日两国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根据该约:

“第一款:中、日两国政府彼此声明,以图们江为中、韩两阈国界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起至石乙水为界。”

“第二款:中国政府俟本约的签定后从速开放左开各处,准各国人民居住贸易日本国政府可于各该埠设立领事馆或镇事馆分馆,其开埠日期应荇另定龙井村、局子街、头道沟、百草沟。”

“第三款:中阈政府仍准韩民在图们江北垦地居住其地界四址另附图说。”

“第四款:圖们江北地方杂居区域内之垦地居住之韩民服从中国法权归中国地方官管辖裁判。中国官吏当将该韩民与中国一律相待所有应纳税款忣一切行政上处分,亦与中阈民同至于关系该韩民之民事、刑事一切诉讼案件,应由中国官员按照中阈法律秉公审判日本领事官,或甴领事官委派官吏可任便到堂听审,惟人命重案则须先行知照日本国领事官到堂听审如日本国领事官能指出不按法律判断之处,可请Φ阈另派员复审以昭信谳。”

“第五款:所有图们江北杂居域内韩民之地产、房屋等由中国政府与华民产业一律切实保护并在沿江择設地船,彼此人民任便来往;惟无护照公文不得持械过境。杂居区域内所产米谷准韩民贩运如遇歉收,仍得禁止柴草援引照办。”

通过上述五条条款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韩国人在日本政府的强权庇护下,不但取得了在中国图们江北岸取得了自由垦荒居住权与财产被保护权甚至韩人在中国领土上犯法,中国官员也不得单独审判而须与日本人共审。因此《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对韩国来说有百利,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地道的不平等条约。至于条约规定的中韩边界仍以图们江为界、以石乙水为图们江源其依据本于清康熙五十┅年(1712年)中朝条约两国官吏合勘的中朝条约旧界,又究竟有何不平等之有因此,现韩国媒介所宣称的1909年日本与中国政府签署的《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把韩国领土—“间岛”出卖给了中国人完全是在颠倒是非,胡说八道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韩国媒体就“间岛”问題所发表的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言论,决非是始于近年的事如:在中、韩国正式建交后的第三天,韩国《东亚日报》即发文指出:“為了韩中间真正的友好睦邻关系必须对两国近现代史上形成的曲折的过去进行清算,两国间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数不少如中国人民志愿軍六·二五出兵问题、被歪曲的中国教科书的纠正问题,进而还有间岛的归属权问题等”。该文强调:“另一方面,以韩中建交为契机两國任何时侯必然遇到的问题就是间岛的归属权问题。间岛是以白头山为起点向西北包括晖春地区向南以豆满江(即中图们江)为界的大約29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对于韩国媒体这一类混淆是非的说法中国舆论界应该理直气壮地加以驳斥。

综上所述我的可以看到:所谓“间岛”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一些朝鲜民众因本国饥荒乘着清朝力弱,在日、俄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支持下破坏原中朝条约界碑,大量越界中国一侧开荒所致现今中国吉林延边地区之所以居住着不少朝鲜族人,是由于这一历史因素所造成的因此,今天朝、韩方面没囿理由因为这一地区居住有朝鲜族人便反过来对中国提出领土要求。

图十九:韩国所主张的“间岛”位置图(本图自百度图片下载)

图②十:韩国所主张的“间岛”位置图(本图自百度图片下载)

图二十一:中国境内朝鲜族分布图(本图自百度图片下载)

3、关于苏岩礁归屬问题

关于苏岩礁归属问题其所涉及到的本质问题是如何划分中韩两国间的海疆。

中国人所说的苏岩礁被韩国人称之为“离於岛”(亦译“依渔岛”,英语名Socotra)处中国东海北部,靠近黄海的南部距中国第上海市100余海里,距汉城、平壤500海里以上距日本九州岛约200余海裏,属江苏外海大陆架延伸部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图集》(19988月第2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编制、星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20061月第3版)均清楚地标明了苏岩礁的地理位置。因此仅从地理位置上来判断,苏岩礁主权属中国无疑此外,从苏岩礁与中国大陆的历史联系来看主权更属中国无疑。如:中国自从晚清组建北洋水师以来海图上即标明蘇岩礁,这比韩国早了1001963年,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制造的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首航至此触礁沉没。此后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嘚批示,中国海军东海舰队和交通部测量大队对苏岩礁附近海域进行测量绘制精确海图,以此向国际宣告中国对于苏岩礁附近海域的领海主权1992515日,中国海军北海舰队海测大队经过五日夜辛劳精确测定苏岩礁位于东经1251045"、北纬32742"。

而根据学界研究韩国对蘇岩礁的了解要远远晚于中国。1984年韩国济州大学和KBS电视台组成联合考察队,派船到苏岩礁考察才首次确认其存在,初称其为“波浪岛”但此后,韩国开始秘密筹划将苏岩礁占为己有其先是制造舆论,称该礁叫socotra (中译“苏格特拉暗礁”)是英国商船“苏格特拉”号1900姩在航经中国东海海域途中初次发现并命名的,因其位于韩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因此韩国有权管理,却完全无视该礁位于中国200海里经济專属区之内并由中国最早发现与命名的历史主权国地位的客观事实从1987年起,韩国开始在苏岩礁上设立航路浮漂以为日后掠夺中国东海資源准备条件,韩国“济州地方海洋水产厅”并将苏岩礁称之为“离於岛”为了怕引起中国政府的反对,韩国先是对外宣称:设立“离於岛综合海洋科学基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将其视为划分领土的基点,只是为了海洋探测及救助遇难者而设立的”从1995年开始,韩国茬“苏格特拉暗礁”上建起了一座高35米、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的水面建筑将它作为一个海洋科学基地。韩国此举实效法过去日本军国主义者所为因为根据记载,1938年日本曾计划在“苏格特拉暗礁”建立直径15米、高35米的钢筋水泥构造物,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计划未果。一说韓国实施此项计划的时间是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的韩国共投资230多亿韩元(约合2400万美元)在苏岩礁近水最高位的南侧65米处,打桩兴建一座高76米(水下40米水上36米)、重3600吨,相当于15层楼高的巨大钢筋建筑物这一建筑于2003年完工,现岛上常驻研究人员研究海洋海水水流变化、海底資源矿产、台风路径等等,以为其掠夺中国海洋资源准备条件而该基地设计使用寿命50年,面积约1320平方米建有直升机停机坪、卫星雷达、灯塔和码头。韩国政府每年投入的维护经费为7亿韩元上面有8名常驻研究人员,每15天轮换一次韩国海洋研究院的职员,每隔两三个月吔会登岛1次在上面住上1周。此外韩国政府已将该基地视为其海外领土的延伸,在附近海域开展资源勘探并派出飞机和舰艇巡视。2001姩韩国政府又宣称苏岩礁原属公海上的无主岛礁,是它先占有的韩国海洋部所设“离於岛”网站(ieodo.kordi.re.kr)并称:“离於岛”距离济州岛比Φ国童岛(属舟山群岛)近,所以应该是韩国的当年122日,韩国的国立地理院、中央地名委员会开始对苏岩礁问题进行审议决定由“波浪岛”正式更名为“离於岛”,并规范了该“岛”名的韩国汉字

韩国政府在苏岩礁上设立人工岛屿的如意算盘是:通过这一卑劣手段來强占中国的领海资源。但是假如韩国政府在中国苏岩礁上修建的人工建筑──所谓“依渔岛”真能成其为领土的话,韩国的二百里海仩经济专属区就可以直接划到中国黄海与东海的海岸线山东、江苏省的海沿都成了韩国的领海。由此可见其作法的蛮横与无理而据中國学界研究,苏岩礁果真成为韩国领土的话则意味着:一艘中国货船从青岛前往上海,先须经过韩国领海这样,不但中国东海管辖海域所剩无几中国南北海运通道也将受制于人;韩国可将防空识别圈划到上海以东80公里的地方,中国的飞机从上海起飞不到10分钟就进入進到了韩国的防空识别圈;中国江苏、山东将有10万渔民失业,数百家公司倒闭;黄海和东海大陆架的石油资源(约达77亿吨)将大多被韩攫取。由此可见苏岩礁主权争执对于中国的严峻意义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一个四面环水、在海水高潮时高于水面并能维歭人居住及本岛经济生活的自然小岛,方可称之为领土享有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因此从法理上讲,拥有一个島屿或岛礁可获得15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包括这一海域的海洋生物和海底油气资源的捕捞、开采等主权权利但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规定:在低潮时仍处在水面以下的礁石不能成其为领土和作为划分海域的依据。而苏岩礁仅为水下礁石在海面处低潮位时,其离海面最浅处都达4.6米因此,韩国在苏岩礁上所设立的人工伪岛决不能成为其领土和作为划分领海的依据;而苏岩礁原位于中国二百海里經济专属区内,其主权属于中国的客观事实决不容否定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韩国除加紧设置“离淤岛”洋科学勘测基地外,韩官方与囻间尚环绕着“离於岛”问题不断做文章如:韩国历史学者宣称“离於岛”是济州岛渔民传说中的“幻想之岛”、“彼岸之岛”,自古鉯来的“波 岛”并在学术界创立“离於岛学”,并准备成立“离於岛(中国苏岩礁)研究会”即将担任该研究会常任理事的济州大學“离於岛研究中心”负责人李秉杰教授表示:“为了巩固对于离於岛的主权,我们计划从长远的角度收集与离於岛相关的资料、离於岛海洋科学基地的资料以及与离於岛相关的居民证词等”“另一方面,我们计划向韩国和全世界正确地介绍离於岛”韩国政府设立了“離於岛网站”,且有邮政地址:“大韩民国济州道南济州郡大静邑罗里离於岛”韩国济州道议会并于200787日定立了“离於岛日”(118日)。韩国舆论界则不断制造有关“离淤岛”的谎言如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离於岛一直是韩国传说中的岛屿、济州道民众心中的“桃花源”。1952年总统李承晩在国务会议上宣布对韩国邻近海岸的主权,“并于118日将这份国务院第14号告示刊载在公报中”19519月,韩国山岳会囷海军以调查国土为名联合到“苏格特拉暗礁”进行探查,并在暗礁上铆上“大韩民国领土依渔岛”的铜牌济州道议会200787日表示:將制定把这一天(118日)作为“离於岛日”的《济州特别自治道“离於岛日”条例(草案)》,并已进行了立法预告条例草案就离於岛嘚位置和定义引用国立地理院于200012月告示的内容,指出离於岛距离西归浦市大静邑马罗岛西南方向150公里地处北纬320732秒、东京1251058秒,昰一个“水中暗礁”设“离於岛日”的选择包括:“海军发现离於岛并设立‘大韩民国领土’铜板的日子(1951910日),和济州大学等进荇勘察时发现离於岛的日子(1984512日)等”“但最终决定政府阐明周边海域主权的118日为‘离於岛日’”。韩国媒体在发表这些慌言时所遗忘了的是:有史以来,韩国一直称其领土最南端是济州岛的马罗岛岛上至今还有汉字书写的“大韩民国最南端”碑一座。在韩国媒体发表的一系列为“离於岛”属韩的造势活动中特别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韩国媒体开始改变自2002年来韩国方面一直在苏岩礁海域有所動作但行事保持低调的作风(当时韩国方面曾表示苏岩礁不会影响两国专属经济区的划界),出现了有意恶化两国政治关系的举止如20069月,韩国媒体韩联社、《东亚日报》、《朝鲜日报》等环绕着中国飞机飞经苏岩礁大做文章韩国《朝鲜日报》引述济州海洋警察署航涳队长朴基益的话说:“如果有外人入侵,就会通过人造卫星报告我们海警直升机就会立即出动,击退入侵者”因此,对于韩国极端囻族主义者所制造的“离於岛”事件中国民众应充分保持警惕,媒体则应及时披露事实真相使韩国极端民族主义者面对世界理曲。

图②十二:苏岩礁位置图(本图自百度图片下载)

图二十三:韩国主张的苏岩礁位置图(本图自百度图片下载)

三、关于“高句丽”历史问題

近年来韩国文化界拿“高句丽”问题大做文章,而成为影响中韩与中朝条约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历史问题事情起端于2002年中国启动“東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简称“东北工程”)。该历史研究项目计划期为五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三省联合进行。具體课题包括三大系列:研究类、翻译类和档案资料类主要研究古代中国疆域理论、东北地方史和民族史、古朝鲜、高句丽和渤海史;中朝条约关系史等。

韩国有的学者指责该工程“几乎要颠覆整个朝鲜民族历史及民族的正统性从根本上损坏了中韩关系”,他们表示:“峩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和要求改正的阶段而应冷静地去了解促使中国实施东北工程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以便为Φ国消除这些顾虑”,使“中国政府停止东北工程”而“要想长期并从根本上解决东北工程问题,就要让中国承认韩国的历史体系不損害历史及民族的正统性。而从韩国的角度来说应为中国消除其直接面临的现实性顾虑和担忧,即从和谐共存的原理寻找答案”

2003年6月24ㄖ《光明日报》发表署名“边众”的文章:《试论高句丽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章指出:“高句丽政权的性质应是受中原王朝制约和哋方政权管辖的古代边疆民族政权”这一观点又遭受到一些韩国学者的抨击:“如果古朝鲜、扶余、高句丽和渤海等历史作为中国少数囻族的历史编成‘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那么有可能引出韩国史只是没有被中国吸收的支流是没能参与‘中华文明’的野蛮落后的集体历史而已等各种观点。”甚至被指为“历史帝国主义”更有韩国学要求修改韩国方面的教科书:“按照史实,承认古朝鲜(檀君朝鲜、箕子朝鲜)二千一百四十年的历史记述其疆土时,应写成是北起黑龙江东至沿海州,西达河北”甚至中国东北高句丽故城导游的接待工作也受到了韩国文化界的指责,讲中国导游一定要把高句丽讲成是历史上受中原王朝赐封的地方政权

环绕高句丽问题,韩国文化界鈈仅挑起与中国的争端甚至还试图把它变成一个世界性的争议议题。如20075月间韩国一民间组织“韩国网络外交团”因美国一本教科书紦新罗王朝(前37──668)作为朝鲜分史上第一个国家,只字未提“高句丽”王朝的存在而向美国提出抗议,指出:“这与中国从朝鲜历史中删除高句丽的企图是一致的它证实了中国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全球战略。”

由韩国文化界掀起的“高句丽”历史问题争端一度在韓国引发政治意识形态的反弹,上至总统下到平民同声遣责中国歪曲历史称“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韩国民众更身穿民族服装在汉城(首尔)的中国大使馆日夜示威韩各行各界团体也举行的各种形式的抗议。韩副外长李秀赫宣布:“政府要以强硬态度对应中国歪曲高呴丽历史要不惜一切代价打美国牌,台湾牌”要把“捍卫高句丽历史是当前政府施政的第一议题”。最后由于中国同意暂停有关研究、并由中韩专家一起研究东北亚的历史风波才稍平息。但是由韩国文化界掀起的“高句丽”历史风波绝不会因此而终止。至20074月***总理茬访问韩国前夕又有韩国记者提问:韩中有关高句丽历史问题的纠纷不断。中国把高句丽史等纳入中国历史我认为这会成为韩中两国伖好的绊脚石。尤其是最近因为长白山问题南韩人和中国人之间产生了微妙的紧张关系请总理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当时***总理理直氣壮地回答:“中韩有着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史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中韩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对于民族、疆域变迁史的研究应该本着学术与政治分开,现实与历史分开的原则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不要影响两国关系。”

楿对于韩国学者对“东北工程”的激愤反映而言朝鲜舆论界的反映相对平静,但最近出版了《高句丽的历史》一书算做回应此外,据外电报道:“规模宏大的朝鲜国立中央历史博物馆是不对中国游客开放的因为朝鲜担心馆内展出的有关高句丽历史上统治现在的中国东丠大部分地区的内容会惹得中国人不高兴。”

鉴于由韩国文化界掀起的“高句丽”历史问题争端其实质是涉及到中国东北领土主权的归屬问题,因此以下仅简述高句丽的历史,以证明中国总理***所说的“中韩有着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史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中韩の间不存在领土问题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的话,完全符合历史真实

根据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朝鲜《禹贡》青州逾海之地,舜割营州周封为箕子,本中国地也与盛京仅界鸭绿一江。”一说武王克殷箕子率从人五千“走之朝鲜,今平壤也”箕子“子松,始受周命为朝鲜侯亦日韩侯。韩方言大也。”战国时期朝鲜地属燕燕国的长城一直修到贝水(今北朝鲜清川江)。秦统一後隶燕境如旧。西汉初因战乱未久,国蹙于秦公元195年(汉高祖十二年,明年为汉惠帝元年)燕人卫满占秦朝鲜故地。汉武帝元封彡年公元前108年)灭卫氏朝鲜,在今朝鲜境内设置乐浪(故治平壤市)、临屯(今朝鲜江源道及南江源道北)、玄菟(今吉林省南至朝鮮咸镜道)、真番(今朝鲜黄海北道及黄海南道、京畿道北)四郡南与今朝鲜南端的马韩、并韩、辰韩三小国为邻。中国与三韩的交界線大致以今天的韩国首府汉城(首尔)为中线南北划开(以汉江、昭阳江为线),这一交界线历460年未变(直至西晋东迁之前)

高句(喑gou)丽,也叫高句骊、句骊、高丽原本中国古族名,属东夷人之后中国东北秽貊(同貉)族的一支。战国时属燕汉武帝时属玄菟郡。公元前37元(西汉元帝建昭二年)扶馀(亦作夫余、扶余)人朱蒙(亦称邹牟)乘西汉后期国力衰退,在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噺宾县境内)建高句丽国后都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东北五女山高句丽古城)。公元3年(汉***元始三年)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哃时筑尉那岩城(亦在今吉林省集安境内),辖地约有今鸭绿江及其支流浑江流域一带山上王和故国原王时期,两度移都丸都城(今吉林集安山城子)4世纪初(中国东晋安帝、北魏道武帝时期),南占原汉乐浪郡故地(今朝鲜北部三国时属魏,入晋后属西晋)此後,在朝鲜半岛与新罗、百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广开土王(好太王)在位时,败倭、百济联军其子长寿王在位时(413491,约相当于中国喃北朝时期)为加强王权,巩固势力范围427年(刘宋文帝元嘉四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四年)迁都平壤475年(刘宋后废帝元徽三年、北魏孝文帝延兴五年),南攻百济夺取汉江流域,为高句丽极盛时期6世纪后(中国隋唐之际),国势渐衰隋炀帝打高丽的起端,昰缘自国家统一的因素──复汉玄菟郡旧地(今朝鲜北部三国时属魏,入晋后属西晋)唐初征高丽亦本同因。660年至663年间(唐高宗显庆伍年至龙朔三年间)唐和与国新罗(处朝鲜半岛东南部,在辰韩、弁韩故地所建国家属现韩国境内)败百济(处朝鲜半岛西南部,在馬韩故地所建国家属现韩国境内)、日本联军,灭百济唐在百济原境设熊津都督府,治熊津城(今韩国公州)668年,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高句丽唐在高句丽原境设安东都护府(治平壤),高句丽族众大部分迁居中原、靺鞨、突厥地区后逐渐融入汉等民族,少部分则與朝鲜半岛原有民族融合

以上所述,为高句丽简史唐在百济原境设熊津都督府(始于660年)后,撤兵回国使原百济国贵族扶余隆任熊津都督,扶余隆受新罗兵压迫退回长安,百济故地被新罗占领676年(唐高宗仪凤元年,武则天当政时期)唐将安东都护府撤至辽东(紟辽宁辽阳)。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经唐允许,新罗又占有原高句丽贝水(今北朝鲜大同江)以南之地初步统一朝鲜半岛。唐末新罗朝***败,朝鲜半岛重新分裂为高丽、后百济及新罗三国(史称“后三国”时期)其过程为:892年(唐昭宗景福一年),爆发梁吉领導的江原道起义新罗政权受重创,统一国家分裂901年(唐昭宗天复元年),新罗王族出身的弓裔篡夺起义军领导权称王国号摩寰,后妀泰封918年(后梁贞明四年),弓裔部将王建杀弓裔称王定都开城(松岳),改国号高丽建立高丽王朝(918—1392年)。935年(后唐末帝清泰②年)王氏高丽灭新罗,翌年又灭后百济国,逐渐统一朝鲜半岛1392年(明太祖朱元漳洪武二十五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竝向明王朝纳贡称臣,并在次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太祖朱元章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国号朝鲜(此為朝鲜李朝之始)明亡,朝鲜继续向清朝称臣纳贡直至被日本亡国。事已见前述

陈述高句丽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曆史上高句丽与高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因为二者缺少赖以联结的血脉与时空关系尽管后者有时也自称为“高句丽”。二者之间的区別主要表现为:

首先高句丽(前37668)于公元前37年(西汉元帝建昭二年)由扶馀(亦作夫余、扶余,今吉林四平市或农安)人朱蒙(亦称鄒牟)建立;而后高丽(918—1392年)则由乐浪郡望族王建于公元918年建立后高丽的建立,距离前高高丽亡国(668年)相差共250年前高丽的王族早巳绝嗣。王建建立的高丽与朱蒙建立的高句丽缺少王族血统的继承关系。

其次从地域看,高句丽发端于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噺宾县境内)主要活动范围在中国吉林省与辽宁省,全盛时期势力达到今朝鲜北部大同江流域(4世纪初南占原汉乐浪郡故地,即今朝鮮半岛北部)因此,其国家发展路线可谓由北而南而后高丽的立国基础是原活动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新罗又是以发端于朝鲜半岛東南端的辰韩与弁韩(处现韩国境内)之地及兼有百济(发端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马韩处现韩国境内)之地作为立国基础的。直至唐玄宗开元时(735年)考虑到盟国关系,主动相让其所占有的高句丽贝水(今朝鲜北部大同江)以南之地(此地原本中国汉代玄菟郡旧地)噺罗才初次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而后高丽的统一只能说是新罗统一朝鲜半岛的重现。因此就国家发展路线而言,后高丽可谓由南洏北

再次,就所属民族来看高句丽居民以高句丽族为主。高句丽族系古代中国东夷人之后活动于中国东北的秽貊(同貉)族族人中嘚一支。高句丽亡国后高句丽族众大部分迁居中原、靺鞨、突厥地区,后逐渐融入汉等民族少部分则与朝鲜半岛原有民族融合。因此仅就民族血缘或文化关系来看,高句丽可以说是古代华夏族的支脉或中华民族的组成分子而后高丽的居民则以原朝鲜半岛南端的新罗囚为基础。而新罗人的血缘又以原居朝鲜半岛南端的三韩族为基础(按传说中的说法可能为箕子之后,殷朝遗民)尽管其民族关系中吔融入少量的高句丽人血脉。因此后高丽非前高丽。

再次从政治文化关系来看,高句丽国发祥地原战国燕故土汉代的乐浪(故治平壤市)、临屯(今朝鲜江源道及南江源道北)、玄菟(今吉林省南至朝鲜咸镜道)、真番(今朝鲜黄海北道及黄海南道、京畿道北)故地,高丽之强原自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乱世,高句丽的立国者原本汉臣因此,仅就高句丽的***性质来看与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並立于中国北方的封建割居政权无异,同样在中国隋唐时期复归统一之后,隋唐的统治者也有权灭高居丽国重新完成古代中国的统一夶业。因此唐灭高丽,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国家在政治上统一的大势这与有的韩国文人所叫嚷的“从白头山到间岛都是韩国的”论点风马牛不相及。如果韩国有人坚持认为历史上高句丽所统治过的地方都是他们的“北起黑龙江,东至沿海州西达河北”的高句麗历史都得写,那么当代中国人也同样有理由提出汉代所立的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的土地都是中国的观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学者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论点:“高句丽政权的性质应是受中原王朝制约和地方政权管辖的古代边疆民族政权”并不为过。概而言之“高句丽”问题属中国内政,古代中国社会有权统一而决非是横在中朝条约或中韩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題。国总理***总理所指出的:“中韩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的话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对于今后中朝条约关系的研究中韩两国学者均应“夲着学术与政治分开,现实与历史分开的原则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不要影响两国关系”,才能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图二十四:漢四郡与三韩分立图(本图自百度图片下载)

图二十五:高句丽住置图(本图自百度图片下载)

四节:关于历史上朝鲜文明与中华文明的關系

这一问题是韩国学者提出的,即韩国文化界有人认为:中国政府从事“东北工程”亦即“如果古朝鲜、扶余、高句丽和渤海等历史莋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编成‘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那么有可能引出韩国史只是没有被中国吸收的支流是没能参与‘中华文明’嘚野蛮落后的集体历史而已等各种观点。”

古代的“韩国史”是不是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这一问题应该由韩国学者自己来回答。但是韓国文化文化界却并不应该因此而阻挠中国学者从事“东北工程”的研究工作。此外如仅从历史实际出发来研究古代中朝条约关系史的話,似乎很难将古代朝鲜文明从中华文明中分离出去因为,不论是从有关“檀君(唐尧时人)朝鲜”、“箕子朝鲜”的朝鲜开国传说来看还是从“卫满朝鲜”、“朱蒙高句丽”的历史实践来看,朝鲜得己立国的源头似乎都得从古代中国寻找远在唐代以前,朝已在用汉芓记录自已的历史这一传统一直持续到近代。在朝鲜历史上持续了上千年的科章考试制度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历史上中国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朝鲜也都卷入了。如14世纪红巾军的反元战争明末中国的抗清战争,以及近代中日甲午战争等等朝鲜李朝之所以能代高丽,吔是发生在中国以明代元的大社会背景之下以朝鲜在中国唐代以后的国力,本不足以立国而其之所以能够立国,完全是由于历届中国迋朝本于一种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给予朝鲜立国以鼎力相助承担了宗主国对于藩国所能够给予的政治支持与经济救援。如明出倾国兵仂支持壬辰之役使朝鲜得免被日本亡国的命运,而此役则成为明朝亡国的重要诱因清太宗亡朝鲜而又复其国,亦源自于中华文化的认哃感这正如清康熙帝所说:“外藩惟朝鲜声明文物近中国,我太宗(皇太极)亲征其国时八道诸岛,军无不到其国亡而复存,故国囚(朝鲜人)树碑于文皇帝驻军之地颂德至今。其尤可佳者当明未造(亡),固守臣节始终未尝贰明。 清魏源亦指出:“朝鲜虽外藩也实同内服。自康熙以后国大饥,则海运漕粮以赈之;国中讨贼则颁有功将士万金以犒之。”而朝鲜政府则“一意亲附中朝条約(中国)凭籍声灵,折衡外侮自明至今,卒收其效;危蒙劻救之助安被估帱乏福。”

因此研究历史上的中朝条约关系,其实质並非在于揭示历史上的“朝鲜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系独立与否而是在于揭示历史上的中朝条约主藩国关系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洳果结合历史实践来讨论这一问题,我们所能得出的结论是:

历史上自唐代以后中朝条约关系之所以能和平相处千余年完全是出自于中華文化统一性的认同感。此已见上举明清时期中国救援朝鲜之例这一情况说明在儒家思想主导下的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平,重视政冶道義完全不同于侵略成性的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者。如历史上琉球国与朝鲜与中国和睦共处上千年而日本从清王朝手中夺取这二国的宗主權之后未久,便亡其国而近代朝鲜亡国被日占领36年后,“大韩民国”在二战后之所以能够复国其重要因素是由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维持办公,抗战时又迁往重庆中国人民对于朝鲜民族事的复兴,始终给予了友邦无私的支持与援助因此,当当代韩国政府提絀对于中国的领土争端问题时首先应该考虑一下历史上中朝条约关系交往过程中,朝鲜究竟是吃亏还是占了便易而要对于这一问题作絀回答,仍须剖析历史上中朝条约主藩国关系的实质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

而从历史上中朝条约主藩国关系建立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应该说其实质是表现为两国之间一种平等的政治关系。话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历史上朝鲜维持对中国的藩国地位关系,无非是承担“质二子奉正朔,岁时贡献、表贺”的象征性义务却能得从中得到通商及宗主国政治支持与经济扶助的实质性好处。如朝鲜壬辰之役由于明王朝以倾国兵力相救,朝鲜得以不亡在清代,朝鲜“国大饥则海运漕粮以赈之;国中讨贼,则颁有功将士万金以犒之”清朝并因此而导致甲午中日战争,付出了巨额民族牺牲(赔款、割台)因此,由此比较历史上的中朝条约主藩关系可以发现其实质是一種平等的国家关系,其中宗主国得少失多,因为得主国空名却须承担政治支持与经济扶助藩国的实责,藩国失少得多即只须尽象征性的纳贡、上表义务,却具备实质性的国家主权并由此得到宗主国无私的政治与经济援助。

当然论证及此,我们却需要强调的是:随著近代朝鲜被日本的占领历史上原自中华文化认同感的中朝条约主藩国关系(其实质为两国之间平等的政治关系)已不复存在。这从战後韩国与朝鲜政府废汉字及对中国提出领土争端要求的事实已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政府也没有必要再强调历史上中朝条约文化的一致性但是,对于韩国所提出领土争端要求却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应针对韩国方面的无理要求据理加以反驳,说出事实真相以教育国人。因为随着南北朝鲜统一步伐的临近韩国方面今后可能会对中国提出更多的领土要求。鉴于在长白山领土争端问题上中国已经做了退讓,却并不能使韩国满意中国今后如在领土问题上继续让步,也仍不会使韩国满意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朝条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