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一辈子不能出省和出国旅游了?

说起留学生,大家的印象不外乎就是有钱、富二代、挥霍等等字眼,整日穿梭于纸醉金迷的Party中......

但其实有不少留学生,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来自普通的三线城市,一路披荆斩棘,靠着优异的成绩,漂洋过海赴美攻读学位。

这些学生,他们没有后援可以依靠,唯有全力奔跑,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出国留学到底是一段怎样的旅程?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多大的影响?

以下几位过来人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Yuan Gao :可能帮助我达到了我的原生阶层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水平。

出国留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帮助我达到了我的原生阶层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水平。

我是武汉人,然而我的父母是我们城市里收入可以说在底层的那一类人,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过得极其简朴,此处按下不表。

我们家到我高考那一年是这样的情况,负债7万,无存款,父母二人收入总和大概3000人民币。

我高考考上了武汉大学,当时的学费是4800还是5800一年,住宿费和其他杂费加一起可能2000不到,我妈妈原本想给我800一个月的生活费,但我坚持只要了600,我原本想的是在校内可以勤工俭学做点兼职,这样能减轻点父母负担,要知道200块他们能过一个礼拜了。

可能这所有的钱加在一起对于我们城市的寻常家庭并不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尽管如此,我的父母仍然为我的学费发愁,最后是我小姨借了我1万元去注册的。

然而改变我命运的事情发生了,我入学后参加了新加坡政府奖学金项目的选拔考试,并且成功被录取。

当时全国有13所985高校有这个项目,全国录取了300来个人,我们学校录取了30个。这个项目基本解决了我们家的所有问题:它包括了4年在新加坡的学费,每个月500新币(大概2500人民币)的生活费,住宿费以及保险。

后来的一切也就顺风顺水,大二的时候去了欧洲交换半年,游历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捷克西班牙瑞典和挪威。大三暑假去了美国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亚太总部实习。大四结束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并且入职美国另一家500强的fintech公司亚太总部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如今已经是衣食无忧,短假期可以去东南亚著名海岛,长假期可以去欧美澳大利亚。并且我终于在我家乡买了一套小房子给我父母住,签合同的时候我妈妈都快哭了,她说这辈子不是和奶奶住就是和外婆住,从来没有自己住过。

如今再回头想, 假如我没有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这个项目支持我出国,我在原来的大学,以我父母无权无钱的背景,我大三不太可能找到好的实习,毕业也无法进好的公司,更不提像其余答题的同学一样受家庭资助去留学读硕士。

对比我原来大学的同学,我已经非常幸运了。即使也进入500强成为了工程师,以那时的工资水平我也不可能迅速自立并接济父母。而这一切可以说都是由于新加坡奖学金项目,我衷心的感激她。

也许对于家庭财力雄厚的同学而言,新加坡只是他们眼中一个鸡肋的跳板,无法与梦想中的英美相比。

然而这却是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孩子的一颗救命稻草。

5月启幕,提前预约好学校

@dhchen:他们的故事:眼界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种开眼界。

以下仅仅是我个人的体验, 我之前三年呆在香港,然后现在在德国:

第一,的确开阔了眼界,这里说的眼界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种开眼界。其实香港/德国的繁华并不能打动我,甚至让我想笑。而是见识了各色各样的人,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我对“人类”更加熟悉了,以前我多少对于“歪果仁”抱有某种幻想,现在没有了。看见了不同的人,但是遇到了相同的人性,我对于祖国/世界的未来反而抱有信心了。

第二,看见了不同的文化/语言/文化/生活后,我变得更近坚定而开放,内心也越发的成熟。遇到和我认知相左的事情,我也能比较冷静的分析和处理。不是简单被意识形态和情绪所左右,而是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这一点,让我能更温柔而坚定地面对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我一直觉得内心的改变,认知的改变才是最大的改变。而留学这件事确实改变了我的内心,不是说“外国”就比“中国”好,而是因为“它不一样”,人所处环境不变,人很难真的改变。

第三,我学会了新技能:德国和香港不同,食物真的不和我的胃口,所以我开始每天给自己做饭,虽然这件事挺浪费时间的,但是居然让我变得更自信了。因为我更确实地有一种把握了自己的生活的实际感,我也确信厨艺对我未来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也开始健身,也算是环境所迫吧。结果来说,我的肌肉变得发达了,连人鱼线都有了,身体非常健康,几乎不会有疲劳感。这两件事对我的健康影响肯定会有长远的影响。

5月启幕,提前预约好学校

@蔡韵Iris:最大的功课和收获,我想就是独立。

离开家庭的呵护陪伴,第一次了解到了除父母外“监护人”的概念(当时由老师担当)。

所有的决策,大到读文还是读理,选择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小到各种琐碎日常的处理,由于家人离你的生活环境太远了,只能给基于他们经验的一些建议,最终还是靠自己。学会如何做选择的过程,其实是最宝贵的。

混迹于一堆金融精英中而不走寻常路自己找机会上节目做主持演话剧,唯一一个干了媒体;一次次去大家都觉得危险脏乱又吃不饱饭的地方旅行,做一些看起来没用的事;在很容易拿到国籍的时候毅然辞职回了国,再到离开带光环的稳定工作,跨界去创业...

而独立的另一个层面,就是懂得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出国前,我也是个几乎来者不拒的“大好人”,吃亏也不愿跟人起争执。但渐渐的在磨砺中,我更加会有自己的边界,遇到不公的事绝对为该争取的权益争取到底,有明确的立场和想法,敢于表达。

@司马各:比在国内做一个小富即安的经济适用男,我更满意现在的自己。

没留学的话,我应该现在是从国内某三本毕业,大学就开上了10万左右合资车的小开吧。5-6套房子也是不在话下的。那个时候,08年,家里有些存款,准备在南京江北投资2套房子的(08年房价4500一平,现在江北2万+)

后来这笔钱用来了给我留学。现在在国外平淡地生活着。有了小车,(依然还是国内10万加合资车水平)刚准备买房(发现贷款额度不够高,墨尔本的房价还在蹭蹭涨T-T)

用国内两套房子换来了:

你问我值不值?我觉得值。

这么多年,除了上述物质上的东西。我学会了体谅父母,学会了自己生存,感受了人间冷暖,更让自己独立了起来。

要知道之前在国内的时候,银行办卡都没自己去过。出国前我被父母保护的太好了,让我像一个巨婴。

我想,留学对于我来说, 比在国内做一个小富即安的经济适用男,我更满意现在的自己。

提到父母,现在我和他们的情感和相处状态,都比以前更好。比起刚留学时候情感的不舍。现在的他们理解了我,也尊重了我的独立人格。不再横加干预我的选择,也不再为我瞎担心。

那是因为我向他们证明了我已经长大。他们也在某个时间点找到了属于二老自己的生活。我们双方的精神状态都比以前更好了。我拥抱了自己的人生,他们也欣慰于我的长大。

我想,真正的孝道,不是以陪伴父母为借口去逃避独立,继续依赖。而是告诉他们—这是我的人生,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谢谢爸妈,我想天下父母对于儿女最大的期待也莫过于此吧。

他们辛劳了一生,不应该继续去为我这个巨婴再操劳白头。而是他们也可以放心地去拥有自己剩下来的人生吧。

5月启幕,提前预约好学校

@USshare:可以说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步举动。

可以说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步举动。这也是我后来一直在鼓励很多留学生留下来的原因。

正常来说,如果我不出国,我在国内读的是土木工程,按照同学的评价发展水平,现在估计也是在2-3线城市安家,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但是可能也比较辛苦,会常常出差。直接用钱来衡量的话,应该是年薪在20万左右。主要头疼的还是孩子的教育和医疗问题。如果没有买房的话(likely),现在应该压力还是很大的。

大三的时候选择出国还是很有魄力和勇气的, 06年的时候美国大学的学费和现在差不多,可能还贵一点点(当时的汇率是1:8)。主要是家里穷,父母在我决定出国的时候,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20来万给我,算是我的所有留学的费用。

我知道我拿着这钱在美国我不只要赚生活费,第二年的学费也得自己去弄。当时并没有考虑太多。我就一个想法,我可以赚到学费,我可以找到工作。

后来在美国的前两年应该是我人生当中最辛苦,压力最大的两年,学过修车。在中部读书,坐火车到纽约买出事故的车基本完成自己的维修后开回中部卖给别人,运气好的时候一辆车可以赚4000美元到6000美元。

因为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赚钱上面,而且课程压力又及大,每个学期都是18个学分,第一年结束后我GPA不到3.0。但是我总算是把第二年的学费给赚到了。还能贷款买个房子出租给学生和自己住。

去美国的前两年是最有激情和最能吃苦的。 我清晰的记得我刚到美国的第一周,感觉什么东西都好贵,吃了一周的cup noodle和饼干。

后来研究生为了拿全奖,也是一个一个老师的问,而且不止问一次。 整个学院都被我问过好几遍, 最终还是有老师不嫌弃我的低GPA,和没有GRE的情况下给了我全奖(让我帮他做了一个夏天的实验,还给了我一小时15-20美元的工资),这是我非常重要的一步,不然我觉得我很难在美国呆下去。我至今还是非常感谢那个教授的。

2010年毕业的时候,经济危机,但是当时的我居然拿到了纽约一家比较大公司的offer。当时,中国留学生唯一的一个,算是院里面的留学生中不小的震动。后来的路就比较顺了。包括后来的转行,去咨询公司BCG。直到从bcg辞职出来之前,工资也拿到了20多万美元。

现在拿了绿卡,在美国也有几处物业,国内前两年也买了一套房子, 能开S550,想去哪里度假一般都能去,不太需要担心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

我觉得我是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包括现在英语都没有说的特别利索。 大部分的人如果做好奋斗的准备,美国是给你非常大的机会的。

5月启幕,提前预约好学校

我觉得有些答主把出国留学的影响夸大了,就我个人而言,眼界确实变宽了,人更加独立了,看事情更加客观了。但这些其实都是相对的。

一个在农村住了一辈子的娃大学考到了北京,那对他来说他眼界的提升绝对不亚于一个北上广的孩子出了国。

其实你说能不能出国,就好比一个围城。没出的时候向往国外的生活,出了后发现也就这么回事,还是家乡的月亮比较圆,家乡的饭菜比较可口。

我认识不少八十九十年代就移民美国/加拿大的华人,其实他们现在看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内心都是挺后悔的,但嘴上肯定不说。在生活方面,现在北美有的国内也有,很多国内有的北美不一定有。三年前的美国跟三年后的美国基本没什么差距,也就是换了一任总统,至少在表面上看是这样。

但是中国呢?我每一年回来都会被北上广的一些新的改变感到震惊,甚至不适应。出门不用带钱包了,共享单车,微信支付支付宝,新公交专用道,新地铁线路,现在国内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我敢想象未来5年后的美国是怎么样的,但我真的不敢想象未来5年的中国是怎么样的。

那我们现在继续来说说出国留学吧。我觉得硬要说出国留学要怎么对人生造成多大的影响,那基本就是要留在国外了。其他眼界啊什么的东西,即使你在国内各行各业混的牛逼了,你一样可以很开阔。

说到底大部分留学生出了国也是跟中国人在一块玩,愿意放开自己去跟外国人混一起的少之又少。所以说眼界的提高仅仅也就是认识了一帮大家都家境不错的人,或者了解了国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跟人聊天的时候可以装装逼显得见识很丰富罢了,但是其中含金量有多少,因人而异,看你有多愿意去脱离舒适圈了。

客观来说留学能留在北美的人,水平都是有几把刷子的。

在美国普遍薪资比国内高,工作时间比国内短,上班压力比国内小。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亚裔天花板很明显,治安不好,生活无聊,吃的难吃。而因为签证啊h1b一堆东西让回国会变得有点困难,那这么说来人生轨迹确实是变了。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选择的生活也就不一样。

所以说除了那些毕业后就留在国外的人,那对一生的影响确实很大。其他答住出去读个硕士什么就回来分享经验的,我很佩服你们在国外愿意吃苦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但是其实吃苦在哪个地方都可以吃,你在上海每个月生活费只拿1000勤工俭学你也能体验那种吃苦的感觉,人家农村的孩子考到一线城市来吃的这方面的苦不比你们的少。

想要反驳我的喷我的我建议你们先去看看我之前的回答讲我从小在加拿大长大的,那段时间对我身心性格的影响绝对比我本科硕士在美国要大的多得多,我都不敢说他对我的人生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所

以除了那些长留海外的人,其他大部分的留学生,客观来说只是换了个地方读了几年书,感受了一个地区的文化氛围,仅此而已。

这些过来人的经验,是否给你触动呢?

留学所能带给孩子的,真的不仅学术知识而已,还有思想、视野、见识、勇气.......

但真正能给一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得亲自体验!

如果你正在规划教育路线,期待在国际化教育领域收获更多可能?

那么,5月, 一场大型魔都国际化学校教育盛会 ,等待您来参与!

众多上海实力国际化学校,多位教育大咖,规划师面对面沟通,活动报名通道已开启,提前为孩子定位好学校吧!

内容转载自DearMentor,仅用于信息分享转载请注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张艺谋儿子被耶鲁录取冲上热搜!揭秘名校光环下的陷阱:那些拼命鸡娃的家长,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2. 惊呆!上海夫妻舍弃别墅,带娃到乡下读最便宜的学校,希望输在起跑线:中产家庭的集体教育突围,不读名校,下一站又在哪里?

3. 又涨了!耶鲁、宾大学费飙升至8万美金,2022年美国TOP50学校学费盘点!培养一个藤校学生要花多少钱?看完惊呆了!

4. 颠覆!毕业即回国,留学生海外工作不香了?超九成高净值家庭的悄然转变,竟成中国精英家长的普遍共识

5. “听说你去了野鸡大学!”在小众名校留学什么体验?明明世界排名前十,总被认为是水校!出国是否要赶热门?

6. 所有人都想进哈佛!但这群学生只想逃!顶尖大学的“差生”日常:抑郁、退学、转学,混得不如野鸡大学尖子生?

7. “家里蹲”学生被麻省理工、藤校、牛剑疯抢?从没去过学校,offer却拿不停!了解真相后一大批家长退出群聊.......

8. 985硕士去猪场、名校生火锅店杀鱼:毕业躺平、父母扎心?高学历人才“低空飞行”背后,暗藏这届年轻人的野心

9. 北京普高生VS多伦多公校生:焦虑、失眠、压力...无论在哪座城市,奋斗都是他们的主旋律!

10.比电影更牛!“垫底辣妹”原型上热搜,34岁成功录取哥大研究生,从零分到名校,她用两次谷底逆袭,揭穿世上最大的谎言……

国际化学校开放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等,能够帮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远。

如果你想要提前了解关于国际化学校的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咨询。

点击 「阅读原文」即可预约报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辈子没出过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