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现在可以进小区搬家吗?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地多数小区已为入户服务打开“门禁”。中央明确提出要求,让服务业有序进小区,在民政部政策下,多地也相继出台细则并推动落地。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部分地区,装修、家政等服务行业仍存在“入户服务难”的情况。

“门禁”解封、扫码入户,多地入户服务“归位”

近日,北京市社区防控组下发《有序放开快递、外卖人员进小区工作指南》,多数小区的派件业务正逐步恢复。

随着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成都市有关部门于3月底发布通告,全面恢复城镇居住小区等居住区域常态化管理。

除了允许进入小区,部分小区还恢复了送货上门服务。

近日起,海南海口市龙华区交通局宿舍小区开始恢复对外开放,相关配送人员经过相关查验后可送货上门。

多地入户服务逐步“归位”,不仅让居民的日常生活恢复便利,也让服务行业从业者轻松不少。

在贵阳市花果园,外卖人员扫码和体温检测正常后即可进入小区。范贤明摄

贵州外卖员小王告诉记者,疫情严控时期,很多物业在防疫卡点处设置了外卖自取点。尽管可以满足配送需求,但大量外卖集中取放,难免出现拿错、拿漏现象。现在平台在下单页面特别设置了“挂门把手”“放在在卡点处”等备注选项,让客户自行选择服务类型。

“摆摊”式配送、装修难上门,部分小区管控仍未“松绑”

尽管多地服务行业进小区的“门禁”正逐步解封,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部分地区,快递、外卖、装修等服务人员,或仍被“拒之门外”,或“能进门不能上门”,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仍未打通。

快递员在小区门口等待居民领走快递。那衣摄

新疆乌鲁木齐快递小哥陈云负责的区域大部分都不允许快递员进小区,整日“守货等客”导致工作时间无限延长,配送效率也大打折扣。

北京外卖员小张告诉记者,好多小区虽然让进大门但不能入户。一天下来,接单量大大减少,配送超时的投诉却一增再增。

比起快递、外卖等配送行业纠结能否到户的“进阶”问题,装修、搬家等服务行业还陷在不能进小区的“初级阶段”。

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家装工人至今无法进小区”成为各地网民留言提及最多的烦心事。据了解,出于“作业人员密集”“施工难免扰民”等因素考虑,多地装修行业目前仍未全面复工。

社区方:不同小区情况不一,打通末端服务仍需时日

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关系大众日常生活的入户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断头问题也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针对此次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地社区工作人员。

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西便门东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潘瑞凤说,居民反映取件不便的同时,也会担心快递员进社区能否确保安全。下一步,社区准备再加装1组智能快递柜,为快递安全有序投递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

湖南长沙市马坡岭东站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考虑到湖南4月初有一例境外输入病例,社区防疫工作仍然不能松懈。

新疆乌鲁木齐的一名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防疫工作还不能松懈,每个小区的情况和能力不同,暂时还不能完全放开快递进小区。”

社区防控安全要抓,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也要满足。各地是否能根据当地民情,尽快探索落实细则,在符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有序放开“刚需”服务业进小区,让快递、家政、维修、房屋中介等服务人员尽早能不打折扣地实现入户服务,已备受公众期待。(点击链接,查看详细报道)

}

  应急响应机制调整为三级,市民生活有哪些变化?

  进小区不再要求测体温

  6月6日零时起,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由二级响应机制调整为三级,市民生活会有哪些变化?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本市将逐步放宽、动态调整相关措施。

  仍须集中隔离观察14天

  陈蓓介绍,响应机制调整后,本市要高度关注境外输入风险,凡是在北京入境国际航班,都要坚持远端筛查包括核酸检测、入境后核酸检测,实行闭环管理。原则上所有入境进京人员都要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继续坚持入境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进京人员隔离观察14天并进行核酸检测的要求。继续落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措施,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对本市确诊后治愈出院患者,继续实行14天集中观察。

  进京不再观察14天

  解除湖北(含武汉,中高风险地区除外)人员进京民航、铁路购票和公路进京证限制。湖北(含武汉)进京人员不再实行14天居家或集中观察,对正在居家或集中观察人员解除观察。武汉进京人员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进行二次核酸检测;未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京者,须进行核酸检测。

  继续实行查证等措施

  据介绍,响应机制调整后,社区继续实行查证、验码、登记等措施,不再要求体温检测。

  快递、外卖、家政、装修、搬家、房屋中介等生活服务业人员以及其他外来人员,持北京健康宝“未见异常”状态登记后可进入小区。

  撤除社区(村)因疫情增设阻断道路的物理隔离,适当开放小区卡口,加强小区物业企业值守。有序开放社区(村)室内外体育健身及文化娱乐场所。

  响应机制调整后,本市继续落实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和道路客运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各类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人员防护、佩戴口罩、留观区设置、发热乘客移交和信息登记等防控工作。

  坚持凭码通行,持北京健康宝“未见异常”状态进入商务楼宇、商超、宾馆酒店、餐馆、门店、工厂、工地、公园景区、文体健身等场所,开展复工复产活动。

  响应机制调整后,还需要戴口罩吗?

  本市倡议市民养成科学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的良好习惯,落实好《常态化防控下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引》。

  医疗机构、出入境口岸、隔离场所等职业暴露人员,医院就诊、陪护探视人员,患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以及前往人群拥挤、通风不良的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随时佩戴口罩。年老体弱者、患慢性病人员、孕妇等外出时,需与他人密切接触而又无法确定风险时,建议佩戴口罩。

  基础教育各学段、高校师生有序返校复课,可恢复常规教学安排。入学建议室内佩戴口罩,一段时间经评估后可不戴口罩;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不戴口罩。

  在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情况下,户外可以不戴口罩。在严格消毒通风、健康监测、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举办会议可不戴口罩。

  市疾控部门提醒,有关行业和单位可根据各自工作环境特点,在疾控专业机构指导下,制定具体场景下佩戴口罩的指引。

  可视情举行赛事和演出

  据介绍,响应机制调整后,在具备健全完备的卫生防疫措施情况下,恢复生活性服务业企业正常运营。适时开放境内团队旅游业务,中高风险地区除外。暂不开放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

  在落实经营主体责任,严格消毒通风、测温验码、保持社交距离、科学佩戴口罩、完备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按50%限流开放公园、旅游景区、体育健身场所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所,并视情况动态调整限流比例。

  在落实主办方主体责任,严格消毒通风、测温验码、保持社交距离、科学佩戴口罩、完备应急预案的前提下,可视情况举办一定规模的会议、会展、体育赛事和演出活动。

  据介绍,响应机制调整后,除中、高风险地区外,有序限流开放其他地区人员来京就医。

  陈蓓表示,鉴于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将持续一段时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游、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是一个有序动态的过程,防控策略及相关措施将分步推进并视情况动态调整完善。

}

  一些社区要求新住户出示纸质隔离或未离京证明光有码还不够,非要提供纸证明?

  近日,多位准备搬家的市民向本报反映,他们拟搬入的新社区要求办理出入证时,除了需要提供北京“健康宝”、“京心相助”以及“通信行程卡”的相关电子证明之外,还必须提供未离京或已隔离证明等纸质证明。这些市民办理纸质证明的过程真可谓一波三折。关于是否需要纸质证明,记者发现各社区标准其实并不统一。

  遭遇1辗转两区却开不出“未离京证明”

  林女士疫情期间从未离京,前段时间,她一直居住在父母所在的海淀某小区,最近由于单位复工,林女士想搬回自己租住的朝阳某小区,该小区距离单位更近,上班更方便。不过,当她向租住小区申请办理出入证时,物业要求其出示未离京证明。林女士向工作人员出示了原居住小区出入证、北京“健康宝”绿码以及“通信行程卡”过往14天活动轨迹查询结果,工作人员依然坚持要原小区出具一份纸质未离京证明。

  “物业工作人员就是不认可那些电子证明,说那些证明只是‘仅供参考’,并不能作为最终判定依据。”无奈之下,林女士只好向原居住小区请求开具纸质未离京证明。

  然而,原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林女士,他们无法为居民开具未离京证明,只能开具居住证明。居住证明的模板上包含林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且有“现居住在本小区,因××事宜,特开具此证明”字样,并附有居委会的公章。

  当林女士拿着居住证明再次去租住小区进行申请时,物业表示仍然不能为其办理出入证,原因是居住证明上没有写清“自×月×日起一直居住在本小区”的明确信息。“这不就是变相的未离京证明吗?”林女士再次找到原小区居委会,但工作人员拒绝了林女士的请求。

  在两个小区之间辗转多次之后,林女士依然没有办成出入证。无奈之下,她拨打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求助。昨天,记者联系林女士时,她表示经过多方沟通协商,新小区不再要求她提供未离京证明了。经过查验相关电子证明,确认其健康状态没有异常之后,她终于拿到了小区出入证。

  遭遇2 “为一个公章跑来跑去真有必要吗?”

  从外地返京的李女士之前一直在海淀某小区居住。按照规定,她完成了居家隔离观察,“京心相助”小程序也已经生成“隔离期已结束”的二维码。最近,李女士想要搬去昌平某小区,但是,在申请新小区出入证时,她被告知需要提供纸质版的已隔离证明。

  “‘京心相助’二维码不能作为已隔离证明吗?”虽然充满疑惑,李女士还是按要求去咨询了原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她,出示“京心相助”的二维码就可以作为已隔离证明使用。不过,新小区依然坚持要她的纸质版证明材料。工作人员表示,将“京心相助”扫描出的内容打印出来,并且加盖原社区居委会公章就可以作为证明材料。

  经过一番艰难沟通,李女士终于按要求提供了这份纸质隔离证明,新小区这才为她办理了出入证。“纸质证明相比电子证明,就是多加盖了一个公章。为了一个章跑来跑去,这样真有必要吗?各小区能否统一将‘京心相助’二维码直接作为已隔离证明呢?”李女士说。

  遭遇3提前返京人员健康状态如何证明

  2月14日,北京市明确返京人员必须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以及人员的正常流动,在此之前返京人员的健康状态如何确认,成了困扰一些人的难题。

  现住朝阳某小区的王先生2月9日当天从外省返京。到达社区后,他按要求进行了信息登记。虽然当时没有要求强制隔离,但王先生还是自主完成了14天居家隔离观察,并且拿到了社区出入证。之后,他正常上班未离京,身体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由于工作调动,王先生近期需要搬家,新社区需要原社区提供已隔离证明,但是,原社区告知王先生,由于2月14日前没有要求强制隔离,所以无法为他开具隔离证明,而且像他这种情况也不需要开具证明。

  “当时‘京心相助’小程序还没有投入使用,无法在上面完成打卡、登记,我也就没有隔离期满的二维码证明。”王先生说,由于无法出具“京心相助”的二维码,新社区坚持要他出具纸质隔离证明,而原社区表示无法提供,双方就一直僵持着。

  王先生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求助。最终经过沟通,新社区同意王先生可以通过“通信行程卡”查询未离京轨迹,不再要求原社区居委会开具纸质隔离证明。

  开纸质证明各社区并无统一标准

  除王先生等人的遭遇外,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近期也接到了多位市民的类似反映。那么,在进入新社区时,是否需要原社区开具纸质证明?4月19日,记者联系了市民反映问题时提到的几个社区,经过咨询发现,其实,各个社区的标准并不统一。

  顺义区建新北区二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如果满足相关条件的新租户要想搬入,可以根据原社区的实际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开具居住证明,或者打印“京心相助”二维码扫描出来的内容,加盖原社区居委会的公章。

  昌平区天通北苑一区工作人员说:“最好能有14天隔离期满的证明。如果没有,可以开具一个居住证明,证明这段时间在原小区居住过。”

  石景山区永乐东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则表示,拟搬入的住户需要提供原小区出入证,工作人员还会对“京心相助”、北京“健康宝”以及过往14天活动轨迹进行验证查询,不过,并不需要纸质证明材料。

  昌平区北街家园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社区不再开具纸质隔离证明。如果确实遇到困难,建议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通过协商解决。

  别让一纸证明绊住复工的脚步

  “为什么开个证明这么难?”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这样的抱怨。如今,疫情防控正朝着常态化方向发展,社区作为防疫工作的最前线,依然不能有丝毫松懈。虽然各社区、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措施,但北京推出的多种方式的大数据手段,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做到互通互联。比如,“京心相助”小程序可以查询是否完成居家隔离观察;北京“健康宝”可以验证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状态。随着这些小程序的不断完善,各社区、村是否可以考虑将其作为直接证明,而不必再要求当事人繁琐地开具纸质证明呢?

  未离京证明、已隔离证明……不少社区、村要求原社区提供相应纸质证明的背后,希望不是一些基层单位离不开的“公章情结”,认为有公章的证明才有效。现在,北京“健康宝”已经用于快递、外卖、家政等人员进出社区、村等开展复工复产活动,而无需提供其他防疫相关健康证明材料。一些市民也呼吁,复工复产牵扯方方面面,大到政策出台,小到居家生活,有些非必要的纸质证明,能否也就此告别,别让一纸证明绊住他们复工的脚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区门口不让进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