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缓解运动神经元症状吗?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各种非药物治疗。亦可用针灸、按摩、理疗及被动运动等改善肢体状况。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运动神经元病治疗方法有哪些?运动神经元病是怎么引起的?一起来看下。

1运动神经元病有运动疗法吗

  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

  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各种非药物治疗。目前治疗的发展方向包括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新一代钙离子通道阻滞药、抗凋亡、基因治疗及神经干细胞移植,但仍无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以一般和对症支持为主。保证足够的营养.改善全身状况;肌肉痉挛可给予地西泮、氯唑沙宗、巴氯芬等治疗;防治肺部感染;呼吸困难时行气管切开;吞咽困难时予以胃管鼻饲;亦可用针灸、按摩、理疗及被动运动等改善肢体状况,防止关节固定和肢体挛缩。

  1.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治疗

  兴奋氨基酸毒性学说认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高亲和谷氨酸转运障碍。

  自由基学说基于在家族性ALS患者中分离出编码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推荐使用大剂量维生素,即每天加维生素E 800一1000mg,维生素C 500mg,维生素A 1000U和复合维生素B1片。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是细胞内主要的抗氧离子系统谷胱甘肽的直接和间接的前体,治疗1年后脊髓首发症状MND病死率下降。

  免疫治疗效果尚不肯定。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并未改变ALS的病程,意味着在阻止ALS进展中抑制T细胞非依赖性B细胞反应并无益处。只有在ALS早期治疗才有效。

  4.神经保护性治疗

  营养凶子治疗是一种保护性治疗。临床应用中如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神经营养因子可能会有显著的疗效。

  5.干细胞移植治疗

  研究发现,把神经干细胞直接移植到成年鼠脊髓损伤部位,可以明显减轻脊髓损伤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但在治疗MND时是否有效,目前处于试验阶段。

  6.溴隐亭治疗ALS应用溴隐亭治疗ALS,部分患者近期有一定疗效,只要增量缓慢一般不会有较严重不良反应,在对ALS这类目前尚不能有效阻滞其病情发展的情况下,可试用。

  (1)构音障碍早期由语言康复医生指导非常重要。处理措施包括鼓励患者减慢讲话速度,局部使用冰块或巴氯芬因能帮助患者减轻舌肌痉挛,对修复软腭及抬高软腭也有帮助。

  (2)流涎帮助措施包括颈部支持.头位矫正,口腔感染的治疗。抗胆碱能制剂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局部皮肤涂擦有效,阿米替林可帮助患者改善睡眠、心境和流涎。

  (3)吞咽困难应鼓励患者吃自己觉得轻松舒适的食品,避免刺激性食物造成的咳嗽和憋气。巴氯芬因减轻痉挛可帮助解决吞咽困难,有时剂量可达80~90 mg。必要时可下鼻饲胃管,避免经口呛咳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首先摆正姿势,使患者处于放松的体位,药物可用肌松剂巴氯芬5g,3次/d,盐酸乙哌立松50mg/d,非激素类抗炎药及阿片制剂(病情晚期)。

  大多数患者可表现绝望、愤怒、易激惹。后期绝大多数不仅对配偶、朋友,而且对医生也产生对立情绪。要及时使用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常用阿米替林25~150mg/d,帕罗西汀20mg/d,氟西汀20mg/d,其副作用更小。

  由于会阴肌肉无力,不恰当的饮食及使用抗胆碱能药和阿片制剂而易致便秘。处理包括增加食物纤维含量及水分摄入。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呼吸支持可延长患者生命,家庭可用经口或鼻正压通气缓解症状较轻患者的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晚期严重呼吸困难患者需依靠气管切开维持通气。

  (8)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2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措施包括哪些

  急性期: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应卧床休息 ,特别是维生素B缺乏和白喉性多发性神经病累及心肌者,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族 、神经生长因子等 ;疼痛可用止痛剂:卡马西平和苯妥英等。

  重症期:加强多发性神经炎患者护理,四肢瘫痪者定时翻身, 保持肢体功能位;手足下垂者应用夹板和支架, 以防瘫肢挛缩和畸形。

  恢复期:可用针灸、理疗及康复治疗等。

  如为药物所引发应,立即给多发性神经炎病人停药,急性中毒应大量补液、利尿、通便, 排出毒物砷中毒用二硫基丙醇肌肉注射 、铅中毒用二巯丁二酸钠或依地酸钙钠。

  营养缺乏及代谢障碍性多发性神经炎治疗原发病,糖尿病要注意控制血糖、尿毒症用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粘液性水肿性可用甲状腺素。

3运动神经元病是怎么引起的

  目前已经发现了十多种与ALS发病相关的突变基因,其中最常见的是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SOD1),其次是FUS 和TARDBP,其余还包括ALS2、SETX、VAPB、ANG、OPTN、ATXIN2等。但是前三种基因与大部分ALS相关,而其余大量基因仅与少数ALS相关。所有家族性ALS的突变基因均可以出现在散发性ALS患者中,两组惟一的临床鉴别点是前者的发病年龄较小,大约比后者提前10年左右,而且散发性ALS患者的一级亲属罹患ALS及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风险增高,因此不能排除遗传因素也在散发性ALS中起作用。这些与ALS发病相关的突变基因主要有SOD1、Alsin基因、TARDNA结合蛋白基因、肉瘤融合基因(FUS/TLS)、VAMP相关蛋白B型基因(VAPB)、血管生成素基因(ANG)、Ataxin-2(ATXN2)、泛素蛋白2基因(UBQLN2)、C9orf72相关ALS等。

  根据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人们发现了许多与ALS发病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重金属、杀虫剂、除草剂、外伤、饮食以及运动等。但是总体来讲,这些因素之间缺乏联系,而且它们与ALS的发生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以及它们导致ALS发生的机制也有待进一步证实。与ALS发病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农业劳动与农村生活、电击伤、电离辐射、外伤、过度运动、吸烟、工业原料、重金属等。

4运动神经元病的表现有哪些

  1.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运动神经元病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2)进行性肌肉萎缩(PMA)。

  (3)进行性延髓麻痹(PBP)。

  (4)原发性侧索硬化(PLS)。

  不管最初的起病形式如何,ALS、PMA、PBP、PLS现在都被认为是相关的疾病实体。PMA和PBP通常都会最终进展为ALS。运动神经元病是否为单一病因、表型不同的疾病尚不完全清楚,但ALS肯定是其中最为常见和最易识别的表型。故在对该病的各种研究中也多以 ALS代表MND这一组疾病。

  2.ALS根据是否具有家族遗传性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2)家族性ALS(fALS),家族中存在1个以上ALS患者。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家族性ALS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遗传。

  ALS多成年起病,散发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6岁,具有阳性家族史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6岁。该病平均病程3~5年,但不同亚型患者病程也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发病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生存期较长。此外,家族性ALS患者病程与散发患者不尽相同,且与特定基因突变相关。但无论何种类型ALS患者,最终多死于呼吸衰竭。

  ALS临床以上、下运动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包括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及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一般无感觉异常及大小便障碍。其中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为下运动神经系统受累表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为上运动神经系统受累的主要表现。为了诊断的需要,通常将全身骨骼肌从上到下根据部位分为四段,即:球部、颈段、胸段和腰骶段,依次寻找以上四个部分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证据。

  对于不同的患者,首发症状可以有多种表现。多数患者以不对称的局部肢体无力起病,如走路发僵、拖步、易跌倒,手指活动(如持筷、开门、系扣)不灵活等。也可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球部症状起病。少数患者以呼吸系统症状起病。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肌肉萎缩、“肉跳” 感(即肌束震颤)、抽筋,并扩展至全身其他肌肉,进入病程后期,除眼球活动外,全身各运动系统均受累,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多数患者最终死于呼吸衰竭或其他并发症。因该病主要累及运动神经系统,故病程中一般无感觉异常及大小便障碍。统计显示,起病部位以肢体无力者多见,较少数患者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起病。不同的疾病亚型其起病部位、病程及疾病进展速度也不尽相同。

  认知功能受损是ALS的一个常见特征。额颞叶痴呆(FTD)是ALS患者常同时存在的疾病。据统计,约5%ALS患者符合FTD的诊断标准,而30%~50%的ALS患者虽然未达到FTD诊断标准,但也出现了执行功能减退的表现。对于出现认知或行为等高级皮层功能障碍,但未达到FTD诊断标准的ALS患者,若以行为改变为主要表现,称为“ALS伴有行为障碍(ALSBi)”,若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则称为 “ALS伴有认知功能障碍(ALSci)”。FTD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注意力减退、执行功能障碍、计划及解决问题能力减退、流利性或非流利性失语、人格改变、易激惹、智能减退等高级皮层功能障碍,但记忆力通常不受累或受累轻微。目前,尚不存在可靠的针对ALS认知损害的筛选试验。言语流畅性是一个敏感指标,同时还要筛查额叶执行功能等。

5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如何照顾

  1、通常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一天就是这样过来的,喂饭需要四十多分钟,饭吃凉了再热,吃食物喝水不能热了也不能凉了,要不对病人都不利,吃完饭半小时吃相关的药,辅酶q10和营养神精的药。

  2、过后要手指按摩,热水泡脚,到了晚上十一点再喝有营养的高蛋白粉,矿物晶粉,过后喝水果汁,还有帮助消化增加肠儒动的产品。然后给病人开始洗脸,刷牙后洗屁股,这些病人都不能自理,非常的困难,他不能控制自己常骂人发脾气,病人站不稳,坐不住也没法配合需要,上床后开始全身按摩,1点左右睡觉测血压因肌肉萎缩病人肩膀胯骨都是皮包骨,时常身上很痛,不能自己翻身。

  3、晚上家人要起夜四次给病人翻身,半夜经常要大便,小便两次,要是肠胃不好夜里要起来多次大小便,夜里病人经常睡不着觉,身上奇痒,自己不能抓痒,看不见皮肤上有什么,就是钻心的痒,家人得起来给他抓痒。

  4、夜里嘴里的吐液和痰很多,得给病人接痰搓吐液,整夜下来只能休息3-4个小时,早上起床要倒痰倒尿,给病人测血压,穿衣服也很困难,早上给病人洗脸刮胡子,喂矿物晶,蛋白粉,再喂早餐,吃完饭开始手部按摩帮助病人锻炼,吃相关的药,再进行早上全身按摩,俏作休息,病人上网玩一会,吃了中饭就再休息一下,下午,病人上网玩一个多小时,再帮助活动锻炼,又到太阳落山的时间了,病人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在痛苦中煎熬。

疾病百科 | 运动神经元病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运动神经元病(MND)为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地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以缓慢进展行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共存,而不累及感觉系统、植物神经、小脑功能为特征。

常见症状:肌张力过高、手肌肉萎缩、腱反射亢进、吞咽困难、言语紊乱、饮水呛咳、感觉障碍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

问题描述:(男 , 60岁 ) 手掌虎口肌肉有萎缩的现象。。弯腰抬手有困难。。是外伤影响的。。不是遗传中医。针灸。。西药。。注射黄芪有什么办法。。缓解病情。。使病人康复,中医针灸能治愈这个病吗?

}

肌束震颤俗称“肉跳”,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然而当临床上许多患者发现自己有肉跳时,便焦虑不已,经常将肉跳与划为等号,但究竟是什么导致肉跳的产生呢?

肌束震颤(肉跳)是指一部分肌肉出现无规律、不随意地收缩和颤搐。由于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神经兴奋性增高,运动单位自发放电形成束颤电位,当束颤位置较表浅或束颤电位出现频率较多时便可肉眼观测到肌束震颤。

当然,运动神经元病是由于“侧索硬化”或脊髓前角细胞的坏死,使终端的肌纤维失去上游神经的抑制作用而表现出高“兴奋性”,导致“肉跳”。但临床上大多数出现的“肉跳”都是良性的,医学上亦称为良性肌束震颤综合症(BFS),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身体局部肌肉出现不自主的肌束颤动而无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最多见于面部以及四肢部肌肉,不会进展为其它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肉跳”会在运动后明显,休息后缓解,而且受情绪影响明显,尤其是伴焦虑状态时会明显加重。

运动神经元病和良性肌束震颤最明显的区别是,运动神经元病除“肉跳”外通常会伴肌肉的萎缩与无力,而良性肌束震颤综合症的肌力、肌张力与腱反射均正常,也不伴有肌肉萎缩。

除了运动神经元病以外,出现“肉跳”还可见于以下多种疾病和情况:

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甲亢、低血钙,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及遗传变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缩症等也可出现肉跳;甚至于某些毒物如蜘蛛、蝎子等的叮咬也可导致肉跳;不恰当的运动,饮用过量的咖啡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如外科麻醉使用的琥珀酰胆碱等情况也可引起“肉跳”。临床上出现“肉跳”若需要进行鉴别时可以做肌电图或肌肉超声以明确。

总而言之,“肉跳”可出现于多种疾病和生活状况中,有可能是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警示,也有可能能是一种良性状态,应仔细予以鉴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神经元是怎么引起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