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为什么叫故宫故宫的名称来源


6月以来,北京进入了汛期,而排水是防汛的主要措施之一。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有着优秀的排水系统。游客去故宫参观,会注意到很多宫殿建筑的室外台基栏板端部有龙头造型的排水设施,其双角后张,唇部上扬,眼如铜铃,有震慑之感。这个故宫排水的龙头叫什么?是什么神兽?有人认为这是螭首,其实不然。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卷十三上载有“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由此可知,“螭”是没有角的龙。下面一起来揭秘北京故宫排水系统设计

故宫排水的神兽龙头叫什么?

这种排水神兽实为蚣蝮,属于古代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的《升庵集》之卷八十一“龙生九子”部分,载有“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于桥柱”,即“龙生九子”之老六为蚣蝮,这种龙好水,一般立于石桥、石柱附近。另明朝进士陈耀文所著《正杨》之卷四的相关记载为“六曰虫八虫夏,性好水,故立于桥柱”。由此可知,“虫八虫夏”即为蚣蝮。古人认为,暴雨时节,洪水泛滥时,蚣蝮便将水吸入自己腹中,并及时排出,以消除水患。营建故宫的古代工匠巧妙地把蚣蝮形象运用到了台基排水系统中,使之发挥作用。

北京故宫排水系统揭秘:故宫的排水系统为什么这么好?

蚣蝮的排水设计具有科学性。

首先,蚣蝮所处的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有利于排水。蚣蝮位于台基望柱(望柱是指栏板之间的立柱)的底部,其嘴部的出水口是整个台基地面的最低点。古代工匠在铺墁台基地面时,会考虑排水需要,将地面铺墁成不易察觉的微小坡度,使得地面离建筑越远,其高程越低。在望柱底部,古代工匠会安装蚣蝮,使其仅露出头部,尾部作为进水口,嘴部作为出水口,且在整个台基的高程最低。这样一来,雨水很快就会汇集到蚣蝮造型位置,并从蚣蝮尾部汇入,从嘴部排出。

其次,蚣蝮的“肚子”有利于临时存水。台基地面的雨水,通常流向栏板底部位置,并汇入蚣蝮尾部的进水口。而在暴雨时期,雨水量较大,汇集在栏板底部位置的雨水较多,若存积时间过长,则雨水有可能渗入栏板与地面的接缝中,使得其中的土体松动,造成安全隐患。蚣蝮内部有较大的空间,有利于栏板底部的雨水迅速汇入进水口,避免了雨水在栏板位置的积存。

再次,蚣蝮突出台基外的造型可以保护台基。若蚣蝮的排水口与台基侧壁相齐,那么雨水就会沿着台基侧壁往下流向地面,不仅会污染台基侧壁的须弥座石,而且会造成侧壁渗水的安全隐患。

古代工匠将蚣蝮造型凸出在台基侧壁以外若干尺寸,可以使得雨水向前排出,避免了上述隐患的发生,且形成良好的排水效果。以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3层台基上的1142个蚣蝮为例,在雨季时节,这些排水兽造型不仅能发挥有效排水功能,而且还形成了“千龙吐水”的奇观。

蚣蝮的运用体现了我国古代优秀的建筑艺术。

从造型来看,蚣蝮属于“龙生九子”之一,其外观与故宫其它龙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一定区别,使得故宫古建筑的图案和纹饰丰富化及多样化。

从雕刻技法来看,蚣蝮的龙角、龙眼、龙须、龙嘴等部位纹路清晰,凸凹有致,给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

从运用手法来看,蚣蝮被安装在望柱底部,不仅可有效发挥排水功能,而且可以巧妙地反映出皇家宫殿建筑特有的形象,并与周边建筑环境完美融合。

从装饰效果来看,蚣蝮在台基端部的分布齐整有序,并凸出于台基侧壁,不仅表现出凸凹匀称之美,而且使得整座台基更加壮观,整体上给人以威严和震慑感,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蚣蝮还反映了我国古代的镇物文化。

所谓镇物,就是古人认为的辟邪物,所辟克的对象多为鬼祟、妖邪、敌害等。古人希望利用镇物来抵御各种潜在的灾祸。蚣蝮就是古人认为的镇水兽之一。蚣蝮属于龙,而古人认为龙为古代四灵(龙、凤、龟、麟)之首,能够上天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蚣蝮在形象上为古人心中想象的神兽,具有神秘感和震慑感,可以镇住水怪,防止其产生水患;在功能上可以吸水、吐水,及时将台基面层的雨水排向地面,避免古建筑台基遭受水淹破坏。这种镇物文化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和历史。

综上所述,故宫台基端部的排水神兽——蚣蝮,集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体,对于我们解读故宫建筑文化、建筑历史及古代建筑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乾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来源:科技日报)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

  导读:故宫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遗迹,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关于故宫,你知道多少内容,你知道故宫建于什么朝代吗?想知道故宫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对故宫的介绍吧。

  故宫建于明朝,我们口中所说的故宫一般指的都是“北京故宫”,它是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建造的,主要是继承了位于南京的明故宫的建筑形制,以明故宫为蓝本建造而成,直至永乐十八年,北京故宫全部建成。

  北京故宫的建造耗费了十四余年的时间,比位于南京的明故宫、位于台湾的台北故宫都要大得多,以及位于辽宁的沈阳故宫都要大得多。北京故宫又被称为是“紫禁城”,主要是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的皇帝居住的宫殿,现如今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南京的明故宫,也被称为是“南京紫禁城”,是明朝时期的皇家宫殿,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于明朝洪武年间完工。位于台湾的台北故宫,也被叫做“中山博物院”,是1962年开始建造,于1965年竣工。辽宁的沈阳故宫,别称为“盛京皇宫”,是我国清朝初期的皇宫,它始建于清天命十年,也就是公元1625年,于崇德年间建成。

  故宫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故宫始建于1406年,直到1420年建成,也就是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永乐十八年建成,耗时14年。故宫在古代又被叫做紫禁城,它的建设是以南京故宫为蓝本,为明清两代的皇室宫殿。

  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这是因为故宫的一草一木都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它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华。而“紫禁城”这个名字就与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很大的关系。古代中国人祟尚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就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而建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了三垣,周围环绕着二十八星宿,其中紫垣(也就是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里的“紫”,就是“紫垣正中”的紫,意喻为皇宫也是人间的“正中”。而“禁”则指是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的意思。游览故宫的朋友应该会发现故宫里的宫殿名,都有“仁”、“和”、“中”、“安”等字,比如中和殿、太和殿等,这些字眼所代表的意义即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传统的儒家理念。所以旧时的人们称北京城为紫禁城了。

  故宫的结构: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 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布局: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故宫的正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

  午门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它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 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房,有人做过形象比喻,说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住,每一天住一间房,不重复,要住到27岁才可以出来。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4间。

  故宫的地位:故宫从永乐年间建成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代表。旧称为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故宫建于什么朝代,故宫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想了解更多时间,请点击》》》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

  我们逛完了以后,就从另一端走了出去。

  我们游览完天安门,就去买故宫的门票,买完票后我们便进去了。

  故宫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的,今天来参观的人也非常多,所以我紧紧的牵住妈妈的手。

  我们来到故宫第一大殿――太和殿。太和殿是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仪式在的地方,太和殿外围是用三层白汉玉做的桥,在太阳的照射下,如同真的玉。太和殿有两层塔形在每一层最边缘的地方,有立体的仙人骑鸡,仙人骑鸡雕刻的栩栩如生,好像在欢迎大家的到来。因游客太多所以不让进。在白汉玉桥的前边,有两个镏金大缸,这两个大缸是用来救火的,古代时候没有灭火器,一旦发生火灾,就用缸里面的水救火,所以在故宫里常常都能见到铜钢、铁钢、镏金钢。

  我们来到御花园,直冲我们的便是千秋亭,千秋亭有两层塔形,第二层的塔形,是波浪边,像个小帽子一样,左边是做假山,你瞧,这边这个老寿星的胡子上还有一对金童玉女呢,在看看这边一个小猴子在向你问好呢。

  御花园的池塘可是热闹,小金鱼成群结队的在池塘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在欢迎人们的到来呢!

  逛完御花园后,我们从一个门走了出去,准备返回旅馆,直着往前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这就是护城河,随着阳光照射的小河,波光粼粼,加上让阳光染上了红颜色的云朵,像鸡冠花一样倒映水中水中的鱼儿也来欣赏美景。我们回到了旅馆,开上车就走了,这次旅行也到此为止了,北京,再见。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故宫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五百多年历史。

  经过了几小时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故宫。抬头一看,那高高的城墙把故宫紧紧围住,为这座雍容华贵的宫殿增添了几分别致。我们来到故宫的第一个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宫又称什么和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