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博物馆库房管理、文物管理的纪录片或者书籍推荐吗?

  5月18日,又是一年世界博物馆日。

  可是去博物馆,尤其是去世界各地的不同博物馆,对我们来说愈加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博物馆又是一个能直接感受历史和文明的地方,一件件文物在时间中留存,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段段静静流淌的故事。穿梭在不同的博物馆,也总像在不同的时空里漫游。

  看理想节目《漫游全球博物馆:100件文物里的文明故事》主讲人姜松是一名“狂热”的文博爱好者,如果没有疫情,他这会儿可能正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寻找不同文物之间的有趣奥秘。现在对他来说,每天雷打不动的必做事项就是“5点下楼做核酸”。

  所以在今天,博物馆对我们来说还意味着什么,如果可以,我们能够怎样打开博物馆呢?带着这些朴素的疑问,我们与姜松聊了聊。

  线上博物馆,怎么看?

  看理想:疫情进入第三年,尤其在今年,我们不能很容易地去某一个博物馆了,尤其是作为一个文博爱好者,您怎么处理这种情绪,现在的线上博物馆做得如何?

  姜松:疫情前的生活,我自认为自己是比较幸运的,有一定的时间,而且本身我也在做国际交流与博物馆的工作,经常有条件可以去很多地方,用最直接最真实的触感,亲眼见证那些让我魂牵梦萦的展品。

  现在的疫情状况,导致我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特别能感觉到自己的想法与2020年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止病毒仍在传播,也能看到整个世界都在变化,战争开始了,各样的猜疑、纷争也都开始了。说实话,我们这样的文博爱好者能第一时间去看各地展品,也正是因为此前的国际化,已经是一种相当水乳交融的状态。

  不过意料之外,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也在这样的困境中,摸索出了另一条路来。

  疫情这几年,线上博物馆确实做得很不错。比如国外一些博物馆把自己的馆藏用最高清的形式发布在官网上,最典型的就是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荷兰曾经是17世纪最富有的欧洲国家之一,博物馆也收藏了大量艺术作品,其中伦勃朗的《夜巡》,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都在这里。

  这些作品高清到什么程度,比如一幅《夜巡》就有几个T的容量,放大之后的细致程度,已经远超你在现场观看的感受了。

  另一点也很有意思,因为许多作者都已去世100年,作品进入公共领域,很多博物馆鼓励你去下载这些高清内容进行使用,甚至可以免费用作商业用途,比如印在马克杯上去卖。你可能觉得这么赚钱不好,但许多博物馆却认为这很公平,因为这意味着“你在宣传我的艺术,你在向大家推广最美的东西”。

  《纽约的一个雨天

  同样的,很多博物馆在互联网和手机时代之后,都开放了照相功能,因为这有助于在社交网络上推广。总的来说,博物馆很适应现状,通过新的社交、科技手段,“尽可能去推广艺术文化”,这其实也是现代博物馆在1753年成立之初的共识,一个典藏人文自然等人类遗产的非盈利机构。

  不同手段的复制确实带来了另一种可能。举个例子,我们总说敦煌莫高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殿堂,可是493个窟你不可能(都看完),除非像张大千那样在那里住上三年。

  对一般的爱好者来说,就算在那住上三天不停地在看,一般也就能看到50个窟。有的窟不开放,有的窟很小只能容纳二三十人,真正到现场也无法事无巨细地看到(所有细节),更何况现在票务预定复杂,有些特窟的门票一个就要数百元。

  现在兰州成立了敦煌研究院,做了很多复制窟。拍下高清照片,科学布局、置于相应位置,完全按照窟的真实大小复制出来。

  比如我一直很想看但没机会看到的敦煌285窟,它也叫“万神殿”,其中有道教的神,有婆罗门古代印度的神。还有从佛教慢慢蜕变,古印度神逐渐演变成希腊式大乘佛教的神后,又变成西域式的神、中国的神,各种神都有,后来才终于在复制窟得见样貌。

  另外,也许以后VR技术真正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们戴上VR眼镜,就可以尽量感受看现场文物的感觉。

  当然,这些复制品跟原作还是差别很大。比如敦煌壁画的原作带有立体感,它使用了许多矿物质颜料,带有的金属光泽,那简直无法替代。不过我觉得即便没有这种最顶级的享受,看这些复制窟,你起码也能知道它的比例、形状、内容、布局构图是什么。

  就像也许你没尝过最豪华的顶级法餐,可从快餐式的法餐里,你也大概知道那类味道是什么了。

  然而,现场的“气场”无可取代

  看理想现在出不去、看不到真品,只能通过复制品或是一些影像来了解,我们损失了什么?

  姜松我们经常看展的人说,真的物件它有一种“气场”,它有历史的信息在里面,很像一座仿古建筑和一座真的古建的区别。

  比如,真人(和假人)我们可能第一眼能看得出来,也能很明显感觉得到。有趣的是,我之前去山西大同,有好多新修的仿古建筑,我就发现上面一只燕子都没有,可其他的古建筑上面全是燕子,连鸟儿都知道哪个是老建筑,哪个是新建筑。

  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那是不是新建筑上面有油漆味呢?其实这些仿古建筑已经建成好长时间了,但燕子就是能分出来。所以在真品和仿制品之间,即便是高度模仿,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更不要说照片和真迹的差距,那简直是两样东西。这种真正文物的气场,是其他的媒介很难transform(转移)的。

  有一次我去晋东南看一幅宋代壁画,本来只能看照片,偶然赶上了一个特殊庆典开放才得以一睹真迹。本来照片已经很精彩了,可是这壁画运用了沥粉贴金的工艺,照片完全拍不出立体感来。壁画上的沥粉贴金,就像奶油蛋糕最后的装饰步骤奶油花一样,使用的工具也差不多,挤出来的效果也跟奶油花似的立体,最后再贴上金箔,你想想这得有多么灿烂。

  很多原作的欣赏,也像这样受到材质的影响,甚至视频都拍不出原作的质感,比如中世纪那些Altarpiece(祭坛画),很多背景也是用金箔或者马赛克贴出来的,你变换一个角度,它也会随着光线不同呈现出流光溢彩的变化。

  所以我觉得,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去看看原作,即便你觉得那就是一幅平面作品。通过媒介去了解文物和亲身接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欣赏方式。当然这都不阻碍我们去了解这个文物背后的信息,可是从观看角度来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action(活动)了。

  文物也许很脆弱,文化不是

  看理想: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去年您谈过的饱受战火困扰的阿富汗文物,您会不会觉得很无力,觉得这些文物很脆弱呢?或者说也许文物是脆弱的,但文化不是这样。

  姜松:非常认同,这也是我这几十年来一直绞尽脑汁在想的问题。

  我最初喜欢上文博的时候,也有一种激情,觉得这些东西(太少了太脆弱了)要是能多留存一点多好啊。

  比如我最近在做的一个唐代艺术专辑,只能通过以往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艰苦努力,那种用生命和经历去寻找国内的唐代建筑的行为来侧面了解它们。

  一般来说,现在中国的现存唐代建筑只有3个,或者说3加1/2再加1/4,1/2是开元寺钟楼,当时在修复的时候,二层在修缮中被拆除重建,但建到一半时停工了所以一层得以保存。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敦煌的一个窟里,里面本来有个唐代建筑的小照面,在重建以后就被修葺了。

  再比如1972年重修《步辇图》时,当时很随意地把一块认为是脏东西的部分给取掉了,后来才发现唐太宗的手没了。以前的画唐太宗手里还拿了一个白颜色的口袋,叫“鱼袋”,修的时候就给修没了。

  以前血的教训真是太多了,我们经常做这种傻事,自己的家底真是很薄,需要倍加保护。

  就像张大千已经受过了很多教育,可他去敦煌住的几年,有些敦煌唐代壁画,外面盖着五代壁画,再外面是西夏的,一层一层叠加在一起,都应该保护下来。张大千想看唐画,就把外层的画给撕掉了,他要去看里面那些。

  所以保护是需要印在头脑里,要知道这东西是全人类的财产,不是你一个人的资产,即便受过教育、不差钱,可是如果没有这根弦在头脑里时时刻刻提醒你,去主动自觉地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这些文物保护不下来,或多或少就会在历史上泯灭了。

  我去过很多地方,不管是比我们更富裕更现代化的欧美,还是比我们更穷的东南亚、非洲或南美,他们都非常会保护自己的文物,自己的历史。虽然人类的历史上真正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是很晚近的事,也就大约150年前,战争毁掉了很多文物,但也有很多偏远地方由于没被打扰,得以保存。

  过往中国的很多古建筑被毁掉,战乱都不是主要的原因,说起来大家可能觉得难以置信,很多时候是因为“风水”,这个地方曾经是敌人居住的,就要把所有敌人的痕迹全部抹平,重新建造属于自己的东西。要用风水去镇压过去敌人的东西,这样的话,建筑能保留下来吗?

  所以潜移默化的观念是很重要的,也许一个东西看上破破烂烂的“不吉利”,住着也不舒服,可拆了,就永远不能再生了。

  长期来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不能像蒙古帝国那样靠自己的武力去征服别人,一定需要用文化来兴国。可是历史上我们在这方面做得真不是特别好,不止大部分古建筑都被毁掉了,比如唐代绘画留下来的也很少。

  后来我去研究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觉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艺术史教育的缺失,大家能分得清新、旧,可是分不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把旧的房子给推倒建成新的了,一众鼓掌,可不知道旧房子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包含了很多历史信息的古代建筑。

  首先当然除了抱怨和吐槽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去真正地让每一个人了解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应该保存的。

  所以,现在有些父母对我说自己孩子感兴趣,要给我钱(讲解),我说不用给钱,只要这孩子感兴趣我就免费带他去,公益去做这件事情。只有让小朋友这一代人认识到,我们的文物有多重要,才会自觉地保护这些东西。

  比如不要为了明天吃饭的米就去铤而走险盗墓,现在大家还认为盗墓是很有趣的一个题材,这就是观念出了问题。盗墓是很严重的事情,它不止让文物流失,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原有的“现场”,整个文物脉络都被打破了。

  所以我觉得,让大家能够意识到是第一步,当然这个工作是难上加难,不过只要我们在做了,就像愚公移山一样,起码这大山上,我已经挖出一锹土了。

  博物馆,看不懂就看不懂了

  看理想:知乎上有个提问,去博物馆得到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识,这真的有用吗?有时候也总会觉得自己看了展没看懂,好像白看了,该怎么面对这种知识焦虑?

  姜松:对于去博物馆,我觉得大家可能或多或少有个小误解,就是说到博物馆是去学历史知识的,是为了听讲解后能了解到一些概念和知识,这个就完全走偏了。

  你不是在听,不是在读那些文字信息,也不是为了获取碎片的知识,这些都是工具。工具去帮助你做到一件事,你到博物馆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就一个字,看。

  为什么要去看原作?为什么要去看现场?为什么要去近距离感受?当中我们忽视太多了,我曾经给学生在教授艺术史的时候,让他们尽可能去回忆上一次在博物馆时观看的次序。得出的结果很让人吃惊,大部分人都是看完了旁边的标签,或是听完解说以后,扫一眼绘画就完了,没怎么注意绘画本身。

  《纽约的一个雨天

  这种观赏方式是极其错误的,就像你参观一个工厂,光顾着盯着机器看,却不了解工厂的生产过程。所以真正去了博物馆现场,要把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留在展品上面。

  你接触到文物的时候,它的气场,一看就真的让人喘不上气来了。因为它很美,因为它凝结了无数的知识,这些些知识已经膨胀了,已经爆炸了。这个展品它已经在用尽力气告诉你,就好像会说话一样,“你知道我有多么精彩吗,你一定要去了解我啊”。

  文字标签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去博物馆不是为了听讲解的,那讲解讲得再精彩,它也没有文物精彩,1%都不到

  我在任何一次关于博物馆推广的内容中,第一建议永远是三个字,看看看。可能有一种误解,大家会认为“看”太容易了,只要站在那一眼扫过就可以了,但我指的“看”是要慢下来,心平气和地去凝视。从这些展品中,你能够观察和解读出很多,一眼扫过会看错过许多重要的信息。

  现在有一个词叫做virtual literacy,也就是你对图像的观看和解读能力,这跟对文字解读的能力是并行的。阅读文字和阅读图像都十分重要,甚至在有些图像当中,它包含的信息量和密度都要远超过文字,只不过以前我们全都忽略了。

  我觉得对一件文物的了解一般有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事先预习,完了以后我就奔着这件展品去看了,通过事先的大量了解,能够现场帮助观看和了解,这些通常都是特别有名的明星展品。

  当然,我对于看展之前是否进行要“预习”的建议是,不需要刻意去做,不要把它当成一种压力,它只是一些获得后会对看展有帮助的信息,不是必需品。

  事先不做功课也没事,不用把看展看得很紧张。因为即使再厉害的人,一个展览上也都会有自己的盲区和空白。我吹点小牛,全世界的博物馆,我基本去了都起码可以做两小时的讲解,最多一次在卢浮宫做了10个小时讲解,中午就吃了一个汉堡包。

  即便这样,每去到一个博物馆以后,我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了,每一次,没有例外,一定会有一件东西彻底把我打败了,我都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甚至完全读不出任何信息,人都懵了。

  所以第二个过程,就是去博物馆看到了一件完全不理解的展品,你可以把它记下来,回来之后进一步去补充去找它的信息。

  这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一个是知道信息再去看,另一个是不知道信息回来再查,这两个过程都很重要。你要是觉得很焦虑,去了以后是不是白看了。这特正常,就是再牛的人,也不可能知道博物馆的每个藏品,一个画廊最少几千幅画,一个综合性博物馆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件展品,怎么可能事无巨细全都知道呢?

  首先,减少焦虑,不要认为这东西我不知道、白看了,只要你感兴趣,就没有白看一说。观看过程,或多或少已经传递给你很多信息了,而这些信息是需要你在特定时间、特定机遇来解密的。

  那什么时候是特定时间和机遇?这就是由你对这件事的兴趣多少来决定的。如果你真正感兴趣,会迫不及待,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一定要在下一秒钟就知道这个信息。所以我觉得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只要能够进一步增加你对这文物的兴趣,就完全是成功的,就是一个百分之百成功的博物馆观赏过程。

  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把一件展品看得更详尽,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呢?

  通常我会用四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检索,也就是我经常开玩笑跟大家说的“四层检索法”。首先是书籍,它能够给你带来最系统最完整的,也是最严肃的一些知识。其次是视频,纪录片,一般博物馆或者考古发现都有纪录片。第三是专门在搜索引擎寻找论文。最后就是普通网站了,但一些个人言论往往不知真伪,可能需要严格辨析。

  如果你通过观看,寻找到了一个你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已经对这一件展品了如指掌了,你会发觉自己就像得到了一个老友。

  总的来说,了解展品需要从十个方面入手,作者、作品名称、制作年代、哪种风格、收藏地点、制作目的、具体作品的解读、赞助人,还有一个是它的风格或视觉成分。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名称,尤其是原文名称,这样你就可以进一步去检索它了。

  ·媒质很重要,比如一个佛像它是什么质地,石质、木质还是金属?媒质也能够反映出很多信息来。

  ·一幅绘画,通过解读它的图像、元素,它会告诉你这是属于哪个艺术风格的。

  ·解读尤其需要了解时代,如果你大体了解了西方艺术史的话,再进入到西方的美术馆里面,你都不用去看它边上的那些标识,你只要远远地看到这幅画,大体就能解读出来这幅画是画于哪个时代的,因为西方艺术它的变化是相当剧烈的,而且每一个风格都有很多典型元素。

  ·在了解年代以后,就不用去依赖那种身份证似的文字,那些指示牌了,你只要看文物本身,那些风格、那些历史背景、那些收藏信息,就像符号一样,一一摆在那里了。

  ·制作的目的很重要,比如教会要制作艺术品,不管是教堂的圣坛画还是壁画,或彩色玻璃,它都会跟宗教有关。再比如贵族要画的这些画像,跟艺术风格和流行有关。

  ·不同地区收藏的艺术品也是有规律的,比如美第奇家族,收藏的艺术品都在文艺复兴前后,哈布斯堡家族都跟君主的品味有关。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视角,去寻找艺术品之间的关联,就像我说的,每一件博物馆里的展品,或者说是画廊里的一幅名画,它所含的信息都是无穷无尽的。每一件作品,或多或少会跟另外一件作品,能够产生联系。这是一种网状概念,因此如果不仅能了解到这些展品的内容,还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正确打开博物馆的一门捷径。

  这些联系你从哪些方面去找呢?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关系就出来了,这些激情的想法,不停在跳动,就像打铁的火花一样的,它有的时候是相当炙热的,一下子就灼烤到你了。

  你从这个展品的上面找到那些视觉的碎片,而这些视觉碎片是最能够体现你所了解和已经掌握的文字信息的。

  最后一个建议,进入博物馆,找到一件你感兴趣的展品,通过这个展品你了解它背后的信息,再找到另外一件跟它有联系的,或者另外若干件跟它有联系的展品。

  这样你已经打开了一个专属于你的个人通道,这个博物馆只是为你开的了慢慢组织起来一个庞大的网络,而这个网络是特别富有个性的,只属于你自己的一个网上策展。

  对谈人:姜松资深的博物馆达人,能在世界上任何一家主流博物馆中进行现场讲解。中国国家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出版《博物馆里的活色生香》《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传承意在创新——关于“非遗”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思考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可可

    作为纪实性的内容产品,纪录片不仅要为受众提供审美享受,更要提供美好的人文愿景与丰厚的文化内涵。纪录片以其真实、客观的记录形式、忠实事物原貌的表现手法,将人、事、物用影像“留存”下来的特长,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传播中拥有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

  近年来,记录和传播“非遗”的优秀纪录片作品越来越多。《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舌尖上的中国》等作品助力“非遗”更鲜活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激发了观众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提升了大众对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事实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拍摄和记录是有难度的——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存在,有些看不见、摸不着,只存在于人们的一食一饮、举手投足间,这对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剪辑技巧、结构节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挑战。纪录片《传承》第二季(以下简称“传承”)今年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作为创作者,我们努力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人面貌。通过梳理创作经验,也可管中窥豹,希望对“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有些许启发。

  花费近两年时间,行程10万公里,跨越20个省市自治区,采访80多位传统文化传承人,我们最终创作出以“江湖”“绝技”“德行”“师徒”“心传”“流变”“家园”为题的7集纪录片,记录了35位传承人的文化技艺。他们“坚守而不保守,传承也在创新”的精神状态,也激励着我们在创作中勇于突破。

  纪录片的本质是写“人”的艺术,没有“人”的纪录片很难真正打动人。观众的人文心态与纪录片中的人文表述有着重要联系,所以我们选择以人为本、以小见大的拍摄角度,切入点放在“非遗”传承人。35位传承人带出35项“非遗”项目、35段文化传承故事,共同构成纪录片的血肉。痴迷少林七十二绝技“水上漂”的武僧释理亮、四川成都“最后一个堂倌”路明章、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彭善尧、浙江磐安县炼火“闹火海”项目的能手陈有根……每位传承者都有着鲜明而各自迥异的性格,每个人人生也有不一样的跌宕起伏,但在文化传承之路上,他们有着一样的坚守与信仰。“非遗”题材纪录片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将中华优秀文化代代相承的大格局与个体的小故事紧密结合。

  要在市场中赢得观众青睐,纪录片必须提高观赏性,这也是“人文纪录片发展的必然”。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纪录片可借鉴电视剧或电影的手法来“讲故事”。在《传承》中,少林武术、武当轻功、磐安炼火、竹海飞人、鄂伦春狩猎、漓江渔火……时而像一部“武侠小说”,时而像一部“户外历险记”,每集都是5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每种技艺都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缩影。漓江渔民与鱼鹰之间的“相守”,驯鹰高手柯尔克孜族人和猎鹰之间的“约定”,哈萨克族人在极寒天气下与牛羊共栖……璀璨的文化遗产融入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百态,汇成一个个真实动人的生活故事,又被纪录片镜头凝结成一段段动人的影像,凝结成一幅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绵延传承的画卷。

  纪录片要有“人”,有“故事”,更要有情感,在情感共鸣中唤醒受众的文化乡愁。苗绣师徒的误解与对抗,打铜父子的僵持与斡旋,还有蒙古族人对“沙漠之舟”的敬畏与爱意……《传承》的情感表达既有“喜”,也有“忧”。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艰难曲折也被纪录片用艺术的形式流畅地表达了出来,如成都最后一个“堂倌”,茶马古道上快要面目全非的“冲天楼”,贵州赤水面临失传的“独竹漂”等等。处于传承危机中的古老文化遗产该怎样延续生命?新一代传承人应该怎样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接中守正创新,在代代相传的默契里开辟未来?通过纪录片中传承人的故事,也可引发观众深入思考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要靠“内容为王”,也要重视全媒体推广。从纪录片中衍生出的短视频,如武当轻功、少林功夫、竹海飞跃、鳗鱼延绳钓等“非遗”项目的精彩片段在微博上反响热烈,由纪录片剪辑而成的碎片化视频网络点击率达到上百万人次。

  纪录片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见证。“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和播出,就是全方位记录、展示和传播文化遗产的过程。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可以让观众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传承现状。从这个意义上看,创作者的纪录片创作也将成为一种“文化遗产”,凝结当下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表达对历史的敬意、文化的敬意。

  (作者为纪录片《传承》第二季执行总导演)

}

前段时间,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十部世界历史纪录片 | 在家给孩子上历史课 很多同学看后表示意犹未尽。今天,再给大家推荐10部世界著名博物馆纪录片,大家可以在家先一饱眼福!

虽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是大家平时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国外的博物馆,去一趟不易,且难以逛遍每一个角落,了解每一件藏品,所以在参观这些世界著名博物馆之前,提前了解它们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激发同学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感叹地球曾经是个物种多样性的活力星球”

主持人吉米·多尔蒂走进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幕后,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近距离交流,探索该馆浩瀚藏品的秘密。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内大约藏有世界各地的7000万件标本,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幕后是如何运作的?为何要保存7000万余件标本?馆中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与当今世界有何关联?他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热带传染病,又做出了何种贡献?

以自然博物馆为题材的纪录片不多,片子中聊到的自然博物馆的种种贡献和可能的潜力,都非常有新鲜感。如果你是恐龙迷、标本控、自然科学迷,那么有机会一定要去逛一逛!

9.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中国人用观看山水的眼睛看卢浮宫,那是艺术的殿堂;法国人用审视雕塑的目光看紫禁城,这是建筑的瑰宝。

卢浮宫与紫禁城是东西方文明的两个有代表性的符号。本片以这两大博物馆为载体,分别演绎古代中亚、埃及、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东西方艺术演进历史,穿插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最新评析,同时也呈现了卢浮宫和故宫依托宫殿建筑设立博物馆的精妙构思与创意。

世界名画们都在诉说什么?

除了自然科学和历史博物馆,艺术常常被忽略!这可不行!我们现在总讲“美学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学了些画画、舞蹈、乐器……

蒋勋曾这样讲:“当美学从18世纪的德国、从哲学系统里发展出来时,它在拉丁文的原意是感觉学,也就是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它有非常细腻的感受性。”

它承担着生活中许许多多丰盛的经历和记忆。而艺术馆,是能够为我们带来感受的无限延伸的。

这部纪录片介绍了世界最顶级的13个美术博物馆,还有馆内最知名的艺术品、名画。

除了藏品,更多的为我们展现了艺术家和作品之间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的生活、生命、爱和情感。

比如梵高最著名的代表作《向日葵》,他在生前画了无数幅只为表达内心对家庭和爱情的渴望,却都被视为垃圾,终其一生没有卖出一幅……

罗丹的雕塑《接吻》,巴黎人都为之疯狂,把它视为永恒的爱情。但其实作品本身代表的却是罗丹和一个女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满了悲剧色彩。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似乎有净化人类心灵的魔力,但是这位少女据说是画家维米尔的女儿,这幅画或许象征着纯洁,画于少女成婚前夕。

这部纪录片没有去强调作品本身的抽象意义,它更希望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人,给孩子更自我的理解和感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介绍博物馆文物的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