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博物馆如何落地数字化服务?这个千络智慧博物馆咋样?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走进洞窟仔细察看雕塑、壁画,详细询问石窟开凿历史、艺术风格、文物保护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

  山西是文物大省,有着丰厚的历史文物资源。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到实处,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也就是说,在5G时代,如何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既能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成为山西文物保护、文博建设所面临的时代命题。

  山西紧密依托5G网络全覆盖的优势,打破传统展陈、参观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打造5G智慧文博联合创新实验室,以5G为支撑,利用虚拟现实、全息影像、数字技术、3D打印、VR互动、网络直播等高新技术,对山西多元而包容的历史文物进行全新展示。

  智慧博物馆让文物全方位“活起来” 

  9月5日,记者走进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一层,展墙上一幅动态娄睿墓鞍马游骑图映入眼帘,媒体人孙轶琼正陪着女儿张竞睿兴致勃勃地点击着画面,与壁画上的人物互动。张竞睿高兴地喊:“妈妈快看,对话跳出来了。粟特商团快到了,我找人打听过了,他们这次要大量购买一批丝绸和香料。这些粟特人从小就学着经商,眼光独到……”孙轶琼望着女儿兴奋的样子,与记者交谈:“这个展览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图文展板和游戏互动,改变了过去的观展方式。更容易让人们理解和接受展出的内容。这种展览还是第一次看见。”

  在山西博物院微信公众号留言区,网友Cherish小红红说:“下午刚看了,确实和普通的展览不同,数字化式的展览更具互动性,别具一格。”

  以壁画实物真品、珍品为展品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自2019年底开展以来,线上线下观者如潮,截至撤展,网上点击量达到4600余万人次。但基于壁画实物不能长时间裸展的实际要求,山西博物院跟踪策划了壁画题材的数字展予以延伸。7月1日,山西博物院首个文物数字化展览“壁画的平行世界——狄仁杰带你探北朝”开展,让这个数字化技术加文物创新的“新物种”走到了人们面前。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范文谦说:“本次展览以娄睿、九原岗、水泉梁、徐显秀等四大北朝壁画墓为依托,将1500年前的壁画元素提取出来,包括动物、人物、贵族一天的生活场景等,通过数字化展示技术,以全新的视角与互动体验,展现北朝时期胡汉杂糅、兼容并蓄的社会风貌,让大家在观展中赏艺术、读历史,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9月6日上午,山西博物院主馆智慧博物馆电子魔屏一开通,立刻吸引了很多人围观。特别是围在电子魔屏跟前的中小学生们,望着魔屏上滚动展示着的彩绘龙盘、玉神面、兽形觥、鸟尊、晋侯壶、玉组佩、侯马盟书、雁鱼铜灯、木板漆画、虞弘墓、娄睿墓、宋金墓葬砖雕等1万余件馆藏文物,一个个认真地用手指轻轻触摸屏幕,点击着自己希望了解的文物,久久不愿离开。“艺萱,快看,这是二楼展厅中的鸟尊,图片放大后,还是三维图像。鸟尊在360度的转动中,各个部位的纹饰都能看得很清楚。”张语轩、梁艺萱两位学生,一边仔细阅读着多维图像带出来的背景知识、年代、出土地点、历史典故,一边低语交流。

  山西博物院文物信息中心主任薄春燕说,山西博物院的微博还可以引导粉丝在家“参观”《晋魂》。通过下载导览App或者打开微信小程序,都可以进入各主题展厅看到重点展品介绍,还有很多三维互动展示,线上展览用360全景展示或电子书的形式,将虚拟展示、重点文物推荐、语音讲解、短视频等多种体验融为一体。从线上电子书可以看到全部展品的图文信息,高清图片让观众看清每一个画面细节,甚至比隔着展柜看还要清楚。这两个展览的微博目前已经分别获得30万人次和15万人次的阅读量。

  山西博物院通过智慧化建设,与以往传统静态展出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说,今年以5G、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撑,抓住数字化机遇,正在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

  网络直播开启博物馆导赏新时代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上观展已然成为文博界推广宣传的重要手段,2月20日至22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山西博物院联手全国9大博物馆在抖音平台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

  山西博物院文物信息中心任晓晶介绍说,在抖音直播首秀中,院方经过精心策划,采用高清图片+360全景展示的讲解方式,为公众深入解读了“壁上乾坤——山西博物院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2月22日的直播,是山西博物院在抖音平台第一次尝试,直播观看量2455人次,通过直播前中后的推广,点击量上涨了3500人次。直播中,观众和讲解员展开积极互动,评论近2000条。

  3月4日,山西博物院利用“腾讯直播”平台推出直播首秀,联合沿黄9省区文博单位推出“云探国宝”活动。直播主题《山西青铜博物馆“明星”见面会》,以明星文物为切入点、晋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主线,向全球观众展示了晋国盛世气象。直播观看量达到6万人次。

  3月5日,山西博物院在新浪微博推出第3场直播活动,选择《晋魂》主题展中“民族熔炉”展厅,以司马金龙墓、娄睿墓、虞弘墓等出土文物为主讲解,由物及人,以人带史,为观众勾勒出北朝时期山西这片土地上曾上演的民族大融合。微博直播观看量达33万余人次。

  3月29日,在腾讯新闻、腾讯看点直播平台推出第4场直播,选择山西青铜博物馆基本陈列《吉金光华》中的“技艺模范”展厅,策展人韩炳华从青铜器铸造的角度带领观众线上欣赏青铜器,解读青铜器铸造的奥秘,吸引了62万人次观看。网友侯维达留言:“三次亲身体验山西博物院青铜器,这次又云游,还是意犹未尽。”

  5月1日起,作为5·18国际博物馆日重头活动之一,山西博物院公众服务部策划推出3场直播,分别是5月1日《找出藏在博物馆里的成语》、5月18日《扫除博物馆里的生僻字》、5月29日《寻找山西博物院的神奇动物》。直播中,讲解员打破展厅界限,由文物解读文化,再从文化看文物,收获公众好评。网友茨威格留言说:“真赞,看山西博物院的节目,相得益彰。众多博物馆的公众号中,山西做得最好。”

  6月9日,山西博物院特邀考古专家张庆捷在《晋魂》主题展中的“民族熔炉”展厅做直播,为公众解读隋代虞弘墓石椁。这场直播是该院在“物质和文化遗产日”期间推出的第一个活动,直播观看量近130万人次。

  互联网、5G让博物馆走进直播间,新技术、新模式给“传统的未来”添上了一对翅膀,让国宝“活”了,也让网友足不出户在手机屏幕的方寸间浸润国宝的文化之光。张元成表示,特殊时期,网上展览和直播成为博物馆主要的对外宣传形式。从长远来看,这样灵活、高效的传播形式也值得长期坚持、不断改进,顺应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趋势,多渠道地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更好地发挥博物馆职能。

  3D打印让云冈石窟踏上“行走”之旅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绘彼时云冈石窟的盛景。

  “如今,想要领略云冈石窟第12窟著称于世的精细乐舞雕刻和独特艺术风格,不一定非要前往山西大同,分身的3D打印石窟已经可以移动到它想要展示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清晰地观看云冈石窟第12窟,其美轮美奂的造像、庄生天籁的境界、博大精深的内涵,让到场观众无不为这场石壁上的大型音乐会所震撼。”媒体人韩世容观展后如是赞美。

  6月12日,由浙江大学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的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亮相,让云冈石窟踏上“行走”之旅。有网友发微博感慨:“3D打印复制洞窟实在太酷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奇妙结合。”

  云冈石窟研究院在3D打印运用上取得的成果,要先从数字化技术说起。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宁波向记者介绍了该院多年来对数字化技术的探索。“云冈石窟的数字化技术是在借鉴同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学习交流,再根据云冈自己的石窟特色摸索创新。”宁波介绍,研究院在最初发展数字化技术时就提出要“弯道超车”,并把大量的资源倾注在数字化技术上,利用3D打印技术让云冈石窟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步入发展快车道。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称,通过与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长期合作,逐步形成了以三维激光扫描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为主,数据采集达到毫米级精度的数字化技术路线,在石窟雕刻的数字化获取、存储和展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青岛城市传媒广场云冈石窟第3窟原比例3D打印复制项目,云冈石窟第20窟1:5比例3D打印复制外交部蓝厅展示项目,云冈石窟第12窟、第18窟、第13窟七立佛原比例3D打印可移动复制项目等。其中,第12窟原比例复制是世界首例大型可移动3D打印复制项目,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日本NHK等节目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有这样的基础,3D打印云冈石窟的发展方向水到渠成。目前,复制成功的第12窟,由110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为6层进行组装。这些“积木块”总重量大约2吨,8辆标准集装箱车就可以装得下,能够拉运自如地“行走”天下。装配过程主要由4位工程师合作,仅花费两周的时间即可组装完成布展。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刁常宇在开展仪式上称,这座3D打印复制洞窟实现了云冈石窟研究院长久以来的夙愿,让千年云冈石窟迈出了“行走”于世界的第一步。

  正如梁思成在考察云冈时所言:“从雕塑的体态、衣着,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外文明交融的印记。”今后,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世界观众感受到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数字化技术激活了古建筑的历史内涵 

  数字化技术与智慧文博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统筹与规划。省文物局副局长程书林表示,“5G智慧文博联合创新实验室”是当前文物科技创新最主要的抓手之一,更是打通“文物+科技”融合“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是山西文博事业提质升级的重要驱动。

  据了解,目前,山西文博集团已完成五台山金阁寺、晋祠、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水神庙、太原多福寺和净因寺、新绛稷益庙、繁峙公主寺、平遥慈相寺等近50处重点文物建筑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和彩塑壁画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总计采集文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500余座单体古建筑、400余尊彩塑、6000余平方米壁画的空间、结构、色彩、材质材料、保存现状、病害统计等文物数字化信息,采集数据总量达到500TB,初步建立了全面翔实的古建筑彩塑壁画数字化档案,为文物的保护、研究、展示、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山西文博集团项目负责人程虎伟称,目前,集团策划制作了《古韵晋祠·三晋明珠》《多福寺壁画·韵》《金阁寺》3部数字专题影片和《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水神庙明应王殿》两套VR虚拟现实互动体验产品,其中《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VR产品已入选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2019年,文博集团与山西博物院联合承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物局展区的布展任务,其间,文博集团与中国知网、罗克佳华等企业完成文物大数据及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山西文博云平台、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开发应用与文化资源开发、文物数据的保护与应用、“5G+中华文明”、文物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5G+文博新体验”7个项目签约,在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5月18日,由省文物局主办的“5G智慧文博联合创新实验室”签约仪式在山西博物院举行。程书林在《新技术在文博领域应用发展》主题演讲时说,我省遵守国家文物局关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顶层设计原则,采取文物知识化驱动建设模式,以智慧数据的构建、管理和应用为主线,在智慧管理、保护、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在智慧管理方面,建成了新的高度集成、先进的一体化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七大功能板块;在智慧保护方面,研究构建国内首个文物知识图谱,涵盖近2000个文物相关实体、3.6万条专业知识,抽取通用知识图谱6500万条知识,为文物保护和博物馆服务提供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智慧服务方面,打造文物数字化成果展示平台,涵盖12个展项,通过梳理、提炼、加工展览中涵盖的历史、文化、艺术、考古等方面的信息,以赵卿墓、鸟尊、虞弘墓、晋南金墓、娄睿墓、北朝文物精品、历史主线、戏曲人物砖雕、互动专题(赵卿宴乐互动墙、柿子滩、陶寺古观象台、皮影戏)等作为素材,进行多元化展示与组配式体验,让文物活起来,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

  注重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发现山西之美,传承历史文化,这是山西的追求,旨在让更多人关注山西,走进山西,爱上山西。

}

博物馆藏品保管是一项十分复杂又繁琐的工作。从事保管工作除了经常、及时地进行藏品的登记、分类、编目、保养和修复等一系列工作外,还需要把有关藏品的信息迅速、正确地提供给利用者。要提高保管工作的效率,达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从发展趋势看,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博物馆信息化系统是一套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来对馆藏文物进行管理的,从而减轻人工管理带来的不便与负担,提高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水平和馆藏文物的利用率,减少文物的损失。

 藏品管理系统应该在博物馆经营中实现如下的功能:

1、要充分考虑到藏品管理的实用性与藏品的安全性,集信息查询、库房管理、陈列展览及藏品征集、鉴定、照相、保养、复原、维修、装裱等各种业务管理于同一信息平台上。

2、系统应支持藏品图片、文档等资料的管理、同时对藏品的多媒体文件也有相应的处理方式。

3、当藏品仓库中的器物发生增减的时候,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映器物的入库、出库及库存信息,以便使管理人员能够对展会、展厅每次的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实现有针对性地宣传或展览各种类型藏品。

4、系统可以消除传统的馆与馆之间以及馆内各个部门之间不可协同的障碍,使原本繁杂、枯燥的藏品管理工作,变的轻松,便捷,让博大精深的藏品真正地显示其自身的光芒与价值。

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下:

采用单通道直幕(非立体)投影系统;系统由屏幕、投影机、播放器、音响系统等组成;屏幕尺寸由受邀方提供建议(尺寸未来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微调),要求应充分利用展呈的空间,视角不小于80度,材质可采用硬幕、屏幕漆,可擦洗,应具有阻燃、防水、绿色环保等特点,幕布增益应合理,以获得比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避免出现各位置观看效果差异过大等问题;

通过投影机投到幕布上显示画面,配合音响系统,用大画面来体验视听效果。

播放主机为两台高性能播放设备,一套高质量声卡,连接音频子系统,用于影像、音响解码及输出。该主机配备相应网络接口,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到控制主机,接收主机操作指令,同时该主机网络接口及配套软件支持从控制主机提供的外部接口下载播放内容功能。

 音频子系统连受控于控制系统,连接于播放子系统,可同步于视频子系统,音频子系统提供多声道立体声播放,同时使用进口定向音箱,控制声音范围,避免对其他展项参观者的干扰。

 其音频子系统播放内容主要为一些大自然的声响,河水流动的声音等

 音响子系统连线图如下:

 视频子系统连受控于控制系统,连接于播放子系统,可同步于音频子系统,视频子系统使用投影仪,将视频投到半景画中指定位置进行视频播放。

 其视频子系统播放内容主要为移动的变换的白云和流动的黄河水等。

 视频子系统连线图如下:

 控制系统上连中控,实现播放内容和软件的升级,下连播放子系统的播放终端(投影机),实现画面与墙上半景画的结合。

本系统需要固定的设备为投影设备和音箱设备的支架在天花上的固定和支撑,投影设备和音箱设备在其支架上的固定。

本展项为两通道投影拼接融合等方式实现,选用一台拼接融合播放器(支持两通道的输出),从工作原理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显示系统和播放系统;其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本展项通过拼接融合播放器对输出的画面做拼接和边缘融合,通过投影显示出一个完整的画面,单台投影的分辨率为;拼接融合128个像素,融合后画面显示的分辨率为。

播放系统为拼接融合播放器连接投影机, 片源放置在拼接融合播放器中,通过专用播放软件播放出来,音箱通过功放连接到拼接融合播放器上,实现声音的输出。

幻影成像系统是基于“实物模型”和“立体幻影”的光学成像结合,利用多机多方位摄像技术及人眼视觉心理特性,获得“立体幻影”与实物模型结合及相互作用的逼真的视觉效果。配上三维声音、灯光、气味、烟雾等,使其更加惟妙惟肖。
  幻影成像系统是以宽银幕的环境、场景模型和灯光的变换为背景,再把拍摄的活动人像叠加进场景之中,构成了动静结合的影视画面。这种在国际上称为“Fanta-View Magic Vision”的幻影成像技术,是利用光学错觉原理,将电影中用马斯克摄像技术所拍摄的影像(人、物)与布景箱中的主体模型景观合成。按剧本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绘声绘色虚幻莫测,配有声、光、电等特殊效果,新颖直观。幻影成像的优点在于它不受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来调节。

利用声、光、电技术有机结合,将三维图像栩栩如生的嵌入静态场景中,给人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采用两台液晶电视双头显卡拼接图像,经过全息屏反射立体影像到指定的场景加上现场模型和灯光控制效果以及音响设备,制作出真实的现场感觉,仿佛回到了历史的场景画面里,影像可重复播放,替代了演员和人工的传统模式。

3.6 物联网智能感知综合平台

物联网感知综合平台是综合物联网应用共性特点,贯穿感知、传输、应用服务三层的共性功能模块、协议和平台等的总称。

“感知综合平台基础标准+应用子集标准”体系已被ISO/IEC JTC1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家物联网基础工作组认可,“物联网感知综合平台+应用子集”的应用模式已被国家发改委采纳,并在无锡推进全国首个国家物联网综合感知应用示范。

基于物联网感知综合平台的智慧博物馆优势有:

强大易扩展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支持多种类型感知设备适配接入,兼容现有各类传输网络,提供灵活的应用服务部署和业务交互共享模式,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在平台上动态添加新的应用。

打破孤立“竖井式”应用架构所形成的“信息孤岛”: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标准体系架构,并支持多应用业务信息融合和服务共享,实现应用业务间无缝集成与协作。

强大的平台开发及运维支撑能力:显著降低物联网业务应用开发成本、服务运营成本及维护成本,降低物联网准入门槛。

支持二次开发和快速集成:采用先进、成熟、符合国际标准的软硬件技术,系统采用可扩展的开放式体系结构,能根据技术、业务的发展需要对平台功能进行调整、增加。

为物联网应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物联网智能化应用支撑平台采用多种信息加密手段与安全管理协议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性,通过灵活的访问权限模板机制实现对设备、感知信息的可定制化访问权限管理。

博物馆作为资料、图书、文物等物品的保存、集散和展示的场所,其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馆内温湿度的变化是影响物品老化变质的关键因素,合理控制馆内的温度和湿度是做好文物保存的首要工作。根据博物馆物品保存的相关要求,营造科学合理的温湿度环境,阻止霉腐菌的生长繁殖,这样有利于文物物品的长期保存,对于一些特殊功能的设备间和专用房间还需要参照相应的温湿度标准。此外,博物馆环境的监测还要根据我国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结合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组织温湿度监测的方案配置。

根据科学的数据证实,大多数蛀虫和霉菌的生存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低于这个温度,害虫即丧失活动能力并停止繁殖,而相对湿度在65%以下,多数霉菌就无法正常发育。因此,有条件的收藏室,书画库房温度宜控制在18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50%—65%之间,这样可以抑制害虫、霉菌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文物物品的保养。倘若相对湿度降至45%以下,并持续较长的时间,文物又会因干燥而脆裂,造成物理性朽坏。所以,保持相对湿度50%—65%以及10—18摄氏度的温湿度环境,是对文物物品保藏的一个严格要求。

基于M2M协议的温湿度环境远程监测系统主要用于楼宇监控、博物馆环境检测等无人职守场合。采用自组网的方式组成网络,移动通信网关(MDTU)负责管理整个网络的管理和收据收集工作,并通过GPRS方式将数据传递到服务器监控软件,无线温湿度采集节点(WSN-TH)采用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网关采用220V主供电方式;节点采用电池供电,采用休眠方式降低自身能耗。根据实际需要整个网络可扩展至2级深度。

温湿度监控系统架构如下:


关注我的技术公众号,每个工作日都有优质技术文章推送和电子版方案下载。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

  ◆预计明年建成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扩容”的不只是面积,还有功能的升级

  ◆三百余年的博物馆史,谱写的是“开放三部曲”,呈现出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上的递进。

  ◆不断实现更好开放和更大包容的探索,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种种开放都是为了让博物馆最终实现“可用”和“乐用”,实现博物馆从物质到精神的开放。

  中国正在迈向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内多个城市正在建设“博物馆之城”。最近,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新馆、郑州博物馆新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等一批大型博物馆建成开放分外引人注目,而苏州博物馆西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亦揭面在即。

  大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不断实现更好开放和更大包容的探索,也正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全球博物馆正在拥抱“第三次开放”,将日益成为观众可以表达、乐于表达、勇于听取其他人表达的空间

  回溯全球博物馆走过的历程,“开放”是从博物馆被当作值得追求的公共机构起、从严格意义的博物馆出现起,始终不曾改变的主题。当然,不同时代的博物馆有着不同的“开放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追求。

  三百余年的博物馆史,谱写的是“开放三部曲”,呈现出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上的递进。简而言之,就是从museum of people(人民的博物馆),确认法理归属和公共准入权,实现最显而易见的开放,可以用脚表达的开放;到museum for people(面向人民的博物馆),确认公共的主体性,实现空间和物的开放,可以用眼睛表达的开放;到museum by people(为人民所用的博物馆),确认公众对博物馆的阐释权,用头脑和心智表达的开放。如今,我们正面临的就是第三次开放。

  公共性是近现代意义博物馆的自我宣示,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圣物、秘藏、宝库、珍宝橱、沙龙作出了必要而果决的切割。1683年,英国牛津的阿什摩林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1753年,大英博物馆成立,以作为国家和人民象征的博物馆自我期许,数年后面向公众开放。19世纪最后25年到20世纪第一个25年,伴随着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安大略美术馆等等经典类型博物馆的成立,博物馆成为社会公众的焦点,也成为知识生产的中心,全球博物馆迎来第一个黄金时代。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从第一个女性被博物馆接纳,到蓝领工人迈入展厅,从面向劳动者的博物馆之夜,到面向家庭主妇的社会教育课程,从无障碍通道到可以手摸的展品,全球博物馆始终不断打破可见和不可见的门禁,扩大开放范围。由此确认了博物馆在法理上、门禁规范上、硬件设施上的开放,也即博物馆的第一次开放,“museum

  1990年至今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球博物馆可谓处于第二个黄金时代。中心都市里,新建的博物馆不约而同地采用超大尺度,占领城市CBD,构成实际建筑和景观意义上夺目的城市天际线。然而,只有当成为文化意义上城市天际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时,博物馆才可以欢呼真正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到来。这需要博物馆实现更多、更好、更深刻的开放。事实上,在这个黄金时代的初期,博物馆已在探索走向“museum people”的第二次开放,主动拆除围墙,为公众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文化服务。德娜·奈泽尔所指的“可见”和“可进入”就是探索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这种开放融入展陈之中。不少博物馆将原本深藏地下或者后台的文物修复放置到展厅展线之上,观众可以隔着玻璃,甚至在隔离线外就可以看到青铜器、大理石雕像、绘画是如何一步一步修复的。巴黎的布朗利埠博物馆通过一条下沉步道,将乐器库房变成展线的一部分,也开创了库房式陈列的先河。以藏品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核心,牵动了博物馆从保护到教育各个部分的智慧博物馆也是第二次开放的产物。博物馆的“拆墙”火花激活了全球博物馆,我们正看到博物馆正在尽己所能地向公众开放更多。

  然而,这仍然不够!让我们重新回到博物馆第一个黄金时代的一些振聋发聩的论断,“博物馆要承担教育功能”“博物馆要像百货公司一样”,这道出了博物馆的本质职守和特色。教育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但博物馆不同于学校,不是义务性或者强制性教育机构,而是社会公众自我教育的场域。因此,我们是时候提出更深层次的开放了,这就是博物馆正在走向的第三次开放,即“museum by people”。博物馆要将知识生产权归还给观众和形形色色的被代言人群,让博物馆从单向度、自上而下灌输知识之地,变成观众可以表达、乐于表达、勇于听取其他人表达的空间。

  技术有多大魔力,取决于博物馆人对开放之道的理解,而种种技术和手段,都是为了实现博物馆从物质到精神的开放

  当下,我们熟悉的那些传统博物馆该怎样拥抱第三次开放?它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无所不能的技术能够实现这种开放?所有的技术、所有的智慧都最终取决于博物馆人对博物馆的开放之道,或者如何回归滋养博物馆的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抉择。因此,智慧博物馆的最大智慧是让渡的智慧。不少博物馆的实践为我们积攒了迎接第三次开放的点滴经验。

  首先,博物馆不妨尝试将展陈和阐释归交给公众,帮助公众表达和阐释。从“神庙”到“论坛”,就是博物馆一路走来的“开放”的真实写照。阿姆斯特丹城市中心的新教堂是城市鼎盛时代以来城市政治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中心,也是历代显赫人物的墓地。在新教堂博物馆化之后,2007年曾经举办一场名为Hero的特展。起初,很多人仅凭标题,就以为这是个常规老套的历史名人展。事实上,作为展览焦点的“hero”可作多解,既可能是充满男性气概的英雄人物,也可以是主人公或者偶像。这个展览颇具创意地将阐释权和策展便利交给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最终,人们看到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里出现了披头士、曼德拉这样的现代偶像,出乎意料地激活了看似中规中矩的展览主题。

  借助“馆外”智慧,广东省博物馆近年来也在更大限度激发策展创意,为自身注入新的活力。2016年该馆推出观众策展人制度,经过严格评审,诞生了首名以明清青花瓷为主题的馆外策展人。围绕即将举办的《红楼梦》文化展,该馆正在展开声音收集活动,邀请观众用不同的方言、语种朗读《红楼梦》诗文,讲述阅读《红楼梦》的体会与心声。

  其次,正是基于对当下活生生的公众的尊重,传统博物馆需要重新融合被割裂的“历史”和“现实”,让历史成为现代生活的鲜活元素,传统能为当下和未来所用。

  在我们今天展陈青铜器时,如果不考虑青铜器纹样对现代工艺美术纹样设计的影响,不考虑青铜器铭文如何影响清代中期以来的书学书风之变,不考虑三代青铜器组合所表达的社会观念至今仍然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青铜器就只能被当成客观而孤立的“艺术”,难以与时下的大众与社会产生联系。

  近年来备受大众追捧的博物馆文创,无论是旧形新制,还是旧元素的全新阐发,都是“链接”传统与当下的有益尝试,当然,目前的尝试还存在同质化倾向以及初级徘徊的尴尬。

  今天的博物馆还可以促成历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唐三彩最初发现于洛阳,是一种根植于华北大地,拥有强大的辐射能力的艺术形式。历史上,以洛阳为中心的三彩艺术影响了数个朝代,例如有北宋三彩、辽三彩、金三彩等,也影响了多个国家,从新罗三彩和奈良三彩,到波斯三彩和安南三彩,不一而足。可以说,三彩就是历史上中国的文化实力的最好物证。现在,洛阳博物馆设立了专门展厅陈列历史上的三彩艺术,却并未孤立而隔绝地对待历史遗产——因以三彩为代表的多彩陶瓷工艺传统在洛阳地区一直延续下来,现代三彩艺术也被邀请到展厅空间,实现了古今映照和对话。

  甚至,保存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应该将自身视为鲜活的当代文化元素。博物馆可以对更大、更广泛的社会有更深远的贡献。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开幕就极大地提升了西班牙港口城市毕尔巴鄂的城市形象,帮助城市成功转型。

  第三,博物馆应该清晰地表明自身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作为表达和阐释载体的身份,从以物为中心,尤其是以宝物为中心的执念中解脱出来。“物”仍然是博物馆业务的中心,但是并不必纠结于“原物”,更不必追逐“宝物”。对于作为社会公共性产物的博物馆而言,在服务社会公众的路上,替代性甚至多元展品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展品对“原物”的冲击只存在于宝物价值上,而教育功能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对此,一些尝试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前段时间亮相的“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以及于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的“大美之颂·云冈石窟千年记忆与对话”,都运用了数字技术复原文物,或化解不可移动文物的展陈困难,或为消除暂未解决的法律归属问题。

  我其实更有这样的希望,既希望博物馆不介意甚至大胆使用“复制品”,不论是“原件”还是“复制品”都能恰如其分地用来讲故事,也希望吸引观众到博物馆的不再仅仅是那些“宝物”。

  当下博物馆能够践行的策略当然也远不止于此。但归根结底,种种开放都是为了让博物馆最终实现“可用”和“乐用”,实现博物馆从物质到精神的开放。以这样的标准来看,当下博物馆中,无论是只解决技术问题的智慧博物馆,还是只在时间和空间意义上拆除边界、实现扩展的无边界博物馆,都是不完整,不彻底的。徐坚

  (作者为上海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特聘教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物馆数字化概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