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抚仙湖棚户区改造大概什么时候交房?

宣威市“美丽县城”建设项目(项目代码:-78-01-032188)。
开展“美丽县城”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是云南建设“最美丽省份”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实施宣威市“美丽县城”建设项目,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解决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宣威市“美丽县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基本符合有关要求,原则同意由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宣威市“美丽县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项目建设地点及范围
项目建设地点宣威市城区,建设范围为宣威市城区2018年底建成区范围,面积37.62平方公里。
项目估算总投资75.17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15.55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31.45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28.17亿元。
七、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计划实施建设项目共73个,总投资75.17亿元。其中:“干净”类包括城市公厕、污水处理、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小区改造、拆违拆临、空间环境、污染治理等8个板块31个子项目,总投资42.13亿元;“宜居”类包括路网建设、停车设施、供水设施、信息设施、社会民生、文化旅游、绿化美化、城市公园、家居庭院、公共安全等10个板块37个子项目,总投资30.87亿元;“特色”方面风貌提升、主题街区、历史文物等3个方面5个子项目,总投资2.17亿元。


宣威市来宾街道第二中学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代码:-94-01-037336)。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有利于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城镇经济;有利于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宣威市来宾街道第二中学片区棚户区房屋均为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的砖混结构房屋,房屋破烂,大多数供水和污水管道已破损,房屋功能不完善,抗震能力差,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实施宣威市来宾街道第二中学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宣威市来宾街道第二中学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基本符合有关要求,原则同意由云南鑫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宣威市来宾街道第二中学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宣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宣威市人民政府来宾街道办事处。
(一)宣威市来宾街道第二中学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棚户区改造拆迁范围为宣威市来宾街道第二中学片区。改造范围涉及72户,改造房屋面积3296.00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占地用地4280.80平方米(约6.4亩)。
(二)拆迁规模:拆迁涉及72户住房3296.00平方米。
(三)安置规模:72户3296.00平方米。全部实行实物回迁安置,占100%。实物回迁安置为本项目新建地点:宣威市来宾街道第二中学片区。
七、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72套4120.38平方米(57.23平方米/户)。相应建设配套小区的消防、给排水、绿化、物管、污水管网、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具体详见专家评审意见。
项目估算总投资1430.4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为906.50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费用389.9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93.00万元,预备费41.00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费用具体估算明细详见专家评审意见附表。
该项目72户任务指标由宣威市2016年度棚户区改造项目任务指标调整而来,配套的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省级补助资金随任务调整后使用,不足部分申请上级补助,地方和项目单位自筹等多渠道筹集。请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使用、管理力度,确保资金到位,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金融风险,坚决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发生。


《宣威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报审宣威市马房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宣发改投资〔2020〕26号)及相关材料收悉,经组织有关专家评审,依据专家评审意见,现批复如下:
项目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宣威市困难居民住房条件,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通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可大幅改善城市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符合有关要求,原则同意由云南鑫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宣威市马房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宣威市马房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代码:2020-
宣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宣威市人民政府虹桥街道办事处。
(一)改造范围及规模:宣威市马房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范围为宣威市人民政府虹桥街道办事处马房片区,涉及棚户区改造985户,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原有占地总面积385.90亩。
(二)改造方式:改扩翻、实物安置、货币化安置。
(三)建设内容:1.改(扩、翻)772户,建筑面积82576.57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房屋主体结构加固、房屋功能改造、屋檐修缮、外墙加固维修改造、屋顶隔热、防水改造、室内外的水电网改造、入户煤气管网安装、污水管网及雨水管网的改造等;2.实物安置170户,重建安置建筑面积18183.9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原址拆建安置90户,重建安置建筑面积9626.80平方米。易地建设安置80户,重建安置建筑面积8557.16平方米;建设配套道路、给水管网、排水管网、雨水管网、电力管网、垃圾收集设施、路灯、绿化、农贸市场、公交车站、公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无障碍等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3.货币化安置43户,拆除建筑面积4599.47平方米。
项目估算总投资25814万元。其中:房屋使用功能配套改造与完善工程投资9785.71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12364.59万元,项目建设其他费1834.5万元,土地使用征地费600.00万元,预备费1229.2万元。(详见专家评审意见)
该项目涉及改造的700户已纳入曲靖市2020年棚户区改造计划任务中,不足部分将申请上级补助,地方和项目单位自筹等多渠道筹集。请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使用、管理力度,确保资金到位,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金融风险,坚决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发生。


《宣威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报审宣威市南门街片区、东山脚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报告的请示》(宣发改投资〔2020〕 24号)及相关材料收悉,经组织有关专家评审,依据专家评审意见,现批复如下:
一、需调整项目基本情况
宣威市南门街片区、东山脚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经《曲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宣威市南门街片区、东山脚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曲发改投资〔2018〕51号)审批,明确建设地点为曲靖市宣威市,安置地点为南门街片区、东山脚片区北地块、东山脚片区南地块,计划改造房屋3740户,改造房屋面积为平方米,改造棚户区范围土地总面积803.25亩。安置方式为货币补偿和实物安置相结合,其中房屋货币补偿安置1494户,实物安置2246户。项目估算总投资万元,其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25276.82万元。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有利于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城镇经济;有利于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宣威市南门街片区、东山脚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下堡街西侧至西河以东片区的居民改造意愿强烈,主动申请纳入棚改范围,东山脚片区作为宣威市重要的风景名胜区,需要缩小该片区的的用地范围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棚户区居民回迁意愿强烈,原有安置地块不能满足安置需求,为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优化城市总体发展布局,宣威市拟对曲发改投资〔2018〕51号批复内容进行调整,重新编制了可研报告并上报了调整的请示。
同意该项目改造范围调整,其中南门街片区改造范围调整为东至人民医院西侧,南至东门街经下堡街接交通门,西至西河路,北至建设街。东山脚片区改造范围调整为东至东山脚,南至南岩街经二环路接向阳东街老路,西至大涵管,北至新庄子村北侧经二环路接原市水泥厂北侧。
(二)安置规模和安置方式
同意将该项目改造安置规模调整为3964户平方米(东山脚片区437户,南门街片区3527户),其中货币化安置255户51422.32平方米,实物安置3709户平方米。
(三)调整后的建设规模与内容
同意将该项棚户区改造建设房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配套建设道路、给水管网、排水管网、雨水管网、电力管网、垃圾收集设施、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其中:
(1)安置的b地块,总建筑面积168597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配套建设物管等公共服务用房的面积为2400平方米,幼儿园建设面积为360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38428.74平方米。
(2)安置的d地块,总建筑面积78556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1970平方米,配套建设物管等公共服务用房的面积为126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6460平方米。
(3)异地安置的幸福城h地块,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配套建设物管等公共服务用房的面积为2013.18平方米,幼儿园建设面积为450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52595.3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配套建设物管等公共服务用房的面积为1775.34平方米。
与原可研一致,为宣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同意该项目实施单位调整为宣威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指挥部。
项目估算总投资314988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万元(其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费16219.7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其中:征地拆迁及土地整理费用83980.65万元,货币补偿费用10744.51万元),预备费14613.91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22975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工程费16219.71万元的具体估算明细详见专家评审意见附表。
该项目涉及改造的3740户已纳入曲靖市2019年棚户区改造计划任务中,不足部分将申请上级补助,地方和项目单位自筹等多渠道筹集。请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使用、管理力度,确保资金到位,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金融风险,坚决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发生。


}

10月10日,澄江县全面启动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抚仙湖沿湖剩余的8143户2.2万余人将分批次全部搬离抚仙湖沿岸。

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抚仙湖保护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持续厚植澄江绿色发展底色的重要举措,是直接关乎沿湖群众切身利益和生活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在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帮助、指导和支持下,澄江县先后完成了马房村、大河口、小马沟、东大河、广龙5个片区8274人生态移民搬迁,抚仙湖沿湖剩余的8143户2.2万余人,涉及4个镇(街道)14村委会(社区)54个村民小组,将在今年内全部启动搬迁工作。

此次生态移民搬迁计划分3个批次推动实施,10月10日正式启动第一批次万海、右所-吉花、矣旧3个片区3443户9473人《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集体土地上房屋补偿安置协议书》的签订和房屋拆除工作;11月启动第二批次海口、海关海镜、尖山、明星4个片区3101户8418人群众搬迁工作;12月启动第三批次小凹下坝隔河、孤山牛摩2个片区1599户4873人群众搬迁工作,安置房建设也将同步启动。

}

记者从10月30日上午召开的抚仙湖环湖棚改暨生态移民搬迁工作推进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目前此项工作稳步推进,妥善处理出现的问题。

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省委关于抚仙湖保护治理总体思路在澄江的科学实践,是打好抚仙湖保卫战的有力行动。目前,该项目稳步推进。

项目在海口镇共涉及海口、海关、海镜三个社区1073户4086人,自2019年10月31日澄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海口片区集体土地上房屋搬迁决定的公告》、华宁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海关—海镜片区集体土地上房屋搬迁决定的公告》以来,海口镇完成协议签订1065户,签约率99.26%,累计交房1065户,交房率100%,兑付金额8.7亿元。

今年3月以来,部分群众在领取补偿款和过渡安置补助费后,擅自撕毁封条入住已交付政府的房屋,给环湖棚改拆除工作带来阻力。其间,澄江市、镇、村、组组成工作组,多次进村入户开展了大量的法律政策宣传和问题诉求收集解答工作。为有序推进环湖棚改工作,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海口镇制定房屋拆除方案,将依法对已兑付资金并交付政府的房屋进行安全有序拆除。(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抚仙湖棚户区改造搬迁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