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底部写着DFC什么意思?

小美孩子做6个月体检时候,孩子体重不到10斤,身高才60cm, 医生说身高体重不达标,远远落后于平均水平,已经到了矮小的范围!

孩子而且囟门偏大,小脸发白,医生怀疑孩子佝偻病,吓得妈妈赶紧进行了微量元素检测,果不其然,孩子钙、铁、锌都缺乏,医生说孩子这是典型的营养不良!

医生话犹如晴天霹雳,小美是一名职场女性,孩子4个月的时候就上班了,都是奶奶在带孩子!她一直给孩子买的奶粉、辅食都价格不菲,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营养不良了呢?

当医生询问孩子喂养时,发现了大问题!原来孩子4个月断了母乳,奶奶认为是奶粉和米粉质量不安全,一直偷偷给孩子熬大米粥喝!老人认为大米粥好消化,甚至一天给孩子可以吃四五顿,而孩子奶量却只有400mL,知道真相的小美,第一次与婆婆红了脸,气愤不已!

4-6月龄虽然我们要尝试给孩子添加辅食,但是奶粉仍然作为主要的食物,是孩子主要营养的来源,每天需要保证600-800,ml,奶粉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孩子奶量不足,首先缺乏的就是钙和蛋白质,这让真小美真的是后怕,若没有及时发现,可能孩子会有大头娃娃的趋势!宝宝辅食也需要是强化铁的米粉,自家制作的米粉不含铁,自然导致孩子铁摄入不足!奶奶好心办坏事,让宝宝越吃越瘦、甚至营养不良!

婆婆说我:“看书养娃,没有实战经验”;

我说婆婆:“经验至上,落后封建”

隔代育儿,这在当今社会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因为现在很多的家长都会去追求自己的事业所以,就会减少照顾孩子的时间,而这个工作就交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从而也就出现了隔代教育的问题,老一辈育儿经验与新时代的科学育儿,自然也就开始碰撞,各家都会火花不断!

01 冰冻的母乳没营养

前一阵番茄妈就看到一则新闻“宝妈辛苦攒下200袋“冷冻母乳”,却被婆婆偷偷倒掉,宝妈气炸了”的新闻!真的是令人生气到想哭!

因为给宝宝冰冻母乳,与婆婆吵架的妈妈,真的不在少数!老人理解不了这种操作!老人认为这怎么会有营养呢?孩子吃了凉的不会拉肚子吗?甚至有些奶奶给孩子偷偷买奶粉添加!

要知道在合适的冷冻条件下,是可以储存的!冰冻母乳在40℃温水中解冻,是不会影响营养价值的,而孩子过早添加奶粉反而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过敏!

02 自己做的粥远比米粉好

很多老人执拗的认为白粥是孩子辅食添加的首选!白粥易消化吸收这没错,但是它不含铁!小宝宝在4月龄前后容易缺铁,而购买的婴幼儿米粉中特别强化了铁,补充含铁米粉,不仅能补充碳水化合物,更重要的补铁!

很多老人喜欢给孩子一直喂养细碎的食物,认为好消化,其实宝宝饿成长是食物咀嚼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一定要根据孩子月龄,从泥状过度到半固体、固体,从米粥过度到肉类!不要认为粥好消化,就一直猛喂粥!

03、多数喂养,导致消化不良!

很多爷爷奶奶认为奶粉浓度越高,喝的量越大,辅食吃的越多,孩子长得越快!随之便出现消化不良,甚至损害孩子脾胃!

奶粉喂养的孩子经常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可能是冲调出了问题!

一般我们说一平勺奶粉用30毫升水冲调,而很多爷爷奶奶在冲调是不注意,鼓鼓的一勺奶粉可能是1.5勺奶粉了,如此冲调,导致奶粉渗透压增加,小宝宝肠胃接受不了,就出现消化不良腹泻,尤其是早产宝宝,也曾有新闻爆出因奶粉渗透压过高而导致孩子死亡的新闻!

很多爷爷奶奶喜欢孩子一哭就喂养,利用奶瓶或者辅食来安抚!要知道宝宝哭了,真不一定就是饿了,很多孩子其实都存在喂养过度的问题。

宝宝如果喂养过度,孩子一旦肠道出了问题,最常见的奶瓣便,食物吸收率都会下降,营养反而无法吸收,孩子持续不长肉!孩子只有按需喂养,肠道才能问题少!

04 孩子白胖就是福气

很多爷爷奶奶喜欢追着喂孩子吃饭,真是因为爷爷奶奶的过度喂养,导致很多小胖墩的出。孩子口里的还没有咀嚼完,另一勺饭已经等在嘴边了!这个时候真的需要制止了!

孩子白胖其实并不是孩子长得棒,体重超标会增加孩子健康风险,比如抵抗力下降 、糖尿病、阻碍身高增加!也曾有新闻爆出

孩子从辅食添加起,就要注意不要过度投食,根据孩子月龄科学增加食量,及时检测孩子生长曲线!若孩子超过图中范围值,孩子便超重了,需要控制孩子饮食了!

05 追着孩子喂饭,影响孩子自主进食!

现在很多孩子1岁、2岁特别爱挑食,不能自主吃饭,其实多数是因为爷爷奶奶的喂喂养导致的!很多老人喜欢拿着饭喂孩子,不明白宝宝吃饭是需要“学”和“教”的!不注意孩子饮食行为的培养、

孩子在8个月的时候,其实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进食,可以是拇制食物,也可以是教孩子用勺子!

在吃饭的时候,要告诉宝宝这是西红柿,它是红色的,刺激孩子语言的发育,而不是看到孩子不吃,就吓唬他:“你不吃,下次不给你做了”,这样会造成孩子心理恐惧,就更挑食了!

孩子每种食物一般要进行5-6次尝试,要鼓励宝宝进食,孩子饮食食谱一定要均衡,孩子不喜欢的食物也要换个花样多喂养,让孩子慢慢接受!

06、十个孩子九个黄,无需在意!

老人们常说,十个孩子九个黄,其实指的是生理性黄疸,一般孩子出生24后发生,黄疸值低于12.9,孩子7-14天左右可以自然消退,不会影响吃奶和精神状态!

但是还有一种黄疸叫做病理性黄疸,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甚至导致脑瘫!

如果发现孩子黄疸小脸、四肢、手脚都发黄,孩子厌奶、嗜睡,赶紧带孩子就医,黄疸值高于15,一般医生建议照蓝光,此时一定要遵从医嘱了!

在传统的育儿观念中,总是孩子三四个月开始就要把尿,但是却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闻爆出孩子因为把屎把尿而导致脱肛!

在纸尿裤如此方便的现在,把屎把尿的确是应该被改变的一种育儿方式!宝宝开始排便训练的时间建议为22 -27个月。

还有的老人喜欢用家里的衣物给孩子制作纸尿裤,殊不知此类的虽然节省钱,但是卫生性难保证,甚至会导致孩子红屁股!纸尿裤还是建议要用一次性性的,柔软透气、吸水率高的!

宝宝出生后“睡头型”作为一个传统理念,流传至今,甚至演变出来很多睡头型的实用大法,比如让宝宝枕“书”“字典”“荞麦枕”和“小米枕”等;甚至用字典、书籍、硬枕头、凹型枕等,将宝宝的头夹在中间,固定头型...!

老一辈一味追求睡头型,真的其实没必要 ,还会增加头颅畸形的风险!头型其实顺其自然,注意孩子睡眠姿势即可,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仰卧、侧卧,俯卧、俯趴轮流上阵,完美头型睡出来!不必用特殊手段!

很多爷爷奶奶喜欢看电视,也会带着孩子长期看电视!很少带孩子去户外!那么宝宝就会在单一的室内进行活动,长期看电视会对宝宝眼睛造成伤害,甚至会影响孩子与人交流的能力!

宝宝是喜欢模仿大人的,有些孩子长期便形成了没有电视动画片不吃饭的情况,就会影响孩子喂养!

10、过于溺爱,形成小霸王!

爷爷奶奶常常替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过于满足孩子的需求!

很多爷爷奶奶不舍得宝宝动手,当宝宝想要拿一些玩具或者小东西的时候,总是替代她进行,宝宝在一岁半的时候,应该诱导宝宝去自主拿一些东西,然后给孩子鼓励!

但是很多孩子现在缺乏这种独立对的机会,其实主要就是父辈把孩子保护的太好了,反而不利于促进孩子大运动、精细运动、大脑的发育,不能很好的训练孩子平衡能力!

很多时候1岁孩子刚会走路,特别容易跌倒,爷爷奶奶会跟孩子说“这是地板的错!我们打地板!”。这种行为会导致孩子认为都是世界的错误,让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的感觉,其实反而不利于孩子性格养成!

家长应该要要学会鼓励孩子,把他扶起来,寻找自身问题,要给孩子鼓励,而不能去打地板!

爸爸妈妈只要好好的衡量隔代教育的利弊,然后思考出科学的方法解决,就可以很好的化解隔代教育的冲突。

很多时候,之所以会出现隔代教育的冲突就是因为长辈和父母没有达成共识,以上只是列举了隔代育儿比较常见的10大分歧,其实在宝宝喂养、护理、拉尿、哭闹、安睡、洗护、穿衣、疾病中矛盾孩子很多的,比如孩子过度捂热、刷牙、学步车等。

差异性的出现了,那么就要制定差异化的方案,学习科学育儿的方案!爸爸妈妈与老人一起学习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的正确方式和轻松上手方法,形成平等、沟通的氛围

3-4个月多抚触,或者肢体运动,被动操!

6月龄宝宝坐立后,多给宝宝抚触手指!

6、7、8月龄宝宝要多爬,9月龄之后可以尝试扶起来!

孩子从1岁-2岁是游戏的关键时期,多进行家庭游戏,比如家庭体操,宝宝妈妈互动、在宝宝妈妈跟孩子运动时,爷爷奶奶可以在一旁鼓掌,形成好的家庭氛围!

多带孩子去户外,可以带孩子与公园找同龄孩子玩耍!避免宝宝自己孤单,增加孩子语言交流的机会,孩子性格会很开朗!

3岁后宝宝要多陪伴,一直延续到5岁,学龄前的陪伴是孩子兴趣、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爸爸妈妈只顾玩手机,爷爷奶奶忙家务,缺少人陪伴,孩子兴趣爱好便受到影响!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性格爱好偏性,以进行智能有效训练,比如宝宝喜欢音乐、或者舞蹈、数字等,就要多做这些方面的游戏和活动!

爷爷奶奶平时就不要带孩子在家看电视了,可以带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智能发育!甚至可以选择一些早教课!

②学会平等地和老一辈沟通

有的时候,老人们的教育方观念可能已经过时了,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能够以命令的口气向老人们表达,因为老人他们也是有自尊的家长一定要学会平等地和长辈进行沟通,要避免争吵,争吵的环境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或缺失!

长辈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是全错,家长可以赞扬他们对的观点,然后再给他们说说他们的问题所在。老人也并不是不讲道理,相信他们也能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也能够更好的共同培养孩子。

③ 各司其位,各就各位

一家人每个角色扮演好各就各位,白天是爷爷奶奶照顾时间,傍晚是爸爸妈互动时间!

父母教育孩子,爷爷奶奶一定不要插手!宝宝教还自己道理时候,妈妈不要插手!

爸爸妈妈在做亲子互动时候,比如看绘本等活动时候,爷爷奶奶不要打扰,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

可以事先就和长辈说好,他们只需要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对于孩子思想方面的教育还是需要自己亲手操刀。这样两方都说明之后,其实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两者育儿观念方面的冲突了。

目前来说,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学会如何化解隔代教育的冲突,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不要因为自己的胜负欲而害了孩子,老人也不容易,他们的育儿观点也不一定是全部错误的,家长也要学会尊重老人的成果,共同担负起照顾孩子的重任。

}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一直天真的以为给娃喝的加拿大奶粉出自加拿大?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不知道加拿大居然没有自己品牌的婴儿奶粉,连生产婴儿奶粉的工厂都没有!

不过这个记录在去年年底(2019)被中国飞鹤打破了。

飞鹤乳业在加拿大金士顿斥资2.088亿美金建设的奶粉工厂已按时按预算建设完毕,并已交付飞鹤加拿大子公司加拿大皇家牛奶公司。

这是加拿大首家湿法工艺配方奶粉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加拿大配方奶粉企业。

那天群里讨论婴儿奶粉的问题,我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啥加拿大本土奶粉好,啥要知道加拿大奶制品监管可是及其严格的,结果突然有群友说加拿大雅培Similac是美国产的。

说真的,作为一个奶粉大户,给娃喝了这么多年的加拿大奶粉,我竟然连奶粉包装看都没看过一眼。

奶粉盒外包装上除了有产地外,还有冲饮方法,我想我一定是对包装上的说明心里阴影面积过大所以一直不敢直面:

当年挺着肚子回国时怕没有奶牛的实力,买了好多加拿大美赞臣Enfamil。由于里面是袋子装的,为了省空间省重量,我们把盒子都扔掉了。

在两天两夜生完姐姐后,我从睡梦中醒来,胳膊上还插着一堆管子。娃在篮子里睡,奶奶姥姥在旁边守着。得知已经照着护士的安排喂好奶粉后,我舒了口气。

可是到了夜里, 娃开始拼命哭,哭声响彻走廊(后来得知我旁边的待产孕妇那夜受不了了,感觉我娃一哭她就宫缩,于是申请搬走了)。守夜的老公抱着娃急得团团转,我听着娃哭心也快碎了。新手爸妈彷徨不知所措,刚刚喂完奶粉不会饿的吧?打完疫苗的反应?最后,娃整整哭了快一个小时,不知道是不是哭累了最终睡着了。(连环夺命call护士就是不见人影,就说大型三甲公立医院有多牛吧)

第二天白天,娃喝完奶粉不久后还是哭,可一般新生儿奶量就是30ml左右啊。我掏出万能的手机,搜索奶粉冲饮说明。

家里喝奶粉的应该都知道,30ml水对应一勺或半勺奶粉,取决于勺子大小。护士一定是默认我们的勺子是上图最右边的长勺,所以告诉我们冲半勺。

但是,凑是介么巧,我们的勺子是上图那个白色的小勺,公公婆婆爸爸妈妈每次都是小心翼翼挖出半勺,有次公公还端着勺子问我你看是一半儿吧?我举起勺子放在空中,双眼平视半透明的奶粉线说:好像多了一点点。

到最后才发现奶粉,原来我娃一直在喝稀释的奶粉啊!

后来妹妹在加拿大这边生完后,护士直接给水奶。有次我从卫生间出来,看到护士奶奶托起我娃继续喂喝了一半的水奶,然后扭头和我说:“你看她的小嘴一直再东找西找呢,说明没吃饱。”说的我心中一股暖流涌上。同样出生第二天,45mlVS稀释了30ml的奶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至此多了一个梗:姐姐从出生就没喝饱过.....

抱歉,这个楼歪的有点儿多了,在此也提醒新手爸妈们,很多新生儿哭闹的一个原因其实很难简单:没吃饱(手动捂脸)

话说回来,继续说奶粉的事儿。

群友说完美国产的后,我立马拿起家里的加拿大雅培和美赞臣(similac和enfamil)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艾玛,雅培similac 一段二段 ,美赞臣enfamil一段咋都写着进口于美国?会不会奶源是加拿大的只是在国外生产?

于是我拿起了电话,分别致电加拿大雅培和美赞臣。

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一样的:

加拿大没有婴儿奶粉工厂,全部是美国或欧洲生产运过来的,奶源也不是加拿大的!

加拿大竟然没有婴儿配方奶工厂!

全部的婴儿奶粉都是国外生产的!

然后我又接着问:我知道加拿大的牛是不允许打抗生素的,加拿大乳业的要求极高,那如果国外生产的话也是这样的要求吗?

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所有进口的婴儿奶粉都必须遵守加拿大乳业准则,这点可以放心。

铺垫盖地的文章让我一直以为自己娃喝的是加拿大本土牛本土奶粉。但喝了这么多年才发现不是酱紫的。

但不管怎样,还是对加拿大奶制品的监管放心的。

PS:. 加拿大奶农协会(DFC)自我监督,开发的HACCP “加拿大优质牛奶”计划,已得到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的认证。

全球最先进、最严格的食品检测实验室来把关,美国FBI都有求于它哦!美国、加拿大甚至欧洲食品安全鉴定的法院裁决标准也会以这个实验室结果为标准!

最后,愿每个妈妈都能成为奶牛,省钱省力省心,注意是“愿”哈哈,毕竟不是百分百能实现的~

更多内容 微信公号 加拿大生活不只是法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奶粉底部的数字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