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的白斑一直有新发的,该怎么办?求助

红网长沙12月1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洪雷 通讯员 陈双)5岁的东东一个多月前右眼角处突然长出一块白斑,东东一直脾胃不太好,吃东西挑食,并且一直没有打过虫,东东妈妈带着孩子来到湖南中医附一,儿科医生检查后称,这样的白斑很可能是体内寄生虫导致。医生同时建议,两岁以上从来没有打过虫的孩子可以考虑打下虫。

打虫对于现在很多70后、80后父母来说,是儿时的一场噩梦。五颜六色的宝塔糖,看起来诱人,吃起来香甜,吃下去后却是胆战心惊,辗转反侧,痛苦不堪。现在70后、80后大部分都当了父母,妈妈们开始担心:孩子常喊肚子痛,脸上出现白斑,晚上睡觉时磨牙,是不是蛔虫呢?孩子吃的又多,但老是面黄肌瘦,是不是身体内有虫呢?孩子多大能打虫呢?打虫药副作用大吗?

湖南中医附一儿科李英医师专长儿童保健,对于打虫,她跟大家分享了以下保健知识:

寄生虫病好发于5至14岁的儿童,2岁以下少见。在众多寄生虫中,蛔虫感染率最高。孩子出现经常腹痛、消瘦、异食癖、磨牙及皮肤或巩膜虫斑者需考虑寄生虫病。

什么情况下要给小孩打虫?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岁以上的孩子行驱虫治疗,2岁以下的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数驱虫药中都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会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2岁以下儿童如果必须服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首选阿苯达唑类药物(如肠虫清),这是一种广谱驱虫药,能杀灭虫卵,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感染,服用阿苯达唑后不能很快看到寄生虫排出,要过两三天后才会看到,或根本没有寄生虫排出。

1.驱虫药宜空腹服用。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或晚上睡觉前服用,空腹时服用,药物在肠道内的浓度高,可以提高杀虫效果。此外,服用驱虫药后,应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白菜,香蕉,苹果等,以利于虫体排出。

2.驱虫药不宜常服。有的家长看自己的孩子身体瘦弱,吃东西不香,就给孩子吃驱虫药。一旦真打出几条虫子,便视为法宝,隔三差五就给孩子吃两片,打打虫子。殊不知驱虫药也和其他药物一样,常服或服用过量都会产生不良反应。一定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服药,不要因孩子脸上有“虫斑”,“睡觉磨牙”,经常“腹痛”等症状就自作主张给孩子服用驱虫药。

3.服药后不会立即排虫。目前驱虫药服药后2至4天才有虫体排出。有的人服药后一天,就急于检查粪便,若没找到虫体,便认为药效不佳或剂量不够。随意增加药量极易出现胃肠道不适,发热、皮疹或头痛等副反应,因此需严格遵医嘱或按药品说明书服药。

中医认为蛔虫症属“腹痛、蛔厥”范畴,中药对于已经产生耐药性的寄生虫病来说会有较好的疗效。对于肠蛔虫证,中医以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为治法,方用使君子散加减;驱虫之后,以异功散或参苓白术散加减调理脾胃。如蛔虫较多阻塞肠腔,可用驱蛔承气汤通腑散结,驱虫下蛔。

另可外用新鲜苦楝皮200g,全葱100g,胡椒20粒。共捣烂如泥,加醋150ml,炒热,以纱布包裹,置痛处,反复多次,以痛减为度,用于蛔虫腹痛。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具有明显效果。

李英医师特别提醒:然而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因此治疗寄生虫病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努力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从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开始,如不喝生水、尽量少吃生食;饭前便后要洗手。在农村,要加强水源的管理力度,避免水源污染;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施肥时尽量不使用新鲜粪便,下田劳作时应该穿上鞋子,在家禽、家畜的管理上应该规范化和科学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脸上有淡白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