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藏犮帮看看,这个三足钧瓷香炉,是什么年代的,窑变自然,有蚯蚓走泥纹,釉面肥厚?

特别感谢:陈彦堂处长专业的高端串讲。  

特别感谢:关军老师精彩幽默的对谈式讲解。

特别感谢:刘俐姐姐现场拍摄的精美照片。

    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在河南博物院盛大展出,阵容强大,由一个主体展'粘土之约'和三个平行展:一、《前世今生--五大名窑古代精品及当代创新展》;二、《马约里卡千年陶瓷精粹》;三、《器物的未来--当代生活陶艺展》组成。

    原始瓷盉,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这是实至名归的明星展品,它将世界上瓷器产生的年代提早到了二里头时期(也就是大众通常理解的夏朝),也就是有了国家政权的时候,瓷器就开始进入到高层级的生活用品里面去了。

    从胎面上看,是灰胎,烧结度非常好,孔隙率很低,釉层非常均匀,这些都说明这个时期,瓷器已经非常成熟了。按现在的吸水率、烧结温度、硬度和施釉的工艺等等几个方面和现在的瓷器进行比对的话,基本上能满足现在瓷器的标准。所以原来我们叫他原始青瓷,实际上我们叫他瓷器也未尝不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器型非常规矩,施釉工艺以及釉面的整洁度非常均匀,非常了不起。

 《前世今生》展介绍宋代五大名窑的前世今生,这件'原始瓷盉'给我们解决了两点困惑,一是瓷器是怎么起源的,二是瓷器是在哪儿起源的。

    在'原始瓷盉'出现之前,这件出土于郑州商城遗址的商代的瓷器,一直是我们认为的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这件瓷器是由所有的碎片拼对修复而成,外表的色泽不太一样,这不是烧结的问题,而是因为碎片埋藏的土层不太一样,造成的侵蚀也就不一样。其釉面非常均匀,敲击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和陶器完全不一样。陶器敲击的时候声音发闷,没有悠远的回响,这两件明星展品敲击起来的声音悠扬悦耳和陶器明显不同。虽然有人曾提出从陶到瓷的过渡,但实际上陶从来不能过渡成瓷,陶就是陶,瓷就是瓷!他们用的原料不一样当然工艺也不一样,就像人是由猿演变的,而猴子永远不可能变成人,这是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从瓷器的诞生到普及经历了那么久的时间呢?因为虽然当时制造瓷器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局限于材料的开采和对窑炉的要求比较高,并没有形成大批量生产的条件。制瓷在当时就是高科技!只有上层人士才能享用。到了后来对原料的认知深化了之后,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才形成大范围生产。

    一直存在一种说法:原始瓷器的产地在南方,中原及北方地区是没有的。但当我们在郑州商城,商代的堆积层里发掘出残次品、废品后,就说明他就是在这生产的,如果从南方进口过来,那就没必要进废品,只需要进成品就可以了。因此现在学术界基本上认同这些原始瓷是北方生产的。但是非常非常遗憾,虽然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原始瓷器都在河南,在洛阳偃师二里头,在郑州商城,但是迄今为止在河南没有发现一处烧造青瓷的窑址,我们现在发现的烧造青瓷的窑址都在南方,比如江西、浙江,有商代的窑,非常的成熟。

    五大名窑展--'前世'部分汇集北京、上海、河北、浙江、河南各省市博物馆馆藏'五大名窑'精品文物70余件。

 宋朝当时的文人,在评论全国各地生产的青瓷器时,列为魁首的就是汝窑。而20世纪最终形成的宋代五大名窑概念,通常也将汝窑列为第一。由于汝窑生产的时间并不长,现在存世的汝窑传世品,总数尚不足百件。

    要确定一件瓷器是不是汝窑,一定得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故宫从宋代开始收藏的汝窑传世藏品,把我们发掘的与之对比,才能确定是不是汝窑。

    本次展览从故宫博物院借来了几件传世藏品和出土发掘出来的进行比对,以发现他们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根据文献记载'为供御拣退,方许出卖',烧的好的直接进宫了,烧的不好的有些留存了,说明有一部分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所以在窑址里发现的这一部分不太好的,就是当时宫廷里拣退的还没来得及出售的汝瓷。

    1987年至201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河南宝丰清凉寺进行了十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汝窑瓷器,证实了北宋汝窑所在地。

汝窑天青釉圆洗,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窑盘,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窑址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汝窑以玛瑙为釉,很粘,汝窑的窑址清凉寺的旁边能捡到玛瑙矿石,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和钙。

    在清凉寺汝窑窑址发掘之前,我们对汝窑停留在'雨过天青'这个概念上。宋代是文人政治,官吏从上到下基本上都是文学家、艺术家,有独特的美学定位。宋代与唐代不同,内忧外患,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政治与文化都面临着挤压和威胁,这个时候的人更注重内心的忧思,内心的感应上升到哲学层面,表现在:君子以德孜孜以求,要求一种纯洁的心灵,所以宋代不以造型取胜不以装饰取胜,纯粹从釉色反应深邃和纯净。这些都是以前的基本认知。直到我们发掘了清凉寺之后,才陡然发觉不完全这样,清凉寺发现有印花,虽然颜色还是这种冷色调,但是采用了多种工艺印花、浅刻甚至贴塑。

    故宫里收藏的汝窑瓷器给我们留下了传统的观念,清凉寺的发掘让我们对汝窑的认知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北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之下,还有多种思维,装饰艺术也是很丰富的。

    汝窑淡天青釉刻花鹅颈瓶,通体施青绿色釉,釉面布满疏密有致的开片,瓶颈、腹部均刻有缠枝莲花。整件器物造型端庄典雅,线条优美流畅。釉色温润柔和,恰如雨过天青。刻花装饰自然淡雅,若隐若现。开片晶光闪闪,集釉色、形体之美于一体。

汝窑淡天青釉酒台,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窑址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汝窑天青釉钵,宝丰清凉寺出土,淡天青色釉泛灰,釉面有细碎开片,裹足支烧,支烧的支钉痕呈很小的细长形,称为'芝麻钉'。这件钵的足心有5个支钉痕。钵的外壁刻划水波纹,内底刻划龙纹。

    北宋末期汝窑素烧莲花式盘,河南省宝丰市清凉寺村窑址出土,现收藏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分期研究后,发掘者将此区的遗存分为两个阶段:汝窑的初期阶段和汝窑成熟期。 素胎器物出土于成熟期较晚的地层中,是汝窑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革新,表明从这时开始出现了厚釉工艺,这是在青瓷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技术进步。

    1987年,在宝丰市蛮子营发现了一座瓷器窖藏,出土了几十件瓷器,经考证这里应是一个存放商品瓷器的窖藏。这表明,汝官窑烧造的性质是贡御窑,其产品由官府派人挑选出好的、合格的以供官用或宫廷使用,剩余的产品还可以出售。这里展示的一组瓷器就是在蛮子营瓷器窖藏出土。

    北宋末期汝窑青釉圆洗,河南省宝丰县蛮子营窖藏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钧窑瓷器不以雕琢的装饰见长,而以雅致的天青色乳浊釉和多彩的窑变倍受人们的喜爱。

    在钧窑的产品中,最受人瞩目的就是陈设类花器,也被称为'官钧'瓷器,西方人称为'带数目字钧瓷,特指戳印或刻有汉文数目字一至十的出戟尊、各式花盆和盆托等钧釉制品。通常底部数目字相同的可以配成一套使用。

    清宫旧藏的钧窑瓷器以这种器物为多,五大名窑的钧窑也主要指这类器物。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及盆托,清宫旧藏,故宫博物院藏。

    钧窑的中心窑场位于河南省禹州市,主要有位于禹州市区的钧台窑址和位于禹州西南乡以神垕镇为中心的众多窑址。

    北宋末年至金代钧釉菱口碗,1978年河南省长葛市石囿窖藏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其天青色釉微泛灰且有星散的铁斑,菱瓣处凸起部釉层较薄,呈肉红色,口部釉薄处呈褐绿色,匀净光亮,局部有小气泡,布满小块开片,露胎部施棕黄色护胎釉。此类碗仿金银器造型,模制成形。北宋末期,钧窑在极高的水平上创烧,以精致生产为特点,主要生产小件器物,但制作精良、规整。

北宋末至金代钧釉矮梅瓶,1972年河南省禹州市扒村老寨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金代前期钧釉红彩菱口折沿盘,1976年河南省方城县拐河菜园窖藏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金代前期河南地区受到宋金战争的重创,钧窑的生产进入衰落期,但北宋末期高超的工艺技术仍有所沿用。与北宋末期相比,钧釉器的釉色变化较大,天蓝色不似之前匀净淡雅,开始出现较强艳的釉色,且一器上釉色的差别较大,显得斑驳、多彩。这件瓷盘之内出现大面积玫瑰紫色彩斑,流畅自然,具有行云流水般的装饰效果。钧瓷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带有高温红彩装饰,是用氧化铜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下呈现的色彩。与纯净的蓝灰釉自然交融,形成了'夕阳紫翠忽成岚'的意境。

元代钧釉天蓝釉贴花兽面纹双耳连座瓶,北京市西城区元代遗址出土,首都博物馆藏。

明代钧窑紫红釉出戟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仿青铜尊的样式,颈、腹、胫部分别饰有长方条形扉棱,俗称'出戟'。在其底部涂酱色釉,中心有一圆孔,刻'五'字。

    出戟尊是明代独有并流行的花瓶式样,其与香炉、香盒形成组合,为宫廷、官宦及文人阶层庭院、厅堂、书斋的悦心养性之具。

    在宋代的陶瓷生产当中,存在着民窑,贡窑(官窑)和官窑(御窑)三种管理体制。官窑是由官府亲自设立并掌管的窑场,其产品应主要为国家重大典礼和其他一些祭祀、供奉等礼制性活动中使用。其釉色淡雅、光泽晶莹,胎釉很薄,往往具有鱼鳞状的开片。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官窑共有三处:第一是北宋官窑,即文献中宋徽宗设置的'京师官窑',地点应在北宋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或附近,由于黄河的淤理,开封城宋代的地面在今天地面以下的十余米处,所以至今尚未发现窑址。

    第二是南宋初期,在都城临安城(今杭州市)皇宫附近修内司营范围内建造的窑,称'修内司官窑',即文献所说的'内窑'。窑址在杭州市凤凰山麓万松岭南面的一处约2000余平方米的称为老虎洞的山岙平地处,海拔约90米,因此也称为老虎洞窑。

    第三是修内司官窑之后在郊坛下别立的新窑,称为'郊坛下官窑',由于在杭州市乌龟山发现了其遗址,也称为'乌龟山官窑'。

 粉青釉葵口盘,南宋郊坛下官窑,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盘呈六边形,并有六条凸棱为纹饰。青灰色釉,布满小块开片。盘口部由于釉薄呈现出棕褐色,具有'紫口'特征。

    南宋官窑青釉圆洗,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在其青灰色釉局部略呈天青色,布满大小不等的开片,局部有鱼鳞状开片。釉质光洁润亮,裹足支烧,底有两圈支钉痕,外圈粗大,里圈细小。这种使用两圈支钉支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烧成时出现塌底的现象。

南宋官窑青釉盘口长颈瓶(纸槌瓶),杭州市老虎洞窑址出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藏。

北宋末期汝窑折肩瓶,河南省宝丰县蛮子营窖藏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对比一下上面两件瓶子,一个是北宋清凉寺窑址出土,一件是南宋老虎洞窑址出土,何等相似。

    宋高宗南渡时,把开封的工匠全都带走了。工匠们已经形成了清凉寺的烧窑习惯,'只把杭州当汴州',这些在杭州老虎洞烧制出来的瓷器,器型上和北宋的基本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釉色发生了变化,一是原料产地只能在当地,二是窑炉采用龙窑,'龙窑'和北方的'馒头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系统。

    再看几件老虎洞窑址出土的南宋官窑瓷器,均收藏于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官窑青釉套盒(牙盘),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收藏,既是日常所用的食具,也可用于礼制性活动中的祭祀、供奉。由于烧制时窑炉内出现了氧化气氛,使铁元素呈现出黄绿的颜色,称为'窜烟',未达到礼制性活动所需的青灰釉的颜色而被遗弃,所以这是一件未达标准的次品。这些次品往往会被有意打碎后埋入窑址附件的坑中。

官窑青釉洗,和上面的标准器对比一下,釉色差了些,没被选中,免不了砸碎掩埋。

杭州市乌龟山郊坛官窑窑址出土,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藏。

    哥窑是我国南方青瓷产品发展到宋代的杰出代表之一。最具特点的是遍身布满大小开片,大开片纹深缝大,呈铁黑色,细小开片则呈金色,被称为'金丝铁线',又叫'文武片',古人称'百圾碎'。这是由于胎体和釉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冷却过程中釉层爆裂所至。这本是瓷器的一种缺陷,而哥窑由于巧妙地利用了纹片深浅色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天然的缺陷美,倍受珍爱。

    '金丝铁线',实际上是脏东西的积淀,但也是我们作为年代测试的手段,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哥窑都是假开片,用开片里面进入的溶解物测年就能够明确他的年代了。

    哥窑分为三类:一是故宫和各大博物馆所藏的传世哥窑瓷,这是目前人们对哥窑认识的主要来源。二是以杭州老虎洞窑址元代层出土的器物为代表的仿哥窑瓷,三是龙泉哥窑的黑胎瓷器。

南宋哥窑青釉双鱼耳炉,清宫旧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南宋时期,花瓶的制作突破传统的胆瓶、梅瓶和专用的花瓶造型,出现了仿古代青铜器和玉器造型的瓶式。这件哥窑双贯耳八棱瓶造型仿汉代青铜投壶的样式,又有所创新,是古为今用的典型器物。这种瓶仅在官、哥二窑生产。

元代哥窑米黄釉鼎式炉,清宫旧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下面的图片展示:杭州老虎洞窑址元代层出土的器物为代表的仿哥窑瓷。

 2011年,专家们发现了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窑址,随即进行了全面的发掘,从出土的大量瓷片来看,具有哥窑的特征。这使哥窑再次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南宋前期青釉杯,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藏。

    杯里外满施釉,器身施釉较厚,开片较大,为'冰裂纹';口沿施釉薄,开片细小而密集,形成一种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即'百圾碎',并因釉下垂呈现出紫色,足边无釉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

    南宋前期青釉八方杯,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藏。

    南宋前期青釉长颈瓶,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藏。

    南宋前期青釉葵口盘,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藏。

    定窑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境内,曲阳县宋时属定州,且定州是曲阳所烧瓷器的主要集散地,因此称为定窑。

    定窑以生产不施化妆土的精细白瓷而著称。它的产生,标志着精细白瓷生产的完全成熟。定窑典雅纤丽,挺拔脱俗。在器物上使用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是定窑的特点。

    定窑从晚唐直到金代后期,一直是一个贡御窑场,也是宋元时期文献记载最多,贡御时间最长,产量巨大的窑场。

 白釉凤首壶,河北省曲阳县洞磁村唐晚期至五代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是晚唐时期定窑白瓷的精品。

    壶口略似微开喙部的凤首,细长颈,圆腹,下为喇叭形高足,手柄部有结带;壶盖以刻划的折线、弧线,以及小圆圈来表现羽毛。一只凤眼点饰黑釉呈棕褐色,炯炯有神。壶身釉色白中泛青,壶身光素,仅在上腹部划刻三道极浅的弦纹。这种近似胡瓶样式的凤首瓶在盛唐时期比较流行。这件器物的底座部分与塔式罐相似,应该是一件专门用于随葬的明器。

    北宋定窑白釉人物诵经壶,1963年北京市顺义县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净光舍利塔基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壶整体为人物端坐诵读经书的样式,人物头顶着小冠,着交领广袖长袍,身前有绦带,足登靴。小冠中心开孔为壶的入水口,双手捧着翻卷的经卷,为出水的流,设计十分巧妙。

    人物形象的注壶十分稀少,但都是各窑的精品。这件壶一直被学界称为童子诵经壶,但从人物的衣着看,应为品官或豪绅的服饰,不是童子,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茶圣陆羽的象形壶。

 金代白釉'尚食局'款印花摩羯花卉纹盘。清宫旧藏,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北宋后期至金代,定窑生产了大量的带有'尚食局'、'尚药局'、'东宫'款的瓷器。'尚食局'是北朝以来服务宫廷膳食的机构,而东宫为太子所居。这都是定窑向宫廷贡御用瓷的重要实物资料。

}

西周(公元前11世纪 -- 前771年)

1985年山东省济阳县姜集乡刘台子村六号墓出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平沿,直颈,斜肩,折腹,圈足。肩上部饰数周弦纹,腹部以上安装四系,底部有支烧痕迹。灰白色胎质地坚硬,豆绿色釉施遍器身。造型匀称,釉色光亮,为西周时期的瓷器珍品。

1992年湖北省鄂州市石山乡塘角头村三国墓出土

圆管形口,扁圆腹下收,平底内凹。腹部贴塑蛙首、四足及尾。灰白胎,通体施青绿釉,釉不及底,胎釉结合紧密。该器造型生动,釉色莹润。与该器同时出土的还有永安四年(公元261年)模印铭文据砖,这为器物提供了断代依据。

1960年山东省日照市出土

细泥黑陶。 这是一件典型的蛋壳黑陶杯,制作之精令人惊叹。整个器型可分为三段,上面是一个敞口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为底座,由一根细管将三段连接起来,烧成后毫不变形,轻巧秀致,可见当时制陶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

1958年陕西省宝鸡县北首岭出土

杯口,短头, 平肩, 两肩凸出向下收缩杨尖角,肩上左右有半环耳可以系绳。壶腹两面绘有黑彩斜方格纹,颇似张挂鱼纲,为特制的水壶,造型装饰皆很别致,是彩陶艺术中稀有的珍品。
新石器时代宗日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 -- 前2050年)

1994年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团村宗日遗址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乳白色夹砂陶。侈唇,短颈,鼓腹,平底。施紫红彩。口沿饰三角纹,颈部饰三道折线纹。其风格质机洗练,纹样生动传神。此壶为宗日文化的典型器物。
新石器时代宗日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 -- 前2050年)

1995年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团村宗日遗址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细泥红陶质。大口,侈唇,小平底。施黑彩。内壁饰二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纹图案。构图生动,线条洗练,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约公元前3500年)

1992年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半圆形器盖上有一小纽,器小口,圆肩,鼓腹下收,小平底,腹部两侧各有一小耳。红陶胎,由器盖至腹下部绘黑彩涡纹,线条均衡、流畅。


清乾隆,高25.6cm,口径11.5cm。清宫旧藏

花觚铜胎镀金,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通体施黄色珐琅为地,上饰彩色西洋人物花卉纹,口沿下四面开光,内饰粉色山水纹,中部亦四面开光,内饰西洋人物图,开光外绘花卉纹样,腹部上、下各有铜镀金錾蕉叶纹一周。花觚底部以白色珐琅为地,中心黑色双方框内有“乾隆年制”楷书款。

此器系仿古代青铜觚造型,珐琅色彩鲜艳,纹饰描绘精致,是此类画珐琅器皿中的精品。

此器系仿照商代晚期礼器铜鼎制作而成,双立耳,敞口,平折沿,斜腹,平底,四足外撇,腹部及四角有铜镀金棱脊。腹部饰蟠螭纹,足跟部饰简化的饕餮纹。外底中心嵌长方形镀金铜片,上镌阳文“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铜片周围饰折枝花卉。

此器胎体厚重,造型古朴,但釉面砂眼较多,色泽较为黯淡。


高:13.4公分深:11.8公分口长:6.2公分口宽:4.9公分足长:6.5公分 足宽:5.1公分

粉彩是由康熙时期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彩釉配方,粉彩事实上就是把西方的珐琅釉中的硼元素,换成我们中国釉上彩的铅元素而配出来的。由于三氧化二砷在铅釉中会起白色半透明的乳浊作用,若再加上发色剂便有失透明感,使色彩似有加白粉的效果,所以称为粉彩,也有人俗称「软彩」。粉彩由于彩中有砷白的关系,色料凸起很高,较有立体感。干隆时期在釉彩方面也有特殊的作法,如此件以深红彩为地,细线剔划卷草纹,再绘以四季花卉、蝴蝶,色彩繁多,充分表现出花蝶逼真的姿态。

本器的造型源自青铜壶,双耳附带活环,胎薄而圆正,双耳、环及缘口饰金彩,内壁及底涂湖绿釉,器底中以青花书「大清干隆年制」篆书。


汝窑三足洗,高3.6cm,口径18.3cm,足距16.7cm。  洗直口,平底,下承以三弯足。里外施天青釉,釉面满开细碎纹片。底部满釉,有5个细小支钉痕。清乾隆帝颇看重此洗,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的匠师镌刻在器物外底部: 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 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此器造型简洁,制作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


釉上五彩瓷器以色彩鲜艳、风格简练而受到人们的青睐。釉上彩瓷器的雏形可以上溯到宋代的磁州窑。磁州窑所烧造的众多品种中有一种白釉釉上红绿彩,这是磁州窑乃至整个宋瓷中比较名贵的品种,到了明代正式形成五彩这一品种。至今保持完整的早期明代五彩瓷器,要数宣德年间的五彩高足杯,为官窑器,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现收藏于西藏释迦寺中。

清代康熙年间,五彩瓷器的发展到了顶峰时期。品种之丰富,造型之精美,图案之新颖,色彩之醒目,均达到前无古人的地步。其中有一种可称为“刀马人”图案的大盘,更是康熙五彩的典型作品。“刀马人”大盘的口径一般在30厘米以上,高5厘米左右,口沿微微外撇。“刀马人”应为康熙中期民窑五彩所广泛采用的一种装饰。以刀(兵器)、马(战马)、人(武士)三个主题来描绘《三国演义》、《封神榜》等古典小说中的战争场面,有着浓重的民族风格和民间气息。器物所绘人物的画风深受明末著名画家陈老莲的影响,线条沉着劲练,形象奇傲古拙。它以红或黑色勾勒人物、马匹、旌旗、山石的轮廓,然后用平涂的方法敷以红、黄、绿、蓝、紫、黑、金等各种耀眼的色彩,其中带有金彩的一般为比较名贵的品种。后人把康熙五彩和雍正时盛行的有柔软感的粉彩瓷器相对比,称其为“硬彩”。尤为一提的是,康熙五彩中的蓝色与明代五彩中的蓝色迥然不同,它以釉上蓝彩取代了明代的釉下青花,这一发明省工省时并达到了更佳的艺术效果。


青花粉彩和斗彩,同属釉上彩与釉下青花相结合的彩瓷。命名依据是,斗彩仅在青花轮廓线内填彩,使上下釉彩呈拼逗之势,而青花粉彩之釉上彩单独成形在青花线条的外部,或者由上下两彩相辅成一组丰润的画面,因此,青花粉彩亦称“青花加粉彩”。

图中青花粉彩长寿图盘高3.1厘米,口径20.2厘米,敞口、矮圈足,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民窑款。器物以青花回纹圆盘心、以如意云纹满边饰,再于背壁设四朵灵芝纹。尔后二次烧窑,在高温釉面上完成以松、鹤、石为主体的低温粉彩图。松鹤延年是古人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感悟。


将军罐,因罐盖形似古代军士的头盔而得名。元代已有,康熙时将浑圆的罐体展肩提腹,拉长胫部,收紧圈足,使之丰肥中见劲瘦,挺拔向上,气魄宏伟。康熙时期制瓷技术提高,对泥料的淘洗程度较明代要复杂得多,使康熙时期的瓷质达到了粉白的程度。此罐高23厘米,绘有山水,在口沿绘有杂宝。青花渲染充分,达到了色分五彩的艺术效果。

窑变红釉鼓腹直口瓶(清道光)

窑变红釉瓷器,以其特殊的表现效果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收藏家的目光,随着窑变红釉瓷器的市场价值逐渐提高,一些赝品也开始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上。

现在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辨别窑变红釉瓷器的真伪:首先看釉色,同治、光绪时期的窑变红釉瓷器,釉面上的红颜色呈纵向的一丝一缕状,深浅交融在一起;而赝品的红色死板,没有深浅纹路的变化。第二看釉面:真品的釉面布满崩茬,这是由于当时烧制水平比较低而自然形成的,这种崩茬是仿制不出来的;赝品虽然釉面很粗糙,但是并没有崩茬的现象。第三看器物的底部,真品存在着后修胎的现象;赝品则没有。掌握了以上这三点技巧,一般可以对窑变红釉瓷器的真伪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蓝釉描金匜,高45cm,口至流17cm,足径8.5cm。

器圆形,敞口,浅弧腹,平底,口一侧有长方槽形流,流下一小系。胎细薄致密,釉厚润而不均匀。口和外底无釉。器内绘金彩宝相花,器壁画5朵金色祥云。

该器仿青铜匜,造型秀美,蓝釉深沉厚润,闪烁着宝石蓝般的光泽,配以熠熠生辉的金彩,光彩夺目,华美异常。这件蓝釉描金匜1964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窖藏,同时出土的还有蓝釉描金小杯和盘,此匜的金色花纹丝毫无损,光艳如新,实属罕见。
该器器腹与盘口各绘釉里红彩斑一块,呈色艳丽,流散淋漓,配之青白色器壁,恰似天空中的雨海云彩,器底则巧妙地利用釉里红呈色的变化,给一只以灰红色为地,以暗红色为轮廓线,昂首摆尾的飞雁,绕飞雁画芦苇一支,器腹上又用釉里红色料装饰水波纹,以象征雁在芦苇中,穿舞而行。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国粹,元代“蒙恬将军图”青花玉壶春瓶则是国粹中的精品,无论是“国宝大典”还是“中国陶瓷大全”等图册均有此瓶较详细的记载。
  该器1965年出土于湖南省常德县。瓶高29厘米,底径9厘米,口径8.5厘米;瓶为长细颈、喇叭口,内缘绘九朵如意状云纹;腹呈圆球形,腹部绘有五人,端坐旗下的是秦大将军蒙恬,他身后站一挎剑小卒,双手举旗,旗上书有“蒙恬将军”四字,将军前方一持弓武士左手向后指向一俯伏在地的文官,另一武士手擒文官,背景穿插松竹山石。画面主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是一幅难得的艺术佳作;瓷瓶圈足外敝,绘有卷草纹,线条流畅。综观历代青花,为画面题款的仅此一件。

  该器出土至今近半个世纪,出土时已经破损,口沿残缺二分之一,尺寸为8厘米×2厘米。曾经修复,因工艺粗糙,效果不甚理想。最近外省市博物馆为改建陈列,需增加有分量的展品,即将该器送至上海博物馆,由笔者主持进行重新修复。

  笔者首先制定修复方案,审定后拍摄损坏照存档,然后进行清洗。先将器物放入超声波清洗器内,在清水中加适量化学试剂加热处理,开机二至三小时后修复处自然脱落。在清洗过程中发现瓶内存有大量沉积物,沉积物中埋藏两块青花残片,经仔细清洗后确认与该器吻合,这两片珍贵的残片出土后深藏瓶内半个世纪不为人知,这次修复必须重新利用,尽量做到原汁原味,还其真面貌。

  在修复中,采用无色透明双份组环氧树脂将两片青花残片粘接复原,残缺处用瓷粉加合成材料进行补缺。器物完整后,做底色、绘彩、上釉、罩光,这一系列工序均采用机械与传统的手工绘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

  一件珍贵精美的古瓷,略有破损自然影响身价,一旦修复完整其身价必然倍增。为讲究展品的完美,在修复时的每道工序必须做到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力求天衣无缝,尽善尽美。

  这件珍贵的玉壶春瓶经一个月的精心修复已完好如初,不久将在博物馆重放光彩。
  青花瓷,即白地蓝花瓷,它起源于唐河南的巩县窑。元代时,江西景德镇窑已能烧制出成熟而精美的产品了。

  青花的着色剂为氧化钴。制作时,用钴料在泥胎上绘画,施上一层透明釉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青花的着色力强,呈色鲜艳,它是釉下彩,色泽永不磨损。它的这些优点,是其他彩瓷所无法与其媲美的。

  1959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东善桥明代黔宁王沐英墓出土了一件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见图),由景德镇窑烧制。梅瓶的称谓,因该瓶的口甚小,只能插入梅枝而得名。瓶高44.1厘米,口径5.5厘米。小口,丰肩,斜腹,收胫,平底。造型典雅秀美,线条潇洒而流畅。肩部绘有杂宝纹及缠枝花卉,近底处绘有卷草纹和变形的莲瓣纹。瓶腹绘有松、竹、梅,我国传统的装饰图案,俗称“岁寒三友”,衬托人物的高风亮节。中间主题图案是一幅脍炙人口的传统历史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足智多谋、具有大将风范的韩信,投奔汉高祖刘邦后,仅被授予芝麻绿豆似的都尉官。韩信心中十分闷郁。他在多次向推荐他的丞相萧何诉说未果后,终于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不辞而去。待丞相萧何闻讯,即刻催马扬鞭连夜十万火急地向前追赶韩信。图中韩信已至江边,即将远去。萧何挥鞭纵马,紧紧追上前来,一个是为报效国家未被重用而深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感;一个是为国家追赶栋梁之材心急如焚的老丞相。画面表现淋漓尽致,扣人心弦。

  这一件元代青花梅瓶“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发色苍翠浓重,美艳动人,器型设计婀娜多姿,瓷质洁白细腻,是元青花中的精品,可以想象当时在制作此瓶时,工匠们不论在制作、绘画还是在施釉、烧制等方面均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这一件珍贵的艺术瓷,现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

元代红绿彩玉壶春瓶残片
残片面积近百平方厘米,胎质白细,釉色白中闪青,釉面上残存着用红、绿两色低温彩釉绘制的图案,从上到下依次为连续如意云头纹,狮子盘球纹。如意云头纹为红彩填地,挤出白色云头纹,间缀绿彩。狮纹仅存一狮的头、耳部。红彩勾线、绿彩填色,旁饰火焰纹。此块残片应为玉壶春瓶肩腹部。从其胎质、釉色、纹饰画法方面观察,应为元代景德镇窑烧制,若为完整瓶高应在30厘米左右,与之相近者仅在日本存有一件完整器,但两者纹饰仍有细微差别,除此两者外,未见有同类者出现(赝品除外),此物虽残犹珍,完整者举世无双,堪称无价之宝,残片虽有人言有数片之多,但从未人见,言此片世仅存一,应不为过,市价在万元之上。

直口圆唇,短颈,球腹,平底。器表为淡蓝色施釉不到底,口沿和腹部呈现对称的窑变自然玫瑰色斑,华丽典雅。元磁州窑烛台
器高20厘米,塑一兽立于案台之上,兽背负一盏状物,胎质粗黄,施半透明黄白色釉,上用黑彩饰纹,兽腹两侧各草书一“福”字。磁州窑器上书文字者,多为金元时期烧制,与此“福”字相同者,曾见于明代初期江西景德镇地区烧制的青花盘碗内底中。而此器的流传地区、造型、工艺、胎釉等特点显示,应为元代时期北方磁州窑系烧制,惜器有残缺后修,市价应在300元左右。

炉高15厘米,板沿平口,束颈、鼓腹、三兽足,外壁施青釉,内壁施釉不及底,无釉处的黄色胎质泛红,器身制作规整,釉色绿中闪黄,透明感很强,釉内开细小纹片,从其器形、胎质、釉色等方面分析,这是一件元代时期浙江省龙泉窑烧制的青瓷香炉,如无残缺,市价应为数万元之上,此器有修,市价在800元左右。

综观各类有关瓷器评说之书,关于元代枢密院在景德镇湖田窑定烧器——印有铭文的枢府卵白釉瓷的描述不多,仅简单介绍几句而已,具体介绍某一器物的详细特征,如质地、造型、产量等不多见,其图文照片亦少见。据悉,在国内外各大小博物馆中,也极少见到元代官器枢府瓷实物陈列出来供人参观、学习。可见,枢府瓷的存世量是不多的,这也正是它弥足珍贵所在。

笔者喜收藏,尤以瓷器为最爱。在所藏数百件各朝代、各款式的瓷器中,有一件元代生产的枢府卵白釉盘较显珍贵:它不仅做工精美,造型规整,且釉润而厚,印花图纹清晰,故而人见人爱。该盘的口径为17.6厘米,足径为6厘米,高5.2厘米;盘的壁为上薄下厚,其胎质坚实紧密,手感颇重;除底足无釉外,通体施以呈失透状的卵白釉;盘内壁外沿印花六朵,其间对称地印有“枢府”二字,盘心印花四朵,排列整齐有序,其图纹清晰可辨,应为缠枝牡丹。盘的足径小但厚实,圈足略外撇,使盘显得墩实、稳重。因底足无釉,故可见火石红斑。底足修胎略简单、粗糙,这正是元代工艺之表现。

我们知道,自元代始,朝廷成立“浮梁瓷局”并于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开始烧制卵白釉瓷。为与民间用瓷有所区别,由官府指定烧制的瓷器上分别印上“枢府”、“太禧”、“福禄”等铭款,这就是元代官器认证特征,并严格执行“有命则供,否则止”之政策,可见其生产数量是有限的。

据报道,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只枢府卵白釉印花折腰碗,其碗内壁上所印之花纹图案亦为:内壁外沿印缠枝牡丹一圈,在六朵牡丹花中间,印有相对的“枢府”二字,碗心饰有四朵牡丹,排列有序,这不正好与本人珍藏之盘所绘纹饰基本一致。以此推断,我想它们应为同一窑口所产,并有可能是同一套器皿中的一只。如确是那样,我真希望它们能有同时在一个橱窗里展出的机会。如确能实现,那就达到“珠联璧合”之目的了。

影青兽耳汉壶瓶北宋钧窑玫瑰紫碗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自唐宋以后的帝王都把钧瓷列为御用珍品,每年只准生产三十六件,诰封为“神钧宝瓷”、“奇珍异宝”、“精妙绝品”、直到清朝才传入民间,当今仍是我国馈赠各国宾朋的珍贵礼品。

钧瓷乃皇室的传世宝,唐玄宗立令“钧不随葬”,所以墓葬出土的文物中也甚为稀少。世界著名的各大博物馆虽有收藏,为数亦寥寥无几。故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 不可夸富”之说。 钧瓷以釉厚为本。其色或沉釉底、或悬釉中、或浮釉表,釉厚浑活,釉层乳光莹润,层次繁多,透活欲滴,立体感极强。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碗
说明: 高7.5厘米,口径23.3厘米,底径6厘米。

这件北宋刻花牡丹纹碗,高7.5厘米,口径23.3厘米,底径6厘米。敞口,弧腹,圈足,足削修规整,足底露胎,胎呈灰褐色,胎质坚密。碗内刻花,一周弦纹下刻缠枝牡丹花叶纹,一花盛开,二蕾含苞待放,花叶上均划出叶脉。该碗刀锋犀利、潇洒,深浅有致。牡丹花繁而不乱,既追求了形式变化,又能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花冠丰满,花叶分披,花枝缠绕,奔放流畅,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通体施以青釉,釉色青中闪黄,花纹清晰,浓淡相间,纹样微凸,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牡丹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富贵,器物上饰缠枝牡丹是耀州窑北宋中期最为盛行的题材,该碗当为耀州窑鼎盛时期之作,代表了耀州窑刻花青瓷烧造的最高水平。

此碗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五管瓶,是宋代浙江青瓷中常见的器型,其造型奇特,因腹部伸出五支圆管而得名。以龙泉窑产品最为著名。今介绍两件宋代龙泉窑五管瓶与同好们共赏。

北宋刻花莲瓣纹五管瓶 图1 器高24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6.8厘米。圆口,直颈,圆肩,圈足,肩部置五管,腹部用五层弦纹装饰,在弦纹层分别用菱形纹、卷草纹、莲瓣纹装饰。内外施青釉,釉色青中显黄,釉光温润。配莲花形盖,盖面用莲瓣纹装饰,盖钮雕刻一朵莲花。外底无釉,胎质灰白。胎体厚重。在五管瓶上用莲瓣纹装饰,盖钮为花苞形,为北宋五管瓶的特征。此器造型优美庄重,别具一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南宋 龙泉窑青釉颈瓶
高13.3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4.8厘米南宋 吉州窑黑褐釉珍珠点盏
此盏弧腹,侈口(口沿局部见有修补痕迹),黑褐釉地珍珠点彩。整体观察胎釉老气明显,应是南宋时期江西吉州窑制品。龙泉鬲式炉
今年初夏,应瓷友吕国玉兄邀请,结伴去宋代古瓷发祥地江南某小城赏玩。恰巧该市举办建国以来首次民间文物交流会。摊位如织,观者如云。虽然摊主都是些老面孔,藏品七不离八赝品多真品少。但吕兄仍然凭其一双慧眼,寻觅到一件不可多得的玳瑁质地古梳。而我也收藏到一件踏破铁鞋无觅处,心仪已久的南宋龙泉窑粉青三足鬲炉。

此炉为时人焚香用具,口径14.8厘米,高8.5厘米。南宋晚期龙泉窑产品。造型仿自周代铜鬲样式,故又称鬲式炉。炉的腹部至足凸起三条状,釉薄处呈白色,是有意识地显露出其所用坯土的白度,俗称“出筋”,通体施青釉,明澈温润,苍翠如玉。由于这种釉是石灰碱釉,在显微镜下可见釉层含有大量小气泡和未熔石英颗粒,带来无穷的美感让人陶醉。

钧瓷以窑变为神。烧制中同施一种釉,一经烧成即呈五光十色。故云“入窑 一色,出窑万彩”。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形成了色彩变幻无究的神奇,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渗化,相映生辉。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下观赏各有情趣,耐人寻味,并辄有新意。且有“千钧万变,意境无穷”“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称,所以极具收藏价值。

钧瓷以开片为奇,开片又称“迸瓷”,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就在釉裂开片中出现了人力不可为的奇迹:珍珠点、鱼子纹、蟹爪痕、兔丝缕、蛛丝张网,蚯蚓走泥。即成瑰宝珍品。

钧瓷以出现景观为绝。形品在窑变中出现:暮沉霞飞、紫翠生烟、寒鸦归林、星辰满天、仙山琼阁、杏雨江南。呈现景观画幅的钧瓷,列为空前绝后的极品。

钧瓷经宋钧、元钧、明清之后,特别是当代作品:取‘元钧’的聚色成形;纳千年之传统技艺;汇百家之精粹秘方,重建起新的辉煌。
龙泉窑塔式瓶 宋 高18厘米
此瓶造型新颖别致,器上部作琮式,下部呈塔式,下附四如意足。器身纹样采用印花工艺而成,纹样以纤细的阳纹线条和凸起的阳纹块面图案组成。通体青釉明亮光澈,凸纹釉薄处微呈灰白胎色,足端露胎处呈赭红色。
龙泉窑莲瓣碗 南宋 17X7厘米
此碗口略内收,弧腹小圈足。外壁隐约凸起莲瓣纹。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晚期的瓷器上已画现刻划简单的连瓣纹,以后渐多,成为传统纹饰。


龙泉窑三足鬲炉 宋 高11厘米
此器形制仿青铜器帛而成,口外侈微折,颈短且直,腹扁圆略鼓,附三乳形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釉,釉质莹润。


龙泉窑花口洗 宋 口径17厘米
龙泉窑始烧于南朝,于南宋极盛,青瓷质量最好,还成功地烧制了粉青、梅子青等青翠娇艳的釉色,代表了宋代龙泉青瓷发展的最高水平。此洗形体优美,光素无纹,釉色极佳。


敞口,广腹,圈足。碗身呈莲瓣状,造型别致釉色温润,有细碎的纹片。
官窑专门为宫廷制作瓷器,所以制品大多异常精美,入品也是出自宋代官窑。釉胎均薄,呈六棱花形,釉为粉青色,是当时的上上品,器内及底部布满开片纹,层层叠叠,釉面光滑。


青白釉凤首瓶 宋 高 40·9厘米
青白釉注子温碗一套 北宋
此器为盛酒、温酒的酒具。圈足处皆上釉,为北宋时期流行的生活器具。南北窑场昔遍烧制,此套乃景德镇湖田窑烧制青白釉典型作品,俗称 "狗头壶"。传世下来极为难得。小伤。
玳瑁釉斗笠碗 北宋 □径15.5匣米
玳瑁釉是吉州窑的产品,釉面黑、黄等色交织混合,釉面滋润,玳瑁釉器的坯体,系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工做成;生坯挂釉,入窑焙烧后挂一次膨胀系数不同的釉,并重烧一次,由于釉层的龟裂、流动、密集、填缝,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纹,故称玳瑁釉。此碗口大微敛,深腹。
建阳窑兔毫盏 宋 口径9·5厘米
釉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兔毫,谓兔毫斑 。兔毫是黑釉的名贵品种,福建省很多瓷窑都烧制带兔毫纹的黑盏,以建阳窑的产品最著名。兔毫盏是建窑黑瓷中的名贵品种,极受收藏家珍视。
唐宋时期的扬州,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和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宝应地处江淮之间,位于北方通向扬州的运河线上。由于漕船穿梭来往和外国使者、商人纷纷沿运北上,使宝应这座小城日益繁荣。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宝应县城中心发现了两处重要的北宋时期的墓群,其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瓷器,窑口较多,品种丰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青釉水波鱼纹盏就是该墓群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见图)。该盏系耀州窑特色产品,口径12.4厘米,底径3.2厘米,整器呈斗笠状,敞口外撇;斜直腹,矮足,青灰薄胎,内外满施青绿色釉,釉色微黄,质地细腻,釉光莹润,釉层明亮,釉面有细碎小开片。碗内剔刻11层水波纹,中间刻4条腹向上背朝下的鱼纹,鱼相向对称,碗心点缀田螺纹,外壁剔刻扇骨纹。水波纹刻划细腻,极为自然,游鱼生灵活现,若隐若现。从这件青釉水波鱼纹盏中体现了耀瓷工匠们的精美手艺,并寄托着人们向往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


“官”字款镶金口白瓷盘 辽
辽代早期从中原地区虏掠了一批制瓷工匠,建立了自己的制瓷业,这些工匠主要来自定州,因而早期的辽白瓷全仿自著名的定瓷,辽还仿照定州窑建立了目己的官窑。此盘胎质细腻而色白如粉,瓷化程度甚高,内外施全釉,澄明光洁,口镶金边,底刻"官"字则说明是高级的、供御用的官窑产品。
宋·影青瓷三足炉,高6.7厘米、口径11.7厘米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据说开始时是作为陪葬的明器,以后又作寝具和诊脉之用。宋代,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对此,《清高宗御制咏瓷诗》咏宋代瓷枕曰:“修内当时秘,千年制朴淳。通身辞火气,彻体蕴精神。木以阳城重,玉非荆国珍。不须更鼓响,防值碎椎人。”这时期有不少生产瓷枕出名的窑口,如河北定窑、磁州窑、河南巩县窑、湖南长沙窑、江西景德镇等。造型有长方、八方、银锭、花瓣、如意云头,等等。著名的品种也不少,如珍珠地划花枕、白地黑花枕、青白釉枕、三彩枕等。

宋代三彩双狮花卉瓷枕(见图),长22.2厘米、宽14厘米,高10厘米,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该枕的枕面呈一长方形,中间稍凹,两边微翘,面上刻画花卉形图案。枕面下塑两只对称排列的狮子形象,狮子呈伏卧状,分列左右两边,面部表情呈龇牙咧嘴状。左边一狮的右边嘴角上有一小洞,应为出气孔,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烧造时发生炸裂。两狮的中间雕一只彩球,并系有彩带。全器除底部素面外,其余地方皆施以黄、绿、青等釉色,色泽均匀,且浓淡有别。

宋代瓷枕的造型、样式非常丰富,尤其是以塑造为兽状者较为多见,无不是造型精巧,制作细腻。而就此件三彩双狮花卉瓷枕而言,制作者巧妙地把狮子、彩球和瓷枕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可谓是独具匠心,给整件器物平添了一份美感,充分体现了宋代瓷枕制造的工艺水平。
汝窑是北宋后期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百年。因开窑时间短,传世作品不足百件,愈发珍贵。仅就宋瓷而言,汝窑的成就最高。后人形容汝瓷釉色有“雨过天晴云破处”诗句,天青色调为其正色。其实汝瓷的釉色还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有玉石般的感觉,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有人称之为“鱼子纹”“芝麻花”“蟹爪纹”等。器物均为满釉支烧,面有细小的芝麻钉痕。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随着汝窑遗址的发现挖掘,出现了不少书谱鲜见记载的汝瓷器形和纹饰品种。原传统观点,认为汝窑瓷器光素无纹。现出土的汝瓷残件有刻划花、模印、浮雕装饰手法。原来与汝窑相区分的是临汝窑,现又多出民汝的新概念。可见人们对古陶瓷及窑口的认知,随着考古新发现,而与时俱进。
如图所示的汝窑青瓷莲花三足洗,高8.5cm,口径6.5cm。造型奇特,构思巧妙。与那常见书谱的汝窑虾青莲花碗明显不同,该洗更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下置外撇三足更添情趣。且发色天青,釉色温润如古玉。天青釉中有“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花口和花棱折瓣处略见红光,这也是汝瓷的一个典型特征。该洗原为一法国收藏家收藏,其后人出让时,在泰国由收藏家培芝先生购得,返回中国。

宋、金时小瓷枕广为流行,有最简单的长方形,亦有动物造型的,如虎形枕,及状似如意云状,取其吉祥意的如意枕,本件婴儿枕为其中造型较为繁复者。宋代婴儿纹样极为流行,传世宋瓷中,北方青瓷系、景德镇影青瓷、技法繁杂的磁州窑系以及本件所属的定窑系,均可见以婴儿或孩童嬉戏为纹样的作品。  


定窑白瓷童子诵经壶 宋
定窑产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具。这件壶构思精巧,作人物造型,双目微闭沉思,双手捧经成流,身着通肩宽袖袍衣,衣纹刻划简洁流畅,线条优美,是宋代定窑瓷器中的精品。


辽宋西夏金时期 钧窑玫瑰紫海棠式花盆
钧窑遗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境内,现已发现窑址100多处,其中钧台八卦洞窑是北宋末年建立的官窑,专门烧制宫廷陈设的花盆、洗、尊等瓷器。钧窑瓷器属北方青瓷系统,釉色以青蓝为基调,因釉料中含氧化铜,烧成的瓷器可于青蓝中呈现紫红色,人们称其为“窑变”。钧窑的另一特点是烧制的瓷器釉面往往有“蚯蚓走泥”纹,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釉层发生干裂,低粘度釉在高温作用下流入裂口,形成这种特有的纹路。这件传世的宋代钧窑花盆,造型端庄,色彩斑斓,晶莹的天蓝釉色中映现出宛如玫瑰般的紫红。


汝窑出戟尊 宋 14*11。5厘米
器形古朴稚拙。釉质光润亚滑,开鱼仔纹片。足底有3个芝麻状支钉痕,其中两枚紧靠足墙,支钉断截面呈白色,这种紧靠足墙的芝麻状支钉痕成为汝窑器的一大特征。"奉化"楷书刻款残。


哥窑方洗釉水肥厚滋润、开片均匀,胎质厚重。底刻 "官"宇款,原为同治皇帝的老师李鸿藻所藏之物,后传至其子手里,被一收藏家征得,一直藏不示人。
青白釉凤首瓶 宋 高 40·9厘米
隋朝《白釉象首龙柄壶》高13厘米,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
唐朝《白釉双龙耳瓶》高51厘米,底径10.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彩绘陶马》高49厘米,河南省巩县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此兽人面兽身,昂首挺胸,项背附戟,面部狰狞,肩部有刻划的花翼。通体施白釉,唯面部间绘黑彩。

公元六一七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反隋,李渊于公元六一八年称帝,世称唐高宗,建帝都于长安,唐代共历时近三百年,在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贞观年间,国力强盛国土宽阔,可谓雄风豪迈,四方各国纷至沓来朝贡,往来于“丝绸之路”与大唐帝国建立贸易关系,国民经济大步发展,即后世称为“贞观盛世”也,当时由宫廷制作的绚丽多姿出神入化的唐代金银器和琉璃器亦称誉世界。虽然琉璃器于汉魏时期由埃及西欧等国作为贡品进入中国,但至唐代时中国已能吹制出质量很高、器壁极薄、光亮度极美的琉璃重器,备受世人珍爱。

本文所示图为唐代四色琉璃镶嵌宝瓶。此瓶系用唐代的手工镶嵌吹制工艺,造型优美流畅。虽遍体疤痕满布粉色“银釉”,却掩盖不住它“宝光四射”的英姿。在深绿色的瓶体上嵌入靛蓝、玫红色琉璃线各二条盘旋而上至瓶口,让观者有种随风起舞之感,而曲线优美的瓶颈自然地延伸至瓶口,造型犹如一颗硕大碧水自天而降。瓶口向外翻卷并在上面镶嵌二排红色及白色的琉璃珠,尽显唐王朝工匠高超的技艺和聪明才智。
  汉代 公元前206—220年 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政治上独尊儒术,按儒家经典拟定朝仪、丧葬制度等,就陪葬人俑数量也按等级给予丧礼规定。

  东汉时期 公元25—220年 ,旧式陶礼器显著减少以至绝迹,东汉中期以后的墓葬中,炫耀地主庄园经济以及依附农民、奴婢的成套模型明器和画像砖、陶制楼阁和城堡模型大量出土。其中陶制楼阁的数量和形式很多,主要出于东汉墓内,其随葬陶器的数量之多和品种之广,大大超过了以往各代墓内随葬的陶器,其中一部分实用器,绝大多数为明器,而且由于地区、墓主和时代早晚的不同,随葬陶器的形制、种类、数量也有差别。江南的广东地区,汉武帝消灭南越以后,随葬于东汉时期大量的陶屋模型,与中原地区差别明显缩小。

  该楼阁高27厘米,底座为16×18.5厘米,共分两层,由上下屋身、屋顶、底座和平座栏杆四部分组成。下屋身设一前门和一刻划后窗;上屋身设一门三透窗,屋壁上印有麻布状方格纹和绳纹。上下两层以横竖梁插栱支撑屋檐,出檐大,四周有回廊。屋顶为庑殿式,屋面平直。四个屋角和屋顶横脊略有起翘。楼阁门前捏塑有两位侍卫俑,阁内塑坐一官吏俑,用利器刻眼、鼻、嘴,用木片划阴线表示衣纹,用手捏成身躯,体态合理,造型生动。楼阁的整个结构技术满足了大出檐屋面遮阳、避风、防水和凭栏眺望的需求;向上逐步缩小的框架结构,使楼阁造型稳固,收进与挑出的轮廓线节奏分明。总之,高层楼阁的出现,逐步替代了西汉及汉以前夯土筑台建屋的建筑形式,标志着建筑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创造了中国楼阁式建筑的特殊风格,实为不可多得的古代建筑实物佐证。

  晚唐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瓷的釉色以青为主,青中带灰,形成特有的“艾叶色”,晶莹润泽。越窑创烧于唐朝至五代时期,烧制技术至宋朝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在当时的吴越一带,即现在浙江的余姚、上虞、诸暨等地出现了大量的越窑古窑址,这表明了盛唐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制瓷业兴盛。从五代 公元907 960年 起,制瓷业开始设立“御窑”即“官窑”,产品专供宫廷使用,越窑瓷器作为御用的也称为秘色瓷,宋人曾慥《高斋漫录》说:“吴越秘色窑,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秘色实即还原焰经1300℃高温烧成的,釉色即所谓艾青、湖绿、翠青的“千峰翠”色。

  本件藏品是一件五代越窑瓜棱云纹双系梅瓶,瓶高31厘米。梅瓶是古代的储酒器,釉色为典型的艾青色,通体施釉,圈足支烧,底部阴刻“内”字(见图),可见这件作品是当时供“内府”使用的官窑器。整件梅瓶刻有六条瓜棱线,并在瓶体上以本色釉划刻六朵飘带立云纹,瓶肩部塑二圆孔,便于穿绳系带,瓶口外卷,亭亭玉立,美不胜收。五代梅瓶与后世梅瓶稍有不同的是口颈稍长、肩腹较宽,并带有双系,这是梅瓶初创时期的特征,不过那时这种作为酒具的窑器,不称梅瓶,而叫酒经、经瓶,至晚清“梅瓶”称谓才出现,因其小口仅能容纳一枝梅而得名。

  2005年,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秋拍,曾以46.04万美元,拍出了一件器高39厘米的五代越窑刻花带盖梅瓶,得主是台湾私人收藏家,刻花图案也是飘带立云纹。由此可见梅瓶因其精湛的工艺以及独特的人文价值,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是收藏拍卖市场的宠儿。
金代耀州窑青釉狮形灯盏
说明: 高9.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7*5厘米。

这件金代青釉狮形灯盏高9.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7*5厘米。灯座为卧狮状,狮子张嘴露齿,回首左视,耳、鼻、须、眼等刻印清晰;狮四肢前屈,尾上翘,卧在长方形底座上,形象颇为生动。狮背上置一圆形盏,盏为菊瓣形口,有30余瓣,盏内印花,盏心为折枝牡丹纹,盏壁模印莲瓣纹。灯盏通体施青釉,釉色姜黄,有开片,釉薄处显胎筋,胎色灰白。底足无釉,有一孔。一盏之内以菊、莲、牡丹三种花卉装饰,很是难得。

此盏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代钧瓷鸡心罐底足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