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民老师:想孩子变得勇敢自信,不在胆小自卑,家长要怎么做?

最好不要采取棍棒教育。

为什么父母应该尽量避免打骂孩子?

因为当父母打了孩子以后,这个孩子内心往往会觉得很愤怒,他会觉得不公平,认为自己之所以挨打,是因为父母是大人,而自己是没有反抗能力的小孩。他甚至会想,“等我长大了就没人敢打我了”。有些内心愤怒的孩子,可能还会把愤怒发泄到比他更弱小的同学身上;这里面的逻辑是:既然大人仗着比我大可以打我,我就可以欺负比我更小的孩子。

也有些孩子可能会在被打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学校经常捣乱,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家长可能会接到老师的投诉,说孩子在学校里破坏规则,处处与人作对。这其实也是因为孩子难以压抑愤怒的情绪,将这种愤怒投射到了其他人身上。

父母打孩子,还可能使孩子的胆子变小,战战兢兢,做什么事都很退缩,什么时候都不敢冲在前面。

所以打孩子这种行为非常不可取,容易产生各种消极后果。父母打骂完之后,要么得到一个在学校里捣乱的孩子,要么得到一个丧失自信的孩子。

其次,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才是惩罚孩子的正确方式。

有些父母认为,体罚也是一种教育方法。体罚的确是惩罚的一种,但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惩罚方式。家庭教育中当然可以有惩罚,但是惩罚一定要预先告知。比如说,父母需要告诉孩子,不可以犯某个错误,如果犯了就要打十下手心。因为有了这个预告,孩子事先了解了犯错后果,就算他真的犯了错,父母对他实施惩罚,他也会心服口服,认为惩罚是有道理的。既然惩罚是有道理的,孩子就不会留下对父母的愤怒与不满,也不会出现问题行为。同时,因为有了对惩罚的预告,父母也不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父母不失控,就不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否则,对于挨打的恐惧会一辈子刻在孩子的记忆里,给孩子未来的发展留下隐患。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父母已经失控打了孩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父母最好的弥补办法,就是向孩子道歉。在家庭教育中,道歉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父母不是神,也是人;而只要是人,就会犯错。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犯错在所难免,重要的是犯错之后要道歉。

例如,爸爸可以告诉孩子:“爸爸昨天比较冲动,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你犯了错误之后,爸爸没有冷静下来想一想,你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应该怎样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而是用暴力来惩罚你。也许你心里会很愤怒,爸爸也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爸爸以后尽量不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另外,关于你犯的这个错误,我们还是可以讨论一下的。”接着,爸爸就可以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讨论,为什么孩子会犯错,犯错的后果是什么,让孩子以后避免再犯同样的错。在这样的谈话进行之后,孩子的情绪会恢复,也就把打孩子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让孩子自信勇敢的表达自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