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小孩脾气很犟,不听话。还总问你亲不亲我,我是不是你亲孩?

  你怎么让我看见你的脆弱
  爷爷去了,在医院住了三个月零十六天。他天天晚上在那里守着,可还是没能留住最爱的亲人。爷爷临走前最后一句话是留给他的“三儿啊,爹走了,以后不能疼你了。”
  这句话,让他泪流满面,蹲在医院走廊的一角,哭得像个孩子。
  远远的,我不知道是否该走过去,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还有我呢,就像我每次难过的时候,他总会想尽办法让我振作一样。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流眼泪和他这样无助的样子。
  长期以来,我都以为他坚强得像座山,已经没有什么能将他打倒。可是那几天,他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走起路来,再也不是一个矫健男人的样子,不长的距离,他也会赶得气喘吁吁;爬楼梯到四楼的时候,他居然需要在拐角的地方扶着栏杆歇上半天。我一下子恍惚,这还是那个曾经背着两袋面粉,一口气上到六楼的男人吗?
  他汹涌的眼泪和他忽然之间的苍老,让我一下子惶恐起来,我以为,这一生,我都会活在他的宠爱里:我以为,他坚强的背后有无穷的力量,所以,我从来没有试图想要了解他的心。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这个被我叫了二十多年爸爸的男人,原来也很脆弱。
  你曾是受尽宠爱的孩子
  他出生那年,他的母亲已经四十岁,在他之前家里已经有四个孩子。那个年代物质生活虽然贫乏,但爱从不贫乏,作为老幺的他,得到了那个家庭能给予他的最好的生活。
  他的童年,想必比我的童年还要受宠。他时常给我讲起,他的母亲在众多孩子中如何袒护他,他的父亲如何在过年的时候只给他添了新衣,语气里,不无自豪。我听了,却只是撇撇嘴,实在无法将那个受尽宠爱的小男孩与眼前这个有些落魄的男人画等号。
  在五个孩子里面,他最爱念书,戴副眼镜,文文弱弱的样子,如果命运待他再好一点,现在他也许会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中学老师,或者在机关办公室里喝茶看报。
  然而,那个年代能进工厂才是最荣耀的,于是疼爱他却短视的父母让他从市里的重点高中退学,接班去了一家国有企业。
  年轻时的他倔犟而任性,常常和父母对着干。最厉害的一次,他几乎要和父亲断绝关系。仗着父母如影随形的爱,他知道自己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失去那份宠爱。
  世事难料,没过几年,国企效益下滑,他和妻子双双下岗,生活一下子就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本来就不宽裕的家,更显得拮据起来。
  也许就是从那一天起,他突然懂得,这一次,没有人会宠他了。
  何时你成了我们的山
  下岗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使出浑身的劲儿,没日没夜地干活。上建筑工地、摆地摊、贩菜,他和那些五大三粗的男人一起在建筑工地上背砖,他被包工头当着许多人的面骂,他每天守在菜市场,最后一个收摊……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而是天天,年年,似乎永无尽头。
  在那些年里,他没在人前流过一滴泪,甚至在老板骂他的那一瞬间,会挤出一个谄媚的笑。那样的低三下四,只是为了少得可怜的工钱。上有老,下有小,他没有选择。几年间,他不知干过多少苦力,可日子还是过得拮据,妻子难免有抱怨,别的男人如何有本事,自己当初咋就跟了他。即使是这样伤人的话,他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说到底,那些抱怨早已成了生活里的作料,有点辣,有点苦。
  生活再苦,想想一天天长大的女儿,他就没了半点怨言。他疼女儿,带着父爱的宠。女儿是独生女,几乎占尽所有独生女的坏脾气,霸道、任性,又懂得撒娇耍赖,每每至此,他都束手无策,只得纵容。妻子说他快要把孩子惯坏了,他也只是一笑。其实不是真没招儿治,而是下不去手。于是女儿也“欺负”他,分苹果时,把最大的给妈妈,最小的给他,女儿从不敢对妈妈不恭,却唯独敢和他顶撞。
  他很少生气,就像当年父母待他一样,把女儿捧在手心,爱在心口。女儿上高中住校,他总是骑车从工地返回家,带了妻子备好的食物,再赶几十里路,给女儿送去。女儿到外地上学的那年,他陪着女儿一路从家乡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学校,临别的时候,在马路边,这个从不曾落泪的男人,居然眼睛湿润,在一旁默默地抽着烟,袅袅升起的烟呛得人想流泪。
  长大以后,我一直在外地念书、工作,只有放长假的时候,才会像个公主一样回到家里,贪享那一份来自他的宠爱。回到家,却常常不见他,母亲说,他在外面帮人干活,赚不了几个钱,一把老骨头却不肯闲下来。
  我告诉他,以后不要那么辛苦,这么大年纪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多委屈自己。他笑,一脸的皱纹,却如水般平静坦然,“不怕,这把岁数,啥事没经历过,你们年轻人脸皮儿薄,我这张老脸…”
  妻子数落他,在孩子面前,说话一点儿没个大人样。
  是呢,他一直没个大人样,他总是把家里的事情用最轻松的口气讲给我听,总是装作什么都无所谓,告诉我出门在外不要记挂家里,告诉我无论我怎么样,都是他最骄傲的女儿。
  他跟我开玩笑,“以后等你成了家,会不会嫌我又老又脏不让我进门?”
  我的泪几乎喷涌而出,我知道,他是多么害怕,等我羽翼丰满,便会自己飞走,便会将他忘记。
  也许,他迟早都会变成一个琐碎的男人,走在大街上,他不高大,也不优雅,在别人眼里,他只是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魅力、愈见苍老的男人,像他这样的人,满大街都是。也许你路过工地时看见过有个佝偻着背、没有任何表情的老头儿在干活,也许你走过菜市场看见过一个斤斤计较、一脸圆滑的小贩,那也许就是他,我的父亲。
  我给他买了衬衣,他却舍不得穿,见人就说女儿给他买了名牌衣服,其实我只是在商场打折的时候,才会想起给他捎一件“表表孝心”。听母亲念叨,他不肯停下来,只要有活干他就往外跑。他说,丫头结婚需要钱,给孩儿多攒点钱买房,哪能啥事不干光等着丫头养。
  我的眼泪终于还是没有忍住,我能给他的爱,原来,一点点都被他轻轻收集起来,然后再用他的爱包裹,加倍地传给了我。

}

“在‘气头上’忍不住动手了。”

“我用洪荒之力也没控住自己,最后还是打了一顿。”……

上个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晨刊记者在多个家长群随机进行了调查,很多家长“坦白”都有过打孩子的经历,而打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是非知对错”“让他长记性”。有的父母甚至搬出老一辈的教育理念:不打不成才啊。

但说起打孩子的真实感受,家长们的心路历程都是相似的,就是打的时候解气,打完就后悔。“现在提倡鼓励教育,也怕老观念、老做法给孩子心理造成创伤,适得其反。”“哪里有这样的培训课啊,我感觉自己需要去上上课。”有的家长甚至希望能得到专业老师的建议和指点。

对孩子动手“管用”吗?“气头”上的家长如何控制情绪?面对“熊孩子”应该如何沟通教育,听听专家的观点和建议。家 长 调 查

家长A:情绪一上来,手上就“刹不住闸”

估计我是属于打孩子比较多的。在小学前,我是不太主张打孩子,而且也没打过孩子。但是自从孩子上了小学,这手上总是“刹不住”,原因是孩子学习太不上心了。即便是讲过好几遍的题孩子还是错误不断,生字也错得一塌糊涂。

我是“职场妈妈”,下班后有工作要带回家处理,还要陪伴孩子学习,经常忙得焦头烂额。越在这个时候,孩子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就是不认真学习。

前几天刚结束的期中考试,考试前多次提醒他要认真审题,认真做题。其实这种类似的话都说破了嘴皮。结果试卷发下来一看,有3道题审题审错了,还包括一道大题。当时,我气得憋了好几次都没憋住,把试卷扔他头上,拿起棍子打了他的屁股。

但打了之后也很困惑:孩子小的时候,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他还是很害怕的。到了六年级,越打孩子越不配合,孩子现在根本不愿意听我讲道理了,哎,打也不是,训也不行,真想找个这样的培训课,让我也学习学习应该怎么做。(讲述人 希希)

家长B:为了儿子能写手好字,第一次动了手“只为让他长长记性”

看着熟睡中的儿子,大倩既心疼又无奈。

“打他,只想让他长长记性。”跟儿子动手,都是因为写作业:书写太潦草、错题一大片。

儿子马上就上六年级了,字体书写要求越来越高,可最近先不说作业的正确率,光字体就让人崩溃。

“大大小小,歪七扭八。”大倩忍着怒火让儿子擦去重写,但钢笔的印记还是影响了重写后的书面整洁,最近这种场景几乎天天上演。

为了儿子的书写,大倩真是操碎了心:每周的书法班,光接送就占去她一天的周末时光。每天的练字打卡,大倩一天也不敢耽搁,可是儿子练字时一笔一划,写得有模有样,一写作业又变回“原形”。

大倩也用了很多奖惩办法:连续一周写得认真,就能满足一个小愿望;反之,写得不过关,周末就加练一张字,但也好不了几天。

“为什么书写又这么差?”“还可以啊,能看得过去。”儿子满不在乎的态度,大倩忍无可忍,“伸出手来!”

“啪!”拿起桌上的课本,大倩重重地拍在了儿子手上,“为啥总是不好好写字?好好记着这个滋味!”

儿子瞬间掉下眼泪,嘴里也在求饶,深吸一口气,大倩转身出了儿子房间。

“哪个妈妈不疼孩子,受点皮肉之苦,或许能长记性!”大倩的想法刚一实施,就后悔了,看着儿子哭妈妈很心疼,但“慈母多败儿”,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定得让他长记性。

家长C:我会吼两句但不会动手,小时候被打的经历,记到现在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作品,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上最好的大学,找最好的工作,从从容容地过好生活。为了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爸妈倾其所有,甚至把自己逼成了“虎妈”“狼爸”。

我就很荣幸地有位“虎妈”,记忆里总是隔三差五地挨打,但是我挨打不是因为成绩不优秀,而是因为做事情没顺妈妈的意。刷碗的时候,不小心摔了碗,没有一句关心的话,只有一顿无休止的打骂,有一次竟然被骂了一个晚上。我哭着问自己:“难道在妈妈眼中我连那个一块钱的碗都不如吗?”我恨极了妈妈,总希望自己快快长大。

因为妈妈的巴掌,我至今和她亲近不起来,所以我坚决反对打孩子,不想孩子的童年里有被打的记忆,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温暖有爱的家庭里长大,都有一个爱他、懂他、宽容、自信的妈妈。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自信阳光,可以从容淡定地面对未知的一切。

当然,陪着写作业的时候,我也会被气得火冒三丈,鸡飞狗跳,偶尔也想揍她。她拖拖拉拉、黏黏糊糊的时候,我也会着急,也会吼她。有时候,看着她,淘气、犟嘴、和妹妹吵架,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那时才忽然原谅了妈妈。

我在尽最大努力改变“猴急猴急”的性格,会认真听她的碎碎念,会表扬她,鼓励她,陪伴她。孩子,你在学习做一个好孩子,我也在学习做一个好妈妈,咱们一起快乐地成长吧。(讲述人 眉眉)

近日有媒体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位父亲因为12岁的儿子调皮贪玩,经常玩到半夜才回家,暴脾气的爸爸对儿子都是用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最近因为晚归的问题,父亲打了儿子两记耳光,不料这次孩子离家出走人找不到了。两天一夜,儿子终于找了回来,惊吓过度的父亲“服了软”。文章刊发后,引发网友热议。孩子教育难不得不打,但孩子主观性越来越强又不敢去打,孩子管教过程中到底能不能打……这些问题让家长们莫衷一是,大家各抒己见,表达不同的孩子教育观。

小飞飞:12岁玩到半夜回家,我就想问问哪个爸妈能不火?我就做不到,估计我也上手了。

小兵一个:该凶的时候还是要凶,不能惯着,不然皮了,更难管。也赞同孩子教育缺不了动粗。

而有的网友持不同意见。

诗雨:评论怎么都在说孩子该打,孩子有什么错,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原生家庭的影响太大了。孩子更不是父母的私物,想干嘛就干嘛,他有独立的人格,只要不违背法律、原则和道德底线,请给他自由成长的空间。

wEn:孩子本是一张白纸,是没有教育好还是缺乏陪伴,家长自己不想想吗?就知道一味地责怪孩子,这位父亲的坏脾气不也是影响因素?

还有许多网友认为,孩子和家长都有各自的立场,说不上谁对谁错,但是双方的交流与磨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上,要与时俱进。

更有不少网友觉得自己也没有主意,孩子调皮不听话,恼羞成怒想打,但是心里头又是疼孩子的,有时候打完孩子,自己更难受。“哪里有这样的培训课啊,给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来一些指导意见。”很多网友都坦言自己不是合格的父母,希望可以得到专业老师的建议和指点。

家长情绪失控时打孩子,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在孩子的教育当中,能不能用“打”这种教育手段呢?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劝告、罚站也好,打也好,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好孩子,解决孩子的问题。

“孩子确实很过分了可以适当惩戒,让孩子知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但是要掌握技巧和分寸。”日照市心理学会会长丁庆新教授认为,在分寸的把握上一家人要意见一致,包括夫妻之间、老人、孩子都同意,事先约定好,就跟制定法律条文那样,先家庭会议研究,并通过,然后共同执行。

“沟通还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不该打的时候坚决不能打。尤其是家长在情绪失控时打孩子,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首先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因为打这个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恐惧,恐惧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信任,继而丧失对整个环境和他人的信任,缺乏对生活和亲人的信任,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成年后可能会无法建立和维持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难以通过正常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各种合法权益。

其次,让孩子易怒,父母打孩子,孩子心中种下愤怒的种子,他们在小的时候不敢对父母宣泄这种愤怒,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但是这股怒火早晚会找到出口的,他们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发泄愤怒。现在网络中爆出的弑父母事件,就是孩子们反抗父母的极端表现。

第三,对于孩子来讲,会使他们鄙视或作践自己的身体。在婚恋关系方面,则容易找到脾气暴怒的配偶,甚至是暴力的、打自己的对象,他们会错误地认为打就是爱。

第四,孩子容易撒谎,挨打的孩子,由于畏于大人的强大而屈服了,但并不理解为什么,以后会为了躲避体罚,而用遮掩和撒谎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父母和宝贝之间互通有无的交流渠道从此被堵死。

第五,孩子也会打人。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他从父母身上学会了以暴易暴,任何事情不用讲道理,以恐吓威胁、武力制服他人。

家长想动手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愤怒的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

丁庆新建议家长想动手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回忆过去的方式,找到自己情绪的脚本(即早年事件),通过脚本觉察一下自己的童年创伤,通过自己的童年事件来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

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自己从愤怒的情绪转移到积极的情绪上,比如当忍不住要动手时,家长首先让自己深呼吸几次,或者暂时离开现场,让暴怒的情绪平静下来,再说话做事。有的家长喜欢听歌,在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听歌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管不住自己的父母,还可以通过在房间内贴标语的方式警醒自己,比如写上“三思而行”“一出手千古恨”等,在想动手时看一眼这些话,说不定就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如何教育不听话的“熊孩子”?制定合理的行为规则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为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制定合理的行为规则是有必要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就是爱,规则在约束个人的同时,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保护与机会。就像交通规则,都是很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交通规则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很多规则来约束的,比如按时作息、按时上学,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遵守法规法纪等等。

规则制定好后,孩子不执行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规则、清晰标准。比如作息,我们只是在要求孩子不能晚睡、不能熬夜,家长是否清晰地告知孩子该几点睡觉算是早睡。

其次,整个家庭对规则的意见要保持一致。如果夫妻意见不一致,孩子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执行谁的意见,如果家长制定的规则孩子不认同,孩子执行起来就会很困难。

第三,规则制定好后,执行是关键。执行很多的时候,除了靠约定,也需要必要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既要有物质层面的,也要有精神层面,如果物质和精神的奖惩都不管用的话,身体层面(打孩子)的奖惩也是要有的,最严重的惩罚就是法律层面的规定了,包括失去生命本身,这些奖惩措施是要提前告知孩子的,做了什么事情该奖励,做了什么事情该受到惩罚,让孩子事先弄明白,犯了错,接受约定好的惩罚即可,包括挨打。

专 家 名 片丁庆新:原济宁医学院心理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日照市心理学会会长,原创的心理技术有:“情绪脚本分析”“动物小物件排列”“亚健康躯体疗愈”。

从事中专、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11年,心理咨询17年,心理咨询师培训14年。参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心理学》《行为与健康》等高校专业教材。

经常受邀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日照市各大企事业单位、学校举办多场公益讲座。开发了微信公众号,并在喜马拉雅开办免费课程。从2012年开始开办每周一期以公益为主的心理沙龙。

全媒体记者 王娟 王蓓蓓

原标题:《【晨关注】孩子不听话,你会动粗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岁小孩总是跟大人犟嘴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