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劝阻跳广场舞的大妈

8月22日,浙江杭州。大爷大妈们在酒店大堂跳广场舞,不听工作人员劝阻。工作人员无奈只能把空调调成30度,过了一会儿大爷大妈觉得热纷纷离开。

苏州大妈火车站地下通道跳广场舞:近百人占满通道,音乐声震天

8月22日据媒体报道,有网友爆料称苏州新区火车站地下通道内有大妈在跳广场舞,近百人占满整个通道,音乐声震天。该地下通道通往地铁地铁3号线、6号线以及有轨电车2号线。对此地铁部门表示该地段不归地铁部门管辖。有轨电车运营工作人员称,知道此情况,并且火车站广场上也有大量人员跳舞,影响出行。高新区城管部门称,该情况不属于城管管辖。苏州新区火车站暂未回复。

(原标题:大爷大妈在酒店大堂跳广场舞不听劝阻 工作人员无奈把空调开到30度)

来源:综合@沸点视频、网友评论、环球时报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

轰轰烈烈的广场舞。老了怎么活?

安安静静一个人的世界。

“每天跳广场舞就像上班,如果不让我们跳了,那我们干嘛去呢?”东华小区广场舞舞者邓丽琼如是说。近日,广场舞再一次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邓丽琼所在的小区也被媒体报道扰民。

他们为什么要跳广场舞?对于舆论的冷嘲热讽,他们心里有何反应?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邓丽琼和她所在的社区,了解这群“舞林中人”背后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娱乐方式和生活环境。

跳广场舞是她的“工作”

早7点,着一件舒适却不失美感的粉色打底裤,身披翠绿色针织衫,邓丽琼推开门穿过楼道,朝着马路对面的东华公园走去,她要去“上班”了。跳广场舞就是她的工作。

虽然这份工作让邓丽琼每月倒贴10元,可并不影响她视工作为全部的热情。早在2009年开始跳广场舞,从当年的《大地飞歌》流行舞曲到之后凤凰传奇的民族舞曲,五年的时间足够让她从最初的好奇转变成习惯。

五年前的一天,邓丽琼在东华公园接触到广场舞,让从小爱跳舞的她好奇不已。“我就站在那看,还以为是个团体,想跳又不好意思。”邓丽琼还记得最初她们只跳宋祖英的歌,“来来去去就那几首。”

这并不让她们感觉厌倦,反而越跳越成为一种习惯,只因不跳广场舞也是在公园内转,倒不如每天跳一跳动一动,还可以认识新朋友让老年生活更丰富。

7点,东华公园广场安静、空气清新,零星的人群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太极,就是没有跳广场舞的。显然,邓丽琼来早了。她是故意来早,和邻里唠家常是她在开始“工作”前的“热身”。

直到八点半,公园入口处10来个跳舞的妇女们逐渐涌入,填满入口狭窄地段,她们是邓丽琼的伙伴,也是邓丽琼三年前的舞友。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任凭朋友们跳的《小苹果》再火,也无法代替邓丽琼心中最爱的民族舞曲,喜好的转变也让邓丽琼在三年前选择去跳上午10点档的民族舞曲。

在公园上班,基本没有迟到一说,因为习惯也因为时间宝贵。一天24小时,她们每天仅能跳两小时,多一点就会被人投诉。没错,公园最近风声比较紧,邓丽琼和舞伴不得不低调点,否则随时可能再次被金马派出所民警制止。

过去的一周,东华公园的广场舞遭遇不常出现的劝阻,因周遭市民无法忍受公园每天的广场舞,市民拨打了110。这多少让邓丽琼有些委屈,“我们声音不大,根本没在休息的时间跳。”

广场舞大妈无视外界不满

其实,身处舞林多年,邓丽琼遭遇的挫折不止一两回,有的是因为地点被剥夺,更多的是广场舞不被全部人所接受,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住邓丽琼和舞伴们坚定踏上广场的脚步。

六年的时间,广场舞经历了风云变幻。邓丽琼不再跳《大地飞歌》,改跳《荷塘月色》甚至《小苹果》,他们的队伍逐渐强大,以至于最后不得不订成规矩。“一组就只能跳两小时。”

同样,邓丽琼的观众也发现了变化,当初会停下来看的年轻人开始反对他们,反倒是他们的同龄老人越来越支持广场舞。同龄人的支持也让邓丽琼可以无视外界对广场舞的种种不屑,“好多路过的老人都停下来加入我们,都不觉得广场舞有什么不好。”

上午10点,领舞者魏新生打开随身携带的小音箱,身后站着包括邓丽琼在内的10位对广场舞充满信心的大妈,一起随着音乐开始舞动身体。这群不关注广场舞新闻、不刷微博的中老年人,一直认为广场舞是受欢迎的,广场舞可以让他们跳上一辈子。

“不喜欢的都是些不运动、内向的人”

广场舞火了,东华公园的广场舞因为同城媒体的报道也火了。在邓丽琼所钟爱的广场舞被一次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时,她,乃至这群“舞林中人”作何感想,本报记者就此与东华公园上午10点档副领舞者邓丽琼作了对话。

云南信息报(以下简称:云信):您跳广场舞多长时间了,为什么想到要去跳广场舞?

邓丽琼:六年了,主要就是锻炼身体、丰富生活嘛。老人都爱生病,现在看病又太贵看不起,一生病就会给子女造成负担。

云信:现在每天都跳身体健康了吗?不会感觉到累?

邓丽琼:肯定的,不动就会生病,动了病肯定都会好的嘛,每天跳两小时也不会累。

云信:是不是一接触到广场舞就非常热爱?

邓丽琼:对啊,看着别人跳得好就想着我也学嘛,开始只是羡慕别人,后来呢每天都去练习,就学到技巧了。

云信:跳广场舞这么长时间,市民有没有前来投诉,要你们声音小点?

邓丽琼:没有没有,他们都很喜欢看我们跳呢,我们声音又不大,旁边跳交际舞的声音很大才会扰民。很多年纪大的人都很羡慕我们呢,说是跳不动了,不然也想跟我们一起跳呢。

云信:现在有不少人对大妈跳广场舞指责很多,新闻报道中也多是调侃,看到这样的新闻会不会觉得不高兴?

邓丽琼:我不知道,没想过,我们都很喜欢广场舞,不喜欢的都是些不喜欢运动、内向的人,那都是少数人。

云信:子女们能理解大妈们跳广场舞吗,他们有没有和你聊过?

邓丽琼:子女都很赞同我们跳广场舞的,每次我出去,儿子就说去吧去吧。

云信:如果哪天广场舞被禁止了,你想过找其他娱乐方式吗?

邓丽琼:就到公园散步啦。也不可能被禁,全民健身,对国家人民都有好处的。没理由禁止的嘛,国家还鼓励呢,老年人有一个好的身体对社会都好,应该给我们一个更好的环境跳舞。而且我们老年人锻炼身体嘛,不然你让我们干嘛呢?

40岁前厌烦40岁后热衷

“广场舞”成为最受中老年人欢迎的社交需求

“这种毫无美感的舞蹈怎么就一夜之间火起来了呢?”每当杨先生看见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时,他就按捺不住自己的不满了,他甚至怀疑过广场舞是否有一双幕后的推手,让其能一夜之间“蛊惑”大妈的心。

广场舞或许真有一双幕后“推手”,只是这“推手”是中国大妈内心强烈的社交及运动需求。

城镇化生活中,防盗铁门阻碍了老年人爱串门的热情,与年轻人相比,中老年人不熟悉互联网,就像张大妈始终无法理解儿子与儿媳一回家就各自打开电脑。“话都不讲一句。”显然,张大妈很难在虚拟的公共空间寻得乐趣。

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在生活行为上的隔阂,也是令“广场舞”一词沦为贬义词的原因之一。据数据显示,不满广场舞的多为年轻人群,而广场舞的观众多为中老年人。2013年的统计显示,网络上对“广场舞”冷嘲热讽的网民近八成在40岁以下,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场舞参与者中40岁以上的人超过80%。

与年轻人不同,中老年人有着强烈的社交欲望,遗憾的是他们只拥有数量有限的社交途径。据公开数据显示,广场舞中女性的比例在85%以上。她们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大妈不习惯参与社会活动,而一旦传统的邻里关系、血缘关系在城镇化过程中弱化,她们的交往渠道更是迅速减少。最后只落得不是在家带孙子,就是在小公园唠家常。

除此之外,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明白“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在记者所走访的多个小广场中,很多人都同意老年人不动就会生病。所谓“动一动”,绝非是散步那么简单,在所采访的众多广场舞大妈中了解到,必须让自己运动好几个小时,出一身汗才叫“动一动”。可与她们强烈的运动需求相比,中老年人的体育场地供给却非常匮乏。据《“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预期2015年中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也仅1.5平方米——是2013年美国的1/16,日本的1/19。

    城镇中老年社交资源的稀缺、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体育场地面积不足的外环境,与中老年强烈社交欲望、不想生病急需锻炼的内在因素形成强烈碰撞时,广场舞这一成本低廉,灵活易学,集体参与,就地取材的全民体育形式可谓完美迎合了中国中老年人这一庞大群体的需求。

宣誓降噪,这才是中国好大妈

@谷云天意:22日,西安1000名广场舞大妈发出倡议:表示之后跳广场舞时要把时间控制在上午7时之后,晚间9时之前,音乐音量不超过60分贝,还居民们一个安宁的夜晚。这才是中国好大妈。

@草丛中的文子:不一样的广场舞!晚上散步,经过老街广场,看见一群大婶大娘在无声中自我陶醉群舞,才发现因居民投诉广场音乐扰民休息,故要跳广场舞的大婶自备MP3耳机,看着无声群舞的大婶大娘们,我的心凌乱啊,亲爱的居委,还是让她们扰民吧!

@nonsenseshado:别怪大妈了,她们一辈子都没怎么玩,花心血把我们养大,现在老了让她们享受一下吧,老有所乐。不比我们年轻人,娱乐场所多。

@刘xiao颖V:第一次陪妈妈跳广场舞,想起小时候每年六一我在台上跳舞,妈妈在下面满是鼓励和骄傲的眼神,愿妈妈身体健康。

@猫小北的厕所读物:为什么要去跳广场舞?一千个大妈会给你一千个答案,你以为大妈们是在跳广场舞,其实,那是她们的江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期间大妈跳广场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