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32岁女子生九胞胎是真的吗?

近日,河南一25岁女子怀上9胞胎,令网友惊呆。据悉,杨女士是吃排卵药导致的怀9胞胎,怀孕近两个月的杨女士,9月21日到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检查时,竟被查出子宫内藏着9胞胎,已有20×15毫米大小。然而,当杨女士提出要减胎的时,却被告知危险太大,最好流产,放弃怀孕。这本来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如今却要求被流产,令人惋惜。

8月27日,许昌李伟涛的妻子生下三胞胎,头没拳头大,胳膊没手指粗。刚出生,孩子被转到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妻子因妊娠高血压被转到省人民医院。

该院新生儿病房主任孙慧清说,这仨孩子出生时体重分别只有1.2㎏、1.0㎏、1.2㎏,由于超低体重、早产发育不成熟,她们相继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随时危及生命。

记者跟医院的小伙伴儿聊天,一提起多胞胎,总能听到叹息声,一位在产科多年的护士说:见过太多的多胞胎出了产房入重症监护室了。

只要去网络上一搜,也是满屏的信息,比如下面这个:

菏泽市东明县32岁高龄孕妇一下子生下了五胞胎,一男四女,可孩子刚落地,一女孩夭折,最小一个才0。5公斤,最大一个也就1。135公斤。4个孩子被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抢救。

郑大三附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管一春说,早产是多胎妊娠最常见的并发症,胎儿数目越多,妊娠期越短。

据统计,双胎的平均分娩孕周为36周,三胎和四胎则分别为33和31周,大约一半的双胎和几乎全部的三胎以上妊娠均在37周前分娩。

双胎妊娠早产发生率为单胎的7倍(42.0%与6.4%),且随分娩孕周的提前而升高。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未成熟,导致死亡率升高,尤其是肺不成熟,其死亡率可高达2.5%~l1.0%。

所以,怀上九胞胎,对于杨女士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而是让她和胎儿都面临很大威胁。

郑大三附院生殖中心主任王兴玲教授说,因为子宫是间单人房,人类并不适合生育多胞胎。否则,精明的卵巢为什么一次只排一颗卵子呢?

如果怀上了多胞胎的话,孕期并发症的发生将高上许多倍。在单胎孕妇身上只算是小症状的恶心、疲劳、背痛、呼吸困难,在“英雄母亲”的身上都会难以想象的放大。

简单来说,当子宫单人房住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宝宝时,子宫会努力适应,妈妈同样会努力增加营养以供给宝宝们,但要想住的舒服,吃的足够,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由于空间有限,营养不足,生存的本能会让多胞胎之间发生“同室操戈”。如果是同卵双胞胎,可能会因为过于“亲密”的接触,身体某一部分长在一起,变成连体婴。

“械斗”过于激烈时,强壮的胚胎可能会“吃”掉比较弱的那个,但比较弱小的胚胎可能会以寄生的方式跟随强壮的胚胎出生,成为特殊的联体婴——寄生连体婴。

在营养大战中,弱小的一方有时甚至会因为营养不足而死亡。如果没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死去的宝宝很容易在子宫内发生自溶,并严重危及妈妈和另一个宝宝的生命。

即便大家势均力敌,可以和平共处到出生,可受限于空间、营养的问题,他们也会比单胎的宝宝弱小,出生时的各项指标很难跟单胎的宝宝相比。

菏泽的“巴掌婴儿”是个极端,但许多双胎三四斤的低体重,也让我们觉得生命的分外纤弱。

但在管一春看来,现在的多胞胎越来越多。就上一周,又有5名患者因为多胎要减胎来到郑大三附院。

来自周口的李女士,26岁,已经有一个女儿,当地做B超发现宫内孕4胎;另一名孙女士,23岁,B超发现宫内孕7胎;还有一个三胎妊娠妇女,两年前剖宫产了第二个女儿,上月在某乡医院服用调理生男孩的药物,结果怀了三胎……

而杨女士确实也是因为吃促排卵药一下怀上了九胞胎。

据介绍,为了降低多胎妊娠率,现在各个生殖中心招数频出,已经很少有三胎发生了。

但最近一段时间,来自基层的多胎妊娠减胎人数明显增多,大部分是在某些县乡级小诊所促排怀孕所致。

而杨女士正是在这样的情况服用了促排卵药,如今,她的卵巢已经因为过度刺激增大,出现不良症状。

那么促排卵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哪些?

王兴玲说,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可能出现腹水、胸水、少尿、肝肾功能损害、血栓形成等甚至危及生命;

2、多胎妊娠:多胎造成的流产、死胎、早产、妊娠期母体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病、贫血、难产、产后出血、内科合并症加重等)及围产儿死亡率增加;

3、卵巢扭转:卵巢体积增大,可能会发生卵巢扭转、坏死,严重者需切除卵巢;

4。宫外孕或宫内外孕同时妊娠:宫外孕可以引起腹腔内出血,严重者危及生命。

就在不久前,王兴玲主任成功为一个六胞胎孕妇减胎成功,但是对于杨女士这个九胞胎,风险实在太大,医生建议她放弃这次怀孕。

但是约好今天来住院的杨女士并没有到医院,医生和她联系,截至发稿前,她的电话也一直占线。

不管她最终选择如何,但是盲目促排卵危害之大,足以引起每个人重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胞胎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