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幼儿怎么确认是死了?

孩子出生那天,惊心动魄的一天。

一周前,因为吃了冰西瓜,肚子疼,开始拉肚子,到妇幼看,平时看的固定的医生不在,挂了另外一个医生的号。医生让做了胎心监护,说有宫缩,建议住院。于是在预产期的2周前住院了。还好有单间,比较安静,不过没有洗手间,公用的洗手间在楼道的尽头。

其实如果纯粹是拉肚子,肚子不疼我就不住院了,但是肚子不间断的疼,我是对疼痛比较敏感的,于是就得打吊针治疗,在医生说这个药对孩子没有影响的情况下,盼望着肚子赶快好。我还专门记录下肚子疼的间隔时间。终于第三天肚子完全好了,话说好的可真慢啊。

在犹豫是出院还是观察的时候,医生说羊水有点少,建议提前生。说现在孩子38周了,已经不长了,胎盘逐渐老化,孩子可能会缺氧。我听这话的时候,仿佛都觉得孩子已经开始缺氧了。医生还说,38周、39周的孩子最好,40周的孩子就有点缺氧了,我有点想不通,说:“不是说瓜熟蒂落吗?”医生回答说:“你说熟透自己落下来的果子好吃,还是在熟的时候自己摘得好吃?当然是自己摘的又好又甜。”晕啊,还有这个说法?真的是这样的吗?到现在我都没明白医生说的对不对,大家有没有听过这种说法呢?有家里是医生的妈妈。我们可以交流一下。我真的没明白妇幼的医生想让我提前生有什么好处?我打电话给几个朋友说的也不一致,最后决定听医生的,在39周的时候提前生。于是大义凌然般决定提前生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广告,好走不送…… —By 素素素素素素素素

  楼主姐姐,好羡慕你,男朋友特别喜欢孩子,其实,我也喜欢孩子,可是一想到从怀孕开始就头疼,就害怕…

}

本文作者武卿,央视焦点访谈前资深调查记者,一位8岁男孩的母亲。在刚过去的2021年,经济学家宋清辉儿子自杀,震惊了武卿,她开始独立调查中国青少年自杀的真相。

这是一场痛苦的采访,采访抑郁症人群的她,却因此陷入了抑郁。

抑郁症和自杀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很近,因为自闭症更容易伴生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自闭症人士生活和人生的困扰,也往往更多,据欧洲的数据,自闭症人群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的4倍。

同时,自闭症家庭要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给予孩子足够和优质的爱和帮助,往往比普通家庭难得多。——而武卿这篇长文虽针对普通家庭,但论述和攻略,都完全适用于我们。

原文4万多字,在获得转载授权后,我们做了精简编辑。

我做记者时,跟武卿并不熟悉,但昨天见到她的这篇长文,我断定,我们是一路人。

如果每个生命都注定是经历成长、成熟、衰亡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什么最重要?我曾无数次思考这个问题。

我现在的答案无比确定。那就是:要快乐。因为我知道让自己快乐多难,也从自己的经历深刻感受到,决定一个孩子是否有快乐能力的关键,往往是他的原生家庭。

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另外一些人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还好,我们还有机会在孩子身上去弥补自己最欠缺和最希望得到的东西——作为母亲,我也一直努力希望可以给与孩子快乐、以及她可以源源不断创造快乐、获取快乐的能力和工具。

14岁的小米身上既遗传了我所有缺点,也有我最欠缺、最羡慕的优点,就是逗比乐观,以及极其擅长和我讨价还价,揭露批斗我的各种糗事黑历史。我也经常河东狮吼,极端情况还动过手,但我会道歉,会讨好,会征求她的意见,会和她一起笑一起哭。

也许在别人看来,她就是一个不爱学习,其貌不扬还体重轻微超标的普通女孩儿。

但这不影响我随身携带放大镜,开启“夸夸夸”模式,看待她的每一点进步。

她嘴巴上各种损,实际上,我知道我们互相欣赏。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面对无数不如意,很多事我无法代劳,但我可以给她去面对这些坎坷和不如意的乐观心态和动力。

先让每一天第一缕阳光照在自己的心上。

去尝试跟孩子的不足和解。他(她)也会因父母给她的爱、尊重、支持而独立于这个世上。

每个孩子都因而阳光灿烂。

原发/公众号“武卿真教育”

50天前,我无意中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12岁儿子跳楼自杀》。这位经济学家不是我多年的微信朋友吗?我赶紧去看宋老师朋友圈,一看就揪心了。

宋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孩子最近一次考试,按学校要求把书本都带回家了。那书包特别沉重,脖子上还挂着个书袋子,上头的细绳子把娃的脖子都勒出了血印。”

“昨天我做了个梦, 梦到孩子了。他说:‘爸爸妈妈,我好后悔离开你们啊,爸爸我好冷!’我说,‘儿子啊,爸爸抱抱你。’”


儿子去世后宋清辉的微博

孩子到底为何自杀,宋老师和夫人并不完全清楚,因为此前没什么明显征兆——早晨好好地出了门,再次看到的时候,他已经静静躺在那没呼吸了。这个不清不楚不明究竟,最折磨人。

同样困扰的,还有位叫徐世海的爸爸,他的儿子小雨2020年自杀。和宋老师家一样,老徐一开始并不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走这条路。因为小雨这孩子性格开朗,真看不出有啥不对劲。

这让老徐饱受折磨,为了寻找答案,更为了在孩子们过不去的时候拉他们一把,他就到各种年轻人“约死群”里潜伏,一发现谁想不开,就马上联系!他就这样救了好些孩子。慢慢地,儿子为何要自杀的迷底也解开了。

在2021年5月《中国青年报》的采访中老徐说:没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是真正轻松快乐的。

中国《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也就是说,100个人中有最低24个孩子是抑郁症。

李建军教授,是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期做青少年自杀相关问题的研究。在他14年前出版的书中,就有这样清晰的论点:青少年自杀在中国呈上升趋势,自杀,已成15岁-34岁青少年中死亡的第一原因。

又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自杀在10岁之前还比较少,但在此后,风险迅速上升。10岁—25岁青少年的非疾病死因里,自杀可以排到前三,另外两个分别是:交通事故和溺水。


《(2019—2020)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同样显示: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抑郁和重度抑郁也呈上升趋势。

小学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9%~3.3%。

初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7.6%~8.6%。

高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0.9%~12.5%。

而中国成年人每100个人中,才只有15个人抑郁。这个数字虽然也很高,但跟青少年比,已经很低了。

换句话说,我们的孩子过得很可能比我们更加艰难。

美国自杀学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防止自杀的最好办法不是注意自杀本身,而是应该更广泛地注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自杀行为的。”

我想说的是,儿童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是有原因有规律的,预防青少年自杀是可能的。我首先想谈谈生理因素。

我们都知道,孩子到了青春期,体内激素水平会显著增加,女孩子会在十一二岁左右有月经初潮,男孩子在十三四岁左右会有初次遗精。

此后五六年里,他们的身体会发生急剧的变化,个头会蹿高,体重会增加,生殖器官会迅速发育,并逐步走向成熟。

因为生理上的变化,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情绪会起伏不定,喜怒无常、忧郁是常有的,特别地,比较容易冲动。

如果这个时候,正好还有身体疾病、网络成瘾、游戏成瘾,或者患有抑郁症、躁郁症、神经官能症等精神疾病,或者爹妈关系长期不好、家庭矛盾重重,都会让他们觉得特别窝心,或者遭遇了早恋、失恋和恋爱过程中的种种高低起伏,就有可能诱发激烈的行为:

轻的会割伤、咬伤自己、揪自己头发,在自己身上刺字,重的,可能就会抑郁;再严重一点,就是厌世,轻生。

这个阶段,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爱。

电视剧《小敏家》里,秦海璐扮演的李萍见到18岁的女儿佳佳,经常会说:来,让妈妈抱抱。


我认为这个台词一点都不肉麻,在危机四伏的青春里,孩子需要我们的拥抱,那种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灵魂到肉体的,温暖结实强有力的拥抱。

我也是在做采访的过程中才意识到,为什么自己在18岁时,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中,会有持续两三个月的忧郁,为什么会在自己失去活力的时候,不管多远都想赶紧回家,躺在母亲烧的热炕头上,即便她从来不会说爱,更不会拥抱。

即便我现在已为人母,看起来在家庭、职场上都算能干,但依然会有特别沮丧软弱痛哭流涕的时候,依然需要支持。

大人都会这么脆弱,何况一个孩子呢?

心智和认知滞后于身体发育

自杀的原因是多层面的,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决定自杀,一定都有心理因素,对吧?

我想分析更加底层的要素:心智。自杀孩子的心智与逐步发育成熟的身体不匹配,也就是说,心智还不成熟、纯全。

举个例子,一位网友说:“小孩自杀,有一部分原因是报复家长。他知道跳下去的那一刻会伤害父母,但是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要用自己的命,换来父母的痛苦。”

对于这段话,您怎么看?是不是太真实了?

我们都从青春期磕磕碰碰走过,有没有那么一刻,特别恨爹妈?或者即便已经当爹当妈了,还对父母长期怀有怨恨?

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在极个别处境下,以死惩罚、报复爹妈,可能性很大。只是他不知道,代价有多大。

他能不那么傻吗?不能。因为他心智不成熟,长大未成人——那时那地那种处境和情绪里的他,就是那么思考和处理问题的。

需要警醒的是,我们当爹当妈当老师的,是否深刻地认知和理解他的这种心智特征,并给予与之匹配的同理心、干预措施?

他会因为争夺资源时竞争激烈,比如竞选班干部、优秀学生代表,产生忧伤、畏惧、挫败感;

他会因为家庭贫困,自尊心严重受挫;

他会因为他人的评判包括起了青春痘这种小事,忧郁彷徨丧失自信;

他会因为父母吵架闹离婚,而错误地以为过错在自己,从而自卑自怜和抑郁;

他非常向往与另外一个人比如同学建立友谊或懵懂的爱情关系,心情也随着关系的变化,跌宕起伏……

因为这些事情自杀的孩子,他们真的了解什么是死亡吗?他们真的清楚死亡的后果吗?

他们时而觉得自己是超人,刀枪不入无所不能,时而又觉得自己软弱无能,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都不稳定,常在自信自傲和自卑自怜之间摇摆。

他们会严重地以自我为中心,对外面的世界基本视而不见,不愿意深入参与其中,因此也无法从外界获取新鲜美好的刺激;他们不会太多憧憬未来,总是聚焦问题 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容易夸大问题的严重程度,并且认为无法摆脱和改变现状。

这种无力无能的感觉,轻的时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多余,是个累赘,不被人喜欢和需要,没有归属感;

重的时候,会觉得绝望抑郁;

再重的,就会厌恶活着,走向轻生。

面对以上种种,如果是成年人,他会自我调适、开解,海阔天空。

但是青少年通常不具备这样的见识和能力——他们的生理成熟期逐步提前,但心理与社会性成熟,却越来越晚,以至于缺乏一种与环境变化和关系变化匹配的、足够的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制约和改变现实的能力——这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也是心理学界越来越多人达成的共识。

说到这里,青少年离家出走、抑郁症患病率24.6%,以及选择自杀,我们大人是不是都好理解了?

互联网上,曾经有过经人蓄意剪辑、故意煽动家校对立情绪、对老师很不公平的视频。但是这一条不同:

这是2021年最后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这条视频在微博爆出,并很快在微信家长群里被疯传:

年末,在北京某小学某班的活动中,一个坐在前排的小女孩,因为在同学表演节目时多次捂耳朵回头看,被两位老师厉声训斥。


视频中,老师用手指斥责学生

这个事情触碰到许多家长的底线,发布视频后10小时内,按其点赞数估算,总观看人次应该在2000万左右。

这个事情的性质恶劣在哪里呢?我说两个重点。

第一,师者无德+犯罪:什么是教师?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无论是按照人的常情常理来看,还是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10项准则》来看,这两位老师的品格、素养,当老师不够格。

不仅仅如此,最新修订的、2021年6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7条规定: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也就是说,两位老师的行为不仅失德,更是违法。

我想说的第二个重点是:老师言行之中,充满了发动群众斗群众的味儿,类似“你想让全班同学都讨厌你吗”“大家说是不是”这样的话,就是挑起一群人霸凌一个人。

一年级小孩没有多少分辨力,他们的判断非常容易受成年人影响,老师如此给一个孩子贴标签,其他孩子怎么看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如何面对被孤立、被集体嫌弃或者敌视?作为一个老师,这些作为真的太不堪了。

作为前教育工作者,我从来不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太强人所难了,教育是个呕心沥血的事情很不容易,谁干过谁知道,老师能把知识传授、教养品格做好,已经非常非常优秀了。

但是,作为一个通情达理的家长,我的底线是,老师您不能做施害者,不能侮辱学生人格。发动群众斗群众、挑起孤立和霸凌,这是我最不能宽容、也很难去原谅的。

关注这个事件的很多家长肯定都会给孩子看视频,看完了一定会很策略很小心翼翼地问上一句:“宝贝,你觉得你们班老师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啊?” 像我这种孩子有幸在北京西城区这种氛围健康的学区上学的家长,大概率就放心了。

问题是,假如我们就是那个学校的那位被言语暴力侵犯的孩子的家长,怎么办?

如果我是当事学生的家长,我一定会要求两位老师,当所有同学的面向孩子道歉,好将孩子的心理阴影控制到最小;此外,请求老师依法施教。

如果不道歉,我可能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勇敢起诉那两位老师。因为这事既然摊在头上了,不能无所作为,如果任由这样品格、性格、素养都不够的老师,不知悔改地继续担任教职,是对广大正直良善认真做教育的老师们的不公,是对孩子们的不公。

这是我们家长,参与建设社会的方式之一吧。虽然这样做会让自己的孩子承受巨大压力,会让很多老师对自己和孩子另眼相看。但是世界大得很,人心不都是暗昧昏聩的,做正确的事是会结善果的,好孩子总归是会有好出路的。如果不去积极推动进步,我们要法律做什么呢?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长都要依法教导子女的当下,作为一个古老职业的从业者,老师为何不能依法育人呢?

这个行业是有法律法规和类似“教师十要十不要”这样的行为规范约束的,如果人人都尊重规则,很多事就简单了。我们总要学习,发自内心地知行合一,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天道和人伦的尊严。

我是一个当过老师的人,非常理解老师工作的各种不易,常常感同身受,我严加管教自己的孩子,就是想让他尽量不给老师找麻烦。但是前面说的这个事情,实在挑战了我作为一个家长和媒体人的底线,不吐不快。

这个事情后续结果如何,不是我关注的重点。

我关注的重点是:在首善之都的小学里,就有这样的事情。那这样不妥、不堪的教师行为,到底有多大普遍性?这种行为,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什么不良影响?教师言行失当,和青少年自杀之间,有必然的关系吗?

就这个问题,我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经验给出答案,但是理性一点说,这事还要看专业人员的说法。

以下观点,是我从公开发表的十几篇论文当中抽取的观点,我们看看专业的教育学者、学校教育观察者、心理学者到底怎么说。

首先,什么行为是失当行为?

侮辱人格的侮辱性语言;公开揭隐私;不公平对待、区别对待,发动很多学生孤立某个学生,霸凌某个学生;给学生贴标签;变相体罚;这些都是常识。

其次,教师的失当行为,普遍吗?在标题为《小学教师不当言行对学生影响的研究》的论文中,作者李苹指出,现实中,小学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言行不当的情况广泛存在,对学生的身心有很大的影响。然而,问题的严重性并没有引起广大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

画重点,普遍存在,严重性没有引起重视。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深度报道吗?原因之一是,我看到了两个普遍:教师失当行为普遍存在、问题严重性普遍不被重视。

在标题为《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分析与调适》的论文中,作者罗琴、巧、晓栋指出,教师在学生成长中起关键作用,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塑造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北京基教研中心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业不良、注意力障碍、学习焦虑、学校恐怖等。”

我们做家长和当老师的都要警惕,有一种伤害叫——“师源性伤害”,就是由于教师言行失当造成的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这种伤害日积月累后果十分严重。

我作为前教师、现家长、曾经以观察报道社会问题为职业的媒体人,特别想跟老师们说的是:

我知道您非常不容易,中小学尤其小学老师最不容易。

在教学实务中,你们的工作琐碎且长期,非常耗人,成绩又不能很快体现,不容易获得成就感;

在孩子品格教导方面,你们也很受消耗,孩子的天性确实有很大差别,有的孩子确实天性顽劣,父母都搞不定,日日都有新问题;

在当今这个时代,你们承受的压力也比过去大,你们也有身心起伏,也有孩子老人要照顾,还要顾及家长情绪。

教师工作是一份劳心费力、耗费心血、值得尊敬、也需要守护体谅的工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句中的“丝尽泪干”,就是你们绝大多数人的状态。

但是,我更想说的是,教师确实不是一份普通的职业,教师跟家长一样,是决定一个民族“根”与“本”的人。

如果把一个民族、国家比作森林,孩子就是一棵棵树。树能不能活好,主要在于树根。

老师和家长尤其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的老师、家长,你们懂不懂孩子,能不能善待他,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个世界有许多对孩子不友善的力量,它们好比一个凶恶歹毒的莽汉,在拿着一柄大斧头砍树,我们家长和老师必须扑上去,夺下他的斧头,把他连人带斧扔出去,让他能滚多远滚多远,而不是跟他一起成为施害者。

一个孩子不管多么不可爱甚至可恶,都是孩子,都需要爱护。很多时候,当我们试了各种方法都打不开他这把锁时会发现,只有爱可以解决问题,爱不但可以帮助他,也可以保护我们自己。

教师这个行当,真的是需要爱的。有了爱之后,解决问题的智慧一定会有。

我做这个深度报道,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告诉家长老师,哪些因素,会成为青少年自杀的诱因,我们好如何着力避免悲剧发生。说到这儿,您是不是想问,青少年自杀跟教师行为失当有关系吗?当然。

2013年有一份中小学生自杀情况统计数据,这个数据表明,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心理疾病,而是教师行为失当、学业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以及孩子的自我冲动。

我当然不会仰仗一份9年前的、来源不明的数据,做出“教师言行失当导致学生自杀”这样的简单判断。

但是可以确定地说:教师言行失当若长期存在,一定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这种伤害若不加疏导消解,有很大可能会造成学生特别是青春期学生滑向抑郁或轻生。

拿前头所说视频里的小女孩来说,如果孩子不是一年级小学生,而是青春期少女,在被老师言语霸凌、被同学集体怒目相向后,如果家长再不能理解她,跟着责骂,她承受的压力如何消解,她的情绪有什么出口?

她还有路吗?当痛苦无处释放、又无人可靠,一个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走向抑郁、产生轻生念头不很正常吗?

我很像告诉全天下的家长和老师,那些自杀的孩子在走之前都是没有明显异常的,他们自杀身亡后家长,都搞不清楚原因又追悔莫及。问题都在细节,教育全在细节,保护孩子全靠大人的细心和精心。

心理热线和精神科医生干预很重要,但绝大多数时候不会那么给力。青少年自杀这种事,只要老师家长真的有爱,真心尊重、细致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真的是可以避免的。不是吗?

吃人的“唯分数”评价体系

在学校范畴内,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会诱发孩子的抑郁情绪、轻生念头:那就是学习本身,包括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起伏等。至于失恋、校园霸凌这些事,都不如这两样份量更重,给孩子的压力更大。

根源就在于“唯成绩论”的社会评价体系。

唯成绩论的体系,就像一张黑网,遮天蔽日,先绑架社会大众的认知,再绑架家长老师,最后奴役孩子——在这么一个巨大的网罗和偶像面前,孩子长期像奴隶一样劳作,怎么能体会到知识的甘美、学习的快乐、做人的尊严呢?

当他们走过儿童期进入青春期,背负的压力更多、更大、更复杂时,身心都不健康、心理没有力量,如何抵御长期如此的压抑和痛苦呢?

为什么一到高考结束,就会有关于考生自杀的事和媒体报道?

如果您此刻打开百度搜索“考生自杀”四字,会看到很多类似标题:《考试结束,21名考生自杀》《高考延期一个月后:00后考生选择了自杀》。


搜索考生自杀,有80多万条结果

知乎也有这样的帖子:为什么高考后总有人自杀,还有很多过来人反思自己高考前后的身心状态。

我这儿有一长串清单,列明了近年来被媒体曝出的高考学生自残自杀事件—真的好希望,这份清单是假的。

2010年6月7日,广水市一高考男生跳楼自杀;

2011年2月28日,黑龙江某高三学生跳楼自杀;

2012年6月9日,湖北高考结束首日,两名考生自杀;

2012年6月9日,乌鲁木齐一女生高考结束后跳楼自杀;

2013年6月12日,某考生在第三次参加高考后跳楼自杀;

2014年5月25日,深圳市一高三女生在校内切腹自残;

2014年5月23日,浙江某高三学生投河自杀;

2014年6月24日,合肥市某考生在查得分数几小时后跳楼自杀;

2015年6月24日,海口某高三女生,疑因成绩不理想跳楼身亡;

2016年6月7日,内蒙古一考生在参加高考语文科目考试后跳楼身亡;

2016年2月24日, 陕西省某中学高三学生自杀身亡;

2017年6月7日,辽宁省一22岁复读生跳楼自杀;

因为以上我说的这些事实,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高、自杀率高,是不是可以理解了?问题在于,即便没有自杀,在求学阶段身心消耗如此大的孩子,还有多少后劲留给未来的工作岗位呢?

不是不能取得成绩,而是不能“唯”成绩; 不是不能有压力,而是压力必须有分寸有边界,压力过界会死人的。

恳请大家不要对这一切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我们要思考:怎么了?为什么?怎么办?

在我看来,唯成绩论的社会评价体系,就是一套吃人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的邪恶在于,毁灭人的自尊和自信。

为什么我说,不管是谁,只要他毁灭我孩子的自尊自信,我就要跟他玩命?因为毁灭自尊自信,就等于毁灭这个人;只要自尊自信在,人就有生机活力生命力,他是不会选择死的。

如前文所说,青少年心智和认知还不成熟,不懂生命的意义,对生命和死亡没有成熟稳定的看法,大多数人也都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这样一个阶段,如果自尊自信受到伤害,自我价值、生命尊严受到侵犯,他们又不大会维护自己,这样,就有很大可能默默选择以死抗争。


唯成绩论,这一套吃人的要命的评价体系,到底是谁的错?我只能说,大人们、成年人社会,共业所致。

我的重点不在分析教育体制、应试教育的问题,焦点不在这里,这也不是媒体人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所有人都能说几句,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等。

我想突出的重点是:社会、体制、教师、家长都可能有错,但是孩子是无辜的,他们没有选择;

如果社会、体制、老师、媒体等其它影响力要素,都无法被很快改变,我们家长能不能特别强有力地挺身而出,救救孩子?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感受一下:一个未成年的生命承担的超负荷的重量;

可以真正担当起法律赋予的监护人的责任,对孩子说,“健康安全最重要,功名利禄成功这些东西也值得努力。但是,有,最好;没有,也没有关系。”

也可以用很大的勇气,在看到高三年级楼道里类似“要成功先发疯”这样的标语后告诉孩子:谁爱疯就疯去,咱们保持清醒;

我们必须支棱起浑身羽毛,跟这个世界上所有会伤害孩子的力量说,我不会允许你伤害我的孩子,如果你敢,我跟你拼了!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个复杂的世界就像一条汹涌奔腾的大河,水势凶猛,他们常常晕头转向、无所适从;面对这条河,家长不前进就会后退;如果不做保护者,就会是罪行不等的帮凶、施害者。

我做的整个报道,虽然也涉及了学校,但主要是做给家长看的。还是那句话:在危机四伏的青春期里,孩子们能仰仗依靠的,只有家长。

最后,我来讲一段真实的历史:古代的中东,曾有人膜拜摩洛这个假神。追随摩洛的人,会在一个仪式中,把自己头生的孩子放在祭坛上献祭。

怎么献祭呢?用烈火烧热祭坛,让孩子慢慢被烙死。当孩子因为恐惧疼痛大哭时,祭司会命人大声击鼓。鼓声震天,孩子凄惨的哭声,家长们就慢慢听不见了。如此不可思议的邪恶,历史上一再上演,即便是以色列这个,如今以智慧著称的民族,在其历史的暗夜里,也恣行这样的罪恶。

历史应当翻篇了,对吧?

可是今天,将孩童经火以献祭摩洛的邪恶,正以新的方式呈现。只是,孩子被献出的不再是肉体,而是灵魂和生命;献祭的方式也不再是在火里烧,而是用扭曲的价值观所生的、成人社会共业所致的各种非正常压力,一点点压迫奴役催逼他们。比起在火里烧,后者更有迷惑性,更不容易被察觉。

2021年上半年,武卿真教育品牌推出了“青少年抑郁症系列节目”;2022年新春,刚起头儿,我们又推出了跟“青少年自杀”有关的这个系列深度报道。


作为主创,我们团队只有一个愿望:

愿广大家长尤其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不要再被功名利禄这样的、像摩洛一样的假神迷惑,总是牺牲本该用来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被任何压迫孩子的力量裹挟,不做这种力量的帮凶;

让我们的心回家,把心放在孩子那儿;然后拿出耐心,给孩子时间空间,让他按照自己的天性、生命本来就有的节律,在爱和界限中自然长大;

让我们保护孩子不受与他这个年龄的理解里承受力,不相匹配的伤害,免受心理疾病特别是抑郁症、躁郁症的困扰。

孩子们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尽自己一切所能,协助他们把生命中的危险中一一择出去,确保他的平安。

愿天下父母都能像屠格涅夫故事里的老麻雀一样,警觉勇敢,随时准备与那只想要吞吃小麻雀的猎狗搏斗;愿每一个家,都能为着孩子的缘故,修筑好城墙,保护孩子不受明枪暗箭的伤害。

与夺命“猎狗”合谋的父母

一开始我反复就说:很多自杀青少年的父母,心里都有一个很大的伤痛,那就是:他们真的不那么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自杀?

三四年前我邻居家的儿子,也是跳楼死的。赶到学校时孩子还活着,他的父亲失魂落魄悲痛欲绝,和许多自杀孩子的父母一样哭着问,“你怎么给爸爸做这事呢?这事咋就轮到你爸头上呢?”

孩子自杀前,没有几个是征兆明显的;得知孩子自杀,没有几个家长不是惊得灵魂出窍的;孩子走了后,没有几个不是带着问号、惊叹号,在巨大的伤痛中苦捱日子的。

父母和孩子,关系本该是最亲密的,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向父母倾诉、求助?

一位教育工作者曾向媒体反映:很多自杀的孩子,都没有求助父母。因为他们爆发心理危机、患上精神疾病甚至走向自残自杀,主要的原因就在家庭,就是因为父母。

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和心痛的真相,不是吗?

这也是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把家庭的支持和融洽的亲子关系,列为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第一条的原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是孩子的力量之源。但是现实,令人心碎。

在中国,有一些事实已经成为普遍现实:

比如,孩子的父母关系不好,离婚率越来越高;

父亲注重事业忽略家庭,孩子主要靠祖辈协助母亲照管,所以有很多女性无奈地说,自己是丧偶式育儿;

在成年女性中,有超过70%的人是职业女性,她们又要在职场打拼,又得照顾孩子老人,长期下来身心俱疲——当她们因着自己的能干和劳累,在家里表现出强势和抱怨时,丈夫会退得更远。

由此可想而知,当孩子在六七岁前这个关键阶段,需要一位健康有爱、有智慧的母亲,在点点滴滴的陪伴中帮助建设心灵、帮助积累心力时,母亲正在多种压力的撕扯下,疲于奔命;

当他们在12岁前这个关键阶段,需要父亲在陪伴中建构安全感、给予生存发展等各种能力的训练时,父亲却忙于事业和社交;

当外面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孩子需要家庭这座城堡给予强有力的支撑保护时,城堡的城墙,却早已千疮百孔;

责任主要在于父母,因为对他们的生命拥有最大影响力的,是父母;法律要求对他们负责任、被叫作监护人的,就是父母。

祖父母、外祖父母、保姆、课外班老师,谁能代替父母?

面对学习的压力、和老师、同学、恋爱对象的关系变化带来的烦恼、 被霸凌被性侵、亲人突然死亡、身体意外致残等特殊事件带来的冲击,除了父母,孩子还能依靠谁呢?

当孩子需要父母强有力的支撑、无条件的爱时,父母是否跟他们站在一起呢?

为什么自杀的孩子,在走前不愿意与父母分享心事,不愿求助父母?

我想有一种可能是,爸爸妈妈和孩子的沟通渠道,无意中已经被堵死了;还有一种可能,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已经被破坏了。

为了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我想来个正话反说,希望家长不要被冒犯。怎么逼一个孩子自杀呢?有两个人就够了—一个是爹,一个是妈。

你可能会辩解说:学生课业负担重,我能改变吗?分数高上大学,分数低上技校,我能改变吗?教育体制和整个社会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我能改变吗?你凭什么这么说啊?

我想说的是,孩子是国家的,但首先是我们的。环境是死的,但我们是活的。孩子真不是考大学的料,上职业学校也不差,他能照顾好自己就好。

孩子非得特别优秀吗?“优秀”“成功”这些东西有的话当然特别好,没有就真的很差吗?

孩子人生的终极目标,到底是自己幸福、健康、自由?还是让家长在朋友同事面前说起来特别有面子,或者是光宗耀祖呢?

如果没有我们的轻忽、随意、默认、允许、合谋,学校、社会、教育体制,都不能轻易逼死我们的孩子。——这就是我的观点。

我真的特别希望,我们所安身立命、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不再有年轻的孩子因为缺乏保护而绝望自杀。

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很残忍,就像屠格涅夫《麻雀》里的那只猎狗。而我们的孩子呢,就是故事里那只小麻雀,嘴边儿还带着点黄色、头上生着柔毛,从巢里跌落下来,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

我们不要看他十三四岁了,长着个大高个,胡子也有了,喉结也出来了出来了,女孩子胸脯也开始发育了,可是论心智,他还不是一个囫囵个的成年人。

所以法律意义上,他们叫未成年人。国家有一部法律叫《未成年人保护法》。

怀孕四五个月的时候,我老公开着车带我去产检,我坐在副驾驶位。有那么一刻,我忽然感觉自己起变化了。

我当时心里有点紧张,死死盯着前头,我就想,前后左右你们这些人呢,开车都注意点,千万不要磕碰我的车,你要是磕碰我,我真的跟你拼了。

其实你说我一个孕妇,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到现在连个车都不会开,真遇到磕碰了能有什么办法呢?但我当时就是那么炸毛。

即便到今天,我儿子八岁了,我看这个世界,依然是审视的凌厉的,我不想轻易相信这个对孩子不能说很友善的世界。

最近,我也不是不得不要跟八岁的儿子小远,讨论了一下青少年自杀事件,我告诉他:爸爸妈妈是你的保护者。

保护你,是我们的责任。凡是伤害你的,不管是人、事、物,有形还是无形,我们都会跟他战斗。你爸你妈是可以信赖的,有力量的,请你放心。

心理咨询师刘静老师给我讲过一个她辅导的真实案例:难缠的不好带的高需求宝宝背后,其实是高控制欲高需求的妈妈。相信这个案例会让做父母的你,非常意外,也非常有收获。


小欢喜中,英子的家庭是典型的高控制型家庭

这位妈妈去找刘老师咨询,说,自己养了个高需求宝宝,三四岁了,爱哭、爱生病,有养这一个娃的功夫儿,搁别人家里真的能养仨。打个比方说,家里房子好好的,空气清新没毛病,可是宝宝莫名其妙就说呼吸困难,哭闹。这一哭闹,当妈的就炸了难受了。

到底怎么回事?聊得深了之后刘老师发现,问题的根源竟然在妈妈那里。

这位妈妈从小被养父母带大,心里最大愿望就是找回亲生父母,但是考虑到养父母的感受,迟迟没有行动。没和亲生父母连接上,让她觉得孩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有血缘关系的人,她怕孩子冻着、饿着、有什么闪失。各种怕,无形中就把自己的整个世界,压在了孩子身上。

刘老师问我,你能想象孩子承担的是什么?

我说,太可以想象了,孩子太难了。好在这是个小不点,还哭得出来。孩子要是大点儿,哭不出来,问题暴露不出来,更可怕。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母亲全方位的掌控和令人窒息的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到底有多可怕。这种掌控,真的不怕严重伤害甚至逼死孩子吗?

徐凯文教授,供职于北京大学,专门研究学生心理。他说,自杀学生的父母职业分布,排前三的是教师、医护人员、公务员。看到这个说法儿,你意外吗?

这个结论,来自一个小范围抽样调查,不能尽信,但确实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我觉得可能是这样:老师大概分为两种人:

第一种人,事业心很强,教务工作忙碌琐碎,时间给了学生,反而忽视了自家孩子。

第二种人恐怕更多,她以抓孩子为职业,抓得专业用心,远胜于对学生。此外,因为专业,她看孩子的眼光也会挑剔。

总之,这个类型的父母,如果不能睿智地逆着自己的职业惯性去时刻反思自己,很容易就会对孩子造成掌控,孩子会有紧张感和窒息感。

我在武卿真教育平台上讲过一个音乐教授的女儿,不愿意练琴,一练琴就哭,其实也是这么个原因:因为母亲是专业人士,很容易挑剔孩子,因为爱,导致抓得太紧,就形成掌控,反而把孩子弄坏了。


控制欲强的父母,危害力真的很大。

孩子小的时候,问题暴露得不明显。到了青春期,内心力量弱的孩子,老是忍耐忍耐,最后就会抑郁,严重的就会自杀。爸爸专制且暴戾,妈妈女强人加情绪化再加掌控欲强,孩子能健康平安地活成个人,不容易。

掌控,不管是以什么面目呈现,对于长大未成年、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来说,都是危险的。

另一种情况,如果孩子内心力量强,会跟捏得太紧的父母反目成仇——你有没有觉得,很多杀死父母的人,内心对父母的恨挺让人费解的,挺不可思议的?有很多恨,是因为自由长期被剥夺。

您可能会说,杀死父母当然是少量极端案例啊,没错。但是很多家庭里,已成年的子女由于小时候被掌控,和父母关系一团糟,年纪已经老迈的父母活着不也觉得生不如死吗?

天下很少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也很少有脑子清楚到——能把什么是真正的爱、怎么爱,如何不给伤害只给爱这事,捯饬明白的父母。否则互联网上就不会有“父母皆祸害”这个小组,也不会有《家为何伤人》这样的书的畅销了。

生命不仅仅是一坨肉,也不仅仅是身体和精神的简单组成,它有灵有魂有体。人天生就是热爱自由的,自由跟空气 水一样,没有这个东西,生命不能存活。你要相信他,要给他与他的年龄适配的自由。

自我中心型家长抽干娃的能量

成年人在孩子身上犯的错、留的悔恨,多因自我中心。要命的是,这个错儿太容易犯了。

2021年我看过一个纪实节目,节目里有个小女孩,甜美可爱。可她那个眼神吧,老觉着是沉甸甸的忧心忡忡的,就像暴雨过后、过量吸水的一朵花,有些打蔫儿,抬不起头来。

这个孩子的妈妈给她报了10个兴趣班,演讲、跳舞、模特、溜冰、英语---一周之内,满满当当。孩子上这么多班爹妈得花不少钱,而且还得跟着她转,可以说,真的是用心良苦。


可是我就觉得孩子真的好可怜,她那个眼神里,是那种跟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不耐烦和忍耐混杂的一种东西。

我觉得孩子的眼神就应该是清澈的,性情自然,想哭就哭,想笑能笑。但是这个孩子恐怕已经失去这种天然的能力了,那么点儿小人,好像老在担当、含着忍着什么。

如果我是这个小丫头,爹妈付出这么多时间金钱成本,我会感恩吗?我不会。

有很多父母想不通,愤愤不平,我付出那么多,孩子怎么没有一点感恩呢?依我说,不仅没有感恩,有的时候还有恨。

为什么?一种是因为家长心好嘴不好,言语即行为,老说话不注意让孩子烦。

另一种情况我们做家长的扪心自问一下:如果我们自己长期被别的人安排、规定、监督管理,能正常呼吸吗,感恩得起来、爱得起来吗?人的天性,都是热爱自由的。违背天性,违背人基本的自由意志,就是这个结果。

怎么逼死一个孩子呢?爱他,但是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安排他、规定他,掌控他。

上一部分我都说到掌控了,为什么现在还要说这个?老实说,因为我觉得很不解恨。我发现父母的自我中心、对孩子的掌控无处不在。如果什么是一个大人给孩子的最大的恶呢?我觉得就是掌控。生命的天性就是自由,掌控虐杀自由,这不要命吗?

家长以自我为中心控制孩子的方法真的太多了,例子太多了,而且还挺不容易被自己察觉到。我随便讲一种现象:

有些爹妈都爱说一类话:

“我这么努力打拼累死累活,不就为了你?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我这么辛苦,你考这么点破成绩对得起我吗?”

“你好好学习吧,你给爸考个清华北大,除此之外爸别无所求,考上了爸妈砸锅卖铁、卖肝卖肾供你。”

熟悉不?孩子听了这话会是什么心理?

我估计大多数孩子都会觉得愧疚,觉得对不起爹妈,有负罪感。少数自主意识很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家伙可能会反唇相讥:你生我跟我打招呼了吗,征得我同意了吗?极个别孩子也许会说,“你供我还不是责任所在、应该的,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这就是你该干的事儿啊?”

听到以上三种对话是什么反应呢?这个事,是个试金石。


如果有孩子是第二、第三种回答,我会为他开心,这种孩子不会被爹妈有意无意下的套儿捆绑,不会被负罪感辖制。

产生愧疚、负罪感的孩子,我要为他们担心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跟孩子使用负罪感这招儿,是有代价的;愧疚感是沉重的,当孩子感觉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让家长满意时,会看不起自己,会报喜不报忧,会逃避,会痛苦。长期如此,会自暴自弃、抑郁、绝望。

当他们在自我怀疑、低价值感、低自尊自信、自暴自弃、绝望、忧郁里长期沉浸,而又不愿向人倾诉、求助时,危险就容易发生。

跳出这个现象,反思家长的行为,是个什么性质呢?

以自我为中心,以让孩子产生愧疚为工具对孩子进行掌控。家 长也许会觉得很冤枉,我这是催他奋进啊,孩子小不懂事,小时候就得逼一逼。

然而,教育全在细节,这种催逼很不得法。对待生命,不能如此。孩子是一个生命,完全配得成年人、家长、老师的尊重。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自杀事件层出不穷,首先要反思的就是家庭教育,是家长,爹妈。

一个讲究点儿的智能手机,都得精心设计,何况生命这样精妙的杰作;一件瓷器打碎、一只养了几年的小狗死亡,都让人心急如焚,何况孩子自杀呢?

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的家长太多了,没有几个家长是真正尊重、相信孩子的。孩子太可怜了。

我天天研究这些个事,真的很怕自己麻木,只不过我还是想强调,掌控背后是自我中心和对孩子的不相信。成年人世界的罪恶,多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

成年人在孩子身上犯的错儿,也多是因为自我中心加掌控。要命的是,这个错儿,太容易犯了。

有些苦难,仅仅是由于知识不足造成的——如果家长知道孩子是独立的生命,需要自由是他的天性,还会让自己寄生在孩子生命里,并把他的生命能量吸吮殆尽吗?

如果家长尊重孩子的精神需求,支持他们的自由行动,孩子还会因为长期隐藏在墙角的黑暗里,把自己逼到绝境吗?

我和一位朋友讨论无为教育智慧,他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就放这一部分的结尾跟大家分享。

他说,“人是按照造物者的形象和样式所造的,因此,智慧和潜能都已内藏于心。好的教育一定基于激发,而不是传授,更不是掌控。要引导人由内而外流露的天性、天赋、天才。父母或老师的教导,都应以激发孩子的潜能为导向。”

轻视孩子情绪=堵死他的生路

没有看过一则新闻,一个妈妈在暴怒中踢了孩子一脚,结果把孩子踢死了。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情绪和情绪化发作混为一谈。

其实这不完全是一码事,情绪化是个素质问题,是喜怒哀乐高度不自制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负面的;而情绪无所谓好坏,本质上,它是一种跟人的需要、愿望有关的心理现象,比如快乐、忧愁、消沉等。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可以确认一点,没有一个孩子在选择轻生时,是平静安稳、愉快,他一定是消沉绝望、万念俱灰。

如果孩子生前,家长老师能敏锐而精准地,感知到他的情绪,有及时的沟通和干预,悲剧可能压根不会发生。

情绪有那么难以发现吗?不容易,不同的孩子、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或者处境当中,表现可能完全不同。

那种哭得撕心裂肺以要挟大人、拿大人一把的做法,仅仅是极个别孩子在七八岁前会做的。

当他渐渐长大步入青春期时,肯定不会这样。为什么我说孩子的青春期,是危机四伏呢,因为他的情绪通常藏在冰山之下,你压根不会发现。

这就需要家长敏感细心,如果不敏感,或者就是平平常常捎带几句说一通,他的心门就关闭了,我们和他的正常沟通渠道就堵塞了,等你发现危险时恐怕已经晚了。

拿我家前不久发生的事儿举个例子,这个事真的很让我警醒。

我儿子小远八岁半,从小喜欢搭积木、玩拼插玩具,从6岁开始,家里买了需要安装的桌子书架,我都会让他来装,他也兴致盎然,很带劲。


去年“双十一”,家里买了一个绿柜子,放在厨房收纳用。孩子趴在地上,从上午10点干到中午1点,最后哭了。

我说这不挺好的嘛,一堆妈妈摸不着头脑的木板,你给成功装成一个漂亮的柜子,多好。仔细一看,原来装完后的玻璃门根本关不上,孩子为这个哭呢。

给客服打电话后,我花了大概15分钟,把柜子完全弄好了,摆在那儿很漂亮。

我觉得孩子应该高兴,但是他哭得更厉害了,是那种无声的哭泣,半个小时里泪流不住。

我说,妈妈带你去吃杏仁豆腐,哭着摇头;我又说,你想买泡泡糖好久了,去买好不好?依然摇头,继续哭。

小远那是那种很理性懂事的、从小没有一次歇斯底里式哭闹的孩子,我说这个太反常了。

等安静下来仔细想了想后,发现是这么回事——他非常努力地想把这个柜子装好,想要一种善始善终且取得成功的感觉。

柜子虽然装好了,但是是妈妈装好的,而他自己一步错、步步错,专注在地上蹲了3个小时,但是玻璃门的错误导致前功尽弃,让妈妈重新倒腾了一遍。这个事,对他的心理有非常大的打击,所以无声地哭个不停。

后来我老公回来了,要带孩子去练跆拳道,孩子哭着摇头。小远从3岁多开始练跆拳道、体操等,极少中断。所以他爸爸刚开始特别不理解,说这点事,你至于吗?都快打比赛了。

最后,我解释了这个事情对孩子的心理打击后,他爸就很明智地同意了。那天下午,小远啥也没做,就懒懒地在家坐了一下午,直到晚上才恢复正常。

其实我现在讲这段故事的时候,心里都是满满的心疼。我心疼自己。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有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伤情绪时,只有爷爷奶奶能安慰我。有时候被大人奚落嫌弃,还有过好几次因为穿得不够好看,被有钱的亲戚瞧不起。那种耻辱被嫌弃的感觉,长期盘踞在心里,是没法说明也没人安慰的。


刘学州生前被亲生母亲删除

这么一想,就特心疼那些自杀身亡的孩子,因为他们人小,天地小,心也小,很多在他们看来天塌了的事,在大人看来可能就黄豆那么大,如果说出来多好;可是他们不说;如果大人能够精准地察觉到他们隐藏了很久的情绪,耐心地共情开解、默默陪伴、真诚尊重,这得多好。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理由的:每当看到青少年自杀的新闻报道时,几乎都会有人凭着直觉说,现在的孩子真是脆弱,一点打击都承受不了,心理承受力、抗压能力咋就这么差呢?

我花了近50天做的调查告诉我:不是那么简单,千万别这么说孩子。

少年自杀确实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导火索。导火索在我们大人看起来通常都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

但是,更加准确和深刻的原因是,这个“导火索”连上了“炸药包”,所以瞬间爆炸出事了。

炸药包是什么呢?就是过去一点点沉淀在他心里的伤害、危险因素。

小事、近期的诱因不会让孩子自杀,近期的诱因加上过去积累的长期的危险因素,就会。

近期的诱因,可能是爹妈的一次争吵、爸爸的一个耳光、学校里老师的一个白眼、一次考试失利、一次失恋;

过去积累的危险因素,比如:妈妈生了妹妹后,长期忽略他,气不顺身体也累的时候,总是对自己语言热暴力;再比如,从小到大一直在受看护者的心灵虐待;持续两年在学校被大孩子欺负霸凌;持续被本校的一位男老师骚扰,但是又不敢跟爸妈说……

为什么自杀孩子的爹妈,总是痛苦和沉湎于追问一个答案:孩子,你为什么离开爸爸妈妈?

孩子已经走了,什么是搁在他小心房里好久的长期危险因素呢?大人可能永远没有答案。

所以我们,这些幸运地有娇儿绕膝的人,需要保持警醒和细心。

把孩子放到心尖尖儿上吧,我们还需要足够的知识、思想准备,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情感心境,注意他的环境,好陪伴他平安度过危机四伏的青春期。当孩子成年上大学后,情况真的好太多了,这都是有数据支撑的。

帮助孩子度过情绪低谷,具体该怎么做呢?《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 这本书,对于疏导孩子的情绪,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书中说:上幼儿园的孩子失去了心爱的宠物、五年级的学生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初中还生考试失利… 痛苦、失望或恐惧的感受,能将孩子淹没,强烈的情绪和身体感觉充斥着孩子的右脑。

当孩子被情绪影响的时候,逻辑往往不起作用,除非我们回应了他右脑的情感需求。

我们把这种情感联结叫作“感同身受”,也就是与另外一个人深入联结,让他“感到被理解”。当父母和孩子感受到对方的感受,他们就能体验到所谓的联结。

简单说,我们做家长的,看到有事情发生、孩子情绪不好时,首先不要着急讲大道理,要处理孩子的感受,对他此刻的任何感受和情绪,都先表示理解,让他觉得你和他是站在一起的,你是可信赖、可倾诉的。

这个办法适应于任何年龄段的孩子。大家发现没?其实同样也适合安慰大人。

第一步,当我们发现孩子有情绪时,先别讲大道理,先回应他右半脑的情感需求,表示理解、尊重,一起回述那些让他难受的经历,重复讲出他内心的情绪,然后给他时间消化、感受,并等待那种情感情绪、逐步减弱,走向平静。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可以释放到一多半。

第二步,爹妈要引导孩子的左脑运转起来,要让孩子明白一些理:比如,发生了什么?这个事情的本质是什么?造成的后果时什么?为什么发生?接下来怎么办?以后如何防范类似事情不再发生?

总结一下:第一步,右脑,针对情感情绪。第二步,左脑,引导明理、解脱。

长期这么着陪伴训练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我觉得孩子心里不会有事郁结,不会出现前头说的那种、像炸药包一样危险的长期危险因素。

此外,当孩子逐步会学会一套排遣自己情绪、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左右脑整合处理问题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训练得多了,他会就明智明理,心胸开会。慢慢地,小家伙就成熟了。

内心撕裂的妈妈无法给力

在中国,女性就业率在70%以上。这里面的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成为一名职场妈妈,他们天天都像神话故事里的牛郎一样挑着个扁担,左边筐里是孩子,右边框里是职场。八年来,我就是这么过来的,甘苦自知。

职场妈妈,是个什么生存状态呢?2020年我和同事花了两三周做调研,结果我概括一下是:忙、累、焦虑,个人生活、工作、孩子老人难以平衡,常常处于撕裂状态,身心健康水平总体较低。

有没有不同意见?一起来设想一下,我们这部分人的处境:

首先,得求上进,要花时间花钱保证自我成长,极个别人还要追求优秀和卓越;然后得顾家:要处理夫妻、婆媳、兄弟姐妹关系,还要承担家务和教育孩子的大部分重任;最后还得工作,被“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鼓励,竭力做好做优,同时还得用心平衡同事关系。

我们在调研中,沿着历史也就是夏商周、元明清顺流而下,一比较就知道,除了母系社会时期,和绝大多数历史时期相比,新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确实大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在这方面真的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可再一想,总觉得哪儿不对。我总觉得,我们中国女性,是刚出一个牢笼,又进了另一个新牢笼,依然在受奴役 、辖制捆绑的状态中。。

我先说说自己,再说说薇娅。

过去职场二十年,我一直是一个见了棺材不落泪,撞了南墙不回头还要把南墙戳个窟窿的勇猛状态,就是和一切困难正面刚,非要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不可,包括做主持人、公益纪录片、揭黑记者、创业去硅谷去以色列。

但是,我一直觉得不对劲,觉得自己无休止打拼的状态,非常不自由——因为人天性是向往自由的,对于不自由的状态是很敏感的。总之,我是一边享受成绩,一遍替自己感到悲哀:真是个可怜的工作机器啊。

2018年,我无意中读到了美国作家提摩太·凯勒先生的一本书叫《诸神的面具》,那之后我才意识到:

为什么自己不自由?为什么取得了成就,也不幸福?

原来,有个叫做“事业心” 的偶像一直在操控我,它让我轻视健康、轻视自己,好喂饱他,让它得满足——得我做了20年的工作的奴隶,这个被奴役得自由,是取得成功的甘甜无法抵消的。我是不自在、不甘心的。

这本书太深刻了,读了这本书后我就稀奇:哦,原来是这么个理儿?凡是被我们尊为偶像的,都会掌控、辖制、奴役我们。

打碎这个偶像后这几年,我有过短暂的对工作的厌倦。

在经过疫情和身体病痛双洗礼后,如今的我依然愿意工作、创业,充满战斗力和创造力。当人自由的时候,枷锁脱落,一定会更有创造力,这就是自由的可贵。

有人看到我除了第二本书《全力以赴》,问:大多数人都想躺平的现在,你哪来那么大干劲?

我说,过去的干劲是扭曲的价值观下的蛋,是畸形的,现在的力量来自热爱、任感和使不完的创造力,是美好的。我不单创业,也做投资,不单做科技,还要做教育。我要努力工作,好做点事情,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但是真的今非昔比,越来越觉得身心轻快,一无挂虑。它是这么个理儿:如果你的心灵是自由安宁的,枷锁脱落,就不会再有什么东西可以轻易地奴役我们,包括家庭、孩子、工作、他人,都不能。就是怎么着都好,加班劳碌也好,不加班傻傻发呆也好,都是自洽舒展的。

我这总算是出了牢笼了。这种感觉太好了。我真的很希望所有的女创业者,所有的女性高管,所有的职场女性都这样。再来说说薇娅。


大家都知道,薇娅因为偷税漏税被罚款13亿。这件事,在薇娅的人生和创业生涯中,是个什么级别的事件呢?如果拿地震来打比方,我觉得应该是八九级地震。一个呕心沥血的浇灌的事业,瞬间解体飘零。

作为经历过苦难的女创业者,我感同身受。薇娅得是个什么心情呢?

我猜测她当下有很大可能还顾不得心疼钱,她首先要心痛的,应该是自己的心脏和过往所有的时间精力总投入,因为2000多天的大夜是她自己熬的,五六年里孩子是严重缺乏母亲陪伴的。

我在中国美国以色列采访企业家,常常能看到这种事:魔鬼出在细节上,一件事做错,全盘皆输。要问2021年企业界谁最惨?那就是薇娅。在我的视野里,最好看,最聪明能干,最惨的都是薇娅。

但是,换个维度看,我觉得薇娅是幸运的,因为她借着交出13亿罚款这事,避免了两个更大的、将来会让她更加痛不欲生的危机。

为什么我会在这个谈论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系列节目里,谈这个事情呢?因为薇娅是个典型的职场妈妈,不管是否意识到,其实她都已经幸运地避免了两个更大的危机,脱了牢笼。

第一个危机是健康。拿薇娅来说,她的身体使得太狠了,她还没在这方面吃过大亏,不知其中滋味。但是,按照她过去五六年的消耗程度,再那么干三五年,身体一定会出大问题。

因为身体是有规律的,好比一辆车,你使得狠,跟保养得精细,使用寿命能一样吗?身体的亏我吃过,很多人都吃过,谁吃过谁知道。到那个时候你会觉得,健康真是无价,给一百亿也不换。

薇娅被迫紧急刹车了,按照规律,紧急刹车后车会有大震动没准还会翻,她的身体肯定会有那么一阵子不好过。但是她才35岁,很年轻,顶多受点皮肉之苦,不会有大事。但愿薇娅这辈子再也不用那么狠地玩命干活了,从这个角度讲,她很幸运。

有一个报道说,薇娅作为妈妈,一个月只能陪娃一天。别说一天了,哪怕一个月陪七天,我都觉得不可以思议,她闺女那么大的孩子,就得总是陪伴着,在陪伴中教育、干预、归正。

但薇娅身不由己,因为在直播行业的高峰期,她不敢休息,谦寻公司几百号人、那么多合作者、投资人,都指着她呢,她敢休息吗?这事儿不能苛责她。只能说,作为一个职场妈妈,薇娅过去几年的状态,太让人心疼和同情了,她比我有钱和风光,我羡慕不起来。

现在好了,薇娅被动刹车,闺女有妈陪了。不用像她妈妈小时候那样 总是跟着姥姥了。我真她闺女高兴。

健康和亏待孩子的危机,薇娅大概率不会经历了。但是很多职场妈妈、让人心疼的姐妹们,还在经历。能帮助我们逃脱这两个牢笼,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接下来,我不再好意思地来点儿说教,重点说孩子。

本质来说,孩子是命运暂时放在我们这儿的小羊,暂时让我们教导、抚养、保护而已,时候到了,他会离开,而且头都不回。

孩子的时光,每一天都价值连城,错过了,没有办法补;后悔了,也没有地方买后悔药;没有爹妈的陪伴,孩子也能活,胳膊腿也能正常发育,也能长大。但是,品格、性格、心智、智力这些决定孩子一身命运的要素的培育和开发,只有爹妈在点点滴滴的陪伴中才能做好。

就像一颗珍珠的长成,必须贝类软体动物日复一日地涵养、培育。贝壳之外,养不出珍珠。爹妈也不要奢望在自己之外,有祖父母外祖父母、老师、社会,给我们涵养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不管多狠心的人,将来都会为孩子小时侯没有好好陪伴而后悔。其实父母将来怎么后悔、懊恼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闺女的生长、生存发展,真的需要我们的陪伴,这对他的智力、情感、身体、心智、前途非常重要,这是无价的。

算算账,他的一生值钱,还是我们在职场上赚的那点钱、荣耀更值钱。这两者,没法在一个天平上衡量。如果非得衡量,这个天平会翻的。

所以我前面会说,沿着着历史顺流而下,相比过去绝大多数朝代,我们新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可是往深了一想,真是刚出了一个被父权、夫权、男权辖制的牢笼,又进了打江山立功名、与男人争天下的新牢笼。

从牢笼里出来,过称心如意、自由舒展的日子吧。这一点对我们自己很重要,对于我们的孩子更重要,他们需要健康有力有智慧的妈妈的支撑。

我在这儿,特别想对职场妈妈中的那些强女人们说几句话。

第一,凡事不要太快,慢就是快。我妈家对面盖楼,打地基大概花了一年时间,但盖的时候就快了,差不多几天就一层。打地基需要花时间,同理,事业发展也不能太快,太快的话,管理、认知、能力跟不上,会出问题。孩子也需要慢慢养,不能太急。

第二,要注意身体。通常身体不健康,心理就会不健康。

第三,要均衡。一辆汽车有四个轮胎,少了哪个,车都走不了。同样,您的生命、家庭、工作、关系就是这四个轮子,不能偏差。

第四,做好价值排序。要把身体放在第一位,然后是家人、孩子,再后才是事业。

第五,不要拜事业为偶像,不要被名利权这些东西所奴役。有的钱亏了也是赚,有的钱赚了也是亏。名利都是好东西,但是不能成为主人,奴役我们。

第六,知行合一。以上五条如果没有行为,都是空的。如果不行,现实会逼迫我们行,那是很痛的。何必呢,何苦呢?

第七,全力以赴教育好孩子。时代变了,孩子周围危机四伏,更需要家长全心全意地陪伴。

因为公司业务,我过去老去以色列,给大家说说以色列妈妈。

以色列妈妈的受教育程度高于中国妈妈,但是同时,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做全职妈妈的比例,也高于我们。

她们不在乎自我实现吗?是个人,都会在乎。所以,她们选择在孩子小时候当全职妈妈,实在是因为过人的眼光。


那人家为什么这么有眼光呢?首先,眼光就是眼光。其次,眼光也是需要现实支持:以色列政府机关下午两三点前,通常都会下班,这样,孩子爸爸回家帮妻子做家务、照顾孩子,辅导孩子学习,这都是正常的……我们再看看韩国爸爸、日本爸爸、中国爸爸,好像没得可说了。

我的好朋友燕南,是一位在亲子关系领域服务了近20年的专业人士。她告诉我:

“中国妈妈是特别舍得为家庭任劳任怨,愿意付出一切,但是,缺少了丈夫的支持,缺少丈夫在孩子面前为妻子所做的真诚感谢和祝福!我们的丈夫要么忙于996,要么巨婴,要么妈宝,要么甩手掌柜。妻子呢,守寡式育儿、丧偶式育儿,承包家里各种大事小情……久而久之,妻子和妈妈们就熬成了黄脸婆、怨妇,脾气暴躁,身心都不大健康。

这个过程中,家庭问题百出,所有成员都不快乐。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即便进入名校,可能也会得“空心病”,将来哪来的热情建设国家啊。”

燕南老师这话说得太好了。但是这个问题,有解吗?

首先我想对姐妹们说的是,我们要认真地对自己好,让自己舒服,不要总是委屈自己。我们过得不好,孩子不大可能好到哪里去。让自己好的原则之一,不要在工作上过劳,不要追名逐利,追求功名。

其次,我们要竭力更新自己的价值观,竭力避免父母在我们身上犯的错误,重复犯在孩子身上。

我们得用一个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孩子。生孩子,在孩子人生前六年或者前三年全职陪伴,是最有智慧的投资。这一点,总有一天会被证明。

但是,话说到这儿还不行——如果家里的男人、孩子的爸爸不改变,光靠女人,能行吗?肯定不行。夫妻二人是一体的,当夫妻二人价值观合一、关系合一,忠于各自的角色、分工,家庭和孩子一定会蒙受祝福,一定会特别好。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曾经做的一个好节目。

中国的爸爸去哪儿了?这是我心头的一个问句。不是疑问句,是反问句,正确的语气读出来是:中国的爸爸,去哪儿了!因为我知道爸爸去哪儿了。

爸爸的身体去哪儿不是关键,不要紧,关键是心。

一个爸爸的心,应该在哪儿呢?我的排序是:家庭、事业、朋友、社区、社会。

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爸爸们的心在哪儿?大概率地,只在一个地儿:事业,名、利、权,基本不在孩子那儿。

这个系列深度报道的制作动机,就是为了孩子,所以要聚焦孩子。孩子的成长中,缺席爸爸的陪伴,会有怎样的害处?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书籍、课程特别多,说得也特别清晰透彻,我就简单一说:

虽然不是所有缺乏爸爸陪伴的孩子,都会有很大的问题。但是论概率,大概率讲,会有让你在将来追悔莫及的问题、缺憾。比如:

女孩会安全感不足,男孩的性格容易女性化;

爸爸给予孩子们勇猛强壮、彪悍、力量感,是合宜的;

这东西如果靠妈妈给就不合适,妈妈带的如果是闺女,闺女可能会缺乏女性柔美,强势霸道,比如武则天的闺女太平公主,这会影响她将来的婚姻、育儿;

妈妈带的如果是儿子,这个男孩从里到外,都可能会比较弱。

可以肯定的是,爸爸对孩子的教养,是妈妈完全无法替代的。就算妈妈做到满分,没有爸爸的参与,也是50分。只有爸妈都贡献出50分,这家的教育才能算是100分。

我有几位很有使命感的朋友,过去几年主要的工作就是唤醒爸爸,让爸爸在家庭中忠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分工,协助妻子一起带好孩子、伺候老人。

后来怎么养?他们都知难而退了,做不下去。因为爸爸们的心,不在家里,不在孩子身上。

爸爸去哪儿了?谁偷走的了爸爸的心?谁把爸爸从妻子儿女身旁拐带跑了?原因很复杂,但是有主有次。那个主要的肇事者,是名利权,或者说是用事业心来打扮装饰的名利权。


红极一时的《爸爸去哪儿》

名利权的偶像,是我见过的最危险的偶像。名利权能带来安全感,是我听过最大的谎言。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最大的不幸就是,对名利权的热爱,掳掠且奴役着他爸爸的心,挤占了原本属于他的空间,也挤压了原本应该给他和他妈妈的陪伴。

否则,为什么女人们要悲悲戚戚地说,自己正在经历的是寡妇式婚姻、丧偶式育儿呢。

真是悲哀,在我们中国,绝大多数的爸爸都重视事业、成就、社交,大于重视妻子孩子和家庭生活。他们的安全感,建立在功名之上。

提摩太凯勒,是一位了不起的美国作家,在上期节目中我说,2018年读到了他的一本畅销书叫《诸神的面具》。

他说:偶像是什么?是一种瘾癖,是操控我们的主宰,我们被他奴役。人心,是一个偶像工厂。

他还说,“在我们所着迷的诸多主题中,我们最会说的是关于“成功”的谎言:成功和他的兄弟—金钱,会给我们保障;兄弟--权力,会让我们显得很重要;堂兄弟--名气,会給我们快乐。

凯勒还说:现在到了说真话的时候了:为什么我们这个世代最聪明、最有才、最成功的人,会经历破纪录数目的灾难呢?人们不择手段地想要得到金钱、权力和荣耀,然后再自我毁灭。可能他们起初就不想要这些,也可能是当他终于拥有这些时,并不喜欢他所见到的。”

我在读完这本书后,写了一段分析,特别想跟爸爸们分享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我在自己新书《全力以赴》的发布会上分享过,主题叫《如何拥有高效能的人生》,我的主要观点是,你不要以为回家陪陪妻子孩子,工作业绩一定下降。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经历一个短暂的下降后,你一定会赢得业绩的提升。

因为,当你行走在正确的次序中时,人的状态会不一样,你会把用聪明、意志力、人际关系、牺牲健康换成绩的工作模式,逐步调换成用智慧、能量工作的模式。这是符合天道人伦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有很多过去必须牺牲自己才能交换来的好处,会自己找上门来。你不用像过去那样过劳,过得却要比过去更好。

我迫不及待要跟你分享的是,我家和身边许多人的经历印证了一点:

家庭是一座城,城墙坚实,家就安稳——男人,就是那看守修护城墙的人。

家庭中,如果男人归回本位,成为有力的首领、懂爱的丈夫、尽责的父亲,这个家庭会蒙受祝福,财务、孩子老人,都会好。付出不用那么多,收获却多,这就是高效能的人生。

我身边这样的案例许许多多,如果他们愿意,我愿意采访,好把他们真实的经历讲给你。

第二个层次,名利权的偶像,不单会奴役掠夺我们的心,让我们无意中牺牲不该牺牲的东西,比如孩子、天伦之乐、家庭平稳。更可怕的是,他一定会引我们走向可怕的邪恶和堕落。

这样啊,我把它的害处,简单梳理一下:

1、 引我们走向可怕的邪恶和堕落。

2、 操控、奴役着我们和人生。

3、 必然带来极大的毁坏;自己制造的欲望,终究会让人瘫痪、承担不了。

4、 让人混淆是非,颠倒善恶。

如果非要我举个例子的话:

在文艺界,吴亦凡的倒掉是个典型例子,这是一个被自己制造的欲望搞到系统性崩坏的案例。即便没有都美竹,也会有别的人,成为推倒多米诺骨牌的那只手;

企业界,薇娅海峰两口子的事业垮塌,也是个例子,因为他们一直被赚取更多的钱这个欲望操控奴役着、驱使着,停不下来,直到被迫停下—我为他们叹息,也为他们开心;

再看身边,案例是不是一抓一把?事情未必惊天动地,本质却完全一样。

如果不阅读不反思,不在经历身心病痛后彻底反思,我自己也会成为一个反面例子:被所谓的事业心驱使,过度消耗,无休止玩命,身体出大问题。成为爹妈孩子老公的累赘,自己追悔莫及但又无能为力。搞不好就game over了。

但是我脑子清楚了,价值观稳定了。而且妥妥的,我的价值观绝对不会再跌宕起伏。这是我的幸运,是亲人、同事、投资人们的幸运。

成就荣耀,就好比香水,闻闻可以,吃喝就会中毒;名利是副产品,不能成为我们的主人操控我们,我们自己才是主人。

卡内基说过一段话很深刻,分享给家庭中的爸爸们:

“人一定会有偶像, 累积财富是最糟糕的偶像崇拜之一。没有任何的偶像比崇拜金钱 ,对人更不好的了。这种一直不断想着照顾生意、用大部分的思想来盘算如何在最短时间赚到最多金钱的工作,一定会让我堕落。我要留心选择我的人生,必定是要选择最能提升品格的。”

无论如何,今天,孩子们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他们需要一个叫父亲的教育者、保护者、监护人,把心放到他们身上。回家吧爸爸,好好弄弄自己的娃。

不让时代那粒灰,落在我们头上

就在昨天夜里,我的一位人在日本的女友说了这么个令人心碎的案例:一个满有志向的十七岁日本男孩,因为最近成绩下滑,导致心智错乱,持刀捅了人。

我和另外几个女友听到这事,恨不得眼泪就要下来了,我们都是妈妈,听不得这类事情。

是的,就如您所猜测和我在此前几部分里头说的那样,青少年心理问题、抑郁症躁郁症和自杀问题,确实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因为在全球各地,都有低劣的认知和错误的教育理念,这些东西破坏家庭关系 ,导致父母子女相爱相杀。

但是我想,我们总不至于因为这个,产生一种“天塌下来大家顶着”的荒谬心理吧?有句话说得好,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都是山崩地裂。

青少年心理问题、抑郁症问题、自杀问题都呈上升趋势,问题越来越重,最关键地,每一个孩子都是无与伦比的宝贵,都值得倾尽全力去保护。

在今天这个收尾部分里,我先简单说说:到底如何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平安度过。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把我上面11个部分里说的要点抓起来,凡是会出问题的点,你就着力避免。捋着这些点陪伴、教导孩子,肯定不会有大问题发生;

第二点,家庭教育,真是需要学习的。

有一些教育专家,专门帮助父母解决青少年孩子的问题,您可以长期跟踪他们的相关资讯。我的学习方法就是,要学习一个新领域,就找到那个领域最牛的人,挖地三尺,狠学他的东西,学透。

需要提醒的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知识能力品格上的局限,所以最好跟那么两三个专家,把他们的观点交相比对、印证,你就能得到相对准确的知识。

第三点,武卿今天讲一个框架给您。

我所谓框架的意思就是,不注重知识的精深,因为时间关系没法展开,也不需要展开,这是得许多节课才能说精细的。

我就给你一个周全的框架,方便你在教导青春期孩子这方面搭建起思维框架,这样遇到任何问题,都不慌,都能在这个框架内思考问题、并且找答案。

类似的框架很多,我选择的是美国一本好书《子女心父母情》的作者泰德特里普的理论框架,他的理论精湛,知识准确,我是心服口服。

泰德认为,养育孩子必须从“心”开始,要关注孩子的心,从他的心开始训导。对孩子影响至深的个人因素,是他的信心;家庭要素是:家族历史,家庭结构,价值观,家庭角色,家里解决矛盾冲突的方式,对失败的反应。

他还认为,婴幼儿期的训练目标是顺从,儿童期的训练目标是品格。我补一句,婴幼儿期、儿童期的训练目标如果达成,青春期的问题会少很多很多。

特别幸运的是,我儿子小远就是这么老老实实、一步步训练的,效果好明显。所以我感恩啊,自己拥有的好东西,必须分享给更多人。

前头说,这一集的重点是,教导青春期孩子的框架,到底是什么?

  • 大框架一:青春期孩子的主要特征

}

孩子在中国出生,到了海外要如何学中文

“在国内都不看电视的,现在看《虎妈猫爸》、《还珠格格》!”Isabella 说起孩子的中文教育,一肚子感叹。

Isabella的儿子今年 13 岁,在英国的一所私立学校念书,据 Isabella 称,为了进一所好的私立学校,她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帮儿子补课。

补课的重点竟然是中文,连看国产电视剧都已成为一种补习中文的特殊方式。

Isabella 三年前来到英国,两个孩子都在中国出生,儿子在中国待到 10 岁,女儿 10 个月大时随家人迁居英国。

她的先生是英国人。在中国待了 12 年,热爱中国文化,尤其对成语感兴趣,读了很多中国成语的书,还写过一篇关于中国成语的文章,大致内容是,对老外来说,在中国做生意要懂得文化。

他曾定下目标与儿子一起学中文。可被儿子超过后,很快失去了兴趣。

儿子在 6 岁之前学会拼音,讲起话来字正腔圆。这一点使 Isabella 深感自豪。可由于先生是英国人,家中仍通行英语。

Isabella 发现,在中英文各占 50% 的家庭语言环境中,英文比中文简单,孩子更倾向于说英文。

“学校踢人很厉害,进去不能松懈,会请你走人。”儿子所在的私立学校在 200 个报名学生中,只选取 16 个 GSCE 会考(相当于国内的初升高)成绩排名最前面的。只要有一门成绩没达到 B ,会被请出学校,不让参加高考。

而英国学校从 3 年级开始就学习法语或西班牙语,儿子 10岁 才开始学法语,今年即将升到 10 年级,还要多学一门拉丁语,他已经很难赶上同级的小伙伴。

只有将中文继续学好,才有可能显示自己的优势。Isabella 仍苦恼于儿子在中文阅读理解方面的糟糕表现。

来英国之前,儿子在上海一所知名国际学校就读,学校里大部分时候都是英语教学。在国内,英语流利看似是强项,到了英国,却反而要补习中文。

这听起来很滑稽,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出国前,Isabella 特意拿到对外汉语教育的资格,希望在英国教儿子的同时还能教一些当地的孩子。

她认为,教育应该“家长为主、学校为辅”。

一开始,她要求儿子每天背一首唐诗,儿子很反感,因为不认识诗里的生字,也不懂意思,更别提感受语言背后的美。坚持了没两个星期就放弃了。

后来,Isabella 发现一些华人妈妈自发组织了一个群体,通过让孩子围坐在一起,不求甚解地读《论语》、《孟子》等经典,来学习中文及古典文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的孩子读了很久,熟读成诵,年纪小的背得快但不理解,年纪大的能懂。”

她也希望读诵经典的方式来教自己的孩子,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四书五经,Isabella 小时候都没有读过,她想趁这个机会去补一下中文和中国的古典文化。移民前她将全部家什海运过来时,也顺带搬了几十箱书。

儿子在中国的学校学过三字经,有一定的基础,和孩子们一起读写,渐渐不再排斥学中文了。

他开始觉得,会说中文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在儿子就读的英国学校里,学生懂三四门语言是很正常的现象,他无形中有一种压力感,多种因素下,儿子开始想学中文,还开始学中国画和毛笔字。

Isabella觉得,学古文可能是一个捷径。

如今,她3岁的女儿每天晚上要求妈妈读《贝贝熊一家》系列小人书,还会在去学校的路上问:“妈妈,我穿紫色,中文‘紫色’怎么说?”

在家的时候,她让女儿跟着“四五快读”系列学一些最简单的字,“大、小、人、天、日、月......可以组句子了。”女儿爱听火火兔的歌,也喜欢凯叔西游记的小人,小人会咿咿呀呀地讲故事,女儿虽听不懂,但觉得好玩。

她形容自己是摸着石头过河。“宁愿自己教,不会送她去华文学校了。”

父母都是中国人,孩子的中文还要教吗?

比起Isabella,小钱家里的中文语言环境更具优势,她和先生都是中国人,家中通行的是普通话。

可孩子们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即便耳朵里听到的是中文,也会在脑中自动翻译,紧跟着的英语单词脱口而出。对在英国出生的两个孩子来说,中文是一门外语,而不是母语。

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小钱很有前瞻意识地把国内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全买回来,装在集装箱里运到英国。

孩子们却完全无法读懂中国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国的课本对他们来说,太深,理解不了。”

从4岁开始,姐姐每周六去中文学校学习两个半小时,已经持续了9年时间。“但学的知识很有限,学了一些拼音,简单的认字。如果和国内的孩子相比的话,现在是小学一年级的水平。”

相对弟弟来说,姐姐还能认一些汉字,至少回中国度假时,她能用中文流畅地交谈,还能写几句中文句子,小钱觉得,唯一的不足是她的词汇量还不够。

“弟弟说起中文的样子,完全是个外国人。”虽然弟弟也是从4岁开始在学校上一周一次的中文课,5岁起还读了华文学院的课外班,但他的中文始终没有显著的进步。

同样生活在英国的小钱,面临的压力不亚于 Isabella。

姐姐今年 14 岁,刚刚结束 GSCE A level 中学会考,弟弟小两岁,也即将加入残酷的会考之战。自从 GSCE 考试写完150字的文章之后,姐姐就不再继续学习中文了。

在讲华语的国家,孩子依然学不好中文

现居新加坡的童言,可谓拥有更多华语资源了。

从十九世纪开始,很多饱受战争饥荒与贫穷的中国人便飘洋过海来到“石叻”。2010 年,新加坡共有将近 280 万个华人。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中的 74.1%。

她却感叹,“在新加坡,语言像热带鱼般散开,老一辈的讲方言,年轻人讲不正规的华文,(他们)习惯用英语思考和阅读。”

她看到的商场海报是马来语,遇到的年轻人不懂成语“坐怀不乱”的含义,人们看到“开水”说“水会烧”,去商场买东西询问价格,不说”给你多少钱“,而说“还你多少钱”......

童言身处一个华人环境,眼睁睁看着这些操着一口洋腔洋调的年轻一代华人,心里别扭极了,有一种“会想死”的心情。“很想念中文,如果听到北方朋友说纯正中文,会很开心。”

她有两个孩子,一个 6 岁,一个 4 岁。她的先生是瑞典人,因为希望孩子能从小掌握瑞典语,在家里不说英语,只说瑞典语。而童言呢,则对孩子们讲粤语和中文,这两种来自中国家乡的语言,同样不能丢弃。“只能让他们慢慢把习惯改过来,尽量多说一点,这两个都是根,放弃了会可惜。”

195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 Ruth Hill Useem 首次提出“Third Culture Kids / 第三文化小孩”这个名词。她以“第三文化”为概念,来诠释那些在年幼时期或是青少年性格塑造期间,成长于父母本国以外的小孩。

童言的两个孩子是典型的“Third Culture Kids”第三文化小孩,他们不得不频繁在四种语言中切换频道。

在新加坡,童言的瑞典朋友和中国朋友不多,很少能听到瑞典语和中文,粤语更少,只能偶尔回广东爸妈家的时候,让孩子们在那个天然的语言环境中讲粤语。

即便如此用心良苦,出了家门,孩子们仍然只说英语。

童言尝试了很多种方式,她从图书馆里借来许多有趣的中文翻译绘本,每晚陪孩子读。虽然中国故事有很多古老寓言,但对于 6 岁和 4 岁的孩子来说,“插画不够有趣”。

“像《愚公移山》、《百鸟朝凤》画得很美,故事就很老,读起来沉重。”孩子的兴趣一溜烟地飘走了,嘴里嚷嚷着:“读另外一本吧。”

孩子更青睐有趣的绘本。当她捧起《活了一百次的猫》读的时候,两个孩子一下子安静了,直到她念完最后一个字,他们眨着亮亮的眼睛喊道:“妈妈再读一遍吧!”

此外,她还给孩子读国内老师推荐的儿童诗《日有所诵》,新诗、民谣、童谣,读来朗朗上口。一些 APP “ wawayaya ”、“天地人”上的绘本也能让孩子跟着念。

如今,儿子洗澡的时候,会伸出湿漉漉的小手指在玻璃上画“人”字。

在国际小学,儿子每天至少上一节中文课。但童言暂时并不打算给儿子报中文的课外班,“在学校学的已经够了,不让他那么辛苦。现在给他报的课外活动,都是运动方面的,还有就是关于汽车,他喜欢汽车。”

她认为,除了要在家里面给孩子创造出中文语境外,还需要家长时刻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女儿要是在家里说英语,她会故意假装听不懂,让儿子帮忙翻译。潜移默化中,他们不那么惧怕说中文了。

从一名中文老师,到一所中文学校校长

Jessica 从大四实习的时候,开始给大连 Intel 公司的外国管理层培训中文。那还是 2010 年的事。她喜欢教书,也喜欢语言,毕业后她去澳洲修了第二语言教育的硕士学位。念书的闲暇,她在澳洲当地的学校教小朋友中文。

在教中文的过程中,她发现,不同国家的小朋友在文化上是有差异的,于是又专门去学习幼儿教育。

很多老师和她一样,是留学生,但她是为数不多学过语言学的。身边的同行大多学的会计、IT 专业,当中文老师只是想找一个兼职。

她感叹,目前澳洲的中文教育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健全的行业标准和全国统一的教师资质标准,只需会说中文,并取得一张教师资格证,就可以教中文了。“中文老师水平良莠不齐。但是会说和会教是不一样的。”

2014 年初,Jessica 在墨尔本开设了自己的中文学校。

她所遇到的华人孩子,大多出生在澳洲,或很小便跟随父母移居过来,白天上的幼儿园是澳洲式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到了学中文,却如此枯燥,便会产生很强的不适感,对中文印象特别差。

“到了中学或高考完了,孩子便再也不想学中文了,海外华人的难题是:孩子不想学中文。” Jessica 在微信公众号 RealMandarin 中也提及孩子在英文的大环境里学习中文变得越来越难。

她的中文学校也曾接收过几个从其他中文学校转学过来的孩子。他们学了几年中文,可一到周末早上,为了不去中文学校,孩子连哭带喊地不愿出门,常常需要家长承诺足够诱人的奖励,孩子才可能答应来学,态度极为消极。

家长们认为是因为英文比中文简单,在 Jessica 看来,这绝对不是孩子不说中文的原因, Jessica 认为,孩子在中文的环境仍选择说回英语,原因是父母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和孩子接受的西方文化产生了非常深的隔阂,“他不认同中文的东西,所以不愿意说中文。”

“对不愉快的学习经历的排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华文学校使用的,仍然是非常落后的、传统的国内教学方法:抄写,背诵,甚至用更功利性的方式招揽家长和学生——“一个学期学会三百个词”、“七天学会多少句句子”......

父母不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在国内都曾经历过残酷的中高考厮杀而来,早已习惯了所谓的“应试教育”。

有的学校甚至无视孩子的中文基础和兴趣,生硬地使用近年来流行的“沉浸式教学法”,将两三岁的小朋友送到纯粹的中文语言环境,而这个小朋友可能一句中文也没学过,父母也不会讲中文。

Jessica 对这种方法并不赞同。

她曾经遇到一个金发碧眼的澳洲小男生,他 3 岁开始学中文,和中国孩子一个班上课,一年半下来,还是什么都听不懂,只会数一二三,“听不懂的时候干什么?就在书上画画,画了一年半。”

习惯于西方的鼓励式教学的孩子,突然在中文学校转变为打击式教学,孩子的内心一定是极其受挫的。长大后不爱说中文,其实是一种记忆深处的抵触心理。”今年不喜欢还能坚持,明年会抵触,到了一个临界点,就会放弃了。“

“拔苗助长”的故事小时候都读过,可家长们仍孜孜不倦地履行着。

在1950年代,海外的华人如何学习中文

即便没有经历过国内的残酷竞争式教育,67 岁的 Peter 对于儿孙的中文学习也伤透了脑筋。

Peter 出生于马来西亚,父亲是宁波人,年轻时去了南洋,便在那里生了根。母亲是广东人,Peter 的母语自然而然是广东话,只和父亲之间讲普通话。他说,父亲讲的中文带着些许宁波腔。

当时的马来西亚有四种学校,华文学校、英文学校、马来学校和印度学校。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学至少两种语言。那个年代有许多从中国大陆迁徙而来的华人。出生在海外的Peter,从小便耳濡目染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

1965 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正式独立出来后,Peter 去了香港念大学。他开始讲自己的母语:广东话。毕业后,他去美国纽约州修 MBA ,因为和父亲事先讲好了,毕业后回国发展,他又重回香港,白天教书,晚上兼职。他回忆当时的负担很重,因为大儿子 Alfred 出生了。

之后的几年,他从香港来到新加坡,再辗转至美国洛杉矶,不再做一名教书匠,而是在商业机构里实践自己修习的商科知识。

他在洛杉矶的第一份工作,是当时规模相当于 GE 的台湾大通电器公司。在那里,他又学会了台湾腔的普通话。

在多语言环境下生长的 Peter ,中文流利。然而,他的儿子 Alfred 却与中文渐行渐远。

1983 年,由于转行从事房地产生意,Peter 一家来到亚特兰大,一待便是三十几年。

当时的佐治亚州,华人屈指可数,无论是在学校上课,和周围邻居朋友聊天,还是看电视,听到的、看到的,都是英语。渐渐地,12岁 的Alfred彻底丢弃了中文。

长大后的 Alfred 更是以西方人自居。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美国白人,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法官,排斥外国文化。去年,他再婚,还是一个美国人。他们居住在一个叫 Dahlonega 的小镇,被 Peter 称为“土包子的镇”。在亚特兰大市北部约 40 公里处,在那个不到一万人口的小镇,除了 Alfred ,没有华人居住。

Alfred 和前妻生的孩子虽有一半中国血统,却已完完全全放弃了中文教育。这是 Peter 最唏嘘不已又无可奈何的一件事。今年孙子拿到两所大学的 offer ,UC Berkeley 和纽约大学。Peter 兴奋地说,我特别希望他选择纽约大学,因为有上海校区,这样孙子就能够接触更多中国文化,并学习中文了。但让他失望的是,孙子最终选择了 UC Berkeley,因为洛杉矶有他的同学和亲人。

Peter 的现任妻子 Amy ,也是西方血统,她是波兰裔犹太人,他们俩生的小儿子 Harrison ,从 5 岁开始,每周一次,上起了中文补习班,老师也是中国人。

但 Peter 不明白的是,为什么 Harrison 对中文兴趣不大,一出课堂甚至老师走开一会儿,便迫不及待地说起英语。磕磕绊绊学了两年中文,因为口吃的问题被建议暂停中文的学习了。原因很简单,说不好就会紧张,一紧张就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了。

在 50 年代的马来西亚,书法是一门科目,和语文、历史一样,都是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课程。

Peter 的父母在马来西亚当地的中文学校当老师,后来当了校长,是一个地道的文人。他记得逢年过节总有不少人缠着父亲写春节对联,他至今仍保留了一幅父亲写的《正义歌》。

他喜欢写书法,也是因为父亲的缘故。

父亲写中楷,每一个字都很端正,而 Peter 更偏爱比较散的行书或行草,他调皮地说:“因为写错了也没人知道。”

他尤其爱王羲之的字,“有的字笔划里面有空白的地方,你明白吗?那种飞白,和每一笔的力度、厚薄,都有很深的学问。”

小学 5 年级时,Peter 曾获得过学校书法比赛的三等奖,这件事情让他记忆犹新。

如今,Peter 已过花甲,心情好的时候,会找一张大桌子,铺上白纸,挥墨几笔。而 Harrison 便会装模作样地拿起毛笔,在旁边跟着写。

Peter 用写书法的方式,教会了 Harrison 认识好几个字:大、小、东西南北中等。中国的象形文字,视觉上理解更为直观,Harrison 学起来也愈发觉得有趣。

现在 Harrison 已经能看懂中文菜单了,看到四点水,他能辨认出繁体字的“鱼”,也知道“田”字有四个格子。

学中文成了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学中文,突然之间全球性地火了起来。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为女儿招聘会讲中文的保姆开出了十几万美金的年薪。川普 5 岁的外孙女阿拉卡拉从 1 岁多开始学中文,会背《三字经》,还会吟李绅的《悯农》和骆宾王的《咏鹅》。

甚至有人忧虑,二十年以后,有没有一种可能,会说中文的外国人比会说中文的中国人还要多?

2013 年,已有 16 年汉语教学经验的顾老师前往美国肯塔基州的孔子学院工作。孔子学院更多地是针对当地人,而非华人。

肯塔基州相当于中国的河南省,地处中部,多为山区,以农业为主,在美国的经济排名倒数,文化保守。

在美国本土,汉语的普及并不是最大的,西班牙语才是。

孔子学院在肯塔基州推行的策略是,在中小学大力开展汉语项目,在美国的中小学,学生必须学一门外语,大部分学校的必选课是西班牙语。然而近几年,汉语推广越来越热,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挡的趋势。

2011 年,孔子学院刚刚成立的时候,只有 5 所中小学有汉语课程,到了 2016 年,肯塔基州已有 32 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项目,共有 1.8 万人学习汉语。整个亚洲共有 115 所孔子学院。而单单美国一个国家,就有 110 所。

很多学生从来没有离开过肯塔基州,也没有出过国。孔子学院给优秀的学生设了奖学金,组织夏令营,学生可以用较少花费走出国门,为贫困家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或可能性。“特别是对于调皮捣蛋落后的孩子,汉语课更能帮助他们。比起那些学过西班牙语的孩子,给了他们一个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顾老师在肯塔基州教了两年多汉语,发现美国的中文教育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

在澳洲的 Jessica 也发现,国家教育部会按照本国的发展战略推广一些语言。澳洲是移民国家,五年前,国家教育部最大力推广的是日语、意大利语、印尼语、法语、西班牙语。近五年,尤其是最近的两三年,一些本地学校的意大利文课换成了中文。有些学校即便不用中文课替换,也会同时开设意大利语和中文课。今年甚至有一家犹太学校,在学希伯来语的同时,开设了中文课。

她看到,很多澳洲当地学生 3、4 岁就来学中文,那些西方家长们已经嗅出了这个东方国度越来越逼近的气息,“中文在未来将变得很重要。”

虽然中文教育在澳洲发展得如火如荼,但 Jessica 仍然到处都找不到中文书。她觉得很奇怪,一些图书馆号称有中文图书,其实只有极少数的《三字经》之类的书,而孩子根本不喜欢看。

Jessica 的母亲在新华书店工作了二十年,于是,Jessica 让父母从老家山东的邮局寄来一千多本中文图书,陆续搬了几十箱,千里迢迢地运到了澳洲,在这里办了一个公益性的儿童中文图书馆。

她希望通过推荐和共享优秀绘本的方式,让家长从选书的困惑中走出来,“为什么家长选的图书孩子一点都不喜欢看?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孩子的年龄和阅读能力。比如有的书适合 4-6 岁的孩子,但他们忽略了孩子只有 2 岁的水平。”

孩子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和不认同,也是一些中文图书不被接受的原因。“很多家长说,孩子学中文,我去给他讲中国民间故事,但如果给一个澳洲出生的孩子讲牛郎织女,根本没有共鸣。就像我们从小年年过春节,5 岁时读一本关于春节的书,就能感受到这个氛围。但是在国外,没有过年的气氛,孩子就不能理解书中的春节是什么。“

Peter 所在的亚特兰大华人社区很重视中国的节日,每到中秋和过年,会有舞狮表演。他告诉我,小儿子 Harrison 特别爱看舞狮,为此他特地买了几个大红的狮头,钻进狮须下,踩在Peter 的肩膀跳来跳去,Peter 笑着叹气,自己今年已经 67 岁了,扛不动了。

小钱说,自己家每年过春节和中秋,都会在家包饺子,她的一对儿女能够理解过的是中国节日。然而对于在英国出生的孩子来说,他们并没有那种异乡感。

“我们在伦敦,这里有好多外国人,牙医是南非人,护士是菲律宾的,老师是澳大利亚人。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外国人。”小钱的孩子们在英国觉得自己是英国人,回到中国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这样的身份切换挺自然的,虽然孩子在考过 GSCE 会考后,便不再接受中文教育了,但她觉得只要根还在,能够进行交流,能理解别人说的话,便不会对他们有更多的要求。

Isabella的儿子在中国的时候觉得自己是英国人,这一点曾让她相当光火。然而这两年下来,儿子在英国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了。这种身份认同的焦虑,可能还会伴随孩子一段时间。她认为,文化比语言更重要,认同感比文字更重要。她更希望儿子将这种焦虑,化作一种优势。

教孩子学中文,对童言来说,像播一颗神秘的种子,她不知道种下去的是什么,从泥土里冒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哈哈哈......我也不知道,学多少算多少。”

不管将来对孩子有没有用处,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是除了父母丈夫以外她最亲的人。“既然是最亲的人,我想用我最熟悉的语言最舒服的方式来跟他们沟通,而不是用一个外来的语言沟通。”

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说不想再学中文了,她会很伤心。

(文中所有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每日书像是一场“直播”的文字游戏,它具有一种陪伴的力量,让你坚持写作。参与写作,可获得三明治主编签名版《生活不在别处》和其他精美礼品,。

3月11日,三明治短故事学院再度启程,用十二天时间给你定制一趟讲故事的旅程。每位学员都将拥有一位尽职的“编辑”、“老师”的陪伴,一对一地和你保持沟通,指导你写下生命中的短故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雀汤幼儿能吃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