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果国内主要销往哪里

  “桑葚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糇粮。”清代林则徐曾这样描述新疆的瓜果。在这个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葡萄、杏子、桑葚、蟠桃、沙棘、哈密瓜、苹果、香梨……丰富的选择让人们的味蕾得到了很大满足。随着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日益发展壮大,新疆果业在“内外兼修”的同时,奔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行,通过抓龙头、抓基地、抓品牌、抓带动、抓创新、抓人才,使新疆的瓜果香飘四海。

  色买提杏、小白杏、树上干杏……一提到新疆的杏子,丰富的品种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色买提杏是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的特产之一,2017年,受虫害影响,色买提杏受灾严重,几乎颗粒无收,由于缺乏防治技术,当地果农几乎对种植色买提杏失去了信心。

  “由于我们管理不到位,导致杏子产量低、口感不好,订单也少。2018年,县里来了专家服务团队,教我们如何防病虫害,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家的杏子一定会丰收。”5月30日,英吉沙县萨罕乡阿恰力村果农艾合买提江·阿布拉说。据了解,2018年年初,新疆开展了“推进南疆林果业提质增效、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由自治区林业厅、新疆农科院、新疆林科院、新疆农业大学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队,已在南疆34个林果主产县市开展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打造优势产业的前提是基地建设,这需要我们引导农民科学种植、规范种植。经过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帮助,2018年,仅英吉沙县杏树的坐果率预计提升10%左右,同时,我们还通过品种改良延长了杏树的成熟期,以后5月至9月初,都可以品尝到英吉沙县产的色买提杏了。”5月28日,自治区林果办党支部书记张兵说。

  新疆瓜果疆外销量大于疆内销量。随着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物流已不再是制约新疆瓜果走出去的瓶颈,品质的好坏如今成为新疆瓜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

  数据显示,2017年,全疆葡萄种植面积达149.54万亩,产量190.12万吨;苹果种植面积达79.10万亩,产量90.34万吨;香梨种植面积达78.86万亩,产量87.51万吨;杏种植面积达159.35万亩,产量却只有88.72万吨。

  “南疆杏树种植面积较大,但是零散不集中,而且当地杏农缺乏科学种植和管理经验,导致杏子的品质不佳,甚至有些杏农为了抢市场,把还未成熟的杏子采摘下来运往内地,这样很影响其口感。2018年,我们要求九成熟的杏子才能上市,将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张兵说。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阿克苏的苹果”“库车的小白杏”……地名加当地的特产已成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名,但盛名之下的以次充好现象仍然存在,这就给很多追求高品质发展的企业和果农带来了困扰。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各地政府、企业、果农狠抓品牌建设,不断增强品牌效应,努力把新疆“瓜果之乡”的美誉变成品牌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新疆果业集团作为一家立足新疆特色林果资源优势,集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新疆瓜果品牌建设奉献了一份力量,“互联网”成为了打造品牌过程中重要的载体。

  作为全面负责新疆果业集团“全国线上电子商务销售系统”的新疆果业大唐丝路商务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提升线上新疆农产品“品牌”价值。从阿克苏的“18度甜苹果”到吐鲁番的“西州蜜17号”“西州蜜25号”哈密瓜,该公司借互联网发力,整合全疆县域资源,深度挖掘新疆县域特色,精选“一县一品”,打造了新疆“原产地”农产品名片,解决了新疆特色农产品上行问题。

  吐鲁番市高昌区三堡乡英吐尔村瓜农吴培海2018年种了18座大棚的哈密瓜,都是“西州密25号”,截至5月初,他已经销售了7座大棚的哈密瓜,剩下的晚熟哈密瓜也早都被客商盯上。

  “现在‘西州蜜25号’是‘网红哈密瓜’,我一点不愁卖不出去。”吴培海说。

  “打造品牌的前提是要选择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新疆特色农产品,下一步就需要不断培育龙头,化零为整,形成科学种植、规范种植,打造过硬的品质基础。”张兵说。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新疆霍尔果斯区域果蔬出口共计3.73万吨,同比增长25.8%。近几年,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口的果蔬中,水果占据绝大多数,种类有苹果、桃、香梨等,主要出口国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亿集团)2017年全年出口果蔬6万吨,其中本地水果4万吨。如今,伊犁产的鲜苹果、鲜桃、葡萄已经摆在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商超货架上。

  “我们与本地1000多户果农签了订单,他们为我们提供优质的水果,我们负责把水果运出国门。”5月30日,金亿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张书丽说。

  近两年,中亚市场对果蔬的需求量显著增长,有力拉动了国内果蔬产品出口。同时,霍尔果斯海关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预约通关、实施非侵入式查验、开设快捷通道等,确保了口岸农产品出口的“鲜、活、快”,为新疆瓜果“走出去”搭建了更为便捷的平台。

  “从霍尔果斯口岸装运新鲜水果出口,第二天就能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场上进行销售,节省了运输过程中的成本。”张书丽说。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企业在创新中谋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在出口鲜果的基础上,金亿集团开始走精深加工之路。2018年5月,该集团水果罐头生产线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地解决当地水果生产过剩、投入产出率低等问题。

  “伊犁是新疆桃子的主产区,口感香甜,三个鲜桃就可制成一罐425克鲜桃罐头,项目年生产水果(桃子)罐头设计能力为5250吨,预计可带动就业1000余人。”张书丽说。

  观光采摘乐了市民富了农户

  5月29日晚上10时,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康家庄子村村民王世民还在草莓园里打包草莓。“最近天气好,正是市民喜爱出游的好时节,不少人都来我的草莓园里摘草莓,上个周末,我就收入了2万多元。”尽管辛苦,可提起草莓园近期的收益,王世民高兴地合不拢嘴。

  59岁的王世民是康家庄子村有名的草莓种植大户,“以前我一直种蔬菜,因为地少,一年忙到头也没挣多少钱,还非常辛苦。”王世民回忆说。2010年,王世民决定放弃种蔬菜改种草莓,他也是该村第一个种草莓的人。

  为了种好草莓,王世民经常外出学习草莓种植技术,“起初,我只种了30亩地的草莓,每当草莓成熟的时候就会雇很多工人采摘,然后批发售卖。”他说。第二年,有不少市民得知这里有草莓大棚,便带着家人和孩子来摘草莓。“没想到这样反而比批发售卖更挣钱,从那以后,我就决定发展观光采摘了。”王世民说。

  草莓种植发展成观光采摘,让王世民尝到了甜头。2018年,借着土地流转,他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都包了土地,将草莓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我专门在蔬菜大棚里种植绿色草莓,还引进了内地新的草莓品种,酸甜适口、鲜嫩多汁,刚刚开园就吸引了不少的游客。”王世民说。

  如今,在王世民的带动下,当地不少农民都通过发展采摘种植实现致富增收。

  据了解,2018年,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康家庄村、杨家庄子村、巴海村等几个村的草莓种植面积达200多亩,亩产在400公斤左右,毛收入预计达100多万元。

  在全疆,像王世民一样通过发展采摘种植实现增收致富的人还有很多,和静县草莓种植户王金莲也是凭借草莓采摘走上了致富路,“我种植草莓已经十多年,以往都是在路口摆摊销售,现在直接让游客采摘,每亩地比以前多赚3000多元。”王金莲说。

  物流通畅促优质果品“走出去”

  5月28日,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大田里的小甜瓜逐渐成熟,该县绿怡康农村合作社负责人宋长保看着成片瓜田浮想联翩。

  一个多月前,宋长保合作社第一批成熟的900多公斤“白甜美”甜瓜已运抵长沙。“这些产品先运到乌鲁木齐,再搭飞机货运到长沙,两天左右就可在当地市场上销售了。”宋长保说,2018年该合作社种植的“白甜美”甜瓜,将全部“坐飞机”出疆销往湖南。

  据了解,托克逊县已建成县级仓储物流分拨中心1个、仓储冷链中转中心1个和乡(镇)仓储物流分拨中心1个,这些与物流相关的配套设施帮助托克逊的优质果品“走出去”。

  新疆5月开始进入瓜果收获季节,航空公司也加大了对此类货品的运输力度。据南航新疆分公司工作人员刘礼兰介绍,仅5月10日单日,南航新疆分公司的飞机就有50余吨水果运往北京、上海、福州等8个国内城市。

  喀什地区邮政分公司总经理王强说,中国邮政发挥自身在新疆产地、全国物流快递、全国邮政网点以及网购平台的优势,帮新疆瓜果“走出去”,2017年,喀什地区的石榴就通过中国邮政物流网络销往全国。

  2017年年底,560余吨阿克苏优质苹果“坐”着首列“疆果东送”冷链集装箱专列,从阿克苏站出发前往浙江萧山,这是新疆铁路部门为新疆鲜果量身打造的特需直达班列,采用全程冷藏集装箱运输,实行一站直达。

  2017年12月,山东青岛东方鼎信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迎来了库尔勒发抵的8个冷藏集装箱,144吨库尔勒香梨在此开箱卸货,此行也让库尔勒香梨成为首批通过全冷链列车运输到山东的新疆水果。记者从巴州库尔勒香梨协会了解到,与“疆果东运”常用的公路运输相比,全冷链列车不但具有受天气影响小、水果0℃恒温保鲜且破损率低的特点,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

  目前,全疆冷藏、冷冻库容量达210万吨左右,全疆189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有68个建设了配套冷库。新疆农副产业流通发展促进会会长郭建军说,近年来,随着新疆农牧业四大产业基地和设施农业加快建设,以特色林果业为重点的生鲜农产品品种及产量不断增加,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冷链物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晋欣:科学管理+优质资源保障高品质

  “2017年,仅阿克苏冰糖心苹果我们就销售了10万多箱,不少客户反映苹果口感好、水分足,5月份是杏子成熟的季节,我们还准备将新疆的杏子推向全国。”5月29日,阿克苏丝路新农人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晋欣说。

  晋欣的家乡在阿克苏地区红旗坡农场,家里有300多亩苹果树,“我从小就看爸爸种苹果树,对果树有非常深的感情,也知道对于家人来说,销售水果是一个难题,那个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要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销售难的问题。”

  抱着这样的想法,2015年晋欣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决定回到家乡帮助父母销售水果。“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经验,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我试着建立了自己的淘宝店铺,同时利用微信朋友圈来销售产品,并在‘朋友圈’里设置分级代理,我来为他们提供货源。”晋欣说。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有不少内地朋友纷纷咨询购买,他的淘宝店销售业绩也非常好,这坚定了他借助电商平台销售新疆鲜果的信心。

  在销售过程中,晋欣发现,很多农民都不会科学管理果树,只靠新疆独有的自然优势来种植,所以水果的产量不高、品质不好。“新疆是‘瓜果之乡’,新疆的水果推向全国,品质好才能吸引住顾客。”晋欣表示。于是,他开始四处学习科学种植的技术和果园的科学化管理,并在2017年成立了阿克苏丝路新农人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阿克苏苹果基地,“目前,这个基地共有2000多亩果树,均进行统一化管理、统一化种植,将内地和国外先进的种植方法活用在基地里,再借助新疆优越的自然条件,我们的水果品质自然好起来了。”晋欣说。

  两年里,晋欣公司年营业额达到上千万元,这一成绩就是他坚持品质第一的成果。如今,晋欣拓宽了产品领域,开始销售哈密瓜、小白杏等新疆特色水果,并在“小白杏之乡”巴州轮台县建立了小白杏基地。

  “下一步,我要将目光放在新疆更多特色水果上。”晋欣充满信心地说。

  把“瓜果之乡”的招牌擦得更亮

  新疆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长久以来,冠以“新疆”二字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格外受欢迎,这得益于在新疆优渥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瓜果鲜美甘甜。

  在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农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今天,新疆瓜果要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要在提升质量上下更大功夫。

  追求高品质没有完成时。新疆农产品口味好、品质优是市场共识不假,但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无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综观全区农业,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的引领下,大力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由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若要实现更大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提升品牌效应,真正把新疆“瓜果之乡”的美誉变为品牌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让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体现在造福全区各族农牧民上。

  “走出去”一直在路上。因为远离内地市场,农产品“走出去”一直是新疆农业发展的短板之一。而现代营销、物流等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巨大便利,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互联网+”,近年来,新疆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为各种农产品销售搭起了畅通的线上通道。同时,针对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也在积极跟进。自治区刚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初步建成“全程控温、标准规范、运行高效、安全绿色”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新疆生鲜农产品有望加快走向内地市场。

  搭乘“丝路快车”大有可为。在新疆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大背景下,新疆农产品获得了更大市场空间。近年来,中亚市场对果蔬的需求量显著增长,新疆农产品出口潜力巨大。霍尔果斯区域一季度果蔬出口同比增长25.8%,就是鲜活的例证。有了优质农产品和现代科技作保证,新疆农产品搭乘“丝路快车”将会更有底气。当前,“一带一路”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们要借助新疆向西开放的大好机遇,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品牌建设、壮大农业人才队伍等多种措施,为新疆农业优质高效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

  央广网伊犁6月29日消息(记者吴卓胜 伊犁台记者张静予 李明)今年1-5月,新疆霍尔果斯区域果蔬出口共计6.08万吨,同比增长43.32%,占新疆口岸果蔬出口的64.34%,贸易额5.38亿元,同比增长68.53%。

  作为新疆伊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龙头企业,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借助“一带一路”积极走出国门,与中亚五国及俄罗斯等国开展贸易往来,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去年公司出口贸易额达2.3亿美元,其中果蔬出口量达到4万吨,贸易额5000万美元。

  公司董事长于成忠表示,今年公司将投资2000万元,建设伊犁河谷生产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1-5月份公司出口果蔬36000吨左右,贸易额4000万美元,这些果蔬主要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目前是公司出口油桃的高峰期,每天出口近40辆车1000吨左右,这油桃全部来自于我们伊犁地产。”

  据了解,在霍尔果斯出口的果蔬中,水果占据绝对优势,达6.01万吨,出口品种分别为苹果、鲜桔、桃;蔬菜为0.08万吨,主要为马铃薯、菌类、干香菇,主要出口国是哈萨克斯坦。

  为了确保了农产品出口的“鲜、活、快”,霍尔果斯各联检单位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提升了我国果蔬出口的国际竞争力。霍尔果斯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段 燕介绍:“今年我们霍尔果斯区域果蔬出口增长原因主要在于哈萨克斯坦的居民对我们中国的水果还有一些蔬菜的品质深受他们的喜爱和欢迎,然后我们国内的这个产品生产量也大幅增加,能够充分满足哈萨克斯坦居民消费需求。”

  良好的贸易环境,优惠的外贸政策,使新疆霍尔果斯成为我国出口果蔬产品“走西口”的重要集散地。2016年,新疆霍尔果斯区域出口果蔬10.62万吨,贸易额8.52亿元人民币。

}

新疆是我国林果主产区,其林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林果种植面积的13%,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当地水果种类繁多,质地优良,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哈密瓜、西瓜、香梨、石榴、沙棘果等享誉中外。其中沙棘果作为新疆“沙漠三宝”之首,拥有“维C之王”的雅称,受到了众多人喜爱,更因其本身也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因而吸引了不少内地企业纷至沓来。“国民果汁”汇源,踏遍了南北疆大地,用11年时间深耕布局新疆沙棘产业,更潜力研发推出了独具大漠风情的汇源沙棘原浆、沙棘复合果汁等营养饮品,为消费者带来新的健康选择。

西北大漠里有这样一首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受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影响,新疆云量小、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便使得当地瓜果的营养物质消耗少,果肉水分多,且甜度高。新疆沙棘果实也受此影响与其他内陆省份主产沙棘有所不同――主要生长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戈壁荒滩,每天日照时间在14小时左右,果实颗粒饱满、皮薄多汁,因而新疆沙棘果实质地非凡。

随着近年新疆沙棘被广泛关注,其经过深加工所获得的经济价值也被逐渐提升,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大漠瑰宝”。2011年,为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汇源来到北疆布尔津县,与当地签订了沙棘种植大单,依托自身在品牌、产业、市场和技术上的综合优势,重点开展沙棘良种繁育、沙棘果综合加工利用等产业项目;2018年,汇源又在南疆乌什县布新局,着力打造以沙棘产学研为主的优质林果种植项目,带动当地种植户实现脱贫增收。汇源用11年时间对新疆沙棘产业实现深耕,用绿色生态种植理念实现沙棘的规范化种植和管理,更利用“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深加工产业带动了地方整体经济发展。

随着沙棘种植园的不断壮大,汇源依托于多年来对产业链深度研发的雄厚实力,将沙棘果实变成了一款款满载新疆大漠风情的营养产品,走向了千家万户。目前,汇源已推出多款沙棘制品,包括汇源沙棘籽油、汇源沙棘果油、汇源沙棘胶囊以及汇源沙棘果汁系列,覆盖食品、饮料和保健品等领域。其中,汇源沙棘果汁系列又分为汇源沙棘原浆和汇源沙棘复合果汁饮料等多个品类,可满足不同饮用场景和需求。

景美民富,产业兴旺。曾经享誉中外的新疆特产沙棘,在汇源的科学布局和深度开发中,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口感和营养选择,也为新疆当地绘制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相信随着汇源继续加大对新疆沙棘的开发力度,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沙棘产品问世。

(责任编辑:郭健东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三大水果批发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