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课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改成青头被吃怎么写?

文水县一小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主要写两只蟋蟀在玩捉迷藏时,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另一只蟋蟀的帮助下,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牛反刍的科学知识.更让学生明白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引导学生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课文中表现的牛有四个胃,牛吃食物时有反刍的现象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学生感到新奇,但是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不一定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教学中要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品悟来体会好朋友之间的互相关爱。可借助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通过画一画,了解牛胃相关的知识.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重点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全文,找出能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能借助路线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帮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分角色朗读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帮助朋友,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重点词语。 2.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浓浓的友情.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牛胃知识,准备画纸.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 会认10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重点词语. 难点 感知课文内容。 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 1.同学们,你们去过外地吗?你们去那里干什么?(指名学生说)在学生说到兴起时,老师及时总结:人们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就叫旅行。 2.学习“旅"字. “旅”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老师板书“旅行"时要求学生一起书空,并引导:“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如果学生没有好的办法,老师可以提供一个形象的谜语“西方人横卧,下穿半截衣”来帮助学生记忆。 3.质疑课题:今天我们要来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板书“在牛肚子里”,把课题补充完整。读一读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自读结束后,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读文,指导读正确、读通顺。(在这篇课文中,“贮藏、悲哀、一骨碌”中的“贮、哀、碌”虽然不是要求会认的字,但学生也很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吞到嘴里了。”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读,必要时老师可以范读。) 4.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老师通过出示词卡,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自学情况。) 在读词卡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老师及时提醒.出示多音字“答"“应"和“骨”的读音及组词,引导学生掌握. 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 B.你能用两三句话说清课文讲的主要意思吗? C.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    ),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    )。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字卡,先进行抽读,再练习组词造句。 2.学生小组内说说生字的间架结构,交流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易错的地方用彩笔标出来. 4.学生练写。 (学生的书写工具已经由铅笔变为钢笔,写字教学要注意提示使用钢笔写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5.点评学生写的字。 四、作业设计 1.练习写生字,巩固记忆。 2.朗读课文,为下一节课的细读感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 咱 救 命 拼 扫 胃 管 等 刚 流 泪 算 第5课《灰雀》复习检测 一、把拼音和对应的生字用线连起来。 huà ? xiōng ? wǎn ? pú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生字详解】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在牛肚子里旅行

sorry,您今日的全文阅读免费体验份数已用完,查看全部内容请下载。

【生字详解】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 【生字详解】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版权异议 什么是版权异议?

如您认为学科网网站上由用户上传的内容(包括文件、图片、视频等)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点击这里提起版权异议,我们尽可能地保护您的合法权益。注意: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点击本页下方的“进行异议申诉”按钮,进入申诉页面,并按照提示填写相应的申诉信息。请您在开始填写前准备好所需的相关文件,以防止因页面超时等原因造成申诉提交不成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人主体信息和相关材料:权利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地址及营业执照(单位)、身份证(个人)等证明权利人主体资格的材料。若权利人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诉的,还应提交代理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地址及营业执照(单位)、身份证(个人)、授权代理证明等材料;

2、权利人申诉内容及要求:包括要求删除、断开链接的内容的准确名称及确切的网络地址;

3、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登记证书、商标证、专利证书、作品首次公开发表或发行日期证明材料、创作手稿、经权威机构签发的作品创作时间戳、作品备案证书等能有效证明权利人拥有相关权利的权属证明;以及对侵权行为的具体列明。

}

《在牛肚子里旅行》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课文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本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渗透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这种理趣结合的科学童话,学生不一定很清晰。三年级的学生已认识了大量的汉字,阅读了不少童话故事,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能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知识的局限性,学生想象的思维比较单一,语言组织能力和感悟能力比较弱。本文主旨内涵丰富,即对朋友要重情义,遇到危险要沉着冷静,懂得用知识战胜困难。因此学生的领会难以全面、深刻。
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理解相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5.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结合文本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并辅以“情境教学法”。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学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经历,并说一说旅行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
4.字理识字:出示“旅”的甲骨文。
【设计意图】中年级小学生以识字为主,但大量的集中识字容易使他们疲劳,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字理识字教学,从汉字的构形依据出发,给孩子讲解汉字的来源和演变过程,把汉字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是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5.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6.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
板块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板块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
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1—17自然段。
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先……再……接着……最后……”
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青头)
环节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
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2.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
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
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
当红头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
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些什么?
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
1.再读课文,积累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把你喜欢的童话再拿出来读一读吧。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挺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例外。不足之处:
1、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教师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活动量不足,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等。
2、由于教学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对全文的把握不够,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很好的理解。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提供给学生更优质的课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课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