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给2个月的宝宝怎么进行早教孩子在家做早教吗?有没有懂早教的朋友给我讲讲,怎么做呀?

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 2017 年的统计显示(张月 , 2018),在我国,有 50%~70% 的女性都会在生产后出现抑郁倾向,而最终发展成产后抑郁症的几率约在 10%~15%。 

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 Dana Raphael(Speier, 2001)把 " 女性成为母亲的过程 " 称为 "matrescence" 来形容从女孩变成妈妈这个阶段。" 这个转变过程对于女性来说,就像重新经历了一次青春期,你的荷尔蒙正发生变化,你的头发和皮肤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的个人身份似乎正在经历重塑。"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朋友正经历着产后抑郁,欢迎来看看 KY 研发的【专业产后抑郁倾向评估手册】。可以的话,请你认真阅读测试报告。对抗抑郁是一件漫长而辛苦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测试,尽一份绵薄的努力,让你感到有人和你站在一起,给你些许力量。)

KY 组织了一次关于 " 从女孩到妈妈 " 的微访谈,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这段转变期中,女性经历了身体和生活的骤变。 

从女性怀孕开始,女性的身体就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上客体化了——你的身体除了属于自己之外,也像一个器皿一样,执行着孕育胚胎、喂养婴儿的功能。

" 但作为母亲的女性,她们的主体性,并不会由于另一个主体的出现就完全泯灭。她不是一个母亲时有过的、对于自己的种种期待,不会完全消失。女性会感到焦虑:我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的身体变得陌生了,我的人生目标被我孩子的人生目标替换了……"

这些正在成为母亲的女性,并不像关于母爱的传说中那样,只拥有正面的体验。相反,她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但同时,她们会因此感到愧疚,也害怕被别人批判为 " 不是个好母亲 ",因此不去和他人谈论她们的复杂体验。 

生孩子对于女性来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对她们的身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让我们看看几位年轻妈妈的故事。

匿名 成为妈妈的时间:4 个月 13 天

我成为妈妈的时间,从孩子出生起开始算的话,目前已经 4 个月 13 天了。我立刻拥有了一重新的身份:哺乳者。因为开始哺乳,开始成为一名妈妈,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 

比如现在我的生活状态是每天都需要按点回家,因为孩子到点就饿,他不会说话,只能哇哇哇地哭。这对我来说,真的是最大的挑战。在生宝宝前,我不用每天按点回家,也不用因为考虑哺乳,每天逼自己吃不喜欢吃的东西。比如蘑菇,还有猪蹄汤。 

以前我是怎么都不会吃的,但是据说这些都能催乳,我只能逼着自己吃。很多时候我都是吃给家人看,你不吃,你就不是一个好妈妈,你自私,只顾着自己的喜好,不顾孩子的营养全面。 

还有周围人对我的态度,跟我还是个女孩时,完全不一样。现在小区里面平时不认识的人,包括遛弯的大妈们,看到像我这样的新手妈妈,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 哎,你奶多不多?你奶怎么样啊?哟,你孩子瘦瘦的,你奶不行啊?"   

在我看来,问人家你奶水怎么样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隐私的话题。难道我成为了妈妈之后,乳房就不是乳房了,它成为你打招呼的一种方式? 我觉得在他们眼里,好像因为我是个哺乳者,乳房就完全属于孩子了,它变成了一个母性身份的象征,而母性是可以公开被谈论的、光荣的事。但我觉得乳房同时还是属于我自己的,是我的性感的一部分,是不能被随便讨论的。

而且如果你的奶水特别少的话,你就会特别在意别人问这个问题。我在月子期间,当时奶水不是特别多,我感到很自责、着急,也很内疚,我就看着我的小孩说:" 我的小孩还这么小,他要长成一个成人那么大,我可以把他养大吗?" 因为要催乳,不得不喊催乳师到家里来催乳。但这个过程对妈妈来说,真的很痛啊。 

但同时我也发现,  " 母性 " 的确改变了我。尤其在夜里,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到了夜里,宝宝一动,我睡在隔壁都能感受到,本能的会爬起来喂奶。大冬天的时候,我以前情愿被尿憋醒,也不会起床,但生完孩子,说起就起,我老公赞叹不已。这个大概就是母性了吧?

虽然我不知道这种母性中,有多少是生理本能,又有多少是被社会对母亲的要求洗脑出来的。但我的确是被它改变了。

小佳 成为妈妈的时间:还在修产假中  

成为妈妈对于我来说,是 " 计划中的意外 "。因为计划是会有孩子的,但没想到这么快。结婚后,我想过我今后要生两个孩子,一个来拖地,一个来洗碗,给我端茶倒水拿拖鞋。  

以前我觉得我自己会是一位 " 优秀 " 的母亲,我以为我会关注很多公众号努力学习母婴知识,争取最科学的育儿。但是孩子在慢慢长大,现在觉得要那样做真的太累了。我觉得我的 " 自我 " 跟孩子,总在不断地拉扯。我原以为修产假,可以让我好好的放松,恢复产前的身材,但后来发现,产假 4 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够用。你计划报的瑜伽班、产后修复和体型重塑课程随时都会被孩子的突发状况打乱,根本就不受控制。 

现在产假马上就要结束了,产假对于我来说,就像 Ali Wong 在脱口秀里提到的:" 不只是去掉赘肉,产假是给新手妈妈躲起来疗愈残破不堪的身体。"  我现在比之前胖了整整 20 斤,臀围也大了 12cm,胸围也大,身体各处都发生了变化,脚踝和关节也好像变得更松弛,经常感到不舒服。

自己身体的调节能力也好像变差了,以前少吃点就会瘦,但现在产后其实很努力也只瘦了两斤。上个月去了一次单位,真是怕见到同事,同事一见面就问我:" 现在多少斤啦?"  

我想到自己的身材、以及一些身体骨骼的改变,可能永远不会恢复了。这样 " 残破不堪 " 的身体,在我脱光照镜子的时候,都会感到羞耻。

快要重新工作,朋友会来问我:" 你今后怎么兼顾家庭和工作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对妈妈来说就是一种焦虑。因为人们容忍男性可以不兼顾家庭,他们换换尿布都要拍手称赞。我们呢?好像自然而然母亲就应该去做这些,也不会有人多说一句 " 这个妈妈好棒 "。  

我在当女孩期间,喜欢事事都依赖父母,很孩子气。但成为妈妈之后,周围父母对于你的角色期待,是希望你更加成熟稳重,也给孩子一个榜样。可是再也回不到女孩的时光了呀,我曾经在日记里写过这样一句诗,算是小小的纪念我在成为妈妈前的自由时光:

" 有只鸟在屋顶上,它飞走了 "。

我的孩子叫 " 猴宝 ",我做他妈妈的时间已经两年了。现在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托福工作室的创始人,第二职业则是一位妈妈。 

最早怀他的时候,医生说是宫角孕,是异位妊娠的一种,不但孩子可能有危险,我也有大出血的危险。但我还是不想放弃孩子,每天侧卧、祈祷,直到有一天检查医生告诉我孩子顺利着床了。早在那一刻,我就感到了成为母亲的不易、担忧与幸福。

怀孕第九个月的时候,我决定从南昌中学辞职,成立自己的托福工作室。我在家里的同一个小区里租了一个工作室,怀着孕自己设计装修。现在我只要步行 50 米,就能直接下楼上课。是孩子给了我这样的勇气和力量。

因为我这样做的唯一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兼顾工作和孩子。在怀孕前,我没有想过成为一名妈妈后意味着什么。当时我正在美国读博,丈夫也在法国念书,我们对于家庭的羁绊心思都特别的少。 

但有了猴宝之后,你必须开始直面身份带来的变化。当时我请了一个月嫂,我和丈夫跟在月嫂旁边学习如何给孩子换尿布,洗澡、检查身体。我的丈夫在我成为母亲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多支持,我们的性格很互补,我要强,他细心,他也很愿意去做一些照顾孩子的工作。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我的工作和家庭不会平衡地这么好。 

现在,我每天起床会先给孩子上一个英文课,我会亲自给他准备中英双语的教材,然后送他去学校继续上早教课,我自己就开始在楼下的工作室给学生补习托福。下班后我不需要花时间在通勤上,所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维持自己的社交圈,可以跟好朋友吃饭、聊天,然后继续陪孩子玩耍、睡觉。

备孕时,由于自己妈妈的关系(她对于我做一个好妈妈的要求很高),我总是很紧张,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把每一件事做到正确。现在我已经不焦虑了,因为我觉得这个孩子给我带来的成长,超过了我前 20 多年的所有成长。我在跟他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正在不断的突破。我是一个够好的妈妈,并且会越来越好的,我有信心。

几位受访者,都谈到了从女孩变成母亲后,自己生活上以及身份感上的改变。身边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会改变,对待自己的方式也会改变。

总结下来看,具备这几点的妈妈相对来说感受到的挑战更小:

1. 对于怀孕后的生活有过合理的预期和设想;

2. 在怀孕早期就意识到了做妈妈的必然的不易;

3. 家人和丈夫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较多。

还有一位已经做妈妈 3 年的 KY 粉丝 " 斐斐 ",想给新手妈妈们一些建议。

她从怀孕起就感受到领导对自己的工作要求降低了很多。在有孩子之后,为了照顾孩子她不得不辞职做了一位全职妈妈。因为以前是单位的中层管理,离开工作让她的自我价值感有所下降。后来她学习了心理咨询,现在在当妈妈之余也是一位兼职心理咨询师。

她想特别跟女孩子们强调一点:要等自己做了充足准备的时候,再迈入妈妈这个行列。不光是物质上的准备,也有心理上的。你有没有勇气面对孩子生下来后种种突发状况?能不能承受 " 妈妈 " 身份的重量?

她说,只有当一个人做了足够充分的心理建设,她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生产前后身份、角色的变化。也才能不带着自己的复杂情绪,而是去完全接纳一个孩子,接纳这个新生命给自己的生命带来的全部麻烦和喜乐。

(公众号主页回复 " 孩子 ",看看大家为什么想要或不要孩子。)

在准备这次访谈的过程中,我读到这样一句话:因为 " 做母亲 " 是一种充满了尝试和错误的体验,我们需要尊重这样一种事实——即便是在最好的状况下," 做母亲 " 的过程也注定会是不完美的(Speier, 2001)。

我想,社会很少让年轻的女孩子真实地了解 " 从女孩向母亲 " 转变的过程中,究竟会发生什么。成为母亲的过程不但是注定不完美的,还包含了一种必然的丧失。我们失去了 " 不是妈妈时自己的身份感 ",我们失去了 " 可以理所当然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的权利——即便是那些最洒脱的母亲,也会需要权衡孩子和自己。

如果想要更少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每个正在成为母亲的女孩,都应该允许自己为这种失去感到哀恸——通过这样的释放,你会更容易接纳一种新的生活。而到最后你会发现,尽管这种新的生活里有许多 " 失去 ",但你也有许多新的 " 获得 "。

成为母亲和生活中大部分的体验一样是苦乐参半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陈述的事实。

今日互动:你有过 " 从女孩到母亲 " 的体验吗?看完今天的文章,你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吗?快来留言吧!

点点「在看」,分享从女孩到母亲的身心历程

张月 ( 2018 ) ,女孩变成妈妈并非顺理成章,《人物杂志》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

188la天国的内内 2人回答

俏妈????小牛牛 3人回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个月的宝宝怎么进行早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