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疆阿克苏市疫情最新情况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吐鲁番属于什么地区(吐鲁番属于什么干湿地区)?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气候概况简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口令口吾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吐鲁番属于什么地区(吐鲁番属于什么干湿地区)1

吐鲁番属于什么地区(吐鲁番属于什么干湿地区)2

我国棉花分布很广。南自海南省北至辽宁省和新疆自治区准葛尔盆地,南北跨越北热带到中温带,从东到西,由东部沿海的湿润气候区逐步过渡到新疆西部内陆干旱气候区。但在棉花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现代规模化生产的三大主产棉区。

黄河流域棉区:本区为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区,位于秦岑淮河以北。其地区范围包括河北中南部、河南、山东、山西中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及江苏和安徽的淮北等地区。该棉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在种植业结构改革中,种棉地区更向气候资源优势的地区集中联片。该区热量较充沛,大于10℃积温℃,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光照充足,种中早熟陆地棉为主。

长江流域棉区:本区为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位于秦岑淮河以南。其地区包括长江流域各段,即长江上游(四川),长江中游(湖北、湖南),长江下游(江西、安徽和江苏中部、南部地区、浙江、上海地区)。该区大于10℃的积温℃,年降水量毫米,雨量充沛,日照较充足,唯有四川日照偏少。该区以种植陆地棉为主。长江上游种中早熟品种,长江中游种中熟和中晚熟品种,长江下游种中熟品种。

西北内陆棉区:本区属中温带和南温带干燥气候区。其地区范围包括新疆的东疆、南疆、北疆和甘肃河西走廊。本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大多不超过200毫米,日照特别充足,热量条件各地差异较大,东疆较好,大于10℃积温℃,种中熟海岛棉,南疆次之,大于10℃积温℃,可种早熟海岛棉或中熟陆地棉,北疆和河西走廊,热量较差,大于10℃积温℃,能种早熟陆地棉。

棉花早期从华南引种至长江流域又引种至黄河流域,逐步北移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

棉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虽需温暖气候条件,但在较差环境条件下也可正常生长。棉花是中性型植物,对日照长度不敏感,一个优良品种能在不同地区迅速推广。对外界环境条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再生能力,棉花生育期间遇不利外界环境条件能有一定的抗性和恢复能力。

棉花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只要光、温、水、肥条件适宜就能不断的生长。因此棉花单株生产潜力很大。棉花生育特点: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半进,各发育期间没有明显的生育界限,在时间上是重叠的。

棉花还存在蕾铃脱落的特性:棉花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内部机能失调常发生蕾铃大量脱落,一般脱落率在60--80%,也是棉花对不良环境的一种内部调节机能,由于脱落了部分蕾铃才保证营养集中供应未脱落的蕾铃继续生长发育。

种植棉花的品种类型:我国以种植陆地棉为主,西北内陆棉区,种植海岛棉和陆地棉,海岛棉在该区的发展潜力较大。

棉花的适宜与不适宜气候区

1、棉花的最适宜气候区黄河流域最适宜气候区(黄河中下游沿河以北地区):棉花可栽种天数200天,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大于20℃,年降水量大于500毫米,年日照时数1460小时。

长江中游最适宜气候区(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可栽种天数230天,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大于21℃,降水量大于900毫米,日照时数大于1450小时。

长江三角洲最适宜气候区:可栽种天数218天,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大于20℃,降水量大于750毫米,日照时数大于1400小时。

新疆吐鲁番盆地干旱最适宜气候区:可栽种天数219天,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大于23℃,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

2、棉花适宜气候区黄河流域适宜气候区(黄河下游、黄淮地区):可栽种天数196天,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大于19℃,降水量小于600毫米,日照时数1500小时。

长江流域适宜气候区(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可栽种天数241天,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大于21℃,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日照时数大于1400小时。

新疆的南疆和东疆适宜气候区:可栽种天数188天,全生育期平均气温20℃,降水量不足40毫米,日照时数大于1500小时。

3、棉花次适宜气候区山东东南部、江苏东北部次适宜气候区:可栽种天数206天,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大于20℃,降水量大于750毫米,日照时数大于1300小时。

四川、陕南、湖北东北、东南部次适宜气候区:可栽种天数258天,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大于19℃,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日照时数大于1100小时。

新疆北疆和河西走廊干旱次适宜气候区:可栽种天数168天,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大于19℃,年降水量大于100毫米,日照时数大于1500小时。

4、棉花不能种植气候区棉花可能生长天数少于150天,全生育期大于10℃积温少于3300℃,全年连续最高3旬平均气温小于23℃。

5、棉花品种资源自然保护区和南繁适宜气候区雨量稀少的云南河谷地带,海南等地热量极丰,日照充足,干湿季分明,是多年生海岛棉适宜区,可成为野生、半野生棉花的品种资源优良自然保护区。同时又是棉花育种的南繁南育基地。

棉花生长发育与气象1、棉花全生育期对水热条件的要求棉花的种植范围很广,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大于20℃,大于10℃积温3000℃可种植棉花。棉花不同熟性所需要的积温:特早熟棉低于3300℃,早熟棉℃,中早熟棉℃,中熟种℃,中晚熟种℃,晚熟种大于4500℃。棉花喜光照充足,需水怕涝,生育期内降水量500-600毫米为宜。

2、棉花各生育阶段与气象棉花全生育期150-180天,其中苗期40-50天,现蕾期25-30天,花铃期50-70天,吐絮期75天。各地棉花生育期的大至时段发育期地区出苗-现蕾现蕾-开花开花-吐絮吐絮以后西北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长江上游5/中-6/中下5/上-6/上中4/下-6/中4/上-6/上6/下-7/中6/中-7/上6/下-7/上6/中-7/中7/下-9/上7/中-8/上7/中-8/下7/中-8/上9/中及以后9/上及以后9/上及以后8/下及以后棉花各生育阶段与温度

----发芽:下限温度10-12℃,最适温度25-30,上限温度36℃。

----出苗:下限温度15℃,最适宜温度18-22℃。

----苗期:下限温度10℃,低于10℃棉籽不能出苗,低于17℃,幼苗生长缓慢,最适温度17-30℃。

----现蕾期:下限温度19℃,最适宜温度25℃,日平均气温19-30℃均在现蕾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日平均气温低于19℃棉花不现蕾,高于30℃现蕾速度减慢。

----开花-结铃期:下限温度20℃,最适宜温度25℃,日平均气温22-27℃均为现蕾的适宜温度。上限温度日平均气温30℃,最高气温35℃。

----裂铃吐絮期:下限温度16℃,最适宜温度20℃,上限温度32℃。

----棉花纤维伸长期:开花后25-30天棉纤维伸长,开花后25-50天棉纤维充实,需日平均气温维持在20℃以上,气温20℃棉纤维才能成熟,气温下降到16℃以下,纤维不能形成,热量不足棉铃成熟度不高。

----棉纤维的品质:棉花的三桃中伏桃是在光、温适宜的季节里生长形成因此产量高、品质好。铃期温度20-25℃,50日铃期温度保持在18-25℃,纤维累积多,成熟好、品质优。

铃期温度降至18℃以下,纤维强度、断裂度均较差,棉铃增重急剧下降,小于16℃时增重几乎停止。棉花各生育阶段与水分棉花全生育期需降水量450-600毫米,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差异很大,其中开花-结铃期需水最多,约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一半。此时遇旱减产也明显。其次是结铃-吐絮期约需总水量的1/4强,苗期最少。

----苗期: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55-65%,对出苗和苗期生长有利。

----盐碱地:需较高的土壤湿度才能顺利出苗。(当土壤含盐量在0.1-0.2%,要求田间持水量70%,当含盐量达0.2%以上时,要求田间持水量90%)晚播时由于地温升高,相应土壤湿度也要提高,以70-75%为宜。

----现蕾期:盛夏棉花耗水量增加,要求田间持水量65-75%,若大于80%要控制水分,缺水时要及时浇灌。

----花铃期:棉田中叶面积达最大值,需水量也进入高峰,田间持水量70-80%为宜,低于60%出现旱情,高于90%土壤水分过多蕾铃脱落。

----吐絮期:需水量较少,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60-70%为宜。

3、棉花生育期间农业气象灾害棉花生育期处在春、夏、秋三季也是季风气候一年中最活跃时期,使气候多变、异常、干旱、洪涝、低温、霜冻、连阴雨、高温等灾害频繁发生。干旱:春旱和初夏旱主要影响黄河流域棉区,伏旱主要影响长江流域棉区。

(1)播种-出苗:黄河流域棉区4月-5月春旱频率较高,由于无雨,需造墒播种,或者尚能播种,但种子吸水困难,发芽缓慢,即使勉强发芽,也因水分不足出现“抽干”现象,不能正常出苗。春季升温迅速,多大风天气,土壤抽墒快,若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10天无雨出现干旱。水分不足是播种出苗的主要矛盾,无水浇条件的棉田,干旱将无法播种。

(2)出苗-现蕾:5月棉花处于幼苗期,需水量较小,只要采用中耕保墒能满足棉花生长对水分的要求。6月上旬高温少雨,而棉株即将现蕾,需水量增加,使棉田受旱影响较重。干旱严重时,将推迟现蕾期。

(3)现蕾-开花期(6月中旬-7月上旬):棉花茎、枝、叶生长茂盛,耗水量增多,缺水棉花长势减弱、现蕾减少,对开花结铃有严重影响,棉株不能正常生长,花铃因干旱脱落,此期降水70-150毫米,有利于棉花生长,低于50毫米高于220毫米均不利于棉花生长。

(4)开花-吐絮期(7月中旬-8月下旬):棉花生理活动最强的时期,耗水量也处于全生育期高峰。土壤水分低于65%出现干旱,干旱严重时蕾铃脱落严重,甚至棉株干枯死亡。此时北方正处于雨季,一般不易发生伏旱,而长江流域雨季刚过伏旱时有发生,有时长达一个月以上,造成落花、落铃,严重时造成减产。

(5)吐絮以后(9月上旬以后):此时期棉花需水量逐渐减小,但秋季降水偏少土壤水分不足,易引起植株早衰,使中下部棉铃生长受到抑制,上部幼铃停止生长,棉花产量受到影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育期间依靠自然降水还嫌不足,需浇水补充。涝渍:棉花需水怕渍,春季涝渍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春季多连阴雨的天气,不易保苗;夏季的梅雨,热带气旋,秋雨等都超过正常需水量,易形成涝渍,苗期棉株疯长僵苗不发,吐絮期增加蕾铃脱落,增加烂铃,现蕾期和花铃期渍涝对棉花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影响。

(1)涝害:棉花抗涝能力较弱,棉花生育的任何时段,淹水都会造成严重危害。苗期淹水,生长停止,幼苗死亡;棉铃期:各棉区都会有大雨暴雨,排水不良,易发生涝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或腐烂,时间长导致植株大量死亡。

(2)渍害:棉花的渍害比涝害的发生更频繁,危害面积更大。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南部有的年份播种发生渍害,地上部分生长不健壮,现蕾期推迟,严重时大量死苗:蕾铃期对水分过多更加敏感,轻者使植株生长过旺,严重时引起蕾铃大量脱落,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85%以上时就会发生渍害;开花期上午开花时降雨,脱落能达80%以上,下午降水脱落40%以上;成熟期秋雨多的年份,植株贪青延迟裂铃,减少霜前花,造成烂铃,植株早衰,逐渐死亡;吐絮期纤维进一步成熟,雨水过多影响纤维脱水,不能正常成熟而降低品质。低温霜冻:棉花受低温危害的季节主要是春秋季。

低温对棉花生长、产量的形成和棉花品质都会造成影响。(1)苗期:气温低于10℃棉籽不能出苗,低于12℃会造成烂种、烂芽,低于17℃幼苗生长缓慢,推迟现蕾。(2)现蕾-花铃期:气温低于15℃,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3)棉花纤维生长:气温低于16℃,棉纤维不能形成,热量不足棉铃成熟度不高。(4)棉花停止生长:气温低于10℃,最低气温-1℃,棉花停止生长。最低气温-2?-3℃时,棉株死亡。(5)棉花的霜冻指标:轻度日最低气温3-4℃,重度日最低气温2℃。(6)低温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低温使棉铃重降低。棉纤维强度减小。当秋季气温骤降,初霜过早,热量不足,使棉铃成熟度下降、品质变差。

棉花蕾铃脱落:落蕾多在现蕾后10-20天,落花落铃在开花后3-10天,脱落最多的时期是花期。黄河流域棉区集中在7月下-8月上旬,长江流域棉区集中在8月份。

脱落的原因:高温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气温高于30℃脱落增加,高于32℃脱落严重;棉株封行早、郁蔽、通风透光不良脱落严重。土壤水分过高、过低,(高于85%低于60%)都会造成蕾铃大量脱落。花铃期下雨,雨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脱落越严重。

棉花烂铃:烂铃的原因往往都是秋季降水偏多造成的。若9、10月份是多雨年,(9月降水量100毫米以上,为多雨型,大于200毫米为特多雨型);(10月份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为多雨型),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烂铃。一次降水过程持续3天,日降水量大于20mm烂铃程度较轻。雨日大于5天,烂铃严重。

4、棉花产量与气象各棉区棉花丰次的气象因子

(1)黄河流域棉区:该区热量条件较好,日照充足,降水量较适中,春末夏初增温快,秋季日照充足,暖秋的年份有利于棉花丰产。但冬春干旱,夏季多雨,雨量集中,高温高湿,甚至夏涝、伏涝,冷秋,初霜冻偏早的年份易造成棉花减产。

(2)长江流域棉区:该区热量条件较丰,春季回暖早,降水适中梅雨期短,伏旱轻,秋高气爽的年份有利于棉花丰产。但春季多阴雨,梅雨时间长,伏旱期长,旱情严重,高温持续,秋季多连阴雨,气温偏低,日照不足,霜冻早的年份易造成棉花减产。

(3)西北内陆棉区:该区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只要水分满足棉花丰收。春季多风沙,夏季高温干燥,缺水,秋季降温早且迅速,初霜早,棉花减产。

棉花各生育期气象影响(1)苗期:春季回暖早,降水适时,利于棉花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形成丰产苗架。春季多阴雨。降水量超过正常水量1倍以上,苗易徒长,严重时苗黄,死亡;春季干旱,无法正常下种,需造墒播种,苗不齐,不壮形不成丰产苗架。(2)现蕾期以后:初夏湿润,夏秋晴暖易形成丰收年,黄河流域棉区6月降水丰沛,长江流域棉区降水适宜,7、8月花铃盛期多晴天,光合效率高,利于增结伏佻,早秋桃。秋季晴暖干燥,气温下降平稳,初霜晚棉桃成熟好。苗好、铃重、桃好普遍获得丰收。夏秋晴暖,6-7月少雨,日照充足,9-11月晴暖干燥,有灌溉条件,补充所需土壤水分,可获得丰收。

农业气象灾害对产量的影响(1)夏旱或夏涝,秋季低温、阴雨、寡照,7-8月连旱或多阴雨,日照少、铃少、伏桃少、成熟差、脱落多、僵烂铃多,减产年。(2)春季多阴雨,梅雨、汛期,秋雨期降水量超过正常需水量,而且光照不足,蕾铃脱落大量增加或增加烂铃,一般都是欠收年。(3)夏季7-8月的伏旱,伏旱严重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以上,影响蕾铃座桃,易造成棉花减产。

----棉花开花的适宜温度(日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数,天数越长蕾铃越多,产量越高。

----秋季降温快,冷秋年霜后花比例大,产量低,初霜偏早,棉花减产。

----长江下游棉花生育期间降水量450-600毫米为宜,小于600毫米有利于获得丰收。

----西北内陆棉区,光温充足但温差大,人工灌溉能满足棉花需要,就能获得高产。

----新疆春、秋季气温不稳定,降温幅度大,影响棉花产量。----陕西关中秋季连阴雨使棉花减产。

生产建议: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最适宜气候区建立棉花生产基地,实现区域化生产,黄淮平原宜棉程度较高,棉花品质较好,棉田可适当集中。黄河流域豫北、豫东、冀中、冀南、长江中游、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可建立陆地棉生产基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叶尔河沿岸可建立中熟、早熟海岛棉生产基地。棉花次适宜气候区应压缩种棉面积。

2、加强棉田基本建设,提高旱涝适应能力,以解决棉区的春旱、春涝、梅雨、伏旱、秋雨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3、大力加强配套蓄水设施建设,大、中、小配套,沟、渠、管配套,把自然降水最大限度的拦蓄起来,能排能灌。雨水多时蓄,雨水少出现干旱及时灌。

4、节水灌溉,遇干旱缺水时需给土壤补充水分,采取各种节水措施保证棉田需要。

5、因地制宜改善棉田小气候,以提高单产,在春季气温回升较慢的地区可采用薄膜覆盖提高地温,育苗移栽争得农时,争取棉花早发、早结,避免早衰,提高产量。

6、棉田冬灌:每亩灌50方水时,来年春季播种时棉田20厘米深土层湿润,可供播种使用;每亩灌水100立方,1米深以下土层湿润,供水效应可持续到开花期,是防旱、抗旱的有力措施。

7、棉花三防:棉花少雨比多雨更易获得丰收,为稳产高产必须抓好三防,防蕾铃期的200毫米以上的梅雨;花铃期防30天以上的伏旱,防成铃吐絮期8月140毫米以上的秋雨。

8.1棉花播种适时早播是棉花高产的重要措施,棉花达到苗齐、苗壮为高产打好基础。适宜播种期因地而异,年际间也有很大差异。黄河流域棉区旱地棉田、西北内陆棉区以气温稳定通过12℃即可,华北灌溉棉田、套作棉田、低洼盐碱地棉田以气温稳定通过14℃为宜。长江流域棉区春季多阴雨,土壤湿度大,温度回升慢,播种时标准要高。,以气温稳定通过15℃为宜。各主产棉区棉花播种期:最早播种地区为新疆吐鲁番地区3月下旬;其次是南疆地区为4月初;黄河流域棉区适播期4月上、中旬;长江流域,上游四川偏早为3月下旬-4月初;中游的湖北为4月上旬,下游迟至中旬;最晚北疆、河西为4月下旬-5月上旬。晚播棉因地温升高,土壤湿度也要相应提高至70-75%为宜。黄河流域棉区春旱机率大,播前干旱、缺水,土壤墒情不足的年份,需播前浇水,足墒播种,新疆河西内陆棉区足墒播种。长江流域棉区春季多连阴雨,土壤过湿要降湿排涝。北方盐碱地区在4月-6月上旬可选择在中雨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段播种,利用雨水洗盐碱以利保苗。

8.2苗期:5月棉花处于幼苗期,需水量小,同时苗期也比较耐旱,通过合理的中耕保墒措施能满足棉花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一般不需浇水。

8.3蕾期:进入初夏棉花耗水量增加,要求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5-75%,否则要及时浇水,增加伏前桃,减少蕾铃脱落;若土壤水分达80%,应加强中耕,控制水分。黄河流域棉区6月处于汛期来临之前,干旱机率较高,6月上旬降水量20毫米以上对棉花产量形成有利。若无降水要及时浇水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在南方棉区蕾期正逢雨季造成涝渍害,使棉花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因此需要清沟排水,消除明涝暗渍。若遇干旱的棉区应及时浇水抗旱。

8.4花铃期:伏秋干旱易导致蕾铃大量脱落和植株早衰。因此旱期要及早灌水抗旱。遇暴雨而发生涝渍灾害,必须清沟排涝,降低地下水位,保证棉花正常生长。防止烂铃,烂铃主要发生在8月下-9月上中旬,减少田间郁蔽,使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棉田湿度。

8.5吐絮期:黄河流域棉区进入吐絮期,雨季已过一般多秋高气爽天气,温度适宜。南方棉区,有些年份出现“秋老虎”天气都有利于秋桃成熟,争取更高产量,但常出现秋雨多,温度下降快,易造成棉株贪青晚熟或早衰应该及时防涝及时清沟排渍防止贪青晚熟,减少烂铃。若遇久旱应及时浇水,防止棉铃逼熟。

吐鲁番属于什么地区(吐鲁番属于什么干湿地区)3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8.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6.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

第一种是科技移民,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

七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8.东南亚居民与经济

东南亚是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最大产地,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在食物。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

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黄麻等。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深居亚洲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西亚和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带。死海湖面海拔高度为-400米,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丰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

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主要为白色人种。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

西亚和北非是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位于非洲东北部,全境90%以上是沙漠,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注入地中海。过去,长绒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棉花,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

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北经红海。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东非大裂谷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动物主要以斑马、羚羊、长颈鹿、狮和豹子为主。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

整个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首都比勒陀利亚。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港口。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工业中心。

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海岸线十分曲折。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亚平宁和马尔干三个大半岛。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为主,波德的平原、西欧平原。气候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莱茵河流经德国鲁尔工业区,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

欧洲西部居民以白种人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低的。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东北部。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目前商船吨位仍居世界前列。

法国是欧洲西部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有着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所产的葡萄酒世界闻名。

德国是欧洲西部邻国最多的国家。北部是北德平原,中部是山地,南部有高原和草地。德国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建立要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基础上。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是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莱茵河是德国的“黄金水道”。

57.欧洲东部和北亚东部

欧洲东部和北亚欧洲东部是指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到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以。

是一些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西部高山区,东部高原、山地区,中部平原区有中央大平原。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北美大部分区属于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北美所占的范围最广。

美国本土有48个州,位于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国的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美国面积为93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美国的农业生产可分为可抑制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

加利福尼亚洲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旧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北部,包括三个地理区域,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安第斯山被称叫做“南美洲的脊梁”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秘鲁附近的海洋,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阿根廷出口的牛肉,占世界第一位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l.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无霜期和生长期:我国各地的无霜期,一般来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缩短.

霜期长则作物的生长期也长.反之则短.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降水和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的季节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概况如下表: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海陆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风.位置,指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地形,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季风,指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

5.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气候的主要优点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季风气候区广大,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我国气候的主要缺点是:受季风强度的影响,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易产生水早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外流区和内流区

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不流人海洋,流人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叫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门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就位于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是目前我国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到2009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1000吨提高到5000吨.使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西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缓慢;青海省东部的甘肃段,峡谷多,水变浑,水量增大;青铜峡以东的定蒙段,水流平稳,水量变少.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为中游,先后接纳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凌汛现象,解放前几乎年年因凌讯决堤而泛滥成灾.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

我国的湖泊众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的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高的湖泊.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邻近我国大陆的海洋

我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丰富的海洋资源

大陆架:又称"陆棚"或"大陆浅滩",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地带.大陆架浅海是海洋资源最富饶的部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矿藏,也是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

我国近海渔场很多.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是全国性的大渔场,北方的渤海海湾渔场以盛产对虾著称.

我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盐场有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

海底石油资源:我国海洋中矿产资源很丰富,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海洋矿产.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蕴藏量以东海大陆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阿克苏市疫情最新情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