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亲戚来中国吃饭旅游十大禁忌

在2020中国最美旅行目的地的评选过程中,老艺术家看到有粉丝安利了一座城市,他的理由是这样的:“这里朝鲜族特色美食与东北菜的绝美融合,号称‘东北小成都’,还可以和朝鲜族小姐姐交朋友。”

实在太巧了,老艺术家也正准备要好好来聊聊这座东北最具泡菜味的边境小城——延吉,它绝对是最有网红潜质的城市之一。

△布尔哈通河流域边上的延吉/图虫创意

不是我吹,延吉非常符合当下国人寒冬出游的需求。这里是最具有雪国气息的地方:在北国大地的长白山滑雪泡汤,坐着火车一览晶莹雪国之境。

这里还有最新鲜的感官刺激:商店招牌、菜单、公交站牌、车道指示牌等等都挂满了中朝双语牌子,街边随处飘来的泡菜味和酱汤香气,以及店员“阿尼哈塞呦”的热情问候,让人有种置身于韩国的错觉。

△在延吉街边走,恍惚像置身韩国/图虫创意

这也难怪延吉上榜“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百强县”,也是吉林省唯一入选县级市。近年来的黄金周旅游榜和短视频热度榜中,延吉的亮眼表现也让越来越多人将它看成是新晋网红城市,被称为“小首尔”。

网友的评价是这么说的:“去了延吉吃了三天之后,就赶紧把去韩国的机票给退了”。

这话说得其实不夸张,要真等到了延吉,或许会觉得真正的延吉,远不止“小首尔”那么简单。

很多人一聊到大东北,脑海的印象都停留在魔性的大碴子味口音,或是混沌硬核的东北菜。

直到去了吉林省长白山脚下的延边首府延吉市,画风突变成韩剧现场——这里的公交播报经常飘来听不懂的朝鲜语,街边擦肩的路人交谈间东北话夹杂了朝鲜语的咕哝,恍惚间感觉像是从韩剧出来的。

△但看个街景就能让人目不暇接

你看了看手中的GPS坐标,确认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是中、俄、日、蒙、朝、韩六国地理中心,联合国拟定的开发“图们江金三角”中的三大支点之一,东北亚经济圈中的核中之核。

正因为处在这样的特殊位置,延吉就像是东北黑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异类混血儿。这里市区虽然不大,街景非常有趣,店铺和橱窗设计特点抓人眼球。要是第一次来延吉,光是逛个街都能让人生出“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

△延吉的饮食店铺设计很有特色/视频截图

尤其到了延边大学对面,有一栋被称为延吉“最怪异”的网红楼,虽然名为“大学城”,但更像是美食商业街,藏着数量众多的传统口味朝鲜族美食。

一到晚上,密密麻麻的招牌灯光闪烁构成了异域风景线,这才是游客打卡“假装在韩国”的绝佳背景板。

△大学城,打卡假装在韩国的背景板/图虫创意

延吉这座城市不仅有韩国的繁华和时尚气息,更有淳朴传统的朝鲜族风情。

倘若你到了帽儿山、延边博物馆、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城子山山城遗址以及一些朝鲜族古村落,朝鲜族的建筑、古朴的民居、传统的朝鲜服饰,以及民谣和歌舞更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异国他乡。

△很多朝鲜族的建筑/图虫创意

但要论真正能瞥见延吉之魂的地方,老艺术家会首选水上市场。

都说最能照见一座城市的人情脉络,就是当地的市集和菜市场了。这道理在延吉非常适用,你会发现延吉有非常浓厚的市井味和野蛮气息。

△延吉水上市场的烟火气

不少网红博主的短视频上,都喜欢以水上市场作为一重头戏——这里仿佛“牛鬼蛇神”民间高手云集,店铺五花八门。

什么奇异的人参药材,自制乡下特产米酒米肠打糕鱼干,见过的没见过的酱料应有尽有。但想去猎奇也是有门槛的,你得起大早。这里只做早市,5点多开门,8点左右收摊了。

△能想到的甚至想不到的东西,都在延吉市集上

这么看来似乎延吉处处都不像东北,但好在长白山将这座边陲小城给拉了回来。尤其一到寒冬之季,这片世界海拔最高最深的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混杂出只属于北国的“冰与火之歌”,被人称为可望不可及的“蓝色禁忌”

△长白山天池/图虫创意

很多游人爱坐火车一路观赏长白山和被厚厚积雪包裹的雪松林海,要不就是在延吉帽儿山,或者布尔哈通河旁的海兰湖滑冰场上享受驰骋冰雪天地的乐趣。

而到了长白山北坡的另一个盼头,就是到魔界看奶头河上的雾凇岛,在白茫茫一片天地之间,身临被尘世遗忘的仙境。

△吉林雾凇岛/图虫创意

我宣布,最好吃的韩国料理在延吉

当然,我认为延吉最叛逆的灵魂,还是对于舌尖的冲击

作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延吉通常只是游客前往长白山的中转站,而并不一定是我们的目的地。然而即便作为中转站,这里的多元又异域的宝藏美食,总会让人吃到迈不开腿。

△延吉实在有太多好吃的了

你既能在这里找到最地道的韩式料理,又能发现原来最核心是朝鲜族的饮食风味,但又在这两者之间瞥见传统东北菜的影子。

韩式料理是延吉美食给人的第一波味觉冲击。

你能在这里吃到手工腌制的泡菜、红彤彤的炒年糕、米肠、拌菜和拌饭、冷面和炸酱面、韩式汤饭和烤明太鱼…总之延吉几乎能够满足你对韩国料理的所有想象,甚至味道还不输韩国。

△延吉烤肉的味道不输韩料

去年韩国热门综艺《街头美食斗士》吃货界的“带货王”白钟元就曾走访过延吉,一路开吃赞不绝口,好吃到他都感叹,明明人在异国,却感觉像在本土老家那般亲切自在。

再细品,朝鲜族风味才是延吉美食的精髓。

延边地貌“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清澈水质、充足的日照以及昼夜的温差,给了延边米以天然的糖分,早在唐朝渤海国时期,延边地区所产的“卢城水稻”就已经作为朝廷贡米,闻名一时。

△长白飞瀑——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

以米饭为主食、汤菜为副食的搭配,历来是朝鲜族饮食习惯的核心,他们热爱大米,吃米的花样百出:拌饭、糕饼、米肠、包饭……都是朝鲜人家最有生活气息和传统习俗的饮食代表。

延吉的石锅饭,听着与石锅拌饭仅有一字之差,但实际上气质完全不同。

石锅饭原材料用的是东北粳米、面瓜、核桃、红绿豆、松子、红枣等果实混合成五谷杂粮蒸煮,在石锅的烘烤之下底层会变成焦脆的锅巴。当地人喜欢将它留在最后浇上一碗热汤焖煮,又变成了一道热腾腾的锅巴汤。

△石锅饭是延吉米饭料理的一重头戏

延吉朝鲜人家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招待亲朋好友必备的打糕,最常见的是白糕,用东北大米蒸好后的白色糯米,捶打成细腻软糯的糕点。他们甚至连儿女参加高考时,也会用打糕寄托美好寓意给子女打气。

△水上市场上的手工打糕

发酵也是朝鲜族美食的根基,由于延吉地处东北寒冷地带,当地人非常擅长将不同季节的食物用发酵这种方式来存储。

很多人以为泡菜就是腌制的辣白菜,其实并不简单。朝鲜族泡菜所用的原料都是利于长时间存放而发酵的山野菜、蔬菜和水果。

△延吉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泡菜/图虫创意

朝鲜族的酱汤文化也是其中不能不提的重头戏。朝鲜族有句话叫:逢汤必酱,在延吉自然也少不了吃上一顿酱汤饭。

按照朝鲜族的传统来说,女儿人家手工制作的大酱是检验看家手艺的一大标志。去延吉水上市场逛一圈就算见了大世面,有太多从未听闻见过的酱料,每种酱料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

△延吉各种各样的酱料/图虫创意

冷面在韩式料理上常见,在延吉,冷面是中国十大面种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朝鲜族有着全家人一起坐炕头吃冷面的传统习俗,按照他们的民间传说,这碗冷面就相当于我们的“长寿面”的地位了。

△冷面在延吉相当于长寿面的地位

而且在延吉吃冷面时一定要点上锅包肉,这种搭配就像咖啡配奶那般灵魂自然。

要不就等吃完外酥里嫩酸甜口感的锅包肉之后,吃上一口面条,要不就是将锅包肉泡进面汤里,混着面条面汤吃。

△外酥内嫩的锅包肉/图虫创意

锅包肉之味又让延吉在朝韩风味中多了非常东北气质的色彩。但最有东北味的是他们爱坐炕上吃东西的习俗。就算吃个面条或者水豆腐,甚至是自助烤肉的时候,都习惯大大方方地盘腿坐在暖炕上。

延吉人:我的家就在长白山旁

为什么在这片东北土地上会形成气质截然迥异的延吉?

这种混血的根源,往远了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延吉人的祖先“安图人”早在布尔哈通河流域留下了繁衍生息的遗迹。

据史料记载,大约3千年前,延吉是肃慎人的家园,在唐代以前,延吉曾先后隶属于肃慎后裔的渤海国与高句丽王朝的辖地。

△延吉的朝鲜族民俗表演/图虫创意

到了19世纪中叶,朝鲜族先民为了逃避连年的饥荒,越来越多的先民跨过鸭绿江和图们江迁徙进了东北边境,延吉所在的延边州也就顺势成了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1910年的日朝战乱,也让大批朝鲜族人口迁入东北。

△延吉的朝鲜族民俗村/图虫创意

如今的延吉朝鲜族人口达到了30多万,占到了总居住人数的57%。不仅朝鲜族汉族居多,满族、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一起构成了多元延吉的版图。现在的延吉人,有的上溯三四代都可以在韩国、朝鲜找到亲戚。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在延吉看到朝韩文化的影子,尤其是韩国文化对延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逛到一家美食店很可能会放着韩国的流行音乐,这里还有自己的韩语电视频道、报纸与杂志,会报道首尔最新名人的八卦丑闻。

一到晚上,这里的饭店宾馆KTV娱乐场所鳞次栉比,街景繁华流光溢彩的洋气外表,高昂的消费水平和物价,确实有那么一瞬会让人觉得“小首尔”名不虚传。

△延吉的夜生活看起来繁华/图虫创意

但延吉人依旧游离在生活以下,生存以上。由于延吉并不是东北传统的重工业城市,也没有高科技产业,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多延吉人都依赖出国务工——“韩国打工,回延边消费”这种模式

朝鲜族赴韩国打工的浪潮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尤其在农村地带,朝鲜族人口大量流失,据韩国媒体报道,在韩居住的中国朝鲜族有49万人,其中大部分来自延边州。

这几年韩国的经济增长减缓,很多朝鲜族人才回到国内,延吉的朝鲜族务工人口也在逐步增加。

△延吉人大多外出到韩国打工,回来生活/twitter

这些赴韩务工人群并没有众人看到的那么光鲜亮丽,他们大多在异国做着最脏最累的活,被称作3D的工作(difficult, dirty, dangerous),而且更多是偷渡过去的,权利上没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完全裸露在犯罪行为边缘,他们在韩国经历了社会歧视,非常难以融入韩国社会。

2010年韩国导演罗宏镇曾经拍了部电影叫《黄海》,讲的就是在韩中国朝鲜族的故事:男主偷渡到韩国打黑工、遭受到他们对朝鲜族的同情与不待见……

电影以写实类型片冷冽阴郁的风格,将延边人在韩务工的悲剧展现出来,“黄海”这一名字就是用地理上夹在中韩之间的黄海,来暗示朝鲜族的生存焦虑。

△《黄海》这部电影讲的就是延边人的故事/电影截图

也许正因为异国他乡,延吉人发现自己身上更强烈的中国认同感。越是到过韩国务工的,越有这种认可。毕竟落叶需要归根,很多人年老后最终的选择,依旧会将中国看作自己真正的归属。

通常外人乍一看觉得延吉非常像韩国,但要是深入了解延吉这地方,你会发现其实这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般异类。

在北京做艺术媒体的延吉姑娘Bella,由于经常被问到关于朝鲜族的身份误解,她曾在朋友圈写上一段真情实感的话:“我们是中国朝鲜族,不是韩国人,也不是朝鲜人。我早就想说这句话了。朝鲜族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区分民族和国家,朝鲜族人很爱祖国,而非韩国朝鲜。”

△帽儿山眺望下的延吉/图虫创意

延边人性子刚烈,这点跟东北硬核的天性是一贯的。爱抽的烟是红色的长白山,味道浓烈,爱吃大块烤肉和狗肉,酱料也极为重口,爱喝的冰川啤酒也是烈酒。

对了,延边的方言也是很阳刚的,它不像韩语那般恬静,语调抑扬顿挫,有一种难得的血气,加上嗓门大,外人乍一听还以为要干架。

△到延吉市场转一圈,买卖的叫喊声乍一听也以为像对骂/图虫创意

延吉人身上有东北人的闯劲,这是游民所具有的品质,这也是促使他们更多选择外出打工的主观条件。但他们依旧还有很强的代际责任观念,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家族传统观念,一直牢牢拴着他们。

△延吉人依旧有很传统的家庭观念/图虫创意

也许等到延边人回到长白山,原有的身份焦虑会慢慢被冲淡。

这曾是满族、朝鲜族顶礼膜拜的圣山,一拨又一拨的先民从朝鲜半岛迁居到长白山脚下。他们憧憬的,不过是能寻得一处依山傍水,与自然相融的朴素洁净之地,这才有了“歌舞之乡”“稻米之乡”延边。

而延吉也不必是“小首尔”,它就是延边的延吉。

延吉冬季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车亮亮

东北亚璀璨明珠——延吉 李虎山,林香兰

试论延吉城市旅游形象设计 温艳玲 , 林美花

延边朝鲜族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叶嘉

延吉人的美食“基因”南旺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品牌设计研究 — 以延吉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为例 宋晶

学者防疫调研|关注跨国务工者:东北人为何多去韩国打工 刘景琦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九行》微信公众号(ID:jiuxing_neweekly)。九行是《新周刊》旗下的新锐旅游平台,专注于研究一切不正经的旅行艺术。你的城市有什么值得观察?不如来看看诊疗单:奇遇记、旅行观、格调局、觅食计、城会玩……分分钟十万灵感!

朝代:秦朝| 唐朝 | 宋朝 | 明朝 | 清朝

闲谈:苏轼 | 吕雉 | 韩信 | 猪毛 |慕容复

}
  • 大家在选择佛牌的时候都会看到很多文案里有师傅使用的法门介绍,这些法门基本采用泰文音译,一般人看的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个法门的含义。那么在这篇文章会为大家介绍一下法门音译

  •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一样的风俗就会有不一样的饮品,这一点体现在汽水上就是,中国很多地方都会有自己风味独特的汽水类饮料。 除了北京的北冰洋、天津的山海关、沈阳

  • 泰国是一个普遍相信鬼神的国家,就像曼谷的很多出租车里面,都会画着各种符咒,这也算是一种信仰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吧。 泰国有很多庙宇,可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泰国寺庙分为正庙和阴庙。 正庙就是供奉诸天神佛的庙宇,已经高僧自己修建的寺庙。 阴庙则是祭拜那些无人奉祀的无缘无名的鬼魂,基于人道的关怀,悲悯其无人奉祀,据说是将无缘变为有缘,寻求这些鬼

  • 这是我一个老邻居讲的,我的叫大爷。 我们这一般管比父亲年纪大的熟人都叫大爷。其实此人比我父亲才大2,3岁。我们小时候邻居几家一块去乘凉。他就非常喜欢讲故事,而且非常喜欢讲故事

  • 大家都知道有一只叫做麦克的无头鸡,它的存活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奇迹了,但是这一次我们要说的是人没有了头,怎么活,在1945年就有这样一位神奇的德国女子,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1

  • 网红是什么?网红指的是在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他们走红可能是有专人造势,也可能是自己把自己炒热,或者是不经意间走红。但是,每个网红走红的背后,都离不开营销。 为什么要营销网红?因为相比明星,网红在还没走红之前的身价都不高,如果他们火了,那就是日进斗金。面对这么大的赚钱机会,很少有人能够不动心。而且,

  • 这事该从何说起呢?应该是最近大热的长津湖,以及抗美援朝老战士想到的。 想到自己自考学习时的一个同学,跟我们讲的关于他姥爷的那些故事。 话说我这位同学的姥爷当年参加志愿军完全不是因为觉悟高,而是奔着送死去的。 按道理说,参军打仗都是奔着立功受奖的,可他姥爷当年真的是奔死去的。 为什么呢?就因为当年他姥姥那时候天天跟他姥爷闹离婚,至于原因好像也

  • 芝加哥,在拥有无数光环的同时,还坐拥着谋杀之城、罪恶之城的大头衔儿。 这城市的可怕之处在于,仅2016年全年枪击遇袭人数就有4331人,被谋杀人数有762人;到2017年更胜一筹。 随着同期百人谋杀日期不断的提前,芝加哥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犯罪之都。 在这里生活的人民,一点儿安全感都没有,芝加哥出现连环变态杀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聊的这位,他不仅仅是名医,也是

  • 说说我妹妹的故事。 我哥生下来身体不好,所以我妈生了我,我因为早产,虽然我身体好,但大概是怕我有缺陷吧。 所以我妈又生了我妹妹。 小时候争宠觉得兄妹多好烦,看到独生子女什么都是最好的,就很羡慕。 长大了我也是真心觉得兄妹多真好。 我有血缘至亲的兄妹,这种感觉很棒。 这是题外话了。 大概2000年左右吧,那个时候是很流行土葬的,我的家乡不靠海,没有海

  • 为避免给该学校带去不必要的麻烦,请允许我用X中学代替。下面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该中学的灵异事件,这并不是我亲身经历,而是通过我亲姐口中得知。 这是一所成立过百年的中学,当年校内古树林立,古建筑也还有些没拆除。我姐在读高中时,学校还是半古色半现代化的风格。姐说高中三年,在学校内见过和听闻过的灵异事件不少,以前也分享了不少给我听,但有些我已经记

  • 世上有不会衰老的人吗?想来应该是没有的,不然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早就被曝光了。 但也难说,我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奇事,如果是真的,那还真的说不定世上就有不会老的人。 我朋友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厂宿舍大院,大院里有个邻居,叫啥已经忘了,只记得外号叫猴三儿,现在想来他应该姓候,排行老三,不过也不一定,因为他长得尖嘴猴腮的,也可能是从外形得名。 这猴三

  • 山路遥遥少开夜车 2011年我表弟晚上开摩托车去城里浪,他朋友相约去城里唱K聚会,表弟家住得比较偏。入城要开一段十几公里长的山路。山路一边是靠山,另一边是有一定落差的斜坡。那一段路到了晚上基本没人也很少车路过的,又碰上月黑之夜。 表弟说那晚开在路上只有车头灯能照亮前方十来米的路,四周都是一片漆黑。开着开着突然就觉得肩膀很重,好像有一双手搭在肩膀

  • 今天为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灵异经历,说到我自己,不知道是不是算遇到过这类东西。我自己是不信的,只是曾有段时间把家里人吓坏了,找的人说我出了些问题,不过我是不信这些的。 在我读博士时,和大家一样需要发文章,写专利,投标书。一周一次组会一次文献汇报,总是担心没有试验结果汇报,真的是苦逼啊,每天睡觉的时间最多只有六小时,除了宿舍和食堂,基本都泡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长时间做同一个梦的经历。 我3岁那年父母离异,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在外面租房子住,房子在市中心主路背后的一条小巷里,姐姐比我大12岁,高中住校,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间不到20平方的小门市里,妈妈在里面拉了一条帘子放置一张1.5米的床,就这样外面做老式理发,帘子内就是我们的生活区域。 那套门面当时700元一年,没有两年我们搬家了,搬到隔壁第4-

  • 去年就想去火葬场工作,但当时没赶上好时候,招聘满了。今年四月份,通过介绍又应聘,成了遗体化妆师的学徒。 我干这个,是因为我三十多大龄女中年,一直在家画画没出去工作过,穷的快要揭不开锅,老娘坚决拒绝接济我这个变态啃老的没出息垃圾,不想结婚,想挣钱,懒得接触人,性格古怪。。等等。反正,穷搓搓回家过了个年后,又回来,机会就溜到我这个无比渴望的

  • 一,东南亚 故事发生在我四岁的时候,当时还没搬家,住在农村里,邻居家有个比我大五岁的叔叔(辈分上我要叫他叔),他算是我家那一片的老大,因此整天都有很多小孩在他家里玩,甚至还有很多邻村的孩子,当然也包括我。 我们每天的乐趣就是白天四处逛,吃过晚饭后出来疯跑,抓野猫,老鼠,蝙蝠等等,总之是各种浪。这是大背景,往后好多故事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

  • 因为工作的原因,总是会接触到一些这方面的人,或者是这方面的事。 前几天回北京,住在亦庄那边的一个朋友家里,朋友是拆迁户,这套房子就是他其中一个,暂时也没租出去,就丢给我住了,新楼盘第一时间入住的都是一些回迁户,工作原因我白天比较清闲,偶尔会跟楼下的大爷们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白老爷子,年轻的时候说是搞建筑的,自己儿子是做文物修复工作的。这

  • 您好呀!我要开始讲一个目前目前为止还困惑着我的事情。 我在17年(在三亚)大二那年谈了女朋友,她是绝对的无神论者,每次我们谈着这些东西她都是说我们迷信。 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有天晚上像往常一样去LTC商场逛街买夜宵,我们往回坐6号线公交回学院的时候大概是晚上11点半左右,我们坐公交直接到末站是森林公园下车,因为这里我们可以直接跳墙回去学校了。(有人可能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43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1)第00159号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京)网械平台备字(2020)第00002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亲戚来中国吃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