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上课爱讲话的孩子怎么办?

  上课喜欢说话是很多小孩都有的坏习惯,对于这种情况,很多老师都会选择换同桌,或者制定班规来约束他们。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上课爱说话应该如何管教吧。

  孩子上课爱说话怎么办

  1、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交流互动,增进情感。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多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家长多与老师联系,及时地了解孩子上课时的表现。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地面对,多与老师商量,理智地解决,不要责骂孩子。

  3、如果孩子平时在生活中有一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家长就要及时的进行正确引导。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孩子上课讲话的坏习惯。

  4、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才会改正。当孩子犯错之后,家长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孩子上课老爱说话的问题。

}

媒体:广州市少年宫《都市人·成长》杂志成长沟通栏目
本期专家: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治疗师、高级婚姻治疗师——李建学

    儿子读二年级, 最近老师频繁地告诉我们,他上课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爱跟周围的同学说话。有时老师看他不认真听讲,就叫起来回答问题,结果每次都可以回答正确,我很担心他会不会是得了多动症?该怎么办?
    读者你好!你的孩子上课喜欢和同学们说话,还有其他异常症状吗?如果只有这一种情况,并不能因此判断他是多动症,如果你还有顾虑,也可以到专业心理机构进行测试和评估。其实,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一堂课能保持20分钟的注意力已经是很不错的,回想我们小时候,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当课堂内容无法吸引我们时,我们也会偷偷的说上几句,或是走神,或是看课外书。从描述中看到,你的孩子挺聪明的,领悟能力较强。老师是按照大多数孩子的水平去安排课程的,当孩子较快地听懂了老师讲的内容,他就没有兴趣继续听了。对于孩子上课讲话的情况,需要和老师进行沟通,尽量不要去关注他、教育他、责备他。进行一些调整:在孩子的周围安排一些认真听课、遵守纪律的同学,来影响他。安排一些任务,来释放孩子爱说话的能量,如给同学们讲故事、读课文、朗诵诗歌,也可以给孩子安排做个“小官”,这个工作需要他经常与同学们说话沟通。父母可以让孩子参加歌唱兴趣班,在家多与孩子谈话沟通,让孩子畅所欲言。

}

一年级孩子上课爱讲话,有小动作,这是常见现象,家长不要着急,只要你懂得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坐姿和专注听课的好习惯就可以了。但是在着手培养之前,必须要扫清几个障碍。

第一,家长要清楚一年级孩子是从幼儿期向儿童期过度的阶段。一年级孩子虽然已经进入儿童期,但是在行为习惯上仍然保留幼儿时期在园里上课的习惯,特别是一些思维活跃,肢体小动作过多,不分课上课下爱说话的孩子,这些习惯可以称为不良习惯。但是这些不良习惯如家长能正确矫正,有一两个月时间就可以解决了。可是如果家长不懂方法,可能会让坏习惯被负强化。

第二,家长要合理评估孩子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一年级儿童,如果在幼儿期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不结合生活中一些细小的现象对孩子进行认知和分辨力的培养,就会导致孩子理解能力偏弱,在对课上爱动和乱讲话现象进行引导时,孩子不能完全听懂,自然改不掉坏习惯。尽管家长话没少说,也随时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是做的都是无用功。

第三,家长要给孩子灌输好孩子意识。对于一年级儿童来讲,向群性特点明显,当他看到别的同学都在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时,也会模仿去做。但是当孩子看到有的同学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时,他不会想到如果自己也像那个同学那样做,也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灌输好孩子意识,让孩子清楚怎样做,才是老师最喜欢的好孩子好学生,只要你做到了,老师就会喜欢你,经常做到了,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第四,家长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很多家长一听到老师反映孩子在课常上小毛病不断,就非常着急,且易给孩子发火,甚至是责罚孩子等。家长的这些做法,很容易伤害与孩子间的信任关系。建议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不要简单粗暴对待孩子的不良习惯。平时保持宽容之心,引导孩子认识到课上有小动作和乱说话是错误行为,好孩子决不会那样做,只要你愿意做好孩子,妈妈(爸爸)和你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培养孩子课堂端坐静听和不乱说话好习惯的做法:

第一,功夫优先放在家里。一年级儿童管不住自己的嘴和肢体小动作过多,平时在家里时,家长要结合生活场景进行认真的培养。如看电视,吃饭,和孩子做游戏,写作业,和孩子说话聊天等,这些生活场景中都要事前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孩子知道怎样正确去做。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到,是家长易忽略这些细节场景,再加上自己缺乏耐心,不愿意每天坚持对孩子进行培养和训练。

第二,结合看电视培养孩子正确坐姿的方法。看电视时,给孩子准备一个单独的小椅子,在看电视前对坐姿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二是双手平放在大腿上,三是眼睛要专注看着电视,四是耳朵认真听声音,五是大脑快速理解与思考。对于这几点基本要求,家长必须要带着孩子熟练背记,在每一次看电视前让孩子熟练背出,并坐好。否则,只要发现两次乱动或随意讲话的现象,就要关掉电视。

第三,结合吃饭时培养孩子正确坐姿的方法。在饭前,要给孩子做好就餐时的规则引导,让孩子熟记怎样保持良好的就餐习惯。一是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如果椅子高,可找一个垫的东西,让孩子踩在脚下);二是双臂要平放在餐桌上,一只手拿着筷子,另一只拿着碗,如果不拿碗,就把手平放在桌面边缘;三是吃饭时眼睛目标只有碗的饭,盘子里的菜,不要到处乱看;四是吃饭时不允许说话,大家都安静吃饭,谁先吃饭谁离开餐桌。

第四,结合写作业时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方法。写作业时,如果家长想辅导,最好坐在孩子书桌对面,不要和孩子坐在书桌的同侧,因为孩子在提问时要侧身或侧头和大人说话,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养成头乱动的习惯。规范孩子身体坐姿,一是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二是上身挺直;三是双臂平放在桌面上,右手拿笔,左手掌按着书或作业本;四是眼睛要专注地看着目标,读题时题就是目标,书写时写的字就是目标;五是大脑快速理解。

第五,培养孩子养成与人沟通好习惯的方法。家长必须要结合平时的生活场景,明确告知孩子哪些场景可以自信大胆说,哪些场景绝不能说话,只能安静地专心倾听。如和孩子坐着说话时,先把坐姿规范和孩子提出要求,或让孩子自己说出具体内容,然后再进行交流。否则,孩子只要说话身体就会乱动,在倾听时就会爱插嘴打断别人。具体规范:一是眼睛要看对方的眼睛,不允许往别处看;二是耳朵要认真倾听别人说的每一句话,同样,妈妈(爸爸)在你说话时,也会这样专注地听;三是大脑要快速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只要有明确的规范,具体的要求,孩子与人沟通时,就知道该怎样做,连续养成一个月左右,孩子就会建立起良好的习惯节奏了。

以上,韩老师总结这么多,家长会发现原来你在家里需要下的功夫很多,如果你只用说教的方式告知孩子该怎样在课堂上做,孩子一般是当时记住了,过后就完全忘记。所以,在家里必须要下功夫进行好习惯培养,才能让孩子养成下意识自觉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才能管好自己嘴和肢体,有意识去遵守课堂纪律。

温馨提示:如果你有育儿困惑,请加韩老师QQ和微信好友,号码:.韩老师会为你进行公益答疑解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课爱讲话的孩子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