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性多动症与多发性抽动症如何鉴别?

顽皮的孩子显得可爱,但过分多动的孩子却让家长束手无策。半年前,李女士的儿子阳阳出现了不自主地张嘴、眨眼、耸鼻,做些“鬼脸”,还不停地清嗓子。一开始,李女士认为是孩子顽皮,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这情况越来越严重。最近阳阳又出现嘴角肌肉抽动,脾气暴躁,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也下降,学习成绩也是直线下降。李女士很着急,怀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近日,李女士带着阳阳来到市中心医院儿科就诊,检查后发现,阳阳得的不是多动症而是多发性抽动症。

    市中心医院儿科孙迎军主任医师介绍,阳阳出现的症状是典型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然而,许多家长对多发性抽动症的认识不足,总以为孩子“多动”的表现就是多动症。对待孩子经常出现的奇怪举动,许多家长会“大声呵斥”孩子,而这些对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都是很不利的。认清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与儿童多动症的表现,以便及早就诊,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两种不同疾病却因名字相似而被混淆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症,学龄前期或学龄期儿童,男孩多见,因多个怪异动作交替出现或同时出现就诊,表现不自主眨眼、点头、耸肩、清嗓子、吸鼻子、尖叫、骂脏话等等,抽动每天发作多次,阵发性,用意志可短暂控制,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常易漏诊和误诊。所有患儿在早期或最终都会出现发声性抽动,表现为清喉音、干咳等,在看电视、做作业等安静环境中尤为明显。部分患儿在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如压迫感、痒感、热感、冷感或其他不适感。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综合征,属于轻微脑功能障碍,学龄前起病,男孩多见,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铅中毒、食物添加剂、脑组织儿茶酚胺代谢异常等有关。幼儿期:睡眠不安,喂养困难,脾气坏,过度活动;学龄前期:多动不宁,不听指挥,反应过激,以跑代步,无故叫喊,不能专心做一件事,不服管教,不能静坐;学龄期:课堂上动作多,注意力分散,不听课,常与人打架和争吵,很难完成作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学习成绩差。学龄期是该病最突出的年龄期,该期发病率占学龄儿童1%-10%,这种病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患儿在学校和家庭均难与人相处,学习成绩差,部分患儿到青少年或成年后可出现人格障碍。

因为儿童多动症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有一些相似点,如好发学龄前期或学龄期儿童,男孩多见,学习有不同程度障碍,让一些家长误认为是一种疾病,其实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但无抽动的表现。因此,它与抽动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而作为共患病,约半数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可伴有多动症的表现。

因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差,6岁以下尽量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应以教育为主:1、培养患儿学前自控能力,逐步适应学校和社会的规律生活。2、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对不服从行为给予约束,动用鼓励、奖赏来强化好行为,建立学校每日报告卡,按照预定目标评估儿童行为,长期坚持。治疗同样需要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配合进行,心理行为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家长要避免打骂和过分指责,不要讥笑患儿,要给以安慰、疏导,改善不良情绪,不过分溺爱孩子,要鼓励、帮助患儿。3、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对于多动症的患儿可选用常用利他林,该药物属于中枢兴奋药,可使注意力集中,改善活动过多的症状,口服后约一周起效,副作用:食欲减退,头昏,失眠,易产生耐药,因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及依赖,应在上课时用,周末和假期时停用,疗程约3个月。对于多发性抽动症的患儿可选用泰必利:适合轻症患儿,口服一周后起效,副作用小,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症状及体重增加。配合中医治疗:口服儿童智力糖浆。部分患儿可能有这两种疾病并存的情况,治疗上较为困难,有报道奥氮平对治疗多动症及抽动症并存症有一定疗效。

毕业于徐州医学院,曾深造于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现任徐州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

问题分析:你好我是你的医生,这种情况多久了?以前有什么病史吗
指导建议: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做过什么检查吗

臧振峰主治医师其他四川省康复医院已帮助用户:5107

擅长:擅长于各类内科、外科疾病,类风湿性疾病,骨科疾病,儿科,糖尿病等一些列疾病

病情分析: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意见建议: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抽动症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

费扬皮肤科铁力农场社区诊所已帮助用户:33202

病情分析: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除了眨眼,患儿一般还会出现其他部位抽动,如儿童抽动症表现在哪些方面,且这些抽动症状是不自主的、反复的、孩子自己不容易控制的。随着病情发展,患儿的病情常会有单纯的局部抽动变成复杂抽动,表现为面部抽动伴随甩手、踢腿、扭脖子、耸肩、发出怪叫声、骂人等。倘若不及早治疗,对孩子学习、生活、性格发展的危害都是十分严重。儿童多动症又称为儿童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比儿童抽动症发病率要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仅在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期即出现症状,表现为易兴奋、夜睡不安、喂养不合作等。
意见建议:儿童抽动症的预防方法有以下几点:1、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2、在家庭环境里,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3、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视而不见状;4、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缓解压力;5、不可让孩子参加剧烈运动,如军训、长跑、竞技性体育活动及重体力活动;6、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史积善主任医师儿科已帮助用户:5768

擅长:多动症、抽动障碍、癫痫、遗尿症、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

病情分析:抽动症的表现: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重复的肌肉抽动。起始抽动症状比较轻,通常以眼、面肌开始抽动,而后抽动症状逐渐加重,牵涉部位更广,从头部发展到颈、肩、上肢、躯于及下肢,形成多部位的抽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出现各种难以克制的、形态奇特的运动抽动:比如刺戳动作、脚踢、下蹲、走路旋转等。
意见建议:多动症活动过度是指与同年龄、同性别大多数儿童比,儿童的活动水平超出了与其发育相适应的应有的水平。活动过度多起始于幼儿早期,但也有 部分患儿起始于婴儿期。在婴儿期,患儿表现为格外活泼,爱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当开始走路时,往往以跑代步;在幼儿期后,患儿表 现好动,坐不住,爱登高爬低,翻箱倒柜,难以安静地做事,难以安静地玩耍。上学后,因受到纪律等限制,患儿表现更为突出。患儿上课 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常常玩弄铅笔、橡皮甚至书包带,与同学说话,甚至下座位;下课后招惹同学,话多,好奔跑喧闹,难以安静地玩耍。进入青春期后,患儿小动作减少,但可能主观感到坐立不安。

樊逸光医师内科已帮助用户:17612

擅长:脑瘫,脑萎缩、帕金森、癫痫、小儿弱智、面瘫、自闭症等神经疾病


意见建议:这种情况肯定是有区别的,多动症主要是孩子静不下来,多是多是有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抽动症可能一遗传环境有关

张红内科四川省中医院已帮助用户:33778

擅长:肺系疾病、糖尿病

指导意见:主要就是通过让孩子培养一些爱好,多参加一些公共活动,辅助心理治疗,平时多劝导孩子来综合治疗的,一般是不必药物治疗的,

罗英春其他皮肤科威县大宁北台吉村卫生室已帮助用户:152809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障碍性多动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