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对死亡教育的看法?

2022-04-05 07:00 来源: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原标题:清明节,专家告诉你为什么要进行生死教育
清明专题|我们用这些仪式来思念亲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在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希望人们意识到死亡教育对生者和往者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也提倡大家沉静下来,换一种方式,借助生者和往者彼此间能共鸣的载体,来表达对远行的亲人的思念。比如,听一首他们喜欢的音乐、做他们所喜好的事儿,或者写小文和他们对话……
我们自己在追忆中也发现,恰是在对往者的纪念中,我们平添了前行的力量,也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对自我心灵的再次洗礼。
——编者
死亡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文|路桂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今年清明前,我们组织了一场名为“爱在清明”的生命文化音乐汇活动,呼吁民众因爱而温暖思念,因深情而文明祭奠,这其实也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一堂生死教育课。( 从去年的“葬礼”“重生”后,他又倡议今年这样过清明…… )
作为安宁疗护从业医生,我们的工作场景就是天天面对生死,深知良好的生死观对于生命尽头的患者有多重要。
中华文明凡事讲究善始善终。生命的善终有其必要条件:预先知道自己的死亡时间,并可正确面对;身体没有痛苦;心中了无挂碍而安详转身。可见,直面生死是善终的必要条件,完善的生死教育才能托起生命尽头的善终。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死亡教育是我们生活中相对禁忌的话题,在教育体系中也是缺失的。这导致很多患者在生命尽头的很多困惑和遗憾无法释怀。如此文化现实与善终刚需之间的矛盾,就特别需要靠推广科普来解决。因此,我呼吁在高校开设死亡教育的通识课程,多维度加大社会对死亡的科学理解。
面向公众的死亡教育,哪方面的内容最需要科普?
我想我们需要
从传统文化入手,理解死亡的文化内涵。“死”和“亡”在字面上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死”是指安静、静止、不再有生机和活力,而“亡”特指被忘记。结合临床实践,我们发现生命尽头的患者更多不怕“死”而怕“亡”,生前针对不会被忘记所做的工作都会大大降解对死亡的难以释怀,这也就是逝后碑文上常常铭刻万古流芳的意义所在。其次死亡一定是个多维度的文化事件,不同视角对死亡的认知常能引导我们从不同角度理性应对:生物学的理解就是呼吸心跳的停止,如字面的理解,“死,离也”,永远地离开;心理层面的死亡特指对死亡事件的理解和与之产生的情绪反应;哲学层面的死亡“死亡是一体两面,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社会学角度的死亡就是身份的结束和关系的终了。另外死亡本身也是有特征的:具有普遍性的、有原因的、不可逆的、无机能的。有了以上对死亡内涵的理解,无论是患者和家属还是医务人员我们都能找出困扰生死的点,进而针对性做工作才可能让善终成为可能。
对死亡世界相关知识的科普,消除黑暗的死亡恐惧。面对死亡人类会本能地出现恐惧,其根源来自对死亡世界的无知,所以迫切地想知道死亡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对于死亡的过程,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有其固定的流程:一般接近临终的患者,首先丧失的是味觉和嗅觉,就是原来特别喜欢吃的东西不太喜欢吃,不再有这种进食的需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机体接近衰竭的时候,各脏器功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具体到胃肠道功能也会进一步衰弱,不再消化吸收。这个时候,如果按健康人投喂食物,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机体进一步衰竭循环系统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末梢儿循环相对会衰竭,出现四肢的湿冷。然后其他脏器功能也逐渐逐渐退出,大脑进行性缺氧会出现困倦-嗜睡-逐渐会在睡眠中离世。在机体逐渐走向衰竭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一厢情愿补入过多的食物和液体,各重要脏器不但不能吸收,反而会成为负担,会出现各种肿胀,使得患者更为痛苦。一切顺势而为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理性决策才能促成生命尽头的完整。
重视科技和人文的医疗教育,让生命完整善终。知道了生物个体死亡的普遍性,我们就不会渴求现代的医疗技术,把死亡归咎于医疗技术的失败。在疾病终末期,再没有一个技术可以返老还童,再也没有一个药物可以让其重返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医疗技术必然显得苍白,重要的是我们适时彰显人文关怀,这样才能让一个个个体虽然褪去了生命的光环但同时再现人性的光辉。所以现代医疗并不是纯科技体现的,医疗应该等于科技加人文,在患病早期,我们可以用科技为生命平添时日,疾病末期,我们要用人文为生命赋予意义,只有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才能赋予人生的完整和善终。
科学正面地引导,理性直面生死。从我们社会层面来说,目前的期刊、各种媒体,经常有各种死亡画面充斥我们的视野,我们看到的死亡画面往往是风雨大作、雷电交加、秋风萧瑟,或者是以惩罚的方式再现死亡场景,更有死后大快人心之说——我们的文化承载的死亡是以恐惧和惩罚的方式体现的,而真实的死亡不该是这样,生活中有太多的转身是圆满的。生命教育就是要做这样的正面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能够有勇气去直面生死妥善处理生前身后诸事。
我想关于死亡的教育并不是让人可以了却生死,而是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多一份理性,少一份慌恐。可以从容面对,理性地处理各种未完心愿;可以和自己的世界道爱、道谢、道别、道歉,最终寻求到永恒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并在不断超越和整合中达到平安的感受,就是我们中华文明所期待的逝者安详、生者安宁、环境平安顺遂。
(作者系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安宁疗护团队负责人,九三学社社员)
制作:刘佩云
审核:贺春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2007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结果触目惊心: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考虑过自杀,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2012年,这一数据又增长了几个百分点。
  [摘要]青少年自杀率正在逐步増涨,而中国的死亡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中国人民大学宿舍楼品园5号楼,一男生从8层厕所跳下;上周,一个11岁的小女孩因没交作业被请家长,回家后从楼上跳了下去。这些例子令人痛心,却又不禁让人疑惑,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能够如此轻易的选择死亡?
  2007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结果触目惊心: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考虑过自杀,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2012年,这一数据又增长了几个百分点。
  如何在教育中引导儿童正确认识死亡,规划有意义的人生;如何选择正确的教育形式,带领孩子通过死亡直面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当前死亡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死亡教育在我国仍是一株成长中的稚苗,开展死亡教育家长反对、学校无奈,针对这个尴尬的现状,袁卫星老师提出在追问生命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死亡教育。希望您能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得到一点启发,获得一些思考。
  死亡是一件能盖住所有人的斗篷
  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去哪里?死亡会不会痛?为什么死掉的是他,而不是别人?死是不是睡着?我还能看到死去的他吗?我可以活到像他那么老吗?难道医生、护士与医院没有办法让人不死吗?我想到死去的他会哭,怎么办……
  当儿童忽闪着疑惑的眼睛,将这些叮当作响的问题摆在我们家长和教师面前的时候,死亡教育,已无可回避。
  一篇文章的作者这样写道:
  当5岁那年同学父亲因心脏病而猝死的消息闯入我的生活时,我震惊了——死原来如此之近;记忆中的无忧无虑远去了。“我会死吗?”爸爸妈妈笑我傻,他们的搪塞却更增加了我的烦恼。用孩童想象丰富的眼睛,我看见了百年后的自己:毫无知觉;然后被埋了、被忘了,世界那么美好,我却化作地下的尘土……一想到死,我就无法入睡,担心自己会在梦中死去,再也见不到旭日东升,就像朋友的父亲。
  许多个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流向它们宿命的终点。我是焦灼的……你能想象吗?一个孩子花了好多年的工夫拼命想把死亡推开。她当然推不开……她不得不开始接受现实了;但是,她仍在寻找一个理由,她想赋予死亡一点儿真正的意义。
  作者对死亡的困惑及人生意义的探求,是每一个儿童迟早都会遇到的问题。
  一切绚烂和隐晦都烟消云散,对每个人来说,这就是死亡,是“去”,是“失”。死亡确实是一件能够盖住所有人的斗篷,从情感上来说,我们谁也不喜欢;但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我们得承认它的公正性,承认它的力量和简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并应该重视、思考,讨论死亡问题。而对儿童开展死亡教育,意义则更为深远。
  帮助儿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儿童会亲身经历如长辈和宠物等的死亡;会通过各种媒介获知关于死亡的信息;会在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电视等作品中接触到关于死亡的描写……所有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恐惧和焦虑心理。以健康的心态和儿童坦率地讨论死亡,有助于消解儿童不必要的精神恐惧。
  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生死观,过有意义的生活。“死”是“生”的必然归宿,向“死”而“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既要引导儿童认识死亡,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存技巧,追求人生价值,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从知行走向情感态度价值观
  当前的死亡教育,涉及生物、社会文化、经济法律、道德伦理、价值等多个层面。但无论内容有多宽泛,死亡教育均应从认知、行为走向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认知层面,首先告诉儿童什么是死亡。
  南京市少工委曾对南京市1068名在校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生命意识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认为“人死了,生命就停止了,不会再活过来”的小学生占60.30%,刚过六成。而近三成(27.62%)的小学生认为死亡是“在这个世界消散,去了另一个世界”,有10.67%的小学生视死亡为“睡觉、做梦”,甚至有1.87%的小学生认为人能“死而复生”。
  对于死亡,有些孩子在认知上存在偏差。我们需要着重告诉孩子的是:生命只有一次。他有他的珍贵性——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珍贵的,每个生命的过程是有限的,每个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他有他的特殊性——人的生命是种生命和类生命的统一,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是肉体和精神、理性和感性、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他有他的发展性——在生命生成过程中,人的生命表现出特有的自觉、自为和创造,具有自主性和超越性的发展。而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不可逆转。
  在行为层面,从儿童自身的视角,我们需要引导儿童远离死亡。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对全国13个省份的约1.5万名学生做调查,于2007年公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结果触目惊心: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考虑过自杀,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将该结果与截止至2012年公布的数据做比较,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等情况增长了几个百分点。
  另外,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2003-2004)》,意外伤害成为当前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全国每年至少有1千万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1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4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残。
  可见,风险防范,是死亡教育中的必修课。学校和家庭应对儿童实施更加具体实用的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使儿童在意外事故面前能自救,心理危机面前能自我调节;相信自己拥有解决自身问题所需的能力;运用正向焦点思考;寻找例外的经验;肯定“小改变”的价值;获得正向的回馈……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我们要通过教育,让儿童认识到人生的无常,通过三个角度活出人生的意义。
  近年来,从青少年自杀者留下的大量遗书来看,他们反复提到的就是“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没有必要再活下去了”、“没脸活了”、“生不如死”、“活在这世界上完全是多余的”,“活着没有意思”等。一些遗书中还提出了问题,如“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种无意义感导致自杀者下定决心走上人生的不归路。
  学校和家长要帮助儿童打破这种无意义感,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
  健康的身体。认识生命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掌握与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保持心理和情绪健康。
  积极的心态。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与他人健康交往,勇敢面对挫折,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有意义的人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合理规划人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追求生命的崇高与伟大。超越“小我”,关心国家、社会和人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和民胞物与的思想。
  死亡教育要用儿童可接受的方式开展
  在开展死亡教育时,我们尤其要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既要考虑到儿童“想”知道什么,又要考虑到儿童“能”知道什么,还要考虑到儿童“该”知道什么,达到死亡教育目的,同时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间接伤害。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张淑美博士曾针对“如何处理儿童对死亡的疑惑”提出“五诫”:勿说死者只是睡着了——因为睡着了通常会醒来,以死者安睡的说法来安慰儿童,易使他们不是一直在“期待”死者“醒”来,就是害怕自己会不会睡着了就是“死”了;勿说死者并没有真正死了——儿童不太能了解抽象的比喻或安慰之词,仍应告知其事实,以免他们更愤恨或怀疑亲爱的家人没有真正地死,为何不回来看他;勿说死者是去旅行了——旅行是会回家的,这种安慰容易使儿童愤恨死者为什么不告而别,一去不返;勿说死者是被上帝(神明)带走了——此说易使儿童视上帝(神明)为敌人,感到有罪或担心受到惩罚;勿以“上天堂”或“下地狱”来比喻死亡——此说易使儿童纳闷,究竟挚爱的亲人是到天堂享乐,还是下地狱受苦了?若自己不是一个“乖孩子”,是否将来会下地狱?可能因此被担心、恐惧所扰。
  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下,开展死亡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
  结合儿童的亲身经验谈论死亡。儿童第一次接触死亡概念,可能是看到鱼缸里一条鱼浮在水面上,不动了;可能看到一次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被撞倒在地的人,不动了;也可能是家里老人躺在床上,不动了。结合已成、已见的事实谈死亡,能使孩子们对死亡的理解更直观、更全面。
  结合影视、文学作品开展死亡教育。《入殓师》《美丽人生》等影片,还有很多文学作品,包括绘本,可以帮助儿童认识死亡。比如,《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老鼠爷爷的告别信》《出生后的一天又一天》等读物,都可以帮助孩子升华对死亡的认知,增强孩子心理自助的能力。
  开展“临终关怀”志愿活动,创设“濒死体验情境”。邀请医务工作者开讲座,从专业角度讲述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性,领会个体生命的过程性;开展情境活动,触动孩子们对生命的珍视,自觉地规划人生,树立向死而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们可以寓死亡教育于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仪式教育、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围绕活动、体验、省思等关键点,灵活运用阅读指导、亲身体验、模拟想象、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一位外国作家谈到死亡时说,我们就像一群孩子,被允许在一个大的花园里度过一天的时光。这一天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但如果我们懂得去欣赏、去体味,这一天中就会有看不完的美景,享受不尽的欢乐。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万能的花园管理员——死神就会出现在每个人面前,然后告诉我们:“天已经晚了,该回家了。来吧,你们累了,躺在自然的怀抱中好好安息吧。”我们这样跟孩子谈死亡,是不是会好一些?
@@~$$
吉谷仁育米儿童粥米
中信平底不粘炒锅
}

临终关怀是人类最崇高的“晚霞工程”,它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主体意识觉醒、主体地位凸显的重要表现。一般情况下,临终关怀多出现于医学的临床活动中,范围比较小,但是这种行为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具有很大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每个人都无可选择的要面对死亡。当人们面对死亡时,不免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特别是对于临终者,这种焦虑和恐惧心理的产生根源是对死亡的未知。这就需要我们对临终者予以临终关怀。事实上,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主体意识的增强,死亡尊严问题早已成为人类的普遍共识。早在19世纪60年代起,以“优逝”为主要特征的临终关怀就开始在世界各国兴起。我国临终关怀本土化兴起自上世纪80年代,但受某些传统文化观念、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我国临终关怀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然而,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需要急遽发展,其中有很多原因,如:人口老龄化、人类追求生命质量的要求等。为了促进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我国尤需在本土文化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理论。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生命伦理观,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哲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生死观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儒家认为能够在世界上生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强调对社会人生的永恒的关怀;佛教为了化解死亡给人生带来的恐惧,向世人宣讲“死亡”是另一种形式的“生”,或者死亡是一种解脱,现代社会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受影响于这种思想,宽慰自己,劝慰别人,死亡是去了极乐世界享受另一种人生,人们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来消解它给人生带来悲剧感。相对前两者而言,道家生死观拓展了国人对于死亡问题的思考维度,可以让人更加科学、理性地看待生死。道家产生学说伊始就主动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究生死问题,比如老子的“气”化,庄子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改变了之前人们只重视死亡的社会属性的思考维度,用死亡的自然属性来看待死亡,庄子强调生命的自然属性,生与死都是自然的,人们无法避免,并且通过死亡来揭示生的价值意义。道家生死观提出了死乃必然、生死齐一、贵生乐死等观点,这些观点在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在当前我国尤需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道家生死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道家生死观对于临终关怀的价值,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资源。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我国临终关怀理论目前更多是借鉴国外理论,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为了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建构本土的临终关怀理论。道家生死观的很多思想对于现代临终关怀颇具启发意义,这些思想可以成为我们构建本土临终关怀理论体系的借鉴。出于对人存在状况及死亡意义的关注,本文期望能以道家生死观为根据,将临终关怀问题由技术“关怀”引向对临终者之为人的“关怀”,希望通过研究道家生死观的临终关怀价值来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现实意义  道家生死观推崇“道法自然”,视生死犹如梦觉昼夜,认为出世即是生,入地便是死,生与死不过是自然而然的变化。通过对于道家思想中的生死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廓清思想上的各种迷茫与困惑,消解人们悦生恶死以至贪生怕死的情感纠葛,用舒缓治疗引导处于临终阶段的濒危者安逸、平和地面对死亡、走向死亡,可以提高临终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者的尊严。
  (二)文献综述
  在中国近现代道家学术研究历史上,对于道家生死观的研究比较广泛,但是直接将道家生死观应用于临终关怀领域的并不多。具体而言,当前学术界对于本选题的相关学术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道家生死观的研究
  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学术界对于道家生死观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直接对该选题进行研究;二是从儒、释、道比较的视野对该选题进行研究。  就前者而言,学术界对于道家生死观的内容、特征、意义进行了全面地研究。  郭齐勇(2012)对于道家生死观的内容进行研究,他认为老庄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生命境界,“道”境也就是自由之境。庄子把“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逍遥游》)的人,看成是真的自由的人。庄子的自由境界跟老子有一定的差别,老子的自由,只是对现实领域的一种真实性的表现,而庄子则在此境界上有一定的提升,他追求的是理想层面的精神超越,庄子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自由[郭齐勇.儒学的生死关怀及其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12,04:66-70.]。  张树卿(2014)梁琳(2013)对道家生死观的特征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老庄的生死观念还有一定的玄妙性,主要体现在:充满辩证色彩,程度让人无法把握。这一点从老子认为生命存在有三大法宝:“一曰慈,二日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六十七章)可以看出,慈与勇,俭与广,不敢先与器长,这三对看似矛盾,其实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以前者为前提,以后者为目的,以此来达到和谐的统一。但是这么高深的理论很难为人们所理解,以至于很多人直接目的化,自身不做任何“修养”就冲着高目标走,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张树卿.略论儒、释、道的生死观[J].东北师大学报,2014,03:75-79.][梁琳.“儒、道、佛”生死观认识与比较[J].学理论,2013,11:27-28.]。  对于道家生死观的意义,大多学者是持肯定态度的,如:胡木贵(2012)从老庄的生命观中我们可以看到浓厚的生命终极关怀意识。在社会日益物质化、人性逐渐异化的今天,老庄道家的生死观对于人如何生存,应该给与怎样的终极关怀和思考,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胡木贵.儒、道生死观异同论[J].孔子研究,2012,04:67-74.]。洪怀峰(2013)指庄子的别具一致的死亡观,在对我们如何建立正确、科学的死亡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让我们更能体会“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这句话的意义。但是也有学者指出了道家生死观的局限性[洪怀峰.儒家生死观对“企业人”解脱生命困顿价值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比如:毛庆(2014)刘立夫(2013)认为在老庄的生命价值观,过于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但是却没有从全局考虑,所以忽视了生命的社会价值[毛庆.试论屈原的生死观及与儒、道两家之异同[J].江汉论坛,2014,12:90-93.][刘立夫,张玉姬.儒佛生死观的差异–以二程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为中心[J].孔子研究,2010,03:107-116.]。  一些学者从儒、释、道生死观比较的视野对其进行了研究。例如:  张喜田(2014)认为道家认为生和死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所以他们认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命不过分地看重,也许我们的生命会得到更好的保护,这种看法和他们所主张的“无为”思想有着密切关系。道家认为生和死只是相对而言的,他们只是世间万物的不同存在方式,只是由于人们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之上才得到了不同的观点,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做到“生时安生,死时安死”顺从自然的安排,从而达到与道的合二为一,超越生死了。他们认为苦在不能顺从自然的安排,强求生死的到来时刻。释家的生死观认为人世间到处都充满了苦难,人们不能逃脱痛苦的原因是不觉悟,释家的出家和坐禅等方式是脱离苦海的重要方式。他们认为人生的痛苦在于他们的执着,苦在他们的不觉悟[张喜田.巫术:贾平凹对乡村身份的一种超越[J].小说评论,2014,06:125-130.]。  张磊(2014)总结了儒道释三家的生死观,他认为人文精神的永恒是儒家生死观的核心;《易经》注重人们世世代代的绵延继承;老子是自然论的生死观;庄子是生死相通的生死观,是宿命论的极端代表者[张磊.庄子生死观价值论维度探析[J].学术论坛,2013,06:11-15.]。而冯沪祥(2015)教授是相对比较同意儒家的生死观的:因为他认为儒家生死观重视人们的道德价值,主张人们为了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牺牲自我,这是虽死犹生的人生不朽[冯沪祥.从以人为本看临终关怀的当代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02:237-239.]。  胡垚(2015)指出儒道两家都有同样的观点,不将希望寄托在来世,而是注重现世的生活。然而不同的是,儒家讲究修身,治世,成就自己最终成就别人,而道家提倡通过各种方法来修炼生命,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面对死亡,儒道两家都认为应该持豁达的态度。在儒家的观念里,道德实现比生命的价值还要重要,因此儒家鼓励个体生命为道德而死。而道家认为死是生命的复回,甚至乐死,因此无需通过鬼神保佑来消除人死亡的恐惧,焦虑。总之,儒道两家对生死观的理性认识,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宗教在生死观上对人的诱惑[胡垚.俗化与调和–历代笔记中僧尼感俗为子的因缘探析[J].法音,2015,12:48-52.]。  孙宝安(2014)[孙宝安.庄子生死观初探[D].四川大学,2014.]王怡(2014)[王怡.老子的道论与生死观[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94-98.]路晓军(2013)[路晓军.中西方传统生死观论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93-95.]认为儒道释三家生死观的优点在于敢于直面死亡,因为死亡对我们来说是存在好处的。首先,因为有着死亡的存在,才使我们知道了生命不是可以永久继续下去的,是短暂的,这样也就使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我们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相反,假如没有死亡的存在,那么我们就会永久的生存下去,我们的生命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不再宝贵了。其次,通过一定的方法我们是可以超越死亡的,我们也是可以“长生不死”的,意思就是通过特殊的方式,我们的精神会永久的存在,从而实现我们的“长生”。例如,有的人通过活着的时候立功,那么在死后他的功德就会长存于人们心中;还有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创造出不朽之作如名画、名字等,这些他们的创造物也会代代相传,这样这些创造者们就会永远的存在于我们心中了。相对完善的生死观,是在重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也注重死亡带给人们的财富。  田士轻(2013)认为儒道释的生死观可以解决老年人对待死亡的态度,谈到死,即使是我们正常的没有病痛的人都感到害怕。例如郑晓江教授刚刚做完一场关于生死的演讲,就被好多老人围住,有的老人对他表示感谢,因为他的演讲使这些老人心情好了许多,对死亡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心了[田士轻.《庄子》内篇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3.]。  郑晓艳(2014)认为道家生死观可以纠正错误的生死态度。我们要学习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对待生死的正确的态度,“齐生死”的生死态度,更要学习释家“了生脱死”的生死态度,也要学习道家综合各家生死态度中的合理成分我们积极的生活,从而帮助我们纠正社会上存在的错误的对待生死的态度,使可以“快乐”的面对死亡[郑晓艳.长生久视,死而不亡–试论老子的生死观[J].学习与实践,2014,08:159-163.]。  冯登立(2013)[冯登立.庄子生死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3.]马媛媛(2013)[马媛媛.孔子生死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3.]徐艳东(2012)[徐艳东.明末儒释道对西方生死观的审视与批判[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58-159.]认为儒道释对我们进行生死教育,使我们建立明智的生死智慧,树立科学的生死观,这是儒道释生死观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对儒道释生死观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端正生死态度,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快乐。
  2.道家生死观对于临终关怀的价值的研究
  目前,关于道家生死观对于临终关怀的价值的研究,国内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做此研究的学者还不多。  王阿芳(2009)通过对道家思想的研究,提出了道家思想在死亡观教育中的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让临终者有死亡意识,而做到这一点,主要是让临终者意识到生命不仅有连续性,也有一定的非连续性;第二,让临终者对于生活抱着一种超越生命的态度,启发生命的积极意义[王阿芳.死生之际[D].首都师范大学,2009.]。  杨益(2012)指出中国肿瘤病人数日益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完善我国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事业,这不仅仅是临终者与临终者家属的需求,也是全社会的需求。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道家思想的挖掘,对临终者进行死亡教育,对医护人员加强培训,实现临终关怀机构的综合发展。另外还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临终关怀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杨益.晚期癌症患者应用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改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效果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09:1601-1604.]。  何听(2013)提出道家生命观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于生命意识的研究,实现了多角度化,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们进行启迪。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庄子把生命的形态比作天地万物,将养生与齐生死进行统一,并且让人们注重人体物质形态到精神形态的升华,体现了生命、自然、宇宙互通互动的生命伦理观。这种超脱的观点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能够为我们构建现代临终关怀体系带来很大的启发[何听.二程的生死关怀理论及对佛、道的批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28-32.]。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主要着眼于道家生死观的研究,对于道家生死观的在临终关怀领域的价值挖掘得不够深入充分。出于对人存在状况及死亡意义的关注,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试图对道家生死观的临终关怀价值予以全面、深入地研究,期望能以道家生死观为根据,将临终关怀问题由技术“关怀”引向对临终者之为人的“关怀”。
  (三)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临终关怀概述,从临终关怀的概念和特征出发,结合中国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必要性。第三章,介绍了道家生死观的主要内容,为第四章道家生死观所蕴含的临终关怀价值做铺垫。第四章,通过对道家临终生死观的研究,结合当下人们面对死亡问题时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道家生死观所蕴含的临终关怀价值;第五章,从对临终者进行舒缓治疗和死亡教育、维护临终者的尊严出发,提出了实现道家生死观临终关怀价值的具体措施。
  (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中国万方相关网站,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为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多学科综合运用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医学、哲学、伦理学、生命科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研究,因此本文采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从整体上对课题进行综合研究,以期对问题的分析能够尽量的全面,准确。  3.归纳分析法:通过广泛地阅读、搜集相关的资料,去粗取精;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二、临终关怀概述
  生命的短暂让我们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当生命走到尽头,我们总是免不了恐惧和痛苦。在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发展、科技日益更新的今天,人们己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将关注的焦点落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
  (一)临终关怀的界定
  临终这一词语很早就己被人们使用,如《后汉书·祭彤传》:“〔祭彤〕临终谓其子曰:“吾蒙国厚恩,奉使不称,微绩不立,身死诚惭恨。”,又如《儒林外史》第六回:“这两套衣服和这银子,是二老爷临终时说下的,送与大老爷做个遗念。”现在,这一词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其基本含义是指:临终者在走向生命的最后,生命活动趋向终结的一个阶段(一种状态)。在这一阶段,临终者的身体、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身体上的变化有吞咽困难;视觉、听觉、味觉能力衰退;意识不清晰;甚至出现幻觉,内脏受损等等。此外,临终者的心理也会产生一些变化,如:无奈、对生的眷念、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不放心等等。  关于临终期的界定,至今各国依旧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美国将临终期定为病人无治疗意义的生命的最后六个月;而日本将病人只能存活的最后2-6个月定为临终期;还有很多国家更倾向于认为,临终期应该是从病人生命垂危到死亡的时间。但是不论是何种标准,都应该根据病人本身的病情来定。现在医学界比较认可的临终期是病人去世之前的3-6个月。而病人临终前又会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所以可以将临终期分为生理临终期和精神临终期。顾名思义,生理临终期是指病人身体的变化,因为病人的各种器官退化,而且现有的医学还无能为力导致病人的生活不能自理。精神临终期是指病人的意识逐渐模糊,有的还会产生幻觉,直至生命的结束。两者都会影响病人的尊严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帮助病人更好地度过临终期是一个值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词语的构成上来讲,临终关怀包括“临终”和“关怀”,那么从这个角度,临终关怀就可以理解为对临终的人进行关怀。临终关怀是针对临终这一特定人群的特殊照顾。所谓的临终病人,就是指在现有的医学技术条件下,治愈无望、估计在6个月内将要死亡的人。对于这样的病人,他们无法逃脱身体上的疼痛,有的更是要承受心理的痛苦,而作为他的家人,也因为临终病人的种种痛苦而陷入不忍、紧张和焦虑的状态。而临终关怀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病人的痛苦,为病人及其家人进行心理疏导,让临终病人有尊严的走向生命尽头。那么我们可以给临终关怀下一个定义:临终关怀是一种照顾,是为被现代医学确诊为无法治愈的临终病人缓解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为临终病人提供心理疏导,为临终者的家庭提供生理和心理帮助,以维护临终病人尊严为目的的特殊照护。
  (二)临终关怀的特征
  第一,临终关怀的对象包括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由于临终病人的特殊性,他们忍受着疾病的困扰,不仅要忍受生理的疼痛,还会因此而产生暴躁和紧张的情绪,给整个家庭带来紧张的气氛,让所有家庭成员都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所以对临终病人的关怀,不仅仅是做好临终病人的身体和心理护理工作,对于临终病人的亲人,也需要临终关怀工作者给与一定的抚慰、开导,努力为临终病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第二,临终关怀的手段是舒缓治疗。因为临终病人病情的不可治愈性,所以任何为保存生命而进行的医学意义上的治疗都不可能让疾病得以好转。但是我们无法治愈他们,却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帮助他们减轻痛苦。这种手段,主要为病人提供舒缓治疗,缓解身体上的疼痛,缓解精神上的痛苦,为其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使病人可以无痛苦的、舒适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第三,临终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一般来说,一旦一个人被确诊为处于临终期,那么他(她)已经达到了人生中最后一个阶段,医学无法延长其生命,那我们只能尽量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关注他们的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死亡。  第四,临终关怀不是由某一类特定人群组成。由于临终关怀是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目的,而临终者又是一个特殊人群,所以在临终关怀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医护人员,还需要家庭、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相关人士的支持和参与。医护人员可以为临终患者减除肉体上的疼痛;家属和家庭可以为患者提供关怀和舒适的家庭环境;心理学家可以聆听患者的心声,并为其提供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而这三个群体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将患者的临终关怀工作做好。比如,家人需要向心理学家提供一些患者的信息,以便心理学家更好地掌握患者心理,这样帮助起来会更有针对性。
  (三)中国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
  临终关怀的实践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临终关怀在中国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  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主要由该行业著名的领头学者黄天中博士和崔以泰教授所全力促成,于1988年7月正式成立的,并于1990年建立了临终关怀病房。由于这所机构的先驱性和特殊性,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舆论,多家媒体也争相报道。随着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类型机构的成立,上海、北京、浙江、杭州等众多一线城市也纷纷进行效仿,成立了类似性质的关怀机构或者组织。根据权威机构所发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截止目前我国注册在案的临终关怀机构和组织的数量以及达到了百所。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吉林省长春市的“肝癌病房”、北京的松堂关怀院等。  虽然临终关怀在本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各种临终关怀机构的建立,各种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的举办,甚至新闻媒介对此颇感兴趣。但是中国临终关怀依然是世界倒数。目前中国的临终关怀机构还只是局限在少数的大中城市,并且其容纳患者的数量并不多。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是不得不说,这与“生命神圣论”的阻碍有很大关系。受传统“生命神圣论”的影响,大部分人对于死亡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的层面,对于生命,他们向往长生与乐生,而临终关怀事业的宗旨是“不以延长生命为目的,而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临终关怀事业与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而社会关于临终关怀的宣传也很少。而且很多病人家属的思想也相当保守,他们认为如果把自己的家人送到临终关怀机构,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家人,即便是临终病人自己愿意到临终关怀机构接受护理,家人也会觉得自己的良心过不去,外界也会对此指指点点。所以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违背了医者自身的所受教育思维,也就是尽一切力量挽救病人;2.违背了人的本性,几乎没人能够看着对自己重要的人死亡。目前临终关怀在西方已经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和理解。而在中国,还面临着一定的尴尬。让中国人看着无救治希望、存活期限不超过3到6个月的临终患者直接等待死亡,而不用医疗技术和大量财力去为他们延续生命,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因此,充分认识到中国对死亡观念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改变传统对待死亡的避讳态度,树立现代死亡观,是促进中国临终关怀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中国发展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临终关怀作为当代“以人为本”的人治理念下新兴发展的观念,由仅仅对病患的生命尽力挽救发展成更加注重病患的需求。中国发展临终关怀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  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老年人的临终问题便也随之而来,临终关怀也随之迅速发展。目前一个地区是否已经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主要是看:1.大于六十岁的人数所占比重能不能在百分之十以上;2.大于六十五岁的人数能不能在百分之七以上。国家统计局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755万人,占比10.1%,而60周岁及以上的人2014年已经达到21242万人,在占比15.5%。说明中国老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如果一直照着这个态势,那么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占世界老年人的比例将达到24%,也就是2050年中国差不多会有4.5亿的老年人。如果这么算,世界上平均4个人老年人中,有一个就会是中国人。  根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世界范围内的癌症病人和死亡人数较2013年有上升,在这些总数中50%的人新增癌症人数都是亚洲人,而中国的新增癌症病人数占据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新增癌症病例的国家排行中,中国在第一位。根据报告的分析与预测,未来世界范围内的癌症人数将由2012年的1400万人,逐年增长,2025年将达到1900万人,再过10年这个数据将急速上升到2400万人。这组数据表明,不论是现实情况还是预测数据,全球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增长趋势,已经成为居民死亡的一大杀手,而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更加严重。目前,对晚期癌证患者的护理主要有姑息治疗、安宁护理两种方式。并且,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们的病程和死亡过程都比以前长,意味着人们在临死之前要承受更多的病痛的折磨。  (2)满足人类追求生命质量的要求。  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已不仅仅满足于平均寿命的延长,而更加关注生命的质量和价值。临终关怀正是从这一人类愿望出发,通过淡化“治疗”强调“舒缓疗护”的方法,使患者得到全身心、全方位照顾。临终关怀服务内容广泛,其目的就是运用手段提高和改善临终者的生命质量,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让他们在心灵上获得安宁、平静和舒适,也让家属在患者死亡后不留遗憾和阴影,为每一位逝者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综上所述,我国大力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道家生死观的主要内容
  道家是以春秋时以老子《道德经》为代表创立的以道为理论基础的学派。  道家主要是站在“道”的角度,探讨和思索生命问题,在方法上采用的是形而上学的哲学思维,而这种生命哲学体现了各种对生命的关怀的思想,而老庄道家的生命观更是别具特色。老庄道家的生命观是建立在深厚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自然主义哲学或“形而上学”。  道家的生死观的产生,可以说是在对生死有了大彻大悟之后才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和启发意义的生死观。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珍惜生命,那么既然道法自然,我们面对死亡也应该欣然面对。生,顺应自然,死,亦顺应自然。道家爱生、贵生而不贪生,全生、长生而不恶死:“重死”、“乐死”不“恶生”、“轻生”,道家不提倡贪生怕死,但是也反对作无谓的牺牲。道家以自然主义的博大胸襟看待生死,不为生所累,不为死所羁,用这种方法,让人们不再畏惧死亡。
  (一)重身贵生
  如何看待生命是道家生死观的首要问题。对于生命,道家持“重身贵生”的生命价值观。人的价值,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生命价值,也就是自然价值;第二个层次就是群体价值,也就是人的社会价值;第三个层次就是个体价值。而生命的价值就是在追寻自然、与自然合一中实现的。就道家的“重身贵生”思想而言,此处的“身”是指人的身体或生命,而“生”则是“身”的一个动态过程。生命,也就是“身”与“生”的统一。具体而言,道家的“重身贵生”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家的“重身贵生”思想体现在对生命价值的高度肯定。老子将人与道、天、地并列,认为人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存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人的地位的重视,于此同时,老子也给与了人生命价值的极大的肯定。他非常注重“存在”二字,也就是说,他主要是通过宇宙中存在万物之间的联系,立足于存在论的角度来肯定生命的价值。非但如此,老子还曾将身与名、身与利做对比,“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将名与货和人的自身价值对比,就是要人自重、自爱,老子宣传的是这样一种贵生重己的人生观[司振龙.论《庄子》的生死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22-26.]。老子还将“身”与天下联系起来,可见其对生命的高度重视。《道德经》第十三章曰:“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圣人要想治天下首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护的人,怎么能把天下托付给他呢?无独有偶,庄子也是高度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在中国古代那个极其崇尚权贵的时代,对于很多人来说,“天下”就是最珍贵的,庄子却认为“天下至重,但不能以天下危害自我生命”(《庄子·让王》),他把生命的价值看得高于天下,并提出“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身,又况他物乎?”(《庄子·让王》),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大多数人看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是够坐拥天下,并且这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毕生追求。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生命才是最宝贵的,谈到宝贵,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生命相提并论,即便是天下,更何况天下之外的事物呢?另外,庄子在《让王》中,还通过各种寓言,凸出了生命可贵的观点,在庄子的观点里面,个体生命的存在获得了极高的认可。杨朱也提出了“贵己乐生”的思想,他认为人一生最为宝贵的就是生命,生也就是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容易,但是死却很容易,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我们应该乐生,把活在这个世界上当成无比珍贵的拥有,我们不应该使它受到任何伤害,因为一旦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就再也回不来。既不以穷损生,也不以富累生。“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智之所贵,存我为贵”,也就是我们应该让“智”发挥主观能力以保存自己的合理性。  其次,道家的“重身贵生”思想还表现在讲究养生之道。老子养生的特点是要“去害”,老子认为“害”有两个来源——自然与社会。想要有效避“害”达到养生的目的,就必须了解“天道”和“人道”,这样才不至于我们避害盲目而没有效果。对于天道,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损有余而利不足”“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去甚、去奢、去泰”,所以他主张“益生”而反对“厚生”。在动静关系上,老子比较倾向于静养,因为“致虚、守静是最高境界和原则”。老子认为,养生要注意顺其自然,“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意思是人以气作根,以精作蒂,如树,根不深则拔,蒂不坚则落,言能深藏气,固守精,无所泄漏,乃长生久视之道。他认为,如果人们知道生命可贵,却没有正确的养生之道;人们害怕死亡却不知道有方法可以推迟死亡的发生;人们知道过度饮食容易产生疾病却不愿意管住自己的嘴,即使是真的有长生之道,也不是这类人可以得到的。所以,道家主张:内修形神,可延年愈疾;外攘邪恶,可祸害不干。如果每个人都能这么做,那么人人都能够得以健康长寿。那么如何把握好老子的养生思想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养心”“养气”。所谓“养心”,就是要谦下不争、无私和寡。所谓“养气”,就是要重视人体之内“气”之和,来自认为要养其,就不能用自己的心智去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不能甚至不该做的事。庄子也很重视养生。他认为养神之道在于虚静无为,故庄子反复强调“抱神以静”,认为养神贵在虚静,由此可见,庄子的养生之道极为重视心、物、形、神俱养,如由“及物”到“外物”就是由“物养”进到“心养”;由“保身”、“养形”到“心斋”、“坐忘”就是由“形养”进到“神养”,只有心、物、形、神俱养,不偏于一端,才能守住本性之真,合于自然之道,从而“尽其天年”。庄子认为,虽然每个人的生命有限,但是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时限,而这个时限就是所谓的“天年”,我们唯有保护好自己,通过养生,享尽天年,才符合自然之道,这种全生尽天年的思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庄子对生命价值的重视。
  (二)道法自然
  老子将人——地——天——道——自然进行了整体的论证,他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天地中展开,天地的来源是“道”,在宇宙万物中最高也最根本的就是——道,而道所体现和依据的却是自然,由此可见,自然就是最高的价值或原则。在人、地、天、道、自然这几个概念中,老子看似是在论证地、天、道,因为这一块占了大量的比重,而实际上,这些都只是中间的过渡,重点还是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人——地——天——道——自然的论证,老子认为人应该效法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指的是万物之始,它通过永恒的变化赋予万物生命。《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义就是说有关个体的人、宇宙中的天地万物以及玄虚的道等都应该顺应自然中的“道”,即应该把自然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原因如下:即便是天地山川,同样也要遵循一个“生死”的变化规律(即《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站在自然的角度,人的生死是很正常的,它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而已,我们不需要大惊小怪,更无须感到恐惧,平静接受就好,就像接受天地山川的“生死”一样。老子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自然的角度解读生死,教导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对待死亡无须恐惧,而应该平静接受,实在难能可贵。  相信我们都听说过一个关于“妻死,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妻子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据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丧,看到庄子正蹲坐着,敲着盆子唱歌。惠子说:“和妻子相住在一起,为你生儿育女,现在老而身死,不哭也就够了,还要敲着盆子唱歌,这岂不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当她刚死的时候,我怎能不哀伤呢?可是观察她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还没有气息[李玉婷.临终关怀的伦理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15.]。依庄子之见,人的生死不过就相当于是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而已,这是一个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过程。在人死之后,就如同在天地之间安寝一样,我们实在是无须为此感动悲痛。庄子和老子的比喻对象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把人的生死与自然变换进行类比,通过这样的“道法自然”来减少人们的悲伤,也就是“以理化情”。  “道法自然”充分体现了道家面对生死的淡然,道家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转化为对“归根复命”的自觉认识,所以死亡带来的恐惧和忧伤在他这里便化做了对生命运行规律的冷静接受和深刻体验。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因此,人有生死变化,万物也都有生死变化,人是自然的一员,没有特殊之处,就应该顺应这普遍的、自然而然的变化,对待生死大可不必或喜或悲。道家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削减人的死亡意识,即:万物自然变化的普遍规律的方式,让人认识到人不过世界上的一种物体,我们应该自然、坦然地接受自然界的必然变化。
  (三)生死齐一
  生死齐一是道家生死观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站在道的角度,齐一生死。老子对于生死齐一观点的看法主要在于他的死而不亡的观点。所谓“死而不亡”就是指人虽然死了,但是不能够说这个人的生命从此就消失了,人的死只是一种回归于自然与生命之道的方式。人的死,只是他的形体不在了,但是这个人的精神会一直存在,而且能够穿越时空,万古长存在永恒的世界当中。并且在人类的形体消失后关于这种精神因素的影响,仍然会继续存在着,这即是“死而不亡”的一个核心观点。死亡是必然的,但也是能超越的。生死是自然存在,却也是一组典型的矛盾现象。老子对于有无、难易、长短之类的对立现象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于生死的探讨也用上了其矛盾的辩证统一思想。在《老子》的第三十三章中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就是,知道理解人的人是智慧的人,自己明白自己的人是明白人。胜过别人的人是由力量的人,自己胜过自己的人是强者。满足者知道富裕。强行者有志气。不失掉这些的人就能够长久,死了但是精神不死的就是不朽之人。老子对有关的“明”、“富”、“志”、“久”、“寿”等概念做了一个打破常规的解释,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他对于“死而不亡者寿”中的“寿”的解释,他认为“寿”已不是常人观念中德长寿或者长生,把它理解为“不朽”其实更为恰当。在所有对老子这段话的解释中,我比较赞同的观点就是朱哲的观点,即“人的生死转化只是自然变化的一种而已,死之后的状态只不过是转入宇宙大化中的发生的另一种形式罢了,这种虽死了但是还活着的状态就是永存。”[朱哲.唐、牟、徐道家思想比观[J].中华文化论坛,1995,02:78-85.]通俗点说就是,个体的生命是有尽头的,但是站在宇宙大化的角度,生命的大道却是没有止境的,永续长存的。即是,因为人的生命有限,所以形体必然消亡,但是如果换个角度,人有限的生命其实是融合到了无限的宇宙大化之中,因此生命便也无限了。  庄子所具有的生死齐一的生死观,是对老子那个死而不亡生死观的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其一,生与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无法将其隔离开来。构成生命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就是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死应该相互依存,首尾相连的,任何一个生命过程都包括生死两个方面,绝对不可能只有生没有死或者是只有死而没有生。其二,生死都是一种物质,也就是“气”,庄子认为“人在活着的时候,是灵气聚集的时候;聚集在一起的人生就是活着的人生,散掉之后就是死亡的人生。”他把人生比作“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也同样透漏出了人的生命看作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变化。人的生死不过是物质–“气”之聚散,生命的出现于消亡不过是物质状态的一种转化。其三,庄子的观点就是生死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也就是生与死不过是生命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生命开始与结束的表象,而实质上,“死生为昼夜”(《庄子·至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死只是表明生命变化当中的某一阶段地结束,但同时,新的一个阶段却又开始了,生死始终处在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之中。通过庄子的生死命定、生死物化、生死齐一,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人生死的看法:既然生死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不过是一种物质转化,不过是不同阶段不同的生命状态,两者处于相互转化之中,那么对面生死,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去顺从他,正如我们顺从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庄子站在审美的境界,为人们解开了生死的桎梏,进而达到一种心灵的超脱境界。对于悦生恶死,庄子采用的是相对主义的齐一论观点进行论证,他认为生死只是一种自然变化,因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生罢了,所以人们应该平静地直面死亡。  对于生死问题,列子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活着的人必定会走上死亡,生死不过是气的聚散变化。死是生的继续,是与生类似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列子》认为,死是人生的最终阶段,我们不应该将死与生对立起来看,其实死与人初生的时候“婴孩”状态比较类似。人死之后,意识和形体处于分离状态,各自归于其产生的本源中去。生和死之间,生与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在列子的学说中,通过磨灭个体性的形式,来打消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人们在面临死亡时坦然面对。并经由对列子对生死观的学说所持有的观点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列子》的生死观很大一部分继承了先秦道家崇尚本真和谐的思想。列子认为生死自化,生与死之间是自然的相互转化,不受外力的影响。(《天地》)列子把个体生命的价值,通过与自然之“道”结合分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用这种回归自然的方式,安抚人们在处理死亡问题时所产生的无所适从。由《列子》中所表达的观点可知,在人对于生死问题的具体本质内容有了清晰、正确的认知之后,悦生恶死的想法就会降低很多,对于生死就能坦然面对,便会明白我们应该自觉的保持生命的自然状态,面对死亡就会更加坦然。
  (四)不必恶死
  既然道家认为生死齐一,因此在死亡问题上道家持达观态度,认为不必恶死,这一点在庄子所发表的学说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庄子》所表达的论点中,把人性中的因贪生而遭到恶死的现象,归论为“遁天倍情”,因其逆天而为所以自然而然的要受到处罚。同时,庄子还持有死亡可以帮助生命延续的观点,人生在世,难免要遭受世间磨难,而死亡是以另一种形式,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回归和延长。人们是可以欣然接受的。庄子看重生命,认为生命比“天下”重要,但是对生命并不贪婪,他把死亡看成一种解脱。比如《刻意》中德“其生若浮,其死若休”,《齐物论》中德“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从“弱丧”中可以看出,庄子认为死亡意味着对生人之累的解脱,是另一种回归,可以让人摆脱“弱丧”的困惑,超越生存本身的生命价值。“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齐物论》)。从人生劳作的困苦层面分析,生就难免被认为是一种“附赘”,是拖累人们享受极乐生活的矛盾所在,“彼以生为附赘县庆,以死为决疵溃痈”(《庄子·大宗师》)。《庄子》虽然在书中提出要宣扬人生命的价值可贵性,但是并没有强烈地表达出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在其看来,死亡反而是使劳累的精神得以栖息的安详之所,是寻求解脱的有效途径。  《庄子》贵生乐死,正如他“贵生”而不贪生一样,他“乐死”也并非意味“轻生”。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并且更加应该享受生命的快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损害生命,即便是因为道义、因为名利,这些不过是一些苍白的借口。正所谓“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骥骥之驰过隙也。”(《庄子·盗跖》)在《庄子·盗跖》一文中,庄子借文中主人公盗跖之口,对伯夷、叔齐等不尊重生命、没有体会到生命价值可贵性的人所做出的行为进行批判和鞭笞,为了虚浮的声誉而放弃了实实在在的生命,放弃了生的权利,是对生命价值可贵性的轻视和侮辱,即“此六子者,无异于碟犬流泵、操瓢而乞者,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庄子·盗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庄子》不必恶死的主张,传达给我们的观点是:我们不要一味的认为生就是好,死就是不好。其实只要我们能够不再畏惧死亡,对于生老病死这种自然现象,我们能够坦然的接受和面对,而不是贪生怕死,那我们就能更好的领悟生命的真谛,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身价值。
  四、道家生死观所蕴含的临终关怀价值
  生死一体,生与死构成了我们完整的生命轮回。对于生命,我们应该注重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生命质量的提升,而临终者因为不可抗力走近死亡而表现出对死的恐惧时,正是因为他们对于死亡意识的缺失。这就需要临终关怀者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而道家思想“死亡的价值”和“死亡乃回归”理论,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思想。
  (一)重视生命质量
  临终者在临终阶段,通常是疾病缠身,不仅要忍受身体的疼痛,精神上也备受煎熬,而道家生死观告诉我们应该要重视每个人的生命质量,哪怕那个人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也应该努力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现代临终关怀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临终关怀手段,让末期患者面对死亡的时候,在心理和行为表现上都是积极向上,而非负面情绪占主导地位,以心平气和的方式来面对死亡,也就是尽量减少负面情绪的阶段,来让他们在最后的阶段,依然过得有质量。因此,临终关怀就需要关注临终者的内心需求,维护临终者作为人、作为主体本应拥有的自主性和权利,在关怀的过程中,希望能够给临终者更多的关怀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通过上一章的分析,老子和庄子都注重养生,这对临终者提高生命质量颇具启发意义。除此之外,列子的思想亦对人们有所启发。列子认为百年是人的极限,而真正能达到百年的人是少之又少。即使长寿,有效的时间也很短。在接下来的一些日子,人们的几乎一半的时候都充满了对疾痛的哀苦,对亡失的忧惧,剩下的好日子真的是有限。列子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为了快乐,“为美厚尔,为声色尔”。列子的养生观,就是我们应该极力满足人的自然欲求,放任人的感官享受,哪怕剩下的时间只有一天,也要顺从自己的意愿开心快乐的活着。这种观念,虽然有点太过放纵,但是剔除其糟粕成分,在把握好道德尺度的前提下,我们依然可以从列子的思想中受到启示。当一个人意识到生命短暂,他就会更加珍惜这本就短暂的一生,在有限的生命里他会凭着自己心中所想的去生活,不会去刻意压制自然的欲望,外界的声名无法束缚他,长生也不能对其构成诱惑。在临终期,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只有一秒钟的时间,也在这时间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这段时间的生命质量会有一定的提升。  至于如何提高临终者的生命质量,道家的“性命双修”的养生方法可以给我们启示。性,指天赋之性,主要包含着人的精神、气质、品性、意志、情趣等方面。命,指客观之命,主要是指人的生、死、智、愚、贫、富,以及人命的时运等方面。那么所谓“性命双修”就是指通过习练内养功法来修性,通过习练外动功法来修命。修性,则要修养心、意、性而善养神;修命,则要修养精、气、神而善养形。道家观点认为,人的形体和精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离,并且两者是共“存亡”,所以如果只注重形体的锻炼而不注意调养精神,这是无法达到养生效果的。要想养生,必须要“身”“心”兼修,这样人们不仅可以长寿,而延长的这段时间的生命质量也会有所提升,真正的达到“长生久视”。道家这些重视生命的思想,为临终关怀理论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可参考的价值。
  (二)追求生命价值
  现代人在死亡面前面临两种情绪,一种是漠视死亡,只追求生的物质快乐。生就是享受各种快乐,不管死后的万事滔滔。所以偏重在生活上的享受上,而忽视生命的价值。一种是对死亡的过度恐惧,即对自己死亡的诚惶诚恐,讳莫至极;对他人的死亡,过度沉浸,无法排解。这是现代人生在死亡问题上的困顿所在。  道家思想告诉我们,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拓宽他的宽度和厚度,要超越有限的生命去实现不朽的生命价值,通过内在的德性充实来拓展人的生命存在。在生死问题上,老子提出了“长生久视”,“死而不亡”的观点。“长生久视”旨在主张爱惜生命而得以尽其天年,其“死而不亡”则是指回归自然之道,而得以与“道”永存。这里反映出老子超越生死之别,追求生命永恒的努力。老子主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迟西琴.从以人为本看临终关怀的当代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02:237-239.]这是说人如果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找到安定的寄托处所,使之符合本性需求,就可以使生命获得相对长久的存在。真正的长寿,是身虽死但能够长久地被人们怀念,这样的人就达到了永生。要实现这种不朽,人们应该去追求超越性的东西,以实现生命的价值。  老子的思想对于临终者很有启示意义。一切物质性的东西,如金钱等都是可变的、易逝的,在生活中虽然必不可少,但最终无法使我们真正获得生命的价值。所以,只要我们存活在世上一天,就应该多创造些精神上的东西,物质财富能拥有一时,但不能永久保有,它会随生命的消亡而失去,但精神上的获得更能久远。当我们的生命不可避免地结束时,这些用我们心血凝聚而成的某种永恒物,如丰功伟业、励志文章和发明创造等便能够使我们的生命在死后永存。人的一生,要在改造世界中不断外化,外化为思想著作,外化为人格形象,外化为发明,外化为政绩,外化为对别人发展的影响,从而在自我躯体死亡之后,其创造之外化将长留于人间。临终者如能认识到这一点,面对死亡也就不会感觉困顿和恐惧了。
  (三)理性认识死亡
  很多人对于死亡的看法是“人死如灯灭”,尤其是老年人,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人年纪越大,越惧怕死亡。其实这种“人死如灯灭”的观点只看到了人们生理生命也就是人们的肉体,对于肉体来说的确是“死”和“灯灭”一样,但是这种看法就把人的死亡和生物的死亡等同在一起了,它忽略了我们人除了生理生命以外,还有人类特有的社会属性,还有凌驾于生理生命之上的精神生命,人类所特有的这些精神层面的死亡并非与生理生命的死亡同步[郭娜.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4.]。  道家的生死观可以用“安之若命”来概括,他们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死都是由“命”决定的,这不是我们人力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对“命”只能采取顺从的态度。道家口中所说的“命”是指“自然的必然性”,是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外在力量没有关系的。道家为了让人们达到对生死的“认”之态度,投入了他们最大的理论关怀,并且有了“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的看法,由此达到了“安之若命”的对待生死的观点,他们得到这种结果的基础是自然之必然的“命”,道家的这种生死观也可以说是立于“道”基础上的“命定论”。为了让我们达到对生死的“认”之态度,道家主张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应当从个体生死的怪圈中脱离出来,,这也就要求我们要“认”命。站在人类整体存亡的基础上观察个体生死的必然性。其次,我们还应当从世间万物的生死中独立出,从“道”的高度看待生死,它们仅仅是道的变化,“死”只是我们向道的回然来归,所以这样说来我们就不必因为死而痛苦了,这样我们就由“认”的层次上升到了“命”的层次了,这样,我们也就达到了生死自由的境界了[董振娟.中国传统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再次,我们除了应当做到接受死亡以外,还应当做到因为死而高兴,因为死也有着它的价值和意义。在生时我们要辛勤劳作,所以我们是劳累的,只有死才可以使我们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休息。道家以死是对道德的回归,是人们真正休息的时刻,从而使人们超越生死。  综上分析,老庄道家对死亡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1)让我们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再一味的采取忌讳、回避的态度,进而导致恐惧。庄子因为对死亡有了深刻认识,所以当面对妻子死亡的事实,他可以“鼓盆而歌”,以理化情。庄子告诉我们,死亡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终止,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超脱。(2)让我们逐步构建科学性的死亡观,正确看待死亡问题。庄子在历史意义上,帮助我们从相对程度上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感,帮助人类从生命价值的角度挖掘生的意义,既然生命的纵向发展具有局限性,但是人们可以从横向拓展生命的宽度,使人类自身在不断成长和发展中,实现人生追求。生死乃自然循环,人从出生,就必然要走上死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癌症患者,因为积极乐观,从容面对死亡,在得知患了癌症后,积极调整心态,最终却战胜了死亡。而咱们大部分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是畏惧,是消极,然而尽管你畏惧,却也终究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只有从小树立了正确的生死观,才会从小就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将来能够从容面对死亡提供临终关怀。  我们需要建立的正确的生死态度是:死亡仅仅是人们“生活的中止,生命可以永存”。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生理生命即人的肉体是会死亡会消失的,也不可能有什么“再生”,因此人们没有必要追求生理生命的永存,我们应该注重人的精神生命的永恒。例如,通过后代的延续获得种族的永生,通过在世时构建的复杂的丰富的人际关系,使众多的人可以记得他,这种长存可以通过血脉的不断延续以及对己故者进行祭祀来实现。这也就是说,人的生理生命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远去了,但是我们的精神生命却可以通过我们对世人的贡献而长久的存在于人们心中,这种永生更加重要。
  (四)坦然接受死亡
  美国精神病研究领域方面享有盛名的学者库布尔罗斯医生在1969年,面向世界范围出版了《论死亡与临终》,在该部作品的内容中对临终病患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进行了具体划分,详细的分为以下5个阶段:否认及孤立——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抑郁——接受。在人们需要明确的直面死亡问题时,所产生的情绪波动都可以很充分的显示了临终者在面对死亡的时候的抗拒心理,但是即便如此,依然不得不面对无法改变的死亡,最终只能迫于无奈接受。  虽说临终临终关怀中也要求帮助患者减轻身体痛苦,但是毕竟医学技术有限,要彻底消除临终患者身体上的不适,是不可能的,甚至对于有的临终患者,连稍微减轻一些身体的不适,目前的现代医学都有些无能力。所以,临终关怀中相当大的成分还是对临终者心理层面的关怀。如何让临终患者有一个好的心态,减少他们的焦虑、无助、与恐惧,让他们能够平静的面对、并接受死亡即将到来这一事实?或许道家的生死观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庄子的贵生乐死、人之生死乃气之聚散,可以让人们站在自然的角度,去看待生死,让临终者能够坦然接受死亡。庄子的生命伦理,在生方面,体现的是庄子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在死方面,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淡定态度。《庄子》反复强调有生必然有死,死是自然之道。虽然让普通人不害怕死亡很难做到,但是《庄子》的思想,反思强调,我们应该重生贵死,既然面对死亡我们无能为力,那么不如顺其自然。因为死和生是命定的,它犹如黑夜和白天的恒常变化,是自然规律,即庄子所说的“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并且,生死之道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你无法阻止,也无法干预。让我们看看自然规律,既然天有昼夜,那么人有生死也是必然。这就是“天地万物之实理也”。既然如何,我们为何不能再欣然接受“生”的到来的同时,也安然面对“死”的离去呢?对于无能为力的事我们应该顺其自然,对于生死的安排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死亡不过是人的身体由一种物质形态的一种变化,也就是上一章所说的“气”之聚散,人来自自然,那么遵循自然规律,回归自然也是必然。如能明白这个道理,人就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死。  庄子又将“命”分为“大命”和“小命”,“达大命者随,达小命者遭。”(《庄子·列御寇》),“大命”指的是人在自然的情况下,人的生存时间的长短是由命来决定的,人可以足够长时间的存活而后死亡,也就是寿终正寝,是相对与小命来讲。它是人类以及所有有生命的事物共同的命运,人们无法改变。所以人生在世,如果能够颐养天年,享受够自己应有的命数已经足够,而无须贪图长生不老,不仅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过是自寻烦恼。  小命是相对大命来说的,也就是意外身亡,是由于车祸、疾病、自然灾害等偶然事件而导致的死亡。“人固有一死”,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终会死亡,虽然有人已经意识到“谁也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于强调死亡的偶然性,并且试图从心理上把死的必然性改为偶然性,从心理上排斥意外随时可能会到来的事实。但是其实,这种意外也是有命数的,这就是所谓的人各有命。  “必然之死”也好,“意外之死”也罢,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死亡。我们生活中,可以借鉴庄子的“养生”的方法,来使生命从一定程度上得以延长,但即便是养生,也应该遵循自然之道。我们也必须接受死的必然性,在尽享天年之后,死仍旧是无法避免。所以,无论是达大命者,还是达小命者,方面对死亡,我们应该通达而安顺的去接受,而不是一味的抗拒。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死亡是一种回归,是对自然的回归,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又重新融入了天地自然之中,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损失,所以我们不必害怕死亡,而是要豁达地面对死亡。
  五、道家生死观的临终关怀价值实现途径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乐生”、“重生”将死亡看作是人最大、最深刻的悲剧,认为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又何谈人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庄子对于妻子的死去,却能够“鼓盆而歌”,以理化情。那么我们如何运用道家生死观来对临终者给予最后的关怀,给他们进行舒缓治疗,让他们死的有尊严,在最后的生命里面能够获得较高的质量?
  (一)实施舒缓治疗
  临终者,大都要承受身体之痛,然后就是精神的折磨,如何让他们平静而没有痛苦的死去?上文提到,道家生死观给与我们的启示是要重视临终者的生命质量。这就需要临终关怀者给与一定的舒缓治疗。  道家对生死观的独特看法,将使临终者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以快慰感来降低对死亡的恐惧,道法自然,生死齐一,有生即有死,这乃是自然之道。道家认为,自然渲化产生生命,而死亡不过是渲化的回归。也就是人之生死,不过是自然之造化,正如同天地山川的“生死”一般,如果人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从心里认可这个观点,并且安心适时的顺应自然的规律,那么面对死亡,哀死的情绪就会降低很多。另外“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大自然给了我生命和形体,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年轻时我必须辛劳为生,老年才能享受片刻的闲散、享乐时光,死后才能彻底安静的得以休息。道家别具一致的死亡观,以一种乐观的态度让让人们转变死亡乃不幸的悲观心理,使人超脱于生之外,并通过这种超脱回归的心理达到静谧、怡悦和旷达的心境。  对于身体之痛,目前我们只能用一些医疗技术比如姑息治疗;药物疗法:音乐疗法、针灸、冷热敷、按摩等减轻他们的痛苦。那么对于精神上的痛苦,我们可以利用信仰以及走进临终者心灵的方式帮助缓解病人恐惧、焦虑的情绪,让病人安然面对死亡。  首先,利用信仰来做舒缓治疗。每个人都有信仰,那么人在临终阶段,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恐惧死亡,也或多或少会借助信仰的手。这种信仰,可能来自于宗教,可能来自己曾经看过的某一段话,可能来自于自己对生命的领悟,也可能来自于某些思想流派。如果能对他们的信仰进行支持、引导或者强化可以:(1)让他们对生命和死亡有一个科学的态度;(2)让临终者感受到会被理解与尊重,从心理上得到满足;(3)让临终者在信仰的引导下,有一个心灵寄托,这样临终者对于一些不舍和“执念”就可以安然放下,面对死亡时的焦虑与恐惧也可以得到缓解,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可以平静、愉快地渡过。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来跟临终者一起回顾临终者的之前的生命历程、可以与临终者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完成一些可以完成但是尚未完成的心愿等。比如一位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比较深,在临终期有点抑郁的临终者,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家属,了解临终者生命中发生的一些“精彩”,或者了解在临终者看来,比较值得回忆、并且在这之前经常被临终者津津乐道的一些事情,通过这些信息,跟临终者及其家属一起进行生命回顾,让临终者感受他(她)生命的价值所在,也就是可以借鉴道家的“高度肯定患者生命的意义”来缓解患者对死亡的恐惧。  其次,与临终者成为心灵之交的好友,间接的进行舒缓治疗。虽然死亡本身是孤独的,但有他人在场的效果还是明显不同。作为一名临终关怀人员,医护人员与临终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心灵相交好友,医护人员需要与临终者共同面对平静而有尊严的生命结束。医护人员在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尽心照顾临终者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生命灵性的关怀[汤忠萍.医务社工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实践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人都是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对于偏感情的临终护理人员,有可能会被临终者死生的念头所困扰,更有可能自己陷入不舍的情绪而无法自拔。那么同样的,《庄子·养生主》篇中的这个故事也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医护人员可以借鉴:“老聆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都说医生看到死亡是常事,但是在临终关怀事业上,医护人员看到死亡会更多。那么如何不使自己“入戏太深”而让自己不好的情绪影响到临终者的情绪呢?秦失的“三号而出”值得借鉴,“安时而处顺”的应对态度也需要有[董振娟.中国传统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人体如同薪木,而人的精神却如同火传,薪木燃烧殆尽,火传依然可以延续下去并且得以永存。临终关怀的医护人员及如同火把,在对待临终者,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让临终者感受到温暖,以此照亮临终者的归途,这种与临终者“在一起”的关怀,可以减轻临终者对死亡的恐惧。
  (二)进行死亡教育
  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死亡乃是一种“回归”。人作为一种生物体,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以瞬间形式存在的现在。那么作为临终者而言,更要在已经不多的时间里,珍惜生命,享受生活,活出每天的风采和意义。大部分临终者是无法领悟到这一层次的,当他们对面死亡时,最多的是空虚,是恐惧[郑国玉.先秦道家生死观的主要特点[J].学术论坛,2009,No.15914:33-35.]。因此,我们需要对临终者实施死亡教育,让他们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尊重死亡。  死亡教育的核心应是珍惜生命,正视死亡,这也是道家“重身贵生”、“道法自然”“生死齐一”“不必恶死”思想的体现。通过死亡教育,可以让人们充分的认识、了解进而认同临终关怀。良好的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死亡观,正确看待死亡,进而减少对死亡的恐惧。通过“道法自然”,让人们有一种自然归宿的信念,在积极的充实了自身的价值之后,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坦然无惧的去面对。而让人们了解临终关怀,就必须要对临终者进行死亡教育。在接受了科学、有效的死亡教育,临终者可以更加科学的看待死亡,身心可以得到健康发展。无论你有多么害怕死亡,死亡终究会来临,对生存最大的优待就是善待死亡,而要想做到善待死亡,就必须有科学的死亡观。老子的观念中,人、天、地、道均秉承“自然无为”的核心特质,人的生与死就如同天地山川之生死一般,是自然规律,在与“天道”合一中,人们对于死亡便不会那么的抗拒和恐惧,也会多一份坦然。庄子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生也者,死之徒,死也者,生之徒”,在对待人的生死问题上,他的态度是“不会为活着而感到快乐,不会为死去而感到伤心”,如果人们可以“安时而处顺”,则“奈何不可而安之若命”。临终关怀者利用这些生死智慧给临终者有意识无意识的传达道家的这些思想,对于这些“得道者”,在“道”的引领下,他们能够重视生命的价值,但是对于生死这个“自然规律”也不会太过执着,他们会在对生命真谛和生命价值的追求之中、对于死亡理性的认识之中,平静坦然的明对生死,最终超脱生死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道家的这种齐生死的生死之道,可以很大程度上化解人对于生死问题的执着,起到消解死亡焦虑的作用。  在对临终者开展死亡教育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开启不同的死亡教育。第一种是要使他们“向死”而“思生”,不是教他们去“死”,而是教他们直面逼近的死亡,珍惜“临终”这一生命的最后阶段,珍惜当下,启迪死亡积极的人生意义,教人去“活”,而且活得更幸福,更有质量。第二种是让他们在面对死亡时,要抱着“生死为徒”的道家思想,把死亡看做是新生的开始,从精神上消除对死亡的恐惧。通过循序渐进的死亡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死亡,勇敢的面对死亡并且能够坦然接受死亡,临终者随时可能会面临病情恶化、死亡,临终者关怀者就需要帮助临终者及其家属尽快适应,并且对其劝导和开解,比如利用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典故,帮助他们缩短悲痛过程。通过死亡教育,让临终者和临终者家属树立积极的死亡观念,减轻痛苦。
  (三)维护临终者尊严
  死亡的尊严,也就是说让一个人体面地死去。人生在我们自己手里,不管是健康的人也好,还是临终者也好,我们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死。其实,对于临终者,选择死亡的方式也是其最后行使自己权利的机会,也是最后一次把握自己人生的机会。临终关怀,很重要的一个职能也是要让病人走的有尊严,而不仅仅是道义的关怀。  对于那些处于临终期的人来说,如果用医学手段强行为他们的生命进行短期的延长,不过是让他们更长时间的去承受疼痛与折磨,丝毫不能对他们的生活起到质的改变。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生命早己不值得留恋。所以,死亡的尊严,就是没有侮辱、没有痛苦、平静的在亲人的陪伴中离去,回归自然。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道家思想为临终者提供“善生”与“善死”的服务,用道家贵生乐死的思想来对临终者进行死亡教育。  首先,我们需要对于临终者所拥有的自主性和权利给予足够的尊重,既包括尊重临终者选择治疗和临终关怀的权利,也包括尊重他们自主地选择迎接死亡的权利。尽管他们的人生很快就会画上句点,但他们和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依旧是主体性的存在,都是寓于社会、在社会中生存的社会的人。因此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任意伤害临终者的身体和精神,也不能无情地剥夺他们自主决定的权利。我们必须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他们,给予他们属于一个人应有的权利和尊重。与此同时,还要满足临终者的社会需求,让临终者感受到自己依然处于人与人的正常交往中,而非孤零零地躺在医院,等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看望。  其次,让患者在亲人的陪伴中没有痛苦、平静地离去。可以运用道家思想,让他们能够以坦然的态度来忘却死生、复返自然,把生死看做大自然的“气”之聚散,如同“夜旦之常”的自然规律。既然生死跟昼夜交替一样属于自然规律,那么临终者对于死亡,就无须过于哀伤。让他们意识到,人也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种,宇宙万物有生必有灭,生死都是自然的规律,无须贪生,死亡其实是一种解脱,可以让人摆脱“生人之累”,是另一种回归,这样的死亡教育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临终者对于死亡的恐惧与抗拒,通过让临终者对死亡尊严的认识,从而消解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维护临终者尊严这一问题上,护理人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护理人员要有相应的专业护理知识,临终关怀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临终者控制疼痛,还要对临终者进行护理、心理关怀和指导,对于临终者的一些需求也要尽量满足,涉及的工作范围比较广。那么临终关怀的护士除开需要掌握普通医护知识和技能外,对于临床心理学、社会学、生命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加强学习,这样才能较好完成各项护理任务。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也很重要,护士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样对于临终者的护理工作,他们才会严谨对待,因为一个大意,都有可能导致临终者丧命。如果护理人员能具备高超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再加上亲人们的陪伴,临终者就能带着尊严安然离开人世。
  结语
  通过对道家生死观的研究,本文认为道家认为给予生命高度的肯定,又肯定了死亡的必然性,主张通过生死齐一的思想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在对待生死的态度上,总体上可以概括为:道家观死,死中见道。道家之死,死得自然,其死也物化。死而不亡,死的知识个体有限的生命,而群体的生命依然存在,死就如同自然之气散,不亡乃是大道的永存。总之,道家死亡观是死亡的形而上学,具有世界观或本体论的意义。生和死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道家生死观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发现死亡对生命的作用,挖掘死亡的意义,这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使我们不以生喜不以死悲,坦然面对死亡,超越生死,从而达到生命的“长存”。最终,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使我们处于快乐和幸福的生存状态。  本文通过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入挖掘,创造性地提出了如何利用道家生死观对临终者进行临终关怀。综合道家生死观所蕴含的临终关怀的价值,本文认为道家生死观临终关怀的实现途径主要有:进行舒缓治疗、死亡教育、维护临终者尊严。
  参考文献
  [1]郭齐勇.儒学的生死关怀及其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12,04:66-70.  [2]张喜田.巫术:贾平凹对乡村身份的一种超越[J].小说评论,2014,06:125-130.  [3]张磊.庄子生死观价值论维度探析[J].学术论坛,2013,06:11-15.  [4]胡垚.俗化与调和——历代笔记中僧尼感俗为子的因缘探析[J].法音,2015,12:48-52.  [5]张树卿.略论儒、释、道的生死观[J].东北师大学报,2014,03:75-79.  [6]梁琳.“儒、道、佛”生死观认识与比较[J].学理论,2013,11:27-28.  [7]孙宝安.庄子生死观初探[D].四川大学,2014.  [8]王怡.老子的道论与生死观[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94-98.  [9]路晓军.中西方传统生死观论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93-95.  [10]毛庆.试论屈原的生死观及与儒、道两家之异同[J].江汉论坛,2014,12:90-93.  [11]刘立夫,张玉姬.儒佛生死观的差异——以二程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为中心[J].孔子研究,2010,03:107-116.  [12]胡木贵.儒、道生死观异同论[J].孔子研究,2012,04:67-74.  [13]洪怀峰.儒家生死观对“企业人”解脱生命困顿价值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14]田士轻.《庄子》内篇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3.  [15]郑晓艳.长生久视,死而不亡——试论老子的生死观[J].学习与实践,2014,08:159-163.  [16]冯登立.庄子生死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3.  [17]马媛媛.孔子生死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3.  [18]徐艳东.明末儒释道对西方生死观的审视与批判[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58-159.  [19]朱哲.二程的生死关怀理论及对佛、道的批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28-32.  [20]司振龙.论《庄子》的生死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22-26.  [21]李玉婷.临终关怀的伦理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2]郭娜.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3]汤忠萍.医务社工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实践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4]迟西琴.从以人为本看临终关怀的当代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02:237-239.  [25]董振娟.中国传统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6]郑国玉.先秦道家生死观的主要特点[J].学术论坛,2009,No.15914:33-35. 
  致谢
  七月份是毕业的日子,是分离的日子,这使人感到痛苦。但是,在毕业之前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加艰难。假如这个过程一直是我自己走过,那么我想中途的困难可能是我无法克服和承受的,所以,对那些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无私帮助的人我心存感激。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刘玮玮教授,她治学态度严谨,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每个阶段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论文的选题结合了写作的可行性以及自己的兴趣,选择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的题目,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帮助我对材料的运用进行严密的筛选,并且对论文的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不厌其烦地帮助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对我论文的按时完成帮助很大。她不仅在学习方面对我关怀备至,而且在生活中也给了亲人的关怀。  其次,还要感谢研究生期间所有的老师,是他们引导我走上了研究生学习的道路,对各位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爱人和孩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理解与鼓励。无论我成功与否,你们总以鼓励的言语和行动表达了对我的支持,谢谢你们,我会继续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3660.html,文章版权申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死亡教育的看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