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为什么为什么有些人很喜欢吃甜食?

关于各个地区的口味,其实很多都是父母诱导和训练的结果。一个人的口味,起点都是基因决定的,基本上都是遵循本能。到了幼年的时候,会跟着父母吃,父母吃什么儿童就吃什么,然后会形成味蕾驯化的过程,慢慢地对某些味道形成习惯。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上海人从小在北京长大,吃北京的食物,那这个上海人就会喜欢北京口味。所以,上海人对甜味的偏好,其实是因为从小到大都在吃甜味食物,所以形成习惯变得喜欢甜食。口味方面,我个人认为还是尽量不要挑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大人对小孩说不要挑食,但大人自己却严重挑食……}
2022-11-17 19:10
来源:
诗词百家争鸣
被吐槽“爱吃甜”后,上海人不乐意了:您看无锡人是怎么吃饭的
提起上海的美食,大家都知道浓油赤酱。但要让大家说一个最直接的感受,那就是“甜”!的确,上海人爱吃甜从早晨就开始了,什么 甜大饼、粢饭团、麻球糖糕、黑洋酥汤圆、豆沙春卷、白米粽、桂花糖粥等等,说的这些没有一样是不甜的。
再说句不夸张的话,很多上海人早晨起来吃个荷包蛋都是甜的!水烧沸后磕入一枚鸡蛋,蛋清刚凝固时,连汤带蛋捞出盛入碗中,紧接着再来上一勺白糖,考究一点的老上海人还会加点酒酿,这样能一碗甜甜的溏心荷包蛋就算做好了。
老于在剧组工作的时候,在上海待过几个月,有时候和当地的老上海人聊天,说到饮食上,上海人喜欢吃甜,没想到大爷大妈们齐口同声的说:上海人吃甜这才哪到哪啊?您看看无锡人是怎么吃饭的!
有句话说得好:无锡人吃甜敢认第二,没有哪座城市敢认第一!这么说吧,元朝时期的无锡菜谱《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就记录了很多道菜,在烹调时运用了蜜、糖、甜酒等用来增加甜味的调味料,比如: 烧猪肉、蜜酿蝤蛑、蜜酿红丝粉、熟灌藕、糖馒头、烧鹅和黄雀等都是以甜味为主的美食。
可以说,无锡人吃甜,是正儿八经有历史传统的!所以,今天老于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无锡人是怎么吃甜的。
甜到发齁的面食
无锡的小笼包名扬天下,这么说吧,其他地方的小笼包加糖,是为了提鲜用的。例如 1981年出版的《家常点心》中,里面的老菜谱是这么记录的:普通鲜肉的小笼包配“一两二钱”白糖,而无锡的小笼包则是“白糖一斤”,也就是16两。
老于去过无锡,而且自家以前也是开包子铺的,我们这边寻常的鲜肉小笼包都是放一二钱的白糖,就是用来提升口感和提鲜用的。但老于去无锡的时候,亲眼看到四斤面粉用到了足足一斤的白糖。不说老方子16两了,就是这么个量也是超级甜了!
除了小笼包,馄饨也算是无锡的一大特色!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北方的馄饨,南方的抄手都是以咸为主的,就算是加糖,也是用来调味提鲜,增加口感的。但是无锡的馄饨,刚出锅就会淋上一点酱油调色,然后就是几大勺白糖,拌着吃!
其次,无锡人早晨起来还喜欢喝上一碗酒酿棉子圆,糯米做的小圆子煮熟后放入酒酿和白糖,口感软糯,至于滋味嘛,甜到心尖上啊!不仅如此,像玉兰饼、梅花糕、油酥、鸡子大饼等等,都属于甜到心里的美食。有些爱吃甜的朋友,甚至早晨起来喝的米粥,也要加糖!
被糖浸透的菜
老于是山东的,鲁菜也有甜的,比如拔丝类的菜肴,什么拔丝香蕉、拔丝红薯等等,还有糖醋排骨、糖醋鲤鱼等等。但是,这些菜肴的甜都是外在的,就算是拔丝也是像糖葫芦似的,食材不甜,仅仅是外层包裹了一层糖而已!
但是,无锡的菜只要是甜的,你会发现,它就像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甜!比如最经典的无锡酱排骨,它看起来色泽酱红,给人感觉是烧红的,实则成菜后,排骨的外层就像包裹着一层糖浆壳。
不仅如此,入口后,感觉骨头也都是甜的,稍微使劲嚼一嚼,排骨里的骨髓也都是甜的,就像被糖浸透了似的。据说,这道菜是十斤排骨一斤糖做出来的,想想看就知道它有多甜了!
除了酱排骨,还有糖芋头!如果说酱排骨仅仅是甜,那么糖芋头就是各种糖叠加出来的美味!芋头本身就是软糯香甜,而这道菜光加白糖还不够,还得加上红糖以及甜桂花,这样做出来的糖芋头,入口软糯,但却像是再吃糯糯的糖果!
众所周知,上海本帮菜有道响油鳝丝非常的出名,其实无锡也有一道以鳝鱼为主的名菜,它就是无锡梁溪脆鳝。鳝鱼要经过两次烹炸至酥焦,然后淋上用白棉糖调制的卤汁,入口甜而松脆,别有一番滋味!
总之,到了无锡,老于认为你就到了甜美的世界。都说:常吃甜可以使体内 分泌多巴胺,让人愉悦!也有人说:甜是世界上体积最小的游乐园!如果你也喜欢吃甜,看完老于的文章,有机会一定要去让人快乐的城市逛一逛,享受一下无锡的甜味美食!我是馋嘴老于感谢大家的观看,谢谢!
往期精彩推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有些人很喜欢吃甜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