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和培养孩子知道自己的边界界感?

中国老母亲们最怕的是什么?最怕——陌生人突然的关心。带着孩子上小区里溜达,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怎么不给孩子戴帽子啊!”“光着脚丫子可不行!”“你自己喂还是喝奶粉啊?给你说,还是得自己喂啊!你奶好吗?”奶好不好先不说,这种毫无分寸与界限的关心,就足够让老母亲不好了。而这种越界的让人不舒服的举动,其实就是边界感缺失。什么是边界感?对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负责,并保护自己不受别人控制,这就是边界感。如果说陌生人或外人因为缺乏边界感会造成尴尬,那家长要是缺乏边界感,带给孩子的可就不是尴尬这么简单了。轻则培养出无法无天的熊孩子,重则将孩子培养成无主见无自信的老好人。家长忽视孩子边界感,通常表现为两方面:当管不管,不需要的时候硬要管。有一种当管不管,是压抑孩子的正常需求。孩子摔倒哭了,告诉孩子不要哭,不就摔了一跤吗?摔倒了会疼,疼了想哭,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家长如果阻止孩子哭,孩子会觉得疼了哭是不对的,那下一次就勉强自己憋着不哭了。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不敢表达正常的想法和需求。还有一种当管不管,会造成“熊孩子”的出现。比如前几天在泳池排便的这名男童。这种极具冲击力与画面感的新闻,震惊眼球之余,也让大家忍不住想:什么样的父母才会教出这样的娃呢?很简单,家长没有教给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拥有边界感的基础,是尊重边界感,也就是遵守规矩、尊重规则。那些博物馆里大吵大闹的孩子,那些地铁车厢里上窜下跳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忽视了边界感的教育啊。该管不管的话会影响到别人,不该管非要管则会影响自己的孩子。有名14岁男孩因为反抗父亲的过度管教,选择了报警。原来,父亲觉得孩子沉迷游戏,为了督促孩子学习,在房间装上了监控。父母的爱,到了这样时刻监视的地步,还叫爱吗?这就是打着关心孩子的旗号,侵犯孩子的隐私啊。除了新闻中这位父亲装监控的举动以外,偷看孩子日记、不让孩子关房间门,这都是缺乏边界感的家长最爱做的。有的家长觉得,这都是极端的例子。自己才不会又监视又偷看呢!那这样的事你有没有做过?说好的亲子手工课,全程都是家长在喋喋不休,指东指西。“宝宝别这样贴,这样贴!”“宝宝快给老师看你的作品!”孩子有个藏宝盒,非得刨根问底。“给我看看,不给看我生气了啊!”“我那么爱你,为什么不能给看啊。”如此干涉孩子的想法,会模糊孩子的边界感啊。下面我们谈谈怎么样来培养孩子的边界感。1 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边界给孩子提供自己的房间,知道自己可以做主的范围在哪里,让孩子从空间上拥有边界感。让孩子选择、明确表达自己的喜好,哪怕只是买什么颜色的衣服。通过独立做主、独立解决问题,维护孩子的边界感。2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比如孩子抢玩具或者插队,都算侵犯了别人的边界,家长就该让孩子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尊重别人。3 教孩子学会拒绝让孩子从小事做起,维护自己的真实想法,坚定做自己。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要勇敢拒绝。当长辈说“你不抱我,我就不喜欢你了哦”,那告诉孩子,如果自己不想抱,就可以不抱。爱需要分寸和界限。给孩子空间,做“适可而止”的父母吧。END文章节选自微信公众号贝塔未来星贝塔未来星是央视网未来电视打造的明星早教品牌。包含启蒙教育、兴趣拓展等多领域的资源课程,帮助家长陪伴孩子认识这个世界。}
导语: 曾听一个妈妈这样抱怨:“为什么我为了孩子牺牲了那么多,可是孩子却一直想要逃离呢?我把所有爱都给了他,可他就是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呢? ”在家庭教育里,并不是父母把所有的爱全都给孩子,孩子就会觉得幸福的。有时,全心全意的爱会让孩子感到窒息,就像抓在手中的冰一样,你越是抓的紧,冰越是融得快。一、健康的亲子关系需要建立适当的“边界感”所谓边界感也就是自我界限。指的是在人际关系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中国式家庭中普遍存在两种不恰当的亲子边界关系1.越位,即父母对自己不该负的责任进行越界干涉 亲子关系中的越位即是父母越界干预孩子的正常成长,大包大揽,承担起原本应该是孩子的责任,同时也剥夺了孩子的权利。比如孩子不冷,父母却非要让他加衣服;孩子不喜欢吃青椒时,父母却非要让他吃;孩子画画时,父母总是说不像,非要教孩子重画;孩子之间发生点小纠纷,父母立即出面处理,将孩子护在身后。父母的出发点随是好的,但并没有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这本质上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完全将孩子视为父母的附属体,自以为是的认为孩子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包揽了孩子应该做的事,承担了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越位正是跨越了孩子的个体边界,而这会阻碍孩子能力的建立,也很容易激起亲子间的矛盾。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浙江萧山的一名男子报警,声称发生了命案,非常急切地请求警察“过来一趟”,他说是自己杀了他自己。经过调查了解,报警的25岁男子朱某精神正常,而且是在清醒状态下报的警。原来,他是因为被妈妈催促睡觉而“炸”了,濒临崩溃之时选择了报假警,希望警察能够进行调解。“下午我想睡觉的时候不要我睡,晚上我不想睡又催我早点睡”,这是朱某情绪爆发的导火索。他都25岁了,连睡觉这样的事情都要每天受母亲的管制。当警察劝说“妈妈哪有不唠叨的”时,朱某情绪异常激动:“她不是一般的妈!”“你10个妈都比不上我一个妈!”这件事看起来虽然是一则家庭纠纷,但其实反应了母亲的越位,即没有边界感。在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中,毫无界限的相处行为,是父母的蒙昧和教育的缺失。2.失位,即父母没有担当起该履行的教育责任现代家庭很多孩子都是家里老一辈帮忙带大的,我常常听到父母将孩子的溺爱问题归结到老一辈身上,却没有反省过是不是自己没有尽到义务和责任。孩子沉迷于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时,我们总会抱怨和训斥,其实很有可能是我们习惯了将孩子交给电子产品。逛街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不闹腾,就把手机塞给孩子,家长也乐得清静,但正是这样的行为才导致孩子缺乏自律。父母应该对自己的身份角色有明确的定位,不该干涉的不越位,应履行的责任不失位,这样才是家庭秩序稳定的保障。这世上最伤人的话,莫过于“我是为你好”“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纪伯伦在微博上看到,有位学医的母亲不顾孩子的反对,执意把儿子报考的志愿修改成中国医科大学,美其名曰:我是为了你好!高考分数线出来后,这位独断专行的母亲才发现:孩子的分数根本上不了医科大,而儿子报的大学明明够分数,但志愿却被母亲改了。因为母亲的一意孤行,成绩优异的孩子竟然“落榜”了,最后只能选择复读。贝伦·沃尔夫在《如何才能幸福》写道:“我是爱你的,所以请你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做事。”是啊,所有的“为你好”,实际上是“为我好”,本质是界限感的缺失。没有边界的爱,养不出幸福的孩子有一种“直升机父母”,对孩子管得太多,整天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周围,监视其一举一动。一位女性朋友说,她的妈妈辛勤能干,同时也很强势,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妈妈在操心做主,从小对她的照料更是无微不至。。她很少向父母提要求,甚至没出现过青春叛逆期,对父母最大的“反抗”,可能就是中学时代关于自己的头发。她跟父母说过很多次,不喜欢头发太短,但反抗无效,妈妈会带她去理发店,让理发师把她的头发剪到自己满意的长度。她说:“在女孩子最青春的年纪,我的头发究竟有多短?有好几次,我被误认成男生。”成年以后,她的婚事自然是妈妈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因为和男友的感情一直有问题,她内心对结婚特别不情愿甚至感到恐惧,但因为妈妈认为她应该且必须结婚。最终她还是结婚了,可是,婚后却丝毫没有感到幸福喜悦,好似坠入无底深渊......因为妈妈的控制,她感觉自己活得很压抑,内心虽然明白,却无力摆脱这种束缚。这类父母以爱为名,不留余地地突破安全边界,不但给了孩子最深的伤害,也让孩子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难以有幸福感。二、缺失边界感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我们心灵世界的边界和现实世界的地界一样真实,只是平常不太容易看出来。但当长期的越界行为不断累积,一些问题和矛盾就会集中爆发。从小缺失边界感的孩子,因为分不清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感觉,所以常常以己度人,分不清人际交往的边界。甚至会在人际关系中出现各种极端情况:缺乏边界感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自私的行为一次在动车上,旁边坐了一对母子,小男孩5岁左右。坐到半路,小男孩想要玩妈妈的手机,但妈妈好像正在用手机处理一些文件,就说道:妈妈现在还有工作要完成,等会儿再给宝宝好不好?小男孩立马就怒气冲冲地冲妈妈喊,坏妈妈,你走开,并开始放声大哭,他妈妈怎么哄都停不下来,最后,引来了整个车厢乘客的注意。在全车厢乘客长达十来分钟的注视下,妈妈不好意思地抱着小男孩去了厕所……在我看来,这是孩子缺乏界限感,没有规则意识的表现。家长没有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是有自己需求的,不是什么事都得听你的,都要无条件马上满足你。缺乏边界感的孩子,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没有拒绝别人的能力敢于拒绝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这里的拒绝不是为了拒绝而拒绝,也不是要把自己封闭起来的防御机制,而是一种为了与他人建立起恰当边界的能力。拒绝力强的人,最大的特点是边界意识明确,能够守护自己的边界,也会懂得尊重他人的边界。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一个很好的姑娘,待人温柔,做事认真,就是不懂得拒绝别人,也就是别人口中的“老好人‘。例如,在单位里,总有人会在下班的时候因私人理由请她帮忙完成工作。就算她心里不愿意,或已跟朋友有约,但只要同事一夸她或者一求她:“你最能干了,只有你能帮我了,你如果不帮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就会心软,说不出拒绝的话,到最后她总是一个人加班到深夜。有了孩子后,她也常常为此筋疲力尽,连照顾孩子的精力都没有。有一天她发现,孩子跟别人发生了冲突,被抢了玩具,而孩子就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给孩子的零花钱被同学“借走”不还,给他带的水果或点心也多被同学吃掉了。孩子回到家来会发脾气,但跟同学在一起的时候却敢怒不敢言。这些事让她很受刺激,于是她决定改变自己,学会捍卫自己的边界,并学着去引导孩子捍卫他自己的权利,好在孩子还小,模式没有固化,改变和引导起来没那么难。缺乏边界感的孩子,容易长成“巨婴”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巨婴》里写道:很多人身体虽已成年,可心智还处在婴儿期。曾经轰动网络的一则新闻:48岁的名校硕士大卫,从小是学霸,大学读的是同济,后来又在加拿大名校拿到工程硕士学位。这样一个一路霸气的“别人家的孩子”,回国后却一直不肯工作,宅在家里啃老,靠其82岁、每月仅3500元退休金、并患有尿毒症的母亲养活。对于今天的局面,他的母亲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而啃老的“巨婴”硕士,也理直气壮啃地把自己的种种不顺归咎在母亲身上,认为是母亲的溺爱毁了他的前途。“样样包办”的教育方式,使得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已然48岁的成年人,其心理仍然停留在婴孩时代。三、影响心里边界形成的重要因素——你是“心理控制型”父母“吗?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心理边界的形成和确立过程。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学教授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认为,心理边界使得我们能够确立一个心理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我们可以探索内部和外部世界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主权。明明知道入侵孩子的心里边界是不对的,可还是想要掌握孩子的一切信息,你是这种“心理控制型”父母吗?1965年,心理学家Schaefer采用儿童报告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父母教养行为,首次提出了 “心理控制 ” (psychological control)的概念。他认为心理控制是衡量父母养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这种侵入式的教养行为会阻碍儿童的心理发展。“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你看xx多听妈妈的话,你为什么不向人家学学”?生活中,你是不是不自觉的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作为成年人,我们可能也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父母对我们说:“你看看XXX,你怎么就不能xxx”或是“你为什么就不能体谅体谅我?”类似的话就像一个项圈,将我们套起来。的确,那一刻一股无形的力量或是让我们哑口无言,或是反感,或是担心反驳对方让他受伤,我们不得已或接受,或敷衍着对方的观点。其实,这一刻无论是我们对孩子,还是他人对我们,都在实施“心理控制”。四、如何消除心理控制,把握亲子间的心理距离?从“刺猬法则”中学会与孩子保持适当距离,建立边界感。弗洛依德认为:家庭关系同样需要保持距离,家人之间感情再亲近,也需要通过一定距离来表达尊重。什么是“刺猬法则”生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不太远也不太近。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刺猬法则”,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从“刺猬法则”中学会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北大的教育家陈果说过:“任何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靠得太近,我们就会看见身上尖利的刺,两块石头投进水里,太近水波就会互相干扰。”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与孩子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呢?1.父母要给自己留空间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不管是工作、兴趣爱好还是朋友。总之,这个跟孩子无关的空间,可以让你跟别的成年人交流,能够给你补充精力,得到快乐,让你更有能量做父母。这也意味着你可以对孩子说"不",当你需要自己的空间时,孩子也要学会尊重和接受这个事实:他也不能完全占有妈妈,而这恰恰在鼓励你的孩子自立。2.懂得适时的退出有一句话说:“能够主动退出孩子人生的父母,付出了比爱护孩子更多万倍的深情。”孩子的生活是孩子的,父母的角色是引导者而并非是掌控者。对孩子的关爱留有界限,有助于孩子成长环境的建立。相对宽松的环境营造需要父母们懂得适时地退出。3.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包括孩子在内。很多时候成人总认为孩子哪里有什么隐私,孩子的一切父母都有权利知道。尤其是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隐私受到侵犯更是经常发生,例如:不经允许闯入孩子房间,翻看孩子书包;把孩子不理想的考试成绩说出去等等,由于孩子较小往往表现为无助的沉默,不像成人或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那样,会“愤”起反抗,但却让孩子在心理上受到了很大伤害。孩子是借父母而来,却从不属于父母,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我们成人一样需要得到尊重。尊重和保护儿童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4.别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自己负责。很多父母都喜欢替孩子做选择。在他们看来,这是替孩子着想,为孩子好。网络上有一句调侃:“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兴奋地玩球。妈妈手里拿着衣服站在一旁,阵阵微风吹来,妈妈感觉有点冷,就催着孩子穿衣服。其实,孩子处于运动状态,不容易感觉冷。因此,妈妈催促孩子加衣服,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父母经常以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孩子的需求,然后自作主张地满足这个需求。殊不知,这未必是孩子需要的。父母正确的做法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孩子的需要,并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决定负责。罗振宇曾讲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们不是在我们出生之后很多年才出生的人,他们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还要生活很多年的人。”心里距离如何拿捏?遵循三阶段模式:刺猬法则不仅告诉我们挨得太紧会伤到对方,还告诉我们离得太远又会冻着。若是把父母与孩子的彼此独立看做彼此孤立,很容易造成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不管不顾,给孩子带来另一种伤害。近又不是远又不行,如何把握亲子间的心理距离?有研究提出了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完全依赖。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众多的重要决定,不完全依赖父母,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父母都要给予一定的空间,适度的指导是必要的,强权控制只会对成长不利,学会适时适度的爱,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最终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不侵略孩子的“边界”,给他塑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尊重孩子的边界意识,就是在孩子区分“你的”、“我的”这个过程中,建立自我的边界和他人的边界。记得8岁那年,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小小的录音机,我爱不释手。有一天大姑的儿子来家里玩,看到我的录音机,说要借录音机回去听几天,我不同意,哭了起来。这时,妈妈安慰我,笑着跟我说,“那就不借,因为这是你的东西,你有权利不借给别人。”虽时隔多年,但到现在我仍记得那种被尊重的感觉,以及保护了自己物品的踏实和喜悦。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为了成年人的“面子”,侵略我的“边界”,这也帮助我现在形成了更清楚的边界感。写在最后:相较于影子般的伴随,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懂界限、知进退、肯放手的父母。作为家长,也许我们做不到绝对的放手,但至少可以时刻提醒自己,真正的独立,不单单是行为上,更是在思想上。家长要做的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就像纪伯伦诗中写道: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亲密而有间,保持边界感。因为,真正的爱,不是让孩子永远活在父母制作的温室中。而是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自由地迎风飞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道自己的边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