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投掷的正确方法教师投掷动作的要点有哪些?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 校园 幼儿 一帘幽梦
幼教理论
精选回答 投掷是深受幼儿欢迎的体育活动之一。优质的投掷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和谐的技巧动作,展现力量之美,增强体质体能,体验健康快乐,而且能激发幼儿不断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为此,我园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提高幼儿园投掷教学效率的若干策略。熟悉投掷器械,引发运动兴趣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熟悉使用的器械,对活动的顺利开展很有帮助。投掷教学活动也是如此,可以让幼儿充分地感受投掷物。如中班教师设计体育活动“好玩的报纸”,让孩子们玩一玩报纸,感受报纸的多种玩法。再引导幼儿将报纸撕开搓成团儿,制作成投掷物,这就引发了幼儿好奇心和强烈的运动兴趣。作为练习活动使用的投掷物要有一定的重量。把小块的纸揉成团、搓实,再用大块的纸包住纸团,包扎得结结实实,然后利用这个环保的、自制的、有一定重量的报纸团来练习投掷。又如让幼儿自抛沙包玩,然后放在掌心感受它的重量,握一握或捏一捏,多方感受这个小型投掷器械,那么,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使用会越来越自如,会更加充满自信。给予正确示范,教会动作要领示范是体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正确的示范是帮助幼儿掌握规范动作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幼儿掌握了规范的投掷动作可以提高投掷的水平,因此,教师要做正确的投掷示范。不仅做正面示范,还要做背面示范,即和小朋友的方向是一致的,让孩子们看到当教师的身体方向与他们一致时,动作是怎样完成的。还可采取分解示范,并配上朗朗上口的口诀来辅助教学,帮助幼儿理解动作,掌握要领。如中班教师完整示范后,再配上口诀分解示范:“紧握沙包,放在肩上,瞄准目标,用力投去。”让幼儿边说口诀边做动作,理解基本动作要领。待幼儿领会并掌握动作要领后,再进行空投练习和手持投掷物的练习,这样,教学效率会更高。及时发现问题,随机调节指导一是在日常游戏和活动中加强观察。教师在观察中发现,由于幼儿没有学习规范的投掷方法,普遍存在随意投掷或向下方投掷沙包的现象,既投不远,更别说投中目标了。在小班,教师发现有的幼儿不会手拿沙包,而是抓住沙包一边或捏着沙包的一角,有的幼儿挥臂投掷时手没有伸到尽头就向下砸投掷物。这些问题我们都纳入幼儿体育教学的过程,并作为园本教研专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二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强观察。细致观察幼儿的投掷活动,投低了或投得太近,没有击中目标,不是方法不对就是手臂力量不够,没有爆发力。针对观察到的问题及时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让个别投得好的幼儿谈谈自己是怎样投得又高又远的,并现场演示给其他小朋友看。教师要学会根据幼儿出现的不同问题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投掷动作。加强动作练习,合理提升难度加强动作练习可以帮助幼儿体验新授动作,掌握好基本要领。投掷教学的设计一般有分散练习与集中练习。我园中班教师在执教“小猎人打怪兽”时,使用的投掷物是纸棍。做完纸棍操后,让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主选择合适的位置练习。将纸棍放在地面,作为个人投掷的定位线,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学习侧面投掷的基本动作,空投练习,再集中成排,手握住纸棍的中间练习向前方投掷。当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投掷方法后,教师要注意随机调节,合理提升练习的难度,一是投掷距离的远与近,二是投掷目标的高与低、大与小。如利用跑道上的线条为投掷定位线,从第一条退到第二条、第三条等,不断拉大距离。而且要注意让幼儿自由选择跑道上的任何一条线为定位线练习投掷,这样可以很好地照顾到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幼儿,保持每个幼儿对投掷运动的兴趣。还可设置活动的障碍物,放低或升高。如让幼儿投过一定的高度后,再提升高度。幼儿要将投掷物投过去,必然要加大手臂力量,提升高度的练习会有助于幼儿投掷得更远些。投掷目标的设定要循序渐进,由大到小。如一定高度的大小呼啦圈,先投大再投小,最后自由选择。也可以将一面大鼓竖立起来,集中幼儿的投掷点,击中鼓面会发出声响,以引发幼儿的投掷兴趣。这些做法不仅有利于幼儿进行动作练习,还有利于幼儿进行能力层次之间的切换。关注师生位置,保证活动安全有的教师为了检查幼儿投掷动作是否正确,喜欢站在幼儿队伍的前面,其实这样不安全。沙包有一定的重量,纸棍也有一个较有力度的集中点,击中是会受伤的。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投掷运动时,正确的站立位置应以幼儿队伍的两侧为宜。如果幼儿不持投掷物练习基本动作时,教师位置可紧靠幼儿队伍,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指导。如果幼儿持投掷物站成一横排一齐向前投出,或排成几路纵队轮番上前投掷,教师一定要站在队伍的两侧。这样既能关注到幼儿,也能保证自己不被投掷物投到。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不可能严格遵守体育运动的规则。教师要严格而又和蔼地要求孩子:当自己的投掷物投出去后,其他小朋友还在投时,不要急于去捡,这样不安全,会被击伤,要学会自我保护,按照体育运动的规则去做。活用队列练习,恰当使用标记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常见的队列有横队和纵队。如果是为了检查幼儿动作的正确与否,可以采用一列横队,中间断开为教师的位置。横队的缺点是队伍容易站不齐,教师要为幼儿设起始线限制。如可在地面摆放一排呼啦圈,让幼儿进入圈中进行投掷,利用操场边沿、跑道线后、草地护栏边、沙地用脚踢划出沙沟为线等。让幼儿知道,没有轮到时不能离开,完成后要排到横队的起始线后。在使用两路纵队活动时我们发现,排在后面的幼儿和完成任务的小朋友会因为等待或前面同伴挡住了自己的视线而朝前拥挤,使队伍不成形,或不管前面的活动还在进行而去玩别的,注意力分散了。如果将两路纵队变成多路纵队,活动速度加快了,也就减少了等待,问题会得到改进。多路纵队在活动时,也会出现后面的小朋友挤上前来观看的问题。教师可在起始线加定位标记,起始线后设等待区域,与起始线有一步之宽即可。轮到的幼儿就上前站在定位标记上,其他幼儿则每列对准定位标记自觉待在等待区域中。实践证明,恰当使用标记不仅有效地实现了环境隐性指导与教师管理的自然转换,也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自我管理能力。深挖教育潜能,巧用环境资源为了提高幼儿园投掷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深挖教育潜能,巧用环境资源。例如我园大班教师设计了投掷物“祈愿球”并教孩子们制作,用红布包上纸团扎实扎牢,再加上一条红飘带。又选定园内二三棵大榕树为“愿望树”,让小朋友们许愿后,自由地选择其中一棵,围着这棵树做好正确的投掷姿势。教师要求尽量向高处投,好让“祈愿球”挂在树上。当教师一声令下,所有的“祈愿球”一起向高处投,飞向这几棵“愿望树”,并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挂在了树上。红红的“祈愿球”与绿色的树叶相辉映,长长的飘带在风中飞扬,视觉美观,活动有趣,小朋友们都非常喜爱这项体育游戏。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运动欲望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投掷运动的快乐,教师应创设能激发幼儿运动欲望、勇于接受挑战的游戏情境,让幼儿的运动技能和体能都获得更好地发展。如中班使用纸棍进行投掷教学,掌握基本动作后,孩子们将纸棍夹在两腿之间“骑马”到游戏的地点去打“怪兽”。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将长条横幅背面装饰成“门”,即在中间用纸贴上一竖条,两边再贴上两个圆为“门铃”,“怪兽”就住在“屋”里。横幅一头用绳子绑在树上,另一头由配班教师拉住。幼儿用纸棍反复投掷击向“门”,练习数次后,“门”终于被打开了(教师松手横幅掉地),后面的小树中间挂着一块卷起来的布,拉下来,这块正方形的布中间画着一个“怪兽”头,从投掷“大门”到“怪兽”头,投掷面积缩小了,难度加大了,也激起了幼儿更高的活动兴致,孩子们越玩越起劲。教师表扬了孩子们勇敢的精神和准确的动作,最后全体小朋友一起将纸棍掷向“怪兽”头,活动在高潮中结束。如此有趣的游戏情境,不仅激发了幼儿对投掷活动的强烈兴趣,而且加快了幼儿掌握动作技能的步伐,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体能。(作者单位: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 暗香袭人 2022-05-15 01:22:42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投掷的正确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