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18岁以后父母还管吗成年后是否会幸福?

“在不遗余力为孩子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我们可能正让他们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美国《大西洋月刊》的这篇文章,值得每一位父母认真品读。一句话归纳,那就是:当我们掌握越来越多所谓前卫的育儿理念时,要记得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基本道理:我们不能既渴望孩子取得高成就,又努力帮他们规避竞争和本应当经历的挣扎。文
Lori Gottlieb如果说,我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话确实在理:“你爸和你妈害了你,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他们的确害了你。”当时,我生下儿子不久,便重返学校修读临床心理学。脑中想着孩子,手头却还要准备期末论文,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容易留意到那些论述父母如何害了孩子的研究。当然,每个人都知道,麻辣老妈、出任学校家长教师联合会主席、每天孩子回家都奉上牛奶与亲手烘焙饼干的妈妈,会培养出完全不同的孩子。但我们多数人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而在这个区间,很多事情一不小心就会做错。作为一名妈妈,我很想做对。但是,什么才是“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书店。过去所有研究——从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到哈里·哈尔洛的猴子实验——都表明:如果不能精确解读你的孩子,误解了他们的信号,或者给予他们的爱太少,几十年后,他们就很可能会走进心理治疗诊所(如果有足够的钞票支付这笔帐单),坐在沙发上,靠着一盒纸巾,声泪俱下地回忆着妈妈对他做了什么,爸爸又没做到什么——每周50分钟,有时长达数年。后来,我作为心理治疗医生,主要工作就是重新当一回这些来问诊的孩子的父母,提供一种“矫正性情感经验”,让他们无意中将早期的被伤害的感觉移情到我们身上,然后给出不同的回应——与他们童年期所得到的相比,更加体贴、更具共情的回应。但我开始接待病人之后却发现,很多孩子最痛苦的,竟然不是爸妈做得太少。01这些孩子什么都有但就是不快活我头几个病人,几乎是教科书上的范本。当他们诉说不幸童年时,我毫不费力地就能将他们的伤心与成长经历联系起来。但是,很快,我遇到了一个例外,这个姑娘20多岁,聪慧美貌,姑且称她为丽齐。丽齐有坚实的友情、亲密的家庭,和极度空虚的感觉。她告诉我,之所来咨询,是因为她“就是不快活”。她还说,令人沮丧的是,她找不出来自己到底是对什么不满。她说她有一对“棒极了”的父母,两个出色的手足,支持她的朋友,极佳的教育,很酷的工作,健康的身体,漂亮的房子。她的家族史上,没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病人。那为什么她老是失眠呢?为什么她总是犹疑不定、怕犯错误、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呢?为什么她认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评价的那样“惊人”、觉得“心中总有一个空洞”呢?为什么她描述自己感觉“飘忽不定”呢?我被难住了。这个案例里没有漠不关心的父亲、求全责备的母亲和其他放任自流、爱贬低人、杂乱无章的照料者,问题出在哪里?当我试图弄明白时,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类似的病人越来越多。我的沙发上坐满了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自述患上忧郁和焦虑,很难选择或专注于某个令人满足的职业走向,不能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有种空虚感或缺乏目标感——但他们的爹妈无可指摘。恰恰相反,这些病人都说到他们是多么“崇拜”父母,说父母是自己在这世上“最贴心的朋友”,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甚至出钱让他们来接受心理治疗(当然也在替他们付房租和汽车保险),这让他们既愧疚又困惑。毕竟,他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无可抱怨!02父母拼尽全力孩子却哭诉空虚起初,我很怀疑这些人的陈述。童年一般都不完美,那么,如果他们的童年很完美,为何会如此迷茫、不自信?这跟我学过的知识背道而驰。但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相信他们并无粉饰或曲解。他们真的拥有关爱备至的父母,给他们“发现自己”的自由,鼓励他们想做什么都行,接送他们上学放学,陪他们做作业;当他们在学校受欺凌或孤立时出手相助,在他们为数学发愁时及时请家教,看到他们对吉他表现出一丝兴趣就掏钱让他们上音乐课(丧失兴趣时又允许他们放弃);当他们违规时跟他们谈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运用“逻辑后果”来替代惩罚)。一句话,这些父母很“体贴”,投入地引导我的病人们顺利通过童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作为一个力不从心的妈妈,我常会在听病人陈述时,暗自奇怪这些伟大的父母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直到有一天,另一个问题浮现在我脑海:这些父母是否做得太多了?是啊,我,还有无数同样的人,都在努力地做好父母,就是为了今后我们的孩子不至于沦落到心理医生的沙发上,而我正在目睹这种养育手段的血肉后果。为了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养育,我们拼尽全力、精疲力竭,而他们长大之后,却坐在我们的办公室里,诉说他们感觉空虚、迷惑、焦虑。我读博士时,学院里的临床焦点在于缺乏父母体贴如何影响孩子,谁都没有想到问一问,如果父母过度体贴的话,这些孩子又如何呢?03过度保护剥夺幸福感在美国,育儿一直是个争议话题,因为风险太大,而各派学说难有定论。在不同门派之间,一直剑拔弩张:亲密育儿派 VS 严格教导派,儿童中心派 VS 家长中心派,社会风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过,所有育儿法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将孩子培养成未来充满幸福感的成年人。我的父母希望我幸福,我祖父母也希望我父母幸福。不过,近年来出现的变化则是:人们对幸福的看法和定义不同了。如今,光是幸福还不够,你得更幸福。美国梦以及对幸福的追求已经从“寻求大致满足”变异为“你必须任何时候、各个方面都幸福”。“我幸福,”格雷琴·鲁宾在畅销书《幸福工程》中写道:“但我还应该更幸福。”这种追寻已经风靡全美,变成一场举国运动。那她到底应该幸福到什么程度?鲁宾也不确定。听上去她和我一些病人的情况完全一样:拥有绝佳的父母,“高大、黝黑、英俊”(并富有)的丈夫,两个健康可爱的孩子,一大帮朋友,在上东区买了豪宅,耶鲁大学法学学位和成功的自由撰稿事业……尽管如此,鲁宾仍不满意,“似乎缺了点什么”。为了消解“忧郁、不安、低落和四散的内疚”,她开始了一段“幸福旅程”:列出行动清单,每周一买3本新杂志,不断收拾衣橱。在付出整整一年努力之后,鲁宾承认她仍在挣扎。她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让自己更不幸福了。”接着,她揭示了所谓“成年的奥秘”之一:“幸福并不总让你感到幸福。”04把幸福作为目标来追求只会导致灾难现代社会学研究支持了她的说法。“幸福作为生活的副产品,是很棒的一个东西,”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说,“但把幸福作为目标来追求,只会导致灾难。”而现代很多父母正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这个目标,却适得其反。我和同事由此开始怀疑:会不会是父母在孩子小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才剥夺了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答案可能是肯定的。在临床实践中,波恩发现,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他说:当学步儿在公园里被石头绊到,刚刚倒地,还没来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会飞扑过来,抱起孩子,开始安慰。这事实上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不仅在游乐场,而且在生活中。如果你不让孩子体验那刹那间的困惑,给她一点时间,让她明白发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让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试图自己爬起来,她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孩子上大学时,会因为最小的麻烦发短信给父母求救,而不会自己找办法解决问题。假如,当孩子被石头绊倒,父母允许她自己恢复一秒钟,再去安抚她的话,孩子就学习到:“刚才有一秒钟挺吓人的,但我现在没事儿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发生,我能自己摆平。”波恩说,多数情况下,孩子会自己应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远弄不懂这一点,因为他们忙于在孩子不需要保护时,过早伸出援手。这让我回忆起自己,当儿子在沙坑里摔倒时,一个箭步冲上前。回忆起儿子四岁时,我一个朋友死于癌症,我当时第一想法是:不能告诉他。毕竟他都不知道她病了。我知道他可能会注意到我们不再去探望她了,但我读过的所有育儿书都说,得知亲友的死讯对于孩子来说太可怕了。最终,我把真相告诉了儿子。他问了很多问题,但并未因为震惊而昏倒。总之,用波恩的话说,我对儿子的信任,让他更加信任我,并最终更有安全感。通过告知他这件事,我传达了一个信息:我相信他可以忍受悲伤和焦虑,而我会在一旁帮助他度过难关。如果不告诉他,则传达了另外一种信息:我觉得他处理不了难受。而这正是很多成人每天以隐含的方式向孩子传达的信息。05孩子不喜欢同车的同学父母就亲自开车送他上学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他解释说,“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我认识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没有入选棒球队或者在全校演出里获得角色,他们就给学校打电话抱怨。还有一个孩子,说他不喜欢跟他一起乘车上学的另外一个孩子,而父母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容忍他人,却干脆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这些孩子直到青春期都没有体验过任何困苦。所谓文明,就是学会适应不够完美的情况,但父母常常遇到不快即刻出手,为孩子铺平道路。”洛杉矶临床心理师温迪·莫格尔,10年前出版了《放下孩子》一书后,成为美国多所学校的顾问。她告诉我,过去几年间,大学招生部主任们汇报,现在“茶杯”式新生越来越多———他们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父母出于好意,在其整个童年期替他们消化掉了所有的忧虑,”莫格尔评论说,“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如何面对挫折。”06大学聘用的“家长驱逐员”这也许就是丽齐那样的病人,最终会出现在心理医生面前的原因。“即便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你还是会经历不那么开心的时光,”洛杉矶家庭心理师杰夫·布卢姆说,“一个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更加独立,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好准备。”布卢姆相信,我们很多人根本舍不得孩子离开,因为我们依赖他们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不错,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时间、精力和财富,但那是为了谁?“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认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布卢姆说着叹了一口气。我问他为什么叹气,他解释道,“目睹这种现象令人伤感。我曾无数次告诉家长,他们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而在孩子的感受上投入过多关注。如果一个心理医生告诉你——你需要在孩子身上少花精力的话,你应该知道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去年十月,在为《纽约时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路易斯安那州一名妈妈瑞内·巴彻,描述了送女儿去美国东北部上大学后她的空虚感。巴彻本来想从其他身为人母的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安慰,没想到人家正忙着给孩子的大学宿舍买冰箱,或者冲回家帮助中学生孩子关电脑。于是巴彻也不时去女儿宿舍,找各种借口挑剔女儿的寓友,以帮忙搬家为由待上很久,开始她辩解说是为了女儿好,但最终承认:“人家所说的‘直升机父母’就是我这种人。”巴彻这样的妈妈并不罕见。莫格尔说,每年开学时,父母们赖在校园里不走,大学管理者不得不动用各种招数“驱赶”新生父母。芝加哥大学在开学典礼结尾时加了一曲风笛演奏——第一曲带领新生到下一个活动场合,第二曲意在把家长从孩子身边赶开。佛蒙特大学聘用了“家长驱逐员”,专门负责把紧跟不放的家长挡在门外。很多学校还指定了非正式的“家长接待院长”,专门对付难缠的成年人。近几年,有很多文章探讨为什么那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拒绝长大,但问题往往不在于孩子拒绝分离和个体化,而在于父母阻挠他们这样做。繁忙的工作加剧了这种现象。“如果你每天只能跟孩子相处20分钟的话,”哈佛大学的肯德隆问,“你是想因为他没收拾好房间而跟他拌嘴、让他生气呢,还是一起玩儿个游戏?”“我们不再给孩子立规矩了,因为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时刻喜欢我们,尽管有时侯让他们受不了我们,其实对他们来说更健康。”肯德隆还观察到,由于我们比祖辈生的孩子更少,每个孩子都变得更加珍贵。与此同时,我们从孩子身上索求的也更多——更多陪伴,更多成就,更多幸福,在此过程中,无私(让孩子幸福)与自私(让我们自己高兴)界限越来越模糊。我回忆起和一名夏令营营长的对话。她当时在对我介绍我儿子那个年龄组的活动,当说到篮球、T-ball、足球等时,她飞快地说,“当然都是非竞赛性的,我们不鼓励竞赛。”我忍不住笑起来,竞赛原来是洪水猛兽啊,孩子们避之惟恐不及。我们采纳的,其实是“鱼和熊掌兼得”的态度:既渴望孩子取得高成就,同时又不要他们付出取得那种成就所必须的牺牲和挣扎。有不少人为了孩子能在家庭作业上多花时间,连最基本简单的家务事都不让孩子做。这些家长到底是太放纵了(不用做家务),还是太狠心了(教导孩子好成绩比做一名负责任的家庭成员更重要)?07选择与安全感讽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自信与一个人将来会否开心关系不大,特别是当自信心来自不停的宽容和表扬,而不是来自真正的成就时。研究表明,能预示一个人将来是否充实和成功的是坚定性、适应性和接受现实检验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品性,人们才能顺利过日子。  但是现在,很多孩子没有机会学习这些品性。幼儿园老师简对此深有感受,她举例说,一位母亲送孩子来上学,她忙着签到时,孩子跑到一边玩,跟另一个孩子发生了冲突。她的孩子先拿到了卡车,但另一个孩子把它抢走了。两人争吵了一会儿,那个孩子拿了一辆旧卡车扔给她的孩子。她的孩子看到取胜无望,也就接受了这种安排。但妈妈不干了,跑过去讲道理,说“这不公平”,要求那个孩子把卡车还回来。“你看,孩子本来没事了,她的孩子很有适应性,但她破坏了这一切。“我们的确教孩子不要抢玩具,但这种事时有发生,孩子需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另外一位从教17年的幼儿园老师则说,这些年来,父母越来越多地干涉到孩子的成长之路。“入学之后,孩子会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因为在某些时候,别人的感受的确比他们的更重要。”这位老师还说,还有很多父母,自以为设定了限制,事实上却没有。当孩子缠着要买冰淇淋,家长先是拒绝,几经谈判后却让了步。“每年都有家长找到我,问‘为什么孩子不听我的话?为什么她不能接受拒绝?’我会说,‘孩子之所以不能接受拒绝,是因为你们从来不拒绝。’”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认为,那些充满爱意的父母每天给孩子很多选择,结果却出乎意料。“我们这个时代的理念是:有选择是好的,选择越多越好,”他说,“但这不是事实。”  当选择更少时,孩子更有安全感,更不焦虑。较少的选择帮助他们专注于某事,这正是日后生活所需要的。研究显示,专注于某项工作给人更大满足感,那些总是面对很多选择的人常常落在后面。施瓦兹告诉我,“我的意思不是说别让孩子尝试各种兴趣或者活动,而是应该理性地给予他们选择。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可以随时退出,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感兴趣,可以去尝试其他。’那么,当他们长大后以同样的方式生活,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他在斯莫沃斯大学毕业班的学生身上看到了同样的现象。“他们不能忍受这样的想法:选择一种兴趣或者机会就要放弃其他,所以他们花费多年,希望能找到完美答案。他们没弄明白,他们应该寻找‘过得去’的答案,而不是完美答案。”而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无数选择的同时,就向他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资格过完美生活。恰如哈佛心理学家丹·肯德隆所言:“当他们感觉不爽,就会有另外一种选择摆在面前。”  父母的焦虑之下潜藏着一种信仰,那就是:如果我们做对了,孩子不仅会成长为快乐的大人,而且会成为让我们快乐的成年人。这是一种误会,养育虽然重要,却不能胜过天性,而且不同的养育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以让孩子接触艺术,但不能教给他们创意;我们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下流同窗、糟糕成绩等各种因素的伤害,但在人生中他们总会遇到不快。事实上,在不遗余力为他们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我们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就像温迪·莫吉尔说的:“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口突破六亿大关,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对于国情来说并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由于我国当时正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面对人口的突飞猛进,我国医疗,养老,教育资源跟不上,面对两者产生的冲突,国家不得不推出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优生”等口号霎时间响彻大江南北,在当时的观念里,只有一个孩子就已足够了,不仅可以给自己的小家减轻负担,还可给给国家减轻负担,可谓两全其美。于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行的三十年间,我国出现了一批名为“独生子女”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和子女众多的生活大相径庭,甚至成为了许多人羡慕的对象!不过几十年后的今天,独生子女却将要面临巨大的压力,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幸福童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实行了三十多年,独生子女这个群体日渐壮大,他们大多数都是90后,现如今正好是我国社会劳动力主力军,他们的童年和自己的父母辈,甚至爷爷奶奶辈非常不同。在70后,80后的那个年代,一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最多的甚至有四到五个孩子,兄弟姐妹在一起,有着诸多不方便,那时越穷的家庭生的反而越多,他们传统的观念认为,孩子越多就越不会被欺负,尤其是儿子越多地位越高。家里孩子多,粮食却很少,穷人家里甚至有吃不饱饭的情况,更别说对孩子的教育了,能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早早地就学会出来打工赚钱,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家境稍微好一点的,孩子也不一定就少,人多了矛盾就会多,孩子们打打闹闹,让家长们难以管教。然而只是人多,却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最难熬的要数家里那个最不受宠的孩子了,而在那个年代,往往最不受重视的大多是女孩子,连名字都跟重男轻女脱不开关系“招娣”这样的名字相比大家都不陌生。有些家庭为了生出儿子,不惜一个接一个的生,这就导致许多女人不堪重负在这样的压力下死在产房中,那些为了生出儿子而无故被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女孩子却是最可怜的。如果从小就不被家人所重视,那么就会养成讨好型人格,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做的符合他人的意愿,才会获得被爱的权利。永远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宁愿委屈自己。这样的人格无疑是不健康的。这些人其实不知道,那些从小就被宠爱的人,从出生就已经获得被爱了,真正的爱不需要条件。就像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如此宠爱一个孩子,不过只是因为那是一个男孩子。独生子女的童年就不一样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大人整天围着一个孩子转,也许是物以稀为贵,独生子女出生就会获得多倍的宠爱。养育独生子女的成本比养多个孩子的成本低多了,因此家庭负担也会从而轻松许多,因此独生子女不仅在获得宠爱上得来全不费工夫,在物质条件上也非常富足。即使是条件一般的家庭,也几乎能够满足一个孩子的需求。因为,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子,那么他所受的关注度相对来说也比较高,一般独生子女想要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由于没有兄弟姐妹,所以独生子女往往比较喜欢吃独食,有些人甚至学不会分享,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这个习惯。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下,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往往都会不由自主的溺爱孩子,他们不知道,如果孩子一直父母所营造的温室下生活,那么长大以后是不能够在外面面对现实的残酷的,所谓溺爱,就是家长给孩子的爱给的太多了,月满盈亏,水满则溢。在世间,万物都要做到平衡。独生子女那一代的家长,正好是上一辈子女众多的家庭中的一员,这就导致这些人有了小孩,就会将自己童年的不幸投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通过溺爱的方式,将自己童年的需求强加在了自己小孩子身上。其实,这是两辈人的悲剧。独生子女或许在童年获得了比旁人更多的幸福,而在父母的溺爱下,也不一定真的幸福。而且在他们长大以后,又渐渐明白自己今后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问题。面对现实的残酷现如今有的独生子女已经组建了家庭,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独生子女们发现,他们似乎比旁人更加劳累。这是为什么呢?在公司做文员的小芳就是一位典型的独生子女,去年她刚刚和同为独生子女的老公完婚,二人都是普通家庭出身,自己也是平凡的打工一族,由于年轻也没有太多继续,二人勉强能够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所以他们并不打算要孩子。但是如果只是二人顾好她们自己日子也就可以慢慢过下去,虽然每个月要还房贷车贷,但是也可以有条不紊的生活,但是随着小芳妈妈年事已高,行动越来越不便,小芳夫妇平静的生活被打断了。小芳不放心妈妈一个人生活,于是只好一有空闲时间就往娘家跑,小芳在公司,家,妈妈家之间来回穿梭,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同事看小芳这么疲劳,就建议小芳让妈妈交给兄弟姐妹互相照顾,每个人一个月一换就好了。但是小芳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这样的故事有许多,梅子三十多岁,是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她和丈夫有两个孩子,目的就是为了等他们老了二人可以互相减轻压力来轮流照顾他们,年初,公公被查出肺病,丈夫不得不去医院照看老父亲,夫妻二人经营的炸鸡店,只能交给梅子一个人经营,梅子一个人经常忙的头晕目眩。家中有一位老人生病,却也还算走得下去,可是到了年末,梅子母亲也身患重病住院了,原本老人身体就容易出毛病,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梅子却觉得天都塌了。孩子们还小在上学需要照顾,母亲生病在病床也需要照顾,没有经济来源是万万不能够的,炸鸡店也需要经营。梅子只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拥有分身之术。这些独生子女的现状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生活中的,身为独生子女,父母年事已高,如果还有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去照顾两个父母,还有孩子,这样的担子确实太重了。身边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压力,凡事都要靠自己,如果实在是撑不下去,也不愿意让父母知道,因为就算说给父母听,父母也只会跟着担心罢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这个世界上还是普通人更多,许多人为了生存,迫不得已背井离乡去打拼,自己在外的辛苦先不说,家里老人的身体却成为他们心头的大事,独生子女就更为担心了,为了能够照顾家里的一切,独生子女不被允许生病,不被允许崩溃,更不敢贫穷。父母看到孩子这样为难,心里就更不好受了,因为孩子的痛苦,在母亲哪里是成百上千倍的痛苦。小茹是大学生,他在外地上学,一走就是半年,平时也没什么回家的时间。由于自己是独生女,家里父母的情况只能通过他们自己转述。春节过年的时候小茹放了寒假,她准备悄悄地回家给父母一个惊喜,于是没有告知二老,自己拿着行李兴冲冲的回了家。到了家门口,却没有小茹想到的两个惊喜的熟悉的脸庞,家里空荡荡的没有人。小茹赶紧给父亲打电话,这才得知母亲半个月前患病住进了医院,为了不耽误小茹的学业,父母一致决定不告诉小茹,可谁知女儿竟然自己悄悄回家了。小茹哭着怪父母不告诉自己,竟然被瞒了这么久。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知道小茹只有自己,将来两人老了,小茹的压力可想而知,于是他们决定老了以后就住养老院,绝对不给小茹带来麻烦。贫瘠的解决办法独生子女们在这样的情形下,也在思考着各种各样的出路,送父母去养老院?请护工?这些方法也不是没有用,只不过需要一颗信任他人照顾父母们的心,和充裕的钱包。我国养老院有着各种各样的经营方式,北京的一家养老院规定,会根据老人的健康状态收取一定量的押金,有的甚至高达上百万而且没有上限。除此之外老人每天住的房间,躺的床,吃的饭都需要费用,有的养老院开价一个月7000到8000的价格,这比有些幼儿园的学费都高。一年下来所花费的钱就不可计数了。不过,这可能是高端养老院的收费保准,普通养老院也许并没有这么高昂的费用,那么不那么高端的养老院就放心让老人住进去了吗?养老院护工虐待老人的现象频频发生,由于老人行动不便,需要照顾的细节非常复杂,有些无良护工就觉得不耐烦,经常无缘无故的殴打虐待老人。这样的情况实在是让人无法放心把父母随便交给养老院!请护工到家里来照顾老人,同样需要高昂的费用,据调查护工每月工资在城市中每月不低于6000,这高昂的费用,如果能请来靠谱的护工也是可以接受的,就怕这些护工并不专业。但实际上就算护工已经足够尽职尽责的照顾老人了,却还是可能会被老人鸡蛋里挑骨头,这些护工经常被老人骂,也不得不无奈离开,其实有些老人并不是故意这么做,背后原因还是心疼孩子花钱。所以想要找到称心合意,价格可以接受的护工无疑于中彩票,有些合适的养老院,价格合理,护工称职的养老院却供不应求,一般人还真的难进去。有困难就有解决的办法,现如今的年轻人流行在家里设置监控,这样,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在自己远在千里的手机上看见,如果有紧急情况,就可以及时回家。有的人坚持给父母买保险,有备无患,他们聚在网络上,一同为独生子女所遇到困境的网友出谋划策。国家面对独生子女的困境也做出了一些政策来帮助他们,独生子女的补助每年都在增生,很多省市都颁布了独生子女的陪护假,例如河南省,独生子女护理假高达一年20天。政府对独生子女所存在的问题,近些年一直在积极的推进落实政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独生子女的现状可以得到缓解。小结2016年,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情形下,二胎政策开始实施,进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才退出了历史舞台。2021年,开放三胎政策正式开始实施。虽然政策一再放松,但是现如今得年轻人生育孩子的欲望都没有那么强烈了,虽然国家一再出政策拉动积极性,但显然做的还是不够多,年轻人的压力非常大,车贷,放贷,被压得喘不过气,工作繁忙,为了挣钱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信奉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念。能把自己照顾好,把父母安置好就已经耗光了所有力气与精力,哪里还会有心情去抚养下一代呢?政府在鼓励人们放开三胎的同时,要先解决阻碍生育的一些困难,面对这些问题还需要继续任重而道远。独生子女虽然在童年受到许多优待,有着加倍的关心关爱,同时拥有精神和物质上的富足,但是长大后却要面对现实的残酷,面对上有大下有小的问题,左右为难,在经济上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孤独,成为了独生子女的情绪主旋律,相比之下,是否拥有兄弟姐妹会更好一些,我认为这种想法就如,无论选择哪碗面,总会觉得别人的那碗会更香。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力把现有的生活过好,毕竟现在的社会,又有那个人会不辛苦呢?}
2018-02-28 11:00
来源:
今日教育解密青春期
今天我们来谈幸福
说起幸福,你知道全世界幸福感最高的国家是哪个吗?
丹麦,在联合国《世界幸福报告》中多次蝉联冠军。丹麦物价颇高,冬季寒冷又漫长,夏天稍纵即逝,是什么让丹麦人幸福感爆棚呢?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就像重新理解一幅画一样,重新解析诸如家庭琐事、同事间的不愉快、孩子不听话等紧张局面,会改变你的幸福感吗?
答案是大写加粗的“会”!
几个世纪以来,丹麦人一直在这么做。他们把这种宝贵的技能教给孩子,让孩子从小就学会重建,长大以后使用起来自然也就更加得心应手。熟练掌握重建这一本领是培养适应能力的基础。
如果外面天寒地冻,乌云密布,还下着雨,这个时候你和丹麦人讨论天气,他一定会脱口而出如下话语:
“嗯,还好我在上班!”
“真高兴,我没在度假!”
“我就等着晚上下班和家人一起舒舒服服待在家里呢。”
“天气不分好坏,只有着装分好坏。”
不管什么话题,就算再怎么努力让一个丹麦人关注消极面,你都会惊奇地发现,他们依然能从更积极的层面和你聊天。
“真糟糕,这是假期的最后一个周末了。”你或许会这么说。
“对啊,不过这可是我们余生的第一个周末哟!”
这并不是说丹麦人喜欢夸张的积极态度,用重建的方法给自己的人生加一层粉饰。他们不会待在乐观主义的云朵上飘来荡去,让别人因此认为他们是超级快乐的群体,也就是一个所谓“一切都好棒”的群体。你会觉得过度积极的人笑容好像凝固了,时时刻刻都高度兴奋。不,丹麦人不会假装消极面不存在。他们只是用一种非常写实的方法指出,消极面也有积极因素,只不过你可能从来没想过。他们选择关注别人好的一面,而非坏的一面。他们改变自己的预设,关注全局,而不是陷在争执的某一层面不能自拔,他们在做出假设时也更平和。丹麦人就是心理学家说的“现实的乐观主义者”。
现实的乐观主义者和脸上笑容僵化的过度乐观人群不同,后者有时候让人觉得很假,因为他们的生活让人感觉太完美了。太过积极乐观和太过消极悲观一样,都存在问题。太消极的人容易忽视积极信息,因而会被击垮,无法看到积极的现实。
相反,太过乐观的人容易忽视消极信息,因而对重要的消极现实视而不见。强迫自己认为一切都很棒其实很危险,比如,你认为“对,什么问题也没有”,可实际上问题的确存在。低估消极现实,等遇到问题时很容易遭受更大的打击。了解现实,但从更加积极的角度着眼,这才更符合现实的乐观主义者的思考方式。
现实的乐观主义者只会把不必要的消极信息过滤掉。他们学着去除消极词汇和事件,养成了用更加积极的方式解读模糊情境的习惯。他们不会采用二分法,认为事情非好即坏,非黑即白,而是认为这两个极端中间有很多中间地带。着眼于不那么消极的方面,找到中间地带,就可以减少焦虑,增加幸福感。
重建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让孩子学会重建,就是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关注自己能做什么,而非不能做什么。成年人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客观情况,让孩子关注不那么消极的结果和结论。多加练习,这种做法就会成为一种默认设置——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如此。
如果家长或孩子总是使用一些限定性语言,比如“我讨厌这个”“这个我做不来”“我不擅长这个”等,那就是在创造消极的剧情。我们可能因此而相信,我们不擅长某件事或什么都做不好。如果一个孩子老是用一些限定性语言描述自己,描述各种情况下他的做法和感受,面对挑战时,他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并会在此基础上形成应对策略。“他不太擅长体育”“他一团糟”“他太敏感了”,这些描述都有局限性。这样的话语孩子听得越多,就越容易对自己做出消极判定。
要纠正这一问题,可以为孩子寻找或创造不同的话语表达。让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更宽泛,角度更多样化。这种能力可以进一步教会他们如何看待和解读生命和他人。
伊本做叙事心理治疗师的时候很关注重建,甚至还更进一步,关注“重新创作”。她帮助大家了解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胡乱加在孩子身上的标签。“他不喜欢社交”“他学习不太好”“他数学特别差”“他特别自私”,孩子会尝试理解并认同这样的描述,最后这些标签就真的变成了他们的行为。其实你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经常听到父母这么说,很快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如果孩子的一些新的行为不符合这些标签,他们也不会试着去理解、接受,因为他们已经认定自己不会与他人配合,自己就是害羞的或数学差的。
我们使用的语言非常之强大,它会形成我们认识和描述自我以及认识身边世界的框架。丹麦著名的心理学家艾伦·霍姆格伦认为,现实是由我们使用的语言塑造而成的。所有的变化都包含语言表述的变化。只有称之为问题,问题才会存在。
插画/辰辰
内容摘自新书《跟丹麦父母学幸福教育》
本文转自父母必读
◎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本文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在于学习分享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对此声明拥有最终解释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孩子18岁以后父母还管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