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和自己做饭哪个省钱店家洗脚水煮饭是否节省开支呀?

除非你跑外卖,在地图上标记的距离超过了3公里一单外卖才有一定概率超过6块钱,如果能够超过5公里,那的确有一定概率能够超过8块钱。但是这种单子一般都没人送,因为送这一单可能是空跑回来的。可是诸位知道吗?当然晚上跑外卖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晚上跑外卖油水简直就是多的可怕。就比如在我们这边差不多晚上10点左右,送外卖的时候会在原有的单价之上能够加到一块钱,基本能够保证你送的外卖,每一单都是5块钱以上的。等到晚上12点之后,每单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个两三块钱,然后到了凌晨3点到早上7点这一个时间段或者凌晨3点到早上6点,这个具体时间我忘的差不多了,每一单能够加个3、4块钱。我就这么说吧,因为我早些年跑外卖的经历,这是我在前年和去年偶尔跑外卖时得到的数据总结,今年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不知道,而且这个因地区不一样,单价也不一样。在我们这边如果你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节点,比如说晚上3点到第2天早上7点这一段时间送外卖的话,是基本能够保证每一个单子有10块钱的配送费用的,这个费用其实是很高的,利润也是超级可观的。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那些外卖员,会发现有一些外卖员是专职晚上跑外卖的,而且他们晚上跑外卖的时候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任务繁重,可是他们却乐此不疲。主要原因远远不止是外卖单子的价格比较贵,这里面还有其他猫腻。第1点,晚上开外卖店的就那么几家。拼多多商城第1点,晚上开外卖店的就那么几家。在绝大多数人的思维认知里面,只要我去送外卖其实是很简单的流程,我需要跑到卖家那边把外卖取出来,然后我再跑到买家那边,把外卖给人家送过去,这样一套单子就能够完成了。但是要注意这只是理想的单子,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实际情况送外卖的过程当中有三大难点,第一大难点是你压根不知道商家在哪里。就比如我们之前的时候送外卖,有一条街就是小吃街,小吃街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开了外卖,好家伙,那密密麻麻的有的时候一个三平米的隔间就是一个外卖家,他只负责送外卖,压根不做堂食,你走两步过去就忽略了。还有一些地方压根就没有门店,也不知怎么弄的,就遇到这些外卖单子,你最起码得找个三五分钟,甚至你还需要问周边的同行,有一些地方就连同行都不知道开的外卖店特别的隐秘。我之前经历过最糟心的一件事,就是找商家找了半天没找到,花了将近10分钟的时间。大家知道在早高峰或者午高峰的时候,10分钟时间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好多单子你都找不到,因为这一个单子后面连着三个单子全部都超时了。当我看到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到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这个地方上下3层楼全都是做外卖的,我在1楼2楼转了两圈,唯独忘了去3楼,3楼那边零零散散的有那么两三个小店,看到那个店家之后我气不打一出来脸色都变了,你抓紧时间帮我外卖做好。那一次我服务态度的确有点差了,可人家做外卖的人也是一脸懵圈,怎么了?你这个外卖小哥脾气怎么那么差。殊不知他们这个鬼地方是一般人能够找得到的吗?正常人也不能开在这个鬼地方。当然人家开这个地方压根就不是做堂食的,做的就是外卖,我看了一下外卖收益还不错,基本上一个月能干个1000单到3000单左右。但这是后续的事了,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店才刚开。但是大家要注意,这是你白天送外卖的时候的窘状,一般到了晚上你就会发现能够准时准点送外卖的,整个城区里面也就那么几家,尤其是12点之后。就以我那边为例,12点以后所有的小吃街基本全都闭店了,为什么?因为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时候效益不好,就有几个烧烤店,几个早餐店还有几个特殊的店,就这几个店铺他们在运营或者有人过来买东西,或者他们一直在做外卖。只要你送外卖超过两个月,到了晚上你接到单子之后,你压根不用看地图,你就是闭着眼睛都能指出来,那个商家在哪里。能够给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也节省了很多你找商家的时间。除此之外到了晚上点外卖的,其实也就是那么几户。如果你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有规律,可能一个小区里面就有那么10来个人,晚上的时候偶尔会点个外卖,那这种情况之下你也不用去找楼层了。在这里我深有体会,因为有一些小区他们的楼层或者楼号,比如8号楼9号楼或者10号楼特别的隐秘,甚至现在就连我住的那个小区也是这个样子,8号楼它没有一个特别大的标牌,它就一个小的铜牌上面写着一个8贴上去了。这个东西你白天的时候看都看不清楚,到了晚上你更看不清楚了。可如果你常跑外卖的话,就会发现有几个固定的小区在点外卖,而且这些地方基本都熟悉,所以就不存在找不到买家的情况了。第2点,晚上送外卖,不存在堵车行为。之前的时候有人就问过我这个问题,你说那些外卖员为什么不买辆摩托车,看起来摩托车烧油,好像价格更贵一些。但你要注意摩托车跑得快呀,电动车一小时才25公里,晃晃悠悠地难受得不行,但你买的摩托车一下子就能够窜出去,送外卖的时候效率也会提高。可是你就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吗?白天的时候市区里面是会堵车的呀,如果到了晚上你就会发现真的有一些外卖员是骑着摩托送外卖的,他们压根不在乎这一天10来块20块钱的油费,因为骑的这个摩托车就能够多送个三四单,多送的这三四个单子,就把油费给赚回来了。而且我来告诉大家,晚上送外卖最大的好处就是从来不会堵车。以我们这边为例,除了主城区以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黄灯,黄灯是什么?就是安全减速形式。为什么是黄灯?因为主城区以外车本来就很少,你在那等个红绿灯没什么意义,与其如此还不如弄个黄灯呢?在这种情况之下那简直就是一路绿灯开过去的,当然这也得说明一点,那是因为外卖员可能存在着部分闯红灯的情况,这种情况大家能够理解,基本上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样子。尤其是到了凌晨12点之后,路上连个人都没有,指望着能够老老实实地遵守交通规则,在那守着红绿灯,不太现实。但最起码能够反映出一个优点来,那就是晚上送外卖的时候不存在堵车情况,想到哪里去直接就到哪里去了,速度快而且也顺畅。可能原本需要15分钟送的单子,我只需要三分钟到5分钟就能够送到了,这是什么概念?我的时间最起码节省了10分钟。早些年的时候我送外卖,有一天就在路上堵住了,那一条路给我堵的,当时我心里想的是我现在马上把这个车子放在一边,走过去也就15分钟而已,我骑着电动车20分钟也到不了。而且我在的这个地方还只是四线小城市,你再考虑一下大城市呢。第3点,晚上送外卖,小费给的多,让买的东西也多。我就这么说吧,晚上送外卖的时候很多客户是比较豪横的。就比如我送外卖,特别讨厌别人在底下备注,你给我买条烟或者给我买瓶酒。遇到这种情况我直接都不带理他们的,但是大家注意晚上点外卖,尤其是点炸串的,或者明显一看就是几个人聚会的,他们真的会在底下备注让你买什么东西。但人家不会让你白买,人家会备注让你买什么东西,到后面说好了我给你多少小费,他们是直接把小费打上去的,你说遇到这种外卖单子,你送不送?当然得送了。有的时候送一单外卖能够赚个10块钱的配送费,另外人家光小费就给我25块钱,那这一单我就赚了25块钱。除此之外,其实晚上的时候打赏也挺多的,有的时候看到他们给我打赏,我都有点惭愧了。拜托,我晚上送外卖就是为了图赚钱快,你还觉得我辛苦给我打赏,那我怎么办?我只能谢谢人家了。当然这样打赏得越多越好,我们终究是来者不拒,我见过最大的一个打赏的单子是直接给我打赏了50块钱,那比我在白天送10单外卖的收入还要高。}
才过去一年,就觉得很久很久了,有些事想想自己也有点难以置信,但是它摆在那里,确实发生过。去年暑假在工厂打工,机械厂,安顿下来以后就开始上班了。每天七点半上班,晚上六点下班。当时的职位是普通轧丝工,工作内容就是扛着铜管走来走去然后打磨出花纹。每天站八九个小时绝对的体力劳动。但是尴尬的事发生了按理说工厂会管饭或者发一些餐补给我们,但是这里只管工作餐。也就是每天只有在白班的饭点或者夜班半夜十一二点才能在餐厅吃到饭。那么问题来了,摸了摸口袋里剩的二百多块钱,这个暑假该怎么活下去?不是生活不下去,是活不下去…我堂堂七尺男儿,给家里打电话是不可能的,饿死之前是不可能打电话的其实当时暑假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一起进厂的同学都已经走光了,只剩我一个人住一间屋子。17年7月,无锡锡山区每天都在40度上下,宿舍没有空调,满地是油的车间就更不用说了,温度应该得再高点。同学们走后我就继承了他们所有的财产,一台风扇,半箱干吃面,一小盒饼干,一袋洗衣粉,两个插座跟十几个晾衣架。对了,还有两袋子洗衣粉。上面几段算是背景吧,那么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我一个人坐在床板上(躺的就是个床板,大木头板子上铺上层凉席)开始思考怎么用现有的财产跟200多块钱在离家1200公里的地方再生存一个月。特娘的现在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我初步判断了一下当前的形势,主要面临的生存问题有两个,第一是没饭吃,第二是没水喝首先说说吃的问题,上面说过去工厂里还是管一顿工作餐的,这顿饭成了我一天里主要的能量来源。但是剩下的两顿便成了很大的问题,毕竟车间里那一堆一堆的不是塑料玩具是货真价实的铜管,吃饱了感觉劳资是绿巨人,一顿不吃弱鸡就是我没错了。工厂附近几公里范围里的饭价大概有三个档次:第一是小餐馆,距离近,一顿十几块钱,空调WiFi免有免费的解暑汤。只是一天两顿来算大概一个星期我就会身无分文,大概10天出头我就会饿死街头。第二是隔壁厂的小食堂,距离中等,一顿八到十块,无空调WiFi,没有免费的面汤。但是好处是实在,敞开了照着素菜吃一顿才八九块。非常奈斯,插眼标记了。第三是神奇的沙县小吃,距离我……两条街外加一座桥,有空调也能蹭隔壁WiFi,就吃个炒饭炒面炒河粉啥的也就六七块,最神奇的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飘香拌面只要4块钱!!!而且只要脸皮够厚门口的面汤总是能多蹭两碗。从此别跟我提沙县小吃,那是沙县大酒店啊!即使如此想要靠这200出头度过剩下的假期还是很让人为难,毕竟在这么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恩格尔系数很难提到一百,别的地方总会有需要花钱的时候。这时天才的我有一个小发现,那就是每天的工作时间其实是被分割成了两部分的,而中间的分界点就是抠门公司给的免费工作餐。包括长夜班也一样,会在晚上11点左右停一个小时去餐厅。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上班前没吃饭的话,弱鸡状态大概会维持三个小时,而一整天里只有这三个小时会因为重体力劳动而将吃不吃的饱这个问题放大得很明显,其他时候比如下班休息,在40多度的江苏实在是顾不上感觉饿。于是我每天需要自己买的两顿饭变成了只剩下工作前来一顿,有时夜班的话劳动强度会再小一点,干脆不买,就坐等深夜食堂救命好了。在这个状态下每天吃饭的支出都保持在10块钱以下,照这个进度理论上是活得下去的,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这样的生活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得了……痔疮。原因后面再说,然后便是一个星期没上班,中间搭上新室友的顺风车去了一趟医院,摸了摸我掉漆的手机,里面有我仅剩的一百多块钱。没想科室的医生刚好请了长假,但是咨询台的医生问了问情况说不严重,回去好好休息就没事了。遂回程,半路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两盒药。这时查了查余额,还剩150上下。车间主任刚好要忍无可忍的时候我终于算是康复,回去上班,但是貌似连沙县都吃不起了。跟新室友一商量,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做饭!之所以现在才打算自己做是因为我之前实在是不会,刚好新室友过来,那就快乐的开始吧。说是做饭,实际上就是两个人合资50块钱在淘宝买了一口小锅,在超市买了5块钱的挂面跟5块钱成袋装好的调料。每天靠这样的入门级黑暗料理维持生活……不对,维持生命。调料虽然难吃但是好在量还挺足的,后来又买了一次挂面大概足足吃了有一个星期,虽然不太健康,好在我也不用天天顶着43度的太阳跑两条街一座桥去吃沙县了。后面就是重复的生活,超市里的调料吃完了,舍不得再买(只剩几十块钱了),幸亏一个月前同学留下的那一箱干吃面调料我都没扔,接着续命。方便面调料也吃完的时候可爱的室友刚买了一包盐,原来以为清水煮挂面算是最凄惨的事了,没想到……真香!(未完待续…)———————更新于18.11.02
00:15——————让我想想上次讲到哪来着,对,真香!新来的室友是个大我一岁的胖学长,虽然不在同一个学校,但是两个肥宅(那时候我还不肥…)还是快就变得特别熟了起来学长处境比我还惨,我们俩都是被无良的劳务公司坑来的,但是我好歹入职还算顺利,他在无锡滞留了好几天才辗转到我这个厂里。从郑州到无锡的路费开始算起来,胖学长提议跟我合伙买锅的时候他已经花了差不多2000块钱,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消耗。算下来等离职的时候他的工资可能远远填不上这两个月的开销。他惆怅地把盐撒在碗里白花花的面条上,我暑假打算直接回学校,千万不能回家,不然得让全家的亲戚给笑死。不过学长到底是学长,在我们俩快饿死在街头的时候他打开淘宝买的小锅确实救了我们一命。学长一开始表示即使穷也一定要科学地穷,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当赌注。我说有道理啊,然后默默拿了货架上一支最便宜的挂面。大佬表情一定要保卫自己的健康,遂买红枣,芋头,小米,鸡蛋……当然,还有后来我最爱的——一袋盐。事实证明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每天从车间回去以后整个人都在一种给个枕头就能睡着的状态(当然是不可能的,公寓里那么热怎么睡得着,况且我们买不起枕头),实在懒得研究稍微有内涵一点的烹饪。更尴尬的是学长后来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像上次那样一次花20多块钱巨资买鸡蛋芋头之类的食材来让他科学的穷。这时我俩的余额都降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数字。(太困了,明天再更…)——————更新于18.11.03
21:00——————从吃这个方面来讲,上面其实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最后胖学长跟我都穷到每顿清水挂面的境地,但是摸着良心说,直到现在为止,我的方便面调料吃完的那一天含泪放盐的那顿挂面都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番经历直到今天都还对我起着影响,偶尔会一顿饭都不吃然后晚上泡两袋最便宜的泡面,只放一点点面料。很饱很有味道下面开始《扯淡的打工仔之忧伤的2017(下卷)》同学们刚走,锡山区正式进入了惨绝人寰地连续高温天气。这时我渐渐意识到,除了吃饭以外,喝水问题也开始成建制地向我的微信余额发起进攻。我们的宿舍怎么形容呢……构造大概跟酒店的房间长差不多,有的房间甚至有老员工拖家带口地住在这,并没有可以年费打开水的地方。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而且从小就不喜欢喝热水,所以我也并没有立马就买电水壶之类的装备,还天真的以为一天一瓶矿泉水就能维持生活。但是也就几天的功夫,气温从30度涨到了40+,最后稳定在了每天36到43左右,这时我立刻意识到一个可怕的问题:我是没有空调的。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并不是买不起矿泉水,而是晚上难以入眠。我是一个睡眠质量很差的人,本来在每天高强度的劳动之后很容易就能睡着,但是由于后来气温一直维持在40度上下,基本上是彻夜难眠,大概天快亮的时候才睡的最安稳。白班大概凌晨睡,七点起。夜班四点睡,八点多就睡不着了。网上说当体感温度长期维持在36℃以上的时候,由于外界温度已经逼近人的体温,所以人体的自我调节温度的机能便下降到了一个很差的水平。除了去沙县蹭空调以外,我想出了两个应对的办法:第一,尽可能地增大饮水量。第二,吹风扇降温。好吧这不是办法……于是我在买水上的支出从每天一块钱矿泉水到了每天三块钱一大瓶(1.5升)矿泉水。大概用了一天,我发现这样根本满足不了我对水的需求,于是改为每天两大瓶1.5升的矿泉水。在高温状态下的第三天晚上,我照例穿过两条街和一座桥去买了两瓶矿泉水作为第二天的储备,这么做一是因为可以每天在桥边吹吹不太能感觉到的凉风,另一方面是刚从小卖铺的空调下拿出来的水喝到喉咙里简直舒服到想哭啊,,没想到小意外发生了还没回到桥上,我突然忍不住一口气喝干了其中一瓶。没错的,1.5升,一口气喝完了。更可怕的是这时我的喉咙对水的迷恋一点儿也没消减,于是默默地拧开了第二个瓶盖。截止到第二天下班,我突然意识到喝水问题已经和吃饭一样严重影响到了我在无锡的生存。1.5升的矿泉水一瓶3块钱,但是如果敞开了喝一天大概得4瓶,那么身上剩的钱也就够喝个水的。怎么办?这时我想出了如下办法:1,每天去沙县吃一顿4块钱的飘香拌面,然后喝饱了免费的面汤再回来。(实在干不出来…)2,每天在餐厅趁没人的时候找大体积容器把剩下的汤偷回来。(连汤都没了???)3,把3块钱1.5升的矿泉水换成桶装水(两条街一座桥杀了我也扛不回来啊)4,斥巨资淘宝一个电水壶(讲真,那时候在网上也就买火车票比较熟练,没怎么淘宝过)然后我对各种操作的难度系数进行了简单的对比,果断选择了最后一个,斥巨资买电水壶。这时终于迎来了两个好消息,第一是车间里每天都会供应一桶酸梅汤,第二是可爱的胖学长终于空降过来了。(累了,待续...)————更新于18.11.11
凄凉的光棍节—————还记得那是个沉闷的傍晚,我心满意足地舔了舔矿泉水瓶盖儿。七月份天黑的很晚,高铁线在夕阳下半遮半掩地穿过了窗外,那种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的感觉很舒服,没有家人催着吃饭,没有学校会查寝,睡醒了再出门吃饭也不怕被锁在宿舍楼外面。最重要的是,蛋炒饭的香味儿从沙县大酒店飘到了梦里。直到现在,这一点一个人的自由在整个坑爹的生活里都是放着光的。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他会揣着飘香拌面手提冰冻饮料来救我,只可惜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人事部的大姐提了很多遍的学长终于来了,揣着会自己抖的肥肉跟两大袋子行李。两个肥宅的关系从不认识到非常熟可能只需要一个晚上,一个通宵都在聊小说,聊神话,聊历史还有奇怪的黑科技,对了,还吐槽坑爹的中介公司。学长在河南省内一所比较重点的本科,日常算是伪学霸。我在河南省内一所非常没重点的大专,日常算是真学渣。我们俩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非常打脸的问题,我们的锅买错了。学长提议用一口锅来拯救我们俩独在异乡的悲惨生活,既能煮点东西吃又能烧水用。我也很支持,学长在万能的淘宝上花了20多块钱就下了订单。快递大哥日夜兼程把希望亲手送到了我们手上,我们激动地拆开了包装,放水,通电。一分钟过去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五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那啥,大哥你看这水是不是烧不开啊?学长一怒之下找到了淘宝客服,客服姐姐耐心地听完了他的情况,然后说:你这买的是超低功率的炖锅,两个小时估计能把水烧开,要不你退了再买一遍吧。退货?退货是不可能,宅男是不可能退货的。学长说既然它煮东西慢那我们就把功率给它改大一点嘛,这不是钱跟锅子的事,而是两个理工男的荣耀啊!没错,钢铁直男绝不能退缩。我马上总结了一下,可以改造这个小锅的必要因素大概有三个:智慧,工具跟不怕死的勇气。巧了,我们一个都没有。不过没关系,我们俩还有第四个buff的加持——qiong穷。学长这锅不错啊,看看多少钱……这么贵,不买了,继续修!————更新于18.11.12
楼下的土还可以————上次说到想要修这个小锅需要三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智慧,工具跟不怕死的勇气。工具这个不用解释,我们两个暑假工哪来的工具对吧。但是我们破坏了小锅原来的结构以后小锅就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漏电的危险,尽管理论上可以伤害到我们两个壮(fei)汉(zhai)的几率非常非常小,但是在学校没少被老师吓过,有阴影。不过一开始我却是一点都没担心这两个问题,因为我们……根本不会修!正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看见了初中物理老师的大额头,他仅剩的头发享受着投影仪照射出来的光,而他一边用手摸着闪亮的额头一边对我念出了改变我一整夜的五个字。滑 动 变 阻 器没错,在大学放飞自我了一年以后我确实把知识全部还给了老师,但是好在初中还算勤奋,留下了希望的火种。滑动变阻器的基本原理好像是通过改变接入点在绕阻线圈上的位置来获取不同的阻值,根据小锅的便宜程度,我推测它的构造原理就是通过改变导线在电热丝的接入位置(掰动换挡开关从而使用不同的线路)从而得到不同的功率,简单粗暴,很对得起不到30块钱还全国包邮的价格。没想到这都被我看穿了,真应该把床板上的公式拍照片发个朋友圈庆祝一下。———————18.11.21
温暖的中午——————写这个回答的时候也没想到能写这么长,而且讲着讲着还真的有点跑题,有点像是个生存游戏了……突然收到好多赞,赶紧起床继续更。(厂区附近的夜景,有时晚上会一个人坐在桥上,河边比宿舍凉快得多,如果没那么多蚊子,晚上就想睡桥洞了)我的假设很简单,这种便宜的小锅只有两个档位,所以用这两个档位可能正好将导线连在电阻的末端或者中间。那我们要尝试的就是把外壳拆开,改变它的长度也好或者想其他办法也好,让里面发热的电阻丝功率变大一点。于是两个裸男把笔放下,穿着大短裤坐在床板上。所以……这锅咋拆啊?拆开一台电器的方法一般有两个:第一,合理地用工具一步一步来肢解它。第二,暴力破拆。工具嘛,emm…工具是不会有工具了,今晚都不会有的,自己又没钱买,整层楼又只有我们俩活人,只有靠暴力这样子维持生活。那就暴力拆开好了于是两个猥琐的身影开始在十几间空屋子里游荡,工具没有难道想找点趁手的家伙还没有了吗?是的,真的没有。公司后勤真不是盖的,刚入职的时候五楼就是个废墟啊,不知不觉被打扫得连一片垃圾都没有。别说铁棍石头水果刀之类的,窗户破了被收拾得连个玻璃渣子都不剩。这么敬业干嘛啊这是??沉默了良久,学长的才华终于爆发了。学长舔了舔性感的嘴唇,说你看这里面内胆挺大但是锅子整体上看却不是很占体积,这说明它的外壳薄啊。我们可以直接在楼梯口把它磨出一个口子,然后再去楼下找点木棍了啥的把壳弄开。其实到这地步这锅铁定是改造不成了,但是我们俩已经沉浸在拆它的乐趣里不能自拔。至于学长的智慧么…我连明天报纸上的标题都想好了。1,“居民楼梯深夜传来异响,两果男竟在干这事!”2:“男子竟深夜撕咬铁锅,说出原因后,邻居沉默了”3:“震惊!两男子深夜抱锅偷土,真正的目的居然是……”想到这些人生巅峰一样的画面,我一边拍着旁边的空床一边忍不住称赞学长,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啊。好巧不巧的是,只听见一声清脆的响动,床上掉下来一根钉子。重点是,那种钉子尾部形状跟十字螺丝刀一样。因催斯汀,明天不用上新闻了。(让我先看个招聘会,回来再更哈)(下班时拍的晚霞,胖学长来的前几天是我前20年仅有的一段只有一个人居住生活的日子,那种感觉孤独而艰苦,但是至今仍然觉得十分美好)好了我回来了,连着看了两场招聘会,果然不出意料都是工厂。大专伤不起,学机电更伤不起。进厂是不可能的,实习去搬砖都不会再进厂了。……真香!话说我这神之右手迷一样地拍了一下空屋子里的床,突然就掉地上了一颗钉子,于是灵感就来了我在前几天同学住过的两间屋子里摸索了半天,一共发掘出来了一根钉子,一根迷你小铁棍跟同样从门栓上掉下来的小铁片。这些有什么用?万能的螺丝刀啊!小锅的外壳是分别由几个十字螺丝跟一字螺丝固定住的,没有螺丝刀其实并不要紧,钉子的尾巴刚好可以伸进那些螺丝的凹槽里,这是十字螺丝。一字螺丝更容易了,从门栓上掉下来的硬铁片拧这个也是得心应手。小时候家里有一个抽屉,螺丝刀,老虎钳,从墙上拆下来的钉子,废弃的手电筒,甚至还有不知道哪里拆出来的硅钢片。好多没啥用的小材料就这么满满的放在这里,而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偷偷摸摸地拿出去点什么,有时候是拿几根钉子捅来捅去,有时候是一碟硅钢片当火影里的手里剑乱扔。这也导致后来我爸急着用却找不到东西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来找我……跑题了,再说小锅的事。可能也是怕小锅材料不太好,厂家并没有把上面的螺丝往死里拧。饶是如此,终于揭开那层薄薄的外壳的时候我们俩的手指头已经是通红一片,给那根钉子硌得生疼。接着是研究小锅的发热电阻,我们俩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拨开绝缘层。小心翼翼地揭开了一层银白色涂装的保护层,这口锅除了开关以外最大的秘密终于毫无保留地暴露在我们俩面前。那种紧张中夹杂着一丝刺激的兴奋感让我们俩简直有点坐立难安,或者说简直……简直有点想拍桌子吐槽物理老师!说好的滑动变阻器呢??!在我面前的并不是想象中一根粗暴实用的大电阻片,而是一整根铜丝。注意我的措辞,

丝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拆过玩具车里的马达了之类的,有时候会拆出来一个铜线圈,里面一圈一圈地绕满了比头发稍微粗一点(应该比头发粗吧)的铜丝。根据我们的物理常识,这么长而且这么细就算是金属丝也会有不小的电阻了,很符合它这个用来发热的这个定位。但是这不是小马达也不是遥控器,这是口锅啊!再没尊严这也是口能把汤炖熟的锅啊!然后真的就靠一根两米多长头发那么粗的小铜丝这样子维持生活?吐槽归吐槽,我们还是决定挣扎一下。既然它不是变阻器,那我们就创造出一个变阻器好了。不对,要啥变阻,直接维持一个固定的功率吧。我们的做法可以说很傻很天真,那就是用初中物理书上电学那一章的几个公式不停的算等等,讲到这我公式都忘了,让我先看一眼百度。好了我回来了回忆了一下,我们当时用的方法很是奇葩也很是天真。我们打算放弃小锅原来的电路,让它变成简单粗暴地开关—导线—电阻这样一个模式,那我们要做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那根牛逼的铜丝慢慢抽出来然后进行一番不可描述地操作,再放回去。至于科学依据,我看看啊……电流I=U/R,功率P=UI那么我们需要的功率就是U的平方除以电阻RU很明显,220V至于电阻…原来小锅上写的有功率(具体多少已经忘了),但是按照上面那个理论,当那根变态长的铜丝完全进入电路的时候应该对应的是小档位的功率。稍微做个除法,那根铜丝的总阻值不就出来了么。等等,等等。连这个都不用算既然它一整根在电路里的时候功率比较小,那么这是不是就是说,我们把它拆掉一段,阻值变小,功率也就变大了了?!非常奈斯啊记得当时我们俩还算有点脑子,怕铜丝受不了太大的功率被熔断,并没有截掉太长。差不多知道了应该截多少,但是还有个问题,我们连个尺子都没有,不能凭感觉截吧。当然不能,这怎么可能难得到两个肥宅?尺子?手机上就有啊不知道你们的手机是不是也有这小工具,当时我那台坚挺的魅蓝3的工具箱里还真有,大概长这样:记不得那根变态铜丝有多长了,但是我们俩就这么十厘米十厘米地量了不知道多少遍。一圈一圈地扯下来量啊量,量啊量…咔,截掉一圈一圈地绕回去手动跟原来的导线拧在一块儿好了,这次是真的有点紧张跟小兴奋我们蹑手蹑脚地把外壳装了上去,这样随意修改电器天知道会发生什么。学长很是时候地亮出了自己的长者光环,他表示通电这么危(shen)险(sheng)的(de)操(yi)作(shi)就交给我吧。我点了点头,顺手把床上的插板全都断了电,最后坐在大木板上抱着我的小被子。学长插插座的动作在我眼里开始渐渐放缓,我已经开始脑补出屋里电火花乱蹦,最后小锅放出耀眼的光芒炸出一朵可爱的蘑菇云来。—————18.11.25 一直手机打字指头好酸—————(摄于无锡,吃了这么多年雾霾突然看到蓝天白云心里有点五味交错,但是更多的还是兴奋,一行人都像第一次见到雪的孩子)好了继续我的故事思绪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东西,有时候刚做完一道物理大题高考就结束了,有时候蹭一堂选修课就足够脑补出跟前排的小姐姐从偶遇到在一起的巅峰画面。但是此刻,就在这间离家1200公里的宿舍里,我的眼睛里不是物理大题也没有好看的女同学,而是一个蹲在墙根的大胖子。屋子里非常安静,两台风扇有规律地嗡嗡作响,拼了命搅动着屋子里的空气。但是这并不能给我们俩带来多少舒服的感觉,饶是我们一整夜都保持着半裸的状态,身上也还是满满的汗珠。学长从拿起插头看了一眼,到把它温柔地伸进插座里大概只用了短短的几秒。在我看来却并非如此那只肥嘟嘟的手离插座越来越近,我突然有一种莫名其妙地紧张,这份不安似乎并不是因为下一秒就会揭晓我们一夜的劳动有没有失败。更像是冥冥之中给我的一种暗示,亦或是从心底发出来的一声本能的呼喊。“danger! danger!”我不相信这种不安是空穴来风,肯定有哪里不对劲。“停,快停!”我大声朝学长喊道,问题一定就出现在我们的这口锅上。但是来不及了,我刚喊出半个音符,学长已经把插头头按进了墙上的插座。他亲手结束了两个肥宅的仪式,但是潘多拉也打开了魔匣的盖子。光,到处都是光。不知道哪里一声闷响,本来被钉在墙上的电线炸出了刺眼的火花,火星从学长的头顶一直溅到我的脚边。不光是电线,头顶的电棒也一样。火星和玻璃碎片一起从房顶砸到地上,好在我们的床是上下铺的宿舍床,玻璃碴子并没有伤到我。这突发情况让我一时间也弄不清学长受伤了没,我提前坐在了绝缘的木头床板上,但是学长却在那口该死的锅旁边。危险来的太快了,学长根本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还在呆呆得看着自己手里捏着的插头。“快跑啊!”我大喊。可惜又晚了。如果说刚才的火花只是把整间屋子都照亮的的话,那现在的光简直令人目眩。“砰!”这次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那口小锅,爆炸了。明明我们已经把它拆得只剩一堆碎零件了,我不能理解,一堆金属零件怎么会有爆炸的能力?但是这场意外来的实在太突然,如果让我远远地看这间屋子,一定能看到一朵小小的蘑菇云。但是我就在现场,只看得到一瞬间的光芒。骇人火光几乎占据了我全部的视野,然后是简直能把人烤熟的热浪。我本来就是在靠着墙坐,所以整个人并没有被推出去,只是一瞬间意识开始变得模糊。下意识地想摸手机,但是手怎么也伸不出去,模糊地感觉到学长好像正仰面躺在地板上。希望邻居会来救我们吧对了,今晚五楼就我们俩活人。在彻底闭上眼之前,唯一让我觉得心安的是想起来自己买过两份保险。不过自己把自己炸了……保险公司会赔么?黑暗,望不到边的黑暗。在这种无边的孤独跟寂静里哪怕是电风扇吱吱呀呀的声音也会让人觉得格外亲切,但是并没有,只有视网膜上残缺不全的光斑能带给人一点儿安慰。我在哪,我为什么要跑来江苏,为什么要拆那口该死的锅呢?“愣啥呢,把手电筒打开啊。”“……哦,好!”我摸到手机,打开手电筒,学长正蹲在墙根哭丧着脸,小锅飘来一丝焦糊的味道,里面的铜丝也熔断了。学长痛不欲生地说,你知道这房间的电闸在哪么,用不了风扇咱俩会热死在这儿的…我蹑手蹑脚地合上电闸,电棒又亮了起来,两台风扇把一点焦糊味儿一扫而光。趁着学长淘宝下新订单的时候我把刚才的爆炸跟蘑菇云给他讲了一遍,没错都是我编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学长看我的目光像是在看傻子。老早就提到一件事,那就是emm…痔疮终于讲到这里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讲,不过还真不太关吃饭什么事,那会儿进厂的时间还不是太长,天天营养均衡得很。成因大概是之前从来没有经受过这么热的环境(长期连续40℃以上的高温)还一直在车间没完没了地工作。就像上面说的,一开始一天的饮水量大概也就一瓶矿泉水,等到不得不承认一天四五升水也不太够喝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打工就是打工,怎么也没健康重要对吧。虽然很想有始有终地达成一个人生活的成就,但是这环境已经实在是有点恶劣了。不过还是觉定再挣扎一下去医院,医生说你这没啥事,药都不用开,多喝点水,好好休息几天就好了。为了保险起见,回来的路上还是去药店几十块钱买了两盒药。剩下的事就简单多了,请假,喝水。这时候我们第二个小锅正好送了过来,万幸,非常好用。我这人是非常讨厌喝热水的,尤其是这么恐怖的环境。但是直到我们离职的时候这口小锅就没有停下来过,因为这么热的天烧一次水再等到它温度降到常温要等不知道多久,而且还不够我们俩一口气喝一顿的。于是只要我们俩不上班就会一锅接一锅地烧水,然后用所有可以找得到的容器装起来。睡醒,把水喝光,烧水,晾起来,上班。下班,把水喝光,烧水,晾起来,烧水,晾起来,喝水,烧水,晾起来,睡觉。事实上没过几天我就又恢复到一蹦一跳地去上班了,只不过以后也是一直跟恪守着上面的操作:喝水,喝水,喝水。尽管车间反应有点迟钝,每天姗姗来迟的酸梅汤还是帮了我不知道多大的忙。以往每天都会用1.5升的矿泉水瓶装一瓶白开水去上班,但是一天的话还是觉得不太够喝,有酸梅汤就好了,时不时地从机器边跑到大水桶边,一口气先喝它两三杯,再装满水回工位去。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下班的时候突然发现桶里的酸梅汤还剩不少,开心地一个人跑过去喝到撑着,再带满满一杯子回去。毕竟白开水喝多了真是难喝地要死。气氛好像没那么开心了…有一天夜班,怀着上坟的心情打开机器,因为打完卡之后突然发现忘了装凉开水过来。正感到绝望的时候,班长突然来了一句,明天换白班!也就是说,10点多就可以回去了。(累了,出门吃顿饭冷静会儿……)18.11.26
今天就不讲故事了本来只是想吐槽下那段又傻又让人为难的日子,万万没想到能把一个回答写这么长,更想不到能收到这么多赞。把前面写的东西翻看了好几遍,虽然有的地方写得比较详细,但是大部分发生的事也只不过是一带而过。如果把每个故事都细地讲出来这回答可能不知道得更新多久。我是个非常懒的人,但是每次打开知乎看到有人点赞跟评论还是忍不住想要在回答上再多写几行字,有人看的感觉真好。如果说现在有什么最喜欢干的事,大概就是将近中午的时候站在窗户边的镜子前面看一会儿自己。这个时候的光线刚好让肤色没那么黑,看起来也是一位俊俏的少年。有时候这张脸不该是这样的在无锡的那个夏天唯一的娱乐活动是王者荣耀,我原本是不玩儿游戏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不喜欢,再者手机也有点带不起来。那时候无论是白班还是夜班,每天总会雷打不动地上线,因为队伍里有那个曾经好感度很高的姑娘。技术不好?不是问题。一个人把激情完全激活的威力是很可怕的,而且谁非要赢了?重在参与啊(猥琐脸)手机太卡?不是问题。手机发热太严重就干脆在水盆里铺上塑料袋,再把手机放上去。内存不够?更不是问题了。整个手机就三个软件,农药,微信跟轻聊版的qq。直到现在都不喜欢跟别人一起开黑,但是没有人知道我农药的列表里一直躺着一个亲密度好几百的名字。每天上农药的感觉很累,跟一群智障队友打更累,我在上班,姑娘在家也有兼职,所以每天最多也就打三五局。三五局以后两个人都默契地不再开游戏,在游戏的聊天系统里有句没一句地聊聊天,有时候是吐槽会儿队友,有时候是说说各自无聊的日常,再或许就是听她抱怨兼职时候的事。除了在桥上舔矿泉水瓶盖儿,这大概就是一天里最放松的时候。直到有天下午,依依不舍地合上沙县大酒店的大门。可是关上门的时候,我看到了那张脸,那张我自己的脸。尽管已经接近傍晚,太阳还是依旧的毒辣,此时的玻璃门就像一面镜子,我身后的草木街巷都完美地在眼前复制了一遍。拖鞋,短裤,还有一身脏兮兮又不合身的工衣,脸上除了满是汗水,痘痘跟油腻外还挂着几根难看到死的胡茬。最恐怖的是这张脸上好像已经写满了麻木,此时心里装着的震惊跟难过好像无论如何都再难以表现出来。如果非要立刻用一个词来镜子里的我,那我一定会说——流浪汉。说起来这两天还一直很向往住桥洞呢。这么说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板娘看着我果真就点了份四块钱的飘香拌面以后露出那种鄙夷的眼神了。一路上默默翻出来几张姑娘的照片,算不上好看的类型吧,隐约还是会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越是这样,越让人想不到如果立刻在街上遇到我该作何反应呢?照片里的人应该在学校的图书馆看喜欢的书,应该在好看的城市里做有趣兼职,而不应该每天隔着不喜欢的游戏跟另一个充满颓丧和死气的人尬聊。(太困了,省略一番剧情)大概两个月以后姑娘突然找到了男朋友,偶尔会不分场合地秀恩爱。朋友圈的照片里她被p地越来越好看,只是从我突然卸载了农药的那个夏天开始,我们再也没有一起打过一次游戏。隔着镜子站在我对面的还是那位俊俏的少年,有时候也会觉得他笑起来的时候会多几分温暖与和煦。————————12.10 离校前夜————————接着换班那次讲没错,怀着上坟一样的心情上班。原因倒不全是生活条件过于艰苦,更多的是因为当时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天气算一个重要的因素,刚生完的病也算,还有明显在坑人的中介,车间日常骂来骂去的气氛,甚至还包括了沙县蹭空调时的几分为难。班长说完换班我暗自舒了一口气,今晚连水杯都没带,熬一夜怕是得活活渴死。夜班换白班意味着第二天早上七点半还得准时地拉电闸,放气压,开水阀,洗水槽以及用吊机吊数以百计的铜管原料(当然,如果夜班的大叔大娘们一口气加班到我来交班就省事了),也代表着今晚不必再等到两三点偷偷溜走,大概11点就可以回去睡觉。(工作的车间,窗户下每天都会运过来新的铜管。地面跟机器已经完全被机油覆盖了,防滑措施并没什么用。每个工人都得照看至少两三台机器,不同长度的铜管被轧完的时间不一样,所以虽然扛一堆九米长的铜管来回跑能把人累死,反而比忙得手忙脚乱要好很多)如愿以偿地等到了11点,一个班的大叔大妈们都收拾了东西开始回家,等着他们的会是空调跟白天冰箱里剩下的西瓜。我没跟在他们后面走出厂区,轻轻合上铁栅栏,没吵醒门卫大叔,如果不用为钱发愁我想我一定会找一份咸鱼工作的吧,图书管理员也好,门卫也好,不知名景区的清洁工也不错。餐厅没有几个人,厂里上夜班的人并不是太多,而且今天貌似赶上了别的车间也都在换班,偌大的餐厅只有寥寥三两个吃饭的身影。高温给我带来的唯一的好处便是从来没感觉到过饿,既没有心情也没有食欲。但是一进空调屋就不一样了,首先便是像潮水一样的困倦,然后肚子里空虚的感觉便开始慢慢放大,冲击着我的神经。厨师是个河南女人,大概40岁不太够的样子。看得出来她十分享受这份工作,平日里最大的乐趣便是在深夜食堂里看着我们把她的饭吃的一干二净。打开手机,微信余额还有两块半等饭的时候我一直站在自动售货机前面,果粒奶优四块钱,酸梅汤三块半,青梅绿茶四块钱,冰红茶三块钱,绿茶已售空……农夫山泉两块钱接过那碗面的时候我手里已经拿着一瓶矿泉水,除了对那两块钱的不舍跟痛苦,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就像小时候拿在手里的冰棍儿和过年时饭桌上的红烧肉一样,既有种垂涎的冲动又舍不得立刻倒进嘴里。仿佛哪一口多喝了一点点都是种罪过。“在吗?”手震震动了一下,屏幕亮了。我一看名字,喜极而泣。这兄弟借了我两三百块钱,大概块一年了,终于有钱还了啊!“怎么了,这么晚了都?”虽然内心跟身体都很诚实,但是还是要走走形式。“还记得我以前借你钱这事儿么?”“嗯,记得呀。”劳资当然记得,在不还钱我就客死异乡了都。“那个……我想说的是,你的钱我过俩月再换行不。”“……”“你这会儿能再借我200么”我:……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喝了一口矿泉水,这种冰凉的感觉顺着喉咙一直往下流淌的感觉实在是让人舒服到想哭。“嗯……那个,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现在应该是我找你借钱才对”“真的,你的钱我过完暑假了就还上,你现在再借我200”“所以……你现在借钱是干嘛去啊?”“跟朋友打夜市,我这穷的啊,手机里就剩不到4块钱了。你这会儿能给我发过来不,急着用。”我摸了摸脑门“第一,我没钱”“行吧行吧,你没钱,那你能给我借200不,过几天就还你”???“我直说了吧,你微信里的钱够三块半么?”“够,怎么了”“那……你先还我三块半吧”“what???”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过零点,冲进卫生间洗了个凉水澡,水龙头里的水大概也有30多度了,冲在身上并没有什么凉意。动静还是吵醒了学长,怎么下班这么早啊?学长揉了揉眼镜,一脸难受的表情。我这热得快疯了,根本睡不着,刚才刚有点要睡着的感觉……“先别睡了,看这是什么”我把床边的一瓶农夫山泉扔了过去。冰的??摸到矿泉水的一瞬间学长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就像饿了好多天的人看到一桌满汉全席一样,学长倒没像我一样一口都不敢多喝,拧开瓶盖就是一顿猛灌。“太舒服了,太幸福了,简直像哭啊”窗外的早已经一片沉寂,只有一串路灯若隐若现地发着光。而某个窗户里的灯却一直亮着,如果有人拿望远镜从远处偷窥,可能会看见两个男人一人一个农夫山泉瓶子,一醉方休。只是我的微信余额少了四块钱。这问题本来是说吃跟省钱,说到现在跑题好像有点太严重了。回忆总是神奇的,再枯燥的生活很久以后也能变出来一两件有意思的事。有合适的话题的话我大概会慢慢写出来吧。比如:18年也打了一次暑假工,还是很坑,不过还算愉快。在电子厂打暑假工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份12元的猪脚饭利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