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好管的孩子不孝顺父母也有原因,请问湖北的善德可以吗?

孩子不听话,应该怎么办?孩子能不能打?说说我小时候的经历。五年级之前,我也是被我妈打过很多次的,不是很听话。然后五年级我奶奶去世后,她就不再打了。如果我做错了,她就说,“这么大了,不打了,打不动了,打也没用了,自己去想清楚。”我妈打人是有讲究的,只用细藤条,只抽手脚,不打身上和脸,又疼又不伤。哭完,红的地方再抹一下红花油。如果不哭,就打得更厉害,一定要我哭,怕憋坏了。有一次我去游戏机厅,被我妈逮了个正着。她叫了我一声,瞪了一眼,就扭头回家了。我知错了,跟着回家,准备接受严厉的处罚,结果没有,只是表现出遗憾、失落。我妈从不随便打人,但是该打的时候绝不手软。所以,我也慢慢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行的。她怕我在外面学坏了,很多小孩就是打游戏不读书的。慢慢我就形成了一个自我管理的尺度和标准,不让我妈操心,尽量让人放心。我妈没读两年书,乡下妇女,一个人带四个娃,相当不容易。现在回想起来,她也做了一些不对的事,但是大原则没有犯过错误。总的来说,我妈给我设置了一些规矩,只要不违背这些规矩,就没有问题。这是个相当宽松,但也比较明确的范围,在范围内,我自己野蛮生长。比如作业,我不能不做,但是怎么做,做多久,什么时候做,全由我自己安排。她也不检查,不会检查。考试成绩多少,她也不关心,只要用心学习就行。她更关心我的身体,因为长得比较瘦小,怕长不大。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有效的管理孩子的思路和方法。作为母亲,我妈是相当成功的,自己不懂什么东西,儿子却能考上名牌大学。这就说明,教育和知识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和管理的智慧有关系。管理智慧,不能通过大学学到,而是个人认知和人生经验综合的结果。今天的家长们,绝大多数都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一些还上了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读到硕士、博士。但是,她们可能在怎么教育孩子上有犹豫,有焦虑,无所适从。这是为什么?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现在信息发达,家长们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有很多种选择或者观念在影响。但是,她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有方向,那也是别人给她定的方向,而不是自己深思熟虑后所作的选择;或者是草率,思考不充分的选择。她们总是担心,自己的选择会出错,从而耽误孩子的未来。正因如此,家长们就很难接受孩子的失败、挫折或者不确定性,好像每件事都非常重要,不能出任何差错。这样的话,其实也就是每件事都不重要了,没有轻重主次之分。结果,就变成了无头苍蝇,走一步算一步,步步惊心。同时,家长也变成了可怕的怪兽,控制欲极强,不敢让孩子脱出自己的五指山。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不为过。这样的家长,往往是极为焦虑,甚至暴躁的。平时可能在单位里是呼风唤雨、很好相处的人,但一到孩子面前,稍不如意就大变样。很多育儿大V都讲过这个问题,但没讲到点上。家长本身没有问题,其实就是在教育事务上的无能,控制情绪、心理咨询不解决问题。只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人才会失控或者焦虑。无能不可怕,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再去学习、实践、改进,补足自己的弱项。我读大学的时候,就会哄小孩。我就是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然后在现实中尝试运用,观察小孩的特点和行为方式。好多人喜欢奶声奶气地和小孩讲话,但其实小孩并不认为这个方式很好,他们是通过观察神情、眼神、眉宇之间来判断你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真假、善意、恶意,都瞒不过他们。所以,你就是骂、打小孩,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管教,而不是泄愤的、气急败坏的,那么都能感同身受。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反之,即使不打、不骂小孩,但是表现出一种漠视、痛恨或放弃的感觉,也会伤害到孩子。最重要的是方向,而不是具体的方法。方法可以学习,可以改进,但家长教育孩子的心情始终是第一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自己的自私中跳出来,真正去思考,什么才是对孩子有利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焦虑或者愧疚感,去做一些没有太大意义或者有害孩子的事情。成绩,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在家长眼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它该有的地位。将心比心,如果单位领导要你无止境地加班,还要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的工作状态,却不给你相应的奖励时,天天追着你要绩效,24小时盯着你工作,安排这安排那,你怎么想?很多事情,本来很简单的。但是家长的戏太多,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想到小升初失败、中考失败、高考落榜,人生潦倒穷困,越想越害怕,越害怕就越不敢放手。这不是无能,是什么?有一种境界,叫豁达。豁达不是想想就有的,得学习、得经历、得思考。当今的家长们应该忍住呕吐,看看会发生什么,是不是真的朝最坏的方向去了。通常来说,都不会,一次两次的失利,反而是重整旗鼓的机会。谁的人生,不会有挫折,不会有失败,不会有实现不了目标的时候?这一次没做好,总结经验,争取下次做得更好,不就行了吗?别用固执僵化落伍的思维,去看待潜力巨大的孩子。所以,学会放手,给孩子留出充分的空间。再好的苗子,没有空间,也会被挤坏的,不是吗?举个例子,是我被问过一个问题:孩子换了老师,老是说老师不好,要怎么开导?我就会奇怪:为什么要开导?孩子认为老师不好,说老师不好,不可以吗?如果不允许讲老师不好,那么会不会让孩子以后不再讲真心话?如果不能和家长讲,孩子是不是会选择和同学讲?这件事,对于孩子有重大的影响吗?值得消耗一次问我的机会吗?虽然她可能对此很焦虑,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扣分的问题,一点也不重要。如果需要开导,我自然有开导的法子,但是我的操作是有我个人烙印的,也就是模仿不来。没有内化,模仿的,就会适得其反。我很早以前就意识到这一点了,书里写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和思想,但我运用不来。因为我的境界、层次不到,只能东施效颦,非常别扭。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修身齐家。身修到位了,家也就齐了。也就是说,家长因为教育孩子而焦虑的时候,该好好考虑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层次了。我不想忽悠迷途的家长,我对割韭菜没兴趣。买点育儿书,看点育儿文章,模仿一下就能教好孩子了吗?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凡是珍贵的事物,都必得经过重重障碍才能获得,更何况培养是未来的主人翁。家长不提升自己,就天天管鸡毛蒜皮。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立足于己,才是教育孩子的出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不孝顺父母也有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