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和生活哪个更重要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2017-04-01 22:21
来源:
心理FM
深夜十点 与你相遇
世界和我爱着你
来自心理FM主播:流宁
↑ 听 ↑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本文已获授权
一年又去四分之一多,各大城市又开始发布幸福指数。
但我们的幸福指数似乎已陷入怪圈:收入越来越高,但幸福感却越来越低。
为何越富有反而越不幸福?因为追求幸福的方法错了。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你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当你越依附某个东西、某件事情、甚至某个人时,你的幸福指数就会越低。
/ 1 /
出人意料。
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
不是时鬓的经济学课程,
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
而是沙哈尔主讲的“幸福课”。
“幸福课”为何在哈佛大受欢迎?
“因为大家过得越来越不幸福。”沙哈尔说。
越来越富有,却越来越不快乐——已成为全球性现象。
央视2013年搞了个“你幸福吗”的调查,
发现老百姓的幸福感随着经济增长却在下降,
最发达的北上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反而很低。
为何越富有反而越不幸福?
沙哈尔说:“因为追求幸福的方法错了。”
以失去自我的方式追求幸福,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
/ 2/
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
我们通常以两种方式“失去自我”。
第一种是“生活给别人看”。
漫画家朱德庸对此有段精彩描述:
“他穿时尚衣服是为了让别人看,
他开的车也是为了让别人看,
他买别墅也是为了让别人看,
他从事的工作也是为了让别人看,
他的孩子送名校也是为了让别人看,
他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展现给别人看自己的品味或成绩或格调,
所思所想都是以他人眼光作为唯一标准。”
为了刷出“比别人能干”的存在感,
我们终于活成了“别人眼中牛逼的人”。
第二种是“看别人如何生活”。
别人有了豪车,我也想要豪车;
别人有了别墅,我也想要别墅;
别人孩子读名校,我家孩子也要读名校。
为了过上“别人家的幸福生活”,
我们终于活成了“跟别人一样牛逼的人”。
/ 3 /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
有一个美丽的食人岛。
这岛上不仅景色绝美,
还有丰富的淡水和食物。
躺在沙滩上晒着阳光,
人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可到了夜晚,岛上湖水就会变成强酸,
把人与动物全部消融掉。
食人岛是一个隐喻,指的是那些看似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东西,其实恰恰是“吃掉我们”之所在。
有人说:
“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钱,有了钱就幸福了。”
有人说:
“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权,有了权就幸福了。”
有人说:
“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名,有了名就幸福了。”
但最终的结果是——
得到钱之后,我们期待更多的钱.
得到权之后,我们期待更大的权。
得到名之后,我们期待更大的名。
得陇望蜀,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通往幸福最大的障碍,正是我们对外物苛求太多。
/ 4 /
《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
是梁漱溟先生的晚年口述。
梁漱溟认为:人要幸福,需解决三大问题。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
然后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
最后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问题。
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就是解决人的温饱问题。
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为人上下级的问题。
但前两者的解决,并不能让人获得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第三层面——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问题。
“真正的幸福从不依赖于外在的事物,
而是内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
爱因斯坦说:“同一层面的问题,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解决,只有在高于它的层面才能解决。”
在物质层面,永远无法解决幸福的问题。
幸福的问题只有在内心的层面才能解决。
约书亚·贝克尔
/ 5 /
他叫约书亚·贝克尔,一个高富帅。
掌管150家店铺,拿着7位数薪水,
有一个美丽妻子。20多岁就买了豪宅名车。
听着是不是很牛?其实他是生活的大输家。
读大学时,约书亚觉得,
“富裕就是每年挣5万。”
毕业后,他很快拿到了5万。
“但我并没有觉得富有。”
这时,他觉得富裕就是每年挣8万。
一年后,他年薪达到了9万。
“但我还是没有觉得富有。”
这时,他觉得富裕就是拥有豪车。
于是约书亚成了工作狂。
一周工作80小时,一年工作362天。
28岁时,约书亚就成了公司高管。
拿着7位数薪水,掌管150家店铺,
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地成功:
一身名牌,住着豪宅,开着名车,
随手一挥就能拥有想要的一切。
他以为拥有这些后,生活会更幸福。
“但幸福感好像一点都没增加。”
实际上,他的生活非常糟糕。
身体不好,每天需要服药入睡。
妻子在抱怨:你还像个丈夫吗?
儿子在抱怨:为什么总不带我出去玩?
母亲不抱怨,因为已经生病进了医院。
除了赚钱,他完全成了家庭的局外人。
那一年,一个月里,
约书亚家发生了两件大事。
首先是,他母亲去世了。
接着,妻子向他提出离婚。
约书亚感到无比伤心和挫败。
失去,让约书亚开始反思:
“过于追求物质,我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
反思后,约书亚决定实施“断舍离”,
他把家中所有物品打包放在盒子里。
每一天,只拿出这天所需要的东西。
第一天,他解开了床单及洗漱用具,之后是一些衣物。
就这样生活三个月后,他发现:
“竟然90%的盒子都没打开。”
于是,约书亚把这些东西统统捐赠。
美国家庭平均拥有约30万件物品。
但约书亚的生活里只有288件。
“留下来的每一样都不可或缺。”
这样的极简生活,
约书亚不但没感到空虚,
反而觉得内心越来越充实。
他辞去了7位数的工作,
但从此拥有了大把时间:
精心做一顿美食,
约朋友喝下午茶,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作家,
现在,我终于拾起了那支笔。”
两年后,约书亚成了畅销书作家。
“我丢掉了90%的东西,生活却幸福起来。”
/ 6 /
1845年,著名学者梭罗,
只带了一把斧头,
到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
独居了2年零2个月零2天,
以验证自己所悟出的人生真谛:
“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
不再戚戚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
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体验结果,正如他所说:
一个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幸福与否,并不取决于外在东西的多少,
而是取决于一个人内心的生活态度。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自足,幸福的自足就是无求于外物,而自满自足。”
/ 7 /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
不是深山老林,而是人群。
二战时,希特勒检阅部队,
一位将军拍马屁:“元首,您瞧,下面的人真多呀!”
希特勒说:“不!我一个人也没看见,我看见的只是人群!”
希特勒一语道破天机:
“要想让人疯狂,
就得让每个人消失在人群里。
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意志,
没有自己的灵魂和追求。”
所以,人想要获得幸福,
首先就要步出熙熙攘攘的人群,
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观念里。
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真正的自己。
“成功有两要素:
外在成功与内在成功。
物质成功是可测量的外在的成功,
是低层次的自由,
而思想上的成熟与自由,
是高层次的内在成功。
幸福往往来源于后者。”罗素说。
/ 8 /
我们通讯有了手机,
但忘带手机我们就六神无主,
吃饭的地方没有wifi,
我们就会如坐针毡、食之无味。
我们爬楼有了电梯。
但从三楼下到一楼,
如果电梯迟迟不来,
我们就会焦躁不安。
我们的夏天有了空调,
但如果某一天停电了,
我们就觉得简直没法活下去。
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的幸福已经不受控于自己,而是受控于外物。
古时候没空调、没电梯、没手机,
但古人照样活得“不亦乐乎”。
可见,外物的充实并不可靠,人生的幸福最终来自于自己的心灵。
普希金说:“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以内心的宁静作为基本特征。”
/ 9 /
明慧和尚在深山修行。
他每次打坐快入定时,
都会遇到大蜘蛛来捣蛋,
使他无法安然入定。
明慧十分苦恼,便向师傅求教。
师傅说:“你拿一支笔,等蜘蛛出现时,就在它肚子上画个圈,看看它是何方怪物。”
再次打坐入定时,蜘蛛又来了。
明慧便用笔在蜘蛛肚子上画了个圈。
画完蜘蛛就走了,他也安然入定。
明慧出定一看,发现圈在自己肚子上。
这就是佛家所说的“魔由心生”。
获取幸福的最大困扰,往往来自于我们自己。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于你多大程度上可以摆脱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是来自于心灵的丰盈。
文字为「拾遗」编辑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标题《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于多大程度可以摆脱对外界的依附》
享受当下的生活状态也很好,不是吗?
主播介绍
@“流宁”
温暖不油腻,清爽不紧绷的优质女声
文雅知性的主播一枚
可爱干练的老师一只
闻声如面,你 能听到她的真实!
用声音抚慰疲倦,陪你入睡
晚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曾经的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到今天的延迟退休,每一次变化都得到百姓的支持。有人开着卡宴唱着歌,有人光着膀子拖着车,却被媒体赞赏。三十年贷款买的房子,烂尾了,可是贷款每个月都要按时缴纳,做个诚信的老百姓。最近知乎很火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晚婚甚至不婚?2、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育后代?3、为什么现在社会呈现一种倾向: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4、结婚率、出生率创下42年最低!为什么90后大都不愿意结婚?5、00 后比 90 后少了 4700 万人,这反映了什么问题?6、出生人口 4 年下降 43%,下降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7、2003 年以来结婚人数首次低于 800 万对,超 30 岁结婚人群占比近半,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看看这些问题,难道心里就真的一点逼数没有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 ,就是社会上的焦躁抑郁情绪越来越重。我上个月和朋友聊天,本来一个充满朝气精神小伙,突然蔫了吧唧的。我问:咋啦,被人给煮啦? 之前不是卯足了劲工作,说要存钱买大房子吗?他说累,想想未来,更他娘累。买了房又怎样?后面还贷、落户、孩子上学,样样都是扒皮抽筋,得活成一台机器,运转一辈子,不能停......想到这,就什么都不想要了。当我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时,就有一种支撑突然崩塌了的感觉.... .不想那么累,真的,像驴一样努力又有什么用?对于社会底层,生存是非常艰难的,房贷,负债,婚姻,以及疫情下的各种压力,导致大部分人的工资只够维持基本生存,所以年轻人都选择躺平、低欲望活着,因为实在卷不动了。大部分轻松的、躺赚的、暴利却合法的生意,早已被地方势.力联盟,瓜分完毕。留下给普通老百姓的,大多是吃力的、难度较大的、竞争激烈的、利润微薄的卖力生意。好不容易找到好挣钱的路子,也会很快被盯上,这碗饭你不一定吃得久,吃得稳。部分财阀还会培养优质的年轻人或寻找底层的凤凰,作为联盟利益代表,参一脚。上面制定规则,然后鼓励下面适应规则,结果导致穷人越来越穷。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穷人,需要大量的穷人,所以有人想你穷下去,世世代代穷下去。90%勤奋努力的人养活了10%不劳而获的人。而这90%的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另外10%的人活得更好。然后这10%的人绞尽脑汁,不断的去设计各种规则来限制、控制90%的人。富人的财富都来自于穷人的劳动,穷人越努力,富人就越富有,这才是所谓的勤劳致富。为什么很多普通人辛劳一生,仍然挣不了几个钱,其实不是因为这些人不上进,不努力,而是因为这一切都是被设计好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这个世界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者来干活,有人专门设计了很多返贫的陷阱,让大家很难跨越这个节奏。首先学校是不会教你怎么赚钱的,你学的那些东西其实都是为了让你变成了90%的一部分。工资,只是奴化人性的一种手段。当你接受了工资的概念那一刻起,你的思维就已经被套上了枷锁。好不容易你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年,有了一点点积蓄,又设计出房贷车贷,把你未来的几十年都掏空。你通过车贷房贷获得了车子,房子,你得意洋洋,却不知道你陷入了一个圈套。然后你就得每天早出晚归,忙到停不下来,你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其他的东西。让你余生都只能是为了糊口,不能停下,且无翻身之日。富人最大的财富,不是豪车豪宅,也不是乱七八糟的存款文物,富人最大的财富,是穷人。活了30多年的我终于明白,我们这一代人真是陷入了一个圈套。在外拼命打工,抛妻弃子,四处奔波,即使透支身体也在所不惜,就是为了挣俩钱,为了遇事不求人,为了生活能体面点。结果挣来的血汗钱,还房贷,还车贷,进医院,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穿,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生活也是一地鸡毛。即使以后有了孩子,他们长大以后,又何尝不是走上了我们的老路。如此这般循环往复,整日忙忙碌碌,心力交瘁。没有时间考虑为什么?有了学区房,在旁边的学校上学,就能跨越阶层了吗?醒醒吧!社会是已经即得利者的!我们是时候该考虑一下了,我们拼命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养家糊口,还房贷,还车贷,把身体累垮了再去医院,治好了继续干,好不了就只有死路一条!我发现有些人就是愿意去憋大招,卧薪尝胆,想着年轻的时候吃吃苦老了就享福了,你不觉的这句话很傻比吗?初三努努力考上高中就轻松了,高三再努努力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工作时努努力,升职加薪就轻松了!买房买车一开始压力很大,还完房贷就轻松了!孩子结婚需要家里出钱,咱省吃俭用几年以后孩子挣的多,咱就轻松了。孙子出生,咱帮忙带带啊,等孙子上幼儿园咱就轻松了。我现在70岁了,再给孩子帮衬点,再过几年上天堂我就轻松了。你年轻的时候忍辱负重老了以后就能负负得正荣华富贵了?老板天天给你画大饼你觉得不过瘾,非得自己给自己在画一个老年大饼?你现在过的是有多不幸福才能让你觉得风烛残年的时候能补回来?我在这里没有传递所谓不良的价值观,无论你选择朝九晚五还是浪迹天涯切记,别把希望和焦虑全放在未来。我老了以后可能会孤苦伶仃,所以我现在要做点什么!我老了以后可能会荣华富贵,所以说我现在应该做点什么。千万别这样,你对未来所有的焦虑跟希望请全部放在今天,你的过去全部都是假的!你的未来也不一定会到来。你就摸摸你自己的良心问问自己,你今天过得咋样啊,就到此为止,你再多想一点就是蠢。千万别信西方那一套什么多做好事了S了以后能上天堂。你只要活在今天这24小时里,你现在就在天堂!不信的话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说你这辈子不谈恋爱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孩子不内卷,那么你真正会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之前有一位网红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呼吁保护北极熊的视频,他说,北极熊的落脚点越来越少了,但他游不动了,就再也没有北极熊了。那一开始听到这话,心里都会产生了一种罪恶感,但是看到一位网友的评论,就突然间悟了。这位网友说,房价高涨,貌似我也变成了漂泊的北极熊,没有落脚之处,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不舍得开空调的我,却需要承担全球变暖的责任。海边一次没有去过,海岸的垃圾却成了我的错。小时候提倡不吃鱼翅,可是唯一一次见过鱼翅啊,也是在电视广告里。那究竟是谁让北极熊流浪,又是谁让我无处落脚呢?我只是平凡的生活在我的一亩三分地,那为什么罪恶却要我来平摊?3%的全球富豪消耗了65%的资源,就呼吁97%的普通人节约资源,那最后节省呢?给富豪们使用?那有网友说啊,我节约了20年的水都没有他们一次高尔夫草坪保养用的水多,那当我知道卡戴珊家的水龙头从来不关的时候啊,节约用水跟我就已经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啊,这叫什么?这叫富贵不能共享,罪恶啊,却要平摊。今天就写到这里吧~也不知道这篇回答有几个人能看到,有缘看到就点个赞吧!有些内容太露骨了,这篇我删了40%才才发出来,不然过不了审,想看完整版的去公Z号:大叔江湖随笔穷二代闯江湖,纵横商海,小有成就。专注人情世故,人际交往,喜分享社会经验,灰色文化。累计为3000+人解答过人际、送礼、职场等难题。私人号:A3654826点赞+关注一定让你走好运,关注大叔带你看透社会本质!!!}

2023-04-27 21:46
来源:
心情和感悟发布于:广东省
现在人不缺吃、穿、用,为什么幸福感越来越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随之提高,甚至有些人感到越来越不幸福。那么,现在人为什么没有幸福感呢?
首先, 经济压力:
现代社会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为了生计而忙碌,缺乏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使得许多人感到不满和焦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许多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赚钱,这使得他们缺乏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导致幸福感的降低。
2. 社会压力:
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需要不断地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使得许多人感到压力和焦虑。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需要不断地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使得许多人感到压力和焦虑。这种压力和焦虑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3. 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复杂,人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如亲密关系、家庭关系、职场关系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人们感到困惑和不安,从而影响他们的幸福感。
4. 心理健康问题: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压力环境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这些问题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从而降低他们的幸福感。
5. 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的生活质量虽然提高了,但是许多人仍然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问题等生活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6. 人生意义:
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但是许多人缺乏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这使得许多人感到空虚和无助。这种空虚和无助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价值观念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这些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从而提高自己的幸福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质和生活哪个更重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