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咬人需要打疫苗吗乱咬主人该怎么教育呢!


余音人类的问题,请人类自行承担!不要连累“宠物星球”的成员。爱宠人士与面对宠物不堪其扰的人群,天生就是两个水火不容的派别。最近,这一“旷日持久”的矛盾在青岛北村新苑小区爆发了。起因是该小区在12月1日张贴出的一张《禁养宠物通知》。通知大意就是勒令该小区养宠居民速速将自己的宠物送走,否则将“暂缓发放年底分红、补贴”,甚至提到要把宠物“强制带离”。/新闻图片该通知一出,不仅点燃了小区内养宠人士的怒火,更是登上微博热搜,引爆爱宠人士与厌宠人士的交锋。有人激动回应:“谁敢带走我的狗,我跟他拼命!”也有人支持物业做法:“早该治治那些养宠物的人了,建议全国推广!”对于宠物主人来说,日夜相伴的宠物早已成为自己的家人,怎能轻易送走?更何况,养宠是个人权利。物业既没有在居民购房时签订禁养宠物公约,也没有相关法律依据作保,半路杀出这样一则通知,任谁也无法接受。但是,物业定出这样的“规矩”也并非全无道理。根据该小区物业副经理王广旭介绍,小区养犬数量多,已经多次发生犬只伤人事件。尽管如此,不牵绳遛狗的行为也丝毫没有收敛。除此之外,宠物叫声扰民、随地大小便等问题都让该小区居民强烈投诉。好话说尽还是屡教不改,这时似乎只剩“硬性禁止”这条路可走......这些宠物,到底该何去何从?/图虫创意面对这项通知,有人愤怒抱怨,也有人拍手称快。物业的这项禁宠决定,你怎么看?对于这项规定,新周刊APP编辑部内部也发起了热烈讨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温和政策无法倒逼文明,别让狗主人逼疯更多人了发声者:扭蛋宠物有许多类别,能乱窜、随地大小便、惊扰行人的,大多是犬类,以下就暂且用狗狗来代指所有宠物。如果说按照对狗狗的喜爱程度来划分人群,应该可以分为爱狗人群、厌狗人群与中立人群。我自认为属于中立人群,甚至觉得狗狗挺可爱。但在看到这则通知时,我表示理解投诉居民并且赞同物业做法。原因很简单,别人养狗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带来一堆麻烦。这样的情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搭乘电梯,开门后突然窜进一只“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的大狗,吓得电梯里的人一动也不敢动。不牵绳子的狗主人还在一旁笑道:“我家狗很温顺,不会咬人的。”虽然它可能真的不咬人,但是它的体型、动作、叫声的确能吓到不少人。年轻人都得吓一哆嗦,更何况是老人、小孩呢。/新闻截图如果要制定养狗公约,就要作出非常详细的规定。比如,主人遛狗要避开通勤时间、主人要牵好狗绳,防止狗狗触碰到别人......就算如此详细的列出,执行效果也是个“未知数”。硬要带狗一起挤电梯,“没办法,我家狗狗就是喜欢早上出门,其他时间都不行”;就算主人牵着绳子,狗狗也往别人身上扑,“没事儿,它就是喜欢你”......此外,还有随地大小便的问题。小区路上,随处可见一坨新鲜到还在冒热气的狗狗排泄物挡在路中间。更可笑的是,有时旁边还扔着帮狗狗擦过屁股的纸。主人“讲究”到可以给狗狗擦屁股,怎么就不能稍微维护一下您自己的居住环境呢?有人说,多安装几个摄像头,被拍到违规的都缴纳罚款不就行了?说着容易,实施起来就难了。小区里不是所有位置都能安装摄像头的,不仅要考虑住户隐私,还要保证监控数量的合理性。况且狗狗灵活,随便找个位置就“干大事”了,镜头捕捉也困难。还有人建议找几个保安巡逻,拜托,为了几坨排泄物增强这些人力成本,我都替物业感到不值。事实证明,不论是制定养狗公约,还是设立各种罚款制度,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狗主人“以狗为先,旁人靠边”的想法。强烈建议,那些自己还没“进化”出素质的人,先别养狗了!/图虫创意况且,这些还只是一些“小麻烦”,如果出现更严重的情况,该如何追责?比如新闻中频现的狗伤人事件。一只狗的咬合力是人类咬合力的十几到几十倍,可以咬穿肉,深入骨。如果人被其咬伤,后果会非常严重,想想都觉得可怕!你以为狗只会咬伤“外人”吗?近日成都市发生了恶狗伤人致死事件。更可怖的是,该狗咬死的是养了自己几年的主人。所以狗主人说的“我家狗不咬人”,还能信吗?狗毕竟是动物,天性中就有“狂野”成分。单凭主人几句话,根本安抚不了畏狗人的恐慌 。/图虫创意就像青岛北村新苑小区物业介绍的那样,该小区“已经多次发生犬只伤人事件”。这说明,普通的“狗患”已经上升成为影响居民生命安全的隐患。面对这样的情况,就算你骂我没爱心、太冷漠,我也必须为自己与家人的生命健康作斗争。狗主人自己拿狗当宝贝没错,但如果让所有人的权利屈居于你家“狗权”之下,抱歉,我做不到。再看物业这项禁宠决定,就是个“大写的”无奈。如果之前的温和政策有用,能够协调好居民间的利益,他们又何必冒着背负骂名的风险强力禁宠?到底应该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还是应该放纵狗狗及其主人所谓的自由?物业选择了前者。以暴制暴固然不对,但如果可以让狗主人因此而正视问题,也未尝不可。物业的脑回路,踩中无数违法的雷发声者:颖宝刚听到“青岛一小区禁养宠物”标题时,我十分震惊:物业的胆子可真大,敢在“敬畏生命”理念逐渐受到重视的当下,挑战社会公理。细看“禁养宠物通知”后,我更是白眼翻到后脑勺——短短的两三百字里,就有5处不合理,甚至违法的地方。足以看出,定下“规矩”的物业人员,既不讲人情味,也不考虑可行性,更抱有“自己是小区皇帝”的心态。第一,“宠物”涵盖范围很大,包括猫、狗、金鱼、鹦鹉、龟等哺乳纲和鸟纲动物。到底是所有宠物都禁养,还是特指某几种?通知里没写明白。但从后文“噪音扰民”“粪便污染环境”中,可以推测重点指向犬类。如此便有第二个问题,物业有为文明养狗的业主考虑过吗?物业的禁宠行为,完全不符合当今的“爱宠”潮流。/新闻截图他们与狗狗长期生活在一起,已经培养出深厚的感情,甚至将它们当作孩子一样宠爱。同时,他们出门会栓绳子、带着收拾粪便的纸巾。如此高素质的人,却被粗暴归入“不守规矩”的行列、被剥夺与“毛孩子”相处的权利。请问物业,这尊重人吗?通知提到,小区“禁养宠物”的理由,是“接到多数业主反应……宠物噪音扰民”。且不探讨物业“照顾业主情绪”的观点,与“剥夺业主养宠权利”的做法是否自相矛盾,单就“制造噪音”的主体,就不只狗狗一种——隔壁家的顽皮小孩、用大音箱播放音乐的跳舞大妈、大声争吵的情侣……他们发出的,可都是高分贝且让人头疼不已的噪音。按物业的逻辑,是否也要发布“禁止大声讲话、外放声音”的通知呢?通知提到的“一经发现报相关部门依法处理或将宠物强行带离”,是违法的。宠物属于公民的私有财产。《民法》规定,故意损害他人财物,属于违法行为。物业暗示的“将宠物强行带离”行为,涉嫌侵犯公民财产。物业可以订立“规矩”,但居民也有不执行的权利。/新闻截图往深一层想,狗狗被物业强行带离后,会被如何处置呢?是送去宠物医院、志愿机构,还是我们最担心的“人道处置”?尽管最坏的结果还没发生,但我们不得不提前考虑,“虐待动物”的发生概率。2017年,人大代表朱列玉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反虐待动物法》的立法议案。虽然议案没能通过,但也反映出人们对“虐待动物”行为的重视、日后的立法趋势。第四,据法律人士,物业发布的“自治性文件”与法律法规相抵触部分应属无效。另一方面,据《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有居住场所的居民,都可以养狗(每户限养一只、烈性犬除外)。这么看来,一整份“禁养通知”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业主们完全可以不执行。第五,也是最阴阳怪气的一点——物业用“暂缓发放年底分红和物业补贴”来威胁养狗的业主。插播一条冷知识,据《物权法》,小区公共区域及配套设施产生的收益,比如电梯广告收益、对外开放的停车场收益等,归全体业主共有。除去小区维护费用后,赚到的钱,物业得按比例返还给业主,俗称“物业年底分红”。不返还的话,是违法的。快回去问问自家物业,钱都用去哪儿了、还剩多少,别说是我教的。所以,青岛的这家物业,你们无视并“扣下”法律规定的业主权利,甚至反过来威胁业主,这不是挑战社会正义吗?不怼你们,还能怼谁?狗狗虽然不是人,但物业是真的“狗”发声者:王中中“它经济”有多盛行,用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为9915万只,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024亿元。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社交需要也被称之为归属与爱的需要。现代科技发展已经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单体独立生存的需求后,以“孤独”为标签的年轻群体选择将这一情感需要投射到了宠物身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养宠大军,铲屎官也成了他们最喜爱的身份象征。/图虫创意养宠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了一场不求回报只求陪伴的“爱的投资”。在伴侣动物很普遍的城市里,养宠人士和非养宠人士最需要的是互相理解和尊重。小区物业这种不可理喻的一刀切做法,显然伤害了一直在努力为宠物友好社会化的铲屎官们,也加深了两者的矛盾。在城市养宠并不容易,带宠外出甚至得打醒十二分精神全程保持警惕。躲避人群,做好牵引,及时清理宠物粪便,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每个严格遵守的铲屎官,都深知一点比起和人解释“我家狗不咬人”的无力,更重要也更有效的方法是行动。毕竟遛的是狗,看的是主人的品性。不文明养宠行为固然存在,但连坐行为“惩罚”全部养宠一族大可不必。更何况,一个小区哪来定生死决去向的权力?张嘴就来“将宠物强行带离”、“报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只会激化问题。任何公共决策,公共管理事务,都要尽量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公平,最大程度聚焦权益的“最大公约数”。/图虫创意倘若你真和他“论法”,目前《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处理方式其实早已列得清楚。“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扣押犬只,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按着小区物业的方法来,才是违法行为。物业对法律的无知,暴露的是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懈怠和不真诚。不想设身处地解决问题,而是简单粗暴把矛盾转移到业主身上,放完火就跑。物业本应是小区业主的服务者,但在这件事中,它却变成了业主的管理者,甚至有“权力”强硬出台侵害业主正当权利的“通知”,而这一切,竟然还受到了很多业主的支持。假如今天物业可以禁止业主养宠,那么,明天物业是否可以限制业主的更多行为?想象一下,物业贴出通知,要求某日前,因为害怕辐射,所有业主必须将家里的电视送走,这时候又会有谁支持这些举措?饲养宠物行为确实需要规范,不文明养宠也确实需要治理。但这一切都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不能以侵害公民的正当权利为代价。愚昧可笑的“禁止”思维不可取,因为,法无禁止即可为。一轮集合居民感受、物业想法、宠物主人意见以及法律科普的讨论结束后,我们发现:一方面,这项通知让部分文明养宠者为所有不文明行为买单,实在无理;让那些没有制造过麻烦的宠物成为物业“一刀切”政策下的“刀下魂”,实在可怜。另一方面,这项通知让那些曾被迫与宠物排泄物同电梯、晚上睡觉时被几声“狂吠”吓醒的厌宠居民拥有一个良好生活环境,还帮他们清理了安全隐患,实在有用。看似是争论养宠问题,其实是在谈论人的素质问题。在社会文明进程中,总有一些不符合正确趋势的群体,而这一群体恰好在养宠方面突出反映出来。这一次,该物业虽然充当了一个“愣头青”角色,其通知可能最终也会不了了之,但如果能引起更多人对于养宠素质的反省,姑且算他有些贡献。毕竟,历史车轮都是在一次次矛盾激化过程中滚动向前的。统筹:余音撰文:颖宝、王中中、扭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鹦鹉咬人需要打疫苗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