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反映孩子写作业慢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作业不认真怎么办?

文 / 董小琳亲,开学一个月了,你和孩子还好吗?今年,我家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上了3年幼儿园,应该不难适应小学生活吧。”“听说现在小学都不留书面作业了,那岂不是比幼儿园还轻松。”“数学老师说,第一个学期只要求20以内的加法,儿子完全没问题呀。”结果,从开学前准备,到第一次家长会,第一次老师家访,第一次在群里被点名……这一个月,把我之前对小学生活的所有设想,逐个敲破。“儿啊,今天语文课学什么了?数学课老师说什么了?哎,你别跑呀。”“大宝,怎么别人能在课上写完作业,你就不行呢?”“咱能稍微认真一点吗?温完功课再玩,好不好?”每当收拾完书包,闭上眼睛平躺在床上时,那感觉真心是——心~力~交~瘁!如果说,面对“幼升小”,大人尚且如此不适,孩子能好到哪里呢?道理没少讲,甚至都用上了武力,可人家该拖还是拖,该玩还是玩。还有招吗?今天,我想跟你聊3个方法。亲身使用后,我竟然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到家就复习、预习、写作业,等收拾好后才去玩。如果你刚好也有同样的烦恼,不妨就花几分钟,一起来试一试。一、心不在学习上,到底是谁的问题?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巴掌拍不响,事从两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是单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味地教育、苛责孩子,效果并不理想。“难道我管他还管错了?”先别着急。我们先来弄清楚: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1、两个世界如果一个孩子,从不耍脾气、不任性、不闹着要这要那,还会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反过来安慰你,你会有什么反应?这,还是孩子吗?!没错,孩子,是有其自己特有天性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两个所在。蒋方舟曾讲过自己当大队长时的一件事:那时她的“工作”就是在学校门口检查同学有没有戴红领巾。如果没戴,会被扣两分。然后就有忘了戴的同学,在门口闹着让家长给自己买一条新的:“要不我就被扣分啦!”家长可能会觉得,这个分没什么用,扣就扣了呗。可在孩子心里,扣了分就意味着没面子、被批评,是天大的事。你希望孩子做的,很可能只是你的一厢情愿。而他们心里的“重要事件”,没准你压根儿就没注意。这才导致了亲子矛盾。因此,很多育儿书都讲过:要“蹲下来”跟孩子交流。这里的“蹲下来”,不单纯是降低高度,而是你能真的从孩子们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2、孩子的视角那么,孩子眼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当然是「玩」了。万维钢在解读《园丁与木匠》时,曾说过:六岁以下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认字和学加减法,而是充分地玩。这句话里有两个关键点,需要你注意:一是年龄。我没有说,进入小学的孩子,还要以玩为主。但是在入学前,给孩子提供轻松愉快的探索玩乐空间,是明智家长们的选择。二是对孩子来说,玩就是学。如果你认为,疯玩谁都会,是典型的不务正业,就大错特错了。论玩,你有可能还真比不上孩子。《社会动物》一书中,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人看儿子和小朋友们玩的“战斗游戏”特别有意思,就要加入他们一起玩。结果,玩了一阵后,他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孩子们的思路:“这帮孩子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最后,孩子们不带他玩了。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在这里,只有这个人在“疯玩”,而孩子们是在“学习”。通过跟伙伴们打闹,他们知道了怎样互动社交;通过摆弄、拆解、甚至毁坏玩具,他们弄清楚了工具的用法和构造;通过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他们尝试了不同的人生,从而激发出强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些,是还没有条条框框的大脑,最需要学会的本领。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六岁前孩子的视角。那六岁之后,也就是上学了,会有什么变化呢?“该收收心啦。考试成绩决定了你的未来,瞎玩,该为学习让路了。”乍听起来,这话没问题,但还是仅限于成人。别忘了,在孩子的眼里,玩就是学。他们很难理解,什么是“玩给学让路”。3、六岁的新玩法你知道人的大脑,在什么阶段最发达吗?答案是3岁左右。幼儿园入学前后的孩子们,真心是——有无限可能!所有的大脑神经元都彼此相连着,等待“学习”带来的加强,或者是减弱。如果有一条,长久没有被刺激到,就会渐渐地消失。因此,这时的孩子们,会玩得肆无忌惮:看见什么都好奇,拿到什么都想尝试。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六岁,当负责思考分析的前额叶皮质发育起来后,情况就变了。六岁以后的大脑可塑性变低了,却更专注了。其实,这是更适合在学校环境中的学习的改变。可问题来了:既然“硬件”更适合,那为什么辅导功课还这么“费劲”?引得无数家庭鸡飞狗跳?因为孩子专注的,很可能不是你期待的。我该怎么证明,老师教的是应该认真投入的,孩子的兴趣爱好就是旁门左道?比如说,我儿子最近就迷上了折纸,连睡觉手里都得拿着一张纸。那认真劲儿,要是放学习上,就省大心了。可偏偏事与愿违,他每天的书包里,都有新的折纸。很明显,折纸已经占用了他的学习的时间。我该怎么办呢?在说我的方法之前,我们不妨先回到家长视角,看看“辅导作业”的3个常见误区。二、讲作业时,你为什么会心跳加速,生气到崩溃?【原因一】你都会。大人看小学作业,自然是简单得不行。好几次,我催着儿子说:你赶紧写啊~小朋友一脸无辜地看着我说:妈妈,我想着呢。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下次当你要脱口而出“快点”时,不妨提醒自己“蹲下来”。摆在孩子面前的,是全新陌生的知识,他需要集中精神去消化、吸收、掌握。而你的催促,只会打搅他的专注。【原因二】你没时间。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精力、体力的退化,谁的时间都很紧张。于是,我们就把“辅导功课”当成了另外的“一种工作”,把它列进了“待办事项”。而这种用“既定任务”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教育,是很危险的。在《园丁与木匠》一书中,发展心理学教授艾莉森·戈普尼克反复强调说:在子女教育上,我们应该做一名培育花木的园丁,而不是打造桌椅的木匠。也就是说,孩子不是我们工作后的产品,而是在你提供的生长环境中,自然生长起来的花朵。所以我们的责任,不是把孩子打造成考试机器,而是给予他完整健康的人格、习惯,以及面对状况的思维分析能力。那怎么能做到“园丁式”养育呢?答案是,用时间“喂养”。你是谁,比你对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比说教的作用更大,更持久。回到写作业拖拉的问题上:你是否有做事拖拉的习惯?或者总是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辅导功课,做事三心二意?如果不幸中枪的话,我的建议是——放下家长的身段,和孩子坦白自己的坏习惯。然后,两个人互相监督,一起把好习惯培养起来。 【原因三】你不了解作业背后的目的。前面我们一直在家长与孩子之间讨论“作业问题”。实际上,这里还有第三个当事人,那就是学校。老师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你能帮助老师达到这个目标吗?先说目的。有权威统计表明,一位小学教师每天至少要花2-3个小时,来设计、批改、分析、辅导和讲评学生的家庭作业。在时间投入的排名中,仅次于上课。也就是说,作业,是老师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一堂课讲完了,孩子学没学会,就全凭作业告诉老师了。好,清楚了目的之后,我们再说怎么做。“2+1不就是3嘛。”“这都不会,来我给你讲讲。(讲着讲着,题也做完了)”这样大包大揽地“帮助”孩子,可以吗?必然不行。基础做法:让孩子独立完成。进阶做法:检查作业,将错误记录下来。高级做法:定期和孩子、老师沟通作业情况。比如说,我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就发现他的问题大概分成两类。一类是粗心,一类是不会。针对粗心的部分,我会和孩子沟通,和他分享我的方法。针对不会的部分,如果讲了几遍还不行的话,就只能求助于老师了。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头看看,在所谓的“玩”上,我们有没有这三个问题——第一,你不会说“连这个都不会玩”;第二,你不会催他“快点玩”; 第三,你不会指着他的失误说“这个玩错了”。如果换成我,大概也会选择玩。。。所以,如果你能走出3个误区,再加上一些合理的引导,就能很轻松地让孩子专注在学习上了。三、2个小技巧,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爱上作业【技巧一】和孩子定一份日程表。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基本没有时间观念。虽然他们做事很专注,却也很容易陷在一件事里,出不来。因为,他很难想到“没时间”这件事。于是,制定一份日程表,就很有用了。几点放学,几点到家,几点吃完饭,几点开始写作业,几点完成,几点娱乐,几点洗漱……双方协商好后,就按照计划做。如果没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还可以和孩子讨论下——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进度?我们可以做点什么,让日程表更合理?【技巧二】给孩子留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许调整了一段时间,你家大宝的学习效率越来越高,早早地就完成了老师安排的作业。你会怎么做?“真不错,看来这是学有余力呀。要不给他报个提高班,或者再找点别的学习材料。”“学习以外的时间,就让他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吧。”我劝你选第二个。千万别小看了孩子,他们其实什么都懂。第一个做法,很可能会变成——“既然我写的快,妈妈还会给我加作业。那干脆就写慢一点吧。”额……一夜之间,又回到解放前了。总之,幼升小,是一个需要孩子与家长共同适应的过程。除了我们今天说的“作业问题”,还有适应学校生活节奏、同学关系等林林总总的问题。你也可以在家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演老师,我们当学生。通过孩子的言行,你大概就能了解他在学校的状态。同时孩子也能知道,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相信我,肯定比说教管用得多。最后,这张思维导图,能帮助你回顾今天文章的内容。道理讲得再多,也不如实际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加油吧!多平台签约作者,读有趣的书,写走心的文,只为和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喜欢的话,欢迎关注记得点赞留言,转发给您最贴心的朋友欧~教育
社会热点
情感
思想
成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写作业慢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