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带的电加热器器安全吗

保鲜膜国家标准二度延期
  海鲜鱼肉存放冰箱、里热菜热饭,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到。对保鲜膜的,自然是十分关心。10月16日,记者获悉,原定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再次延期实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大市民期盼保鲜膜标准尽早出台,让食品真正实现安全、健康。  新规出台 遭遇两次延期  据了解,《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强制性国家标准于4月17日发布。标准中明确规定:保鲜膜应标识产品的材质或种类、氧气透过率、透过率、透湿量及净卷重的公称值;保鲜膜应标有食品用字样;对于自粘保鲜膜(PVC)应标有“不能接触带油脂食品”、“不得微波炉加热”、“不得高温使用”等使用警示语;如保鲜膜标称可微波炉加热使用时,应标志“可微波炉使用”字样及加热方式、最高耐温温度等内容。  介绍,该标准最早定于去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为给予一定缓冲期,将实施日期延期至日。如今第二次延期,因为行业部门表示现在还需要做相关的,企业没有相关的检测手段和设备,没法提供数据,造成标准无法执行。延期的信息近期将发布公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保鲜膜可分为三类。一种是(PE)膜,主要用于,包括在超市采购的半成品。第二种是聚氯乙烯(PVC)膜,也可用于食品包装,但对人体的有一定影响。第三种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保鲜膜,用于包装熟食、火腿等。  走访市场 三无膜仍在卖  10月16日,记者在大学路北京华联超市发现,该超市有10多种不同品牌的保鲜膜、保鲜袋,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都标明了“食品用”,材质主要是聚乙烯(PE)膜,此外还有少量二氯乙烯(PVDC)保鲜膜。记者在朝阳路的一家超市发现,该超市的食品用保鲜膜多为PE材料。在走访南宁市多家超市、商场后,记者并未发现遭受使用安全争议的PVC材质的保鲜膜、袋。其中,90%的食品用保鲜膜、袋都为PE材质,或是HDPE(高密度聚乙烯)、LDPE(低密度聚乙烯)材质。大部分PE材质的食品用保鲜膜、袋都有“适用于冰箱或微波炉”、“加热时避免直接接触食物”、“含油多食物请勿直接包裹放入微波炉”等标识。  虽然各大商场超市对于销售中的食品用保鲜膜已经进行了明确标识,但是在部分熟食和水果销售摊位,用于包装遮挡食品的保鲜膜仍然来历可疑。甚至有的包装用保鲜膜属于三无产品。  如何选购 市民有点“懵”  “一直以为保鲜膜都差不多,很少注意到还有包生食熟食、油脂非油脂之分,也不知道国家出台了新规定,以后得留个心眼了。”17日,正在超市选购保鲜膜的张女士说。  对于新标中保鲜膜的种种区分,记者随机问询了几位市民,得到的答复也多是“不清楚”。记者从超市一位女导购员口中了解到,很多市民选购保鲜膜时,还是按照购买普通食品的习惯,看日期、价格或是QS标志等。而对于外包装上标注的诸如“不能与高油性食品直接接触”等警示性文字大多没有在意。  记者就食品用保鲜膜的使用安全问题采访了20名市民,9成市民都表示没有专门关注保鲜膜的安全问题及其用途的细分,选购时多注重保鲜膜的规格和价格。南宁市民樊女士告诉记者,买保鲜膜主要是看大小,另外就是看它是否实惠实用,“能摆在超市里出售,就不会有安全问题吧?”  对于《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樊女士表示有困惑:“氧气透过率、二氧化碳透过率……这些东西太专业。希望保鲜膜标准早日出台,市民今后才能参考保鲜膜上特别标注的警示语,根据用途来判定购买什么品种的保鲜膜,让食品真正实现安全、健康。”  面对林林总总的保鲜膜品种,专家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耐高温的PE保鲜膜而不是PVC保鲜膜。并尽量避免食品与保鲜膜直接接触。同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时,尽量采用专门的微波炉加热器皿,避免用保鲜膜直接包裹食品加热。
扫描二维码,在上查看和分享:
按关键词搜索:格物致知-微波爐
最近更新日期:
將食物送進微波爐前,請先看這裡!
微波生雞蛋 老師燙傷眼------()()
神奇的微波爐........()
用微波爐加熱水請小心.........()
微波爐煮水,導致臉部遭沸水噴濺........ ()
蛋進微波爐,雞蛋變炸蛋........()
用容器什麼裝?保鮮膜怎麼包?
哪些容器可以使用?()
把保鮮膜刺幾個洞......()
保鮮膜耐熱嗎?會不會致癌?()
微波外洩?殘存?
超商的微波爐.........()
50公分安全距離......()
會不會吃到殘存在食物中的微波?()
微波爐的安全、烹飪
微波爐的安全手則.........()
巧婦微波爐八部.....()
戰勝微波爐......()
用微波爐解凍,是什麼原理?
微波生雞蛋 曾雅妮老師燙傷眼
【/聯合報/A8版/社會】
【記者王慧瑛/新竹縣報導】
新竹縣竹東國中教英文的美籍男子戴米恩,日前將生雞蛋放進辦公室內微波爐烹煮午餐,爐門開啟瞬間,鼻子及眼皮遭爆裂雞蛋燙傷送醫,他驚魂未定地說:「雞蛋比手榴彈還可怕!」
四十五歲的戴米恩,曾是球后曾雅妮的英文老師,過去是美軍陸戰隊員,體格一級棒,為維持好身材,很注重飲食。本月六日中午用微波爐煮生雞蛋當午餐,卻遭炸開的雞蛋燙傷。
戴米恩說,滾熱的蛋汁噴在臉上,他不斷沖冷水,學務主任熊維強、英文老師吳新運等人陪他到台大醫院竹東分院就醫,醫師診斷臉部有一至二度燙傷。吳新運說,戴米恩擔心破相,幸好復原良好,他調侃自己「stupid!(很笨之意)」
熊維強說,爆裂力量驚人,戴米恩除臉部被燙傷,身上衣服及一旁窗戶也沾到滾燙的蛋液及蛋殼。
「用微波爐煮生雞蛋萬萬不可!」竹東高中物理老師張安順說,雞蛋是封閉環境,微波加熱到高溫時,雞蛋內部呈現高溫狀態,蛋白、蛋黃會膨脹,蛋殼出現裂縫,若繼續加溫,蛋白固化成第二道固體外殼,裡面的蛋黃愈來愈高溫,蛋黃內水蒸氣、空氣分子在蛋白的密閉系統內,壓力不斷上升,最後蛋白固體承受不了而爆開。
張安順說,絕不能將密封食物放進微波爐裡,例如密封的玻璃瓶或嬰兒用奶瓶也易引起爆裂。
一家三C連鎖店彭姓店長表示,有些食物表面或膜會阻止蒸氣向外流,必須穿刺些洞或切縫,讓蒸氣散發,不僅不能使用微波爐加熱生雞蛋,烹調煮熟的雞蛋也要用牙籤穿刺蛋黃二次、蛋白數次,加熱香腸或臘腸也要用刀劃破。
白話科學教室
科學講師:柏克萊大學物理博士葉李華
以往,如果要烹煮食物、加熱任何東西,都得仰賴爐火,從最早的野外起灶,到炕爐鍋鼎,後來演變至瓦斯爐,不論什麼境界,都得仰賴一個「火」字。
走入微波爐時代,從裡到外將爐具翻遍了,卻找不到一絲火的蹤跡。熱騰騰的食物明明在眼前,微波爐內部卻沒有煙也沒有灰燼,連用手去摸,也常是冰涼一片。
咦?為什麼這樣神奇?
微波爐是現代科技的神奇產品,它加熱食物、烹煮美食的祕訣,確實是不用火的,它加熱飲食的能量,來自物體最深處的分子。
一般傳統的爐子加熱方式,熱源來自外部,是用傳導(如燉煮)或是輻射(如燒烤)方式,將熱度傳至食物,由外而內,將它逐漸煮熟。這種方式在傳熱過程中會流失掉許多熱能,而且也容易因為加熱的不均勻,產生食物各處生熟不一的情形。
而微波爐加熱的原理是:在微波爐中裝有一種叫「磁控管」的裝置,這種裝置可以發出波長十多公分的微波,這樣的微波射在食物上,會讓食物內的分子,以每秒二十多億的次數來回激盪振動;分子振動時會因為摩擦產生熱能,足以將微波爐內的食物煮熟。
就如同世上其他科技產品一般,微波爐固然好用,使用不當時還是會有災害發生的。
我有位朋友的奶奶,異想天開地用微波爐烘襪子,不但襪子幾乎全數烤黑,還差點釀成災害。而微波爐中的微波遇上金屬物質會產生反射現象,更可能釀成大災害,所以絕對不能將金屬物質放入微波爐中加熱。現代人你不能不知!
【 /聯合報/38版/繽紛 】
微波爐煮水 有三不
日前在網路上傳遍,對此,泰一電器建議,如果不熟悉微波爐操作者,不妨認明微波爐專用的器皿,可盡量避免意外發生。網路上所流傳的微波爐意外,指一位母親用微波爐煮水後,結果水突然噴濺沸騰,把她兒子的臉噴傷,令網友相當畏懼,新聞讀賣網站特別提出更正,微波只對含水的物質有加熱作用,當使用陶瓷瓶來盛裝水,並以高功率微波瞬間加熱時,會發現水很熱,但陶瓷瓶外表還是冰涼,因此基本上微波爐不會造成噴傷問題。
泰一電器企劃葉春菊提醒消費者,不可在微波爐內使用金屬容器,恐發生微波碰觸金屬後反彈,產生火花損壞電器,發生危險;塑膠製品建議能耐熱達一百二十度,保鮮膜也以挑選微波爐專用為宜;陶瓷容器不宜鑲金邊,若有雕花也不宜長時間使用。至於使用其他的電器煮水,容器的選擇也有不同的考量。如使用電磁爐加熱食物,須用鐵製厚鍋底的容器,有利渦電流轉熱過程,如此容器的溫度與食物相近;而瓦斯爐適用的容器就必須是耐熱材,使容器溫度高於食物。
新聞讀賣網站還指出,很多糊塗單身房客經常發生被沸水噴傷,大部分是使用瓦斯爐煮水,情況是以咖啡杯大小的鐵杯盛裝二分之一的水,當水沸騰時,沒有水的上半部杯壁溫度因直接接觸高於攝氏一百度的火焰,即使杯內水尚未沸騰,但只要搖動杯子,水接觸上半部杯壁後,接觸點的水便瞬間沸騰噴濺,可能爆到臉上燙傷。
【/聯合報】
實驗影片 ()
這是網路上流傳的那一封信............
主旨:用微波爐加熱水請小心
安全小常識-將水加熱
這是一件我們平常都可能發生的事,我想下面這個資訊是所有使用微波爐來加熱水的人都必須注意的。五天以前,我二十六歲的兒子決定要泡一杯即溶咖啡,他將一杯水放在微波爐加熱(這種動作他曾經做過無數次了)。我不確定他設定加熱幾分鐘,但他告訴我他要水加熱到沸騰的程度。當微波爐加熱完畢,他將那杯水拿出來,當他看了那杯水後,他發現水並沒有沸騰,但就在那瞬間,那杯水在他的臉上爆開來,杯子保持完好無缺,直到他將那杯水丟出手中。但由於龐大的能量,使得所有的水都飛濺到他的臉上,他整個臉上都起了水泡,並且至少有1度及2度的灼傷,而可能留下水泡的痕跡,且他的左眼也可能會損失部份的視力。在醫院中,他的主治醫師說,這是相當普遍的意外事件,水絕對不能在微波爐中單獨加熱,如果要用這種方法加熱水,杯子裏應該放些東西,例如木製的攪伴棒或茶包等的東西來幫助擴散能量,無論如何將水放在茶壺內烹煮會是較安全的加熱方式。請將這資訊傳遞給你的家人與朋友。
微波爐有三不
你一定要知道
(1)帶殼蛋 (2)窄口玻璃瓶 (3)密閉容器
【記者劉蓓蓓/台北報導】日前一位小姐以微波爐加熱茶焗蛋,卻發生咬食時雞蛋「氣爆」而燙傷膚唇的事件。根據資深微波爐烹飪老師蕭義娟的經驗,帶殼的全蛋不適合直接入微波爐烹調,尤其應避免用強微波來加熱,否則很容易發生雞蛋在爐中或口中爆裂的意外。
由於微波爐是利用高頻率的電磁波來穿透食材,使食材中的水分子產生高速摩擦,再以此熱能將食物煮熟,因此非常忌諱像帶殼全蛋、窄口玻璃瓶,或完全密閉的容器等入微波爐,因為熱能容易被「悶」住,一旦雞蛋的氣室因增溫急速膨脹,就像一枚小炸彈似的,不論在爐中或口中破裂,都會造成威脅。
蕭義娟說,帶殼雞蛋是微波爐意外中、排名前三的肇事者,不論生熟,都最好去殼再加熱,再不然用錫箔紙包住蛋,放進加滿水的寬口器皿中加熱,都會比較安全。其他任何帶殼的食材,或如番茄、馬鈴薯等密閉型的蔬果,加熱前最好在表面上畫一刀,或在表皮上刺些小洞,然後以中低微波來加熱,就會安全許多。 (註:錫箔紙或鋁箔紙是金屬,會反射微波,這樣安全嗎?Chiu)
原理類似、卻也常被忽略的另一危險物,則是奶瓶。有些一媽媽會以微波爐加熱奶瓶來溫熱牛奶,殊不知往往手握玻璃奶瓶不覺得熱時,裡頭的牛奶早被熱能滾到發燙,不小心的媽媽一旦不試奶溫就急著餵食,燙傷寶寶的實例不勝枚舉。 【/聯合報/35版/消費】
微波爐非常挑剔餐具和容器:安全第一
記者袁青/台北報導
微波爐這幾年成長不少,連帶也刺激了微波餐具的業績。但是,許多消費者對微波爐的選購和使用方法仍有不少盲點。
遠東百貨陳慶連處長表示,微波爐是以電磁波使食物分子結構互相撞擊而產生熱能,進而使食物變熟,由於過程快速且沒有汙染,和靠瓦斯火焰或電熱烤箱間接加熱的方式不同,因此在配合使用的餐具或容器上也有所不同。使用微波爐最基本的認知是,放進微波爐內的容器應避免帶有任何金屬質材,而塑膠、瓷器或玻璃雖然不含金屬,但耐熱程度和器皿上裝飾性的釉彩是否帶有金屬成分,也是選購微波餐具時,應注意的地方。
一般來說,塑膠是相當普遍的微波餐具材料,唯一要考慮的是,購買時看清楚指標是不是達到攝氏兩百二十度的耐熱度,這也是許多人擔心塑膠遇高溫溶化,造成中毒的關鍵。不過,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不少兼具保鮮盒和微波高溫使用的塑膠容器。陳慶連提醒,保鮮微波塑膠盒微波後,因盒內空氣被抽乾,不易打開時,不妨用冷水沖一下,即可打開盒蓋。
另外,若為了兼顧上桌時的美觀,多半考慮瓷器和玻璃。不過,瓷器因為上釉的技術和程序,也會影響到微波的適用性。通常釉上彩,由於釉彩含金屬成分,不適宜放入微波爐,而在瓷器上彩繪圖案之後,再施以釉料的釉下彩則可以使用。消費者在選購瓷器時,可以直接向銷售人員言明使用用途,或是以手接觸彩繪瓷器,通常手感較粗糙的大都為釉上彩。為了滿足造形美觀和微波的特性,市面上陸續出現微波專用瓷器和強化玻璃的餐具,同時適用於傳統烤箱和微波爐。一般來說,微波餐具由於以實用導向,不講究造形,因此價格大眾化,從台幣一百多元至七八百元不等。 【/聯合報/38版/消費旅遊休閒】
保鮮膜怎麼用 ?
記者梁玉芳
保鮮膜加微波爐已是現代「煮」婦或「煮」夫的最佳拍檔,但加熱時可能釋出有毒物質,為了安全,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教您一些妙方。
●保鮮膜應與食物保持三公分以上的安全距離,或是用牙籤在膜上刺幾個洞,以免保鮮膜加熱膨脹、冷卻後貼住食物。
●若要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又怕不包保鮮膜會讓食物變乾、硬,可在微波爐內放一杯水,這樣食物還是會飽滿水分。
●避免長時間、高溫下使用保鮮膜,尤其是高油分、高糖分的食物,受熱產生高溫,釋出的物質更多;包著保鮮膜在電鍋中燉湯更要避免。五到十分鐘的加熱,只要保鮮膜不接觸食物,應該可接受。
●保鮮膜不可放在瓦斯爐旁,也不可用於烤箱。
●使用微波爐避免微波影響健康,人體應保持二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眼睛勿直視爐內。
市售保鮮膜 耐熱的易釋出致癌物
放入微波爐別用PE膜,消基會建議,多用保鮮盒。
記者梁玉芳
消基會檢驗十三種保鮮膜,包括國產及日本、美國進口的品牌。消基會指出,保鮮膜製作過程中需要添加含金屬化合物來減緩塑膠老化及增加透明度,檢驗發現,雖然樣品都不含鉛、鎘,但有十二種保鮮膜含錫。消基會指出,錫含量都在衛生署標準以內,一般人很少會因過量錫而中毒,但如果長期累積,會造成麻痺及精神、皮膚疾病。
消基會委員、台大化學系教授黃良平表示,耐熱性是保鮮膜最重要的特性,保鮮膜的三種材質有不同的耐熱性,經消基會測試,溫度升高到攝氏一百卅度時,聚乙烯(PE)材質的保鮮膜都熔化了,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聚氯乙烯(PVC)可耐熱到一百卅度以上。
消基會指出,油炸或炒菜時溫度可能超過一百卅度,放入微波爐時,食物本身更可能達一百六十度,最好不要用PE膜,以免熔化。黃良平指出,雖然另兩種含氯的保鮮膜可耐高溫,但會釋放出致癌物質,因此還是避免高溫使用,在安全及耐熱間,消費者得費思量。
此外,保鮮膜的保溼能力是以PVDC最好,其次是PE,PVC則殿後。
消基會建議,PVC保溼能力差,但耐熱性適中,所以適合包裹已炒熟的菜,PE適合冷藏或冷凍,低溫的加熱也可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耐高溫最佳的PVCD,也不適合長時間的燉煮,以免釋出致癌物。
【/聯合報/05版/生活】
超商微波爐 一成外洩超標準
消基會抽測北市商家發現
大型連鎖店表現較佳
記者陳碧華
許多人都有在便利商店的微波爐熱東西的經驗,但很少人注意到這個微波爐安不安全。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最近抽測台北市一百七十一一家便利商店內一百七十九台微波爐,發現有一成微波爐的外洩值超出標準。其中不合格率最高的微波爐廠牌,是MENUMASTER(FS─14EVP)機型。&
消基會除已函請微波爐有問題的便利商店業者增加檢修頻率或汰舊換新,並建議業者將維修記錄及檢測數值貼在微波爐側面,告知消費者。據消基會調查發現,大型的連鎖性便利商店這方面做得比非連鎖性商店好,其中又以7─11做得最好。而7─11在去年消基會的檢測中,不合格率非常高,「傷得最重」,消基會日用品委員蕭弘清說,很顯然的業者知道缺失後已加以改進。&
消基會調查發現,便利商店中常見的微波爐機型是MENUMASTER(FS─14EVP),共有六十台,而測試時有微波外洩的十九台微波爐,這個機型就占了十三台,另有五台微波外洩值不合格的微波爐,品牌無法得知,但型號也是FS─14EVP。&
今年九月,消基會再度依據微波爐的中國國家標準,抽測台北市一百七十二家便利商店的一百七十九台微波爐,其中包括去年檢測不合格的商家。結果顯示,在微波爐爐門關閉時,電磁波洩漏值超過規定標準的有十九台,不合格率為百分之十點六,較去年改善很多.,在運轉中將爐門突然打開時,所有受測的微波爐都沒有微波外洩的現象,顯不所有微波爐都有良好的安全停止裝置。詳細的檢測報告口刊載於十一月五日出版的第一八七期「消費者報導」。
50公分微波爐安全距離
記者陳碧華
微波爐帶給現代家庭和「外食族」很大的便利,但相對的消費者受到微波外洩傷害的機會也加大。正確使用微波爐是避免微波傷害之道。
許多人按下微波爐開關後就「敬而遠之」,或把放置微波爐房間的房門緊閉;不過,據消基會日用品委員會委員蕭弘清實測,在微波爐五十公分外就測不到微波爐的電磁波了,顯然五十公分是安全距離。這也是許多便利商店在微波爐前畫上個五十公分半圓的原因。
【/聯合報/05版/話題】
微波爐加熱食物 不必怕吃到微波
郝龍斌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
或許為了節省時間,或許為了跟上時代潮流,甚或是為了避開討厭的油煙,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微波爐來烹調食物。不過,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同時,許多消費者還是對微波爐的安全性心存疑惑:不是擔心食物的營養遭到破壞,就是擔心經過微波處理的食物是否會產生致癌物質?其實,只要對微波加熱的原理稍加瞭解,這些疑問就能得到解答了。簡單地說,微波是一種高頻率的電磁波,微波加熱,則是利用微波爐內的電磁管送出微波,使食品內的成分物質,如:水分、油脂產生劇烈震動、迴轉、摩擦,因而產生熱能;這就好像所謂的「摩拳擦掌」一樣,天冷時搓搓手,溫度上升就暖和多了。&
比較不同的是,當我們使用微波爐加熱時,這種電磁波使食品成分摩擦的次數,每秒可以高達廿四億五千萬次,因此,也就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大量熱能,進而達到迅速熟食的目的。&
那麼,大家應該可以明白,微波爐其實就是一種將「電能」轉變為「熱能」的烹調工具。當電源啟動,便開始在瞬間摩擦生熱,於是在整個烹調過程中,微波的能量就以熱能而非電能的形式傳送到食物上,因此,食物熟了,卻完全不會有微波殘留在上面;這就好像用電磁爐燒菜,食物也不會帶電一樣的道理。
同時,由於大部分食物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換句話說,對大多數食品而言,微波加熱主要是水分子的摩擦所引起,因此,一般加熱的溫度不會超過攝氏一百度;這樣的烹調方式,和平常的燉、煮差不多,對於食物營養的保存反而比較好,而致癌物或有害物質產生的機率,也低於一般的高溫(如:煎、炒、炸、烤)烹調方式。不僅如此,各種冷凍肉品倘若用微波爐解凍,還可以有部分殺菌的效果。&
因此,利用微波加熱,說穿了,就像用電磁爐或煤氣爐烹調食物一樣,只不過使用的能源形式不同而已。唯一要注意的是,由於微波迅速加熱時,會造成一些帶皮、帶膜,以及部份密封式食品內部之壓力急遽升高,就容易發生「爆裂」現象。&
此外,一般人擔心的微波外洩,的確容易造成眼睛內視網膜的灼傷,但是也絕不等於有些人誤認的輻射外洩,尤其目前市售的微波爐,都有防止微波外洩的安全裝置,因此,除非產品本身品質不良,消費者大可放心享受現代高科技為我們提供的服務!(作者亦為立法委員) 【/聯合報/43版/健康】
熟記安全守則,微波爐媽媽一樣賢慧
由於消費大眾對於微波爐的加熱原理不是相當了解,怕對人體造成傷害;而複雜的操作方式,又令人擔心微波的食物會半生不熟或太乾太焦;再加上國人快炒熱食的鼎鑊哲學,讓想購買微波爐的媽媽擔憂落個「不賢慧」的惡名;這些都是微波爐在現代家庭的普及率未能突破百分之二十五的原因。但是熱菜熱飯,一指神功即可搞定的烹調法力,卻又令忙碌的上班族愛不釋手。然而,微波爐真的如此可怕嗎?&
微波爐的原理,是藉著一種本身不產生熱能的高頻率電波,來回撞擊爐壁的反射作用,以每秒近二十四億五千萬次的頻率,快速震盪食物內的醣類、脂肪、水等分子,讓食物瞬間被加熱。而這類型的微波可以穿透空氣、玻璃、陶磁和紙張,但遇到金屬則會被反射。這是為何微波爐不適用金屬器皿或有金屬花邊容器的原因。
了解微波的強大功力後,讓我們來看看市面上的微波爐。市面上微波爐的功能訴求有:微波、自助烹調、解凍、對流烘烤、酥烤、脫臭除油煙,基礎型機械式二十公升微波爐售價約四千元;附加有解凍功能微電腦式二十公升微波爐約六千元!更進一步具有煮飯作菜的自動烹調型微電腦式三十公升微波爐約八千五百元,具有對流烘烤可以做餅乾、蛋糕、烤雞的微電腦式三十公升微波爐約一萬兩千五百元,日本進口的機種還可以溫清酒。酥烤功能是可以將食物表面烤成金黃色,香酥可口。新型的高級機種還可以脫臭除油煙,頗實用的。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廠商應投保產品責任險來保護消費者。但是很遺憾的,市面上沒有那一個微波爐品牌有這樣的訴求。因此,無奈的消費者,只好認明各品牌是否通過安檢標準來選購。事實上,「大部份」國產品牌都通過。另外,消費者在選購進口品牌時,為免不懂外文的家人受到無謂的傷害,請務必挑選有中文面板說明的機種,以免造成遺憾。
不當使用微波爐,除了可能造成食物養分流失和引起火災外,也可能造成眼睛視網膜傷害,另外對孕婦和男性生殖力也有不良影響。因此,筆者謹提出以下數項建議,讓您可以安全駕馭現代科技:(1)詳閱使用說明書;(2)選用容器要適當,不可使用金屬容器,尤其是在加熱肉類或含油脂量高的食品,最好使用適合強微波的陶瓷容器;(3)啟動微波爐後,至少保持五十公分安全距離;(4)微波爐運轉時,最好不要直視爐內;(5)加熱不要超時,以免食物過焦或引起火災;(6)絕對禁止空燒微波爐,以免損壞加熱管或引起火災;萬一微波爐真的起火,千萬記得先關掉電源開關,再打開爐門滅火;(7)經常檢查爐門。
【/聯合報/38版/消費】
巧婦微波爐八部
記者劉蓓蓓
你家的微波爐已淪為熱菜機嗎?
今天飲食版以八個問與答,為你破解這個電盒子的迷陣,讓你瞧瞧現代熟調的厲害!
第一問:微波無美食?那可未必,烹飪老師盧志芬就能用微波爐輕鬆辦出一桌宴會菜來,「微波爐和瓦斯爐一樣,都是種加熱器,只要掌握住時間與火候,就能做出好菜」。而微波爐量化的火候與時間,比瓦期爐更易控制,尤其適合廚房新手進入狀況。
第二問:微波爐萬能?基本上適合微波的烹法,包括蒸、煮、炒、燙及冷油炸法,像燉、燜、熬、滷等與水沾上關係的烹法,用微波爐做不是不行,但省不了時間、也無法凸顯微波的優點;炸食也是如此,因為微波只能生熱、揮發水分,所以炸食往往熱而不酥,欠缺口感。
第三問:微波菜比較健康?可以這麼說。雖然微波做菜,也要洗要切要調理,但調味料、油量都要少幾分。例如做宮保雞丁,因微波烹煮過程不必過度攪翻、油量不易揮發,所以雞肉的調味,可比傳統做法少四分之一用量;傳統做法是肉類先過油,微波穿透力夠,過油程序可免了,油分攤取不致過量。燙青菜也是,微波處理只需加一兩匙水、不必過滾水,維生素也不致受高熱破壞,能保持原汁原味。第四問:微波爐做不出傳統菜的口感?烹飪老師梁淑嫈的訣竅是沿襲傳統做菜程序,如爆香、勾芡。
以炒青菜為例,先添油、爆香蔥蒜,取出後拌上青菜、調味料,再以微波加熱,就能有傳統炒菜的香味與口感。做豆豉蒸魚,也先爆香蒜薑蔥末,淋上魚身,再進行蒸煮的程序。
需要勾芡的菜,先以冷開水(生水煮不熟)調和芡粉,等食物蒸煮完畢,將芡汁沿邊緣淋上,再以小湯匙將芡汁往中間攪翻,利用餘熱爛熟芡汁,就能有勾芡的質感。
第五問:微波做菜一定要用專用器皿?隨習慣而定。微波專用器皿除了安全性夠,主要是按功能設計,如蒸籠、湯鍋、煮蛋皿等,「按圖索驥」輕鬆方便;但一般器皿用來也很簡便,像陶器、瓷碗、耐熱玻璃,配上小碟子當蓋子一樣行,唯金屬器皿、非耐熱塑膠不適用;燃點低的紙、木餐具,耐熱袋、耐熱膠膜,應避免高溫加熱。錫箔可使解凍不致過度,但過程中不可碰到爐壁,以免產生火花。
第六問:微波做菜如何控制時間?這可是關鍵。以一般強度(650─800)瓦數烹調,依食物量、部位不同為例,所需時間如下:同樣半斤的單一菜色,綠葉類需三分,梗類(如大白菜、芥蘭)四分半,根莖類六分,豬肉六分,一杯米則需四分。烹煮大塊食物,可以微波專用感溫棒測溫,食物到達成熟溫度即可出爐。
容器厚薄也有關係,耐熱塑膠、玻璃比瓷器、陶器煮得快;固體比液體熟得快,水愈多,時間愈久,所以煮湯最好用熱水,用小碗煮高湯,滾得最快。
第七問:微波做菜解凍,如何避免過生或過熟?先說解凍,除了使用弱微波或解凍鍵,解凍過程要適時「休息」一下,讓表面熱度穿透食物,才不致外熟內凍,解凍程度以刀下得去即可,以免流失養分。
烹煮時,易熟的材料排中間或上方(如熱包子,得倒置成餡朝上,肉易熟、皮卻不易乾透),有膜有皮的先剝淨,馬鈴薯、蛋得先戳洞,以方便傳熱;過程中適時攪拌,可幫助散熱均勻。易熟的食材,如做荷包蛋,不必煮到全熟,只要等到蛋黃凝固,爛個三十秒,入口熟度恰恰好。
第八問:攤讀髓菜與傳麟有別?基本上「殊途同歸」,只是微波做菜更「井然有序」。不過熟的食材,如肉塊、雞翅、肉絲,要先煮過,配料也依快熟程度分加入,如根莖類、帶骨肉,要比菜絲、半成品先入鍋。
以咖哩雞為例,雞塊以咖哩粉、醬油醃過,先以油爆香洋蔥,取出後加入雞塊炒香,淋上椰漿、加水爛煮十分鐘,時間到,再加上馬鈴薯、紅蘿蔔等蔬菜,爛煮十分鐘即成。此乃「個別擊破、分散火力」烹調哲學的極致,領教了吧?速速接招!
【/聯合報/41版/家庭生活周報】
戰勝微波爐
微波爐已成為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電用品,但仍有許多消費者對這項新科技產品,存著「又喜愛又怕受傷害」的疑慮。&
微波爐製造商表示,微波爐以無形的微波進行加熱,若發生微波外洩的情形,大都因為使用者操作上的疏忽,或機器未定期檢修保養所致。若有存疑,可以在啟動微波爐時,與機器保持五十公分以上的距離就安全無虞了。此外,業者仍提醒消費者,使用微波爐時,須遵守一些技巧和保養方法:
●絕對禁止空燒,會縮短磁控管壽命。加熱時,不可超過指定時間,否則會燒焦,甚至燃燒。
●使用率高的微波爐,應經常檢視爐門有否鬆動或隙縫。
●器皿的形狀對食物加熱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微波會集中在方形容器的角落,產生部分燒焦或未熟的情形,最好使用圓形器皿。
●有瓶蓋或瓶口太小的容器,都不適合直接放人微波爐。
●微波爐若不擦洗,就如同炒菜不洗鍋一樣,因此要勤於清潔,以免氣味混濁。
●測試微波爐容器的方法是,把空容器放進爐中,並在空容器旁放一杯水,加熱後如果水溫變熱,而測試的容器是冷的,則表示這件餐具的微波穿透力較佳。
●市售微波爐專用保鮮膜,其耐熱溫度大約在攝氏一百一十度,但如果微波加熱時間超過五分鐘,或加熱的食物是高油性,最好不要用保鮮膜包覆,可以將保鮮膜戳破,會比較安全。
【格物致知】
對於以上的報導,你是不是想知道一些相關的問題呢?
微波爐為什麼能把食物加熱?
微波爐內為什麼不能用金屬容器?或有金屬花邊?
...........
想一想,還有什麼相關問題?
找一找,答案是什麼呢?
to 物語悟理的『知識常識通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加热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