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会诗歌的生命诗歌哪里有售

地方教会(地方教会)"地方教会"(Local Church)系倪柝声及其同工创立的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1)早期团体,外界称之为“基督徒聚会处”、“小群”(Little Flock)。教会领袖以倪柝声、李渊如、汪佩真、俞成华为代表。(2)中后期团体,遍布五大洲的地方教会,系传承李常受改革后的教会聚会所。内部自称为“召会”、“地方召会”、“主恢复”,台湾以“教会聚会所”之名注册登记。教会领袖以李常受、张郁岚为代表。(3)大陆及港澳台和海外多地“地方教会”基本传承倪柝声的基督徒聚会处。教会领袖以唐守临、任钟祥、阎迦勒、王得恩、李因信、左弗如(中期,建国初期,均加入三自爱国运动)、陈则信、陈恪三、江守道、史伯诚、封志理(后期,抵制李氏职事,划清界限)、朱韬枢为代表。外界视之为基督新教的宗派,但地方教会成员并不认为自己是一宗派,并反对宗派。目录 地方教会(the Local Church)是20世纪30年代成立于中国的,持守“一座城市或城镇仅能有一间教会”的信仰的国际性福音派基督教团体。地方教会是从中国基督徒倪柝声(Watchman Nee,1903年~1972年)的职事(ministry)发展而来的。倪氏深受普利茅斯弟兄会(信奉正统派基督神学的英国独立教会)教义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倪柝声书写了若干本介绍其信仰的著作,同时建立各地教会遍布整个中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从1922年到1957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聚会处的数量已经超过700间,信徒有7万人以上,工人(同工)有200多位。分布于全国的多数省份,在当时全国所有的29个基督教派中居第五位。1958年,地方教会(基督徒聚会处)信徒大多参加基督教联合礼拜,部分城镇乡村还保持原来聚会处活动的形式和特点。 什么是“召会”? 地方教会(召会)认为“教会”(church)希腊原文为“Εκκλησ?α”,意思是“蒙召出来的会众”,因此最好的翻译是“召会”(但不是中文圣徒中分裂及分别的标志,只是个人在主面前的领受)。其认为根据圣经,一个地方(城市、镇、乡等同级的行政区域)只该有一个召会,因此分教派、损害召会的合一是邪恶的,任何不同教派之间的联合活动也是不合乎圣经的。全宇宙中,耶稣基督的“召会”只有一个,不应冠上其他派别或创办人的名字,就如妻子不应冠上丈夫以外其他男人的姓氏,只能称自己为在某某地的召会(如:在耶路撒冷的召会、在哥林多的召会、在以弗所的召会等),正如“月亮”只有一个,在全地有不同的显出,却没有不同名字,就像在北京看到的月亮,和在台北看到的月亮,虽有不同的形容,但却同是看到这宇宙中独一的月亮,而“召会”- 基督的身体也是这样(在全球的众地方召会、众圣徒都是基督这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地方立场的原则。地方召会的聚会方式不同于其他宗派的“一人讲,众人听”,而是完全按照新约圣经中所启示的方式,是基督身体上的每个肢体都尽生机的功用,是彼此教导、对说,是一个一个的申言,为要使众人有学习,使众人得勉励,并认为基督教组织的阶级化制度已背离基督教信仰,因为其认为圣经中所着重的中心在于“真理”和“生命”。 其他外界名称 (1)小群教会 上海及各地地方教会(基督徒聚会处)使用由上海福音书房出版的一本诗集,初版时封面印上诗歌二字,下端附有“Sings for the little flock”,意即“为小群所用。许多人因此称之为《小群诗歌》。因为这本诗歌,许多人就称他们为小群教会。该诗集在外国也曾出版过,且有人誉为英文圣诗最精彩的选本。 同时该教派聚会时常引用经文《路加福音》12章32节:“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外界故此称他们为“小群派”,实际上含有“非正统”贬义。 (2)基督徒聚会处 1943年,在日伪统治下的华北、东北各省进行基督教团体登记,烟台的聚会处负责人临时用“基督教聚会处”名称进行登记,后纷纷为各地聚会处所效仿,但没有挂出牌子。1947年,内蒙古的聚会处开始挂起“基督徒聚会处”的牌子后,才蔓延到全国各地。   (3)教会聚会所 台湾省的地方教会(召会)以“教会聚会所”的名义在台湾地区向政府登记注册,因此外界也以教会聚会所称呼。基本特征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学者归纳出三点: 信仰特点:非常尊重圣经的权威。这本是基督教会所共有的,但称他们“非常注重”,是指他们对于圣经没有规定的全都反对,可以说是相当保守的基本信仰。注重信仰的实践,强调传扬福音,把传扬福音看作基督徒的天职,看重个人得救的经验,强调每一个信徒都要有得就的属灵经验。注重传讲生命之道,提倡生命读经,各自独立,是自治、自立、自养的独特教会模式。 礼仪特点:信徒正式加入教会时采用全身浸入水中的浸礼:每星期日举行一次掰饼聚会(即通常所称的圣餐):女信徒参加聚会时要蒙头;不重视礼拜仪式,聚会场所反对用圣像和圣画的布置作装饰,甚至不用十字架;不主张有《圣经》中未规定的节日,包括圣诞节、复活节等。 管理特点:主张不分宗派,以地区建立教会,各教会独立,即所谓的“一地一会”原则,以地方名称称呼“XX地方教会”;不设牧师(反对任何的圣品制度),只设同工、长老、执事,非常注重对负责弟兄的顺服,信徒之间称弟兄姊妹,在一定程度上有家庭管理的模式。 201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基督教大辞典》,认为地方教会(基督徒聚会处)主要特点为: (1)提出脱离宗派,主张建立地方性的独立教会; (2)提倡每个信徒均可事奉神,不设牧师制度,专职传道人称“同工”,地方性教会管理称长老,下设执事助理教务。 (3)每礼拜日由同工、长老、执事与信徒共同主持举行“掰饼聚会”;此外还有讲道、传福音、祷告和交通(交流灵性经验)等聚会; (4)信徒入教采用“受浸”礼;女教徒参加活动时要戴帽“蒙头”,表示顺服神的权柄; (5)坚持基要主义,注重宣讲“属灵生命之道”,不重礼拜仪式,不用十字架、圣像、圣画等装饰教堂,凡《圣经》未规定的礼俗,概不随从。其口号是“走出教派,归回圣经”。信仰声明地方教会(召会)相信全本圣经是神完整的启示,字字都是圣灵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3:16,彼得后书1:21) 地方教会相信神是独一的三一神,父、子、灵同等,共存,从亘古到永远。(提摩太前书2:5,马太福音28:19) 地方教会(召会)相信神的儿子,就是神自己,成为肉身,成为人,名叫耶稣,由童女马利亚所生,来作我们的救赎主和救主(约翰福音1:1,14,马太福音1:18,20-21) 地方教会(召会)相信耶稣是真正的人,曾在地上生活三十三年半,使人认识父神。(腓立比书2:7-8) 地方教会(召会)相信耶稣是神用圣灵所膏的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流血为我们成功了救赎。(彼得前书2:24,以弗所书1:7) 地方教会(召会)相信耶稣基督埋葬三日以后,就从死里复活(肉身上和灵性上),并在复活里成为赐生命的灵,将他自己分赐到我们里面。(哥林多前书15:4,45,约翰福音3:16) 地方教会(召会)相信耶稣基督复活后升到天上,被神立为万有的主。(使徒行传1:9,2:33,36) 地方教会(召会)相信基督升天以后,将神的灵浇灌下来,把他所拣选的肢体浸入一个身体里:神的灵,也就是基督的灵,今天在地上运行,叫罪人知罪,重生神所拣选的人,住在基督的众肢体里,使他们在生命里长大,并建造基督的身体,让他得着完满的彰显。(哥林多前书12:13,使徒行传2:4,10:44-47,约翰福音16:8,以弗所书1:22-23,2:21-22) 地方教会(召会)相信在这世代的末了,基督要回来提接他的众肢体,审判世界,得着全地,并建立他永远的国度(使徒行传1:9,11,帖撒罗尼迦前书4:15-17) 地方教会(召会)相信得胜的圣徒要在千年国度里与基督一同作王掌权;并且所有在基督里的信徒,都将有分于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里神圣的福分,直到永远(马太福音13:43,启示录21:6-7,22:5)信仰实行一个职事:指神经纶独一的新约职事。 一年七次:指一年有七次的特会训练,各地“众召会”应当紧紧跟随一年七次特会训练所传讲的信息。 一个出版:众“地方召会”应当受约束只有一种出版。出版机构(1)上海福音书房、台湾福音书房、香港福音书房(大陆时期) (2)水流职事站、台湾福音书房、香港真理书房(海外时期)圣经版本地方教会(召会)鼓励使用更贴近原文&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翻译的“新约圣经恢复本”。 【新约圣经恢复本】(《基督教大辞典》,上海,2010年) 圣经中文华人译本。由李常受及其领导的委员会于1987年印行,台北台湾福音书房出版。该译本的翻译原则是保留和合本风格,但采用李常受所在教会所用名词,如召会(教会)、那灵(that Spirit)、神的杰作(workmanship of God)、杰出的复活、申言人(先知)、祭司体系(priestthood)、那灵的一(the unity of the Spirit);经纶(dispensation),以及把spirit、soul、body直译为灵、魂、体等。经文旁附上的批注为李常受教会的神学思想,该译本依据聂斯黎(D.E.Nestle)的《希腊文新约》第26版和第21版翻译,先于1985年完成英译,次年再转译为中文。该译本附有李常受的经书介绍、纲目、注解等,并有串珠。较贴近原文,但有些地方按既定的信仰体系和解经思想译出,个人神学色彩甚浓。基本概况地方教会从其教制形态,特别是其祈祷、团契、牧养和信仰表述等来看,是属于西方主流宗派教会之外的自由教会范畴。 1920年,原美以美会家庭背景的倪柝声在英国圣公会于福州南台开设的学校读书学习期间,受到当时中国著名女兴奋布道家余慈度的影响,开始思考和摸索直接从圣经启示中领悟信仰的奥秘,而非承袭西方在华差会的布道和牧会模式,或者说以西方基督教的教义和教理传统为范式。 年仅17岁的倪柝声从此走上脱离西方差会,特别是大宗派教会传统而另建中国基督徒自立或自主型教会之路。1922年,倪柝声与海军军官王载夫妇三人第一次以新约教会的形态聚会掰饼,此可谓标志着中国基督教本土教会“基督徒聚会处”的萌芽。在随后的几年里,倪柝声与英国传教士和受恩等有密切的交往,完全认同她的信仰和实践的方式。接着,他两次访问英国,与英国本土公教会传统之外的英国普利茅斯弟兄会等自由教会传统的教会有很深的联系。特别是英国伦敦的“基督徒交通中心”的史百克对倪柝声的认同和支持,决定性地帮助了基督徒聚会处在中国的全面兴起。 该教派在政教关系和基本教义传承上,类似于西方宗教改革前后的瓦勒度派(Waldensianism)和源自瑞士苏黎世的再洗礼派。史百克曾经师从的宾路易师母,内里生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属灵观注重宣扬主观十字架的经历和属灵争战,可视为影响倪柝声最重要的人物。因此,在当时西方差会一统全国基督教格局的情形下,地方教会的出现,以一种特别的精神方式,吸引了大量的中国信徒。在严格的教义学层面看,地方教会(小群教会)其实才是真正的“三自教会”,完全符合三自原则原创者HenryVenn和Anderson在1850年提出此原则的最初意愿。 该教派传统坚持圣经教会的原初形态,注重“属灵生命之道”,以家庭聚会为主,不装饰十字架、圣像和历史教会的圣礼礼仪,亦不注重圣经记载之外的复活节和圣诞节;无历史教会的圣职传统,无按立圣事等,成员皆弟兄姊妹平等相助。每年7次特别聚会。在基督教教会史上,地方教会(基督徒聚会处)与门诺会、贵格会、兄弟会等公理制教派传统,存在着极多的相似性。后来的发展史表明,在1949年之后漫长的政治运动阶段,小群教会受到的严酷的考验。除了创始人一代基本上都在各次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整肃或脱离,在海外的发展也应着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断和台海两岸持续紧张关系而受到影响。比如,大陆80年代农村地区出现的许多秘密的邪教组织,盗用了小群教会的许多团契形态,甚至名号,结果在许多地方,人们将这些异端邪教与在海外受到法律保障的小群教会(即召会或地方教会)联系起来。这样做,最终受到伤害的是海外华人教会与自己的祖国之间的情缘和情感,唯一得益的就是异端和邪教,或者梦想分裂和肢解中国的一些极端政治团体。 而中国新教教会中的非体制教会中,真正在教义系统上具有相对自主,并在公民责任上达成自律的只有小群教会和北京新兴城市教会。从神学和法学的层面,要明确关于源自基督教伟大的灵修传统并经过宗教改革和现代工业革命而获得极大尊严和自治权的非体制教会其信仰理解上的纯正性和公民责任上的可信性。大陆南方开展1922年,倪柝声与王载夫妇共三人在福州王家第一次行掰饼聚会,建立第一处地方性的教会——福州地方教会,被认为是基督徒聚会的起源。半年后,倪柝声创办《复兴报》。 1924年,改《复兴报》为《基督徒报》,还成立福音书局,宣传聚会处主张。 1925年,倪柝声在马来亚的实兆远建立第一处海外地方教会。 1926年,李渊如等建立南京地方教会(南京祠堂巷基督徒聚会处) 1926年,汪佩真开始在上海的聚会,1927年,倪柝声、李渊如前来加入。 1928年,在上海设立全国性领导中心——上海地方教会(上海基督徒聚会处),并将福音书局改称福音书房,以此作为与外地联系的窗口。因不少信徒受倪柝声观点的影响,各地纷纷仿效,脱离原属宗教,成立当地的聚会处,这些地方教会又都尊奉上海聚会处为全国工作中心。 1928年1月,第一次得胜聚会在上海举行,主题:神永远的旨意和基督的得胜,参加人员约五十人。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今温州苍南县)桥墩门的王雨亭等人和江苏省北部苏家嘴的季永同、邱日鉴首先响应,脱离宗派,建立地方教会。温属众教会后来包括约二百处地方教会,平阳县约一百处,其它分布在泰顺、温州、瑞安和福建福鼎;苏北众教会包括约二十处地方教会,主要在阜宁、淮安。 20世纪30年代,倪柝声与英国“闭关弟兄会”和“基督徒交通中心”建立联系,接受其传教和经济捐助。聚会处逐渐从沿海向内地发展。 1931年10月,第二次得胜聚会在上海举行,主题:神的约和神的智慧。 1932年11月,召开特别聚会,与来自英国、美国和澳洲的弟兄会信徒交通。 1934年01月,第三次得胜聚会在上海举行,主题:基督的中心与普及、神的得胜者。 1934年10月,第四次得胜聚会在杭州举行,主题:亚伯拉罕的生平、属灵的争战。大陆北方开展1932年,李常受在山东烟台兴起北方第一处地方教会。不久,在长春兴起东北第一处地方教会。 年间,浙江省杭州和萧山、绍兴一带,福建省福清、莆田,陆续兴起地方教会的见证。 1935年,沿海各省的主要城市与港口,如首都南京、苏州、天津、青岛和北平兴起地方教会的见证。 各地的同工达到200位。 抗日战争期间,香港(魏光禧)、广州以及内陆省份的汉口、重庆、桂林、昆明、兰州、天水、西安等地也兴起了地方教会的见证。 1943年,烟台教会信徒移民绥远和东北丹东,在绥远兴起约二十处地方教会,较有规模的包括包头、萨拉齐、陕坝、丰镇隆盛庄和归绥(呼和浩特)。倪氏恢复职事1942年底,上海地方教会的长老们对倪柝声帮助弟弟倪怀祖经营生化药厂一事产生了不满,将其革除。 1946年,倪柝声、李常受等人发动“交出来”运动,许多信徒奉献他们所有私产交给教会,花费巨资建造成南阳路聚会所,可容纳3000人。又分为26个“家”,信徒就近聚会。张子洁带领的青岛教会信徒迅速扩增到4000人,除了龙山路4号聚会所以外,还分为20个家聚会。各地纷纷新建聚会所,如福州教会的中洲聚会所和津门路聚会所、南京教会的鼓楼头条巷聚会所、北京教会的宽街聚会所等。上海聚会处借此在福州鼓岭开办“执事之家”,培训各地聚会处同工。 1948年2月,因全国形势急剧变化,汪佩真乃约李常受同去福州请倪柝声来上海重新主持聚会处。倪柝声经汪佩真、李常受劝说后回到上海,各地聚会处的同工约200人云集文德里听倪柝声“认罪”和解释“误会”。如此,倪柝声又恢复了全国聚会处的领袖地位。而汪佩真、李渊如、李常受等都是上海聚会处的主要同工。 1948年~1949年,倪柝声在福州附近的避暑地鼓岭带领了两期同工训练(简称鼓岭训练)。内容有《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神话语的职事》、《主工人的性格》、《权柄与顺服》等。 各地教会普遍大复兴。上海教会人数从几百人扩增到数千人,其中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占三分之一。 建国后,倪柝声推行“移民”计划,动员信徒向内地迁居,以转移聚会处的人员和力量,还自办印刷厂加强文字工作。 1950年初,倪柝声在香港的工作,带进香港教会的复兴,信徒扩增到3000人,新建了尖沙嘴天文台道聚会所。 1927年~1952年,倪柝声和同工们,在中国各地先后建立了约700处地方教会,7万信徒,其中近4万在浙江省。三自革新时期1951年,土改运动中,鼓岭房产被没收,曾有不少信徒联名要求政府加以保留。 1952年4月,倪柝声因反革命被捕,接受长达4年的秘密审讯。许多地方的弟兄姊妹接受信心的试炼。 1956年,倪柝声因违法受国家制裁。1月29日,在肃反运动中,地方教会大批同工长老,包括张愚之、蓝志一、汪佩真和李渊如作为“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案首恶份子”被逮捕并判刑入狱多年。俞成华则病死在审讯期间。在上海召开大型控诉会,批判倪柝声及其同党的反革命、反人类、反人民行为。倪柝声因原中国三自发起人吴耀宗的控告而锒铛入狱,控告项目包括:在政治上极其反动,在经济上偷税漏税,在生活上私藏色情影片、书本,又和两个聚会处女同工有染。 阎迦勒(在北京,宽街聚会所,现在加入北京三自)、唐守临、任钟祥、左弗如(在上海)、郑证光(在福州,中洲聚会所)、李因信(在西安)带领部分信徒重新加入三自。 1958年,在地方教会最集中的浙江省平阳县,进行“消灭宗教”试点。各城市地方教会被迫“献堂献庙”,并入联合礼拜。台岛总体情况教会聚会所已成为仅次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台湾省第二大基督教派别,估计会所数目有50-60之间,信徒约3.5万~4万人(截至2010年)。 1946年,开始有聚会处的信徒移居台湾,1947年5月,聚会处在台北开始有擘饼聚会。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倪柝声派李常受往台湾聚会处工作。 同年,台湾成立了首个基督徒聚会所会所,此后,嘉义、台南、宜兰、基隆、台中、高雄等地的聚会所也纷纷成立。其中的台湾聚会所是聚会处在台湾的中心会所。会所内有负责出版有关书籍及杂志的神音书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教会聚会所部分统计表行政区划级别行政区划单位教会聚会所财团法人/负责人台湾省“直辖市”(相当于地级市) 台北市吴有成新北市欧阳家立台中市陈涛台湾省“省辖市”(相当于县级市)新竹市林钟荣台北市教会聚会所信徒数目变化情况 年份 1953年 1968年 1970年 1972年 1974年 经常聚会人数 00
34782 参考文献:2008年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闽江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李颖《从本土教派传台看闽台宗教关系》一文。 1950年,李常受创办台湾福音书房(英语:Taiwan Gospel Book Room)。主旨为“出版、编译、经售传扬耶稣基督福音之书籍、杂志及诗歌、讲道录音带等。供应基督徒生命与教会真理之需要,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项目有宗教书籍与录音带。发行刊物共三种:《话语职事》每月一期,发行量3500份;《生命职事》每月一期,发行量3500份;《教会通问》不定期,每期6000份。历年出版258种书籍共10万册。发行人为刘遂。现址为台湾省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72号。(即台北市召会一会所) 台湾福音书房按倪柝声生平时序出版了全套六十二册的《倪柝声文集》,可说是迄今最全面的倪柝声述著。 据调查,基督徒聚会处分布在台湾的台北、基隆、桃园、台中、石门、淡水、三重、泰山、新庄、板桥、中和、永和、新店、佳安、新竹、台南、高雄、彰化、台东、花莲、社头、员林、屏东、凤山、斗六、虎尾、嘉义、宜兰、马祖、金门等处,一般为大陆籍人士聚居地,成员大部分也来自中国大陆省份,“在外藉居民较多的地方多半会有聚会所”,台北就曾设有闽南语的聚会处会所。在职业背景上,多以公务人员、教师、军人、学生为主。“更以大专学生为他们新生的一代,发展速度非常的快,只是台北一地就至少有1000名以上的学生是属于聚会所的。担任公务的人也深入各个阶层,例如行政院、调查局、省政府、市政府、广播电台。而大专院校,中小学的教员们也有不少是聚会所的信徒。因此,一般说来他们平均的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都算是中等或中等以上。” 台湾基督徒聚会处遵循在大陆创立时的传统,从不寻求外国差会的支持,坚持经济独立。他们每传到一地,都先在信徒家里聚会,到了人数差不多时,才集资建会所,当人数再超过某一限度时可能再重新建会所。几乎全靠当地信徒自己(当然,外地的信徒也可以捐献),在这时,教会也形成一股很奇特的奉献热潮,许多人甚至为了奉献把自己的存折、手饰都拿了出来。因此,在财政上,聚会所是不成问题的。所有信徒的奉献都不准记名,否则要遭退回。这样子,教会可以独立王国的使用经费而不受捐款多的人的干涉。 聚会处非常强调信徒的参与。几乎每一个信徒都有“作工”的义务,一般的平信徒不只帮忙教会做事务性工作,更被鼓励或自动地参与传福音的工作、青少年服事工作、儿童服事工作。尤其传福音一项,他们几乎是全体总动员,并不像其他的教派只依赖少数的同工和神职人员。因此在工人对平信徒的比例上,该教会是最低的(1:390,真耶稣教会为1:340,其他各教派为1:54)。在会所,平信徒被有计划地鼓动从事在别的教会是专门神职人员去做的事情。所以,聚会所的平信徒和工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配合得很好。也正为此,聚会处没有一个集权式的领导中心,但对平信徒有着极强的向心力。基督徒聚会处的传台虽晚,在台湾的发展一直非常迅速。海外开展情况2007年,地方教会(召会)分布六大洲4000余处,海外信徒人数约25万。 2011年,地方教会(召会)分布六大洲4500余处,海外信徒人数约30万。
内容来源自: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暂无同义词
浏览次数 : 984 次
编辑次数 : 1 次
更新时间 :
词条创建者 :
双语连环画按主演明星:
猜你喜欢国产电视剧
国产电视剧远程长尾词
当前位置:&&&&&&&&&&&&&&&教会/战火浮生/传教
教会/战火浮生/传教
影片状态:
影片主演:&&&&&&
影片类型:国产电视剧
影片地区:美国
更新时间: 14:00:32
下载影片: 
中国各个地方的教会都用什么诗歌?
一般家庭的用《天韵之声》,《迦南诗歌》和《赞美诗选编1050首》。,《赞美之泉》,“三自教会”常用《赞美诗新编》(红皮本)和《赞美诗选编1050首》,推荐一本 《敬拜赞美》有1000首,黑色本,金边,里面的歌曲很感恩!圣灵已不在教会,或者说:灯台已经从教会与会众中撤走。更有甚者,撒但还要在教会里掌权,成为毁坏的祸根。“耶稣出了圣殿,正走的时候,门徒进前来,把殿宇指给他看。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吗?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
教会/战火浮生/传教-影片简介
罗兰.约菲导演的史诗式宗教冒险片,两位男主角形象虽有点典型化,内容也有点庞杂,但映象十分壮观,某些场面的摄影美得让人窒息,杰瑞米.艾恩斯与罗伯特.德尼洛的对手戏也精彩可观。剧情描述十八世纪时,西班牙教士嘉比尔奉派到南美洲丛林为瓜拉尼族人建立教会。他碰到了奴隶贩子罗多萨,带着这个因为杀了弟弟而深感内疚的汉子一起前往目的地修行赎罪。当他们的传教任务稍具规模时,葡萄牙与西班牙政府却因为殖民地冲突而在当地发生战争屠杀,结局十分悲怆。
本站视频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马克斯程序(MaxCMS) V4.0最新搜索: &&&
赞助商链接
118_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专辑: 录入:天涯()
请用微信扫描本二维码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中和主相遇, 从此和主永不分离,一生愿意与主远去。 我在母腹中,他早已看见;我在母腹中,他早已拣选。 从最苦的日子走到今天,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我们一同站在神的殿,都禁不住想起从前。 愿起初那颗火热的心,能持守到永永远远。
赞助商链接
上一篇:&&&&下一篇: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诗班的角色__真耶稣教会新生命网络宣道中心 True Jesus Church New Life Alliance Network Center
>> 文章内容
诗班的角色
编号:10584 | 添加时间:10-04-25 21:16:52 | 浏览量:
文 / 王兢&圣经明文指出诗班是由耶和华神亲自设立的,这见于历代志上二十八章12、13及19节。那是在大卫王立定心意为耶和华建圣殿后(代上十七),耶和华向他启示一切有关圣殿的建设样式和工作。如此,诗班的班次、工作和乐器理所当然地包括在内了,因为经文说:&(灵)又指示他(大卫)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与耶和华殿里各样的工作,并耶和华殿里一切器皿的样式&(13节)。基于此,我们可肯定大卫王在历代志上十六章7节的&初次藉亚萨和他的弟兄以诗歌称颂耶和华&,以及在历代志上二十五章的诗班制度是符合神的心意的安排。至此,神喜悦诗班的事奉是无容置疑的事实了。至于神喜悦怎样的诗班事奉,也可在历代志上各章经文中找到答案。事实上,根据圣经的记载,以色列民在大卫之前已经有诗班的事奉了。先知学校必有诗班的训练和工作,因为历代志上二十五章1节的歌唱原来意思也是说预言,所以历代诗班的歌颂信息都带着神的感动和祂自己的彰显。其它提及诗班事奉的可再推到摩西和士师时代,他们的歌唱事奉从经文中可见一斑。圣经记载当法老的军兵被红海的水淹没时,摩西领导以色列人在红海边向神歌颂赞美(出十五1-18),他们的赞美事奉并有舞蹈相随(出十五20-21)。士师记也记载到士师底波拉领导以色列人赞美神(士五章)。这样,前后的经文记载加起来,足可推断以色列的赞美事奉早在会幕敬拜时已存在。福音书和新约书信中有不少经文提及歌唱赞美的事奉,但并没有明显的诗班事奉的记载。直到启示录我们方才见到四活物、二十四位长老、众圣徒与天上诸军大大小小诗班一起的赞美事奉,而且是永恒的事奉(启五13)。新约书卷不提及诗班,想当然是因为教会处身于不利的时势中。教会处处屡屡遭受逼迫,甚至崇拜也要在暗地里举行,这样的聚会又如何能有堂煌华丽的诗班呢!但事实上,早期教会承受犹太教的传统,若说没有音乐事奉是不能想象的事。这样说来,在两约中间的犹太会堂崇拜中,没有圣乐事奉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因此,我们要相信旧约与启示录之间的崇拜历史中,必毫无疑问地存在歌唱赞美的事奉。他们的&诗班&可能并非今日我们惯见的诗班模式。从以上圣经的启示,我们可以了解关于诗班事奉的道理:诗班的事奉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然存在,用以赞美永生的耶和华神。不过,诗班的模式、人数和事工却可因时势、文化和人才资源而异。在教会历史里,诗班的工作和发展应该是依据以上圣经基础的。&一、诗班的角色应是服事的角色1.突显敬拜的对象教会若有诗班,她必须晓得她一切的行动、仪态和服饰都要能表彰这位肉眼不能见的大君王和万主之主,使敬拜者能透过她的事奉体验到神的同在和荣耀。历代志下五章12节描述所罗王主持献殿礼时的诗班阵容,他们所穿著的及其列队的模式是何等的恭敬和辉煌!耶和华神实在被大大的高举。此外,历代志下二十章21节所描述的赞美事奉是由诗班穿著圣洁的礼服在军队前领首而行。他们的信心藉行动表彰了神的尊荣和能力,神也显出祂的能力和慈爱,证实并赏赐他们的信心(22节)。2.引发参与崇拜的意态诗班成员要流露出内心的敬虔与喜悦,一切举动要符合敬拜的礼节,引发会众用合宜的态度参与崇拜。历代志上十五章14节记载了迎接约柜的祭司利未人在抬约柜前先行自洁,使身体配用以事奉,这是对神敬虔的表现。在16及25节又记载了他们欢欢喜喜的事奉神,整个仪式遂变得兴高采烈起来(28节),一洗第十三章所描述的愁云惨雾。&诗班应追求圣洁的生命,操练敬拜生活,常将神放在生命的首位,尊祂为大,以神我们的救主为乐(路一46、47),让神那乐意的灵扶持我们(诗五十一12),好叫我们在事奉时能自然的流露这生命。3.帮助会众开口唱诗,提高会众诗颂水平,能口唱心和赞美神因为诗班的诗颂水平相对于会众较高,所以每次的崇拜聚会应有诗班成员带领会众唱诗,领诗者必须把圣诗的音准和节奏唱对;对句法及换气的地方给会众明显的示范;也当在诗词的表达上启发和感染会众,帮会众唱好圣诗,并从中得到属灵的造就。基本上,诗班的练习应当包括会众唱的圣诗。于此,她应该跟负责崇拜的司琴一起练习,一同协议诗歌的速度、句法、音量、弹奏及颂唱编排等。4.献诗献诗是诗班代表教会献给神的礼物,也同时间与会众分享这祭物。这祭物很奇特,并没有可见、可触摸的形体。但神接纳和欣赏它的标准却不是绝对的,若这祭品的确是诗班时下所能唱到最好的乐曲,是经过细心挑选和苦心练习的,又出自一班恒切追求圣洁生命的诗班成员,神必视之为珍品。祂不但悦纳这祭,更乐意将这祭物化为祂的赏赐,赐给那存着信心渴慕在崇拜中亲近祂的人(来十一6)。&诗班用自己特有的形式,用音乐把歌词的信息传扬出来,这信息使人体验神那不能用笔墨言语所能描绘的尊贵、荣耀、丰富、智慧、权势、能力(启五12-13)。圣经里很多人都曾有这些体验,例如西乃山脚下的以色列人(出十九19);所罗门王和他的祭司(代下五14);约沙法王和他的军队以及百姓(代下廿22);圣殿中的以赛亚(赛六3);腓立比监里的保罗、西拉和众囚犯(徒十六25);拔摩海岛上的约翰(启四、五章)。这种音乐的牧养和造就在人的心灵里烙下不能磨灭的烙印,这烙印就是对神的尊崇的体验。&二、诗班如何发挥角色的效果诗班要发挥上述的角色效果,荣神益人,须留意以下事情。1.追求圣洁的生命旧约的祭司在事奉前必须先行自洁。新约的信徒每人都有祭司的身分,是主耶稣用祂的宝血所买赎的(启五9-10),按理是用以事奉神。但是提摩太后书二章21节却教训我们要&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并且,希伯来书十二章14节也警告我们:&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诗班有如在约柜前歌唱事奉的利未人(代上十六37),又如常在约柜前事奉的撒拉弗和基路伯(赛六2;出卅七9),都是在神面前献颂赞的祭和先睹神的荣美的受造之物。设若诗班不追求圣洁荣神的生命,她又有何资格事奉神,又有何条件被神使用彰显神的荣美呢!诗班里每一个人都应如此追求,不然,一点的罪污就能使全班的事奉受损(林前五6)。2.追求真诚的崇拜了解诗班事奉意义又认真追求灵命成长的诗班成员,必会操练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神(约四23-24)。他晓得他所做的是按着真理敬拜,并且他所做的一切神都鉴察,他就要诚诚实实地追求献上他自己并全体的最好,开放地让神在崇拜中向他彰显祂自己,每次崇拜都渴慕奇妙的属灵经历。真诚的敬拜不但被神悦纳,更可被圣灵使用,感染他们所服事的会众,追求音乐事奉的成长和进步。追求敬虔崇拜的诗班成员必会重视自己和全班的事奉,他必会努力学习和操练音乐,以求达到更美的事奉呈献给神。他也会认真参与诗班的练习,勤力准时做足一切的功夫。他晓得诗班中纵然只有一人唱错了,或表达得不贴设,全体的呈献也会受到亏损。他更会努力投入圣乐事奉的学习,以寻求更合神心意的事奉(提前四15)。
上一篇:&&下一篇:无
本站资料来源于网络搜索及网友提供,其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本站不承担相应责任!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耶稣教会诗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