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笔记中,伊虚提是谁,弥拉是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17.40 [6.5折][定价:¥26.8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傅雷谈艺论学书简
查找同类商品
《傅雷谈艺论学书简》中,傅雷和自己的儿子傅聪谈论了艺术的真谛与精神的修养,同时又与朋友谈学论道。书中所包含的智慧,不只是从学问的研究中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中拳。《傅雷谈艺论学书简》不仅包含了《傅雷家书》最重要的内容,还有着家书之外的才情与学识。
傅雷(),字怒安,上海市南汇县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从20世纪30年代起,傅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
序第一辑致傅聪(八十五通)致傅敏(二通)第二辑致吴宓(一通)致罗曼?罗兰(二通)致黄宾虹(二十九通)致宋奇(十二通)致郑效洵(三通)致夏衍(一通)致牛恩德(三通)致楼适夷(一通)致梅纽因(六通)致刘抗(二通)致汪孝文(二通)致汪己文(二通)致周宗琦(一通)致罗新璋(一通)致成家榴(一通)致石西民(一通)附:傅雷自述编后记
一九六三年四月十四日
伊虚提狄阿娜双鉴:
久疏笺候,尚祈两位身体安康,不致过劳。数月来不知又曾到过哪些国家?闻悉你们对苏联音乐界近况之印象后,实深有同感。吾人处于知识及艺
术界中,多少都身受其苦,而此界之种种缺陷,无一制度足以补救。
得知聪跟弥拉的婚姻生活渐趋美满,彼此之间日增了解,内子与我均深感欣慰。他们其实已在生命中跨出了一大步。因为我认为生活的艺术是所有
艺术之中萎难的一种,而夫妇之间和睦共处之道,就是吾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聪天真未凿,充满理想,他于三月间自美国来函,信中述及种种见闻,饶有趣味,惟独对自己演奏成绩却只字不提。虽然他佯作毫不在意,但心中
仍充满种种幻想,使我不忍使之幻灭。任何人如欲生活得不太受罪,就必须
如此,倘若身为恳挚真诚及极度敏感的艺术家,则更应如此。
西敏寺唱片公司自其英国代理人业务失败后,情况如何,尚祈见告,以释吾念。我深恐聪灌录唱片的心血,付诸流水。聪似乎迄今尚来与任何信誉超卓的公司签约,自一九五九年以来,他虽曾跟两家公司打交道,但都徒劳无功。
虽然我一直健康欠佳,但过去数月来所幸并无特别病痛,惟独视力越来越差,每日工作之余,只能稍作阅读,需浏览之书太多,而在晚上却被逼躲懒偷闲,诚为憾事。我译文的风格,令自己深以为苦,虽已尽全力,却永远达不到满意的完美程度。巴尔扎克、服尔德及罗曼,罗兰的荚译本多数惨不忍睹,错误百出,无可原谅(时常整句漏译),我尽量尝试译得忠于原文,而又不失艺术性,务使译文看来似中文创作,惜仍然力不从心。翻译之难,比起演奏家之演绎往昔大师的杰作,实在不遑多让。
倘我常露沮丧之情,疲惫之态,幸勿见怪。这种心情,殊难掩饰,在知心朋友面前,尤其如此。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傅雷家书中,伊虚提是谁,弥拉是谁_百度知道
傅雷家书中,伊虚提是谁,弥拉是谁
傅雷的儿媳 傅雷之子傅聪在国外学钢琴时,认识了梅纽因的女儿(傅雷称她”弥拉“)。两人后喜结连理,生子名傅凌霄。梅纽因是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指挥家和作曲家。傅雷敬重这位颇有修养的艺术大师,与他多有信件交流。梅纽因亦与傅聪合作演出,对贤婿也很欣赏。
不幸十多年后,傅聪和弥拉的家庭破裂了。用傅聪的话来说,缘由是“终因东、西方人秉性差异太大”。1、莫扎特的作品跟他的生活是相反的。他的生活只有痛苦,但他的作品差不多整个儿只叫人感到快乐。他的作品是他灵魂的小影。这样,所有别的和谐都归纳到这个和谐,而且都融化在这个和谐中间。  3、我说“希望”,不是指“专业”方面的造就,而是指人格的发展。所以我越来越觉得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  4、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ǐ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5、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6、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于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7、青梅竹马、自食其果、毫发不爽、首鼠两端、如蚁附膻、气冲斗牛、如坐春风、不以为然  8、一个人往往对有在手头的东西(或是机会,或是环境,或是任何可贵的东西)不知珍惜,直到要失去了的时候再去后悔!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不能因为是人之常情而宽恕我们自己的这种愚蠢,不想法去改正。  9、一劳永逸、首当其冲、巧夺天工、颐指气使、炙手可热、倾巢而出、登堂入室、万人空巷  10、要有耐性,不要操之过急。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时时刻刻要承认自己是笨伯,不怕做笨功次,那就不会期待太切,稍不进步就慌乱了。  11、练琴的时间必须正常化,不能少,也不能多;多了整个的人疲倦之极,只会有坏结果。要练琴时间正常,必须日常生活科学化,计划化,纪律化!  12、开音乐会的日子,你仍维持八小时工作;你的毅力,精神,意志,固然是惊人,值得佩服,但我们毕竟为你操心。孩子,听我们的话,不要在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force[勉强]自己。多留一分元气,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尤其在比赛以前半个月,工作时间要减少一些,最要紧的是保养身心的新鲜,元气充沛,那末你的演奏也一定会更丰满,更fresh[清新]!  13、我知道你忙,可是你也知道我未尝不忙,至少也和你一样忙。我近七八个月身体大衰,跌交后己有二个半月,腿力尚未恢复,腰部痠痛更是厉害。但我仍硬撑着工作,写信,替你译莫扎特等等都是拿休息时间,忍着腰痛来做的。孩子,你为什么老叫人牵肠挂肚呢?预算你的信该到的时期,一天不到,我们精神上就一天不得安定。  14、以实际来说,你倘若为了要说明情形而回国,则大可不必,因为我已经完全明白,必要时我可以向文化部说明。倘若为了要和杰老师分手而离开一下波兰,那也并无作用。既然仍要回波学习,则调换老师是早晚的事,而早晚都得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向杰老师作交代;换言之,你回国以后再去,仍要有个充分的借口方能离开杰老师。若这个借口,目前就想出来,则不回国也是一样。  15、耳熟能详、万马齐喑、莘莘学子、深孚众望、梁上君子、休戚相关、美轮美奂、始作俑者  16、讳莫如深、文不加点、不刊之论、弹冠相庆、涣然冰释、大方之家、不耻下问、趋之若鹜  17、一般小朋友,在家自学的都犯一个大毛病:太不关心大局,对社会主义的改造事业很冷淡。  18、苦心孤诣、明日黄花、琳琅满目、望其项背、比翼双飞、耳提面命、不易之论、豆蔻年华  19、我一生遇到重大的问题,很少不是找几个内行的、有经验的朋友商量的;反之,朋友有重大的事也很少不来找我商量的。  21、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22、鼎力相助、醍醐灌顶、不足为训  23、这样下去,少年变了老年。与社会脱节,真正要不得。我说少年变了老年,还侮辱了老年人呢!今日多少的老年人都很积极,头脑开通。  24、自己弹的曲子,不宜尽弹,而常常要停下来想想,想曲子的picture[意境,境界],追问自己究竟要求的是怎样一个境界,这是使你明白what you want[你所要的是什么],而且先在脑子里推敲曲于的结构、章法、起伏、高潮、低潮等等。尽弹而不想,近乎improvise[即兴表演] ,弹到哪里算哪里,往往一个曲子练了二三个星期,自己还说不出哪一种弹法(interpretation)最满意,或者是有过一次最满意的interpretation[弹法] ,而以后再也找不回来(这是恩德常犯的毛病)。假如照我的办法作,一定可能帮助自己的感情更明确而且稳定!  25、以我们的感情来说,你一定懂得我们想见见你的心,不下于你想见见我们的心;尤其我恨不得和你长谈数日夜。可是我们不能只顾感情,我们不能不硬压着个人的愿望,而为你更远大的问题打算。  26、练琴一定要节制感情,你既然自知责任重大,就应当竭力爱惜精神。好比一个参加世运的选手,比赛以前的几个月,一定要把身心的健康保护得非常好,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出场竞赛。俗语说“养兵千日”,“养”这个字极有道理。  27、假如你看了我的信,我的发言,和周总理的报告等等有感触的话,只希望你把热情化为力量,把惭愧化为决心。你最要紧的是抓紧时间,生活纪律化,科学化;休息时间也不能浪费!还有学习的计划务必严格执行,切勿随意更改!  28、我始终认为手的紧张和整个身心有关系,不能机械的把“手”孤立起来。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傅雷家书中的爱华是谁?_百度知道
傅雷家书中的爱华是谁?
提问者采纳
是傅雷的好友,让她捎话
结果她太忙 没捎到
提问者评价
我们老师说是傅聪的妻子,我觉得不对,书上说傅聪的妻子是弥拉。但还是想确认一下,谢谢了!
其他类似问题
傅雷家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傅雷家书 
巴托克(),匈牙利著名作曲家。①
路易斯·肯特纳(1905 一),英籍匈牙利钢琴家。②
曼纽因(1916 一),美国提琴家。③
克罗采,系指贝多芬写的克罗采奏鸣曲,即《第九小提琴奏鸣曲》。色最多的当然是你理解最深的作品,在英国少有表演机会的 Bartok〔巴托克〕、 Prokofiev〔普罗科菲埃夫〕④等现代乐曲,是否上那边去演出呢?——前信提及 Cuba〔古巴〕演出可能,还须郑重考虑,我觉得应推迟一二年再说!暑假中最 好结合工作与休息,不去远地登台,一方面你们俩都需要松松,一方面你也 好集中准备海外节目。——七月中去不去维也纳灌贝多芬第一、四?一问你 的话望当场记在小本子上,或要弥拉写下,待写信时答复我们。一举手之劳, 我们的问题即有着落。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亲爱的孩子,越知道你中文生疏,我越需要和你多写中文;同时免得弥 拉和我们隔膜,也要尽量写英文。有时一些话不免在中英文信中重复,望勿 误会是我老糊涂。从你婚后,我觉得对弥拉如同对你一样负有指导的责任: 许多有关人生和家常琐事的经验,你不知道还不打紧,弥拉可不能不学习, 否则如何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呢?既然她自幼的遭遇不很幸福,得到父母指点 的地方不见得很充分,再加西方人总有许多观点与我们有距离,特别在人生 的淡泊,起居享用的俭朴方面,我更认为应当逐渐把我们东方民族(虽然她 也是东方血统,但她的东方只是徒有其名了!)的明智的传统灌输给她。前 信问你有关她与生母的感情,务望来信告知。这是人伦至性,我们不能不关 心弥拉在这方面的心情或苦闷。不愿意把物质的事挂在嘴边是一件事,不糊里糊涂莫名其妙的丢失钱是另一件事!这是我与你大不相同之处。我也觉得提到阿堵物是俗气,可是我 年轻时母亲(你的祖母)对我的零用抓得极紧,加上二十四岁独立当家,收 入不丰;所以比你在经济上会计算,会筹划,尤其比你原则性强。当然,这 些对你的艺术家气质不很调和,但也只是对像你这样的艺术家是如此;精明 能干的艺术家也有的是,萧邦即是一个有名的例子:他从来不让出版商剥削, 和他们谈判条件从不怕烦。你在金钱方面的洁癖,在我们眼中是高尚的节操, 在西方拜金世界和吸血世界中却是任人鱼肉的好材料。我不和人争利,但也 绝不肯被人剥削,遇到这种情形不能不争。——这也是我与你不同之处。但 你也知道,我争的还是一个理而不是为钱,争的是一口气而不是为的利。在 这一点上你和我仍然相像。总而言之,理财有方法,有系统,并不与重视物质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为了不吃物质的亏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正如日常生活有规律,并非求生活 刻板枯燥,而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节省更多的精力来做些有用的事,读 些有益的书,总之是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裴辽士我一向认为最能代表法兰西民族,最不受德、意两国音乐传统的 影响。《基督童年》一曲朴素而又精雅,热烈而又含蓄,虔诚而又健康,完 全写出一个健全的人的宗教情绪,广义的宗教情绪,对一切神圣,纯洁,美 好,无邪的事物的崇敬。来信说的很对,那个曲子又有热情又有恬静,又兴 奋又淡泊,第二段的古风尤其可爱。怪不得当初巴黎的批评家都受了骗,以 为真是新发现的十六世纪法国教士作的。但那 narrator(叙述者:唱的太过④
普罗科菲埃夫(),俄国著名作曲家。火了些,我觉得家中原有老哥伦比亚的一个片段比这个新片更素雅自然。可 惜你不懂法文,全篇唱词之美在英文译文中完全消失了。我对照看了几段, 简直不能传达原作的美于万一!原文写像圣经》想你知道全部脚本般单纯! 可是多美!是出于裴辽士的手笔。你既对裴辽士感到很大兴趣,应当赶快买一本罗曼罗兰的《今代音乐家》(Romain Rolland: Music,ens d' Aujourd'hui),读一读论裴辽士的一 篇。那篇文章写得也极了!倘英译本还有同一作者的《古代音乐家》(Musicicns d'Autr-fois) 当然也该买。正因为裴辽士完全表达他自己,不理会也不知 道(据说他早期根本不知道巴哈)过去的成规俗套,所以你听来格外清新, 亲切,真诚,而且独具一格。也正因为你是中国人,受西洋音乐传统的熏陶 较浅,所以你更能欣赏独往独来,在音乐上追求自由甚于一切的裴辽士。而 也由于同样的理由,我热切期望未来的中国音乐应该是这样一个境界。为什 么不呢?俄罗斯五大家不也由于同样的理由爱好裴辽士吗?同时,不也是由 于同样的理由,莫索斯基对近代各国的乐派发生极大的影响吗?  你说的很对,“学然后知不足”,只有不学无术或是浅尝即止的人才会 自大自满。我愈来愈觉得读书太少,聊以自慰的就是还算会吸收,消化,贯 通。像你这样的艺术家,应当无书不读,像 Busoni〔布梭尼〕,Hlndemith〔亨 德密特〕那样。就因为此,你更需和弥拉俩妥善安排日常生活,一切起居小节 都该有规律有计划,才能挤出时间来。当然,艺术家也不能没有懒洋洋的耽 于幻想的时间,可不能太多;否则成了习惯就浪费光阴了。没有音乐会的期 间也该有个计划,哪几天招待朋友,哪几天听音乐会,哪几天照常练琴,哪 几天读哪一本书。一朝有了安排,就不至于因为无目的无任务而感到空虚与 烦躁了。这些琐琐碎碎的项目其实就是生活艺术的内容。否则空谈“人生也 是艺术”,究竟指什么呢?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但愿你与弥拉多谈谈这些 问题,定出计划来按步就班的做去。最要紧的是定的计划不能随便打破或打 乱。你该回想一下我的作风,可以加强你实践的意志。一九四五年我和周伯伯办《新语》,写的文章每字每句脱不了罗曼罗兰的气息和口吻,我苦苦挣扎了十多天。终于摆脱了,重新找到了我自己的文 风。这事我始终不能忘怀。——你现在思想方式受外国语文束缚,与我当时 受罗曼罗兰翻了他 120 万字的长篇自然免不了受影响的束缚有些相似,只是 你生活在外国语文的环境中,更不容易解脱,但并非绝对不可能解决。例如 我能写中文,也能写法文和英文,固然时间要花得多一些,但不至于像你这 样二百多字的一页中文(在我应当是英文——因我从来没有实地应用英文的 机会)要花费一小时。问题在于你的意志,只要你立意克服,恢复中文的困 难早晚能克服。我建议你每天写一些中文日记,便是简简单单写一篇三四行 的流水账,记一些生活琐事也好,唯一的条件是有恒。倘你夭夭写一二百字, 持续到四五星期,你的中文必然会流畅得多。——最近翻出你五零年十月昆 明来信,读了感慨很多。到今天为止,敏还写不出你十六岁时写的那样的中 文。既然你有相当根基,恢复并不太难,希望你有信心,不要胆怯,要坚持, 持久!你这次写的第一页,虽然气力花了不少,中文还是很好,很能表达你 的真情实感。──要长此生疏下去,我倒真替你着急呢!我竟说不出我和你 两人为这个问题谁更焦急。可是干着急无济于事,主要是想办法解决,想了 办法该坚决贯彻!再告诉你一点:你从英国写回来的中文信,不论从措辞或 从风格上看,都还比你的英文强得多;因为你的中文毕竟有许多古书做底子,不比你的英文只是浮光掠影摭拾得来的。你知道了这一点应该更有自信心了 吧!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你也从未提及是否备有胶带录音设备,使你能细细听你自己的演 奏。这倒是你极需要的。一般评论都说你的萧邦表情太多,要是听任乐曲本 身自己表达(即少加表情),效果只会更好。批评家还说大概是你年龄关系, 过了四十,也许你自己会改变。这一类的说法你觉得对不对?(Cologne〔科 隆〕的评论有些写得很拐弯抹角,完全是德国人脾气,爱复杂。)我的看法, 你有时不免夸张;理论上你是对的,但实际表达往往会“太过”。唯一的补 救与防止,是在心情非常冷静的时候,多听自己家里的 tape〔磁带〕录音;听 的时候要尽量客观,当作别人的演奏一样对待。  我自己常常发觉译的东西过了几个月就不满意;往往当时感到得意的段 落,隔一些时候就觉得平淡得很,甚至于糟糕得很。当然,也有很多情形, 人家对我的批评与我自己的批评并不对头;人家指出的,我不认为是毛病; 自己认为毛病的,人家却并未指出。想来你也有同样的经验。在空闲即无音 乐会期间有朋友来往,不但是应有的调剂,使自己不致与现实隔膜,同时也表示别人喜欢你,是件大好事。主要是这些应酬也得有限 度有计划。最忌有求必应,每会必到;也最忌临时添出新客新事,西方习惯 多半先用电话预约,很少人会作不速之客,——即使有不速之客,必是极知 己的人,不致妨碍你原定计划的。——希望弥拉慢慢能学会这一套安排的技 术。原则就是要取主动,不能处处被动!!孩子,来信有句话很奇怪。沉默如何就等于同意或了解呢?不同意或不领会,岂非也可用沉默来表现吗?在我,因为太追求逻辑与合理,往往什么 话都要说得明白,问得明白,答复别人也答复得分明;沉默倒像表示躲避, 引起别人的感觉不是信任或放心,而是疑虑或焦急。过去我常问到你经济情 况,怕你开支浩大,演出太多,有伤身体与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为我深知 一个艺术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独立多么不容易,而唯有经济有切实保障才能 维持人格的独立。并且父母对儿女的物质生活总是特别关心。再过一二十年, 等你的孩子长成以后,你就会体验到这种心情。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四日(译自英文)  亲爱的孩子:每次妈妈连续梦见你们几晚,就会收到你们的信,这次也 不例外,她不但梦见你们两个,也梦见弥拉从窗下经过,妈妈叫了出来:弥 拉!妈妈说,弥拉还对她笑呢!  从现在起,我得多写中文信,好让聪多接触母语,同时我还会继续给你 们用英文写信。  你们在共同生活的五个月当中,想必学习了不少实际事务,正如以前说 过,安顿一个新家,一定使你们上了扎实的第一课。我希望,你们一旦安顿 下来之后,就会为小家庭施行一个良好的制度。也许在聪演奏频繁的季节, 一切还不难应付;反而是在较为空闲必须应付俗务社交的日子,如何安排调 度,就煞费周章了。以我看来,最主要的是控制事情,而勿消极的为事情所  控制。假如你们有一、两个星期闲暇,不是应该事先有个计划,哪几天招待 朋友,哪几天轻松一下,哪几天把时间花在认真严肃的阅读与研究之上?当 然,要把计划付诸实行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但这不是小事,而是持家之道, 也是人生艺术的要素。事前未经考虑,千万不要轻率允诺任何事,不论是约 会或茶会,否则很容易会力践诺而苦恼。为人随和固然很好,甚至很有人缘, 但却时常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常常特别吝惜时间(在朋友中出了名), 很少跟人约会,这样做使我多年来脑筋清静,生活得极有规律。我明白,你 们的生活环境很不相同,但是慎于许诺仍是好事,尤其是对保持聪的宁静, 更加有用。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倘写纯粹中文信太费时间,不妨夹着英文一起写,作为初步训练,那总 比根本不写中文强,也比从头至尾写中文省力省时。设法每天看半小时(至 少一刻钟)的中国书,坚持半年以后必有成绩。一九六一年六月十四日夜  巴尔扎克的《幻灭》(Lost llluslbns)英译本,已由宋伯伯从香港寄 来,弥拉不必再费心了。英译本确是一九五一年新出,并写明是某某人新译, 出版者是 Johnkhmann,25 Gilberi Si. London W.1,弥拉问过几家伦敦书 店,都说并无此新译本,可见英国书店从业员之孤陋寡闻。三十年前巴黎拉 丁区的书店,你问什么都能对答如流,简直是一部百科辞典。英译本也有插 图,但构图之庸俗,用笔之凄迷琐碎,线条之贫弱无力,可以说不堪一顾。 英国画家水准之低实属不堪想像,无怪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对第一流的英 国绘画也批评得很凶。——至此为止,此书我尚在准备阶段。内容复杂,非 细细研究不能动笔;况目力、体力、脑力,大不如前,更有蜗步之叹。将来 还有一大堆问题寄到巴黎去请教。  一九六一年六月二十六日晚  亲爱的孩子,六月十八日信(邮戳十九)今晨收到。虽然花了很多钟点, 信写得很好。多写几回就会感到更容易更省力。最高兴的是你的民族性格和 特征保持得那么完整,居然还不忘记:“一革食(读如“嗣”一瓢饮,回也 不改其乐。”唯有如此,才不致被西方的物质文明湮没。你屡次来信说我们 的信给你看到和回想到另外一个世界,理想气息那么浓的,豪迈的,真诚的, 光明正大的,慈悲的,无我的(即你此次信中说的 idealistic,generous, devoted,1oya1,kind,selfless)世界。我知道东方西方之间的鸿沟,只 有豪杰之上,领悟颖异,感觉敏锐而深刻的极少数人方能体会。换句话说, 东方人要理解西方人及其文化和西方人理解东方人及其文化同样不容易。即 使理解了,实际生活中也未必真能接受。这是近代人的苦闷:既不能闭关自 守,东方与西方各管各的生活,各管各的思想,又不能避免两种精神两种文 化两种哲学的冲突和矛盾。当然,除了冲突与矛盾,两种文化也彼此吸引, 相互之间有特殊的贼力使人神往。东方的智慧、明哲、超脱,要是能与西方 的活力、热情、大无畏的精神融合起来,人类可能看到另一种新文化出现。 西方人那种孜孜矻矻,白首穷经,只知为学,不问成败的精神还是存在(现 在和克利斯朵夫的时代一样存在),值得我们学习。你我都不是大国主义者, 也深恶痛绝大国主义,但你我的民族自觉、民族自豪和爱国热忱并无一星半 点的排外意味。相反,这是一个有根有蒂的人应有的感觉与感情。每次看到 你有这种表现,我都快活得心儿直跳,觉得你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儿子!妈妈 也为之自豪,对你特别高兴,特别满意。分析你岳父的一段大有见地,但愿作为你的鉴戒。你的两点结论,不幸的婚姻和太多与太早的成功是艺术家最大的敌人,说得太中肯了。我过去为 你的婚姻问题操心,多半也是从这一点出发。如今弥拉不是有野心的女孩子, 至少不会把你拉上热衷名利的路,让你能始终维持艺术的尊严,维持你严肃 朴素的人生观,已经是你的大幸。还有你淡于名利的胸怀,与我一样的自我 批评精神,对你的艺术都是一种保障。但愿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不在人世的 时候,你永远能坚持这两点。恬淡的胸怀,在西方世界中特别少见,希望你 能树立一个榜样!说到弥拉,你是否仍和去年八月初订婚时来信说的一样预备培养她?不是说培养她成一个什么专门人材,而是带她走上严肃,正直,坦白,爱美, 爱善,爱真理的路。希望以身作则,鼓励她多多读书,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 的读书,不是消闲趋时的读书。你也该培养她的意志:便是有规律有系统的 处理家务,掌握家庭开支,经常读书等等,都是训练意志的具体机会。不随 便向自己的 fancy〔幻想,一时的爱好〕让步,也不随便向你的 fancy〔幻想,一时的 爱好〕让步,也是锻炼意志的机会。孩子气是可贵的,但决不能损害 taste〔品 味,鉴赏力〕,更不能影响家庭生活,起居饮食的规律。有些脾气也许一辈子也 改不了,但主观上改,总比听其自然或是放纵(即所谓 indu1ging)好。你 说对吗?弥拉与我们通信近来少得多,我们不怪她,但那也是她道义上感情 上的一种责任。我们原谅她是一回事,你不从旁提醒她可就不合理,不尽你 督促之责了。做人是整体的,对我们经常写信也表示她对人生对家庭的态度。 你别误会,我再说一遍,别误会我们嗔怪她,而是为了她太年轻,需要养成 一个好作风,处理实际事务的严格的态度;以上的话主要是为她好,而不是仅仅为我们多得一些你们消息的快乐。可是千万注意,和她提到给我们写信 的时候,说话要和软,否则反而会影响她与我们的感情。翁姑与媳妇的关系 与父母子女的关系大不相同,你慢慢会咂摸到,所以处理要非常细致。  最近几次来信,你对我们托办的事多半有交代,我很高兴。你终于在实 际生活方面也成熟起来了,表示你有头有尾,责任感更强了。你的录音机迄 未置办,我很诧异;照理你布置新居时,应与床铺在预算表上占同样重要的 地位。在我想来,少一二条地毯倒没关系,少一架好的录音机却太不明智。 足见你们俩仍太年轻,分不出轻重缓急。但愿你去美洲回来就有能力置办! 我早料到你读了《论希腊雕塑》以后的兴奋。那样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 的了,正如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那个天真可爱的阶段一样,也如同我们的先 秦时代、两晋六朝一样。近来常翻阅《世说新语》(正在寻一部铅印而篇幅 不太笨重的预备寄你),觉得那时的风流文采既有点儿近古希腊,也有点儿 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那种高远、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于西方 文化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文明的时候会那么文明,谈 玄说理会那么隽永,野蛮的时候又同野兽毫无分别,甚至更残酷。奇怪的是 这两个极端就表现在同一批人同一时代的人身上。两晋六朝多少野心家,想夺天下、称孤道寡的人,坐下来清谈竟是深通老庄与佛教哲学的哲人! 亨特尔的神剧固然追求异教精神,但他毕竟不是纪元前四五世纪的希腊人,他的作品只是十八世纪一个意大利化的日耳曼人向往古希腊文化的表现。便是《赛米里》吧,口吻仍不免带点儿浮夸(pompous)。这不是亨特尔 个人之过,而是民族与时代之不同,绝对勉强不来的。将来你有空闲的时候(我想再过三五年,你音乐会一定可大大减少,多一些从各方面晋修的时间),读凡部英译的柏拉图、塞诺封一类的作品,你对希腊文化可有更多更 深的体会。再不然你一朝去雅典,尽管山陵剥落(如丹纳书中所说)面目全 非,但是那种天光水色(我只能从亲自见过的罗马和那不勒斯的天光水色去 想像),以及巴德农神庙的废墟,一定会给你强烈的激动,狂喜,非言语所 能形容,好比四五十年以前邓肯在已德农废墟上光着脚不由自主的跳起舞 来。(《邓肯(Duncun)自传》,倘在旧书店中看到,可买来一读。)真正 体会古文化,除了从小“泡”过来之外,只有接触那古文化的遗物。我所以 不断寄吾国的艺术复制品给你,一方面是满足你思念故国,缅怀我们古老文 化的饥渴,一方面也想用具体事物来影响弥拉。从文化上、艺术上认识而爱 好异国,才是真正认识和爱好一个异国;而且我认为也是加强你们俩精神契 合的最可靠的链锁。  石刻画你喜欢吗?是否感觉到那是真正汉族的艺术品,不像敦煌壁画云 岗石刻有外来因素。我觉得光是那种宽袍大袖、简洁有力的线条、浑合的轮 廓、古朴的屋字车辆、强劲雄壮的马匹,已使我看了怦然心动,神游于二千 年以前的天地中去了。(装了框子看更有效果。)  几个月来做翻译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的准备工作,七百五十余页原 文,共有一千一百余生字。发个狠每天温三百至四百生字,大有好处。正如 你后悔不早开始把萧邦的 Etudes〔练习曲〕作为每天的日课,我也后悔不早开 始记生字的苦功。否则这部书的生字至多只有二三百。倘有钱伯怕那种记忆 力,生字可减至数十。天资不足,只能用苦功补足。我虽到了这年纪,身体 挺坏,这种苦功还是愿意下的。你对 Miche1angeli〔弥盖朗滇利〕的观感大有不同,足见你六年来的进步与成熟。同时,“曾经沧海艰为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也是你意见大变的原因。伦敦毕竟是国际性的乐坛,你这两年半的逗留不是 没有收获的。  最近在美国的《旅行家杂志》(MationaI Geographic)上读到一篇英国 人写的爱尔兰游记,文字很长,图片很多。他是三十年中第二次去周游全岛, 结论是:“什么是爱尔兰最有意思的东西?——是爱尔兰人。”这句话与你 在杜伯林匆匆一过的印象完全相同。  吃过晚饭,又读了一遍(第三遍)来信。你自己说写得乱七八糟,其实 并不。你有的是真情实感,真正和真实的观察,分析,判断,便是杂乱也乱 不到哪里去。中文也并未退步:你爸爸最挑剔文字,我说不退步你可相信是 真的不退步。而你那股热情和正义感不知不觉洋溢于字里行间,教我看了安 慰,兴奋??有些段落好像是我十几年来和你说的话的回声??你没有辜负 园丁!  老好人往往太迁就,迁就世俗,迁就偏狭的家庭愿望,迁就自己内心中 不大高明的因素;不幸真理和艺术需要高度的原则性和永不妥协的良心。物 质的幸运也常常毁坏艺术家。可见艺术永远离不开道德——广义的道德,包 括正直,刚强,斗争(和自己的斗争以及和社会的斗争),毅力,意志,信 仰??的确,中国优秀传统的人生哲学,很少西方人能接受,更不用说实践了。比如“富贵于我如浮云”在你我是一条极崇高极可羡的理想准则,但像巴尔 扎克笔下的那些人物,正好把富贵作为人生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 他们那股向上爬,求成功的蛮劲与狂热,我个人简直觉得难以理解。也许是 气质不同,并非多数中国人全是那么淡泊。我们不能把自己人太理想化。你提到英国人的抑制(inhibition)其实正表示他们旷野强焊的程度,不能不深自敛抑,一旦决堤而出,就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些人物,如麦克白 斯、奥赛罗等等,岂不 wild〔狂放〕到极点?Baih〔巴斯〕在欧洲亦是鼎鼎大名的风景区和温泉疗养地,无怪你觉得是英国最美的城市。看了你寄来的节目,其中几张风景使我回想起我住过的法 国内地古城:那种古色古香,那种幽静与悠闲,至今常在梦寐间出现。—— 说到这里,希望你七月去维也纳,百忙中买一些美丽的风景片给我。爸爸坐 井观天,让我从纸面上也接触一下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住过的名城!“After reading that, I found my conviction that Handel’smusic,specially his oratorio is the nearest to the Greek spirit in music 更加强了。His optimism, his radiant poetry,which is as simpleas one can imagine but never vulgar, this directness and frankness, his pride, his majesty and his almost Physical ecstasy. I think thatis why when an English chorus sings“Hallelujah”they suddenly becomeso wild, taking off completely their usual English inhibition, becauseat that moment they experience something really thrilling, something like ecstasy,?”  “读了丹纳的文章,我更相信过去的看法不错:亨特 尔的音乐,尤其神 剧,是音乐中最接近希腊精神的东西。他有那种乐天的倾向,豪华的诗意, 同时亦极尽朴素,而且从来不流于庸俗,他表现率直,坦白,又高傲又堂皇, 差不多在生理上到达一种狂喜与忘我的境界。也许就因为此,英国合唱队唱  Hallelujah〔哈利路亚〕①的时候,会突然变得豪放,把平时那种英国人的抑制 完全摆脱干净,因为他们那时有一种真正激动心弦,类似出神的感觉。”  为了帮助你的中文,我把你信中一段英文代你用中文写出。你看看是否 与你原意有距离。ecstasy〔狂喜与忘我境界〕一字涵义不一,我不能老是用出神 二字来翻译。——像这样不打草稿随手翻译,在我还是破题儿第一遭。
提醒你一句:信中把“自以为是”写作“自已为是”,此是笔误,但也 得提一下。①
哈利路亚,希伯来文,原意为“赞美上帝之歌”。一九六一年六月二十七日(译自英文)  最亲爱的弥拉:要是我写一封长长的中文信给聪,而不给你写几行英文 信,我就会感到不安。写信给你们两个,不仅是我的责任,也是一种抑止不 住的感情,想表达我对你的亲情与挚爱,最近十个月来,我们怎么能想起聪 而不同时想到你呢?在我们心目中,你们两个已经不知不觉的合二而一了。 但是为了使聪不致于忘记中文,我必须多用中文给他写信,所以你看,每次 我给你们写信时就不得不写两封。???? 妈妈和我都很高兴见到聪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成熟些了,这当然是你们结合的好影响。你们结婚以来,我觉得聪更有自信了。他的心境更为平静,伤 感与乖戾也相应减少,虽则如此,他的意志力,在艺术方面之外,仍然薄弱, 而看来你在这方面也不太坚强。最好随时记得这一点,设法使两人都能自律, 都能容忍包涵。在家中维持有条理的常规,使一切井井有条,你们还年轻, 这些事很难,付诸实行并坚持下去,可是养成良好习惯,加强意志力永远是 件好事,久而久之,会受益无穷。  一个人(尤其在西方)一旦没有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就自动成为生活中 唯一的圭臬。大多数欧洲人看到中国人没有宗教(以基督教的眼光来看), 而世世代代以来均能维系一个有条有理,太平文明的社会,就大感惊异,秘 密在于这世上除了中国人,再没有其他民族是这样自小受健全的道德教训长 大的。你也许已在聪的为人方面看到这一点,我们的道德主张并不像西方的 那么“拘谨”,而是一种非常广义的看法,相信人生中应诚实不欺,不论物 质方面或精神方面,均不计报酬,像基督徒似的冀求一个天堂。我们深信, 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为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罚, 也不是为了求取水恒的福扯。在这一意义上,中国人是文明世界中真正乐观 的民族。在中国,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养和我们最佳传统与文化熏陶的人, 在不知不党中自然会不逐名利,不慕虚荣,满足于一种庄严崇高,但物质上 相当清贫的生活。这种态度,你认为是不是很理想很美妙?亲爱的孩子,有没有想过我在 E-No. 17 信中所引用的孟德斯鸠的名言:“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假如你想听取孟德斯鸠的 忠言,成为一棵“枝叶茂盛”的植物,那么这是开始自我修养的时候了。开 始时也许在聪忙于演出的日子,你可以有闲暇读些正经书,我建议你在今夏 看这两本书:丹纳的《艺术哲学》和 Etiemble〔埃地昂勃勒〕①的《新西游记》(这本书我有两册,是作者送的,我会立即寄一本给你)。读第一本书可使 你对艺术及一般文化历史有所认识,第二本可促进你对现代中国的了解。  如果你可以在旧书店里找到一本罗素的《幸福之路》,也请用心阅读, 这本书虽然是三十年前写的,可是因为书中充满智慧及富有哲理的话很多, 这些话永远不会过时,所以对今日的读者,仍然有所神益。希望你也能念完《约翰·克利斯朵夫》。像你这样一位年轻的家庭主妇要继续上进,终身坚 持自我教育,是十分困难的,我可以想像得出你有多忙,可是这件事是值得 去努力争取的。妈妈快四十九岁了,仍然“挣扎”着每天要学习一些新东西(学习英语)。我有没有告诉过你,勃隆斯丹太太跟一般中产阶级的家庭主①
埃地昂勃勒,当代法国汉学家。妇一样忙,可是她仍然每天坚持练琴(每日只练一小时至一小时半,可是日 久见功),还能演奏及上电台播音。这种勇气与意志的确叫人激赏,几乎可 说是英雄行径!一九六一年七月七日(译自英文)  最亲爱的弥拉:谢谢你寄来的 Magidoff〔马吉道夫〕所写关于你爸爸的书, 这本书把我完全吸引住了,使我丢下手边的工作,不顾上海天气的炎热(室 内摄氏 32”),接连三个下午把它看完。过去五、六年来很少看过这么精彩 动人、内容翔实的书,你在五月十日的信中说,这本书写得不太好,可是也 许会让我们觉得很新奇。传记中的无数细节与插曲是否合乎事实,我当然不 像你爸爸或家里人一般有资格去评论,可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这本书对我 来说不仅仅是新奇而已,并且对艺术家、所有看重子女教育的父母,以及一 般有教养的读者都启发很深。我身为一个文学工作者,受过中国哲学思想的 熏陶,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经过了无数试验和失误,而且对一切真、善、美 的事物特别热爱,念起 Magidoff[马吉道夫]这本书来,感到特别兴奋,读后 使我深思反省有生以来的种种经历,包括我对人生、道德、美学、教育等各 方面的见解与思想变迁。我在教育方面多少像聪一样,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优 点及缺点,虽然程度相差很远。例如,我教育子女的方式非常严格,非常刻 板,甚至很专制,我一直怕宠坏孩子,尤其是聪。我从来不许他选择弹琴作 为终生事业,直到他十六岁,我对他的倾向与天分不再怀疑时才准许,而且 迟至十八岁,我还时常提醒他的老师对他不要过分称赞。像我的母亲一样, 我一直不断的给聪灌输淡于名利权势,不慕一切虚荣的思想。在教育的过程中,我用了上一代的方法及很多其他的方法,犯了无数过错,使我时常后悔莫及,幸而两个孩子都及早脱离了家庭的规范与指导。聪 一定告诉过你,他十五岁时一个人在昆明待了两年,不过,他在处世方面并 没有学得更练达,这一方面归咎于他早年在家庭所受的教育不健全;一方面 归咎于我自己的缺点,一方面又由于他性格像妈妈,有点过分随和,所以很 难养成自律的习惯,以及向世界挑战的勇气。在艺术方面,你父亲的荣誉,他的独特与早熟,一生经历过无数危机,在外人眼中却一帆风顺,处处都树立榜样,表演了一出最感人最生动的戏剧, 在心理及美学方面,发人深省,使我们得以窥见一位名人及大音乐家的心灵。 这本书也给年轻人上了最宝贵的一课(不论是对了解音乐或发展演奏及技巧 而言),尤其是聪。甚至你,亲爱的弥拉,你也该把这本书再读一遍,我相 信读后可以对你父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顺便一提,没有人可以夸口彻底了 解自己的亲人,尽管两人的关系有多亲密):了解他的性格,他那崇高的品 德,以及辉煌的艺术成就。此外,把这本书用心细读,你可以学习很多有关 人生的事:你父亲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勇慷慨的事迹,他在柏林(在犹太 难民营中)以后在以色列对自己信念所表现出的大智大勇,使你可以看出, 他虽然脾气随和,性情和蔼,可是骨子里是个原则坚定。性格坚强的人。一 旦你们必须面对生活中真正严重的考验时,这些令人赞赏的品格一定可以成 为你俩不能忽忘的楷模,我在中文信中告诉了聪,希望能有时间为这本精彩 的书写篇长评,更确切的说,是为你父亲非凡的一生写篇长评。我现在所说 的只是个粗略的概梗(而且是随便谈的),漫谈我看了这本书之后的印象与心得,要使你充分了解我的兴奋,聊聊数语是不足尽道的。一九六一年七月七日晚  亲爱的孩子,《近代文明中的音乐》和你岳父的传记,同日收到。接连 三个下午看完传记,感想之多,情绪的波动,近十年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经 历。写当代人的传记有一个很大的便宜,人证物证多,容易从四面八方搜集 材料,相互引证,核对。当然也有缺点:作者与对象之间距离太近,不容易 看清客观事实和真正的面目;当事人所牵涉的人和事大半尚在目前,作者不 能毫无顾虑,内容的可靠性和作者的意见难免打很大的折扣。总的说来,玛 奇陶夫写得很精彩;对人生,艺术,心理变化部有深刻的观察和真切的感受; taste[趣味] 不错,没有过分的恭维。作者本人的修养和人生观都相当深广。 许多小故事的引用也并非仅仅为了吸引读者,而是旁敲侧击的烘托出人物的 性格。  你大概马上想像得到,此书对我有特殊的吸引力。教育儿童的部分,天 才儿童的成长及其苦闷的历史,缺乏苦功而在二十六岁至三十岁之间闭门(不 是说绝对退隐,而是独自摸索)补课,两次的婚姻和战时战后的活动,都引 起我无数的感触。关于教育,你岳父的经历对你我两人都是一面镜子。我许 多地方像他的父母,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曳有许多地方不及他的父母,也 有某些地方比他们开明。我很庆幸没有把你关在家里太久,这也是时代使然, 也是你我的个性同样倔强使然。父母子女之间的摩擦与冲突,甚至是反目, 当时虽然对双方都是极痛苦的事,从长里看对儿女的成长倒是利多弊少。你 祖岳母的骄傲简直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完全与她的宗教信仰不相容——世 界上除了回教我完全茫然以外,没有一个宗教不教人谦卑和隐忍,不教人克 制骄傲和狂妄的。可是她对待老友 Goldman[哥尔门]的态度,对伊虚提在台上 先向托斯卡尼尼鞠躬的责备,竟是发展到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程度。她教 儿女从小轻视金钱权势,不向政治与资本家低头,不许他们自满,唯恐师友 宠坏他们,这一切当然是对的。她与她丈夫竭力教育子女,而且如此全面, 当然也是正确的,可敬可佩的;可是归根结蒂,她始终没有弄清楚教育的目 的,只笼笼统统说要儿女做一个好人,哪怕当鞋匠也不妨;她却并未给好人(honest man)二字下过定义。在我看来,她的所谓好人实在是非常狭小的,限于 respectab1e[正派的] 而从未想到更积极更阔大的天地和理想。假如她心 目中有此意念,她必然会鼓励孩子“培养自己以便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 她绝未尊敬艺术,她对真、美、善毫无虔诚的崇敬心理;因此她看到别人自 告奋勇帮助伊虚提(如埃尔曼资助他去欧洲留学,哥尔门送他 PrinceK[王子 K]??小提琴等等)并不有所感动,而只觉得自尊心受损。她从未认识人的 伟大是在于帮助别人,受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和积聚更大的力量去帮助别 人,而绝对不是盲目的自我扩张。曼纽欣老夫人只看见她自己,她一家,她 的和丈大的姓氏与种族;所以她看别人的行为也永远从别人的自私出发。自 己没有理想,如何会想到茫茫人海中竞有具备理想的人呢?她学问丰富。只 缺少一个高远的理想作为指南针。她为人正直,只缺少忘我的牺牲精神一一 她为儿女是忘我的,是有牺牲精神的;但“为儿女”实际仍是“为她自己”; 她没有急公好义。慷慨豪侠的仁慈!幸亏你岳父得天独厚,凡是家庭教育所 没有给他的东西,他从音乐中吸收了,从古代到近代的乐曲中,从他接触的前辈,尤其安内斯库身上得到了启示。他没有感染他母亲那种狭窄、闭塞、 贫乏、自私的道德观(即西方人所谓的 prudery[拘谨])。也幸而残酷的战争 教了他更多的东西,扩大了他的心灵和胸襟,烧起他内在的热情??你岳父 今日的成就,特别在人品和人生观方面,可以说是 in spite of his mother[虽 有母如此,亦不受影响]。我相信真有程度的群众欣赏你岳父的地方(仍是指艺术 以外的为人),他父母未必体会到什么伟大。但他在海牙为一个快要病死的 女孩子演奏 Bach[巴哈] 的 Chaconne[夏空] ①,以及他一九四七年在柏林对犹太 难民的说话,以后在以色列的表现等等,我认为是你岳父最了不起的举动, 符合我们威武不能屈的古训。  书中值得我们深思的段落,多至不胜枚举,对音乐,对莫扎特,巴哈直 到巴托克的见解;对音乐记忆的分析,小提琴技术的分析,还有对协奏曲和 你一开始即浸音乐的习惯完全相似的态度,都大有细细体会的价值。他的两次 re 一 siudy[重新学习] 最后一次是一九四二一四五你都可以作为借鉴。 了解人是一门最高深的艺术,便是最伟大的哲人、诗人、宗教家、小说家、政治家、医生、律师,都只能掌握一些原则,不能说对某些具体的实例—一个人——有彻底的了解。人真是矛盾百出,复杂万分,神秘到极点的动 物,看了传记,好像对人物有厂相当认识,其实还不过是一些粗疏的概念。 尤其他是性情温和,从小隐忍惯的人,更不易摸透他的底。我想你也有同感。 你上次信中分析他的话,我不敢下任何断语。可是世界上就是到处残缺, 没有完善的人或事。大家说他目前的夫人不太理想,但弥拉的母亲又未尝使 他幸福。他现在的夫人的确多才多艺,精明强干,而连带也免不了多才多艺 和精明强干带来的缺点。假如你和其他友人对你岳父的看法不错,那也只能 希望他的艺术良心会再一次觉醒,提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再来一次严格 的自我批评。是否会有这幸运的一天,就得看他的生命力如何了。人的发展 总是波浪式的,和自然界一样:低潮之后还有高潮再起的可能,峰回路转, 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来一个新天地呢!所以古人说对人要“盖棺论定”。  多少零星的故事和插曲也极有意义。例如埃尔加抗议纽门(Newman)对 伊虚提演奏他小提琴协奏曲的评论:纽门认为伊虚提把第二乐章表达太甜太 luscious[腻],埃尔加说他写的曲子,特别那个主题本身就是甜美的,luscious[腻],“难道英国人非板起面孔不可吗?我是板起面孔的人吗?”可见批评家太着重于一般的民族性,作家越出固有的民族性,批评家竟熟视无睹,而 把他所不赞成的表现归罪于演奏家。而纽门还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学者兼批评 家呢!可叹学问和感受和心灵往往碰不到一起,感受和心灵也往往不与学问 合流,要不然人类的文化还可大大的进一步呢?巴托克听了伊虚提演奏他的 小提琴协奏曲后说:“我本以为这样的表达只能在作曲家死了长久以后才可 能。”可见了解同时代的人推陈出新的创造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我们又不能执著 Elgar ①对 Yehudi ②的例子,对批评家的言论一律怀疑。我们只能依靠自我批评精神来作取舍的标准,可是我们的自我批 评精神是否永远可靠,不犯错误呢(infallible)?是否我们常常在应该坚①
夏空,缓慢的三拍子舞曲,盛行于十七世纪。①
埃尔加(),英国作曲家。②
伊虚提,即伊虚提·曼纽因(YehudiMenuhin)。持的时候轻易让步而在应当信从批评家的时候又偏偏刚愎自用、顽固不比 呢?我提到这一点,因为你我都有一个缺点:“好辩”;人家站在正面,我 会立刻站在反面;反过来亦然。而你因为年轻,这种倾向比我更强。但愿你 慢慢的学得客观、冷静、理智,别像古希腊人那样力争辩而争辩!  阿陶夫·蒲希和安内斯库①两人对巴哈 Fugue[赋格曲] ②主题的 forte or dolce[强或柔] 的看法不同,使我想起大多的书本知识要没有高度的理解力协 助,很容易流于教条主义,成为学院派。  另一方面,Ysaye[伊萨伊]③要伊虚提拉 arpeggio[琵音]的故事,完全显出 一个真正客观冷静的大艺术家的“巨眼”,不是巨眼识英雄,而是有看破英 雄的短处的“巨眼”。青年人要寻师问道,的确要从多方面着眼。你岳父承 认跟 Adolph Busch[呵陶夫·蒲希]④还是有益的,尽管他气质上和心底里更喜 欢安内斯库。你岳父一再后悔不曾及早注意伊萨伊的暗示。因此我劝你空下 来静静思索一下,你几年来可曾听到过师友或批评家的一言半语而没有重视 的。趁早想,趁早补课为妙!你的祖岳母说:“我母亲常言,只有傻瓜才自 己碰了钉子方始回头;聪明人看见别人吃亏就学了乖。”此话我完全同意, 你该记得一九五三年你初去北京以后我说过在上信同样的话,记得我说的 是:“家里嘱咐你的话多听一些,在外就不必只受别人批评。”大意如此。 你说过的那位匈牙利老太太,指导过 Anni Fischer[安妮,费希尔] 的,千 万上门去请教,便是去一二次也好。你有足够的聪明,人家三言两语,你就 能悟出许多道理。可是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聪明到不需要听任何人的意见。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也许你去美访问以前就该去拜访那位老人家!亲爱的 孩子,听爸爸的话,安排时间去试一试好吗?一—再附带一句:去之前一定 要存心去听“不入耳之言”才会有所得,你得随时去寻访你周围的大大小小的伊萨伊!  话愈说愈远一一也许是愈说愈近了。假如念的书不能应用到自己身上 来,念书干嘛?你岳父清清楚楚对他自幼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反响。他一再声明越少替儿童安排他们的前途越好。这话其实也只说对了一部分,同时也得看这种放 任主义如何执行 。要是有时间与精力,这样一本书可以让我写一篇上万字的批评。但老实说,我与伊虚提成了亲家,加上狄阿娜夫人 so sharp and so witty[如此精明 机智] ,我也下笔有顾忌,只好和你谈谈。最后问你一句:你看过此书没有?倘未看,可有空即读,而且随手拿一支红笔,要标出(underline)精彩的段落。以后有空还得再念第二三遍。弥 拉年轻,未经世事,我觉得她读了此书并无所得。
??妈妈送了她东西,她一个字都没有,未免太不礼貌。尤其我们没有 真好的东西给她(环境限制),可是“礼轻心意重”,总希望受的人接受我 们一份情意。倘不是为了身体不好,光是忙,不能成为一声不出的理由。这 是体统和规矩问题。我看她过去与后母之间不大融洽;说不定一半也由于她①
安内斯库(GeorgesEnesco,),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②
赋格曲,一种多声部乐曲。③
伊萨伊(),比利时提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④
阿陶夫·蒲希(J891—1952),德国提琴家和作曲家。太“少不更事”。—一但这事你得非常和缓的向她提出,也别露出是我信中 嗔怪她,只作为你自己发觉这样不大好,不够 kind[周到] ,不合乎做人之道。 你得解释,这不过是一例,做人是对整个社会,不仅仅是应付家属。但对近 亲不讲礼貌的人也容易得罪一般的亲友。——以上种种,你需要掌握时机, 候她心情愉快的当口委婉细致,心平气和,像对知己朋友进忠告一般的谈, 假如为了我们使你们小夫妇俩不欢,是我极不愿意的。你总得让她感觉到一 切是为她好,帮助她学习,live the life[待人处世];而绝非为了父母而埋怨 她。孩子,这件微妙的任务希望你顺利完成!对你也是一种学习和考验。忠 言逆耳,但必须出以一百二十分柔和的态度,对方才能接受。一九六一年七月八日上午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里,人的生活比较闲散,周围没有紧张的空气,随遇 而安,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还能对付。现在时代大变,尤其在西方世界,整 天整月整年社会像一个瞬息不停的万花筒,生存竞争的剧烈,想你完全体会 到了。最好作事要有计划,至少一个季度事先要有打算,定下的程序非万不 得已切勿临时打乱。你是一个经常出台的演奏家,与教授、学者等等不同: 生活忙乱得多,不容易控制。但愈忙乱愈需要有全面计划,我总觉得你大被 动,常常 be carried away[失去自制力] ,被环境和大大小小的事故带着走, 从长远看,不是好办法。过去我一再问及你经济情况,主要是为了解你的物 质基础,想推测一下再要多少时期可以减少演出,加强学习——不仅仅音乐 方面的学习。我很明白在西方社会中物质生活无保障,任何高远的理想都谈 不上。但所谓物质保障首先要看你的生活水准,其次要看你会不会安排收支, 保持平衡,经常有规律的储蓄。生活水准本身就是可上可下,好坏程度、高 低等级多至不可胜计的;究竟自己预备以哪一种水准为准,需要想个清楚, 弄个彻底,然后用坚强的意志去贯彻。唯有如此,方谈得到安排收支等等的 理财之道。孩子,光是瞧不起金钱不解决问题;相反,正因为瞧不起金钱而 不加控制,不会处理,临了竟会吃金钱的亏,做物质的奴役。单身汉还可用 颜回的刻苦办法应急,有了家室就不行,你若希望弥拉也会甘于素衣淡食就 要求太苛,不合实际了。为了避免落到这一步,倒是应当及早定出一个中等 的生活水准使弥拉能同意,能实践,帮助你定计划执行。越是轻视物质越需 要控制物质。你既要保持你艺术的尊严,人格的独立,控制物质更成为最迫 切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孩子,假如你相信我这个论点,就得及早行动。  经济有了计划,就可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定一个音乐活动的计划。比如 下一季度是你最忙,但也是收入最多的季度:那笔收入应该事先做好预算; 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而是要作为今后减少演出的基础一一说明白些就 是基金。你常说音乐世界是茫茫大海,但音乐还不过是艺术中的一支,学问 中的一门。望洋兴叹是无济于事的,要钻研仍然要定计划——这又跟你的演 出的多少,物质生活的基础有密切关系。你结了婚,不久家累会更重;尔已 站定脚跟,但最要防止将来为了家累,为了物质基础不稳固,不知不党的把 演出、音乐为你一家数口服务。古往今来——尤其近代,多少艺术家 包括各 个到中年部门的以后走下坡路,难道真是他们愿意的吗?多半是为家庭拖下 水的,而已拖下水的经过完全出于不知不觉。孩子,我为了你的前途不能不 长篇累犊的告诫。现在正是设计你下一阶段生活的时候,应当振作精神,面  对当前,眼望将来,从长考虑,何况我相信三五年到十年之内,会有一个你 觉得非退隐一年二年不可的时期。一切真有成就的演奏家都逃不过这一关。 你得及早准备。  最近三个月,你每个月都有一封长信,使我们好像和你对面谈天一样: 这是你所能给我和你妈妈的最大安慰。父母老了,精神上不免一天天的感到 寂寞。唯有万里外的游子归鸿使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光彩和生气。希望以后 信中除了艺术,也谈谈实际问题。你当然领会到我做爸爸的只想竭尽所能帮 助你进步,增进你的幸福,想必不致嫌我烦琐吧?一九六一年八月一日  亲爱的孩子,二十四日接弥拉十六日长信,快慰之至。几个月不见她手 迹着实令人挂心,不知怎么,我们真当她亲生女儿一般疼她;从未见过一面, 却像久已认识的人那样亲切。读她的信,神情笑貌跃然纸上。口吻那么天真 那么朴素,taste[品味]很好,真叫人喜欢。成功的婚姻不仅对当事人是莫大 的幸福,而且温暖的光和无穷的诗意一直照射到、渗透入双方的家庭。敏读 了弥拉的信也非常欣赏她的人品。弥拉报告中有一件事教我们特别高兴:你居然去找过了那位匈牙利太太!(姓名弥拉写得不清楚,望告知!)多少个月来(在杰老师心中己是一 年多了),我们盼望你做这一件事,一旦实现,不能不为你的音乐前途庆幸。 一—写到此,又接你明信片;那未原来希望本月四日左右接你长信,又得推 迟十天了。但愿你把技巧改进的经过与实际谈得详细些,让我转告李先生好 慢慢帮助国内的音乐青年,想必也是你极愿意做的事,本月十二至二十六日 间,九月二十二日以前,你都有空闲的时间,除了出门休息(想你们一定会 出门吧?)以外,尽量再去拜访那位老大太,向她请教。尤其维也纳派(莫 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那种所谓 repose[和谐恬静] 的风味必须彻底体会。 好些评论对你这方面的欠缺都一再提及。——至于追求细节太过,以致妨碍 音乐的朴素与乐曲的总的轮廓,批评家也说过很多次。据我的推想,你很可 能犯了这些毛病。往往你会追求一个目的,忘了其他,不知不觉钻入牛角尖(今后望深自警惕)。可是深信你一朝醒悟,信从了高明的指点,你回头是岸,纠正起来是极快的,只是别矫枉过正,望另一极端摇摆过去就好了。 像你这样的年龄与经验,随时随地吸收别人的意见非常重要。经常请教前辈更是必需。你敏感得很,准会很快领会到那位前辈的特色与专长,尽量汲取——不到汲取完了决不轻易调换老师。  上面说到维也纳派的 repose[和谐恬静] ,推想当是一种闲适恬淡而又富于 旷达胸怀的境界,有点儿像陶靖节、杜甫(某一部分田园写景)、苏东坡、 辛稼轩(也是田园曲与牧歌式的词)。但我还捉摸下到真正维也纳派的所谓 repose[和谐恬静],不知你的体会是怎么回事?
近代有名的悲剧演员可分两派:一派是浑身投入,忘其所以,观众好像 看到真正的剧中人在面前歌哭;情绪的激动,呼吸的起伏,竟会把人在火热 的浪潮中卷走,SarahBernhardt[莎拉,伯恩哈特] ①即是此派代表(巴黎有她的 纪念剧院)。一派刻划人物维妙维肖,也有大起大落的激情,同时又处处有①
莎拉·伯恩哈特(),法国女演员。一个恰如其分的节度,从来不流于“狂易”之境。心理学家说这等演员似乎 有双重人格:既是演员,同时又是观众。演员使他与剧中人物合一,观众使 他一切演技不会过火(即是能人能出的那句老话)。因为他随时随地站在圈 子以外冷眼观察自己,故即使到了猛烈的高潮峰顶仍然能控制自己。以艺术 而论,我想第二种演员应当是更高级。观众除了与剧中人发生共鸣,亲身经 受强烈的情感以外,还感到理性节制的伟大,人不被自己情欲完全支配的伟 大。这伟大也就是一种美。感情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浪涛的美,疾风暴雨之 美,或是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却近于钻石的闪光,星星的闪 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满无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与理性平衡 所以最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记得好多年前我已与你谈起这一类话。现在经过千百次实际登台的阅 历,大概更能体会到上述的分析可应用于音乐了吧?去冬你岳父来信说你弹 两支莫扎特协奏曲,能把强烈的感情纳入古典的形式之内,他意思即是指感 情与理性的平衡。但你还年轻,出台太多,往往体力不济,或技巧不够放松, 难免临场紧张,或是情不由己,becarried away[难以自抑]。并且你整个品性 的涵养也还没到此地步。不过早晚你会在这方面成功的,尤其技巧有了大改 进以后。国内形势八个月来逐渐改变,最近周总理关于文艺工作十大问题的报告长达八小时,内容非常精彩。惟尚未公布,只是京中极高级的少数人听到, 我们更只知道一鳞半爪,不敢轻易传达。总的倾向是由紧张趋向缓和,由急 进趋向循序渐进。也许再过一些日子会有更明朗的轮廓出现。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九日  近几年来常常想到人在大千世界、星云世界中多么微不足道,因此更感 到人自命为万物之灵实在狂妄可笑。但一切外界的事物仍不断对我发生强烈 的作用,引起强烈的反应和波动,忧时忧国不能自己;另一时期义觉得转眼 之间即可撒手而去,一切于我何有哉!这一类矛盾的心情几乎经常控制了我: 主观上并无出世之意,事实上常常浮起虚无幻灭之感。个人对一切感觉都敏 锐、强烈,而常常又自笑愚妄。不知这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苦闷,还 是我特殊的气质使然。即使想到你,有些安慰,却也立刻会想到随时有离开 你们的可能,你的将来,你的发展,我永远看不见的了,你十年二十年后的 情形,对于我将永远是个谜,正如世界上的一切,人生的一切,到我脱离尘 世之时都将成为一个谜—一个人消灭了,茫茫宇宙照样进行,个人算得什么呢!一九六一年八月三十一日夜  亲爱的孩子,八月二十四日接十八日信,高兴万分。你最近的学习心得 引起我许多感想。杰老师的话真是至理名言,我深有同感。会学的人举一反 三,稍经点拨,即能跃进。不会学的不用说闻一以知十,连闻一以知一都不 容易办到,甚至还要缠夹,误入歧途,临了反抱怨老师指引错了。所谓会学, 条件很多,除了悟性高以外,还要足够的人生经验。??现代青年头脑太单 纯,说他纯洁固然不错,无奈遇到现实,纯洁没法作为斗争的武器,倒反因  天真幼稚而多走不必要的弯路。玩世不恭,cynical[愤世嫉俗]的态度当然为 我们所排斥,但不懂得什么叫做 cynical[愤世嫉俗] 也反映人世太浅,眼睛只 会朝一个方向看。周总理最近批评我们的教育,使青年只看见现实世界中没 有的理想人物,将来到社会上去一定感到失望与苦闷。胸襟眼界狭小的人, 即使老辈告诉他许多旧社会的风俗人情,也几乎会骇而却走。他们既不懂得 人是从历史上发展出来的,经过几千年上万年的演变过程才有今日的所谓文 明人,所谓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一切也就免不了管中窥豹之弊。这种人倘 使学文学艺术,要求体会比较复杂的感情,光暗交错,善恶并列的现实人生, 就难之又难了。要他们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样样结合起来,也极 不容易。但若不能在理论→实践,实践→理论,具体→抽象,抽象→具体中 不断来回,任何学问都难以入门。以上是综合的感想。现在谈谈你最近学习所引起的特殊问题。 据来信,似乎你说的re1ax[放松]不是五六年以前谈的纯粹技巧上的relax[放松],而主要是精神、感情、情绪、思想上的一种安洋、闲适、淡泊、超 逸的意境,即使牵涉到技术,也是表现上述意境的一种相应的手法,音色与 tempo rubato[弹性速度]等等。假如我这样体会你的意思并不错,那我就觉得 你过去并非完全不能表达 relax [闲适]的境界,只是你没有认识到某些作品 某些作家确有那种 relax[闲适]的精神。一年多以来,英国批评家有些说你 的贝多芬(当然指后期的朔拿大)缺少那种 vien-nese repose[维也纳式闲适], 恐怕即是指某种特殊的安闲、恬淡、宁静之境,贝多芬在早年中年剧烈挣扎 与苦斗之后,到晚年达到的一个 peaceful mind[精神上清明恬静之境],也就是 一种特殊的 serenity[安详](是一种 re-signation[隐忍恬淡,心平气和]产生的 serenity[安详])。但精神上的清明恬静之境也因人而异,贝多芬的清明恬静既不同于莫扎特的,也不同于舒伯特的。稍一混淆,在水平较高的批评 家、音乐家以及听众耳中就会感到气息不对,风格不合,口吻不真。我是用 这种看法来说明你为何在弹斯卡拉蒂和莫扎特时能完全 relax[放松],而遇 到贝多芬与舒伯特就成问题。另外两点,你自己已分析得很清楚:一是看到 大多的 drama[跌宕起伏,戏剧成份],把主观的情感加诸原作;二是你的个性与 气质使你不容易 relax[放松],除非遇到斯卡拉蒂与莫扎特,只有轻灵、松 动、活泼、幽默、妩媚、温婉而没法找出一点儿借口可以装进你自己的 drama[激越情感]。因为莫扎特的 drama[感情气质]不是十九世纪的 drama[气质],不是英雄式的斗争,波涛汹涌的感情激动,如醉若狂的 fanaticism[狂热激情]; 你身上所有的近代人的 drarna[激越,激烈]气息绝对应用不到莫扎特作品中 去;反之,那种十八世纪式的 flirting[风情]和诙谐、俏皮、讥讽等等,你 倒也很能体会;所以能把莫扎特表达得恰如其分。还有一个原因,凡作品整 体都是 relax[安详,淡泊]的,在你不难掌握;其中有激烈的波动又有苍茫惆 怅的那种 relax[闲逸]的作品,如萧邦,因为与你气味相投,故成绩也较有 把握。但若既有激情又有隐忍恬淡如贝多芬晚年之作,你即不免抓握不准。 你目前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理性的控制力相当强,手指神经很驯服的能听 从头脑的指挥,故一朝悟出了关键所在的作品精神,领垂到某个作家的 relax[闲逸 恬静〕该是何种境界何种情调时,即不难在短时期内改变面目,而技巧 也跟着适应要求,像你所说“有些东西一下子显得容易了”。旧习未除,亦 非短期所能根绝,你也分析得很彻底:悟是一回事,养成新习惯来体现你的 “悟”是另一回事。  最后你提到你与我气质相同的问题,确是非常中肯。你我秉性都过敏, 容易紧张。而且凡是热情的人多半流于执著,有 fanatic〔狂热〕倾向。你的 观察与分析一点不错。我也常说应该学学周伯伯那种潇洒,超脱,随意游戏 的艺术风格,冲淡一下大多的主观与肯定,所谓 posi-tivism〔自信独断〕。无 奈向往是一事,能否做到是另一事。有时个性竟是顽强到底,什么都扭它不 过。幸而你还年轻,不像我业已定型;也许随着阅历与修养,加上你在音乐 中的熏陶,早晚能获致一个既有热情又能冷静,能入能出的境界。总之,今 年你请教 Kabos〔卡波斯〕①太太后,所有的进步是我与杰老师久已期待的;我 早料到你并不需要到四十左右才悟到某些淡泊、朴素、闲适之美——像去年 四月《泰晤土报》评论你两次萧邦音乐会所说的。附带又想起批评界常说你 追求细节太过,我相信事实确是如此,你专追一门的劲也是 fanatic〔狂热〕 得厉害,比我还要执著。或许近二个月以来,在这方面你也有所改变了吧? 注意局部而忽视整体,雕琢细节而动摇大的轮廓固谈不上艺术;即使不妨碍 完整,雕琢也要无斧凿痕,明明是人工,听来却宛如天成,才算得艺术之上 乘。这些常识你早已知道,问题在于某一时期目光大集中在某一方面,以致 耳不聪,目不明,或如孟子所说“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一旦醒悟,回头 一看,自己就会大吃一惊,正如五五年时你何等欣赏弥盖朗琪利,最近却弄 不明白当年为何如此着迷。一九六一年九月一日  早在一九五七年李克忒在沪演出时,我即觉得他的舒伯特没有 grace〔优 雅〕。以他的身世而论很可能于不知不觉中走上神秘主义的路。生活在另外一 个世界中,那世界只有他一个人能进去,其中的感觉、刺激、形象、色彩、 音响都另有一套,非我们所能梦见。神秘主义者往往只有纯洁、朴素、真诚, 但缺少一般的温馨妩媚。便是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与法兰德斯宗教画上的 grace〔优雅〕也带一种圣洁的他世界的情调,与十九世纪初期维也纳派的风流 蕴藉,熨贴细腻,同时也带一些淡淡的感伤的柔情毫无共通之处。而斯拉夫 族,尤其俄罗斯民族的神秘主义又与西欧的罗马正教一派的神秘主义不同。 听众对李克忒演奏的反应如此悬殊也是理所当然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人 还有几个能容忍音乐上的神秘主义呢?至于捧他上天的批评只好目之为梦 呓,不值一晒。从通信所得的印象,你岳父说话不多而含蓄甚深,涵养功夫极好,但一言半语中流露出他对人生与艺术确有深刻的体会。以他成年前所受的教育和 那么严格的纪律而论,能长成为今日这样一个独立自由的人,在艺术上保持 鲜明的个性,己是大不容易的了;可见他秉性还是很强,不过藏在内里,一 时看不出罢了。他自己在书中说:“我外表是哈泼齐巴,内心是雅尔太。”① 但他坚强的个性不曾发展到他母亲的路上,没有那种过分的民族自傲,也算 大幸。尽管那本传记经过狄安娜夫人校阅,但其中并无对狄安娜特别恭维的段①
卡波斯(),匈牙利出生的英国钢琴家和钢琴教育家。①
哈泼齐巴(一九八二年病故)和雅尔太是曼纽因的大妹妹和小妹妹。落,对诺拉②亦无贬词——这些我读的时候都很注意。上流社会的妇女总免不 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为了在西方社会中应付,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主要 仍须从大事情大原则上察看一个人的品质。希望你竭力客观,头脑冷静,前 妻的子女对后母必有成见,我们局外人只能以亲眼目睹的事实来判断,而且 还须分析透彻。年轻人对成年人的看法往往不大公平,何况对待后母!故凡 以过去的事力论证的批评最好先打个问号,采取保留态度,勿急于下断语。 家务事曲折最多,单凭一面之词难以窥见真相。一九六一年九月二日中午感慨在英文中如何说,必姨来信说明如下: “有时就是(deepiy)affecied,(deeply)moved〔(深受)影响,(深受)感动〕;有时是(Heis)aHectedwithpainh1reco11ections〔(他)因痛苦的往事 而有所感触〕themusic〔音于〕(或诗或文)calls forth painful meniories〔引 人追思、缅怀痛苦的往事〕或 stirs up painful(or mournhul, melancholy) memories〔激起对痛苦(忧伤,伤感)往事的追思〕。如嫌 painful〔痛苦〕太重,就说 那音乐 startsatf8in0fme1anCh01yth0UghtS,( sorrofull, mourn-ful, sad)thoughtS〔引起连串忧思(优伤,哀伤,悲哀)的追思〕。对人生的慨叹有时不用 memory,recollection〔回忆〕,追思〕,就用 reflection〔反应,反映〕,形容词 还是那几个,e. g. HiS 1etter ish116 sad reflectiOns on life〔他的来信 充满对人生的慨叹〕。”据我的看法,“感慨”、“慨叹”纯是描写中国人特殊的一种心理状态,与西洋人的 recollection〔追恩〕固大大不同,即与 refleciion〔反应,反映〕 亦有出入,故难在外文中找到恰当的 equivalent〔对等字眼〕 。英文的 recollcction〔追思〕太肯定,太“有所指”;reflection〔反应,反映〕又嫌太 笼统,此字本义是反应、反映。我们的感慨只是一种怅惘、苍茫的情绪,说 sad〔悲伤〕也下一定 sad〔悲伤〕,或者未免过分一些;毋宁是带一种哲学意味的 mood〔情绪〕,就是说感慨本质上是一种情绪,但有思想的成分。
从去年冬天起,党中央颁布了关于农业工作十二条,今年春季又扩充为 六十条,纠正过去人民公社中的歪风(所谓乱刮共产风),定出许多新的措 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增加物质报酬,刺激生产。大半年以来农村情况大 有改变,农民工作都有了劲,不再拖拉,磨洋工。据说六十条是中央派了四 十人的调查团,分别深入各地,住在农民家中实地调查研究以后得出的结论。 可见党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及时大力扭转偏差,在天灾频仍的关头提出“大 办农业,大种粮食”的口号。我个人感觉:人事方面,社会主义制度下最重 要的关键仍然要消灭官僚主义;农业增产要达到理想指标必须机耕与化肥两 大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才有可能。并且吾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倘不逐渐改变,不 用油脂和蛋白、肉类,来代替大量的淀粉,光靠各类增产还是有困难。吾国 人口多,生育率高,消耗淀粉(米、麦、高粱及一切杂粮)的总量大得惊人, 以绝大部分的可耕地种谷类所能供应人的热力(即加洛里),远不如少量面 积种油脂作物所能供应人的热量为多。在经济核算上,在国民健康观点上, 油脂的价值远过于谷类。我们工农阶级的食物,油脂与淀粉质消耗的比例,②
诺拉是曼纽因的前妻。正好和西欧工农在这两类上的比例相反。结果我们的胃撑得很大,到相当年 纪又容易下垂,所得营养却少得可怜。——但要改变大家几千年来多吃谷类 的习惯大不容易,至少也要一二代才能解决。同时增加油脂作物和畜牧生产 也是件大事。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感想,社会上尚未听见有人提出。  教育与文艺方面,半年来有不少党中央的报告,和前几年的看法做法也 大存不同。对知识分子思想水平的要求有所调整,对红专问题的标准简化为: 只要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接受马列主义,就算红。当然红与专都无止 境,以之为终身努力的目标是应该的,但对目前知识分子不能要求过高,期 望太急。文艺创作的题材亦可不限于工农兵,只消工农兵喜爱,能为工农兵 看了以后消除疲劳也就是为工农兵服务。政治固然是判断作品的第一标准, 但并非“唯一的”标准。以后要注意艺术性。学校教育不能再片面强调政治, 不能停了课“搞运动”。周扬部长与陈副总理都提到工厂不搞生产如何成为 工厂,学校不搞学习如何成为学校;今后培养青年一定要注重业务,要“专”, 决不允许红而不专。诸如此类的指示有许许多多,大致都根据以上说的几个 方针。问题在于如何执行,如何贯彻。基层干部的水平不可能一转眼就提高, 也就不可能一下子正确领会党中央的政策与精神。大家“拨一拨、动一动” 的惰性已相当深,要能主动掌握,彻底推行中央决定,必须经过长时期的教 育与自我教育。”国家这样大,人这么多,摊子摆得这么多、这么大,哪里 一下就能扭转错误!现在只是调整方向方针,还未到全面实现的阶段。不过 有此转变已经是可喜之至了。以往四年简直不和你谈到这些,原因你自会猜到。我的感想与意见写起来也许会积成一厚本:我吃亏的就是平日想的大多,无论日常生活,大事小 事,街头巷尾所见所闻,都引起我许多感想;更吃亏的是看问题水平提得太 高(我一向说不是我水平高,而是一般的水平太低),发见症结为时太早: 许多现在大家承认为正确的意见,我在四五年、六七年以前就有了;而在那 时的形势下,在大家眼中我是思想落后,所以有那些看法。九月是你比较空闲的一月,我屡次要你去博物馆看画,无论如何在这个月中去一二回!先定好目标看哪一时期的哪一派,集中看,切勿分散精力。 早期与中期文艺复兴(意大利派)也许对你理解斯卡拉蒂更有帮助。造型艺 术与大自然最能培养一个人身心的 relax〔舒泰〕!你的中文信并未退步,辞汇也仍丰富,只是作主词的“我”字用得太多,不必要的虚字也用多了些。因你时间有限,我不苛求;仅仅指出你的毛病, 让你知道而已。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四日晨  你工作那么紧张,不知还有时间和弥拉谈天吗?我无论如何忙,要是一 天之内不与你妈谈上一刻钟十分钟,就像漏了什么功课似的。时事感想,人 生或大或小的事务的感想,文学艺术的观感,读书的心得,翻译方面的问题, 你们的来信,你的行踪??上下古今,无所不谈,拉拉扯扯,不一定有系统, 可是一边谈一边自己的思想也会整理出一个头绪来,变得明确;而妈妈今日 所达到的文化、艺术与人生哲学的水平,不能不说一部分是这种长年的闲谈 熏陶出来的。去秋你信中说到培养弥拉,不知事实上如何作?也许你父母数 十年的经历和生活方式还有值得你参考的地方。以上所提的日常闲聊便是熏  陶人最好的一种方法。或是饭前饭后或是下午喝茶(想你们也有英国人喝 tea 的习惯吧?)的时候,随便交换交换意见,无形中彼此都得到不少好处:启 发,批评,不知不党的提高自己,提高对方,总不能因为忙,各人独自生活 在一个小圈子里。少女少妇更忌精神上的孤独。共同的理想,热 情,需要长 期不断的灌溉栽培,不是光靠兴奋时说几句空话所能支持的。而一本正经的 说大道理,远不如日常生活中琐琐碎碎的一言半语来得有效,——只要一言 半语中处处贯彻你的做人之道和处世的原则。孩子,别因为埋头于业务而忘 记了你自己定下的目标,别为了音乐的艺术而抛荒生活的艺术。弥拉年轻, 根基来固,你得耐性细致,孜孜不倦的关怀她,在人生琐事方面,读书修养 方面,感情方面,处处观察,分析,思索,以诚挚深厚的爱作原动力,以冷 静的理智作行动的指针,加以教导,加以诱引,和她一同进步!倘或做这些 工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千万告诉我们,可帮你出主意解决。你在音乐艺术 中固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人生艺术中,婚姻艺术中也只许成功,不许 失败!这是你爸爸妈妈最关心的,也是你一生幸福所系。而且你很明白,像 你这种性格的人,人生没法与艺术分离,所以要对你的艺术有所贡献,家庭 生活与夫妇生活更需要安排得美满。——语重心长,但愿你深深体会我们爱 你和爱你的艺术的热诚,从而在行动上彻底实践!我老想帮助弥拉,但自知手段笨拙,深怕信中处处流露出说教口吻和家长面孔。青年人对中年老年人另有一套看法,尤其西方少妇。你该留意我的 信对弥拉起什么作用:要是她觉得我太古板,大迂等等,得赶快告诉我,让 我以后对信中的措辞多加修饰。我决不嗔怪她,可是我极需要知道她的反应 来调节我教导的方式方法。你务须实事求是,切勿粉饰太平,歪曲真相:日 于久了,这个办法只能产生极大的弊害。你与她有什么不协和,我们就来解 释,劝说;她与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协和,你就来解释,劝说:这样才能做到 所谓“同舟共济”。我在中文信中谈的问题,你都可挑出一二题目与她讨论; 我说到敏的情形也好告诉她:这叫做旁敲侧击,使她更了解我们,我知道她 家务杂务,里里外外忙得不可开交,故至今不敢在读书方面督促她。我屡屡 希望你经济稳定,早日打定基础,酌量减少演出,使家庭中多些闲暇,一方 面也是为了弥拉的晋修。(要人晋修,非给他相当时间不可。)我一再提议 你去森林或郊外散步,去博物馆欣赏名作,大半为了你,一小 半也是为了弥 拉。多和大自然与造型艺术接触,无形中能使人恬静旷达(古人所云“荡涤 胸中尘俗”,大概即是此意),维持精神与心理的健康。在众生万物前面不 自居为“万物之灵”,方能法除我们的狂妄,打破纸醉金迷的俗梦,养成淡 泊洒脱的胸怀,同时扩大我们的同情心。欣赏前人的剧迹,看到人类伟大的 创造,才能不使自己被眼前的局势弄得悲观,从而鞭策自己,竭尽所能的在 尘世留下些少成绩。以上不过是与大自然及造型艺术接触的好处的一部分; 其余你们自能体会。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傅聪妻子弥拉照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