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叶图片蒸饼有害处吗

[转载]古代“馒头”义辩证
古代“馒头”义辩证
—— 兼释“蒸饼"、“炊饼"、“笼饼"与“包子”
闫 艳(南京
摘 要:馒头是今天最常见的面食之一,但我国古代文献中馒头的异称很多,如炊饼、笼饼、包子等,对馒头的定义也一直比较笼统模糊,目前的字典和辞书也未能予以明确的解释。通过对文献的爬梳整理,希望可以对其名实关系作出辨析,并对其作出比较清晰的定义。
关键词:馒头;蒸饼;炊饼;包子
我国古代对于馒头的认识,十分笼统。《集韵·桓韵》:“馒,馒头,饼也。”此外,馒头在古代又被释为炊饼、蒸饼、笼饼或包子,这些名称在古代是否与馒头等同一物,其中关系如何?今各字典辞书均未作具体说明,本文试作清理。
馒头最初写作劈头,如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六引东晋卢谌《祭法》:“春祠用劈头。”《太平御览》卷八六。引卢谌此文时作“四时祠用劈头。”关于馒头的起源,正史未有记载,宋高原在《事物纪原》卷九载:“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日:‘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一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飨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神亦飨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此虽出于小说家笔下,未必真的解释出馒头的起源时间,但为人们提供了馒头起源的线索,即中国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首祭,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文明时代。演变为用畜肉馅做成的像人头的馒头来代替人祭。民俗学的资料表明,在原始社会,人类确实有过以人首祭神的风俗。例如我国台湾高山族,过去有“猎首”之俗,当新谷成熟之际,要猎取外地人的头来祭神,以求得神的保佑,获得丰收与平安。馒头出现后很早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西晋束皙《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
”上引东晋卢谌《祭法》:“春祠用劈头。”说明在春初阴阳交泰之时,举行宴会祭祀,要陈设馒头。因春为四季之始,所以也有祈求一年吉祥之意。
结合古代文献,笔者认为,馒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馒头有馅。上引高承《事物纪原》以为馒头肇始于诸葛亮南征孟获。改革当地人头祭神的邪俗,代为用面包裹三牲之肉,像人头以祭。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诗云:“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此处“土馒头”虽喻指坟,但也说明唐代的馒头是包馅的。唐蒋贻恭《咏安仁宰捣蒜》诗:“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半破磁缸盛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表明牛的内脏可制馒头馅。
2.馒头形状应为隆起圆形。从构字看,曼声有蒙覆义。“幔”,帐幕。《广雅·释诂二》:“幔,覆也。”“梗、镘”,枵墙的泥刀。“谩,欺诳”,以语言蒙覆真相。“漫”,指以水覆盖。“馒头”,盖指用面蒙覆馅料如头的样子。《太平广记》卷三七《卖药翁》一文中记载卖药翁经常在市中说:“有钱不买药吃,尽作土馒头去。”此条与上引王梵志诗中的“土馒头”均指坟,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馒头的形状。《太平广记》卷二六二《张闲光》一文中有“馒头似碗,胡饼如笠。”更是生动地描述了馒头的形状。
3.馒头包馅后不露口子。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记载:“剪花馒头”的制法:“依法入料物盐酱拌馅包馒头,用剪子剪诸般花样,蒸,用胭脂染花。”《梦粱录》卷十六记宋杭州“更有包子酒店,专卖灌浆馒头。”若非整体光圆,就不便于染花;若有口子,灌浆馒头必然漏浆。元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记“黄雀馒头法”,云:“用黄雀,以脑及翅、葱、椒、盐同剁碎,酿腹中,以发酵面裹之,作小长卷,两头令平圆,上笼蒸之。”此种馒头亦封口不露馅。
综上,古人所言的馒头虽是以发酵面团为皮儿的包馅蒸食,但其形状却与包子不同,颇似人头,形状浑圆,无口子。
那么,炊饼、蒸饼又为何物呢?“蒸饼”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说:“仁宗庙讳祯,语讹近蒸,今内庭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周密《齐东野语》卷四“避讳”条亦云:“昔仁宗时,宫嫔谓正月为初月,饼之蒸者为炊。”是蒸饼与炊饼当为一物,炊饼之名后起,源于避讳。
蒸饼即馒头的观点在目前史学界和烹饪界是非常流行的。宋周祁《名义考》十二:“蒸而食者日‘蒸饼’,又日‘笼饼’,侯思正令缩葱加肉者即今馒头。”吕叔湘先生注《癸辛杂识》中的“笼炊”时说:“即笼饼,又称蒸饼,宋仁宗名祯,语讹近蒸,故蒸饼改称炊饼,即今之馒头。”今《汉语大词典》释“炊饼”为蒸饼,又释“蒸饼”为馒头。实际上是将炊饼、馒头、蒸饼等同一物。洪沉亦持此说,其《说“饼”》一文中日:“《水浒》里武大卖的炊饼,也就是蒸饼,说不定就是今天的馒头吧。”
结合唐以前的文献,我们认为,古代的蒸饼有以下几个特点:
1.蒸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饮食》引《杂记》日:“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表明蒸饼是蒸熟而食。
2.用于祭祀。魏缪袭《祭仪》日:“夏祀以蒸饼。”
说明蒸饼在古代与馒头用途有相同之处,可用于祭祀。
3.发酵起面。《晋书·何曾传》载,西晋初太傅何曾精于食,“蒸饼上不坼十字不食。”《太平御览》卷八六0记载东晋列国时赵天王石虎“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使坼裂方食。”此两例均谓蒸饼坼裂为十字,与今开花馒头相似,说明蒸饼是发酵的面食。
4.包馅。晋束皙《饼赋》盛赞蒸饼的形状及味道日:“笼无进肉,饼无流面,妹蝓咧敕,薄而不绽。和和,胰色外现,柔如春绵,白若秋练。”
据上,唐代以前的蒸饼是发酵面包馅蒸熟制成,与早期的馒头制法相同,类似今日的包子。唐以后的文献表明,将蒸饼与馒头等同的观点值得商榷。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在宋代的笔记中,“馒头”之名随处可见,而且常与“炊饼”并提。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引《上庠录》:“两学公厨,例于三八课试日设别馔,春秋炊饼,夏冷淘,冬馒头,而馒头尤有名,士人得之,往往转送亲识。”此处馒头估计是包馅的,炊饼大约是蒸饼。又如《梦粱录》卷十三“诸色杂货”条云:“日午卖糖粥、烧饼、炙焦馒头、炊饼、辣菜饼、春饼、点心之属。”同书卷十六“荤素从食店”亦载:“及沿街巷陌盘卖点心、馒头、炊饼及糖蜜酥皮烧饼等点心。”以上多个例子均是馒头与炊饼两种面食对举,如果为一物,就勿庸赘言了。故炊饼(蒸饼)不是馒头,二者有别。
2.至迟在唐代已出现了不带馅的蒸饼。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记载:“蒸饼法:用大例面一升,练猪膏三合。”说明唐时有的蒸饼是以面与猪膏为原料制成,无馅。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了“钲饼”的制作方法:“白面(十斤)、小油(一斤)、小椒(一两炒去汗)、茴香(一两炒)。隔宿用酵子、盐碱、温水,一同和面。次日入面接肥,再和成面。每斤作二个,入笼内蒸。”这种蒸饼是用发酵面、油、盐及调味品共同制成,无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蒸饼》曰:“小麦面修治食品甚多,惟蒸饼其来最古,是酵糟发成单面所造。”指出明代将不带馅的发酵面食称为蒸饼。明宋诩的烹饪专著《宋氏养生部》卷二“面食制”记载了五十多种面食及制作方法。其中既有馒头,也有蒸饼。前者的做法是:“用醇酵和面揉甚匀,擀剂,内馅,缄密之。先用荷叶或生芭蕉叶箪笼间蒸熟,布齐置缓火中蒸微温取下,俟酵肥复置锅上,速火一蒸,视不粘已熟,遂逐枚移动也。”后者的做法是:“用酵和面擀为薄饼,少润以油,叠数层,俟酵肥,蒸熟,层揭之,卷同薄饼。”说明在明代蒸饼与馒头的区别十分明显,馒头有馅,蒸饼无馅;蒸饼以面、油为原料,这与唐代的制作方法无异,而且蒸饼叠而分层蒸熟,每层可揭下来单独卷食。发展到现在,虽然馒头已无馅,但仍与今之蒸饼不同。这在《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商务印书馆)中区别甚明。
3.唐人多呼馒头为笼饼。南宋诗人陆游《蔬园杂咏·巢》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碗巢。”诗后自注:“蜀中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唐人正谓之笼饼。”说明笼饼是带馅的面食。宋张师正《倦游杂录》亦日:“唐人呼馒头为笼饼……岂非水瀹而食者皆可呼汤饼、笼蒸而食者皆可呼笼饼?”据《太平广记》卷二五八记载,则天朝有位侍书御史侯思正,告诉自家厨师“与我作笼饼,可缩葱作。比市笼饼,葱多而肉少,故令缩葱加肉也”。“时人号为缩葱侍御史”。可见唐代长安确实有出售笼饼的店肆。当时的笼饼带馅,应与馒头无异。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二日:“笼蒸而食者皆为笼饼,亦曰炊饼。今毕罗、蒸饼、蒸卷、馒头、包子、兜子之类是也。”说明当时笼饼的概念已极宽泛。包子之名始于宋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曰:“有士夫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日:‘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宋人王棣《燕翼诒谋录》卷三:“值仁宗诞生之日,真宗皇帝喜甚,宰臣以下称贺。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其中皆金珠也。”此二则材料表明宋代包子是带馅的。
宋代馒头种类极多,如《清异录·馔羞门》中记载的“玉尖面”即是一种有馅的馒头,只是馅料异常珍贵:“用消熊、栈鹿为内馅,上甚嗜之。”其形制“盖人间出尖馒头也”。《梦粱录》卷十六记载宋代杭州店肆出售各种馒头与包子,如四色馒头、杂色煎花馒头、生馅馒头、糖肉馒头、羊肉馒头等,还有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等,可见当时包子与馒头有异,大概是由于形状不一样。《武林旧事》在“蒸作从食”中列有“太学馒头”。岳珂有《馒头》诗详细介绍了太学馒头的制法:“几年太学饱诸儒,薄技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杖白莲肤。芳馨正可资椒食,粗泽何妨比瓠壶。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馋奴。”从诗中看,这种太学馒头,实际上是大肉包子。做法是将猪肉切丝,拌入花椒面等佐料做馅,再用发面做皮,制面葫芦形上笼蒸熟。馅肉红嫩,带椒香味,而且表皮白亮光滑,与今天收口处有褶的包子形状不同。
元代的馒头种类极多,如《居家必备事类全集》在“羊肚馅”中记有多种馒头及用途:“平作小馒头(生馅)、攥尖馒头(生馅)、卧馒头(生馅,春前供)、捺花馒头(熟馅)、寿带龟(熟馅,寿筵供)、龟莲馒头(熟馅,寿筵供)、春重(熟馅,春前供)、荷花馒头(熟馅,夏供)、葵花馒头(喜筵、夏供)、毯漏馒头(卧馒头口用脱子印)。”从其中记载的用途来看,元代的馒头不但用于四时祭享,而且是寿筵上不可缺少的食品。
馒头作为祭品,到明清仍然流行,明李翊《戒庵老人漫笔·祭庙馒头》卷一载:“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自注: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
清代在制作馒头的原料和种类方面较前代有新的发展,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的“山药馒头”、“荞麦馒头”,前者是以山药、粳米粉为皮,豆沙、枣泥为馅的有馅馒头;后者是以荞面蒸成的实心馒头。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三记载苏州过年祀神时用带有工艺性质的盘龙馒头,“以面粉搏为龙形,蜿蜒于上,复加瓶胜、方戟、明珠、宝锭之状.皆取美名,以识吉利”。
自清代始,对带馅与不带馅的馒头在称呼上有了区分,清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写道:“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杠子火烧。”此处实心馒头即无馅。《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这些材料表明,清代馒头的称号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古代“馒头”义辩证
古代“馒头”义辩证
—— 兼释“蒸饼"、“炊饼"、“笼饼"与“包子”
闫 艳(南京
摘 要:馒头是今天最常见的面食之一,但我国古代文献中馒头的异称很多,如炊饼、笼饼、包子等,对馒头的定义也一直比较笼统模糊,目前的字典和辞书也未能予以明确的解释。通过对文献的爬梳整理,希望可以对其名实关系作出辨析,并对其作出比较清晰的定义。
关键词:馒头;蒸饼;炊饼;包子
我国古代对于馒头的认识,十分笼统。《集韵·桓韵》:“馒,馒头,饼也。”此外,馒头在古代又被释为炊饼、蒸饼、笼饼或包子,这些名称在古代是否与馒头等同一物,其中关系如何?今各字典辞书均未作具体说明,本文试作清理。
馒头最初写作劈头,如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六引东晋卢谌《祭法》:“春祠用劈头。”《太平御览》卷八六。引卢谌此文时作“四时祠用劈头。”关于馒头的起源,正史未有记载,宋高原在《事物纪原》卷九载:“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日:‘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一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飨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神亦飨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此虽出于小说家笔下,未必真的解释出馒头的起源时间,但为人们提供了馒头起源的线索,即中国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首祭,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文明时代。演变为用畜肉馅做成的像人头的馒头来代替人祭。民俗学的资料表明,在原始社会,人类确实有过以人首祭神的风俗。例如我国台湾高山族,过去有“猎首”之俗,当新谷成熟之际,要猎取外地人的头来祭神,以求得神的保佑,获得丰收与平安。馒头出现后很早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西晋束皙《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
”上引东晋卢谌《祭法》:“春祠用劈头。”说明在春初阴阳交泰之时,举行宴会祭祀,要陈设馒头。因春为四季之始,所以也有祈求一年吉祥之意。
结合古代文献,笔者认为,馒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馒头有馅。上引高承《事物纪原》以为馒头肇始于诸葛亮南征孟获。改革当地人头祭神的邪俗,代为用面包裹三牲之肉,像人头以祭。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诗云:“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此处“土馒头”虽喻指坟,但也说明唐代的馒头是包馅的。唐蒋贻恭《咏安仁宰捣蒜》诗:“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半破磁缸盛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表明牛的内脏可制馒头馅。
2.馒头形状应为隆起圆形。从构字看,曼声有蒙覆义。“幔”,帐幕。《广雅·释诂二》:“幔,覆也。”“梗、镘”,枵墙的泥刀。“谩,欺诳”,以语言蒙覆真相。“漫”,指以水覆盖。“馒头”,盖指用面蒙覆馅料如头的样子。《太平广记》卷三七《卖药翁》一文中记载卖药翁经常在市中说:“有钱不买药吃,尽作土馒头去。”此条与上引王梵志诗中的“土馒头”均指坟,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馒头的形状。《太平广记》卷二六二《张闲光》一文中有“馒头似碗,胡饼如笠。”更是生动地描述了馒头的形状。
3.馒头包馅后不露口子。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记载:“剪花馒头”的制法:“依法入料物盐酱拌馅包馒头,用剪子剪诸般花样,蒸,用胭脂染花。”《梦粱录》卷十六记宋杭州“更有包子酒店,专卖灌浆馒头。”若非整体光圆,就不便于染花;若有口子,灌浆馒头必然漏浆。元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记“黄雀馒头法”,云:“用黄雀,以脑及翅、葱、椒、盐同剁碎,酿腹中,以发酵面裹之,作小长卷,两头令平圆,上笼蒸之。”此种馒头亦封口不露馅。
综上,古人所言的馒头虽是以发酵面团为皮儿的包馅蒸食,但其形状却与包子不同,颇似人头,形状浑圆,无口子。
那么,炊饼、蒸饼又为何物呢?“蒸饼”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说:“仁宗庙讳祯,语讹近蒸,今内庭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周密《齐东野语》卷四“避讳”条亦云:“昔仁宗时,宫嫔谓正月为初月,饼之蒸者为炊。”是蒸饼与炊饼当为一物,炊饼之名后起,源于避讳。
蒸饼即馒头的观点在目前史学界和烹饪界是非常流行的。宋周祁《名义考》十二:“蒸而食者日‘蒸饼’,又日‘笼饼’,侯思正令缩葱加肉者即今馒头。”吕叔湘先生注《癸辛杂识》中的“笼炊”时说:“即笼饼,又称蒸饼,宋仁宗名祯,语讹近蒸,故蒸饼改称炊饼,即今之馒头。”今《汉语大词典》释“炊饼”为蒸饼,又释“蒸饼”为馒头。实际上是将炊饼、馒头、蒸饼等同一物。洪沉亦持此说,其《说“饼”》一文中日:“《水浒》里武大卖的炊饼,也就是蒸饼,说不定就是今天的馒头吧。”
结合唐以前的文献,我们认为,古代的蒸饼有以下几个特点:
1.蒸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饮食》引《杂记》日:“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表明蒸饼是蒸熟而食。
2.用于祭祀。魏缪袭《祭仪》日:“夏祀以蒸饼。”
说明蒸饼在古代与馒头用途有相同之处,可用于祭祀。
3.发酵起面。《晋书·何曾传》载,西晋初太傅何曾精于食,“蒸饼上不坼十字不食。”《太平御览》卷八六0记载东晋列国时赵天王石虎“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使坼裂方食。”此两例均谓蒸饼坼裂为十字,与今开花馒头相似,说明蒸饼是发酵的面食。
4.包馅。晋束皙《饼赋》盛赞蒸饼的形状及味道日:“笼无进肉,饼无流面,妹蝓咧敕,薄而不绽。和和,胰色外现,柔如春绵,白若秋练。”
据上,唐代以前的蒸饼是发酵面包馅蒸熟制成,与早期的馒头制法相同,类似今日的包子。唐以后的文献表明,将蒸饼与馒头等同的观点值得商榷。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在宋代的笔记中,“馒头”之名随处可见,而且常与“炊饼”并提。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引《上庠录》:“两学公厨,例于三八课试日设别馔,春秋炊饼,夏冷淘,冬馒头,而馒头尤有名,士人得之,往往转送亲识。”此处馒头估计是包馅的,炊饼大约是蒸饼。又如《梦粱录》卷十三“诸色杂货”条云:“日午卖糖粥、烧饼、炙焦馒头、炊饼、辣菜饼、春饼、点心之属。”同书卷十六“荤素从食店”亦载:“及沿街巷陌盘卖点心、馒头、炊饼及糖蜜酥皮烧饼等点心。”以上多个例子均是馒头与炊饼两种面食对举,如果为一物,就勿庸赘言了。故炊饼(蒸饼)不是馒头,二者有别。
2.至迟在唐代已出现了不带馅的蒸饼。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记载:“蒸饼法:用大例面一升,练猪膏三合。”说明唐时有的蒸饼是以面与猪膏为原料制成,无馅。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了“钲饼”的制作方法:“白面(十斤)、小油(一斤)、小椒(一两炒去汗)、茴香(一两炒)。隔宿用酵子、盐碱、温水,一同和面。次日入面接肥,再和成面。每斤作二个,入笼内蒸。”这种蒸饼是用发酵面、油、盐及调味品共同制成,无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蒸饼》曰:“小麦面修治食品甚多,惟蒸饼其来最古,是酵糟发成单面所造。”指出明代将不带馅的发酵面食称为蒸饼。明宋诩的烹饪专著《宋氏养生部》卷二“面食制”记载了五十多种面食及制作方法。其中既有馒头,也有蒸饼。前者的做法是:“用醇酵和面揉甚匀,擀剂,内馅,缄密之。先用荷叶或生芭蕉叶箪笼间蒸熟,布齐置缓火中蒸微温取下,俟酵肥复置锅上,速火一蒸,视不粘已熟,遂逐枚移动也。”后者的做法是:“用酵和面擀为薄饼,少润以油,叠数层,俟酵肥,蒸熟,层揭之,卷同薄饼。”说明在明代蒸饼与馒头的区别十分明显,馒头有馅,蒸饼无馅;蒸饼以面、油为原料,这与唐代的制作方法无异,而且蒸饼叠而分层蒸熟,每层可揭下来单独卷食。发展到现在,虽然馒头已无馅,但仍与今之蒸饼不同。这在《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商务印书馆)中区别甚明。
3.唐人多呼馒头为笼饼。南宋诗人陆游《蔬园杂咏·巢》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碗巢。”诗后自注:“蜀中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唐人正谓之笼饼。”说明笼饼是带馅的面食。宋张师正《倦游杂录》亦日:“唐人呼馒头为笼饼……岂非水瀹而食者皆可呼汤饼、笼蒸而食者皆可呼笼饼?”据《太平广记》卷二五八记载,则天朝有位侍书御史侯思正,告诉自家厨师“与我作笼饼,可缩葱作。比市笼饼,葱多而肉少,故令缩葱加肉也”。“时人号为缩葱侍御史”。可见唐代长安确实有出售笼饼的店肆。当时的笼饼带馅,应与馒头无异。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二日:“笼蒸而食者皆为笼饼,亦曰炊饼。今毕罗、蒸饼、蒸卷、馒头、包子、兜子之类是也。”说明当时笼饼的概念已极宽泛。包子之名始于宋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曰:“有士夫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日:‘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宋人王棣《燕翼诒谋录》卷三:“值仁宗诞生之日,真宗皇帝喜甚,宰臣以下称贺。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其中皆金珠也。”此二则材料表明宋代包子是带馅的。
宋代馒头种类极多,如《清异录·馔羞门》中记载的“玉尖面”即是一种有馅的馒头,只是馅料异常珍贵:“用消熊、栈鹿为内馅,上甚嗜之。”其形制“盖人间出尖馒头也”。《梦粱录》卷十六记载宋代杭州店肆出售各种馒头与包子,如四色馒头、杂色煎花馒头、生馅馒头、糖肉馒头、羊肉馒头等,还有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等,可见当时包子与馒头有异,大概是由于形状不一样。《武林旧事》在“蒸作从食”中列有“太学馒头”。岳珂有《馒头》诗详细介绍了太学馒头的制法:“几年太学饱诸儒,薄技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杖白莲肤。芳馨正可资椒食,粗泽何妨比瓠壶。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馋奴。”从诗中看,这种太学馒头,实际上是大肉包子。做法是将猪肉切丝,拌入花椒面等佐料做馅,再用发面做皮,制面葫芦形上笼蒸熟。馅肉红嫩,带椒香味,而且表皮白亮光滑,与今天收口处有褶的包子形状不同。
元代的馒头种类极多,如《居家必备事类全集》在“羊肚馅”中记有多种馒头及用途:“平作小馒头(生馅)、攥尖馒头(生馅)、卧馒头(生馅,春前供)、捺花馒头(熟馅)、寿带龟(熟馅,寿筵供)、龟莲馒头(熟馅,寿筵供)、春重(熟馅,春前供)、荷花馒头(熟馅,夏供)、葵花馒头(喜筵、夏供)、毯漏馒头(卧馒头口用脱子印)。”从其中记载的用途来看,元代的馒头不但用于四时祭享,而且是寿筵上不可缺少的食品。
馒头作为祭品,到明清仍然流行,明李翊《戒庵老人漫笔·祭庙馒头》卷一载:“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自注: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
清代在制作馒头的原料和种类方面较前代有新的发展,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的“山药馒头”、“荞麦馒头”,前者是以山药、粳米粉为皮,豆沙、枣泥为馅的有馅馒头;后者是以荞面蒸成的实心馒头。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三记载苏州过年祀神时用带有工艺性质的盘龙馒头,“以面粉搏为龙形,蜿蜒于上,复加瓶胜、方戟、明珠、宝锭之状.皆取美名,以识吉利”。
自清代始,对带馅与不带馅的馒头在称呼上有了区分,清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写道:“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杠子火烧。”此处实心馒头即无馅。《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这些材料表明,清代馒头的称号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芭蕉叶蒸饼有害处吗_百度知道
芭蕉叶蒸饼有害处吗
芭蕉叶蒸饼有害吗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木有芭蕉叶上木有有害物质
其他类似问题
蒸饼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古代“馒头”义辩证
古代“馒头”义辩证
—— 兼释“蒸饼"、“炊饼"、“笼饼"与“包子”
闫 艳(南京
摘 要:馒头是今天最常见的面食之一,但我国古代文献中馒头的异称很多,如炊饼、笼饼、包子等,对馒头的定义也一直比较笼统模糊,目前的字典和辞书也未能予以明确的解释。通过对文献的爬梳整理,希望可以对其名实关系作出辨析,并对其作出比较清晰的定义。
关键词:馒头;蒸饼;炊饼;包子
我国古代对于馒头的认识,十分笼统。《集韵·桓韵》:“馒,馒头,饼也。”此外,馒头在古代又被释为炊饼、蒸饼、笼饼或包子,这些名称在古代是否与馒头等同一物,其中关系如何?今各字典辞书均未作具体说明,本文试作清理。
馒头最初写作劈头,如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六引东晋卢谌《祭法》:“春祠用劈头。”《太平御览》卷八六。引卢谌此文时作“四时祠用劈头。”关于馒头的起源,正史未有记载,宋高原在《事物纪原》卷九载:“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日:‘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一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飨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神亦飨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此虽出于小说家笔下,未必真的解释出馒头的起源时间,但为人们提供了馒头起源的线索,即中国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首祭,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文明时代。演变为用畜肉馅做成的像人头的馒头来代替人祭。民俗学的资料表明,在原始社会,人类确实有过以人首祭神的风俗。例如我国台湾高山族,过去有“猎首”之俗,当新谷成熟之际,要猎取外地人的头来祭神,以求得神的保佑,获得丰收与平安。馒头出现后很早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西晋束皙《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
”上引东晋卢谌《祭法》:“春祠用劈头。”说明在春初阴阳交泰之时,举行宴会祭祀,要陈设馒头。因春为四季之始,所以也有祈求一年吉祥之意。
结合古代文献,笔者认为,馒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馒头有馅。上引高承《事物纪原》以为馒头肇始于诸葛亮南征孟获。改革当地人头祭神的邪俗,代为用面包裹三牲之肉,像人头以祭。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诗云:“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此处“土馒头”虽喻指坟,但也说明唐代的馒头是包馅的。唐蒋贻恭《咏安仁宰捣蒜》诗:“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半破磁缸盛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表明牛的内脏可制馒头馅。
2.馒头形状应为隆起圆形。从构字看,曼声有蒙覆义。“幔”,帐幕。《广雅·释诂二》:“幔,覆也。”“梗、镘”,枵墙的泥刀。“谩,欺诳”,以语言蒙覆真相。“漫”,指以水覆盖。“馒头”,盖指用面蒙覆馅料如头的样子。《太平广记》卷三七《卖药翁》一文中记载卖药翁经常在市中说:“有钱不买药吃,尽作土馒头去。”此条与上引王梵志诗中的“土馒头”均指坟,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馒头的形状。《太平广记》卷二六二《张闲光》一文中有“馒头似碗,胡饼如笠。”更是生动地描述了馒头的形状。
3.馒头包馅后不露口子。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记载:“剪花馒头”的制法:“依法入料物盐酱拌馅包馒头,用剪子剪诸般花样,蒸,用胭脂染花。”《梦粱录》卷十六记宋杭州“更有包子酒店,专卖灌浆馒头。”若非整体光圆,就不便于染花;若有口子,灌浆馒头必然漏浆。元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记“黄雀馒头法”,云:“用黄雀,以脑及翅、葱、椒、盐同剁碎,酿腹中,以发酵面裹之,作小长卷,两头令平圆,上笼蒸之。”此种馒头亦封口不露馅。
综上,古人所言的馒头虽是以发酵面团为皮儿的包馅蒸食,但其形状却与包子不同,颇似人头,形状浑圆,无口子。
那么,炊饼、蒸饼又为何物呢?“蒸饼”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说:“仁宗庙讳祯,语讹近蒸,今内庭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周密《齐东野语》卷四“避讳”条亦云:“昔仁宗时,宫嫔谓正月为初月,饼之蒸者为炊。”是蒸饼与炊饼当为一物,炊饼之名后起,源于避讳。
蒸饼即馒头的观点在目前史学界和烹饪界是非常流行的。宋周祁《名义考》十二:“蒸而食者日‘蒸饼’,又日‘笼饼’,侯思正令缩葱加肉者即今馒头。”吕叔湘先生注《癸辛杂识》中的“笼炊”时说:“即笼饼,又称蒸饼,宋仁宗名祯,语讹近蒸,故蒸饼改称炊饼,即今之馒头。”今《汉语大词典》释“炊饼”为蒸饼,又释“蒸饼”为馒头。实际上是将炊饼、馒头、蒸饼等同一物。洪沉亦持此说,其《说“饼”》一文中日:“《水浒》里武大卖的炊饼,也就是蒸饼,说不定就是今天的馒头吧。”
结合唐以前的文献,我们认为,古代的蒸饼有以下几个特点:
1.蒸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饮食》引《杂记》日:“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表明蒸饼是蒸熟而食。
2.用于祭祀。魏缪袭《祭仪》日:“夏祀以蒸饼。”
说明蒸饼在古代与馒头用途有相同之处,可用于祭祀。
3.发酵起面。《晋书·何曾传》载,西晋初太傅何曾精于食,“蒸饼上不坼十字不食。”《太平御览》卷八六0记载东晋列国时赵天王石虎“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使坼裂方食。”此两例均谓蒸饼坼裂为十字,与今开花馒头相似,说明蒸饼是发酵的面食。
4.包馅。晋束皙《饼赋》盛赞蒸饼的形状及味道日:“笼无进肉,饼无流面,妹蝓咧敕,薄而不绽。和和,胰色外现,柔如春绵,白若秋练。”
据上,唐代以前的蒸饼是发酵面包馅蒸熟制成,与早期的馒头制法相同,类似今日的包子。唐以后的文献表明,将蒸饼与馒头等同的观点值得商榷。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在宋代的笔记中,“馒头”之名随处可见,而且常与“炊饼”并提。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引《上庠录》:“两学公厨,例于三八课试日设别馔,春秋炊饼,夏冷淘,冬馒头,而馒头尤有名,士人得之,往往转送亲识。”此处馒头估计是包馅的,炊饼大约是蒸饼。又如《梦粱录》卷十三“诸色杂货”条云:“日午卖糖粥、烧饼、炙焦馒头、炊饼、辣菜饼、春饼、点心之属。”同书卷十六“荤素从食店”亦载:“及沿街巷陌盘卖点心、馒头、炊饼及糖蜜酥皮烧饼等点心。”以上多个例子均是馒头与炊饼两种面食对举,如果为一物,就勿庸赘言了。故炊饼(蒸饼)不是馒头,二者有别。
2.至迟在唐代已出现了不带馅的蒸饼。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记载:“蒸饼法:用大例面一升,练猪膏三合。”说明唐时有的蒸饼是以面与猪膏为原料制成,无馅。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了“钲饼”的制作方法:“白面(十斤)、小油(一斤)、小椒(一两炒去汗)、茴香(一两炒)。隔宿用酵子、盐碱、温水,一同和面。次日入面接肥,再和成面。每斤作二个,入笼内蒸。”这种蒸饼是用发酵面、油、盐及调味品共同制成,无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蒸饼》曰:“小麦面修治食品甚多,惟蒸饼其来最古,是酵糟发成单面所造。”指出明代将不带馅的发酵面食称为蒸饼。明宋诩的烹饪专著《宋氏养生部》卷二“面食制”记载了五十多种面食及制作方法。其中既有馒头,也有蒸饼。前者的做法是:“用醇酵和面揉甚匀,擀剂,内馅,缄密之。先用荷叶或生芭蕉叶箪笼间蒸熟,布齐置缓火中蒸微温取下,俟酵肥复置锅上,速火一蒸,视不粘已熟,遂逐枚移动也。”后者的做法是:“用酵和面擀为薄饼,少润以油,叠数层,俟酵肥,蒸熟,层揭之,卷同薄饼。”说明在明代蒸饼与馒头的区别十分明显,馒头有馅,蒸饼无馅;蒸饼以面、油为原料,这与唐代的制作方法无异,而且蒸饼叠而分层蒸熟,每层可揭下来单独卷食。发展到现在,虽然馒头已无馅,但仍与今之蒸饼不同。这在《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商务印书馆)中区别甚明。
3.唐人多呼馒头为笼饼。南宋诗人陆游《蔬园杂咏·巢》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碗巢。”诗后自注:“蜀中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唐人正谓之笼饼。”说明笼饼是带馅的面食。宋张师正《倦游杂录》亦日:“唐人呼馒头为笼饼……岂非水瀹而食者皆可呼汤饼、笼蒸而食者皆可呼笼饼?”据《太平广记》卷二五八记载,则天朝有位侍书御史侯思正,告诉自家厨师“与我作笼饼,可缩葱作。比市笼饼,葱多而肉少,故令缩葱加肉也”。“时人号为缩葱侍御史”。可见唐代长安确实有出售笼饼的店肆。当时的笼饼带馅,应与馒头无异。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二日:“笼蒸而食者皆为笼饼,亦曰炊饼。今毕罗、蒸饼、蒸卷、馒头、包子、兜子之类是也。”说明当时笼饼的概念已极宽泛。包子之名始于宋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曰:“有士夫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日:‘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宋人王棣《燕翼诒谋录》卷三:“值仁宗诞生之日,真宗皇帝喜甚,宰臣以下称贺。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其中皆金珠也。”此二则材料表明宋代包子是带馅的。
宋代馒头种类极多,如《清异录·馔羞门》中记载的“玉尖面”即是一种有馅的馒头,只是馅料异常珍贵:“用消熊、栈鹿为内馅,上甚嗜之。”其形制“盖人间出尖馒头也”。《梦粱录》卷十六记载宋代杭州店肆出售各种馒头与包子,如四色馒头、杂色煎花馒头、生馅馒头、糖肉馒头、羊肉馒头等,还有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等,可见当时包子与馒头有异,大概是由于形状不一样。《武林旧事》在“蒸作从食”中列有“太学馒头”。岳珂有《馒头》诗详细介绍了太学馒头的制法:“几年太学饱诸儒,薄技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杖白莲肤。芳馨正可资椒食,粗泽何妨比瓠壶。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馋奴。”从诗中看,这种太学馒头,实际上是大肉包子。做法是将猪肉切丝,拌入花椒面等佐料做馅,再用发面做皮,制面葫芦形上笼蒸熟。馅肉红嫩,带椒香味,而且表皮白亮光滑,与今天收口处有褶的包子形状不同。
元代的馒头种类极多,如《居家必备事类全集》在“羊肚馅”中记有多种馒头及用途:“平作小馒头(生馅)、攥尖馒头(生馅)、卧馒头(生馅,春前供)、捺花馒头(熟馅)、寿带龟(熟馅,寿筵供)、龟莲馒头(熟馅,寿筵供)、春重(熟馅,春前供)、荷花馒头(熟馅,夏供)、葵花馒头(喜筵、夏供)、毯漏馒头(卧馒头口用脱子印)。”从其中记载的用途来看,元代的馒头不但用于四时祭享,而且是寿筵上不可缺少的食品。
馒头作为祭品,到明清仍然流行,明李翊《戒庵老人漫笔·祭庙馒头》卷一载:“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自注: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
清代在制作馒头的原料和种类方面较前代有新的发展,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的“山药馒头”、“荞麦馒头”,前者是以山药、粳米粉为皮,豆沙、枣泥为馅的有馅馒头;后者是以荞面蒸成的实心馒头。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三记载苏州过年祀神时用带有工艺性质的盘龙馒头,“以面粉搏为龙形,蜿蜒于上,复加瓶胜、方戟、明珠、宝锭之状.皆取美名,以识吉利”。
自清代始,对带馅与不带馅的馒头在称呼上有了区分,清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写道:“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杠子火烧。”此处实心馒头即无馅。《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这些材料表明,清代馒头的称号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芭蕉叶的画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