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看老百姓.对公交北京地铁涨价价的看法

图片最多上传9张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
图呦,亲!【微态度】调查:北京地铁到底该不该涨价?您怎么看?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继续浏览相关话题:
图文编辑模式
18:11:01&)
280字(26473/68)
( 16:07:20)
( 15:35:20)
( 18:04:17)
( 11:32:55)
70字(25/0)
( 08:56:31)
114字(36/0)
( 15:19:50)
47字(18/0)
( 06:01:33)
( 06:01:34)
( 06:01:35)
( 14:04:46)
22字(30/0)
( 13:58:48)
57字(43/0)
( 13:52:24)
40字(22/0)
( 18:36:06)
48字(28/0)
( 11:23:14)
16字(51/0)
( 15:44:29)
120字(47/0)
( 16:52:41)
74字(46/0)
( 14:07:10)
57字(33/0)
( 14:02:17)
16字(35/0)
( 21:04:12)
( 16:55:06)
127字(35/0)
( 16:25:47)
20字(33/0)
( 14:19:47)
43字(27/0)
( 12:44:55)
( 11:35:17)
24字(41/0)
( 10:46:24)
( 09:43:35)
76字(99/0)
( 09:14:37)
32字(24/0)
( 20:29:44)
( 19:50:59)
( 18:14:33)
43字(72/0)
( 14:39:08)
16字(29/0)
( 14:26:08)
48字(35/0)
( 13:40:45)
66字(45/0)
( 12:06:16)
36字(49/0)
( 10:15:30)
65字(79/0)
( 08:56:31)
26字(22/0)
( 20:13:08)
( 19:23:37)
59字(77/0)
( 17:38:04)
( 17:35:20)
( 15:39:01)
18字(62/0)
( 12:43:12)
10字(55/0)
( 12:41:28)
101字(33/0)
( 12:32:02)
( 11:49:15)
( 11:17:42)
( 11:09:17)
( 10:05:08)
30字(46/0)
( 09:54:33)
52字(45/0)
( 09:52:21)
38字(48/0)
( 09:48:00)
89字(53/0)
( 20:36:17)
30字(26/0)
( 10:31:55)
24字(42/0)
( 21:39:34)
89字(39/0)
( 20:44:15)
11字(39/0)
( 19:33:25)
222字(28/0)
( 15:51:49)
234字(47/0)
( 12:25:01)
26字(25/0)
( 12:07:33)
( 11:01:55)
30字(46/0)
( 08:51:58)
31字(38/0)
( 08:17:36)
19字(68/0)
( 06:46:56)
56字(38/0)
( 23:33:54)
130字(57/0)
( 22:14:59)
29字(98/0)
( 19:40:57)
31字(63/0)
( 19:38:26)
52字(65/0)
( 19:31:24)
102字(58/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当前位置: &
北京地铁公交本不该涨价
来源:民生周刊阅读()
摘要:住在远郊区甚至相邻的河北地界内的人,本来正是因为收入不高或省点房租,可这样一来却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北京地铁公交票价调整终于有了眉目。无论采取哪种方案,北京地铁告别2元票时代、地面公交告别刷卡4毛钱的时代已成定局。在笔者看来,北京地铁公交其实本来不该涨价。
主张地铁涨价者总说,一些本不需要乘坐地铁的短途乘客或游手好闲者,因为票价低常去凑地铁的热闹。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地铁票再便宜也比公交贵呀,2元是0.4元的5倍呢,谁不会算这个账?谁又会一天到晚闲得难受非要买张地铁票反复来回在地下游荡?更何况北京的乘车环境,谁会青睐有加呢?
所以说,靠涨价用经济手段把一部分人挤出去以改善地铁乘车环境,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再说了,真要把人逼到纷纷骑电动车、买私家车的份儿上了,岂不有违多少年来一直强调&公交优先&、严控私家车的初衷,更遑论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空气、驱除雾霾的重任了,难道真的忍心它成为画饼?
这次北京地铁公交涨价一个亮点就是按路程长短计价,这貌似公平,其实不然,因为住在远郊区甚至相邻的河北地界内的人,本来正是因为收入不高或省点房租,可这样一来却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在中央政府强力推行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本应鼓励人们向北京周边分散,而北京地铁公交涨价,显然与此背道而驰。
要说财政补贴地铁公交太多,负担太重,人们倒要问了,北京市2013年财政收入3661.1亿元,而地铁公交财政补贴156.9亿元,占4.29%,鉴于公共交通已经成为京城百姓最关切的问题,财政投入这些钱恐怕也算不上过分吧?况且按理说,取之于民的政府财政本来就是转移支付的手段,交通补贴天经地义。
算计北京财政补贴地铁公交这本大账,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众所周知,北京市2013年交通罚款达60亿元,而537.1万辆车光购置税、验车上牌费得有上千亿元,还有每年缴纳的年检费、车船税、燃油税,另有交强险和向厂家收取的汽车消费税、增值税,每年北京市从社会车辆上收缴的税费到底有多少,是不是也该晒一晒呢?总之,156.9亿元的交通补贴可能只会让人觉得绝对应该并不委屈。
更重要的是,涨价之前还应该理清一本账。北京地铁公交的运营成本,只是官方转述运营者的一面之词,可到底真实情况如何,老百姓无从知晓。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有没有人浮于事,员工收入和工作效率处于怎么一个水平,各种开支情况如何,有没有在增收节支方面做好文章,地铁公交领域的浪费现象有没有,有没有拉网反腐败,4.2亿张公交卡押金高达80.4亿元长期利息一年多少,地铁公交各种广告收入流向了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应该向公众公开展示。
这次地铁公交涨价的副作用,官方显然没有进行充分的评估,只是着眼于地方财政补贴太多而一门心思要减少,却对有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缺乏研究和推演,缺乏必要的铺垫,只是两眼望天光想着涨价。老百姓不禁要问:如果说一天到晚如此拥挤的北京地铁还严重亏损,那么世界各国的地铁还不得统统倒闭!作者& 郑根岭(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于海军)
相关新闻:
被执行死刑18年后,原先被认定为内蒙古女厕强奸杀人案凶手的呼格...
一些城市所力图展示美好与文明,其实是建立在对处于贫困、弱势、...
15日,鲁甸一中初三学生杨小峰与历史老师曾红娟发生冲突,将后者...您的位置:
今日舆情解读:北京地铁调价须过民意这一关(图)
发贴人:222.33.99.*发贴时间:【】[]
&& ()&& ()
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何新田 朱玉萍
一、热点事件概述
综合今日舆情数据,今日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是“日本通过防卫政策称将与中国就钓鱼岛长期对立”,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新浪新闻:“专家称北京大量的人有事没事就坐地铁 应提价”。&& ()&& ()&& ()&& ()&& ()&& ()&& ()&& () 截至今日12时,“北京地铁调价”相关话题位居今日舆情热点排行第一位,已有超过540万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50万条网民评论
今日舆情热点:北京地铁拟涨价分散高峰压力
近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本市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通过价格杠杆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这意味着北京地铁不受距离和时段因素影响的2元钱固定票价将有所变化,高峰时坐地铁的价格可能会有不同从2007年以来的北京地铁“2元时代”即将终结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各类媒体报道走势图
据 舆情监测室观察,12月13日,首都之窗网站公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本市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此消息经媒体报道后立即成为引爆舆论的热点话题,受到社会和网络的强烈关注
此话题相关网络新闻从13日的190多篇迅速增加到14日的1690多篇,相关微博也从6000余条暴增到超过9.6万条
随后的15日、16日,相关舆情热度继续猛增15日,相关微博超过11万条,相关话题的网络新闻超过2800条在微博上话题热度的形成和增长则更加明显16日,此话题相关网络新闻超过3000篇
截止到12月18日14时,此话题相关网络新闻超过2200篇,相关微博超过5.2万条数据显示此话题相关舆情热度仍处于持续升温状态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 网友热议:
穷人们的福利就要没了
蒋正元:坐上北京的地铁,就感觉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彭远文(《vista看天下》编委):作为一个在京外地人,我当然反对地铁涨价原因无他:这是我在北京少有的能平等享受的一项公共福利我缴那么多税,你多少总得表示一下吧?要是连这都没了,让人情何以堪?
往日如风:还是杭州有先见之明,防止坐的人太多,定价就要高一些,不过现在人还是挺多的,看来还不高
支持:北京地铁票价确实该涨了
经济学-张彬:涨价没什么可说的对于北京地铁而言,如今的低票价已经难以负担整个地铁的运营,在这种情况下涨价是必然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高峰时间要涨,平时也要涨,直到涨到相对来说一个合理的价位,才是一个真正的出路
陈贵:北京地铁公交早该涨价了泛滥财政福利补贴很难持续交通补多了,其他改善就只能掺水该开私家车的还在开车,民生支付能力有限,分蛋糕,背着抱着一边沉
郭晏平(资深媒体人):对北京地铁涨价看法:1,不管福利、权利是否和发达国家看齐,反正收费是和国际接轨是我政府一贯做法;2,以后电动车和自行车会更多行驶在北京规划不齐的马路上,注意安全;3,对一大部分北漂蚁族是个打击,配合取缔群租挤压首都过多人口;4,肯定会执行接着全国仿效之;5,北京这趟车要关门,不然会翻公共汽车随之涨价只是时间问题
禾XX皆(报纸记者):我支持北京地铁涨价(这跟专家说法无关)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2元一票制根本无法支撑运营成本新闻说网上曾有民意调查,约六成网友不同意涨价这不足为奇我并不想得罪众网友,但网友的构成确实值得分析,他们认为不要钱才对但政府的贴补还是纳税人的钱,价格也是控制人流的手段之一
反对:不同意北京地铁涨价
王旭明(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坚决不同意北京地铁涨价,正如当初坚决不同意高铁增加普客减少一样道理很简单,面向百姓的地铁和普客列车是穷人经济学的典型案例,反之就是富人经济学财政支出不足怎么办?从拥有轿车者、从拥有多房产者、从高收入群体中高收税以帮助大众,补贴公共财政,贫富差距以此得到些平衡
老徐时评:北京人大代表建议地铁超6站加价最高票价8-10元这么加价有些太狠了吧?坚决反对这种加价!北京地铁2元坐到底堪称中国公共事业福利化的一面旗帜,如今这唯一的一点福利也要被取消了那些在郊区买房的人将要承受成本剧增的压力一方面提倡绿色,一方面又准备大幅提高地铁票价,没问题吧?
于新春(平盟教育总裁):北京地铁要涨价,我不赞成涨价,可以有一百个商业理由不涨价,一个理由就行:让民众感受到在民生领域还能有低价实惠的最基本服务别忘了咱们身边不是没有舍不得花两块钱坐地铁的人依我看,不仅北京,全国地铁,不仅不该涨价,反而该免费,无条件的免,各地政府,让地铁彻底走走群众路线如何?
地铁涨价不解决根本问题
网友“孙素敏”:地铁涨价不涨价确实都不是重大的问题,问题是涨价后分流的客流去哪里?公交?私家车?还是打车?涨价后地铁客流少了,北京的整体的交通流量有改善么?真是一帮不用地铁上下班的人研究怎么改善地铁客流?
刘思雯的偶像是NOLE:我真想说,涨价能解决问题么?地铁涨价了你让地上怎么运行?你控制私家车倡导绿色,人们都去乘公交地铁出租车,你出租车涨价,人们选择公交地铁,现在你给地铁涨价,好多人又去坐公交车,您再来一个公交太便宜了人们没事就坐着玩儿!
网友“南陲林叟”:一方面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另一方面又涨价;一方面鼓励中心城区人口外迁,另一方面又准备分段计价,问题的实质是城市人口过度饱和,这个问题不解决,涨再多的价,限再多的号都是治标不治本
地铁调价还须征询民意
徽湖:公共服务涨价我举双手赞同,比如春运火车票涨价,北京地铁涨价都是好事但前提是你有涨就应该有跌,你对企业和个人就应该减税,别什么时候手都往百姓的口袋里伸,老百姓不骂你才怪
网友“老灰狼”:生活压力大伤不起啊!求减压!求降价!
新闻传媒记者李金平(法制日报资深媒体人): 难到涨钱老百姓就不坐地铁啦!
网友“不灵光”:公共交通请不要忘了公共二字!公共交通的初衷是什么?难道让大家开车吗?北京还不够拥堵?不要总是涨价涨价的!这种只有市场的思路不适合城市治理!全财政负担也不是不行!
为解决交通拥堵建言献策
ECL徐超(《竞游天下》栏目包装及视频渠道负责人):谁没事大清早去挤早高峰?就不能换个思路?错开下上下班时间,不比涨价好?
网友“Muse”:百姓的压力大你国家压力才会大,要从根源抓起,不能一味的靠变相涨价来忽悠大众说这堵那堵,把所有原因全归咎于百姓头上,这样做是很不合理不仁道的,在百姓身上抠一分钱你都会引来一片骂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以克扣百姓为主
王旭明(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根据当下实际情况,呼吁包括北京地铁在内全国地铁等公共服务设施以不涨价为宜,其他城市高的要降下来财政支出不足怎么办?从拥有轿车者、从拥有多房产者、从高收入群体中高收税以帮助大众,补贴公共财政,贫富差距以此得到些平衡当下需更多普惠,限制独家专享,方法之一高收入高收税
网友“红叶飘篷”:解决拥堵不能靠涨价来的,应该想办法多增加交通工具来缓解!
地铁涨价只是个开始?
网友“李晓瑞儿”:前一阵鼓励公共交通,就这么个鼓励办法啊,真是可笑不管你涨不涨,地铁都是刚需,这下可好,房租也该涨了,估计房价也涨,除了收入不涨,其他的一起涨,敢不敢先把别的降一降!
网友“发西”:【走向自由主义?】北京地铁涨价,市交通委官员说:政府不能过分投入(补贴),政府还有很多事要做――政府在有些方面限权,同时也在有些方面削减福利、搞市场化,大政府、小福利的情况正在改变,但不是走向社会主义,而是市场化、自由化
2.媒体评论:地铁差别化涨价须涨得明明白白
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重庆青年报:近日,一则北京地铁2元票制或将成为历史的新闻成为热门话题到底是北京财政补贴了外来务工人员,外地人占了北京的"便宜",还是真的有人"有事没事"就乘坐廉价的地铁,从而挤占了原本紧张的公共资源?
中国之声:【地铁票价怎么定才合适?】北京地铁票价低廉但高峰期人流拥堵,曾有人戏称“人进去,相片出来;饼干进去,面粉出来”为缓解压力,北京地铁高峰拟调价,2元低价或将终结涨价是不是一剂良药?单一票制、分段票制、分时票制,怎么收费才是上策?央广夜新闻21点关注:地铁调价之争
应理性面对“涨价”需求
南方日报评论指出:在一个成熟的市场定制社会会拥有高、中、低档的选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消费范围内选择适用交通工具,但忽视市场运行规律的定价制度则会让市场原有的选择机制几乎失灵北京宣布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还原市场定价机制,从长远来说,是有利于交通发展与社会管理的至少财政补贴能从长久以来的疲惫不堪中缓过神来,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改善市民公共交通的质量问题公交地铁与百姓息息相关,大家关注讨论很正常要想持续长期的发展必须兼顾双方利益,百姓的接受力和政府的合理承受力这样的价格体系才会走得长远,并将双方利益最大化
地铁差别化涨价须涨得明明白白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指出:地铁作为公共交通服务,大多数地方对公共交通都有补贴北京5年前推出地铁2元票价也正出于这样的考虑,并且受到了民众支持现在要提价也应当综合各种因素,重新合理确定乘客应当承担的比例,让财政补贴能够稳定持续进行下去北京地铁票价不是不可以涨,但应当先让民众明白必须涨价的道理,然后再制定新的票价
:【地铁调价,没那么简单】在酝酿充分、时机得当的情境下,让票价因"时"制宜并无不可针对客流量潮汐性特点实行"限时段调价",也可提上公共议程调价不是想调就调,若无程序正义、民意基础和配套机制托底就单方拍板,难免引爆舆论呛声,沦为众矢之的
地铁涨价莫忘“公共交通”誓言
中国青年网评论指出:公交、地铁与百姓息息相关,是一件涉及公众利益的大事,政府应该做的工作,绝不应该是简单的“制定方案,并择机出台”其一,不管最终调不调价,政府都需要拿出用科学方法得出的跟踪数据作支撑,对调价后的效果,即使有科学的模拟,如果实际上不如意,也要保留调回去的选项;其二,事涉多方利益的公共交通涨价决定,不应该悄悄制定方案,必须兼顾百姓的接受力和政府的合理承受力,更不能简单择机出台,断然宣布,至少听证会的环节是不能少的
@光明日报:【限了这个限那个,公共服务不能有限制】天津终于限制私车了,北京地铁要涨价限制百姓的工具如今成为很多城市的不二法门不论限制政策有多少必要性,请问的替代方案可有保证吗?每日靠地铁公交奔波的人需要付出怎样的时间成本、健康成本来为限制政策埋单?公共服务不能有限制!
地铁差别化票价机制不能等同于涨价
大河网评论认为,目前,面对治理环境污染,全社会形成的一个共识是要齐心协力、不惜代价比如北京,为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采取了包括单双号限行、汽车摇号准入等各种尽可能的措施,并为此投入了大量无法估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这种情况下,为了减轻所谓的有限地铁高峰人流压力,而采取调高地铁票价、掣肘环境污染治理显然还不是时候,也必定得不到社会广大公众的支持换句话说,有更紧迫的环保问题存在,北京有关方面不应该把“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简单等同于地铁涨价,而应该是一个综合各方因素的优选方案比如为有效遏制私人汽车增量、减少尾气排放污染,增强群众对公交认同度,地铁高峰时期保持2元不变,其他时段降价等,这同样能够体现地铁差别化票价意图,缓解交通压力
3.网络调查称六成网友不支持涨价
乘坐地铁将涨价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新浪网据此发起关于“你怎么看地铁高峰时段拟调价”的在线调查,共有超过1.66万人参与调查,其中对此表示反对的网友大约占62.8%
央视新闻 :为缓解地铁高峰压力,北京将采取包括加快快速公交建设等措施,保证上班族通勤时间,将部分客流重新吸引到地面目前公共交通补贴占民生支出的7.9%,高于医疗卫生但据网络调查,六成网友不支持涨价
4.“有事没事都坐地铁”的说法引争议
据《新京报》报道,12月16日,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大量人有事儿没事儿坐地铁”并非他的本意他的原话是 “长年低票价使北京地铁越来人越多,有事没事也选择地铁”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在提高票价后,如果您有急事,那就坐地铁;如果事儿也不着急,想少花钱那就坐公交”张彬认为个别网站断章取义将他的言论放大他称自己坐地铁的频率远大于开车他也感受到目前北京地铁很拥挤,上下班高峰,不可能有人没事坐地铁
腾讯新闻: 【网友吐槽“没事坐地铁”:专家不坐地铁无发言权】央广经济之声专家张彬评论北京地铁调价,称有人不管有事没事就坐地铁,引起网友热议网友吐槽:“我出门儿你管我有事儿没事儿!”张彬事后解释称,自己的意思被曲解,不过也坦承地铁高峰涨价并不会使乘客减少太多
对于网络调查显示六成网友不支持涨价张彬表示,六成网友不支持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说明地铁票早该涨了按照常规人的思维,消费者的习惯,不收钱才好呢,所以一个涨价竟然有六成网友不支持,还有四成网友支持,可见多少必须要涨
网民观点摘编:
老徐时评:不知道这世上有没有“有事没事坐地铁”玩的人,但是我们知道这世上一定有有事没事找抽型的专家!
网友“Mr_lucky”:那些"专家"们,人们招你还是惹你了?何必为难大家?你们也不想想,地铁涨价坐公交的人多了,开私家车人多了,不一样人多拥堵吗?
网友“老夫子”:“不管有事没事都坐地铁”,啥意思?那可不是免费的,有钱烧的?要是这个算涨价理由,那可真是空穴来风了!难怪持老年卡坐车有人骂“老不该死的”!国家照顾老年人不照顾,老人就不坐车了?说实在的,没事谁去坐车?怎么坐车是好玩吗?笑话!
媒体评论:“有事没事坐地铁”不是涨价理由
新华网评论认为,地铁要涨价完全可以走正当程序不可否认,北京在公共交通事业上,的确做出了不小贡献据悉,北京2012年公共交通公用事业的补贴是170亿元,而2013年则是178亿元在这样的持续补贴下,如果相关部门吃不消,想通过涨价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公众也能理解不过,必要的程序正义不可或缺,如先征求民意制定方案,然后再征求民意出台方案只要地铁涨价走了正当的程序,具备必要的程序正义,那么即便涨价了,公众也完全可以理解但在涨价的风声前动辄向民众“吐脏水”,称其“有事没事坐地铁”,这样的姿态,显然是不妥当的
中国江苏网评论认为,地铁要涨价,可以走正当程序如果理由充分,老百姓也是通情达理的,对涨价行为完全能够理解但是,涨价之前动辄向老百姓身上泼脏水,甚至说老百姓不节约,说老百姓“有事没事坐地铁”,这种做法无异于流氓行为说这种话的人或许还以为自己是在替政府分忧,其实是在为政府添乱,拍马屁拍错了地方,其结果必然是“两头不落好”
5. 人民日报三问北京地铁“调价”
一问: 财政负担不起了吗?
曾在国内多个大型交通项目中担任顾问的交通专家徐康明表示,目前北京市的低票价政策是一种“普惠制”政策,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也不利于公交的可持续发展财政蛋糕就这么大,越来越多的财政补贴放在轨道交通上,减少了其他民生项目的投入在他看来,调整票价是必然趋势,也是必要手段与地铁低票价多年不变相对应,近几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持续增长,但是轨道交通的支出同改革前相比反而下降,居民公交成本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多数有“刚需”的市民认为,票价调整不会影响其乘坐地铁的选择“方便、准时、不会堵车、成本低”等都是“上班族”选择地铁的原因
北京市交通委:公交补贴负担财政压力逐年增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马伯夷介绍,对于居民来说,“公交优先”直接体现在低票价带来的低成本但“公交优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道路修建、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场站建设等都是组成部分财政压力逐年增长,负担逐步加重不利于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10月起北京地铁实行全网单一2元的低票价政策北京市每年都有巨额财政补贴专项投给公共交通经测算,每张2元通票背后都有近2元的补贴2011年,北京市公交财政补贴总额在156.9亿元左右,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达到175亿元2013年,财政补贴预计在180亿元以上以2012年为例,北京市级公共财政共支出2849.9亿元,其中约78%用于民生领域以此测算,公共交通补贴一项,占到民生支出总额的7.9%左右,比医疗卫生都要高
二问:高峰拥挤能缓解吗?
高峰期乘客中仅六成为上班族
今年7月以来,工作日北京地铁日均客流已突破1000万人次,最大日客流已达1105万人次,居全国之首,并且近年来还在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高峰时段北京地铁的拥挤程度更是超乎想象高峰期进站量占日均进站量的47.46%,有些线路的满载率达144%,车站站台、通道和列车运载能力处于严重超饱和状态通过对乘客目的的调查发现,高峰时段的通勤比例为61.7%,公务比例为11.8%,生活类比例约为26.5%
地铁客流年均增达30%,公交运力出现闲置
马伯夷介绍,轨道交通推出低票价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利用方便、准时、快捷、成本低等优势引导市民放弃小汽车,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然而由于高峰时段客流构成不合理,吸引了大量短距离、生活类人群,轨道交通已经转变为与地面公交争夺客流的交通方式
一般来说,10公里以下的短距离由地面公交承担较为合适而北京地铁过多承担了短距离的,乘客一次乘坐距离在6―14公里的比例约为35.9%,造成了公共交通使用结构不合理的局面随着轨道网络格局的逐步形成,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客流从公交转移至地铁与地铁客流年均增达30%相对照,公交客流不仅没有增长反而略有下降,这也使得公交的运力出现闲置北京市地面公交目前的日客运能力达到1700万人次,而实际每天在1300万人次左右根据北京市公交发展状况,2017年之前不需新增车辆“缓解地铁高峰压力将会采取综合举措,包括加快快速公交车道的建设保证上班族的通勤时间就可以将部分客流重新吸引到地面公交上来”马伯夷表示
三问:成本会激增吗?
专家建议对困难群体定项补贴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成本占平均收入水平的10%以下比较合理目前北京市民的成本所占收入的比例相对较低对于路远的上班族而言,他们最担忧的是按里程收费对此有专家建议可仿照国外一些城市鼓励错峰,实行“有涨有降”的票价政策徐康明建议,可以出台一个整体的价格调整方案针对一些低收入人群和远距离“上班族”可以采取定项补贴的形式,防止成本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太大压力也可以仿照国外一些城市为了鼓励错峰,采取了正常票价基础上,在非高峰时段降低票价或者免费的方式
6. 北京地铁调价方案猜想
18日,北京市交通委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地铁票涨价调研,与此前公布的高峰时段涨价方案不同,调研从 高峰期涨价、普遍涨价、按里程收费、按乘坐线路数量调价、有涨有降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
过去,车站的站台、通道和列车运载能力处于严重超饱和状态给运营组织和列车运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乘客排队时间过长,车厢过于拥挤,列车经常需要站台人员用力推乘客才勉强关上列车车门,有时造成车门或屏蔽门故障,延误时间对此马伯夷表示,希望通过票价发挥杠杆作用,优化交通结构,改变时间分布,使地铁更加安全、准时、舒适目前方案仍在酝酿相关人士介绍,主管部门制定出价格调整方案草案后,还要通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审核、评审机构进行评审、价格听证会进行听证等步骤才能够最终执行
方案1 高峰时期价格调整
【经验】伦敦:高峰时段乘地铁更贵
伦敦实行高峰时段提高票价高峰时段是周一至周五6:30至9:29和16:00至18:59两个时段如果买一张一天任何时段都可以使用的日票,需要8.8英镑(约合人民币87元);而如果只是买非高峰时段的日票,则只需要7.3英镑30.4英镑的周票、116.8英镑的月票和1216英镑的年票则不分高峰和非高峰时段
伦敦一共有9个区,一般来说是按照离市中心远近程度划分1区之内的票价较低,1-2区之间的票价会更贵,1-9区的票价是最贵的,高峰期达到6.7英镑(单程),非高峰期则是3.9英镑(单程),如果没有公交卡的话则要付7.8英镑的现金据新华社
方案2 普遍涨价
实行独立的单一票价,比如北京目前执行的2元单一票价,可在全路网乘车
方案3 按里程分段计价
【经验】香港:最低4港元最高46港元
港铁实行分段计价制,最低票价为4港元(约合人民币3.12元),其后随乘坐距离逐段递增,最高为46港元(约合人民币36元)以横贯香港岛东西、长13公里设有14站的港岛线为例,乘坐2站以内票价为4港元,乘坐3至5站为4.9港元、乘坐6至8站为6港元,乘坐9站以上为7.4港元
港铁的定价标准还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例如,从香港岛乘地铁进入九龙半岛需穿越海底隧道,即使仅乘坐一站也价格不菲,从香港岛的中环至九龙尖沙咀便需要8.7港元据新华社
方案4 按乘坐线路数量调价
比如说同一线路乘坐只收统一费用,跨线换乘就需要多付费
方案5 有涨有降
根据距离和时间有涨有降,这种方式主要鼓励有长距离需求的人乘坐地铁,短距离的人乘坐其他公共交通或者自行车
四、舆情点评
据 舆情监测室观察,12月13日,北京市公布的一份通知中提出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这意味着北京地铁“2元通票时代”将终结消息一出引发舆论哗然相关舆情热度持续升温
众多网民们对此议论纷纷,不赞成地铁涨价的网友的声音在网络上全面爆发,网民们哀叹在京外地人在北京少有的能平等享受的一项公共福利即将结束,而多数有“刚需”的市民认为,票价调整不会影响其乘坐地铁的选择“方便、准时、不会堵车、成本低”等都是“上班族”选择地铁的原因地铁涨价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与此同时,支持地铁调价的声音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认为对于北京地铁而言,如今的低票价已经难以负担整个地铁的运营,在这种情况下涨价是必然的与此同时,公共汽车随之涨价也只是时间问题更有分析指出,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在不断增加的财政压力下,北京地铁涨价或许只是第一步,未来水、电、天然气等资源价格调整也有望陆续跟进
而在双方各执一词的争论之中有分析指出,沸沸扬扬的争论表面上看是地铁票价问题,实际上折射出北京市公共服务背后的隐患数据显示,北京市每年都有巨额财政补贴专项投向公交、地铁而这些高额补贴必然挤占其他民生支出未来北京财政支出将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而政府可调控的资金十分有限,在空气污染、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这种靠高额财政支出补贴公共服务的模式难以持续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这场讨论中一位媒体评论员“北京大量人有事儿没事儿坐地铁”的说法引发公众的怒火,有评论指出,地铁要涨价可以走正当程序如果理由充分的话,相信绝大多数老百姓也是通情达理的,对涨价行为能够理解但在涨价的风声前动辄向民众“吐脏水”的姿态显然是不妥当的说这种话的人或许还以为自己是在替政府分忧,但其实是在为政府添乱,专家们在发言之前还须先从大多数普通民众的立场上先考虑一下
有评论指出,北京地铁票价不是不可以涨,但应当先让民众明白必须涨价的道理,然后再制定新的票价全国大多数地方对公共交通都有补贴作为一项公共交通服务,北京5年前推出地铁2元票价也正出于这样的考虑并且受到了民众支持现在要提价也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重新合理确定乘客应当承担的比例,让财政补贴能够稳定持续进行下去而作为一项涉及到全市居民的的问题的重要决策,征询民意也应当是必不可少的公共决策程序的一环
公交地铁与百姓息息相关,各方舆论在此问题上的关注和讨论很正常而要让北京的公共交通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百姓的接受力和政府的合理承受力这样的价格体系才会走得长远,并将双方利益最大化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今日舆情解读:北京地铁调价须过民意这一关(图)》&&&& 地址: .cn/Article/201402/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地铁涨价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