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中国远征中国萧军研究会会

为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为捍卫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建一座纪念塔,立一块英雄碑,即网上的"国殇墓园"。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忠臣孝子,才能与亡国之灾擦肩而过。各位朋友,如果你有关于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者的相关资料,请提供给我,我将把他们的英名镌刻在"国殇墓园"的英雄碑上。
  本网站内容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能使用,违者必究。重图发现远征军墓碑碑帖 详记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四军官殉职经过
近日,重庆图书馆在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一幅立于1942年的墓碑碑帖,上面详细记录了国民政府陆军第五军机械处四位远征军军官在野人山殉职一事。“有资料显示,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时有十万将士,越过野人山后回到中国的部队却不足四万人,其中,近五万人埋骨无人区。
  中国远征军重机关枪手(照片)。新华社发
  记者 夏婧 实习生 张沥文
  那些抗战中丧身“死亡谷”的军人,几乎都湮没在历史的统计数据中,无名无姓。珍贵的墓碑碑文,给后人留住了其中四人的名字。
  70多年前的中国远征军,书写了抗战史上惨烈悲壮的一页,尤其是在翻越中缅印交界处的野人山时,近五万人丧身,使得这片原始丛林被称为“死亡谷”。然而,半个多世纪来,这些丧身“死亡谷”的战士淹没在历史的统计数据中,没有一份资料记录他们的名字。
  近日,重庆图书馆在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一幅立于1942年的墓碑碑帖,上面详细记录了国民政府陆军第五军机械处四位远征军军官在野人山殉职一事。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市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志昆表示,此碑帖为我市发现的首个关于远征军的碑帖,在国内也极其罕见,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
  1月5日,本报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重庆图书馆看到这份珍贵的墓碑碑帖。
  300余字碑文信息量不小
  戴上白色手套,工作人员在古籍室里将碑帖小心翼翼地展开。记者看到,这幅碑帖约60厘米宽、150厘米长,全文约300多字,因为年代久远而略有破损。
  碑文写道:“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二月,本军军长杜公光亭率军远征缅甸,本处少数同人幸获追随转战匝月(满1个月)方期一举歼灭倭寇,讵料向缅印边区作战略转进步行原始森林地带70余日……”期间,“冀籍中校油料员孙复三,湘籍上尉材料员王鸿逵、中尉材料员易光翔、中尉书记王紫微等,不堪蛮炎瘴毒相继殉职,中途暴骨异城……”因“招魂无所瞻念”,部队“征集四君生前遗物,就广西全州湘山公园合葬衣冠塚一具,用示纪念。”碑文落款处写有“陆军第五军机械处”,并附有处长杨运以及科长、技术员等人的姓名。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重庆新闻微信号
热线:023-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田汉长子、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中国远征军老战士田申去世--时政--人民网
田汉长子、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中国远征军老战士田申去世
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曾赴印缅战区英勇抗日
&&&&来源:&&&&&
  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陈原)杰出戏剧家田汉的长子、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中国田汉研究会顾问田申先生2月9日在北京辞世,享年89岁,告别仪式2月19日上午将在解放军总医院举行。  田申又名田海男,日出生于上海。一岁时失去了母亲易漱瑜,长期与祖母相依为命,自幼饱尝颠沛流离、人间冷暖。他在上海麦仑中学读书时,经常参与父亲组织的演剧活动,在《扬子江暴风雨》一剧中饰演小栓子,与饰演爷爷的聂耳同台演出,反响强烈。1937年,他在长沙参加学生救亡运动,担任儿童剧团团长,在田汉、廖沫沙指导下,主编长沙《抗战日报》的《抗战儿童》周刊。1938年,田申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6期炮科,毕业后奔赴滇越边境投身对日作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在印缅战区的激烈战斗。他与部队鏖战缅北,穿过野人山,在歼灭日军驻缅师团,收复孟关、密支那,打通印缅公路等重大战役中作战英勇,随后又参加了对日军的最后一役:湖南芷江战役。  1945年,田申回到重庆,经邓颖超介绍进入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翌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又赴晋察冀军区成为解放军炮兵团级指挥员。在清风店和石家庄战役,他率领炮兵团山炮、野炮炮兵队,配合步兵攻下元氏城;还参加了太原战役、新保安战役和解放北京等战役。  1949年3月,奉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指示,田申在北京黄寺参与组建华北军区战车团并任副团长,成为华北军区坦克兵部队的创建人之一。日,他以华北军区战车团代团长的身份,随着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带领官兵开着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坦克,以整齐的队形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们的检阅。  1950年,田申遵照许光达司令员的指示,参加我军第一所坦克学校的组建工作;1958年,他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工程系深造学习,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和成绩优异而得到了陈赓院长的赞扬。  十年浩劫中,田申受父亲田汉冤案株连,并因所谓“历史问题”遭受莫须有的迫害,先被软禁,后被关押,遭到批斗和毒打,身心备受摧残,继而遣送“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拨乱反正之后,他回到工作岗位,重新工作在教学一线,亲自编写教案、教材,潜心研究和探索军事教育规律,为装甲兵部队培养了大批指战员和教学骨干。  从1997年起,田申参加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工作,为和平统一事业付出大量心血,先后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常务理事,并于2009年当选为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他还整理研究父亲田汉的资料,先后撰写和编辑出版了《我的父亲田汉》、《行路难》、《母亲的话》、《田汉诗选》等著作。
(责任编辑:付龙)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中国工农红军历史文化研究会是合法注册,经北京环建网络技术研究院院委会研究决定成立的非盈利社会团体。本研究会主要“将用红军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收集、寻访、交流、研究红军长征史、党史、共和国发展建设史和传承红军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交流文化成果,服务国家建设为己任。本...
参加座谈会的东路军后代合影
林彪元帅之女林豆豆即席发言
参观炎帝陵并拜谒炎帝始祖
 八一枪声燃湘南起义烈火,斧镰开路铸朱毛会师丰碑!5月5日
12月5日晚上,“为爱,我们同行”公益慈善夜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盛世堂举行,活动当晚共募集捐资18万8千余元,桌椅31套
合作媒体:
友情链接:
战略合作:中国未来研究会
主办单位:北京环建网络技术研究院
Copyright @2014 版权归中国工农红军历史文化研究会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文化研究会 鲁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