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宋美龄为什么长寿能够争取到美国的援助

1943年宋美龄美国国会演讲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揭秘宋美龄晚年四大谜团:为何不与蒋介石合葬?--湖北频道--人民网
揭秘宋美龄晚年四大谜团:为何不与蒋介石合葬?
&&&&来源:&&&&&
  日 (癸未年九月廿九),宋美龄女士逝世 
  沉痛悼念宋美龄女士驾鹤玉殒()
  宋美龄( -
),女,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
  宋美龄,蒋介石的夫人及外交助手。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897年生于上海,幼年在家学英文。1910年去美国,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回国后,参加基督教女子青年会活动。曾在电影审查委员会、童工委员会任职。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蒋介石结婚,后广泛参加社交、政治活动,并担任一些妇女团体、儿童福利团体的领导职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亲赴西安,支持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1943年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任翻译。1948年代表蒋介石去美国求援。1950年从美国去台湾。1974年,国民党十届五中全会授予她“中山奖章”。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不久即去美国就医、定居。1976年曾回台湾小住。1986年10月,回台湾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宋美龄著有《西安事变》、《中国的和平与战争》等。
  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女士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
  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1910年(也有说是1907年),宋美龄跟随赴美留学的二姐宋庆龄到了美国,后就读于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女子大学。此时,宋美龄在思想、举止和谈吐上已全盘西化。
  1917年8月,宋美龄从美国回到上海,她决心要掌握流利的汉语,精通祖国的古典文学,于是请了一位私塾先生。这对她后来写一些文字稿和公开的演讲稿都起了很大作用。由于社交能力强,宋美龄很快成为上海名流圈中男士追求的目标。
  1922年12月的一天,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在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寓所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晚会,蒋介石也应邀参加。就是在这次晚会上,蒋介石第一次见到了年轻漂亮、气质出众的宋美龄,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娶她为妻,但遭到宋庆龄的坚决反对。  
  国民时期
  1927年3月蒋介石率北伐军杀进上海后对宋美龄穷追不舍,惟一持赞成意见的大姐宋霭龄抓住小妹爱虚荣的心理,历数嫁给蒋介石的好处。在姐姐的劝说下,她终于下定决心。
  于公元日与蒋介石结婚,先循基督教仪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在上海大华饭店,由蔡元培证婚。
  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夫人”后,宋美龄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美貌,跟随蒋介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参与了一系列活动,并长期扮演重要角色。
  1936年,宋美龄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为了组建空军,她在向外国采购飞机、聘请外国顾问等问题上,发挥了自己的外交才能。此外,她还把许多时间花在有关航空理论和飞机设计的学习上。
  公元1936年宋美龄加紧扩充空军;西安事变爆发,营救蒋介石。
  1937年春,蒋介石授权宋美龄掌握空军;宋美龄邀请美国陈纳德将军到中国当空军顾问,并组建了“飞虎队”。在陈纳德的帮助下,宋美龄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空军内部领导权。并且成为名义上中国空军的总司令。由此,也被名为“中国空军之母”。与蒋介石同时膺选《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
  公元1938年宋美龄的《战争与和平通讯》出版;组织妇女工厂和战时学校,以“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工作指导委员会”为全国妇运最高指导机关,在八年抗战中发挥了极大的劝募慰劳工作;担任中国对外宣传的总传播员。
  公元1942年秘密离开重庆,飞往纽约治病,访问母校卫斯理学院;暗中谋求美国援助。
  公元1943年在美国国会的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三月,同罗斯福总统会晤,并一起举行记者招待会;四月,到加拿大演讲;呼吁美国把对欧洲的考虑转向亚洲;五月回国,陪蒋介石参加四巨头会议为蒋介石担任翻译。
  公元1944年离开中国前往巴西作客,转移资金,在圣保罗购买了一些财产;九月前往纽约,治疗严重神经衰弱症。公元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和陈纳德组建民用运输航空公司;9月卷入黄金投机生意。
  公元1948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大量压缩援华款项;11月她再次飞往华盛顿谋求美援,受到大陆情势逆转;杜鲁门挖苦她“到美国来是为了再得到一些施舍”。
  公元1949年蒋介石辞去总统职务,夫妇俩前往溪口;四月会见江防总司令汤恩伯,并透过青帮暗中转移黄金、白银和文物;五月乘炮艇前往台湾。  
  解放时期
  1950年4月,宋美龄在台湾成立了以她为核心的“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简称“妇联会”。以此为开头,和她关系密切的部门又增加了好几个。这些机关围绕在她身边,使宋美龄的权力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宋美龄也念念不忘搞“外交”。1950年8月,她和一些美国朋友以及亲台人士组织了所谓的“院外援华集团”;1952年8月,她又飞往华盛顿,一直呆到次年3月。在此期间,她在美国组建了“中国游说团”,又称“百万人委员会”,其宗旨就是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1954年,宋美龄再次飞到美国,并逗留了6个月,极力煽动美国阻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进入20世纪60年代,宋美龄对“外交”的热情依然不减。1965年,她和蒋经国访美,希望美国支持“反攻大陆”。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岌岌可危。美国劝台湾当局接受“两个中国”的安排。当时的情况是:尽管多数联合国成员国认为应该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有些国家也不愿将台湾当局驱逐出去。这一方案得到台湾“外交部”的完全赞同,不料,该建议在台湾当局最高层会议上提出时,一向被视为亲美派的宋美龄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严正地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宋美龄坚决反对,夫人派群起附和,坐在主席台上的蒋介石则一直保持沉默,表情很是苍凉。台湾人将这件事称为“蒋夫人一言定江山”。宋美龄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
  1972年宋美龄投资五百万元开发新墨西哥州的天然气,为菲利浦斯石油公司的合伙人。1973年投资创办休斯敦石油公司及天然气公司。1974年担任“援助反共中国保卫美国委员会”懂事。组建夏延石油公司、西部石油开发公司。  
  晚年处境
  日蒋介石在台北病逝。此时,台湾的政治气氛和以前大不相同,虽然宋美龄在对美“外交”上仍然说了算,但其政治权力已逐渐削弱。蒋介石刚去世,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就匆匆从美国赶回台湾,打算与“夫人派”官员一起拥立宋美龄继任国民党总裁,但遭到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张宝树的强烈反对。4月28日,即蒋介石死后23天,国民党全体中央委员举行临时会议,修改党章,规定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主席”,党总裁的名义永远为蒋介石保留,他人不得再用。会议推举蒋经国担任国民党主席兼中常委会主席。宋美龄的地位顿时变得尴尬起来,于是她远走他乡,赴美隐居。
  1975年9月,宋美龄到达美国后住进纽约长岛蝗虫谷。这座古老的住宅是宋美龄和大姐夫孔祥熙于20世纪50年代合买的。客居美国,她的生活十分恬淡,有时驱车到曼哈顿参观画廊和艺术馆,有时就画画或写毛笔字。不过,她创作完成的作品决不出售,也不会拿出来赠送亲朋好友,画完后就交给侍卫保管起来。
  1981年,宋美龄的二姐宋庆龄病危,大陆邀请她回国探亲,遭到拒绝。结果宋庆龄临终前也没能与亲妹妹见上一面。
  客居美国11年后,1986年,宋美龄以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的名义返回台湾,重新住进士林官邸,这一住就是5年。
  移居美国后,宗教信仰成了宋美龄生活的重心,也是她的精神支柱。蒋宋两家的亲友大多数都住在美国,每逢重大节日或宋美龄的生日,大家就共聚一堂,和她一起欢度。这给了宋美龄莫大的安慰,也使她孀居寂寞的生活有了一丝暖意。
  1994年9月,宋美龄悄然回台湾探望病危的外甥女孔令伟。不过,她此次只逗留了10天,媒体称她“来也无言,去也无言”。日,宋美龄以近百岁高龄,应美国国会之邀从纽约飞抵华盛顿,出席为庆祝二战结束50周年而特意为她举办的酒会。宋美龄从走下专机的那一刻起,就显示了过人的体力,在平地上她不坐轮椅,坐着接受中外人士致意时,也频频起身答谢。当日下午5时,宋美龄在众人扶持下步入会场,发表了演讲,受到热烈欢迎。一位美联社资深记者说:“我觉得她的腔调和咬字比撒切尔夫人还要好。”
  1997年宋美龄欢度百岁寿诞。2001年好友陈立夫、张学良先后去世。中华民国政党轮替后,首次接受民进党领导人致敬104岁祝寿贺礼。2002年欢度105岁生日。2003年庆祝106岁诞辰,日宋美龄于美国东岸时间23日11时多在美国寓所逝世。
  历史点评:宋美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传奇女性,通过蒋、宋联姻,把孔、宋财团和蒋介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四大家族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统治中国长达22年之久,其深厚的美国文化背景把蒋介石政权和美国政府紧紧连在一起。宋美龄横跨三个世纪,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宋家三姐妹,有句评语:“大姐爱财,二姐爱国,三妹爱权。”
(责编:关喜艳、王劲松)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纸HTML版本
&第B11版 特稿龙门阵
刊号CN21-0001
第A01版 : 头版第A02版 : 重点第A03版 : 广告第A04版 : 大连新闻第A05版 : 大连新闻社第A06版 : 大连新闻城第A07版 : 大连新闻城第A08版 : 大连新闻城第A09版 : 大连新闻城第A10版 : 大连新闻社第A11版 : 广告第A12版 : 大连新闻城第A13版 : 大连新闻社第A14版 : 大连新闻社第A15版 : 广告第A16版 : 生活在小区第A17版 : 专刊第A18版 : 生活在小区第A19版 : 时事新闻第A20版 : 时事新闻国第A21版 : 时事新闻国第A22版 : 时事新闻国第A23版 : 专刊第A24版 : 新闻三级跳第A25版 : 时事新闻国第A26版 : 时事新闻关第A27版 : 时事新闻辽第A28版 : 半岛体育第A29版 : 体育聚焦第A30版 : 广告第A31版 : 专刊第A32版 : 广告第A33版 : 文娱新闻第A34版 : 文娱聚焦第A35版 : 专刊第A36版 : 文娱综合第A37版 : 文娱综合第A38版 : 文娱综合第A39版 : 文娱综合第A40版 : 广告第B01版 : 大连经济第B02版 : 大连新闻经第B03版 : 大连新闻经第B04版 : 微财经第B05版 : 广告第B06版 : 经济证券第B07版 : 专刊第B08版 : 特稿生命奥第B09版 : 广告第B10版 : 特稿龙门阵第B11版 : 特稿龙门阵第B12版 : 微城事第B13版 : 广告第B14版 : 气象服务第B15版 : 半岛看车第B16版 : 看车聚焦第B17版 : 看车聚焦第B18版 : 看车聚焦第B19版 : 看车新车第B20版 : 看车服务第B21版 : 看车新车第B22版 : 看车服务第B23版 : 看车优惠第B24版 : 看车活动第B25版 : 看车品牌第B26版 : 广告第B27版 : 广告第B28版 : 广告第B29版 : 广告第B30版 : 专刊第B31版 : 广告第B32版 : 广告
?宋美龄访美 争取到千万美元援助
特稿龙门阵
宋美龄访美 争取到千万美元援助
宋美龄和罗斯福夫人
当地报纸对宋美龄之行进行了大幅报道。
&&&&1942年10月初,美国国会议员温德尔?威尔基作为美总统罗斯福的特使访华,蒋介石隆重迎接。威尔基提出,在当时的情形下,要使美国改变对华政策,必须设法引导美国舆论,告诉他们中国抗战之艰苦,求助之迫切。威尔基建议由宋美龄充当特使,访问美国。他说,宋美龄既聪明又有魅力,优雅端庄,“她是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客人”。
&&&&日清晨,一架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同温层波音307飞机在重庆九龙坡机场检修完毕。车队从远处驶来,灯光渐渐清晰,一副担架从车里被抬出,由蒋介石亲自陪同,小心翼翼地抬上飞机,担架上的女性瘦弱而平静,几个随行者迅速登机。飞机穿越中国边境的驼峰航线,中途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稍作休整后,悄悄降落在纽约达米切尔机场。
&&&&此时,机长科内尔?谢尔顿仍然不知道飞机上的这位神秘女人究竟是谁,国民党第一夫人宋美龄就这样来到她阔别二十多年的美国。
出于对自己外交手段
的自信和对美国社会的熟悉,1942年11月,宋美龄以私人身份赴美就医,同时也是蒋介石政府特使。
&&&&宋美龄的这次美国之行,名为治病,实则担负了更重要的任务――对美宣传中国抗战,争取更多援助。被推到台前的宋美龄长袖善舞,其柔弱外表下的强硬和奢华也尽显无遗。
当时评价
“蒋夫人身穿黑色的富有魅力的中国旗袍,身材苗条,举止端庄,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声音柔美。&”&――《华盛顿邮报》
&&&&“国会议员们被她的优雅风度、妩媚和智慧迷住了……大家惊愕万分……神魂颠倒。&”
&&&&――《生活》杂志
&&&&“她在战时走来,她的勇敢、智慧、尊严和可爱,赢得全美国的敬佩。&”
&&&&――《纽约前锋论坛报》
&&&&“蒋夫人的演讲是那一届国会最精彩的,不过其精彩处并不尽在内容,而在于其娇小妩媚的女人魅力和一口畅快流利的英语。&”&――美国记者
&&&&“对美国人来说,她是中国贫民的公主,在中国的美国女儿。”――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
&&&&“这个国家的人民还在饿着肚子抗击敌人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夫人却在万里之外的美国享用着飞机运来的免税香烟。&”&――《华盛顿邮报》
历史镜头
宋美龄在美奢华生活
&&&&●访美期间,宋美龄从国内带来了很多丝绸被单,在白宫居住时每天都要换,如果睡午觉,一天就要换两次。
&&&&●在芝加哥时,宋美龄要求住在豪华的德雷克饭店,这样每天要多几千美元的支出,她的衣着奢华,胸针是价值连城的珠宝,鞋上镶嵌着来自皇家的珍珠。
&&&&●宋美龄一面参加上流宴会,一面也一掷千金地到百货公司买衣服、鞋子、毛皮大衣。&1943年夏宋美龄回国时,行李在阿萨姆必须转移到其他飞机,以减轻飞越驼峰时的载重。负责搬运的美国大兵不小心摔了一口箱子。箱子裂开,里头全是化妆品、内衣和足够蒋夫人撑过战时的一大堆美食零嘴。士兵气愤地把箱子统统打开,把每一件貂皮大衣、挂钟丢到地上踢来踢去,然后才把东西胡乱塞进箱子、抬上飞机。
多次演讲&以优雅和妩媚打动美国
&&&&抗日战争初期,宋美龄曾亲赴前线慰劳将士,倡导保护妇女儿童公益事业,致力于宣传中国人民的艰难抗争,呼吁美国重视亚洲战场。
&&&&1942年11月,宋美龄赴美就医,同时也是蒋介石政府特使。蒋介石此前就致电罗斯福总统,称宋美龄不仅是自己的夫人,也是过去十五年来最了解他的人,“故请阁下坦率畅谈,有如对中正之面罄”。
&&&&日,在医院蛰伏了11个星期的“特使”开始了她真正的使命。宋美龄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美国国会演讲的中国女性。2月18日,她纯正而略带南方口音的声音通过无线电向全美广播,约有25万美国人倾听。美国媒体评价说:“国会议员们被她的优雅风度、妩媚和智慧迷住了……”
&&&&日至4月4日宋美龄先后在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大城市进行了多次正式演讲。纽约麦迪逊广场上的演讲,有一万八千多美国听众,除各界名流外,还有美东部九州州长。在好莱坞,宋美龄会见了二百多位支持中国抗战的影星,其中有秀兰?邓波儿、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等。
&&&&面对上百名记者,宋美龄的反应敏捷,对答自如。&日,她在白宫接见20多名记者。有一个记者说中国人力还未用尽。蒋夫人用尖厉声调答曰:“中国人不能赤手而战也,中国虽有人力,但急需飞机军火……美国空军虽援华,但飞机汽油短缺。&”
&&&&宋美龄在“前方”出席各种晚宴,接受各方捐款,蒋介石则在后方,不断发电报,提醒其演讲注意事项:宣扬中国抗战对世界的贡献,维护国家尊严,强调中美友好,演说措词宜不卑不亢。为此宋美龄的演讲稿经常一稿数改,有时多达七八遍,使得海德公园和白宫的打字小姐不胜其烦。
&&&&宋美龄每天收到的美国各界人士和普通民众的来信竟有三四千封,无疑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伟大女性。
胡适之见“她一股虚娇之气令我作呕”
&&&&在宋美龄访美之前,美国民众对中国并不了解,他们在雍容端庄的蒋夫人身上,找到了自认为最真实的东方,但宋美龄自己却说:“我身上唯一和东方有关的是我的脸孔。&”
&&&&宋美龄出生于上海,11岁与二姐宋庆龄同时赴美国留学,1917年回国后才开始专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她在美国的一系列演讲,皆以西方人熟知的“仁爱、自由、民主”等思维为主题,同时加上许多东方典故,对中国人民正在遭遇的悲惨境地描写具体而直观。
&&&&美国人面对中国危难,似有些惭愧不安,好像是“砰”的一声把穷亲戚关在门外。
&&&&当时身处美国的胡适在日记中写道:“同情与热心是有的,但是她的演说实在不像话,不知说些什么。&”3月4日会见宋美龄后,胡适又写道:“(宋美龄)风头很健,气色也好,坐下来就向孔令侃要纸烟点着吸。她说:她的演说是为知识阶级说的,因为知识分子是造舆论的,原来‘黄忠马失前蹄’的典故是为知识阶级说的。她一股虚娇之气令我作呕。&”
生活骄奢&服务人员眼中“难搞”的客人
&&&&宋美龄喜欢在房间里用餐而不去餐厅,不爱用房间里的电铃和电话,嗜好用拍手和大声叫唤的方式呼叫白宫服务人员,这让对方感到非常恼火。“除非你是内阁要员,否则在蒋夫人眼中都是‘苦力’”。宋美龄对日常生活的要求繁复细致,以至于“白宫的工作人员都希望她赶快离开”。
&&&&宋美龄经常随意改变行程安排,甚至取消外出行程,给联邦特工人员的安保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特工希望宋美龄固定她的行程,不要随意更改,她就立刻要求把这个人调走。
&&&&宋美龄到达美国的第二天,罗斯福夫人埃莉诺曾到哥大长老会医院医学中心看望她。宋美龄虽然身带重病,但衣着典雅华丽,风度优雅,言谈适度,立刻赢得罗斯福夫人的欢心。罗斯福夫人后来说:“我很想帮她任何的忙,我要照顾她,好像她是我的女儿一样。&”
&&&&1943年的一天晚上,罗斯福夫妇邀请宋美龄共进晚餐,在席间谈到了约翰?刘易斯领导的矿工大罢工事件,罗斯福笑问宋美龄:如果中国政府在战争时期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解决?宋美龄没有说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用手划过脖子做了一个“杀”的手势。客人走后,罗斯福问埃莉诺,你还认为宋美龄是一个性格温柔甜蜜,易于亲近的人吗?
第二次访美&杜鲁门没给她面子
&&&&访美后期,宋美龄的奢华生活成为美国媒体爆料的重点。
&&&&1943年2月底的一天,宋美龄对白宫接待处负责人说:希望美国财政部和纽约海关免征一批英国特制香烟的关税,因为那批香烟是她订的。这件事被媒体报道,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宋美龄1942年至1943年的美国之行,唤起了美国朝野对中国战场的普遍关注,给坚持抗战的中国争取了美国民间数以千万美元的援助,也成为废除排华法案的催化剂。蒋介石曾夸耀地说:“她的能力抵得上二十个陆军师。”宋美龄对此也颇为自得:“我让美国人知道,中国不全是苦力和洗衣工人。&”
&&&&5年后,宋美龄再次为濒于崩溃的国民党踏上访美征程。这次,蒋夫人没有被邀请入住白宫,更没有机会向国会演讲。杜鲁门总统还挖苦说:“她到美国来是为了再得到一点施舍。我不愿意像罗斯福那样让她住在白宫。”“外交高手”宋美龄,在她的“第二故乡”再无当年风光。
汪精卫长春、东京之行
&&&&1942年,盟军开始反攻,日本败象已露。汪精卫先后访问了伪“满洲国”和日本,还在为构建“东亚联盟”而奔走。
在长春和溥仪上演“木偶奇遇记”
&&&&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时,还在与蒋介石共事、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怒斥说:“溥仪没有独立人格,无论其名称为执政或皇帝,都不能改变其傀儡之本质。”但汪精卫终究和溥仪上了同一条船,伪国民政府一建立就通过《中日满共同宣言》,承认了伪“满洲国”。
&&&&日,汪精卫访问长春。对于“汪溥会”,汪精卫希望使用两国元首见面的礼节,但溥仪不这么想,他想端皇帝的架子,要汪来“朝见”自己。最后日本人充当和事佬,双方同意采用西方的握手礼。但是等到汪精卫入宫才发现不对劲,只见溥仪站在上方,自己和随从则在下方。这时边上的侍卫官高喊“鞠躬”,汪精卫没有办法,被迫朝溥仪鞠了三个躬。
&&&&溥仪与汪精卫会面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1910年,汪精卫刺杀溥仪生父、摄政王载沣虽然失败了,但武昌起义后,他是联络袁世凯与孙中山的中间人,在推翻爱新觉罗家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溥仪虽对汪精卫这个差点成为“杀父仇人”的人不大客气,但汪氏却不敢因此“闹情绪”。
&&&&后来有一个字谜十分传神,谜面是“汪精卫访溥仪”,打一电影名。谜底为“木偶奇遇记”,道出了“汪溥会”的实质。
在东京终于争得了一些权力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汪精卫希望日本人允许伪国民政府对英美宣战,一来标榜伪府的“独立”,二来也希望能在战后争得国际地位。对于这个请求,日本人没有答应,一直到1942年,日军在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相继战败,才不得不考虑通过让汪伪政权参战,来壮大声势。
&&&&日,汪精卫与周佛海、梅思平等抵达东京,参加“大东亚战争一周年纪念会”。此次,日本一方面加强汪伪政权的财政权,另一方面对省政府以下各地方政府的人事不再做干涉,以便让伪府筹措更多战争物资。
&&&&22日,汪精卫见了裕仁天皇后,还见了日本首任大东亚大臣青木一男。周佛海在日记中判断说:“察各方空气,日本对华政策确将大变也。&”汪伪政权终于争得了一些权力,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由攻势转入守势,庇护不了它多久了。
&&&&日,伪府通过对英美的《宣战布告》。
伪府丑行实行“清乡”,滥发纸币夺民财
&&&&为了在占领区创建不抵抗的“和平”局面,汪精卫从1941年5月开始在苏、浙、皖一带实行“清乡”,“用铁丝网、木栅、竹篱笆等构成封锁圈,挨村挨户搜查,听口音登记,以清除听命于重庆和延安的中国军队,同时实行保甲连坐制。&”“清乡”过程中还统制货物进出,一切商品,无论是金属、矿石、小麦,还是猪、牛、羊都需要运输许可证,以管控物资流向。
&&&&汪伪政权的“中央储备银行”毫无储备,滥发纸币,掠夺民间物资。所谓“中储券”发行之初,有1元、5元、10元三种,但到了1945年年中时,已有面值,乃至10000元的了。
&&&&1942年,“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除了少数几个汉奸,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妥协,半壁河山终复国。据《文史参考》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美龄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