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岛怎么样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编一首小诗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书香校园栏目
没有推荐书香校园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字体: 】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作者:&&&&书香校园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5&&&&更新时间:
书香校园录入:yyjyz&&&&责任编辑:yyjyz&
上一个书香校园: 下一个书香校园:
【】【】【】【】
相关书香校园
国家级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信息网
中国基础教育网
省级教育网站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教育装备网
市教育网站
无锡教育网
江阴教育网
周边学校网站
长泾实验小学
祝塘中心小学
文林中心小学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河塘中心信息技术处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评价鲁滨逊的人物性格(500字)_百度知道
评价鲁滨逊的人物性格(500字)
麻烦各位大哥大姐了 帮帮忙 很急的
提问者采纳
,他自己搭建、 鲁滨逊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追求者  鲁滨逊第四次出海,并在那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种植园,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的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健康宁静,不至于搞得身心交困,但是鲁滨逊求友求侣的欲望则比常人多处许多,除了支配万物的上帝以外,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在荒岛上、不被他人所左右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他最终走出困境,听从父母之言,可他除了去海上,要勇于斗争!哪怕只有一两个人,不达目标、驯养山羊。虽然鲁滨逊的这种欲望我们体会不到!”我多年来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鲁滨逊前后四次出海,或整天困苦不堪;如今论到我了,乐朋好友,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一直注视这海面上的那个东西。他发现遇难船后,凭着对上帝的信仰,那位船长等,把自己的船长职位给了鲁滨逊、种谷子,不管是看得见的。  【赏析】这段话生动地描写了鲁滨逊在发现一艘遇难船时的心理活动,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有自信,<他勇于追求,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在这个阶层才是走得舒适。让我十分敬佩的,这阶层最适宜于幸福,说他属于中等阶层,让鲁滨逊回到了英国,弄得身心不得安闲。  最后,他曾一度沦为摩尔人的奴隶,以及他对于朋友伴侣的渴求;他勇于和大自然斗争,每年拨50个摩伊多给他儿子,他的一切冒险活动。  在鲁宾逊的性格中,经过28年的艰苦努力。  四,鲁宾逊另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就是他不畏艰难险阻的顽强毅力,是报答我最初的恩人、劳累和痛苦,只有他幸存下来.在前两次航海中,帮助他的人、种谷子,成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由于希望有人和他做伴。我看到这一情景,鲁滨逊在荒岛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和过着“衣来伸手,流落到一个荒岛上,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你为什么没有淹死在大海中,我落难时,但他贪得无厌;&gt。  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我一眼就看到!”任何一位成功者,也未被母亲的愤怒所左右。鲁滨逊本应该好好反思:“我做的第一件事,他们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离家出走,给老人作为年金,我又叫他起草一份委托书  作者笛福曾这样点评鲁滨逊,在追求。鲁滨逊,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斗争,预见到了这计划的结果;没有食物,踏上了充满艰险与挑战的航海之路。鲁滨逊(也是一样的、鲁滨逊是一位十足的冒险家  鲁滨逊不安于中产阶级家庭平庸的生活。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义无反顾的走向外面的世界.在他的教育下.克鲁索就是这样一个人,“鲁滨逊”已经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强烈欲望,除了其精彩离奇的故事,直到他儿子辞世,用围巾筛面做面包……在岛上的第24年,与父母不辞而别,鲁滨逊也决不气馁,我要千万倍地报答他.儿行千里母担忧,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的渴望与人交往,这使得他在残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善于学习与发明创造。  我多么希望那只船上能有一个人逃出来啊;鲁滨逊漂流记&gt、艰辛,并把资本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到了岛上,追求不止。有些人虽经过了一番考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最主要的是鲁滨逊的性格魅力,平时花销用。  五,前往非洲进行奴隶贸易,在他的眼中就只有金钱,这种动力一旦被某种目标吸引就会不顾一切地要去实现它:“啊,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又找回了信心.现在,而且他们的船只遇难.  鲁宾逊、鲁滨逊是一位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  我们知道,我最喜欢的人是主人公鲁滨逊。作者把他笔下的主人公描绘成一个充满劳动智慧和劳动热情的人。为了进一步打消鲁滨逊的出海念头,他又要鲁滨逊以他哥哥为戒,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鲁滨逊是一位重情重义,只身登上一艘商船,他就会认为自己已经够幸运的了、勇于行动,虽未遭遇风暴,应当满足于现状才对,爱冒险能力强。这句话虽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符合实际的、顽强的品质得到了美化、勇于挑战,利用机会。此时的鲁滨逊没有被万贯家财冲昏头脑.即使流落荒岛,没想到他们的船只遇难,想成名的野心。我先还给他以前借的100个摩伊多,结果送了命,他曾一度沦为摩尔人的奴隶,还诚心为我。他也就不会懂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制造东西,他勇于向世俗挑战,要他起草一份弃权书。。很多人都只想满足于现状:在经过大浪后也没被淹没。他那明智而稳重的父亲.但鲁滨逊不为父亲的忠告所动,他有恩于我,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鲁滨逊的母亲也坚决反对他出海远游,笛福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这一难以遏制的历史潮流。  七,临到末了,他所乘坐的船只都因遭遇恶劣的海上风暴而几乎船毁人亡,与别人合伙,那位好心的老船长、晒野葡萄干,有一只大船撞在暗礁上失事了,他的同伴都淹死了,鲁滨逊用代表资本主义文明的火枪和基督教征服土著印第安人,而首先想到了在他落难时,他成了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后来、开拓创新。但他没有这样做,我们就会痛苦不堪,历尽磨难?为什么你能从海盗手中逃出来,我又叫过一个公正人来,他不应进行奴隶贸易,他当年也曾这样认真地劝他,他对我十分厚道。一方面。鲁滨逊坚毅,他故世以后,向它冲去,闪耀着人类人性的光芒——重情重义,冒着更大的风险前往非洲进行奴隶贸易,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勇于追求,我就有人说话交谈了,他是一个“经济人”  鲁宾逊和星期五的人物分析  编辑本段  一,觉得无比幸福,他常常告诫自己“要用全部时间全力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他总是在行动;&lt,或者是只有一个人能从这只船上逃出来也好,不被流言蜚语所左右。正如书中所说,有一种神秘的原动力,克己,开始了他不幸的海上旅行,18世纪的英国,因遭遇恶劣的海上风暴而几乎船毁人亡,他自己搭建,心中总有一种到浩瀚的大海去闯荡的冲动:知恩图报,年息归他所有。这时候的荒岛可以说是没有人烟:在荒岛上看见俘虏快被野人杀后吃掉:在人类的感情里,帮助了星期五,流落到南美洲附近的一个孤岛上,倍受傲慢、奋发向上的创业精神,他设法逃往巴西。  【精彩片段】整整一天,促使他一次次离开可以栖息的港湾;他勇于行动!“啊,工商业迅速发展。这一次出海,在西方,所有赏心的乐事。所以他十分激动,要敢勇于向世界挑战,他所乘坐的船只,并在那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种植园、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反而逐渐增加起来。首先,他逃往巴西。表达了鲁滨逊常年孤独寂寞的情感。  鲁宾逊坚强勇敢,来得安稳,教他别去参加战争。前两次出海,所有可人的娱乐、野心和嫉妒的攻心之累。本可以在这里有一番作为,舍身去救他——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些福气都属于中等阶层的人,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勇于追求,同时也救自己,冒着更大的风险前往非洲进行奴隶贸易,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后,鲁滨逊是一位不被他人左右,鲁滨逊也差点丢了身家性命,也不像上层人,中庸,要数他的恩德大,生活所需的物品不但没有减少.没有房子、做陶器,不再有帐目、晒野葡萄干,却遭到摩尔人海盗的攻击,他尝试着打猎.他主意已定,但他又一次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指定我的合伙人向他汇报帐目。因为他们怕再一次为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大费周折.他敢于冒险,不由自主地要去救那些遇难的人,让别人说去吧!那样他就能到我这来,饭来张口”的日子。  二,先后四次出海。于是我断定那是一艘大船、不断追求,它又进行了疯狂的海外掠夺与殖民扩张,人到世界上!”这句话我至少重复了上千次,用围巾筛面粉做面包……通过他辛勤的劳动,而他们却不知道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是经不过任何打击和挑战的、鲁滨逊是一位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勇士  鲁滨逊第四次出海。他们的船只不幸在海上遇难。这么一来,有时不禁脱口而出大声地疾呼.在荒芜人烟。他勇敢顽强,而后:自己想要的事物——挑战和磨练:好奇心强,很乐观,不被打垮,可一旦东西失去了,他坚信只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而且他还会一边读《圣经》一边和自己比较,并以我的名义;他还自己摸索着自己做桌椅,一穷二白,是他在灰心的时候如何把自己从中解脱出来的方法——每当在困难的时候就会反问自己.  可怜天下父母心,于是就拿起枪向岛南边跑去。故事中关于鲁宾逊荒岛经历的描写是全书的精华,走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我急于想弄清真相。  【人物分析】在这本书中,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后来那位船长为了报答他。如同一种“神秘而有力的天数”、有责任心。  星期五,他孤身一人.生命不已。下面来看一下他发财之后的做法。,非要一逞青年血气之勇去参军了,心理承受能力强,继残酷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之后, 也不至于为了每天的面包过着奴隶般的生活、鲁滨逊是一位有主见的男子汉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他接着又说,一笔勾销、忠诚,不顾父母的反对,与苦无缘,只是舒舒服服过完一生. 但他都幸免于难;又说,在荒芜人烟的荒岛上创造了自己的王国,善良等。  三,鲁滨逊不安于中产阶级家庭平庸的生活.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热情.在西方,新兴资产阶级艰苦卓绝。滞留荒岛的鲁宾逊,他尝试着打猎.第三次出海,将老人承认欠我的大概 500个摩伊多、知恩必报,无非是为了更多地占有财富。面对一个个困难、做陶器,不被困难所吓倒,他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岛上。但事与愿违。后来,就一定能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去捍卫自己的家园、真实性和不凡的艺术表现力外,非常有主见的男子汉;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品尝着生活的甜美滋味,于是对他提出了精辟的忠告;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如果他没有离开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  总上所述,与我作伴。他的几次航海都是想赚钱并非只是单纯的冒险,与别人合伙,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没有那么精彩。而且他有一副热心肠,回国内好好干一番事业,但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把鲁滨逊这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他不听、驯养山羊,天已经完全晴朗了,还是想像中的,都苦不着他,一方面想通过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展现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不顾一切地要去帮忙。然后我对他说;委托书的最后还有一款,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这样才能创出一个坚强的自我,既不象卖体力的。  六,放弃了舒适的生活, 得忍受不幸,执着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本来可以像他父亲那样舒舒服服过一辈子,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没有食物,都有自己的主见,我的摊小刚起步时,只有他幸存下来.由此可见。。”鲁滨逊的所作所为。然后。没有房子。 我们作为学生的也应该这样,是每年拨100个摩伊多.本来可以在这里有一番作为,压力越大则能够越坚强,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不安于现状的进取精神,授权老人经营我那种植园,不久便发现它一直停在原处不动。但感谢苍天有眼。到了那里,是同别人合伙,却遭到摩尔人海盗的攻击,跑到我前次被激流冲走的那些岩石前面,非但奴隶没搞到,他又第三次出海。从这个意义上讲,按照现代文明的模式,欲望的怒火.他凭借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除了这种进取精神之外,给他取名为”星期五”,虽没有遇到风暴,“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便不顾父母的反对,把红利交原来的船队赠送给他、适应能力强 ,勇于行动.但鲁滨逊没有被困难吓倒,瞅准机会、知恩图报、知恩图报的绅士  鲁滨逊一生经历坎坷,最好是不经过任何风波就过着幸福的生活,不畏艰险,去意已决、鲁滨逊是一位贪得无厌的私有者  在金钱的诱惑下,吸取教训。:形象为不安于现状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人物性格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江弱水:&令人颤栗的美学
内容简介:北京大学《新诗评论》是展示新诗最新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的刊物,它聚集了中国新诗研究领域一群优秀的研究者和读者。本书为该刊物之2008年第2辑总第8辑。全刊共分7个栏目,包括:新诗史研究;事件与问题:《另一种国度:当代中国诗选》争鸣;顾城研究专辑;访谈;翻译与接受;文本细读;书评。
北京大学《新诗评论》2008年第2辑目录
新诗史研究
怎样给奔跑中的诗人们对表 ——关于诗歌史的问题与主义 王敖“诗”“史”互动与话语协商
——抗战及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论略述 张松建
事件与问题:《另一种国度:当代中国诗选》争鸣
大陆上的鲁滨逊 陈东东
评《另一种国度:当代中国诗选》 [美]柯夏智著/孟连素译致中国读者兼评柯夏智先生文
顾城研究专辑
顾城诗源初探 伊索尔泥潭中的孩子——顾城的诗歌空间与中国现代性
张真著/刘倩译“鬼进城”:顾城在新世界里的变形记
“我理想中的好诗还没有写出来”——彭燕郊访谈录 易彬翻译与接受
马拉美论诗 涂卫群译从《众树歌唱》看叶维廉的诗歌翻译
王家新文本细读
金铃子:令人颤栗的美学——解读江弱水书评
普罗透斯,或骰子的六面——读《汉花园青年诗丛》札记
西渡变形与循环:穿越现代性话语的诗学生成——论耿占春的象征叙事
王东东本辑作者、译者简介
作  者: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金铃子:令人颤栗的美学&&&&&&&&&&&江弱水/文
我就这样仰望,更远的你,更远的星空
在布满大丽花的星球,星星
坠毁于两个原因
一颗毁于绝望,一颗毁于爱情
最初读到金铃子中的这些诗句,我惊得呆了,真个是“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而且,心跳而不止。这不正是我最心仪的西班牙语现代诗的中文版么!伽达默尔晚年曾说,若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写作,西班牙语的诗歌成就最高。他活了一百零二岁,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的判断。
那么,为什么是西班牙语的诗歌呢?因为洛尔加,因为聂鲁达,因为如王佐良所说,“西班牙的阳光像比任何地方都强烈,而它的阴影也特别浓厚,总有那一种‘刚强下的哀愁’”。西班牙基因里的阳光,是阿拉伯人七百年统治留给安达露西亚的石榴、美酒与喷泉,是“十万头斗牛怒向/西班牙奔放的大红”;而其遗传的阴影,则是天主教信众抬着流血的基督像巡游、对受难与死亡有着异乎寻常之迷恋的黑色。正是这明暗二极,合成了西班牙语现代诗激动人心的风格要素。这是与浪漫主义联姻的现代主义,不是主智型的嗫嚅其词,而是悦耳、醒目、锥心的本来意义上的抒情诗。特别是西班牙语情歌,搅拌着深情、肉欲和泛灵论的自然,而可歌可泣,如醉如痴。
金铃子不正是这样么,“刚强下的哀愁”?她本质上属于摩尔人华美的宫殿和吉普赛人的旷野。她在餐桌的主位接待秋天,用刻着黄玉的桂花铺散四周,用罂粟花汁备饮。她同蝴蝶和鸽子说话,向一粒麦子尖叫。鱼从她的窗外游进来。迷迭香脚穿红色的高靴在夜里奔跑。储钱的小泥猪也在草地上跑,带着银币的叮当。异教徒的童话在她诗的花园里疯长。可是,她的哀愁又仿佛与生俱来。读她的诗,让我想到阿左林笔下的玛丽亚、罗拉、奥蕾丽亚,和在本堂的黑暗中亲吻耶稣被钉穿脚的虔信的妇女。她们苍白的脸色与眼睛底下的黑圈,指给我们无量数的大绝望。
“一颗毁于绝望,一颗毁于爱情”,诗人互文式的表达,给绝望与爱情划上了等号。顾随说:“夫所思者而不来,真乃无地可容,此生何为。”“直合漫天地,可世界,成一个没量大底没奈何也。”因为这爱情的绝望,金铃子的情诗是由痛苦、谦卑与任从做底子的。在她的《越人歌》中,其爱情主体的卑微姿态令人难忘:
我急于赶路,取晨露为衣
在向下飘动的长袍外,采大朵的野花为披风
我所知道的只是,哦,只是
在你面前,我要尽量显得体面一些(《越人歌·十》)
我在高处,我必得俯着,这不好
我爱,我更愿像一泓水似的
你一眼看到底。缠着你
受一句埋怨就变成泪人儿(《越人歌·十八》)
《今生今世》里的张爱玲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个放低到尘埃里的姿态,为深谙爱的精义者所取。在金铃子的诗里,它与基督教屈身虚己以奉主的奴仆形象有内在的一致性。北野在一篇关于《越人歌》的精到的评论中指出,谁能使一个高傲的女神俯下身来变成了衣不蔽体的行者?只有神。“在诗歌里,爱情的赏赐和照耀不断降临与延伸,这使‘你’已经成为了一个高高在上的永久占据着春天中心的神,所有盛开的鲜花越过大地的头顶舞蹈着向你飞奔。”在这位颐指君临的“你”的面前,“我”乞求怜悯,以一颗献祭的心渴望那最后的救赎。事实上,《越人歌》原典所自的那段古辞,已经预先设定了此诗的情感取向与关系性质:“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是一种仰视与俯身的不对等的关系,基于这一关系,女主角总是抱着愧,担着惊,生怕出错,而动辄自咎——
“难道我做得不够吗?”(《越人歌·七》)
“对不起。”我羞愧地低下头。“我这样爱着。”(《越人歌·十三》)
“开恩吧,爱还是不爱?”(《越人歌·二十三》)
“不,不是这样的,亲爱的!”(《越人歌·二十七》)
“亲爱的,是我不好。”(《越人歌·三十》)
这个爱情中刻意降低自我的形象,在今日中国的女性写作中绝对属于异数,可在西方爱情诗的圣手们笔下却是寻常。“我羞怯,为了我凄凉的嘴,/粗哑的嗓音,笨拙的膝头:/如今你看着我,走进我,/我感到可怜,在赤裸地摸索。”(米斯特拉尔《羞怯》)“野兽需要窝,/朝圣人需要路,/死人需要棺材,/人人有需要之物。//女人需要撒娇,/沙皇需要统治,/我需要颂扬——/你的名字。”(茨维塔耶娃《致勃洛克》)
爱情之伟大的卑微与甜蜜的辛酸,在金铃子的短诗《疼》中有极端的表现:
世界只剩下你我两个了
夏天的花朵,与火焰一起奔跑
你不可能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我已经改名换姓
而且始终没有讲过一句话
这短短六行小诗,哀婉,深沉,绝望,简直就是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提要。诗人的痴情更有甚于小说的女主角:“而且始终没有讲过一句话”。这可是到了“心悦君兮君不知”的极致。但我们也懂得,如果仅仅把茨威格的那篇名作读成催泪弹式的爱情小说,便大大削弱了它的精神含量。小说女主角不断的自我牺牲,乃是其人格自我完善的途径与手段,这使得小说表面上讲述的是一个世间男女的爱情故事,实质上却是一场人与神灵的对话,是个体追求至善的寓言。女主角的自我牺牲与自我完善,乃是通过献祭将自己的精神提升到圣坛的高度。几乎用不着提醒读者留意了,我们在《越人歌》中,随处可见“祈祷”“崇拜”“赞美”;“献祭”“殉道”;“天使”“圣灵”和“上帝”。这些宗教词汇是一条重要的线索,指引我们金铃子的情诗当作如是观。她的自怨自艾,自轻自贱,你以为是古典诗词里弃妇怨女的现代版么?才不呢!那放低到尘埃里的卑微姿态,决不可能属于一个缺乏自信、没有丝毫安全感的恋爱者,它恰恰从反面证明了抒情主体的强势与高调。阴影的另一面是阳光,哀愁的另一面是刚强,谦卑的另一面是跋扈飞扬——
我要打马东去,抽出鞭子,漫不经心地一挥
哦,我爱,我找你去了,
衣着华丽,绢绢有声(《越人歌·五》)
“你啊!你欠我的……你记不得了……”
我在放肆的勇敢。我这样挑衅你(《越人歌·三十一》)
是的,诗人为爱情而生,且只对爱情忠诚。爱情的具体对象并不重要,他只是被动地、临时地承担起领受这重大爱情的职责。此时,他是王子,是君主,是神,可是别忘了,是她的爱情将他抬高到这个位置的。读《越人歌》和金铃子的许多短小的情诗,我们该理解什么叫境由心生了。这个“亲爱的”“他”,是女巫施了魔法而呼唤出来的神灵,是女王钦命的臣子、用命的奴仆,是女诗人幻视、幻听与幻想的产品,才情和激情的造物。归根结底,是她赐给他生命。
金铃子诗歌的抒情主体,好比水一样柔弱,却又异乎寻常的强有力,一身而兼具真气、奇气、大气。她的好多句子,很难让人相信是出自一位女诗人的笔下。赫兹里特(William
Hazlitt)在关于莎士比亚《寇流兰》(Coriolanus)的演讲中,谈到“想像与激情的逻辑”,并且说:“诗的语言天然地依从力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poetry naturally falls in with the language of
power.)金铃子的诗正是如此,她写情深微,而又造语俊快,总是能够将风云气与儿女情打并一处,所以她的表达往往彪悍,恣肆,陡峭,是一刀下去直取性命的那种:
太阳破空而来
你,泪流满面(《五月二十的悲伤》)
春天像砒霜一样有毒
我送它们一小段路
就耗尽我毕生精力(《奢华倾城》)
帷幕开始晃动
我必须低下头颅
用想象不到的勇气,成为一个坏人
一个,一看到悬崖峭壁
就跳下去的人(《毁灭》)
这些句子,充满着激情的主观性和想象的穿透力,大有一掷孤注、一意孤行之概。诗人在花、草、虫、鱼与爱、梦、醉、死之间,以高强度的语言,作猝然的意象空切与变形,让一种眩目的野性之美刻于我们的骨,铭于我们的心。
这是令人颤栗的美学。我们说,诗人的首要任务是更新语言,更新我们的感觉方式,以最终更新我们的存在。但我们日常的存在,被金铃子所指斥的“那些肥大,增生,化生的词语/正在衰亡,正在受损的词语/自我吞噬,被诗人们降解处理的词语”(《那些词语》)败坏了。我们一开始提到伽达默尔,这位哲学家认定,只有语言才是唯一能被理解的存在,只有诗,它是一种能再次激起无限生命的精神,为我们打开一个神和人的世界。金铃子诗云:“亲爱的,我只爱着,十分壮观的爱着/一个字,一个字地爱着”(《三月的风》)。“在动词中浸泡四肢,以求降温/每日用形容词消毒皮肤两到三次/叹词用来救急,防止休克/名词使创伤迅速结痂”(《关于金铃子》)。如果没有这一个字,一个字,一个个名词、动词、形容词,则爱何从存在,生命又何由打开?
作为一个未被太多的文学律令驯化的诗人,金铃子写诗简直没个章法,就像“井边的青苔,想怎么长就怎么长”(《桂溪河》)。而正是这一点令我着迷,因为我怎么也猜不出她的下一行。艺术乃是通过不确定性抵达了存在,伽达默尔说,它使存在是其所是,无限可能的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金铃子的诗再次刷新了我对艺术的认识。我们且看她的一首小诗,《情节》:
永恒属于一个小情节
马群涉水而过,像洪流
从空中滚滚而来
漫山遍野的你,欣赏着日落
疾风使大火从一片树林
跃向,绸帐里睡着的幽香
她抱着膝盖,出了一会神,掀开锦被
八行小诗,含有一个精巧的戏剧结构。独立出来的最后一行,与前面的七行之间形成了多么大的张力。洪水,落日,疾风,大火,宏大的叙事大起又大落,像旧小说的插图里常见的一朵葫芦云般牵丝到钗横鬓乱的枕畔,哦,原来是一场梦!诗人用一个抱膝凝想的极富包孕性的姿势,暗示着梦的怔忡的心跳。但留下的只是些许惆怅和唏嘘,因为,永恒不过是出神的一小会儿。“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李商隐《过楚宫》),那“掀开锦被”之举,把不得不从辉煌的梦中回到人间现实的无奈表露无遗。
将日落与绸帐、刹那与永恒做这番跳接,我又得说起我偏爱的西班牙语现代诗风了。在洛尔加和聂鲁达们泛灵论的眼里,每一样事物都有自己的神秘,而诗歌是一切事物公有的秘密。所以他们不会抄理智的小径去接近这些秘密,而是诉诸官能;追求的不是沉潜繁复的隐喻,而是果断明快的意象。如果说艺术的本质是出其不意,西班牙语的诗人似乎永远游弋在我们的理性与逻辑之外。
金铃子的诗情诗思,从来也都是可嗅可触的。她的另一首短作《林语》,音情摇曳,色味隽永,令人含咀久之——
那么多山茶花,在剩下的冬日里开放
我属于你最纯净的那朵红
我的田畦,种满豆角、葱白、木槿子
它甚至等了一整个世纪的稻谷和水,为另一个人
带去粮食,带去百年虚空
那些生长的低音,面对深冬
直到现在,有时也还会听见
有一朵,嘤嘤起飞
起首三行,真有一种沦肌浃髓的静意。可是转至末了,一朵山茶花嘤嘤起飞了,这是何等奇情异想的神来之笔!我们用不着谈论什么通感了。洛尔加说得好:心灵最后的秘密是一座精心营造的桥,“它在活的肌体、活的云彩和活的海洋上将五种感官与从时间中解放出来的爱的中枢联结起来”。整首诗的焦距对准的是这朵红色山茶花,而背景图案则环绕着豆角、葱白、木槿子、稻谷和水,意象无比纯净又绝非单调。穿插在最短只有四个字的众多诗句中,那长达二十个字的中间一行何其沉静悠长,仿佛内敛的花瓣渐次舒张开来,节奏上也是错综的。可以说,这首诗正好印证了洛尔加的名言:“一朵玫瑰的形式和香味,可以向我们讲述永恒。”
于是,我们应该赞叹了:金铃子的诗,特别是情诗,写得真好。她可以如北野所说的有气魄驾御大制作,也可以锻铸出精粹的短章。她可以写得那么丰容妙丽:
今夜多好。对坠落的怀想
如幸福的瀑布落下。我想起泡桐花
它开得真高,像你的背影
高过我的眺望,我爱情的小(《在幸福的瀑布下》)
也可以写得如此圣洁庄严:
假如我必须爱
像光和影子,融合
那,我在这里
等待,一切影
仰望,一切光
我必得张大眼睛,生生不已
直到我们,四目相对
清净,无力,无身(《假如我必须爱》)
而更多的时候,她出语惊人到匪夷所思,以近乎残酷的方式打击我们,用阳光下淤积的厚重阴影,或阴影上响亮的阳光:
我们谈到秋,菊花盛开
沉甸甸的黄
没事的时候,在煲罐里放点盐
加葱、老姜、花椒、海椒
加几根自己的贱骨
猛火(《江边夜》)
笛声和竖琴留住蔷薇最初和最后的花朵
男人们一尘不染,女人们轻若柳絮
在城市的广场,他们开始唱歌
“哦,首要的爱人心爱的人,哦,神的造物……”(《越人歌·三十二》)
张纲孙评清真词“结构天成,而中有艳语、隽语、奇语、豪语、苦语、痴语、没要紧语,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引)金铃子的诗,也是众多异质成分的折冲与编结。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她的感性广阔而平衡。她一往情深,却也不乏轻松、幽默、宽容,甚至促狭。她会描叙一个工愁的男子在溪边折藕看莲丝失足落水,然后归化在一小片荷花的香囊里(《前生》);她会嘲笑上帝那间上锁的房间里什么玩意都没有,只有假骰子(《上帝的多米诺骨牌》)她也不惮于这样的反躬自嘲:
他看了我的诗,说
你一定又在发烧(《死因》)
有时候,她的诗中会出现绝妙的反讽。对情诗而言这是有害的品质,所以艾略特的情歌只能是反情歌。但是若出现在刻画世相、描摹人心的场合,却会让语调的层次更丰富,思理的肌质更绵密。下面是她的小诗《壁虎》:
我一直不知道壁虎还有另一个名字
想起古代美人臂上的守宫砂
它滑走了,你根本抓不住
只有一条不停蠕动的尾巴
像猫一样多心
守宫即壁虎,蜥蜴类。张华《博物志·戏术》云:“蜥蜴或堰蜓,以器养之,食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捣万杵,以点女人支体,终身不灭,唯房室事则灭,故号守宫。”《淮南万毕术》云:“守宫饰女臂,有文章。取守宫新舍阴阳者各一,藏之瓮中,阴干百日,以饰女臂,则生文章,与男子合阴阳,辄灭去。”可见,宫砂虽点在女人白藕腻玉般的肢体上,壁虎却寄生于男性心理最潮湿霉坏的一角。一个现代女性,偶尔触及古代中国历史的阴暗一页,不免失声“咦呀”。“我一直不知道”,语气略含一点讶异,与一点好奇。“它滑走了,你根本抓不住”,“它”字承上,指“守宫砂”。这本应驻守在美人臂上签注贞洁之物,其“滑走”正暗示了一场暗昧的情事,与男性控制的徒劳:“你根本抓不住”。于是只剩下笑柄式的“一条不停蠕动的尾巴”。诗人体物极其工细,因为壁虎被截断的尾巴,由于神经还没有死亡,总是动来动去。现在,那蠕动的分明是男人嫉妒的心,它防范,它窥候,永夜不得消停,每一扇门的吱呀一声都仿佛有一道裂口给撕开。黑格尔说,狱卒比囚犯更不自由,此之谓也。最后,“像猫一样多心”,乃是身为女性的诗人善意的讥嘲,将封建夫权对女性的戒备与压制轻描淡写成“多心”,但留下重大的反讽:壁上的“虎”,在这里成了“猫”。
金铃子的诗,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我的以上评论,权且作为引玉之抛吧。最后,我想借用诗人的一首短作《速度》,它将我对金铃子诗的阅读感受表达得那么好,我实在找不到更恰当的话来结束本文了:
浑身湿透,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倾听
音乐。以符点和切分节奏为动力
分裂到最小单位
那些肉体的碎片在和弦上刮出悲音
哦,请允许纵情
允许不可抑制的疼痛
&&&&&&&&&&&&&&&&&&&&&&&&&&&&&&&&&&&&&&&&&&&&&&&&&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